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精选15篇)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第1篇
1、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
2、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4、相敬相让吃不了,争争抢抢不够吃。
5、不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叫门。
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7、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8、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10、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11、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12、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
13、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14、饭前便后要洗手。
15、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16、守着馋的没攥的,守着勤的没懒的。
17、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18、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0、瓜地挑瓜,挑得眼花。
21、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22、立如松,行如风。
2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24、为人不做亏天事,半夜不怕鬼叫门。
25、人懒病多,身勤力大。
26、笑一笑,十年少。
27、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2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9、春捅一棍,秋吃一顿。
30、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第2篇
1、处暑不带耙,误了来年夏。
2、热熟谷,粒实鼓。
3、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4、处暑处暑,热煞老鼠。
5、处暑下雨烂谷箩。
6、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7、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8、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
9、处暑高粱白露谷。
10、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11、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
12、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13、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14、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
15、处暑移白菜,猛锄礴苗晒。
16、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17、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18、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
19、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20、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21、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
22、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23、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24、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25、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26、早耕如上粪,歇地如歇马。
27、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28、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29、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30、处暑不锄田,来年手不闲。
31、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32、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33、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34、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凛仓。
35、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
36、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37、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38、处暑不觉热,水果别想结。
39、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40、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
41、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42、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43、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44、七芫,八菠。
45、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46、大暑早、处暑迟,立秋晚暑正当时。
47、处暑不出头,是谷喂了牛。
48、处暑十日忙割谷。
49、处暑谷儿长,大风要提防。
50、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
51、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第3篇
《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第2期刊载了“《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谚语部分译文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文”)。文章简要概述了由吴景荣和程镇球先生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谚语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指出了“该词典在谚语翻译中存在硬译,正、误译夹杂,逻辑不够严密以及行文不够简洁等四个方面的不足”[1]61,商榷了该词典中13条谚语的译文,并提供了自己的参考译文。我们认为,文章作者经过分析梳理提供的参考译文,多数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通顺”,同时亦体现了谚语言简意赅的特色,但对于其中三条谚语(或说一条谚语,一条成语和一条俗语(1))的参考译文,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译文,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对它们从原义、喻义及扩展义等方面进一步讨论,兹不揣冒昧以就教于方家。
