化妆品应用范文
化妆品应用范文(精选12篇)
化妆品应用 第1篇
一、医药方面的用途
仙人掌的药用是民间从长期经验中流传下来并沿用和发展的, 祖国医学认为, 仙人掌味苦、性寒, 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热解毒, 行气活血之效。仙人掌味苦涩, 性寒, 无毒。功用主治:行气活血, 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 痞块, 痢疾, 痔血, 咳嗽, 喉痛, 肺痈, 乳痈, 疔疮, 烫伤, 蛇伤。
现在仙人掌的药用作用越来越引起广大药学工作者的重视, 他们对仙人掌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大量研究工作表明, 药物在人体和动物, 尤其是哺乳动物所表现的作用和毒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临床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仙人掌的药理作用涉及到抑菌、抗炎、免疫、降血糖、抗癌等范畴。
有研究表明仙人掌在一定浓度时可以增加机体的抗氧化酶的活性, 减少脂质过氧物的产生, 对机体具有抗氧化作用[1]。仙人掌中的SOD的含量非常丰富, 含量是牛血蛋白中SOD含量的2倍多, 是牛奶中SOD含量的7倍多, 具有明显的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仙人掌中的维生素E含量较高, 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 清除体内自由基, 稳定细胞膜, 保护机体。还可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生成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仙人掌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矿物质较高, 还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是酶和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 参与各种代谢, 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寿命。仙人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芦丁等成份, 它们均有3, 4-邻苯二酚结构, 这种结构可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杨贝等[3]研究表明, 仙人掌多糖对H2O2和Fe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亦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仙人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二、食品方面的用途
仙人掌被称为“超级保健菜”, 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之功效, 每天食用一片菜用仙人掌, 能消除体内多余胆固醇、脂肪和糖分, 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国家蔬菜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进行了分析化验, 其结果是食用仙人掌含有丰富的钾、钙、铜、铁、锰、黄酮类物质和多糖、低钠、无草酸, 长期食用, 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 并有活血化淤、健胃补脾、消炎止痛、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
三、化妆品方面的用途
将仙人掌从食品、医药领域转为护肤品领域, 拓宽了仙人掌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化妆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仙人掌可加工成仙人掌原汁、仙人掌干粉、仙人掌提取液等, 作为天然功能性添加剂, 无毒无副作用, 在美白、抗过敏、抗辐射、保湿、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加皮肤弹性方面功效显著, 适宜于各种面膜、香皂、洗面奶、沐浴液, 洗发液等使用。
1仙人掌原汁
仙人掌原汁为将仙人掌切碎榨汁并经离心过滤等处理工序后得到的仙人掌产品, 由于整个处理工艺为冷处理, 较好地保留了仙人掌的有效成分。
仙人掌原汁可为肌肤提供持久保湿, 其中的仙人掌超强保水成分能有效锁定水分, 增强肌肤天然保水能力, 长时间保持肌肤水嫩状态;仙人掌原汁中所富含的氨基酸、维生素C及多糖等生物成分都是对皮肤有着特殊滋养美白作用的活性成分;仙人掌原汁含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具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仙人掌原汁还具有消炎杀菌、中和毒素、细胞复活、促进肉芽形成、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对于皮肤抗衰老起着重要的作用。仙人掌原汁还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 对脂肪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可以用来减肥。
仙人掌原汁使用方便, 应用范围广泛, 从日用清洁品到护肤膏、液均可使用。
2仙人掌干粉
仙人掌干粉是将新鲜仙人掌清洗冷冻干燥后并超微粉碎的仙人掌制品, 与新鲜仙人掌的功效几乎完全相同。由于为粉状制品, 使用上受到一些限制, 通常在贴膜、护发素等膏状产品里使用。特别是膏状面膜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保湿舒缓作用。
3仙人掌提取液
仙人掌提取液分为水提液和醇提液, 两种提取液均是仙人掌干粉的进一步加工产品。在水提液中, 还有改进的酶辅助提取产品。据报道, 酶辅助水提产品与单纯水提产品相比, 其抗敏性得到了显著提高[12]。仙人掌提取液相比仙人掌干粉和其原汁, 由于经过了进一步的加工, 其有效浓度和使用方便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也是当前仙人掌在日用品里应用的主要品种。
4保湿力实验
4.1仙人掌原汁和仙人掌提取物 (由成都广润公司提供) 的保湿性实验:选择10名测试者, 实验温度控制在20~25温度之间,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将仙人掌原汁溶液直接涂抹于右臂皮肤上, 左臂不涂作为空白对照实验, 每半小时测一下皮肤表面水分的散失量, 证明仙人掌原汁具有较好的皮肤保湿能力。
4.2舒敏实验
实验方案:1实验前, 将志愿者左右前臂用清水洗净, 擦用任何其它产品的情况下下进行。将右前臂分成2个区域, 分别每半小时涂抹一次辣椒素, 直到将皮肤刺激出现红肿为止。
2左前臂作为刺激对照, 分别每半小时涂抹一次辣椒素, 直到将皮肤刺激出现红肿为止。
3待右前臂红肿后, 区域1涂抹仙人掌原汁, 区域2涂抹仙人掌提取液, 0.5小时涂抹一次。左臂不涂抹作为对照, 观察反应。
摘要:本文综述了仙人掌在国内的分布及其在医药、食品及日用品方面的用途, 重点阐述了仙人掌各类产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前景。
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第2篇
(3)人参提取液:具有促进肌肤功能、增加皮肤活力、保护皮肤等功能。中医认为,人参有养颜润肤、延年益寿的功能。用于皮肤,具有抗衰老、抗皱的效果。特别适合干性与过敏皮肤。
(4)葡萄柚提取物:具有清新、长沙上禾生物镇静、舒缓等功能。
(5)山楂提取物:具有活血、活化肌肤、滋养收敛、促进肌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油性皮肤。
(6)啤酒花提取物:具有镇静、放松、滋养皮肤的功能,特别适合于中性与易过敏性皮肤。
(7)七叶树提取物:具有活血、促进吸收、增强皮肤 活力的功能,特别适合中性与油性皮肤。
(8)马尾草提取物:具有收敛、长沙上禾生物 促进强化皮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油性与过敏的皮肤。
(9)霍霍巴提取物:具有修护皮肤、改善肤感、保湿等功能。
(10)猕猴桃提取物:富含天然果酸、无机盐、矿物质、糖、维生素C等,具有保湿、护理皮肤等功能。
(11)薰衣草提取物:具有保湿、舒缓、抑菌、放松、镇静、平衡等功能。
(12)柠檬提取物:粉状,水溶性产品,富含维生素VC、VB族、天然果酸及矿物质,具有收敛、抗菌、美白、清爽、保湿等功效。
(13)燕麦提取物:具有止痒、活血、镇静、营养、促进皮肤活力的功能。(14)木瓜提取物:天然木瓜中提取,具有促使皮肤再生、紧肤、护理皮肤、保湿美白等功能。
(15)桃子提取物:具有清新、抗炎症、紧肤、保湿、促进皮肤再生等功能。
(16)迷迭香提取物:无色产品,长沙上禾生物 具有保护皮肤、活血、强化皮肤、促进皮肤机能等作用,特别适合干性至油性皮肤。
(17)海藻提取物:具有镇静、滑爽润肤的功能,并有瘦身减肥功效,特别适合中性至干性皮肤。
(18)当归提取物:具有活血、补血、养血的功能,常用于女性滋补,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滋养、美白肌肤。
(19)金银花提取物:具有祛痱止痒、长沙上禾生物清热解毒、抑菌、抗粉刺、抗炎等功效。
(20)葛根提取物:具有清热、解酒、延缓衰老等功效。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护理皮肤。
(21)甘草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解毒、抑菌、促进免疫、美白、抗粉刺、抗衰老等功效。
(22)槐花提取物:含丰富芦丁,具有止血、收敛、抗炎、抗辐射、防晒、防冻伤、治疗牙龈出血等作用。
(23)佛手柑 : 提神醒脑,调节皮脂分泌,适合油性、暗疮皮肤使用,止痛抗菌、除
臭、镇静(刺激敏感皮肤,不能照射阳光)。
(24)花青素:高活性产物,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抗氧化物,除自由基剂,被眷为“生命青春素”,相对VA,VE,抗氧化自由基的功效强20-50倍。
(25)茶多酚: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很好地调节皮肤的酸碱度,抑制皮脂分泌的多余油脂,并能与皮肤表面的油脂发生脂解及氧化反应,使多余油脂分解代谢,因此具有深层去油作用,同时,茶多酚有很强的供氧功能,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杀灭暗疮棒状杆菌。
(26)山金车提取物:促进血液循环、抗菌,调理,缓解眼部疲劳。(27)鼠尾草:杀菌消炎、镇静、止痛、调节月经周期。
(28)柠檬:抗菌、美白、收敛。
(29)薄荷:止痛、消炎抗菌、收敛、退烧、收缩血管、清凉、清除黑头粉刺。(30)乳木果油:软化滋润皮肤,保湿调理。
保湿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3篇
