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41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数a的相反数是—a,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一、列表(一次函数只用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二、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点,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三、连线(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2、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解析式:关键找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既函数解析式。

3、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正比列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5、正比列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把两点带入函数一般式列出方程组

求出待定系数

把待定系数值再带入函数一般式,得到函数解析式

7、会从函数图象上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既与x轴的交点坐标横坐标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既两函数直线交点坐标值)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m、n均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3化成—a3。

※3、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4、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5、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为正整数)。

※6、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3、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

4、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即。

¤其结构特征是:

①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②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5、完全平方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即;

¤口决: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2、结构特征:

①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②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添括号法则:添正不变号,添负各项变号,去括号法则同样

6、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n都是正数,且m>n)。

※2、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7、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除法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8、分解因式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中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底边,平分顶角;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垂直这条边(平分这个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

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和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这条边(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表示将来的打算、计划或安排。常与表示将来的tomorrow, next year等时间状语或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连用。各种句式变换都借助be动词完成,be随主语有am, is, are的变换,going to后接动词原形。

1) 如果表示计划去某地,可直接用be going to+ 地点

We are going to Beijing for a holiday.

2) 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如go,come,leave,fly等常用进行时表示将来。

The bus is coming.

My aunt is leaving for Beijing next week.

3) be going to与will的区别:

1对未来事情的预测用“will+ 动词原形”表达,will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变否定句要在will后面加not, 缩略式won’t, 变一般疑问句将will提至句首。

Will planes be large in the future?

Yes, they will. / No, they won’t.

2 will常表示说话人相信或希望要发生的事情,而be going to指某事肯定发生,常表示事情很快就要发生。

I believe Lucy will be a great doctor.

3表示意愿用will.

I’ll tell you the truth.

4表示计划、打算要做的事情用be going to, 而不用will, 从不严格的语法角度而言,be going to与will二者可以互换, 但注意:

*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结构为:

There is going to / will be + n... 将会有 ......

*come, go, leave, arrive等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He is leaving tomorrow.

* 在条件、时间状语从句中,一般是主将从现:

If it is fine tomorrow, I’m going/will go on a trip.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

( )1.There ____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afternoon.

A. are B. is C. have D. will

解析: 在there be句型中be与后面的 真正主语 保持一致,a basketball match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应该使用单数形式,答案:B。

( )2. —Are there going to be any young trees soon?

—Yes, ____.

A. there be B. there is C. there are D. there are going to

解析:问句为Are there…? 其肯定回答为Yes, there are. 答案:C。

( )3.There will be fewer factories,____ ?

A. won’t there B. will there C. isn’t there D. are there

解析:there will be的反意疑问句为won’t there, 但fewer含有否定意义,在反意疑问句中,前面否定,后面疑问部分用肯定形式,答案:B。

二、实战演练

( ) 1.There __________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

A. will be going to B. will going to be

C. is going to be D. will go to be

( )2.Charlie ________ here next month.

A. isn’t working B. doesn’t working

C. isn’t going to working D. won’t work

( )3. He 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

A. will be; is B. is; is

C. will be; will be D. is; will be

( )4.There ________ a dolphin show in the zoo tomorrow evening.

A. was B. is going to have

C. will have D. is going to be

( )5. –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tomorrow?

– No. I ________ fre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Are; going to; will B. Are; going to be; will

C. Are; going to; will be D. Are; going to be; will be

( )6. Mother ________ me a nice present on my next birthday.

A. will gives B. will give

C. gives D. give

( )7. – Shall I buy a cup of tea for you?

–________. (不,不要。)

A. No, you won’t. B. No, you aren’t.

C. No, please don’t. D. No, please.

( )8. – Where is the morning paper?

– I ______ for you at once.

A. get B. am getting

C. to get D. will get

( )9.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y ________ a volleyball match.

A. will watching B. watches

C. is watching D. are going to watch

( )10. There ________ a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A. shall be B. will be

C. shall going to be D. will going to be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

1. 构成:数词 + 单数名词、数词 + 单数名词 + 形容词(每两词间用连字符 -)

2. 用法:常作定语,用于名词前 , 一般不单独使用。

如:an eight- year-old boy / a ten-metre-tall tree

3. 复合形容词后加复数,表示一类人或物,可独立作主语:Sixteen-year-olds 16 岁的人。

【能力训练】:

( )1.We will have a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months

( )2.I think______ can choose their own life style.