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大词典》译文:The work for the year is best begun in the spring and the day’s wok in the morning。
“商榷文”拟译为:One year’s work is best planned in spring;one day’s wok is best planned in morning。
讨论:“商榷文”认为,《大词典》的编者因为理解有误,“硬译”的结果只能是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出现偏差。我们认为,二者的理解都对,只能说《大词典》的译文是基于外延/扩展之义的理解,“商榷文”的译文是基于对原义的理解,双方的译文均可接受,完美的是二者的译文需要“联姻”。该谚语出自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原义表示“一年的计划在春天就要考虑好。”
现在“一般用于提醒人们抓紧时间在年头上就要作好全年的规划。也告诫人们要在一年的开头(春)就做好工作,为全年打好基础。”[2]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活的语言,其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3]词汇如此,习语亦不例外。经过随机调查,目前多数人在使用该谚语时,意指扩展义,即《大词典》译文回译之义,“一年的工作最好在春天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最好在早晨就要开始”,强调工作动手越早越好;部分人意指原义,即“商榷文”所指,“在春初就要做好全年的工作计划,在清晨便要做好整天的工作打算”。惠宇先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译文(The whole year’s work consists in a good start in spring.[4])也是基于对该谚语外延/扩展之义的理解。吴光华先生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翻译既有基于对原义的理解:make the plans for the year in spring,又有基于外延/扩展之义的理解:The whole year’s work depends on a good start in spring.;Spring is the best time to do the year’s work.;The work for the year is best begun in the spring.。但作为例子提供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译文又只是谚语原义的体现:Make your whole year’s plans in the spring,and your day’s plan early in the morning。[5]2995
建议:该谚语的译文可以综合、调整“商榷文”和《大词典》译文,合二为一,原义在前,外延在后,并予以提示说明;“商榷文”译文参照《大词典》译文省去并列句中后半部分里的谓语部分is best planned,将分号改成and,与《大词典》译文结构一致,凸显谚语简洁特色,而《大词典》译文中的the year,改成one year,the day改成one day,保留并突出谚语原义中“一年”和“一天”的概念,同时省略the spring和the morning中的the,与“商榷文”的译文风格一致,即:(original)One year’s work is best planned in spring and one day’s wok in morning;(extended)The work for one year is best begun in spring and one day’s wok in morning。
2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大词典》译文:(of a woman)marry a cockerel and follow acockerel,marry a dog and follow a dog─throw in one’s lotwith one’s husband。(of a woman)stick with ones husband,
“商榷文”拟译为:(of a woman)stick with one’s husband,be he a rooster or a dog。
讨论:“商榷文”认为《大词典》的译文虽然忠实,但不够简洁。我们认为,不管是《大词典》译文,还是“商榷文”译文,都将成语里的“鸡”和“狗”译了出来,目的疑为不仅要向外国人传递成语的比喻意义(metaphorical meaning),而且还要传递其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实际上,比喻意义或说言外之意(implied meaning)译出来就足够了。正如方梦之先生在阐述纽马克(Newmark)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法时所说,“译者应考虑到,读者希望读的是地道的译文,流畅自然,易懂而不晦涩,大量外来的成分转化入本民族文化和语言中去。例如,把(as)poor as a church mouse换译成一贫如洗’,否则汉语读者无法理解何以会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6]王平兴先生也认为,对外交流,信息内容可以“以我为主”,语言和形式必须“以受众为主”,要考虑所传递的信息为受众所理解,达到交流的目的[7]。况且,双方在该成语的译文前都已经以(of a woman)括注提示了“指妇女”,哪有妇女嫁给鸡嫁与狗之说。尽管“商榷文”用的是虚拟语气,恐亦属画蛇添足,只会引起外国读者迷惑不解。
该成语在宋朝已基本定型,含“鸡”含“狗”,如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杜少陵《新婚别》云:鸡狗亦得将’,世谓谚云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之语也。”;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辗转思。”而民间也曾流传“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其音、义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近相同,若要翻译,不一定非要译出beggar和old man。我们认为,该成语中的“鸡”和“狗”属于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人们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是“比喻女子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8],“安于命运安排”[9]。鉴于此,我们认为吴光华先生的翻译策略值得借鉴,仅提供比喻意义或说引申之义,另用破折号加注补充阐述:Once a girl has attached herself to one man,she mustbe faithful to him forever regardless of all circumstances─ad-vise a girl to be contented with the man she has married.;a wom-an follows her husband no matter what his lot is.;advice to becontented with the man a woman has married。[5]1258