在所有的化妆品原料当中,保湿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化妆品配方都离不开保湿剂,它是组成化妆品的基础物质之一;另一方面,保湿剂对化妆品的功能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湿剂决定了化妆品的品质。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皮肤保湿有了全新的认识,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油脂护肤,而是对一些清爽的补水保湿产品情有独钟。因此,各种各样的保湿剂及保湿产品便应运而生,其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保湿剂是一类能从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吸湿性化合物。保湿剂通过吸收和保持水分达到保湿、滋润、恢复肌肤弹性等功效。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皮肤干燥是由于皮肤表面缺乏脂类物质,现在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如果仅在干燥皮肤表面涂擦油脂,并不能使其变得柔软,因为皮肤干燥的真正原因是角质层中水分不足。皮肤角质层起控制外皮水分损失的壁垒作用,为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角质物质应保持一定的水分以对抗外界环境的湿度变化,也就是说,要使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必须使皮肤中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最佳状态。一般认为,角质层的含水量应在10~20%之间,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粗糙甚至皲裂。因此,我们又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水分的物质统称为保湿剂。
根据保湿剂发挥保湿作用的机理,可将保湿剂分成两大类:
1.亲水性物质:如丙三醇、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透明质酸等。这些物质通过增强皮肤角质层的吸水性和结合水的能力实现保湿。
2.油性物质:如十八醇、羊毛脂、凡士林等物质。这些物质可在皮肤表面形成连续油膜,从而减少皮肤中水分的挥发,防止或减少角质层水分的损失,锁住水分,而角质层可以从下层组织中得到水分,实现保湿作用。
在实际的应用中,单独使用一种保湿剂往往达不到理想的保湿效果,配方师总是采用多种保湿剂配合,使其通过吸湿、保湿、封闭水分等多种途径达到独特的保湿效果。下面对一些常用的水溶性保湿剂加以介绍。
二、常用保湿剂
1.甘油[Glycerin]
甘油的化学名称为丙三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臭,味甜。它是化妆品中使用最早、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保湿剂。甘油分子中含有三个-OH,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将水束缚住,起到良好的吸湿保湿作用,并对人体皮肤及毛发有明显的滋润作用,可增加化妆品中其它组分的溶解性。甘油广泛利用于各种化妆品中,给皮肤角质层补充水分,调节肌肤生理作用,保持肌肤健康,并提高使用感。
在使用甘油时一定要注意,高浓度甘油可以吸收皮肤中水分而令皮肤有灼热感,低浓度(50%以下)甘油对皮肤是温和的。
甘油以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是肥皂生产的副产品。也可用合成法生产甘油,常用糖发酵法和环氧氯丙烷法。
化妆品中所用甘油一般浓度在98%以上,用量约为5~15%。
2.丙二醇[Propyleneglycol]
化妆品中常用1,2-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液体,粘度较甘油低,无臭,稍有特殊味道。
丙二醇保湿性能温和,清爽,粘腻感低,保湿作用与使用效果优良,安全性好,无刺激性及致敏性,主要用于各种护肤化妆品中,亦可用于洗发香波、护发素、泡沫浴剂及染发剂中。添加量约在2~10%之间。
丙二醇主要用化学方法制得,主要有环氧丙烷直接水合、丙烯直接氧化法。
3.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
透明质酸(HA)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通过糖甙键以1:1(摩尔比)组成的双糖直链大分子酸性粘多糖。分子量在几万到几百万道尔顿之间。HA分子中存在大量羟基(-OH),使它产生强的亲水性,能够结合大量的水,表现出很好的保湿性能。有关资料表明,HA的吸水能力可达500~600ml水/g。
HA特有的保湿性能和物化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被国际化妆品行业公认为最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NMF)。HA作为保湿剂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成膜性及润滑性。HA作用于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透气的水化弹性膜,与水结合后增加皮肤滑润感,保持皮肤滑爽、滋润、富有弹性,起到特殊的保水作用。
HA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最早的透明质酸是由日本资生堂公司从鸡冠中提取的,并首次应用到化妆品中。提取法生产的HA纯度低,价格昂贵。近几年,随着生化技术的发展,采用发酵法生产的HA,纯度高,安全性好,并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使HA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更加普遍。
HA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护肤化妆品配方中,尤其用于去皱、嫩肤、保湿等功能性化妆品中。市售透明质酸一般为其钠盐,外观为白色粉末,葡萄糖醛酸含量在40%左右,在化妆品中添加量在0.5~2%之间。
4.吡咯烷酮羧酸钠[Pyrrolidonecarboxylicacid-Na]
该品简称PCA-Na,化学名称为2-吡咯烷酮-5-羧酸钠,是一种具有优良吸湿性能的天然保湿剂,作为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MoisturizingFactor]的最主要成分大量存在于皮肤角质层中。早在20世纪50年代,Pascher等人就分析出了皮肤角质层中含有PCA-Na,50年来,PCA-Na作为化妆品保湿剂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应用日益普遍。人体皮肤中起保湿作用的物质称天然保湿因子(NMF),据文献介绍,NMF基本组成如下:
氨基酸40%
吡咯烷酮羧酸12%
无机盐类(Na、K、Ca、Mg)18.5%
其它有机物29.5%
在NMF的组成中,PCA-Na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证明,从表皮中取出NMF便会在物理上增进硬度,而给予PCA-Na则可增强其柔性及弹性,因此,PCA-Na起着NMF的中枢机能作用。
PCA-Na在国内的研制与使用开始于90年代,它是一种新型的保湿剂,其保湿性能非常显著,远比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好。下图为其吸湿性能比较曲线:
PCA-Na目前主要采用谷氨酸脱水法制得。
市售品一般为PCA-Na的50%水溶液,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该品在化妆品中使用量为3~8%。
5.丝肽[SilkPiptide]
丝肽是天然蚕丝的水解产物,其结构单元是氨基酸。在丝肽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等亲水性基因,它们能有效地结合水分子,具有优异的吸湿保湿性能,并且其保湿性能不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丝肽产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发挥保湿作用的同时,兼具营养肌肤、促进皮肤组织再生、淡化黑色素、消除皱纹、修复损伤的功能。由于丝肽分子中的氨基酸与人体皮肤中的氨基酸组成结构相似,它与皮肤具有极佳的亲和性,素有“第二皮肤”之美誉,其渗透性能好,易被皮肤吸收,是现代保湿剂中的营养佳品。
丝肽产品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桑蚕丝肽与柞蚕丝肽两种。桑蚕丝肽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而柞蚕丝素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由于柞蚕为天然野生,柞蚕丝肽具有许多其它物质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这使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倍受关注。
丝肽的生产方法是以蚕丝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水解反应制得。
市售丝肽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亦有一定浓度的丝肽水溶液出售。
6.甲壳素[Chitin]
甲壳素化学名称是(1,4)-2-乙酰胺-2-脱氧-β-D-葡聚糖,外观为白色无定形半透明物质,又称甲壳质、几丁质。该产品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菌类细胞、昆虫和甲壳动物的硬壳里。目前主要从虾、蟹壳中提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由于甲壳素不溶于水、稀酸及有机溶剂,这使它在化妆品中的利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一些甲壳素衍生物开始在化妆品中得到应用。这些衍生物可溶于水,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很容易加入到化妆品配方当中,具有优异的保湿性及成膜性,肤感清爽,不油腻,深受人们喜爱。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主要应用于护肤膏霜、乳液、精华液及护发产品当中。
7.1,3-丁二醇[1,3-Butanediol]
1,3-丁二醇外观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这是一种较常用的化妆品保湿剂,用于洗发香波、浴液等化妆品,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良好的抑菌作用。该品是一种使用较晚的保湿剂,但正被日益广泛利用。化妆品中添加量为0.5~5%。
1,3-丁二醇一般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如乙醛缩合法等。
8.山梨醇[Sorbitol]
山梨醇又名清凉茶醇,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山梨醇无臭,有清凉爽口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60%。化妆品中一般采用70~85%的山梨醇水溶液,而很少用结晶粉末。山梨醇有吸湿性,吸湿性小于甘油。是最为常用的化妆品保湿剂,具有非常缓和的保湿作用,且低温时可发挥保湿性,抗冻性能好,可提高产品的耐寒稳定性。山梨醇对口腔粘膜及皮肤均无刺激,特别适宜在牙膏及婴儿制品中作保湿剂。
山梨醇目前采用葡萄糖加氢法制得,即以葡萄糖为原料,在Ni催化下加氢气,然后经分离镍、中和而得。
9.木糖醇
该品为白色略带甜味的结晶体,是一种温和保湿剂,用于润肤霜、雪花膏、冷霜等化妆品中,具备良好的滋润保湿作用。添加量约在3~6%。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其生产方法是以玉米芯为原料,经水解、脱色、离子交换,再经加氢、蒸发浓缩、结晶分离而得。