A .nineteen-year-old B. nineteen-year-olds C. nineteen years old

( )3.There is a ____tree in the park.

A. four hundred years B. four-hundred-year-old

C. four-hundred-year old

( )4.Nie Haisheng had a ______flight in space.

A. five-days B. five-day C. five day’s

( )5.I’d like to spend ________holiday in the country.

A. a two-day B. two-day C. two day’s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1.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1)“If从句 + 祈使句”的句子。

例如:If you want to go,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e green light isn’t on, wait for a minute.

(2)“祈使句 +and(or)+ 陈述句”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带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注意:A.“祈使句 +and+ 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肯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B. “祈使句+or+陈述句”可以转化为if引导的否定条件状语从句,且主语是第二人称。

例如:Study hard an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 If you don’t hurry up, you’ll be late.

(考题 (2010重庆中考 )Work hard,________ you may catch up withyour classmates soon.

A.orB. butC. andD. yet

思路解析:本句是“祈使句 +and”的句型,句意为“努力学习,你会很快赶上其他同学的”,and在句中表示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

2.if从句与主句具有以下特点:

1)当if表示未来的条件时,主句中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即“主将从现”。

e.g. If you can’t come tomorrow, we can hold the party a little later.

明天你如果不能来,我们可迟一点举行宴会。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

明天如果不下雨,我们就去长城。

2)表示如果某种条件存在,就有可能 / 不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e.g. If you don’t get up early,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你如果不早点起床,上学就会迟到。

If I play games on it, it will go wrong.

如果我用它玩游戏,它就会坏掉。

3)if从句可放在主句前或主句后,从句置于主句前时,须用逗号与主句隔开,反之则不用逗号。

e.g. If it’s fine tomorrow, we can go out.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能出去。

She will be happy if she joins the party. 如果她参加聚会她会很开心的。

I’ll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if I don’t understand. 如果我不懂我会求助老师的。

【典题分析】:

1.(2010上海)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drink ____we don’t protectthe earth.

A. until B. before C. though D. if

[ 答案 ]D.[ 解析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如果”。意思是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我们将会没有水喝。

2.(2011重庆)We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 and I don’t know ___Tomwill come and join us.

A. if B. which C. what D. where

[ 答案 ]A.[ 解析 ]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是不是”。意思是我们明天将会去植树,但是我不知道Tom会不会去。

—Do you know if _____finished the work?

—Not yet. If he , he____ will give me a call.

A. he’s, will finish B. he’ll, finishes

C. he’s , finishes D. he’ll , will finish

[ 答案 ]C.[ 解析 ] 问句的if引导宾语从句,表示“是否”,从句要用陈述语序,从答句Not yet. 中可以看出从句应该用现在完成时态,答句的if引导状语从句,要遵循主将从现的规律。

【(1-6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

Ⅰ . 单项选择:

( )1. You are sure to pass the exam ______ you study hard.

A. if B. though C. that D. since

( )2. I'll go to see the film with you ______I have time this evening.

A. whether B. so C. if D. when

( )3. ______ you study harder, you'll never pass the final exam.

A. If B. Until C. Unless D. Except

( )4.We’ll stay at home if it ______ this afternoon.

A.rain B.rains C.to rain D.raining

( )5.We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if it ______tomorrow.

A.won’t rain B.isn’t raining C.rained D.doesn’t rain

( )6.—I don’t know if he ______.

—He will come if it ______.

A.comes; won’t rain B.will come; doesn’t rain

C.comes; doesn't rain D.will come; won’t rain

( )7.Do you know what time ______.

A.the train leave B.does the train leave

C.will the train leave D.the train leaves

( )8.Do you think if______ an English film tomorrow night.

A.is there B.there is going to have

C.there is going to be D.will there be

( )9.Will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

A.where Pudong Airport is

B.how far Pudong Airport was

C.how can we get to Pudong Airport

D.when was Pudong Airport built

( )10.—Do you know if he _______ to play basket ball with us?

—I think he will come if he ______ free tomorrow.

A. come; is B. comes; will be

C. will come; is D. will come; will be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 If I come, I ________ (see) you.