建议:成语言简意赅,译文也需简洁明了,故该成语的译文宜意译,舍弃“鸡”、“狗”之字面意义,仅译出喻义,即:(of a woman)follow the husband whatever his lot’s。
3 好死不如赖活着
《大词典》译文:It is better to live a wretched life than to die a comfortable death。
“商榷文”试译为:Better a live beggar than a dead king。
讨论:“商榷文”认为《大词典》的译文忠实,但不够简洁凝练,故采用半借用手法尝试“简译”,因为英谚中有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死狮不如活狗[来自《圣经》[10]的说法。不过,打开网址http://faq.koolearn.com/posts/list/115353.page,便可看到2007年就有“Better a live beggar than a dead king”的译法。而且,www.britishcouncil.org/learnenglish-central-trivia-royalty.htm网站上明确标注为汉语谚语。故“商榷文”的参考译文应属“借用”,不属“试译”。现在人们大都借用英谚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来表示该汉语俗语。吴光华先生借用A living ass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指代“好死不如恶[歹]活”[5]1064。尹邦彦先生既意译,又借用:Rather to live in misery than to die in happiness;A poor life is better than a good death;Better alive than dead,no matter how you live;Better a living beggar than a buried emperor。[11]网络上还有将其意译成One should rather live in slavery than die for freedom;等等。
该俗语中的“好死”既可理解为没有痛苦的安然逝去,也可理解为不堪忍受身心上的某种痛苦而一了百了的自杀,“赖活”可以指苟且偷安地活,也可以指苟延残喘地活。不管怎样,我们说其内涵就是“活比死好”。人在幸福在,只要乐观知足,活着就有美好的希望,理想的未来。所以说,陈文军先生导演的人文记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英译名舍去“好”及“赖”字,采取视点转换法,“反说”译成“正说”,简单直译成“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听起来就像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剧本中“To be,or not to be”般简洁而响亮,想必值得借鉴。该记录片2004年荣获美国第63届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Peabody Award),或许其言简意赅的英译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翻译老舍的剧本《茶馆》时,英若诚先生出于台词需要简洁明快的考虑,在处理该俗语时,仅借用英谚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中dog和better两个单词予以意译:A dog’s life’s better than no life.[12]
建议:该俗语可直接借用英语谚语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也可以直译为:“To live poorly is better than to die soundly”。因为poorly和soundly在英语里可分别表示“糟糕地”和“彻底地”的意义。
习语结构简洁,道理深刻,且涵义有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拓展,翻译起来需要从多维视觉分析、理解,灵活采用直译、意译、借用等翻译方法。我们要像《大词典》的编者们和“商榷文”的作者们那样,精益求精,务实求真,使习语的翻译工作不断完善。最后祈盼《大词典》在修订时能够考虑大家的意见,保持“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和赞誉”[1]61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欧阳利锋,吴伟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谚语部分译文商榷[J].中国科技翻译,2009(2):61-63,24.
[2]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汉语成语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767.
[3]第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评审委员会.汉译英参赛译文评析[J].中国翻译,2007(6):80-82.
[4]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缩印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904.
[5]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6]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1.
[7]王平兴.“近似对应”与“伪对应”─—谈对外新闻中的一些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7(3):61-64.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337.
[9]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缩印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39.
[10]厦门大学外文系.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69.
[11]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59.
关于节气谚语常见 第4篇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关于节气谚语常见 第5篇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老虎的谚语 第6篇
2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3 、要学武松把虎打,莫学农夫怜恶蛇。
4 、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5 、老虎要吃天,瞎子要点灯。
6 、要学武松打虎,不学东郭怜狼。
7 、你老虎口大,我野牛劲粗。
8 、画虎不成反类犬。
9 、池中无鱼虾做主,山中无虎猴成王。
1 0 、不向虎山行,难成打虎将。
1 1 、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1 2 、蛇死要摆尾,虎死跳三跳。
1 3 、蛇不打死害众人,虎不打死留祸根。
1 4 、二虎相斗,必有1伤。
1 5 、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1 6、老虎曲膝而卧,绝不意味着它向行人致谢。
1 7 、纵虎归山,必有后患;1日纵敌,十年不安。
1 8、老虎咬天,无法下口。
关于不等式中常见错误的分析 第7篇
一、忽视均值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致错
本题给我们一个启示: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不仅要注意不等式本身等号成立的条件,还要注意题目中某些隐念条件,做到周密思考。
二、忽视不等式传递之后等号成立致错
三、忽视不等式相加、相乘后等号成立致错