除上述的保湿剂外,乳酸及乳酸钠,维生素类(VE、VB5)、植物提取液,水解蛋白等均具有保湿作用,亦是现代化妆品中常用的功能性添加剂。限于篇幅,这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保湿剂应用举例
自从有了化妆品,人们就开始使用保湿剂了。品质优良的化妆品往往具有一个合理的保湿剂体系。保湿剂体系是指构成化妆品保湿性能的所有物质的总和,既包括各种亲水性的吸湿保湿物质,也包括象十八醇、羊毛脂这样的成膜油性物质,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定了化妆品的保湿及其它性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保湿剂对提高化妆品的质量和性能、研制开发新型化妆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保湿剂应用配方实例。
在前面的几个配方中,往往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保湿剂配合,使产品除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外,同时具有许多优良品质,如营养、嫩肤、增强肌肤弹性、消减皱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美容护肤的需求,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舒适与惊喜。
四、保湿剂发展趋势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更优良的保湿剂品种,化妆品工业也因此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功能型、疗效型的化妆品相继问世,效果显著,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前景看好,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纵观21世纪保湿剂市场,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保湿性能优异、兼具特殊功能的保湿剂品种深受欢迎。如透明质酸在吸湿保湿同时,具有嫩肤去皱功能,它已成为去皱保湿护肤品的基本组分;丝肽产品是一种保湿剂,又兼有动物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所有功效,与皮肤亲和性好,成为护肤、护发产品的主要营养添加剂。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一剂多用,减少了化妆品配方的组分,降低了配伍难度,使工艺操作更加简便易行,并达到优异的终端产品性能。
2.天然型保湿剂倍受青睐
21世纪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新时代,绿色天然型化妆品是21世纪的热点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大自然”的呼声已成为世界化妆品工业的新潮流。绿色天然保湿剂从动植物及天然资源中提取原料,使其对皮肤的刺激降至最低程度,且更有利于皮肤的吸收,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随着天然化妆品的热销,天然型保湿剂将倍受青睐。3.肤感良好、清爽型保湿剂成为关注热点
传统的保湿剂如甘油等往往具有较强的粘腻感,肤感差,使用量呈减少趋势。与之相比,配方师更加喜爱无粘腻感、清爽滋润型保湿产品,因为这样的产品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4.配伍性能优异已成为行业对保湿剂的共同需求
性能完好的保湿剂产品应是既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又与配方中其它组分有良好的相容性,这是它在化妆品配方中广泛应用的前提。一些新型保湿剂存在配伍问题,尽管保湿性能很好,却难以在所有的化妆品中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与发展。
水嫩肌肤从保湿开始,补水保湿已成为21世纪化妆品发展新的时尚与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保湿剂的问世,一定会推进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人们美容护肤的美好愿望。
生物防腐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4篇
大部分化妆品都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 为避免化妆品中的微生物疯狂繁殖, 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我们必须在化妆品生产时使用防腐剂。选用防腐剂, 既要遵守化妆品的相关卫生法规, 同时需要最大程度上将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控制, 并保持使用量限定在最低浓度。这就要求必须了解化妆品防腐的定义和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化妆品防腐的具体要求, 以解决防腐剂的“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问题。
阴离子型增溶剂和乳化剂是化妆品工业最普遍采用的防腐剂, 如对羟基苯甲酸醋类。它们独特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细菌和霉菌的生存能力, 防腐效果好。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化妆品原料中逐渐开始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增稠剂、蛋白质产品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等新型产品。这类产品显著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效果, 但本身又是微生物繁殖的优良培养基, 而且还会导致对羟基苯甲酸醋类失活, 极难防腐。因此, 高效环保的化妆品生物防腐剂、复合防腐剂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针对化妆品生物防腐剂的三种常见类型及应用展开讨论。
一、化妆品防腐概述
1. 化妆品防腐的意义
化妆品防腐就是利用相关产品避免化妆品在保质期内受到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污染。一旦化妆品在保质期内被微生物污染, 就会发生变色、变味、粘度变化等反应, 并产生使透明体系混浊的气体。甚至产生沉淀、致病菌,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会产生外毒素, 破坏皮肤。
2. 化妆品防腐要求
在我国, 规定一般的化妆品保藏期为三年。并对化妆品用防腐剂作出以下具体要求:
(1) 抗菌效能广, 能够有效防治化妆品中的各种微生物。而且在低浓度下也能表现出显著活性, 保存条件适宜 (如p H要求低) 。
(2) 普通护肤产品, 要求溶水性良好, 无显著溶油性。在保质期内不会因其他包装材料而造成效能降低, 也不会发挥和分解。
(3) 防腐剂无毒无害, 对人体安全。特别是对皮肤吸收不能有刺激性和过敏反应。另外, 加入的防腐剂还应具有成本低廉、原料易得、不影响产品的性能及品质等特点。
(4) 对化妆品菌落总数的要求:眼部化妆品、口唇、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的菌落总数小于500CFU/m L;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小于1000CFU/m L;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的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化妆品中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小于等于100CFU/m L。
二、化妆品的生物防腐技术
生物防腐剂副作用极小, 环保高效, 所以原则上可以提高其使用浓度;生物防腐剂有复活期 (即常说的反应期) , 会在与微生物接触3天左右后起作用;生物防腐剂与化妆品配方其他物质“绝缘”, 保证其效力能全部发挥。因此, 生物防腐技术是化妆品防腐的主流。
1. 基本原理
生物防腐技术是指从生物体内通过生物培养和分离技术获得具有杀灭微生物的产品。一般认为, 生物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主要是通过对细胞中任何一个有助于细菌繁殖的亚结构 (如细胞膜、细胞壁、生物活性酶、蛋白质及遗传物质等) 施加作用, 进而达到抑菌或杀菌的目的。
2. 常见类型及应用
目前常用的化妆品生物防腐剂有苯乳酸 (PLA) 、ε-多聚赖氨酸以及乳酸链球菌素。
(1) 苯乳酸 (PLA)
PLA是由乳酸菌产生的新型抑菌物质, 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中。与其他细菌素相比, 抑菌谱较广。不仅可以抑制食源性腐败菌、致病菌, 还可以抑制真菌的污染。同时, PLA还具有溶解性好、易于扩散、稳定性高等特点。将其用到化妆品防腐中, 可以大大提高防腐效果和产品质量。ISP (美国国际特品公司) 已经将其成功运用到其新产品中。
(2) ε-多聚赖氨酸
ε-多聚赖氨酸是天然防腐剂中防腐性能最为优良的生物防腐剂之一。它由25-30赖氨酸残基聚合而成, 具有强烈的抑菌能力。ε-多聚赖氨酸抑菌谱广, 在相对酸性环境中可以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ε-多聚赖氨酸还可以对其他防腐剂不易抑制的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 、沙门氏菌以及耐热性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ε-多聚赖氨酸效力高, 很小剂量就能达到良好的防腐效果;ε-多聚赖氨酸不影响化妆品外观和质量, 天然安全, 符合诸多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在发达国家, 利用ε-多聚赖氨酸作为化妆品防腐剂的生产规模已达数十亿美元之多。
(3) 乳酸链球菌素 (Nisin)
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多肽物质, 一般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isin可抑制众多革兰氏阳性细菌, 且可以强烈抑制芽孢杆菌的孢子, 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最近几年诸多化妆品生产厂家和化学厂家也逐渐将其加入到化妆品防腐行列。该防腐剂是一种无毒、安全、无副作用的天然生物防腐剂, 不慎被人体食用, 可以在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下很快水解, 不会影响人体肠道内菌群, 更不会与其它物质出现交叉抗性。
三、结语
除了本文所述的三类生物防腐剂外, 还有纳他霉素、聚赖氨酸以及配合物质等都可以用作化妆品防腐, 而且对某些特定的微生物还具有非常高的活性。生物防腐剂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是绿色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参考文献
[1]刘骥, 马洁薇.化妆品用防腐剂[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0, 23 (1) .
