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多维观察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多维观察范文(精选8篇)

多维观察 第1篇

课堂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课堂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观察也就有了各种可能或变化的视角。善于选取、生成观察的视角对于教师从事教学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曾明确提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共同体的成员”。

推门听课意在了解真实课堂,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很多学校将推门听课作为教学与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举措。然而,一直以来,推门听课似乎成了学校管理者的专利,一听而过、听而不评成为推门听课最合适的理由,教学检查、教学管理代替教学研究的现象颇为普遍,以至于教师对推门听课的负面反应较多,也无从改进教学实践。看来,仅仅把推门听课作为一种形式来促进教学管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在推门听课的过程中,以怎样的视角与方法来探究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日常的课堂生活究竟隐含着怎样的教学观念;如何将推门听课作为一种课堂观察与研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责任与行动,通过观摩与互助来支持和促进教师完善自身实践,等等。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记述了艺术家在观察自然时的一种观照方式:“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这一传统中国画透视方法中特有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的观照方式使得中西绘画在形式结构上迥异。也就是说,画家透视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预设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飓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

日常推门听课最能获得完整、真实、丰富的课堂情景。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观察、解读,取决于观察者捕捉的信息质量、观察者的记录水平、个人经验背景、语言描述能力以及相关理论水平与价值判断。本文以“步步移”借喻,以笔者亲历的推门听课为例,审视学校日常推门听课的几个视角。

二、作为一项课堂研究的推门听课的多维视角

1.推门听课也要课前会议

笔者一行10余人走进C小学进行半日考察,校长安排了推门听课。随机选取了二(1)班,在年级主任带领下,我与D老师见面。

快要上课了,在D老师办公室门口,彼此问候匆忙而简单。D是语文教师,语速较快,她交代完上午的科目后,说:“我是作业课,就是给学生改改作业,没什么好听的吧”,顿了一下,又说,“要么,第三节课我争取上新课。”随后D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没来,我可以坐在那个学生位置上。她并没有带领我到教室或位置。我想她可能手头有事忙,或者觉得已经和我说清楚了。上课铃响,我才知道要上的是数学课,我只能在教室后面点头示意,算是和数学老师打了个招呼,也没有时间与她交流,她开始组织教学。

日常意义上,推门听课是指事先不跟老师打招呼,随机进入课堂的一种听课形式,也可称随堂课。这种听课方式去掉了表演的成分,能展示一个教师的教学实况,也能看到学生平日学习的状态,不同于示范课、教研课或者教学比赛。但是,不少人发现实际上教师对推门听课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如,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因为推门听课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专业性,缺乏听课、评课的针对性,忽视了教育科研的互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些推门听课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是对教师人格和师德的否定,而且推门听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波动,影响教学效果。[1]

从管理角度出发,推门听课能够检查教学工作常态,反映学校工作面貌,有其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对执教的老师缺乏尊重,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曲解听课目的,影响教师教学的独立性与民主管理等。如上述案例,教师面对“不速之客”,表现出迟疑和推托的情绪。

其实,推门听课不等同于工作检查,因为随机性,有时也缺乏很明确的行动研究目的。对于听课的人来说,不熟悉教师、学生,甚至学科教学本身,推门听课也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因为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本身应该有其清晰的研究目的与计划,在听课之前对教师、班级、学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可以避免听课的盲目性。相对而言,课前会议是一种必要的观察准备,课前会议不仅关乎观察者的准备,如观察的目的、方法、内容等,更关乎被观察教师的准备。因为临时进入课堂现场会让被观察者产生思想负担。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互相了解能够为研究的介入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对于被观察者来说,其认知准备、情绪准备与心理准备都是必要的。如果是研究者,出于研究的需要而不是检查与管理的目的,告知老师或许会得到支持。因此,明晰课堂观察的目的与观察重点,了解学校课程改革、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等,都应该成为课前会议的必备工作。这样,不难看出,单纯的推门听课只重在教学的常态管理,听课的人一般是管理者,因而会忽略教学研究本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牵涉到一个研究规范与伦理问题,推门听课显然考虑不足。这也正是教师抵触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课前会议不仅为研究本身的目的、方法等做好研究准备,更重要的是征得被观察教师的同意,并由此营造良好的专业合作氛围。对于陌生的研究者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课堂观察的预设与建构课堂观察聚焦点的形成