2. If it is fine, we ________ (go) for a walk.

3. If it rained, they _________ (stay) at home.

4. You will spoil it if you ________ (not be) careful.

5. We would be very much pleased if you ________ (come).

6. Will you help me if I________ (need) you.

7. They will get wet if it ________ (rain).

8. What a pity I haven’t got my car. If I had, I _________ ( take ) you to the airport.

9. We would answer if we ________ (can).

10. If you eat too much, you ________ (get) ill.

【参考答案】:

【1】be going to

一、能力训练及解析答案: 1.B 2.C 3.B

二、实战演练答案:

1. C 2. D 3. D 4.D 5. D 6. B 7. C 8. D 9. D 10. B

【2】复合形容词的使用答案:

【实战演练】:1. B 2. B 3. B 4.B 5. A

【(6-10单元)知识点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Ⅰ . 单项选择: 1-5 ACCBD 6-10 BDCAC

Ⅱ .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

1.will see, 2. will go 3. would stay 4. are not

5.came 6. need 7. rains 8. would take

八年级数学(上册)思想聚焦 第4篇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数形结合思想即是把代数、几何知识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一种解题思想.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可见数形结合之重要.

在《整式的乘除》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与乘法公式的推导,都配有直观的图形来诠释说明,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1图1所示是一口直径AB为4 m,深BC为2 m的圆柱形养蛙池,小青蛙经常坐在池底中心O观赏月亮,则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是多大?

分析: 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即是∠COD的大小,可根据条件先分别求出∠AOD、∠BOC的大小,再求∠COD的大小,也可直接求∠COD的大小.

解:在Rt△BOC中,OB=AB=×4=2,BC=2.

由勾股定理,得OC2=OB2+BC2=22+22=8.同理可求得OD2=8.

而在△OCD中,因为OC2+OD2=8+8=16,CD2=42=16,

所以OC2+OD2=CD2,所以∠COD=90°.

故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为90°.

评注:这里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使得答案一目了然.

二、方程思想

所谓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方程知识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理解方程思想并应用于解题当中十分重要.对方程思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二是列方程(组)解决代数问题或几何问题.

在《勾股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中,常常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某一线段的长.

例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6,AD=8,将△ADC沿AC翻折到△AEC,AE与BC相交于点G,求GC的长.

分析: 抓住折叠图形互相重合的部分是全等图形,以及全等图形的性质可知CE=CD=AB=6,AE=AD=8,∠E=∠D=90°.又由条件知CG=AG,若设CG=x,则EG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于是,在Rt△CGE中,可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

解:由图形的翻折可知AE=AD=8,CE=CD=AB=6.

因为∠DAC=∠EAC=∠ACB,所以CG=AG.

设CG=AG=x,则EG=AE-AG=8-x.

在Rt△CGE中,CG2=CE2+GE2, 所以x2 =62+(8-x)2.

解得x=,即GC= .

评注:本题利用方程思想,将所求的量(线段CG的长)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62+(8-x)2,通过解这个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就意味着转化,即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一般”转化为“特殊”,把“高次”转化为“低次”,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

转化思想的应用最典型莫过于“梯形的性质”一节,凡涉及梯形的有关问题,大多是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予以解决的.

例3如图3,梯形ABCD中,AD∥BC,AD=10,BC=21,∠C=70°,∠B=55°,求CD的长.

分析:此题乍看无处着手,仔细观察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知道上、下底之长以及同一底上两角的大小,而求的是一腰长,若过顶点D作DE∥AB,则易知EC、∠1与∠2的大小,进而可知△CDE是等腰三角形,于是,所求问题的答案唾手可得.

解: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则∠1=∠B=55°.

因为∠C=70°,所以∠2=180°-∠1-∠C=55°.

所以 CD=CE=BC-BE.

又AD∥BC,DE∥AB ,所以BE=AD=10.

因此CD=21-10=11.

评注:过梯形一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化 (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是解决梯形问题中最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要针对数学对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从而克服思维的片面性,有效地考查同学们思维的全面性与严谨性.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之为分类思想.要做到成功分类,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分类要按同一标准进行,善于从问题的情境中抓住分类对象;二是找出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之长,且较大的边长未告知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在求第三边时,就需要用到分类思想求解.