[2]许雅, 曾转萍, 吴宪毅, 陈榕, 蔡旭玲.化妆品防腐剂抑菌和微生物污染关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 (10) .
[3]王萍, 柳玉红.我国化妆品用防腐剂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7) .
[4]高立雪, 胡俊明, 白雪涛.进口和国产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的使用情况[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 (3) .
[5]刘立平, 许东.化妆品使用过程中二次污染的现状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06, 18 (11) .
[6]邹凯华, 展海军.ε-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1) .
[7]吴京平.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抑菌性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 (1) .
[8]缪存影.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3) .
[9]孟庆廷.酱油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 2011 (8) .
[10]刘慧, 徐红华.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 (3)
化妆需要哪些化妆品 第5篇
1、化妆水。化妆水分弱碱性化妆水和弱酸性化妆水两种,前者使皮肤柔软,缓和表皮呼吸,亦可做卸妆用。后者可供油性皮肤于化妆前使用,有防止化妆脱落之效。
2、眉笔。在使用眉笔是推荐选用暗灰或咖啡色为佳,以笔芯软硬适中的为最好。
3、清洁乳。洗脸或卸妆时使用,但须以化妆纸拭净。
4、腮红。它有粉质修容饼和油质胭脂膏两种,使用起来,效果不甚相同,前者用于化妆完成后修容用,后者打粉底时即可揉入。
5、眼线液。它的作用是加强眼睛的轮廓,使眼睛增大。
6、唇膏。除美化唇部色泽功效外,尚有修正唇形的作用,可于打粉底时顺便将唇部外廓遮住,然后以唇笔沾唇膏绘出一个适当大小的唇形,最后才涂满双唇,要诀是薄而匀,才能生动而自然。
7、化妆棉。与化妆水配合使用,使化妆水更容易被皮肤吸收。也能够节约你的化妆水哦。
8、眼影。眼影分油质和粉质两种,油质效果较彰,粉质有使眼部生动灵活之效。
微乳化技术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6篇
乳化技术在化妆品配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乳化剂的选择和配制的工艺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着对乳化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乳化现象—微乳化。自从1943年Hoar和Schulman发现热力学稳定的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均相体系并于1959年正式命名为微乳液以来,微乳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微乳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现在热门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实用技术。
二、微乳化技术
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微观上由表面活性剂界面膜所稳定的一种或两种液体的微滴所构成。
1、微乳液与乳液的不同
(1)一般乳状液的分散相液滴直径的大小在0.1-10μm(甚至更大)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为0.4-0.8μm,故乳状液中光的反射较显著,而呈不透明的乳白色状。而微乳液分散相质点非常小,一般液滴的直径在0.1μm以下,其外观是半透明的和透明的,而不呈乳白色。
(2)在结构上,微乳液也有O/W型和W/O型,类似于普通乳状液。但与普通乳液有根本的区别,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质点大,不均匀,靠表面活性剂或其它乳化剂维持动态稳定,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聚结而最终分成油、水两相;而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分散相质点很小,不会发生聚结,即使在超离心作用下出现暂时的分层现象,一旦取消离心力场,分层现象既消失,还原到原来的稳定体系。
(3)普通乳状液一般不能自发形成,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经过搅拌、超声粉碎、胶体磨处理等才能形成;而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4)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不同。微乳液在本质上仍是胶团溶液,在其体系中,油-水界面张力往往低至不可测量。
(5)增溶比例不同。微乳体系中增溶比例远远大于普通乳状液,可以同时增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作用,特别对于液体体系,应用特别广泛。
因为微乳液有很多不同于普通乳状液的性质,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微乳化剂的选择
有很多的表面活性剂经过特殊处理和特别配比,可以产生微乳体系。常用的可用于产生微乳体系的表面活性剂有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硬脂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苯甲酸脂肪醇盐、斯盘、吐温、聚甘油脂肪酸酯、植物甾醇聚氧乙烯醚等。
在微乳液中,常常需要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当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不溶的结晶或液晶。在硬的液晶结构中,供增溶作用可利用的空间较小,形成液晶会限制增溶作用。在微乳液中,不希望形成液晶相,因此常常加入中、短链醇类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在选用微乳状液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时,不仅要考虑增溶作用的效果,而且也需要注意到毒性和刺激性等,配制化妆品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必须对人体无害,这就大大限制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
3、微乳体系的配制
因为化妆品的成分比较复杂,为了配置成清亮透明的微乳液,需要依据化妆品中油性成分的结构和性能不同,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由它们构成的微乳体系的相行为,目前有关微乳化妆品的组成和应用的消息多数出现在专利中。
微乳状液的形成一般有一较普遍的规律,即除油、水主体及作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外,还须加入相当量的极性有机物(一般为醇类),而且要保持表面活性剂和极性有机物一定的浓度,此种极性有机物称为微乳状液体系中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就是由油、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和水所组成,以下以制备O/W型微乳状液为例。
制备O/W型微乳状液的方法和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选择一种稍溶于油相的表面活性剂;
② 将选择的表面活性剂溶于油相,其用量为足以产生O/W型乳状液;
③ 用搅拌的方法将油相分散于水相中;
④ 添加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产生透明的O/W型乳状液。
三、微乳化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绝大多数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复配而成,这是因为油性物和水性物混合使用比油性物单独使用更适应皮肤的感官,可以使微量成分均匀地涂敷在皮肤上,并可以通过调节油性物/水性物比例等,使产品适应不同的皮肤状况。在未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之前,曾广泛使用乙醇、甘油等组分来增加油性物的溶解度,使化妆品透明化。现在,利用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乳状液,更理想的是配制成微乳状液,因可以少用或不用有机溶剂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1、微乳化技术的优点
微乳化妆品比起乳状液化妆品来有很多明显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 因为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微乳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
② 由于它是光学透明的,任何不均匀性或沉淀物的存在容易被发觉;
③ 可以长期储藏而不分层;
④ 由于微乳液良好的增溶作用,可以制成含油分较高的产品;
⑤ 由于微乳液颗粒细小,更易扩散和渗透进入皮肤,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2、微乳化技术的缺点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乳状液化妆品还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微乳液化妆品无论从品种还是产量上都相对较少,因为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 微乳状液的粘度一般较低,增加粘度常常会导致透明度和稳定性的损失,从市场销售考虑,人们会误认为粘度低有效物成分少;
② 微乳状液表面活性剂含量高,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肌肤敏感的人们;
③ 可用于制成微乳体系的表面活性剂还较少,人们对其构成和配比研究还不深入;
④ 缺乏对微乳化工艺过程的研究。
以上这些因素限制了微乳状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微乳化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微乳状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目前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香精和精油的增溶。在一些产品中,需要增溶香精和精油,如古龙水、须后水、皮肤清新剂、喷雾乳液、营养液和漱口水等。这类制剂一般为水-乙醇体系。然而,使用高含量的乙醇成本高,蒸发快,有气味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会引起不适,如果使用微乳液,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微乳体系在一些透明的产品中应用较多,在膏霜中应用相对受到限制,因为传统膏霜是乳白色不透明体系,加入增稠剂和其它成分会导致微乳体系的部分破坏,很多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确定一个体系是否是微乳状态是很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液滴(颗粒)的大小或溶液是否透明来衡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利用微乳技术研制的膏体,尽管有些指标目前不能完全达到微乳液的标准,但是仍然可以显著改善体系的细度和吸收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微乳液的形成也不再依靠大剂量表面活性剂,据Shyam Gupta博士最新研究表明,仅用0.1-0.2%的Inuter表面活性剂(一种疏水性菊粉)和0.5%的GMSSE(辅助乳化剂)和实验室混合设备就可将30%的油脂混合物(包括癸酸/辛酸甘油三酯混合物、烷醇苯甲酸酯、可可酯、牛油树脂、蜂蜡、聚二甲基硅氧烷、环聚甲基硅氧烷和鲸蜡醇)与水乳化,生产出快速吸收的用后实际上没有油腻感的微乳液,这使得微乳液体系不再依靠大剂量的表面活性剂成为现实。
浅析插画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7篇