上述推门听课活动之前,我的观察兴趣主要是课堂管理,并预设了两个观察点:一是小班化规模的课堂管理;二是低年级的课堂管理。我坐在后排靠窗第二个位置(一个缺勤学生的位置)。上课开始,师生问好。老师请学生向后转,向客人老师问好。学生齐声响亮地喊,“老师好!”我回礼示意。老师请学生转回身去,但还是有学生回头看我这个不速之客。这些孩子没有被告知有人来听课。我尽量保持一种较为“中性”的表情,以避免对他们可能的干扰。我估计回头看我的学生有将近一半左右,尽管绝大多数就是一瞥而已。我特别想要注意老师如何对付这种局面,然而老师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或神情做出应对,直接开始授课。于是,我关心的课堂管理问题由此引发。以下列举部分观察到的教师以管理为目的的语言或行为:

同学,请坐正。(重复7次)

同学,你坐不好就请站着。

坐不好请你出去!(重复5次)

如果有同学全部做好了(作业),现在就可以出去。(针对有些同学课前就做完课本上的练习,老师很不满意,大约五分钟重复了4次)

你写得认真吗?这是什么字!

请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请坐好。到现在两年了,你们还没养成习惯!

还没坐好,还没养成习惯。

如果再坐不好你到一年级去练练,到幼儿园去练练!

同学,上课到现在你都没坐好!(快结束课的时候,明显的呵斥语气)

从已有的课堂观察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发过很多课堂观察框架。如盖瑞鲍里奇提出了课堂观察的八个领域:感受课堂氛围、聚焦课堂管理、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检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评估学习的成功、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等。[2]其中每一领域又划分出各项维度或指标。国内沈毅、崔允漷等一项合作研究则提出了课堂观察框架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以及相应的二十个观察点。[3]这些研究所开发的课堂观察框架既来自于教学理论基础,也给出了可操作的实践案例。新近一些课堂研究报告已经重视相应观察维度与观察点的设计。[4]

选择低年级课堂管理作为我的观察点,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即便是推门听课,适当选取观察指标或量表可以在一开始就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我发现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反应并不很多,这是一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我重点记录了教师关于课堂管理的语言和行为,尤其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状况与教师的处理。有两个原因使我很快聚焦观察的问题所在:一是限于观察记录的有限性,我难以照顾全部学生的表现,即便是小班化也顾此失彼。二是我渐渐发现教师在管理上的某种习惯性行为,如对学生的批评责怪较多,其语言与神情显得较为消极、被动。因此在近30 min的时间我集中观察了教师的管理行为。鉴于表情的复杂性难以言表且变化不多,我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为主做了记录,如上所述。

课堂管理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上述观察事件中,可以看出师生问好以及与客人老师的问好是班级管理的开端。尽管在我的预设中我没有构想这一步,我还是详细记录了课的开始这一段细节。我的思考是这样的:老师没有处理可能就是最好的处理。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没有准备、没有沟通,老师无从介绍、无从解释;二是教师不能应变、缺乏教育机智;三是恰恰反映了教学机智提供过多无关信息反而可能让学生更分心,忽略也是一种教育。我暂时搁置了自己的猜测。事实上,除了一开始之外,后来的课堂中学生并没有过多注意我这个局外人。

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样,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一般指向学生所发生的破坏性行为或偶发事件,教师的课堂经验、人格素养以及教学机智起着关键的作用。课堂管理的主要功能表现在: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育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而在本堂课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较为单一,从方式上看较为被动。从课堂第三分钟开始第一次提醒学生注意纪律,到下课前的呵斥,被动管理从始至终,却收效甚微。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师生的情绪,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是很高。一个充满了责怪、抱怨与批评的课堂对孩子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无疑,不仅是学习上的,更多则是情感情绪层面的。

当然,仅凭一次推门听课所做的推论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课堂实在是一个复杂的地方。观察必须尊重事实。如果要验证所得结论,仍然需要更多更为细致的观察,必要时对教师、同行或学生深入访谈。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得到的信息中看出,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与手段不容乐观。

3.课堂观察的细节把握意外的收获与疑惑

在半日观察中,还有一些细节(事件)看起来比较零散,但是很有意义。如以下课间学生主动找我交流的一些话:

老师,我看到你记了三张纸。(一男生,指着我手中的本子求证性地问)

你记了谁的名字?有没有我?让我看看你来记什么的,好不好?(一女生,经了解她是班长)