例4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

分析: 这里没有图形,也未告知△ABC的高AD是在△ABC内,还是在△ABC外,因此,应分两种情形解答.

解:(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如图4,

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2=AB2-AD2=152-122=81,CD2=AC2-AD2=132-122=25.

所以,BD==9,CD==5.

所以,BC=BD+DC=9+5=14.

因此, △ABC的周长为AB+BC+AC=15+14+13=42.

(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如图5.

同前可求得BD=9,CD=5,而此时BC=BD-CD=9-5=4.

△ABC的周长为AB+BC+AC=15+4+13=32.

因此, △ABC的周长为42或32.

评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求第三边时,慎解无附图题.

五、整体思想

研究某些数学问题时,往往不是以问题的某个组成部分为着眼点,而是有意识放大考查问题的视角,将要解决的问题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整体处理后,达到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整体思想.

例5已知a-b=1,a2+b2=25,求ab的值.

分析: 这是课本第45页B组第15题,这里有两个未知数(a、b),两个条件方程,若试想由条件先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中,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八年级的同学而言,这又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起码得学习了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后才能求出a、b的值.但如果我们视所求的问题“ab”为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式,那么此问题就可以得到整体解答.

解: 因为a-b=1,所以(a-b)2=12,即a2-2ab+b2=1.

把a2+b2=25代入上式,得25-2ab=1.

所以2ab=25-1=24,所以ab=12.

评注:通过本例我们不难看出,新的课标实验教材已密切注意到数学思想的适时渗透.

六、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叫代数思想.在《整式的乘除》一章中,幂的四条运算法则的推导大多是从具体的数开始,然后用字母表示数,得出更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6已知P=-,Q=-,R=

-,则P、Q、R的大小顺序是.

分析: 这是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现在同学们若利用计算器,也会很快计算出答案.但若要求你直接用笔算,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我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来解答,相信同学们定会眼前为之一亮.

解:设a=12 345,那么12 346=a+1,12 344=a-1,于是P=

-=-,Q=-=-,R=-=

-.

因为a=12 345,所以a2+a>a2-1>a2-a.

所以->->-, 即P>Q>R.

评注: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对于解决大数字问题,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对称思想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思想,同学们可较简单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解决一些有关对称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大到宇宙空间的星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精致的艺术珍宝,尖端科学中的基因工程,都可以找到图形对称的素材.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汇总 第5篇

划线字注上拼音,括号处填字。

溃退:

泄气:

要塞:

()枯拉()

()不可当

(dū)战

翘首: 屏息:

悄然:

眼花()乱

屏息()声

舰岛:

艉:

()精()虑 桅杆:

浩(hàn)(xián)熟

镌刻:

咆哮:

一丝不()

(làn)熳

标(zhì)不逊:

(nì)名

诘责:

喝彩:

托(cí)

()无消息 深恶痛疾:

挟:

绯红:

教诲:

油光可()

()扬顿()

佃农:

妯娌:

(chuî)学:

溺爱:

劳碌:

私塾:

为()不仁

髭():嘴边上的胡子 髯():两腮的胡子

(liǔ):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鬈():头发弯曲

zhì()留

酒(sì)()立鸡群

正()()坐

xuān()昂

侏儒:

(zâng亮

()惶()恐

鞘:

泪水(lían lían)

盎然:

qì yú轩昂()愚(dùn)

蒙(mâi)(jiāng shãng)

胆(qiâ)

脸(jiá)

黝黑: 藏()纳()

(cū cāo)

平庸:

(chì)热

猝然: 吹(xū)

(duï)来()去

(zào)热

(zhì)息

(jīn pí)力尽

迂:

擦拭: 搀:

交(xiâ)

狼(jí)簌簌: 赋闲: 游(guàng)(chïu chú)马(guà)(pán shān)颓唐: 琐屑:()目伤怀 差使: 倦(dài)倔强: 丫枝:(pï suō)(qiú)枝(ào)然 宛然: 秀颀: 鄙视:()荡如()()()暗长 恹恹欲睡: 旁()斜出 不(zhã)不(náo)洗涤:(bēi wēi)牛犊:(rïng)毛(fán zhí)(diāo)谢(â)制 濒临: 深(yuān)星辰:

乍: 辟邪: 鲜腴:(lí ba)(yāo he)密匝匝: 张()结舌 记载:(cán)损 桥(dūn)推(chïng)(xù)幕()妙()xiào()轩(xiâ)丘壑:(lín xún)(yìng chân)(yī bàng)(màn)延(qiáng)薇 雕(lîu)(zhēn zhuï)因地()()重()叠()()仰生()轧: 暴晒:(suì)道 纤维:(fáng yù)跳蚤: 车(zhã)(nián)土(xuān xiāo)(lǎn)洋洋 无动于()绢: 驮: 檀: 冗: 题(bá)(shàn)长(shâ)取(qiú)劲: 春寒(liào qiào)长途()()(mï)肩接(zhǒng)(luî yì)不绝

二、古诗默写

1、_________,而无车马喧。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_________。(饮酒)作者___朝代___。

2、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作者___朝代___。

3、_________,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_________。(春望)作者___朝代___。

4、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赤壁)作者___朝代__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渔家傲)作者___朝代___。

6、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作者___朝代___。

7、_________,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_。

_________,不觉船移。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作者___朝代___。

8、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

中原乱,____,几时收?_________。(相见欢)作者___朝代___。

9、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如梦令)作者___朝代___。

10、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_______。柴门何萧条,_______(梁甫行)作者___朝代___。

11、_________,_________。风声一何盛,_______冰霜正凄惨,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作者___朝代___

12、______,犹有竟时;______,终为土灰。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不但在天;养怡之福,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作者___朝代___

1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______,路远莫致之。______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作者___朝代___。

14、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作者___朝代___。

15、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_______。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____,_______。(渡远荆门外)作者___朝代___。

16、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大漠孤烟直,______萧关逢候骑,______。(使至塞上)作者___朝代___。

17、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黄鹤楼)作者___朝代___。

18、_________,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____。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_______,_______。(野望)作者___朝代___。

三、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译: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

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译: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

8、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

9、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译:

10、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

1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

14、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译:

1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译:

16、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

17、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译:

18、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译:

1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

20、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译:

2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

22、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2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

24、河曲智叟亡以应。译:

25、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译:

26、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译:

27、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译:

28、文帝后六年,匈奴大无边。译:

29、上自劳军。译:

30、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译:

3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译:

32、天子先驱之,不得入。译:

3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译:

34、居无何,上至,由不得入。译:

3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译:

36、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

37、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译:

38、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译:

39、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译:

40、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译:

41:、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译:

4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

4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

4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

4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

4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

4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

48、实是欲界之仙都。

49、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

50、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

5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

5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

5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

5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译:

5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

5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

5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

语文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测试题 第6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溃退(kuì) 泄气(-iè) 绯红(fēi) 颁发(fēn)

B匿名(nì) 畸形(jī) 仲裁(zhòng) 由衷(zhōng)

C悄然(qiāo) 不逊(-ùn) 镌刻(juān) 锐不可当(dǎng)

D翘首(qiào) 娴熟(-ián) 诘责(jié) 深恶痛疾(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眛 躁热 筋疲力尽 眼花缭乱

B.劳碌 操纵 油光可见 暗然失色

C.烂漫 窒息 为富不仁 掸精竭虑

D.浩瀚 教诲粗制滥造 白手起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B.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脱鞋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重视对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写的。

D.《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二、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6.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7._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

8.《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文言文(8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选文出自,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1分)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略无阙处( )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3)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 (4)属引凄异 ( )

14.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2分)

15.本文最后引用歌谣作结有何作用?(3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1为燕谓惠王2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3方出曝,而鹬4啄其肉,蚌合而箝5其喙6。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注释:1苏代:人名。2惠王:指赵惠王。3蚌:生活在淡水里面的一种软体动物,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4鹬:一种水鸟名。5拊:通“钳”,夹住。6喙: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16.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渔者得而并禽之( ) (2)蚌方出曝( )

17.翻译句子( 2分 )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8. 短文中苏代为了劝谏赵惠王不要伐秦,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那么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一)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记一次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广大青少年反响热烈、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现场签名、网上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截至今天下午16:00,在网上向国旗敬礼的青少年达2700万余人次,发表感言寄语的170万余人次。该活动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活动开展时间5月20日至6月10日。据中央文明办介绍,为切实推动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在显暑位置推出专门网页,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都建立了链接。 (节选自5月28日《光明日报》) 19. 写作消息时, 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其次再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 )、( )、( )、( )四部分。(2分) 20.(1)本消息的标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副标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导语是( 抄录首尾即可):(1分)