插画在早期被称为插图,一般作为文字的补充说明被放置在书籍文章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插画逐渐展现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出现在杂志、服装、影视、唱片、广告、包装等媒体上,由此插画也被赋予更多丰富的内涵,并且拥有自己的视觉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作为文字陪衬的角色也逐渐鲜明甚至超越其自身价值,在强调绿色生活绿色,生态包装的今天,插画似一股清流在包装中运用起来。尤其是现在多数女性化妆品包装,注重自然精粹,草本护肤,运用清新俏丽的插画纹样,使得化妆品包装更加干净简洁,自然无暇。
二、插画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化妆品包装中插画的色彩表现
美容化妆品中,尤为注重色彩的搭配,常常受到流行式样的影响,全面突出并展现商品的个性是美容化妆品包装中插画所要传递的信息。色彩也要突出商品的个性,例如一款面膜如果要强调其天然材质,源于自然,色彩通常会选取其所含原料的颜色,如樱花美白面膜,就会选用粉色,而芦荟保湿面膜则会选择绿色作为包装色彩。往往消费者在购买护肤品时会优先选择清新温和,会让心情舒畅的颜色,如淡黄,淡粉,淡绿,淡紫;而色彩强烈的黑色,红色,明黄等往往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2、化妆品包装中插画的图形创意
在化妆品包装中应用中国传统插画纹样是当今时代趋势,要设计出具有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包装作品,前提要对传统的文化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才不会陷入仅局限对图形符号借用的困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传统纹样也是层出不穷,博大精深,除了代表传统文化的龙凤纹、汉字书法、笔墨、山水画等符号,还有数不清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图形图案,比如建筑、民族服饰等图案。要学会将这些插画纹样巧妙的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而不是一味照搬历史,毫无创新。
三、插画对化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1、插画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在现在的包装设计中的很多案例,大部分为摄影作品。由于摄影作品在包装设计应用中的泛滥,造成了包装设计在风格中给人的形象是千遍一律,单调呆板,毫无生气和趣味以及艺术性可言。在包装设计中引入新的设计元素,是包装设计的一个潮流趋势,传统的插画以及商业插画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当中,插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当中,使人眼前一亮,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2、插画如何在包装设计的形成新的突破
1)加强包装的突出性
作为产品的包装,包装在产品的销售运输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同时还要承担传递产品信息的作用,利用色彩,图形,文字等不同的方式,把产品的特性功能以及重要的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如果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不能够准确的向消费者传达出其自身的产品特点,这可能会使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不能实现顺利的销售,增加消费者的疑问。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利用人类的联想特质,借助于其他的事物表现出产品的特性,这样不仅可以使产品的包装设计美观,还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化妆品的包装设计,由于化妆品的自身特性,在包装设计中所能承载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包装中所接收的信息量,也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在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中,要寻求突破点,做出差异化,插画的设计形式不但要大方得体,还要具备足够的创新性,巧妙性,趣味性,独特性,使化妆品的包装可以给人耳目一新视觉体验。
2)提升包装所蕴含的情感性
很多产品的成功售出,都有消费者的情感心理在其中,只有消费者在情感中愿意对产品接收,才会促使产品成功的转换为商品。可见消费者的情感在消费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决策作用,包装设计要利用消费者这一特定的情感特性,来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其实在化妆品包装上的插画并不是所有都跟企业有关,许多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引入其中,如Hello Kitty、机器猫、人鱼公主等。这些都是能典型引发消费者心理情感的视觉对象。如里美的化妆品,追求天然、有趣、浪漫、可爱的品牌理念。包装上的插画也都是纯手工设计,可爱的动物人物造型别出心裁。这种情感化的包装设计应用,是以一种很委婉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商品的诉求,还使产品在众多的产品选择中独树一帜,引起良好的市场销售,充分的体现出插画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自身优势。
3)包装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品的时代性逐渐展现在包装设计上。包装设计是直接服务于大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包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类的审美观也不同于以往的时代。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如果不能及时的引领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包装设计理应引领人类的消费需求,在包装设计上引领人类的审美观,价值观。包装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包装设计师要以超前的意识,大胆的创新,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包装设计。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为包装设计师的创新设计带来更多的思路,追求包装设计差异化,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巧妙性和艺术性为导向的包装设计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插画毋庸置疑的当是一个突破口。
四、结语
一个成功的包装,不应该仅仅是流于形式而不注重于内涵的表达。插画的融入,可以视为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当中,提升视觉效果,增加产品内涵,这些作用插画都有自己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妆品的包装设计要结合女性为主体的消费群体的情感特征,不仅仅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所以化妆品包装要做到秀外慧中,将创意的插画设计更好地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使得化妆品包装设计受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1]张弘.插画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化妆品应用 第8篇
关键词:体验式营销,营销模式,体验感受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费型态的转变, 对于企业竞争的影响在于营销观念的转变。面对激烈变化的经济环境, 严峻竞争的挑战, 企业都纷纷制定总体长远的营销战略规划, 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体验式营销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这有其一定的优势。认真总结分析其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对于企业而言,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以化妆品行业为例来探究一下体验式营销。
一、体验式营销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化妆品行业与体验式营销结合的尤为密切, 也使更多的企业看到了体验式营销是化妆品营销创新的最好选择。笔者以为, 体验式营销在此行业的迅速得以利用, 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
(一) 先进企业的不断引导和创新是体验式营销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实践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取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体验性消费是由少数先进企业首先引导和示范的。随之, 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此种模式来宣传自己。就理论来说, 体验式营销的研究更加广泛, 体系更加健全。就实践来说, 更多的化妆品界的体验中心, 体验店得以建立。这些发展自然使得体验式营销在日化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二) 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向是体验式营销发展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方面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技术传播速度加快, 行业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趋同。正是因为商品和服务的趋同抹杀了商品和服务的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 独特性的感受和体验, 体验才显得如此珍贵。体验使企业产品的个性有了得以发挥的平台, 更好的吸引顾客。
(三)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体验式营销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代又一代的科技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人们接触到的许多体验, 如互联网游戏, 网上聊天, 虚拟社区等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满足人们体验需求的。网络空间与生俱来就是一个提供体验的好地方, 相信在未来几年里, 信息技术内的电脑, 电器和电信及生物技术的不断融合, 提供给人体验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基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没有理由不期盼和要求更多的体验。而且, 这种模式也必将拓展到更宽的领域, 带给人们生活上更多的便利。
(四) 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是体验式营销发展的基本条件。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品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社会, 人们追求的是温饱的基本满足;在工业社会, 生活水准由物质产品数量来衡量;在后工业社会, 人们更加关心生活的质量, 关心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获得的满足程度。而体验可以说正是代表这种满足程度的经济提供物。可见, 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实用层次转向体验层次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营销的本质是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体验式营销立足于此, 又充分发挥了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而言, 体验式营销更能吸引消费者, 这套营销体系以创造体验吸引消费者, 企业要想得到消费者对产品有较高的评价, 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眼观、耳听、鼻嗅、舌触、手摸等感官的感受, 最终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对于该产品的整体冥想和评价, 这种评价将决定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知。也就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该产品。在体验的过程中, 凭借良好的品质和体验, 触及消费者的情感, 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以此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产品的功效从而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这样, 就有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接受此种模式来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也推动了体验式营销的发展。