例3:已知函数f(x)=ax2-c满足-4≤f(1)≤-1,-1≤f(2)≤5,求f(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评注:在-7≤f(3)≤26中,当且仅当a=3,c=1时右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0,c=7时左等号成立,这两组值均不满足(1)式,因此-7≤f(3)≤26中的左右等号均不能成立,故26,-7不是f(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其实,由不等式组(1)变到不等式组(2)扩大了a、c的取值范围。
有关老虎的谚语有哪些 第8篇
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猛虎不处卑势,劲鹰不立垂枝。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老虎不敢吃成群的牦牛。
老虎要吃天,瞎子要点灯。
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狼虎不咬人也惊。
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牛不怕,虎不怕,只怕苍蝇飞上又飞下。
没有诚实的狐狸,没有吃素的老虎。
志大才疏事难成,有志有智虎添翼。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骑虎难下。
老虎曲膝而卧,绝不意味着它向行人致谢。
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气。
虎带佛珠假慈悲。
老虎借羊,有借无还。
栽树养虎,虎大伤人。
老虎要吃天,瞎子要点灯。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改性。
蛇死要摆尾,虎死跳三跳。
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上捡明珠。
纸虎要当真虎打,千斤要当万斤挑。
骑在虎背上不怕虎。
要学武松把虎打,莫学农夫怜恶蛇。
人怕虎,虎怕人。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重磨刀。
不向虎山行,难成打虎将。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骑虎难下。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
虎动生风。
画虎不成反类犬。
池中无鱼虾做主,山中无虎猴成王。
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内。
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一虎出山,百家猪死。
黄忠七十五,正是出山虎。
对饥饿的老虎不要麻痹,对冬眠的毒蛇不要可怜。
真有打虎手,才接虎皮钱。
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老虎即使在笼子里,依然是一只老虎。
松绳子缚不住真老虎。
牛不怕,虎不怕,只怕苍蝇飞上又飞下。
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气。
狼虎不咬人也惊。
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跟虎进山,跟鹰飞天。
不向虎山行,难成打虎将。
纸虎要当真虎打,千斤要当万斤挑。
骑虎难下。
真朋友,同打虎,同吃肉;假朋友,见利来,见害走。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老虎借羊,有借无还。
虎动生风。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入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情两面分。
真有打虎手,才接虎皮钱。
老虎即使在笼子里,依然是一只老虎。
老虎坐下来不是为了行礼。
恶虎难斗肚里蛇。
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气。
对饥饿的老虎不要麻痹,对冬眠的毒蛇不要可怜。
你老虎口大,我野牛劲粗。
黄忠七十五,正是出山虎。
虎带佛珠假慈悲。
老虎不敢吃成群的牦牛。
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
栽树养虎,虎大伤人。
池中无鱼虾做主,山中无虎猴成王。
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死了的虎也要当活虎打。
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上捡明珠。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改性。
最新老虎谚语 第9篇
带虎的谚语1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栽树养虎,虎大伤人。
老虎不敢吃成群的牦牛。
真有打虎手,才接虎皮钱。
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猛虎不处卑势,劲鹰不立垂枝。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死了的虎也要当活虎打。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重磨刀。
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带虎的谚语2
离开山的老虎,无能为力。
纸虎要当真虎打,千斤要当万斤挑。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
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人怕虎,虎怕人。
骑在虎背上不怕虎。
志大才疏事难成,有志有智虎添翼。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带虎的谚语3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内。
没有诚实的狐狸,没有吃素的老虎。
老虎咬天,无法下口。
蛇死要摆尾,虎死跳三跳。
不怕虎生三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
老虎要吃天,瞎子要点灯。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改性。
猛虎不处卑势,劲鹰不立垂枝。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带虎的谚语4
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跟虎进山,跟鹰飞天。
要学武松把虎打,莫学农夫怜恶蛇。
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老虎曲膝而卧,绝不意味着它向行人致谢。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
要学武松把虎打,莫学农夫怜恶蛇。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重磨刀。
捉虎要进山,捕鱼要下水。
纸虎要当真虎打,千斤要当万斤挑。
离开山的老虎,无能为力。
得势的猪儿凶似虎,失势的凤凰不如鸡。
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老虎借羊,有借无还。
带虎的谚语51、虎死不变形,狼死不改性。
2、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3、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4、松绳子缚不住真老虎。
5、人怕虎,虎怕人。
6、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7、老虎咬天,无法下口。
8、纵虎归山,必有后患;一日纵敌,十年不安。
9、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气。
10、老虎坐下来不是为了行礼。
11、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12、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13、池中无鱼虾做主,山中无虎猴成王。