21.以下是一同学参与网上签名活动的寄语,请你也围绕这一活动主题,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发表自己的寄语。(2分,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辉煌!让我们捍卫国旗,做有道德之人,使社会更加和谐!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18分)

童趣悠长的夏天

穆志强

①城市的夏天总是无遮无挡,了无生机,让人望而生畏。尤其是伏天,人们整个身心被沉沉热浪包裹着、炙烤着,不由的滋生一种煎熬岁月的感觉。每当此时,我就倍感百无聊赖,常常一个人怅然地躲到季节深处,怀念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野风情,怀念那久已逝去的童趣悠长的夏天。

②儿时的夏天来的早去的迟,仿佛很长很长。每年端午节一过,即掰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放暑假,盼望着夏天早早降临人间。那时,心目中的夏天不受节气限制,只要是热天统统称之为夏天,甚至初秋也认为是夏。夏季来临,土生土长的乡娃子们摆脱了学校和大人们的束缚,可以尽情地到大自然深处去触摸它的脉搏,聆听它的心跳,舒展童心,释放朝气蓬勃的能量。

③童年的夏天风云多变、幻化无穷。晴朗的日子里,敞亮的谷场上喧声如潮,三三两两的童男童女结伴而来,有的打老瓦、斗陀螺,有的跳绳、踢毽子,有的滚钢圈、溜弹子,有的摔纸炮、下石棋……玩腻了,变着花样去河湾里逮蝈蝈、粘知了、掏鸟蛋;去园子里,摘桃摘梨摘葡萄,吃黄瓜香瓜西瓜。陆地上玩够了,男孩子们成群结队跑到河里塘里堰里洗澡,一个个光着屁股齐刷刷地站在坝埂上,接二连三往水里跳。你练蛙泳,我扎猛子,他打仰八河,不会凫水的拽着水边的树枝打“扑腾”。水面上浪花四溅,欢声笑语传遍飘香的原野,消融在碧绿碧绿的诗情画境中。

④忽然,一声惊雷在头顶上炸响,乌云翻卷着从天边滚滚而来,顽皮的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雷雨搅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离,犹如小鸟般飞回家门。但是,他们并没有歇住手脚,不约而同地站在屋檐下,扯着嗓子高喊:“风来了,而来了,黄毛丫头屎来了。“风婆婆放风来,雨公公放水来,白米干饭端进来……”闪雷响彻四野,雨“哗哗”地下起来,霎时间,村庄、四野、河流沐浴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密密的雨线织起一道道水帘,把天和地拉的很近很近,把乡娃子的疯动和野心也围在有限的空间里。雨过天晴,田园上空折射出一弯五颜六色的彩虹,湿漉漉的草滩上又有了童声稚语。无数小天使们甩起清澈的响鞭,赶着牛儿羊儿鸭儿鸿儿来这里放牧。他们一会儿拉着小手转着圈儿做游戏,一会儿爬到牛背上吹起柳笛,一会儿跑到池塘边翻菱角、摘莲蓬、指荷叶,一会儿攀到水车上“吱吱呀呀”地车水,边车边唱:“车水啰欶秋啰,白米干饭泡汤啰……”稚嫩的歌声宛若一缕缕甜润的清风,在静静的村野间飘荡。

⑤夏天,另一件不可缺少的活动就是逮鱼摸虾。这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更是乡村娃娃的拿手好戏。他们不会用渔网在大河大堰里去捕鱼,而是小打小闹,约三五个伙伴,选一方清幽幽的小池塘或一段水不盈尺的小溪,搭上泥坝,用木桶、脸盆连番舀水。半天工夫,白花花的鱼儿虾儿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时,伙伴们高卷起裤脚,左顾右盼,你追我赶,围追堵截,不大一会,桶里、盆里、瓢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鲜鱼活虾。回头再看这些小家伙,鼻子和脸上全是泥,活脱脱的成了“泥猴”。晚上归来,家家的灶房里都飘出一阵阵鲜味,过路的人们闻到也不禁唾津潜溢了。