二、在化妆品界利用体验式营销的利与弊
(一) 利端。
从消费群体来看, 化妆品界的目标顾客多是女性。女性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女性的消费行为以感性因素为主。因此化妆品的销售适合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从消费过程来看, 体验的互动性影响化妆品的销售。传统的营销是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获得利润。体验式营销关注的是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 消费者通过体验前后的对比, 自己会发现很大的反差。所以说体验式营销带给顾客的是一种无声但很强的说服力, 从而促进销售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顾客;从消费反馈来看, 在体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到顾客对产品的反馈, 而不必去大费周章的利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来了解消费者的看法。这样企业就很容易改进自己产品来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另外, 从营销整体来看, 这样也可以大大的减少成本。每一种新产品研发出来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 先进行体验活动再决定是否大批量的生产, 可以最好的节省产品成本, 维持信誉。
(二) 弊端。
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新型的体验式营销, 产品的品质仍然是核心。但在体验式的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以次充好的现象。用好的产品给消费者体验但实际卖出的产品品质确不如人意。部分企业轻视甚至忽视产品品质, 采取揠苗助长的手法想加速发展, 其结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建造体验中心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有的花费比较大但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也是企业在选择营销方式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三、进一步完善体验式营销模式的建议
营销战略的竞争构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如何进一步的完善体验式营销模式呢?这其中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笔者个人认为, 以下四个方面比较重要。
(一) 注重产品质量。
无论处于何种情况, 产品的质量都必须保证。即使是新型的体验式营销也不例外。企业只有以优质的产品质量为依托, 才能更好的开展体验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体验者, 而不至于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好的质量赢来的良好的体验感受才是体验式营销取胜的关键。所以, 企业应务必加强产品的质量, 创造顾客信得过的产品。
(二) 创新体验内容。
体验式营销不止在化妆品行业, 在其他行业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验的形式和服务也层出不穷。在如今的消费中, 消费者更多的将消费看作是生活的一种享受, 不仅重视产品的功能和效用, 更在意企业与产品带给她们的体验。因而对于企业来说, 为顾客提供独特的积极的购物体验则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就更需要企业懂得创新, 不断的采取更新的方式来使消费者更加乐于体验,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体验。从而也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利用体验式营销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实践, 不应只局限于理论。企业将自身的理论付诸实践, 可以更好的检验并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体验中心, 体验馆的设立在带来更为方便的体验感受的同时也必会成为检验企业理论和实力的最佳战场。淘汰经营不善的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 促进市场的有序强力竞争。
(四) 完善售后体系。
售后服务作为该体系的最后一环, 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积极根据消费者的意见改进产品和服务, 使产品趋于完善。调查证明:留住老顾客比吸引一个新的顾客更容易, 更省成本, 这就需要在售后服务上多花心思。
参考文献
[1].伯恩德·H·施密特, 体验营销:如何让顾客对企业和品牌产生感觉·感受·思维·行动·联系[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1
化妆品应用 第9篇
1.1 羧甲基壳聚糖。
在最近几年的当中, 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较为活跃, 在碱性条件下, 与氯乙酸发生反应, 从而得到羧甲基壳聚糖。随着壳聚糖分子质量不断减小, 羧甲基壳聚糖反而会逐渐增大, 在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 通常会伴随壳聚糖分子降解。
1.2 羧基壳聚糖。
羟甲基在壳聚糖分子中6位上, 从而被氧化成为羧基, 加大壳聚糖水溶性, 氧化剂的应用可以是三氧化铬、双氧水或者是亚硝酸。具体的氧化过程为:取10克壳聚糖, 放置于有机溶剂当中, 加入乙酸溶液、乙酸酐两者的混合物并进行搅拌。加热之后在经过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的反应, 最后在进行过滤, 并得到壳聚糖。在搅拌的时候加入双氧水或者是三氧化铬, 在30度至50度的环境中反应两个小时到八个小时即可。
1.3 壳聚糖羟烷基衍生物。
壳聚糖与羧烷基化剂进行反应, 同时也可以与酰化剂进行反应, 从而生成水溶性衍生物, 使得化妆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为了提高醚化剂反应, 采用强碱来进行催化, 在此种条件下, 容易使得壳聚糖羟烷基的黏度减弱, 容易断链壳聚糖分子。因此, 为了保证化妆品的保湿效果以及吸湿效果, 用二甘醇酸酐来作为酰化剂, 从而生成壳聚糖衍化物。
1.4 壳聚糖磺化衍生物。
壳聚糖磺化合成, 具有抑菌作用。用长链烷基取代壳聚糖分子的N原子, 这个时候的磺酸化所形成的衍生物具有两亲性, 壳聚糖磺酸基制备方法:首先, 将95%或者98%度的脱乙酰的壳聚糖, 加入到乙醇、甲醇当中并进行搅拌, 然后加入辛醛反应二十三个小时左右, 再加入氢化硼钾水溶液反应十小时左右, 这个时候生产的辛基壳聚糖, 需要用稀盐酸中和, 用甲醇来沉淀。最后将以上物质添加到DMF当中, 搅拌9小时左右, 之后加入DMF溶液并反应20小时, 沉淀过滤之后得到磺酸壳聚糖。
1.5 壳聚糖季铵盐。
引入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于壳聚糖的氨基之上, 从而衍生出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主要制备方法为:首先, 将大于90度的脱乙酰壳聚糖与异丙醇共同加入到容器当中进行搅拌, 加入9克容量的环氧丙基三甲氯化铵反应8小时, 冷却之后进行沉析, 过滤之后采用甲醇洗涤, 干燥之后得到产物。
2 壳聚糖衍生物的特性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1 应用特性
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HACC) 、羧甲基壳聚糖 (CMCH) 、磺化壳聚糖、羧基壳聚糖以及CMCH, 具有非常好的保湿效果, 并且能够取代化妆品中的HA (透明质酸) , 从而为化妆品提高保湿效果。HACC是化妆品中主要的保湿物质, 其吸水率是化妆品中透明质酸的两倍, 高于HA, HACC同时具有抑菌性, 此外, 磺化壳聚糖、黄原酸壳聚糖以及磺化羧丙基壳聚糖等等,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黑霉菌以及酵母菌, 其中HACC的抑菌浓度是最低的, 具有优异的调理作用, 同时具有可降解性, 在化妆品当中具有非常好的抑制皮肤衰老以及抗菌的功效, 此外, 价格低也是其最大的一个特点。羧丙基壳聚糖的表面活性优良, 而且, 除了具有高效的保湿效果之外, 在化妆品领域应用当中将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较于HACC和羧丙基壳聚糖而言, CMCH在化妆品应用领域当中是最为活跃的, CMCH的吸湿性的增强, 是随着分子质量减少而得到的效果, 如果分子质量不断增大, 那么其取代度也会变得增强, 保湿性能明显优于HA, 价格也比较低廉, 在初期应用过程中, CMCH的吸湿速度会比较快, 后期的吸湿效果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增大。CMCH的对人体皮肤来说, 是无害的, 在化妆品中能够形成一层薄膜, 如果应用于头发当中, 在正常环境下可以保持良好的柔顺效果。
2.2 CMCH在化妆品当中的应用
(1) 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应用于护肤品当中的CMCH, 有利于改善皮肤, 对皮肤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保持作用, 会在皮肤的表面上形成柔软的、光滑的薄膜。
(2) 在洗发水中的应用。应用于洗发水当中的CMCH, 对头发具有非常好的洁净作用, , 能够改善发质, 丰富发质弹性。
(3) 在洗浴剂中的应用。洗浴乳液当中的配方含有香精、去离子水、十二烷基酰胺基丙基甜菜碱、防腐剂等, 应用于洗浴乳液中的CMCH, 对皮肤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抑菌、抗菌作用, 同时还能起到清洁、润肤效果。
3 结语
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 国外内对此方面也在不断的研究。并且研发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但是壳聚糖衍生物的黏度以及速溶还需要深入研究。在国内, 对于壳聚糖衍生物的实验, 主要在室内进行, 并没有在工业化生产实现, 随着不断深入研究, 不断改进合成技术, 提高壳聚糖产品质量, 相信在未来,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范围将会逐步得到扩大, 并在多个领域得到重用, 进而推动市场发展, 提升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壳聚糖衍生物包括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磺化衍生物、壳聚糖羟烷基衍生物、羧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 并对这几类壳聚糖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同时提出了有效研究参考配方。
关键词:化妆品添加剂,壳聚糖衍生物,应用,合成,壳聚糖
参考文献
[1]李瑞国.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 2004, 05:319-322.
[2]李满林.氨基硫脲及氨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秦玉坤.新型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抑菌活性与机理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海洋研究所) , 2012.
[4]余珍.壳聚糖敷料的应用与遗传毒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2013.
