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1.本单位对新建的放射诊疗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才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2.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法人代表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放射卫生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等的建立。
3.专(兼)职人员负责安排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防护性能的检测、评价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立即向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研究整改方案,通过整改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4.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并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5.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督查。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配戴个人剂量计。
3、透视前应充分暗适应。缩小光圈到适当范围,缩短时间,尽量减少照射量。
4、透视用管电压50-80kv,管电流2-5MA。不得轻易超出该范围。
5、照射时光圈应开到照射范围,减少散射线、乱射线的提高。
6、曝光时、关上机房大门,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7、受检查者接受检查时,非投照部位,重要器官进行防护。
8、一旦出现放射事故,应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报告制度
1、放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检查,个人计量检测及防护知识培训。
3、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应按有关规定报告。
5、注意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
6、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7、当正在进行X线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防护工作人员工作场所,个人剂量检测
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放射科(骨科、口腔、泌尿、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的其他科室等)从事放射诊疗活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医务科(或放射科等)负责本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科对新录用或调入的拟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必须依据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出具的上岗前体检报告,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才可以录用。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医务科应为其配备个人剂量计,及时安排其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放射诊疗的卫生局)为其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每2年到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由医务科在7日内如实告知本人,并将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根据体检机构的意见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及时予以安排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6、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佩带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抄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对于个人剂量高于剂量限值1/4时,必须由医务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7、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8、对怀孕或在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得安排应急处理和职业性内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检测、防护培训中形成的档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员证》归医院所有,由医务科统一保管,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档案,医院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防护监测制度
l、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百科。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检测制度
1、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配备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明确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2、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诊断工作
3、每年委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设备性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及状态检测,保证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临近照射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应当尽量以胸部X线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5、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其入口处必须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进行射线检查必须关好防护门、窗并限制无关人员,如确需陪护,必须向陪防人员提供防护用品。
6、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接受个人剂量检测,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一、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1、对从事放射线工作的员工进行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电离辐射防护安全知识。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将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2、在从事放射线就业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健康体检。
3、就业后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检,如发现异常再增加检查频度及检查项目。
4、在放射工作人员离岗时,对其进行健康体检。
5、体检对放射工作的适应性意见将由授权的医学检查医师提出。
6、放射工作人员上班必须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每季度送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尊重检测报告所指出的问题,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7、保健科负责管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等。保健科须及时将报告结果上报放射安全委员会并向相应科室反馈。
8、全院铅衣统一编号、登记,每半年一次于放射科行X线透视检测。
9、从事放射工作的妇女怀孕不接触射线。
二、放射检查病人防护
1、放射检查过程中,不支持家属陪同。
2、三个月内的妊娠妇女不进行放射性检查。
3、对儿童进行放射检查时,对其性腺部分适当进行保护。
三、放射工作环境及设备管理
1、对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在项目立项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提出申请,并且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
2、引进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放射工作场所有电脑防辐射警示标志、工作指示灯清晰。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1、放射科 X 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制定兼职人员协助主 任做好 X 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 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 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 X 线检查设备必须有《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 ; 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 放射技术和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 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 发生。
4、放射科各 X 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 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 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 X 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 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 X 线检查前, 应问明是否 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 5周至 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 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 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 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 尽量远离 X 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 废片, 避免重复照射。 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 X 线检查, 减少辐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 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操作规程