14、入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情两面分。
老虎谚语 第10篇
纸虎要当真虎打,千斤要当万斤挑。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
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人怕虎,虎怕人。
骑在虎背上不怕虎。
志大才疏事难成,有志有智虎添翼。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渠道,滑坡问题,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渠道滑坡、裂缝是渠道工程最常见的两种水毁形式, 如果处治不当或防范不及时, 将给百姓生活的饮水供应、农业灌溉带来较大影响, 严重的, 还将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牵制和影响。对此, 做好渠道滑坡、裂缝等病害的研究与处理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1 渠道常见病害成因分析
1.1 渠道裂缝的成因分析
1.1.1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水化产生水化热, 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因昼夜温差较大, 散热较快, 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较大的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就会产生裂缝。
1.1.2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浇筑后4~5h左右, 水泥水化反应激烈, 分子链逐渐形成, 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 引起失水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 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 互不连贯状态。
1.1.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 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表面水分损失过快, 变形较大, 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 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 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1.2 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 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 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 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 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 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 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 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 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 岩层倾向渠内, 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 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 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 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 (如液化) 的因素, 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 施工方法不当, 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 容易引起滑坡, 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 新、老土 (石) 结合质量不好, 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2 渠道滑坡的防止及处理
渠道滑坡的处理, 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 找出滑坡的原因, 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 因地制宜, 寻找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 力求根治, 以防后患。灌溉渠道经暴雨和洪水冲击发生滑坡的水毁现象比较普遍, 多集中在深挖方渠道的内坡和高填方渠道的外坡, 以及土质松软和风化岩石破碎地带, 尤其是在强烈暴雨和大流量集中泄洪的情况下, 更为严重。
2.1 渠道滑坡的防止
一要加强滑坡段检查, 有滑坡迹象时, 及时采取削坡减压、砌石护坡、开沟排水等措施。二要完善山区排水沟的防洪措施, 使汇集山坡的大量雨水, 从截水沟或排洪槽等设施流出, 保证排泄畅通。三要禁止在滑坡体脚取土、开石, 以保持局部土体的稳定。四是渠道放水停水不能骤涨骤落, 特别是大型土渠塑膜防渗渠道, 更要防止骤然停水, 那样易形成滑坡。防止渠道产生滑坡,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1 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 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 避开地质不良地段, 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 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1.2 施工阶段, 应平台开挖后抽沟, 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 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 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 减少损失。
2.1.3 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 渠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 要加强渠道巡视检查, 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 渠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 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 应查明原因, 堵死通道, 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对于渠道裂缝, 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 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
2.2 渠道滑坡的处理
首先需查明滑坡部位、程度、滑坡处及附近地段的断面变形情况, 并分析原因。针对滑坡产生原因来制定修复方案,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并计算出修复工作量。常用滑坡修复治理的方法有:
2.2.1 由地上转为地下。
对规模大且深层的, 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 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
2.2.2 防止水下渗。
对滑坡体大, 又是深层的, 无法治理, 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 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 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 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2.2.3 建挡墙。
对小且易治理牵引式浅层滑坡情况, 采取建"挡墙", 防止其下滑。
2.2.4 综合治理。
对于一个滑坡体, 尤其是大型深层滑坡体, 很可能几种方法同时采用, 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排水措施, 无论何种滑坡体, 都必须进行排水处理, 水对滑坡体滑面有软化、加剧滑坡体发生的作用, 所以大多数滑坡体都发生在雨季。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 都要坚持取用好土, 切忌使用从渠道里挖出的淤泥填充补缺。这样的淤泥遇水极易流动, 造成新的边坡滑塌, 甚至破坏已做好的衬砌护面, 给工程带来损失。
3 渠道裂缝的处理
渠道裂缝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裂缝与渠道轴线垂直, 一般危害性较大, 必须认真处理。平行于渠线的纵向裂缝, 如果不是坍坡引起的, 一般问题不大, 但也要认真处理,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处理方法主要有开挖回填法和灌浆法。
3.1 开挖回填法。
该方法是处理裂缝比较彻底的办法, 适用于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此办法有梯形楔入法和梯形十字法, 其处理工序包括裂缝开挖和回填土料。
3.2 灌浆法。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深, 开挖回填工程量大的裂缝处理。一般采用重力灌浆或压力灌浆, 前者浆液靠自重灌入裂缝, 后者除浆液自重外, 再加机械压力, 使浆液在较大的压力下灌入裂缝。灌浆的浆液可选用黏土或黄土泥浆。
4 结束语
对于渠道滑坡、裂缝两大病害问题的防治及处理, 我们只有在正确判别其诱发成因之后, 才能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术预防措施。实践证明, 通过积极采取技术防治措施, 对减少和预防渠道病害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老虎谚语 第12篇
2、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3、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4、松绳子缚不住真老虎。
5、人怕虎,虎怕人。
6、老虎吃蝴蝶吃不饱。
7、老虎咬天,无法下口。
8、纵虎归山,必有后患;一日纵敌,十年不安。
9、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气。
10、老虎坐下来不是为了行礼。
11、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12、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13、池中无鱼虾做主,山中无虎猴成王。
14、入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情两面分。
常见的谚语摘抄 第13篇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的检验方法。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水火不相容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死马当活马医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
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农业常见的谚语 第14篇
关于农业常见的谚语
1、不怕天旱,就怕锄头断。
2、谷怕重茬,瓜怕顶茬。
3、好地种棉花,坏地种芝麻。
4、豆茬种谷,必定有福。
5、3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6、栽禾赶时,割禾赶天。
7、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
8、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
9、土是根,肥是劲,种是本,水是命。
10、厚盖谷子薄盖麻,不薄不厚把麦压。种田要抢先,收割要抢天。
11、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12、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13、春不种,夏不收,秋不种,春不结。
14、耕地勤换种,粮仓关不拢。
15、小麦种迟没有头,油菜种迟没有油。
16、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17、新种一年发,连种三年塌。
18、存种不忙,秋天无粮。
19、换土如换金。
20、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21、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22、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23、黄土压上沙,好似孩儿见了妈,黑土掺黄土,增产一石五。
24、2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25、不怕没有油,就怕丢地头。
26、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27、种地要巧,三年一倒。
28、两垄高粱一垄豆,高矮作物双丰收。
29、天旱播种宜深,逢雨播种宜浅。
30、轮作倒茬不用问,强如年年铺底粪。
3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2、春天干得强,秋后有余粮,春天多刨点,秋后多收点。
33、不怕天旱,就怕锄头断。
34、沙土掺泥,好得出奇。
35、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36、一粒入土,万粒归仓。
37、三年两头倒,地肥产量高。
38、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过荒年。
39、春天看干劲儿,秋后看谷穗儿。
40、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41、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42、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43、换茬不换土,一亩顶两亩。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第15篇
关键词:IMS-112集中测量系统,常见故障,维修,C-CATS112集中测量系统