化妆品应用 第10篇
一、男性化妆品设计特点
在时代的影响下, 男性化妆品市场也逐渐开拓, 这表示男性使用化妆品的频率持增高趋势, 我国男性化妆品使用频率相较于西方而言较少, 且起步较晚, 那么男性在购买化妆品时, 其消费特点在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的风格选择上具有一定影响。男性在购买化妆品时消费特点较为直观、简单, 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更崇尚自由时男性购买化妆品的普遍特点。
实际上化妆品包装设计已经不再简单的防止外露作用, 而是和品牌、功能、企业形象相结合的包装设计形式。通过简单的包装表现出品牌、功能和理念等, 是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的重点。价值包装是给予设计附加值的,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产品功能属于购买的一种享受, 这就是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强调简约风格的主要目的[3]。只有完美的设计出符合男性特点的包装, 才能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发挥出品牌能量。
二、简约风格在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各大要素的体现
我国地区企业发展模式不同, 因此, 针对男性化妆品品牌研发也不同, 大多数企业对化妆品品牌较为重视, 大部分化妆品外包装设计强调简约。在化妆品包装理念上基本都在个性中带有时尚, 且简单化, 而从外观上来说, 化妆品包装设计以一目了然为主, 因为男性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 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斟酌。现在, 很多化妆品包装设计都采用简约风格, 简约风格具有性感和个性的特点, 辨识度较强, 符合男性在购买化妆品时崇尚简约的需求。简约经典的黑白外包装设计更能显示出男人的魅力, 散发出成熟稳重的气息[4]。
1、图案设计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时, 设计者会根据不同的图案组设计包装, 而设计档案中并未涉及到图案之间的转变和造型, 主要以标志性的文字和颜色为主。这种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是当下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的主要形式, 而品牌标志大多会融入在外包装的字体或图案上。通过简单的图形元素进行化妆品包装设计, 图形大多呈现出抽象画, 而抽象化设计图形主要是为了凸显品牌功能, 将品牌信息融合到图案中, 这样既能展现出化妆品品牌, 又能体现出化妆品主要功能, 还能满足男性化妆品简约化的需求[5]。
2、文字设计
文字在男性简约风格化妆品包装设计上具有较大作用, 将字体和语言组合在一起, 在体现产品优势和特点的同时, 兼顾简约的设计理念, 一个优质的文字组合能得到宣传化妆品的作用。简约风格在男性化妆品的应用中对设计魅力的体现效果较好, 加上简约大胆的文字才能将男性的洒脱和大方得展现出来。
3、颜色设计
简约风格中男性化妆品包装颜色的设计中基本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这是表示男性沉稳的颜色, 而蓝色在简约风格设计中也经常被使用到, 化妆品包装颜色若能较好的应用, 不但能够体现出品牌特点, 还能利用颜色使消费者了解到商品功能, 男性化妆品功能大多为控油、清爽等。例如在男性化妆品水动力保湿套装的设计上, 想要表示水动力和保湿的功能, 便可通过大海的颜色进行化妆品外包装设计, 海水的颜色能够体现出水润、保湿的功能, 海水的颜色可采用浅蓝色, 在此基础上加上一点绿色, 表示清新, 这种组合形式可称之为简约风格, 大多数男性化妆品设计都以简约为主。
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能够体现出男性的个性和特点, 而化妆品包装特点主要为:奢华、大胆、创新、简约和清新等为主。笔者认为, 我国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根据我国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 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 加以修饰, 既体现出我国特色又能强调物品的本质功能。因此, 男性化妆品设计需要以我国特色为主, 在简约中不失魅力, 进而打造品牌文化。简约风格在男性化妆品包装中的应用能够满足现在男性消费者对潮流的追求, 加上多元文化的组合, 在视觉上展现出独立、简约的合计风格, 进而提升化妆品品味。
三、结语
目前在我国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领域所完成的作品质量尚可但有待提高, 不过随着这一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 企业以及设计者的不断重视, 相信在融入了简约元素之后, 我国的男性化妆品外包装设计水平将进一步增强。
摘要:包装是否能够体现出高档、简约、奢华等元素能够决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 而化妆品包装的颜色、图案和文字能够展现出商品功能、特点和品牌, 合适的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影响较大, 因此, 本文在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特点为主, 提出了简约风格在男性化妆品包装颜色、图案和文字中的体现形态[1]。
关键词:男性化妆品,简约风格,包装
参考文献
[1]周明明.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探究[J].大众文艺, 2016, 18:89-90.
[2]张璐瑶.中国包装工业节日礼品食品包装消费市场调查[J].中国包装工业, 2014, 01:46-57.
[3]谢碧云, 孙卢辑, 徐园娇.关于商业空间中产品风格展示性问题的探析——以上海淮海路、南京路和徐家汇商圈为例[J].上海商业, 2014, 10:47-51.
[4]陈琳琳.论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中的表现[J].上海包装, 2012, 10:25-29.
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化妆品;抗衰老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318-2
由于年龄、紫外线辐射、饮食、环境等因素,人的皮肤逐渐趋于衰老。目前研究认为皮肤衰老主要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两类[1]。关于其成因有多种学说,如遗传学说、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等,其中自由基学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自由基学说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皮肤变化是由自由基的副作用所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失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当机体衰老时,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出现急性或慢性减弱,过剩的自由基就会对构成组织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发生破坏性反应,从而损伤正常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针对导致皮肤衰老等机理开发相应的护肤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具有抗衰老、美白等功效的天然化妆品正逐步为消费者所信赖。天然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应用最为广泛。它已成功应用于护肤、美白、抗衰老等领域。与传统化妆品相比较,它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物质,分子更细小,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和消化,而且不致在体内产生沉积;同时,植物提取物类化妆品还具有疗效明显,针对性强,长期使用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优点。因此,利用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发化妆品是目前化妆品行业的热点和趋势,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植物提取物用于化妆品的生产,而且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1 美白类植物提取物
皮肤美白的机理主要是在皮肤黑色素生成、代谢过程中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黑色素的抑制机理可分为胞内抑制和胞外抑制。胞内抑制是指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中主要限速酶酪氨酸酶的活性或者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胞外抑制是指通过抑制内皮素-1和内皮素-2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2]。目前,国内外化妆品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植物提取物类美白成分主要是熊果苷和植物类黄酮。
1.1 熊果苷
β-熊果苷,化学名叫4-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种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能迅速渗入肌肤,有效地抑制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减少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减少皮肤色素沉积,从而祛除色斑和雀斑。β-熊果苷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因此,临床上用它来美白皮肤,淡化斑点,修护暗沉、不匀肤色及预防雀斑的形成,甚至改善晒伤斑痕及调节色素形成的过程。
1.2 植物类黄酮
黄酮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清除皮肤中的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沉积、润泽肌肤等作用。从甘草中提取出来的甘草黄酮在化妆品中具有多种功效。张志东等研究表明,甘草黄酮能深入皮肤内部并保持高活性,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3]。同时,甘草黄酮还具有防止皮肤粗糙和抗炎作用[4]。因此,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美白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2 抗衰老类植物提取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开始呈现衰老状态,包括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黏多糖等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供应皮肤营养的血管萎缩,血管壁弹性降低,皮肤表皮逐渐变薄、隆起,皮下脂肪减少,皱纹、黄褐斑及老年斑出现。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由基的增多。因此,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是解决皮肤衰老的重要途径。
2.1 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OPC)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在葡萄籽提取物中,OPC含量最高可达95%,是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5]。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国内外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可以抵抗自由基、抗老化、帮助维生素C和E的吸收,降低紫外线伤害、减少黑色素沉淀,预防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破坏,使肌肤保持应有的弹性及张力,避免皮肤下垂及皱纹产生。原花青素的抗皱、美白、保湿和抗辐射等功效为其在化妆品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2 植物多酚
又名植物单宁,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常见的多酚包括茶多酚、葡萄多酚、果皮多酚等。它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促进细胞自我修复、抑制黑色素根源等作用。它还可以通过吸收紫外线达到美白的效果,通过复配有效地吸收整个区域内的紫外光, 减少黑色素的生成。皮肤黑化,雀斑、褐斑和老年斑都与体内酪氨酸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增高密切相关,酪氨酸酶在皮肤组织的黑色素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引起黑色素分泌增加,过氧化酶催化脂类过氧化分解过程,而加速皮肤老化。植物多酚通过对酪氨酸酶和过氧化酶的抑制,达到美白作用。
2.3 茶多酚
它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在常温、低浓度下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它能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从而保护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它还可以抑制细胞中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分泌以及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实现祛斑美容的功效。
2.4 葡萄多酚