1. 定期检查 X 线机和防护设备的性能,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2. 工作中尽量使用各种防护设施和辅助防护用品,最大限度的减少投照剂 量。 3. 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和小照射 野进行工作。
4. 在进行 X 线检查时, 除检查人员外, 其他人员一般不应留在机房内。 如果 确实需要在机房内携扶病人也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5. 移动或携带式 X 线摄影时, X 现工作者必须 X 线管 2米以上,并注意周 围人员和自身的防护。
6. 放射粒子插植过程中,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粒子散落或丢失,如发现 丢失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岗位职责
1. 机房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负有对机器使用、保管、清洁维护之责任。凡参 与使用的其他人员同样负有责任。
2. 机房内保持清洁整齐、严禁会客。非本科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进修实 习人员经考核证明其已了解机器操作规程后方可参与操作。 严格遵守投照 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中要密切注意仪表指示和机械功能状态, 遇有异常是 立即停机并报告机修人员。 使用者应参与检修, 只有在机修人员认可已恢 复正常时才能投入使用。
3. 对病员接诊应热情、耐心、及时、尽量缩短候诊时间,摆位准确、标准。 注意对病人的必要防护, 对危重病人或行动不便者应及时检查并观片后才 可嘱患者离开,以避免因重拍而致病人往返不变。
4. 投照前应仔细审阅申请单, 核对姓名、 病历号、 X 线号、 投影部位和位置, 插片前特别注意左、右号是否正确。技术条件选定、胶片规格使用等必须 按操作规程进行。投照条件记录完整并签名,与 DR 操作人员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 X 线片情况,随时调整条件,保证摄片质量。
5. 在使用碘对比剂时,工作结束后再观察 15分钟,及时发现迟反应。 6. 每日对机器使用及工作状态, 使用者等项目进行质控记录, 使用后及时关 机。下班时关闭电源。
安全保卫制度
1. 各种电器必须在下班前关闭,机房内禁止易燃、爆物品存放,禁止吸烟, 对室内电源电器应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员必须学习使用消防器 材,各种消防器材需定期检查更新。
2. 科室所有门窗均采取安全防盗措施,保险柜由专人管理,大门、机房门钥 匙由专人负责,加强工作人员的防盗防破坏教育。
3. 辐射装置机房无人时,要关好门窗,关闭电源、水源。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一、 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 设备机械性能维护:配重块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 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 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 透视曝光参数 (KV 、 MA 、 MAS 检查。
3. 剂量监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 每日对 CT 进行一次水膜检查。
二、 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 每日开机后线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 2. 对于 X 线机和 CT 开机前必须先 W ARMUP 后才能工作。每日共组完后, 必须清洗机器上的赃物和血迹等。
人员培训制度
1. 定期组织辐射工作相关人员学习 《中华人民共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相关文件。
2. 按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有关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的 培训与学习。
台帐制度管理
1. 科室对铅衣、 铅橡皮等防护用具进行登记, 分别放置于各检查室固定位置, 并且加强放射粒子的管理, 保险柜以及放射粒子要双人负责, 注意合理交 接。
2. 白班、 夜班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门、 窗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交接班。
3. 如果发现辐射防护门、 窗及防护用具有使用异常或损坏情况, 应立即报告 科室射线防护小组,并进行记录。
检测方案
1. 成立科室射线防护小组负责射线装置的检测工作。
2. 每两年检测一次, 请环保或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射线装置实验室周围辐射水 平进行检测,照射量率无固定人员者不大于 10R/h,有固定人员停留者不 大于 2R/h,保证射线装置辐射安全。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二.监督防护管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检查防护设施情况,定期检测。
三.定期将防护设施保管使用情况向院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接受放射防护监督,监测部门和检查和指导。
五.负责辐射装置技术档案、放射人员健康档案、个人剂量档案的管理。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6篇
放射防护应急处理预案
X射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医院定的生物效应,如果剂量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为了保证放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
在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放射防护相关的科室的责任人每周一次检查各自场所的射线警示标志和安全指示灯是否完好,否则及时更换;每年进行一次射线装置检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从放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对本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安全进行管理评审,制定下一工作计划与目标,对存在的内容提出改进措施;按照临沂市的要求,及时安排从放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两年安排从放射工作人员轮训一次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和省环保局的领导下,并根据辐射剂量的大小与工龄长短,组织相关从放工作人员进行保健休假或疗养。
二、事件报告制度
1、如果个人辐射剂量超标,立即向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其组长汇报,安排超标人员脱岗休息,分析原因,分类处理。
2、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医院必须立即向环境保护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
我院放射事件应急组织组成如下:
组长:孟醒
副组长:安宏宾、于涌
组员:郑道明、王文彬、刘祖芳
放射事件应急组织职责如下:全面负责医院放射事件应急统一协调工作;负责协调各个科室做好放射防护相关的工作;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学习放射事件应急知识;发生放射事件组织应急救援,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1、如果射线装置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装置电源,并迅速向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汇报。
2、若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医院位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五、保障措施
1、登记预约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细心介绍检查流程,耐心解释其所关心的问题,告知其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其产生只是在X线发生器电源开启的瞬间,与可见光一样,当开关关闭之后,没有射线的残留,检查的受益(尽早诊断和治疗疾病)远远超过可能产生损害的风险,而且我们放射科的医生和技师已经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将使用最小的曝射剂量和最小的曝射范围可得到一幅可供诊断的影像资料;温馨提示其在放射科候诊期间注意人身财产的安全。
2、照片技术人员或医生必须按照《放射科医技人员培训及准入程序》培训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临床操作,对所操作的机器应十分熟悉;对遥控诊断床或机架机械臂的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密切注意机件的动作和病人的情况;必须熟悉各机器的应急停止开关,并能对应急情况做出判断。操作中必须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的防护及家属的防护,原则上检查时不需要陪护,确需陪护者请穿铅衣防护,绝对禁止无关人员停留,杜绝不必要的曝射。如果有疑问,立即向科主任咨询。
3、保证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培训,全面掌握放射防护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知识。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放射防护警示标志和放射安全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个人剂量监测仪是否正常佩戴,场所门窗有无关闭不严的情况。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必须随时保持通畅。
4、应定期对各机器,特别是带电动步进设备如诊断床、机械臂、机架等的限位开关、锁死机件和运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机件意外失灵。定期对球管管套、高压电缆与高压易击穿部件进行检查,严防高压电击事故的发生。日常维护由王文彬技师负责,如果发现疑问,请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与设备物资部联系维修事宜。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