⑥乡村的夏夜总是那么神秘而富有情趣。深邃的夜空中,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小星星永远是孩子们放飞的心事。星月下的夜里,到处人语喃喃。这家娃娃躺在竹床上,一边贪婪地享受着芭蕉扇摇出的凉风,一边朦朦胧胧地感受着枕边韵味悠长的眠歌:那家孩子坐在枝影摇窗的小院里,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爷爷奶奶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有不安分的大孩子溜到远处的谷场上,听算命先生拉白话,或听鼓书艺人说唱《水浒传》、《封神榜》、《薛平贵征东》……更有贪玩的孩子钻进树林里、草丛中,捉萤火虫、蝈蝈几。夜色茫茫,月转星移,衣家孩子在眠歌里在故事里在虫鸣犬吠中,进入无忧无虑的警乡。

⑦我曾经是众多顽童中的一员,如小草般安守着朴实无华的日子。故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曾留下我童年的脚印,五彩斑斓的夏日生活,丰富了我的童趣,装扮着我的童年,使我心灵深处始终埋藏着无邪的童真。而今,身在城市,人进中年,每日穿行于高楼大厦之中,与千千万万市民一起,无条件地匍匐在工业文明的脚掌之下,年复一年地忍受着夏天带来的浮躁和烘烤。多么想牵着时光的衣襟,重断回到过去,回到鸟语花音的乡村,回到竹篱茅舍的老屋,回到多姿多彩、无牵无挂的童年。

2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

①炙烤( )②怅然( )③霎时( )④深邃( )

23. 全文主要是写乡野的夏天,而首尾却同时谈到了城市的夏天,意义何在?(4分)

24. 本文在叙述事件时注意了详略结合,细致入微地详写了夏天里的哪些乐事?(3分)

25. 本文语言质朴生动、自然亲切,像涓涓细流流淌着真挚的心绪,请赏析下面句子。(3分)

乌云翻卷着从天边滚滚而来,顽皮的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雷雨搅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数逃离,犹如小鸟般飞回家门。

26.阅读文章第⑦段,哪一句话明确交代出故乡夏日生活带给我的益处?(3分)

27. 文章多次引用童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六、名著阅读(5分)

我一边和( )(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 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 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28. 这段文字选自 《 》,它曾易名为《 》,

作者是 ( ),是( )国的记者。(2分)

29. 选段括号处应填写的人物是谁?(1分)

七、作文(50分)

请以 《给予我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要求:

(1)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温暖”、“帮助”、“教育”、“启发”或“鼓励”等词语。

(2)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 1、B; 2、D ; 3、B ; 4、D ; 5、C。

二.名句积累(10分)。6.岂不罹凝寒(1分)7.妻子象禽兽(1分)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分)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分)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12.《水经注》 郦道元(1分)

13.(1) 同“缺”,空隙,缺口(2)逆流而上(3)这里指飞奔的马(4)连接(2分)

14.三峡山的特点:连绵不断,遮天蔽日或山高,岭连,峡窄(1分)三峡夏季水的特点:水势盛大,迅疾凶猛(1分)意思对即可。

15.(1)渲染了三峡秋季哀婉凄凉的气氛。(2)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3)体现了三峡两岸“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3分)

四、课外文言文(7分)

16.(1)通擒:抓住( 2 )晒(2分)

17.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2分)

18. 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3分)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一)(7分)

19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0标题: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副标题:记一次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导语:“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广大青少年反响热烈、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现场签名、网上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21. (示例)道德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道德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答案不唯一)

阅读(二)(18分)

22. ①zhì②chàng③shà④suì

23. 用城市夏天的闷热、炙烤、了无生机、难熬,与故乡夏天的美好、丰富形成鲜明对比,首尾呼应,以此表达对故乡夏天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4. ①雨天带来的各种乐趣。②和小伙伴一起逮鱼摸虾。③享受夏夜里的故事。

25. 运用比喻修辞和准确的动词,将逃离的孩子比作小鸟“飞”回家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惊慌失措的样子。

26. 丰富了我的童趣,装扮着我的童年,使我心灵深处始终埋藏着无邪的童真。

27. 童谣与孩子们的生活相生相伴,充满童真童趣,充分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使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生机.

六、名著阅读(5分)

28.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美国(2分)

29. 周恩来(1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1篇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