那个同学是管我们的,她很凶。(一男生针对上述提到的女生)

还有另外一些:

语文课上,老师讲了“红”字在古代就是指红色的布后,为巩固知识,老师问:红布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一女生高高地举起手,响亮地回答:“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学生笑,老师哑然。

老师问:为什么彩虹的“虹”与虫有关?近十个左右举手的孩子回答都不对。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闭嘴”等指令。

讲台虽小含宇宙,五味俱全是人生。课堂就是反映教师、学生生活的地方。或者说,推门听课作为一种研究,完全可以为揭开教学生活的面纱有所作为。

可见,课内与课间的细节,哪怕是一句话、一分钟,也有重要价值。课堂观察的优点就在于能够直接获得许多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在自然情况下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现象作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当然,缺点主要是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带有表面性或偶然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的观察会因视角不同或主观因素导致不同的观察结果;由于是现场观察,或多或少会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活动。

课堂就是一个社会,充满了无穷的信息。推门听课能够很快了解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发现学生对推门听课的反应。诸多信息要求研究者可以暂时将自己的理论与预设悬置起来,尤其是那些细节问题的把握。这样一段话或许更有启发:如果学生觉得访谈不自在或不舒服的话,那么在中学的衣帽间里监听10 min的对话所得的信息量,就可以超过对一个学生做3 h的访谈所得嘛。尽管我们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观察,但我们原本也应该有许多这样的10 min,哪怕是5 min、3 min。因为这些细节信息能真切地反映“小课堂大生活”。

三、推门听课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意义与改进

1.推门听课易于把握学校课堂生活的日常性特征

推门听课的确像许多人批判的那样会遭到教师抵触。但是,教师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个体性工作,推门听课的针对性在于容易反映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日常性特征。对于学校管理者也好,教育研究者也好,关注真实的日常,立足真实问题解决,始终是改进学校实践的方向。

2.合作研究是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实践知识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来源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同伴观察、合作研究有助于教师对自我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只有创新反思实践学习的方法,养成专业发展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才能为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的获得及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在发生一种变革。他列举了三种变革的方式:一是理论实践化,即通常意义上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如大多数职前教育中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二是选择典型实践理论化,如优秀教师的实践被模式化、理论化;三是实践中的理论,是教师行动中隐含的、难以解释的理论。[5]第三种方式的理论实践观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常常所说的源于教师行动经验的草根研究就属于这种理论。因此,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关注教师个人知识、行动知识,关心信奉理论和行动理论的差距,是课堂研究重要的切入点。

3.观察是教育研究的起点,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课堂研究有多种方法和切入点,推门听课无疑是从微观之处了解教学、了解教师,促进学校工作。从研究规范与伦理角度出发,适当的课前会议或沟通是必要的。当然,为使课堂观察更为高效,还需注意到:观察应该持久而深入;利用其他观察工具与手段,如录音笔、照相机或录像机等;观察后需要及时整理分析,并及时做出反馈;与研究同伴合作分工,可以使观察更为全面完整,也可以进行相互验证,从而提高观察结果与分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从常规管理走向行动研究,推门听课的最终目的在于改进学校实践

推门听课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学校实践,重视从常规管理走向行动研究,重视教学生活的过程性研究,以微观研究的视野反馈、评价教学,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

参考文献

[1]许莉莉.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看教师抵触“推门听课”问题[J].教育探索,2008(6):134-135.

[2][美]Gary D.Borich.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么加利,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8-31.

[3]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4-106.

[4]鲍银霞,杨爱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23-25.

观察当前中印关系要有多维视角 第2篇

实际上,大国关系总是复杂的,需要用多维的视角才能看得更清楚。就中印关系而言,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所能看到的结果差异很大。从经贸角度看,中印两国的贸易量甚至不及中国与越南的贸易量,但是中国却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政治上看,两国采取不同政体,但都担忧外部因素对政权内部稳定的破坏。从安全上看,领土边界争端仍是中印安全困境的主要源头,但边境地区却在近30年里罕闻枪声。从文化角度看,太极与瑜伽的理念可谓“殊途同归”,但中印的国民性格却貌似格格不入,印度人“能言善辩”,中国人“谨言慎行”。

即便是从某一维度观察,仍然可以有不同层面的分解,也能得出差异性很大的结论。例如,从经济关系的维度来观察中印关系,可以发现双方在全球层面上的主流是默契合作,地区层面上的主流是竞争,落到双边层面却又回归互补。