葡萄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植物多酚类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葡萄的皮、籽、果肉中。葡萄籽中的多酚含量约5%-8%。葡萄多酚主要由儿茶素、表儿茶素缩合而成低聚原花青素类物质构成。葡萄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抵抗自由基的伤害,有效延缓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2.5 苹果多酚
苹果中天然存在的一类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分为酚酸及其羟基酸酯类、糖类衍生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可清除体内过多的有害自由基,在水相系统中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防止胡萝卜素的光破坏;防止水溶性维生素的破坏;消除超氧化自由基离子的活性。另外,苹果的成熟度不同,各主要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异。成熟苹果中的多酚主要为绿原酸、儿茶素以及原花青素等,而未成熟苹果中则含有較多的二羟基查耳酮、黄酮醇类化合物。
3 保湿和修复皮肤类植物提取物
表皮屏障功能减弱导致皮肤干燥是皮肤衰老的重要特征。皮肤保湿是由包覆于皮肤表面具有抑制水分蒸发功能的皮脂膜和存在于角质细胞内的天然保湿因子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是组成皮肤真皮层的两类重要蛋白,胶原蛋白能够给细胞外基质以强度和韧性,而弹性蛋白则赋予皮肤以弹性。衰老皮肤合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能力下降、胶原纤维变粗,出现异常交链,导致皮肤弹性下降,皱纹增多。因此,解决皮肤衰老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保湿和修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抗衰老化妆品中加入的透明质酸就是具有保湿及皮肤屏障修复功能的典型代表。
3.1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由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的高分子粘多糖。从芦荟中提取出来的透明质酸是植物性的保湿舒缓剂。研究表明,HA分子中的羧基和其他极性基团可与水形成氢键而结合大量水分,从而在皮肤组织中起到保水的作用,其理论保水值高达500ml/g以上,在结缔组织中的实际保水值约为80ml/g。另外,HA与硫酸化粘多糖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纤维状蛋白质共同组成含大量水分的胞外胶状基质,成为细胞代谢的物质交换介质,这种含水的胶状基质使皮肤柔韧,富有弹性,使肌肤光滑细嫩[6]。HA还能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预防和修复皮肤损伤。HA还可以阻止细胞中一些酶的产生,减少自由基的形成,在防止自由基破坏细胞结构、产生脂质过氧化和引起肌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2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小麦胚芽和稻米胚芽中的小麦胚芽油和稻米胚芽油的维生素E含量非常高,是优质润肤剂。研究表明,维生素E能稳定细胞膜的蛋白活性结构,促进肌肉的正常发育及保持肌肤的弹性,令肌肤和身体保持活力;同时维生素E还能进入皮肤细胞直接帮助肌肤对抗自由基、紫外线和污染物的侵害,防止肌肤因一些慢性或隐性的伤害而失去弹性直至老化。
4 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和防晒类植物提取物
皮肤自然衰老的实质是皮肤细胞增殖、分化与细胞老化、凋亡之间的平衡失调,因此促进皮肤新生细胞的增殖、老化细胞的凋亡即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是解决皮肤自然衰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是皮肤老化的主要诱因。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皮肤红斑和延迟性黑色素沉着,破坏皮肤的保湿能力,使皮肤变得粗糙,皱纹增多,因此采用含有紫外线散射剂和吸收剂的防晒化妆品也成为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害的有效手段。
4.1 果酸
果酸(AHA)是指从天然蔬果中萃取出来的酸,它能有效渗透毛孔,控制各种皮肤疾病,帮助表皮角化细胞的脱落,促进新细胞的產生,代谢黑色素、改善粗糙、使皮肤有光泽,爽滑细嫩。据报道,不同浓度的果酸能降低表皮角质细胞间的凝结力,去除老化角质,改善粗糙、暗沉、调理肤质。但果酸也会刺激皮肤,让皮肤变薄,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晒。
4.2 其他
目前,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天然防晒剂的筛选和开发。何西利等研究发现,植物槐米的有效提取成分芦丁是一种较理想的天然防晒剂[7]。郭玲等发现黄芩提取液的有效成分也具有作为天然防晒剂的功能和价值[8]。此外,芦荟、甘草、紫草、桂皮、沙棘、白芝在防晒剂中的应用也有相关报道。
5 前景与展望
近年来,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化妆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研究者把焦点转向利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化妆品的研发。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目前,我国化妆品企业对产品功效成分的分析和产品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还很落后,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对真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尤为重要。(2)在利用植物传统部位进行化妆品研发的同时,也应该对一些未知部位进行拓展性研究。(3)要加大对植物成分的各类化妆品的开发力度,而不单纯局限于某一类化妆品上,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4)植物提取物类化妆品并非绝对安全,消费者在使用时,也要针对个人的肤质情况进行选择。目前,以功效性需求为主流,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注重美容与健康相结合的理念影响着化妆品的研究开发。因此,植物提取物类化妆品将成为未来化妆品产业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 姜银凤.皮肤衰老及抗衰老化妆品研究进展[J].The 7th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smetics China 2008,228-232.
[2] 张建友,方艳燕,吴晓琴,张英.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精细化工,2008(1):27-31.
[3] 林春梅,张小东,管洪义.美白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及其祛斑美白机制[J].职业与健康.2003(8):98-99.
[4] 陈清西,林建峰.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2007(2):274-280.
[5] 魏彦锋,胡文效,渊辛华.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功能及其应用[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3):64-65.
[6] 李敬,赵会玲,张金良.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衡水学院学报,2005(3):29-31.
[7] 何西利,傅清,赵桂兰,等.芦丁和黄芩苷防晒霜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6):257.
[8] 郭玲.中药黄芩具有提取天然广谱防晒剂的价值[J].海南医学院报,1995(11):64-66.
作者简介:高薪(1986-),女,汉族,吉林德惠人,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技术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反应器。
化妆品应用 第12篇
关键词:同构,再设计,包装设计
人们的审美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会赋予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过去人们追求实用、经济、古朴的包装设计风格,使用结实耐用的包装材料,如今,人们喜爱的是时尚、动感、富有思想的包装设计风格,在材料上更多的喜欢绿色、环保、可持续使用的包装材料。纵观国内外包装设计,不难从中得出,设计的重点就是要打破旧的习惯,旧的格局,旧的思想,注重创新。
一、再设计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再设计又被称为“减物质化设计”或“重新设计”,是基于环保、节能、回收与再利用等绿色概念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科技知识对我们周边事物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的设计,其核心含义看以理解为回到原点,以最为平凡的方式来探寻设计的本质。再设计是可持续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个产品的设计可以决定该产品的百分之八十的环境成本,可持续性设计,在设计之初就确立环保的观念,要求设计出浪费更少,更加环保的产品或服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可持续性设计在减少废料、降低能源和原料消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本身过程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重新设计,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再设计。
包装的再设计就是基于上述理论而提出的,目的是减少包装行业的资源、能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有一种包装的再设计的提法,虽然课题名称相同,但是侧重点却截然不同,其研究的重心是通过包装的再次设计达到品牌的更新和再造,其动因是主要有四点:第一,原包装老旧需要及时的创新改变;第二,原包装已经不能对消费者产生任何作用;第三,原包装缺乏市场竞争力;第四,包装必须为商品提供一个新的卖点,其目的是促进产品的销售,增加销售业绩,为企业创收。以上是本文侧重的再设计理念在男性化妆品包装中的应用。
二、包装设计中的同构图形
图形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图形,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递信息的印象。若想使人们在瞬间被所要传递的信息所集中捕获,并在瞬间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强烈的生动形象,就需要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增强图形的瞩目效果,而表现的突破则是提升图像视觉传达强度的关键。现代图型设计的表现形式在突破习惯观念、研究接受者心理、增强视觉感受方面运用并综合了现代绘画及新科技的成果,创造了符合时代特色及审美特征的图形设计艺术。
同构就是构造相同。同构本质是一种映射,即是指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外一种系统表现出来。简单地说同构就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只有找到了那些不同的形象与它们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点,才能使其产生同质和异质的
如:诗人笔下的“燕子掠过天空”,实际上时诗人在一把锋利的刀和一只在天空疾飞的燕子的动作间找到了相似点。同构是图形设计重要的表现手段。
图形的同构就是利用事物与事物之间某种属性的关系和某方面的相似度来建立关系的。这种属性关系的相似范围是非常庞大丰富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通过文字理解后在含义上的相似,也可以是视觉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或者是前者与后者相结合。
当我们面对具有众多表示意义的“形”,往往会感觉到只从中取得一个要素或者条件并不能说明事物的问题,而如果将众多事物的要素简单的罗列上去则又显得臃肿乏味,所以我们想要使事物概念表达的充分、传递的准确,同时又想使得这些看起来更加引人注目、诱人驻足,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或者发现形与形之间的共性因素,并将其综合后得出结论,然后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同构的意义所在。在男性化妆品包装中运用同构这一表现手法,可以更好的突出“男性”,可以使得男性以及为男性购物的女性在看到产品的时候产生巨大的内心共鸣,对该款男性化妆品产生“莫名的好感”。
三、图形同构在男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同构的替代、拼置、正负形等表现形式,挖掘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的不同喜好。
比如,男性香水瓶,将其外观替代成一个“子弹”或者“狼牙”,这不仅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也更加突出了“男人味”,不仅让男人喜欢也会让女性觉得使用这种香水的男人更加具有“男人味”很“MAN”。
再如,男性剃须产品中的外包装,现在大都是明星代言的脸部、上半身形象,没有新意。如果运用同构的表现形式,将两组仙人球(一个有刺、一个光滑无刺)无刺的旁边放上剃须产品,这样看上去不仅更加直观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也省去了大笔的明星代言费用。明星代言只适合已经成功的资金雄厚的大品牌,中小品牌在竞争上就不要采用拼明星脸的策略了,要多从产品外观、包装精巧上去考虑,通过细节逐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地位。
参考文献
[1]英犁.《男性消费新势力》[J].绿色中国,2011.
[2]门德莱.《解读现代设计精粹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化妆品应用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