随着现代通信行业竞争的日益激励,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在现代通信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中, 112故障申告系统是提高通信企业服务质量的关键。自94年开始, 我国各局已经开始积极的构建112集中测量系统, 并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的112集中测量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12集中测量系统也不断地进行完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相应的常见故障也逐显现。通过多年的应用与经验总结, 我国通信企业对112集中测量系统的常见故障有了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对相应问题的解决。笔者以从事112集中测量系统维修多年的经验为基础, 对112集中测量系统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以此作为本文的基础对112集中测量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1 关于目前常见112集中测量系统的分类及特点介绍
在我国通信领域的112集中测量系统中, 主要应用的有IMS-112集中测量系统、C-CATS 112集中测量系统、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等几类。这几类系统在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 本文的故障论述也仅对这三个不同的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论述。这三类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实际的故常排除中需要根据系统的不同, 区别对待。IMS-112集中测量系统是由上海欣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112集中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设计, 集先进的用户线路测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大型数据库技术为一体, 符合“九七工程”规范的技术要求, 充分利用市话综合信息库的资源, 做到用户资料号线资料等数据共享。C-CATS 112集中测量系统是有广州瑞达公司开发研制, 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立项并被邮电部列为“一九九四年促进通信企业技术进步开发项目计划 (第一批) 的集中测量技术项目”。该系统在九六年获邮电部批准入网。该系统已经才我国近百个本地网内进行了推广与应用。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是由华为集团开发研制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C&T9005TH测试头 (TH) 、测试接口机 (CTC) 、交换矩阵框 (RSS) 和配线架 (MDF) 组成。具有高效、快捷、稳定等特点。了解各系统的生产厂家、特点等对进行系统的常见故障排除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下就各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进行分析与论述。
2 112集中测量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2.1 112集中测量系统同类型故障的排除
112集中测量技术由各设备与连接线共同组成测试系统, 在实际的故障排除中, 由于线路虚接造成系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 针对112集中测量系统进行故障排除时, 应首先明确故障点, 对于连接问题及时进行接头或线路的更换, 避免线路问题造成的故障排除困扰。
2.2 IMS-112集中测量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IMS-112集中测量系统以邮电部电信总局为总体设计蓝本, 并在系统设计上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层次化的技术, 力求适应本地网的特色, 满足邮电部司、各省区管局及电信局将来对规范的扩充。IMS-112集中测量系统的常见故障中可以根据其故障信息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进行故障排除。在IMS-112集中测量系统故障的排除中, 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其工作的难点。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使用BACKUP DATABASE将数据库文件备份出去,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拷贝数据库文件mdf和日志文件ldf的方式。下面将主要讨论一下后者的备份与恢复。在IMS-112集中测量系统出现故障后, 应首先对其进行数据库的备份, 首先要先将该数据库从运行的数据服务器中断开, 或者停掉整个数据库服务器, 然后复制文件。在这正常情况下的备份本文不作赘述, 主要对只有mdf文件的恢复进行分析。由于种种原因, 在进行数据库备份过程中如果当时仅仅备份了mdf文件, 那么恢复起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如果mdf文件是当前数据库产生的, 可以使用sp_attach_db或者sp_attach_single_file_db可以恢复数据库。如果出现但是会出现设备激活错误、已创建名为'C:Program Files……、服务器:消息1813.等情况是, 应使用默认方式建立供恢复使用数据库。然后停掉数据库服务器, 并将日志文件test_log.ldf删除, 用需要回复的mdf文件覆盖test_data.mdf。然后启动数据库, 并进行数据库设置、操作系统表、将test设为紧急修复模式, 然后执行恢复操作, 重建数据库日志文件。
2.3 化华为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及
C-CATS 112集中测量系统故障排除
在进行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的故障排除前, 应根据警告指示灯、蜂鸣器确定故障点。如指示灯为ORD、蜂鸣器响4秒停4秒, 这是为一级告警、其是由于CTC与测试头联系不上或CTC与多测试头同心异常。通过对警告指示灯及蜂鸣器的关注快速判断故障点。以此为基础进行故障的排除。另外, 还需要对112CTC程序的调试窗口信息进行观察, 以此为故障排除提供基础信息。Watchdog会导致自动重启CTC, 影响调试与检修, 这就需要在DOS环境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使Watchdog不起作用, 以此便于软件调试或故障排除。通过对系统故障的知识信息的注重及时找出故障点进行排除, 避免112系统故障对服务工作的影响。
C-CATS 112集中测量系统的故障排除类似与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 通过系统自带的指示灯、蜂鸣器等了解故障所在点, 并通过实际检修或应检插拔、更换等方式实现故障的排除。
3 结论
综上所述, 112集中测量系统是现代通信企业实现故障申告、受理、测试、派工、复试的重要基础。该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通信企业实现良好服务的基础。现代通信企业设备维修部门应加强自身对企业设备的了解、加强对所采用系统的了解, 并通过日常维修与养护工作了解设备状况, 为快速排除故障奠定基础。同时, 维修部门还应在故障排除中进行经验总结、进行故障情况分析报告, 并将故障原因、排除过程等信息进行收录, 为提高故障排除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琼.瑞达通信112集中测量系统故障排除探讨[J].通信科技, 2009, 12.
[2]王伟明.INTESS-112集中测量系统应用概述[J].现代通信, 2009, 10.
[3]刘国强.IMS-112集中测量系统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J].通信设备资讯, 2009, 7.
关于老虎的常见谚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