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变化给中印两国带来了相似的外部挑战,二者因此形成较为广泛的共同利益。以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缺乏进展为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正逐步减弱,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回潮,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一时难以扭转。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明确要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完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同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中国力推的“亚太自贸区”(FTAAP)、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正在塑造新的地区经济格局。然而,印度不仅被排除在TPP之外,也非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所以,印度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心,与中国同样迫切,利益高度契合。印度与中国的目标高度一致,双方建立世贸组织事务双边磋商机制,就是在全球贸易谈判背景下加强协作的积极举措。印度积极加入亚投行的筹建,倡导并推动了金砖银行的建立,也是很明显的例证。

但是,在地区层面上,中印却存在很强的竞争性。中国的“一带一路”意在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在南亚方向上构成了对印度地区雄心的“挑战”。印度相应提出了自己的周边整合方案,如“次大陆国家经济合作协议”(BBIN,成员包括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即将纳入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季风计划”、“西联政策”,还积极推动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廊建设。中印双方在东南亚、南亚、中亚、波斯湾、印度洋都进行着比较明显的地区竞争。

回到双边层面,中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在不断增强,合作空间不断扩大。中国的“十三五”规划设定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目标,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印度总理莫迪则力推市场化改革,打造“印度制造”。2016年6月李克强总理会见印度总统穆克吉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同“印度制造”、中国“互联网+”要同“数字印度”展开战略对接,要着力开展中印在产能、铁路等方面合作,寻找务实合作的新增长点,促进两国贸易平衡发展。

采取“非黑即白”的方式去定位两个大国的关系,不够客观、现实。当然,采用多维视角观察大国关系,并不否定大国关系中存在主轴,而大国关系的主轴是可以变化的。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访印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印两国要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对中印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将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核心内容。这种变化体现了两国新一届政府对彼此关系的重新认识,重塑着双方对彼此行为的期待。

多维观察 第3篇

关键词:卡介苗多糖核酸,复发性口腔溃疡,多维元素片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 ,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 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发生于唇、颊、口底及舌缘黏膜, 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中很少发生[1]。RAU的病因及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免疫、遗传和环境可能是RAU发生的“三联”因素, 即具有一定遗传背景的个体, 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可能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导致RAU特征性病损[2]。由于RAU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临床多以局部创面促进愈合、止疼治疗为主, 远期疗效欠佳。RAU其发作频繁且部位特殊, 给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带来许多不适。本科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 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多维元素片 (善存) 系统治疗RAU 35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口腔黏膜病专科门诊RAU初诊患者69例, 其中男30例, 女39例;患者年龄23~60岁。在详细记录病史及临床检查后,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将69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35例, 对照组34例。纳入标准: (1) 符合RAU临床诊断标准[3]; (2) RAU发作间歇<30 d, 反复发作持续6个月以上; (3) 初诊时未经任何全身及局部治疗且口腔内至少1个及以上溃疡存在, 且本次溃疡发作时间<3 d; (4) 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重型RAU、白塞病、贫血、消化性溃疡、克隆氏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4 h内使用镇痛药, 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消炎药, 3个月内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3个月内吸烟、嗜酒者;肿瘤患者[4];妇女排除妊娠期和月经期。

1.2 治疗方法

(1) 治疗组采用臀部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口服多维元素29片 (善存) 。治疗方案为:患者臀部肌内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 1 ml/次, 隔日1次, 1个月 (4周) 为1个小疗程, 3个小疗程为1个大疗程。同时予善存 (惠氏-百宫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 1片/d。1个大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3个月后复查。 (2) 对照组仅口服善存, 方法及用量同对照组。集中使用药物3个月后停止使用。患者初诊后3个月及6个月复诊。两组患者每月复诊1次, 详细记录每次复诊记录, 将3个月及6个月后病情进展情况疗效评价。

1.3 评价指标

(1) 总间歇时间 (interval, I) :评价时段无溃疡时间总和; (2) 总溃疡数 (number, N) :评价时段溃疡复发数目总和[4]。

1.4 评价标准

I1表示总间歇时间延长;I0表示总间歇时间无改变;N1表示总溃疡数减少;N0表示总溃疡数无改变。评价标准:I1N1为显效;I1N0或I0N1为有效:I0N0为无效[4]。总有效率= (显效病例+有效病例) /病例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包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机分配两组样本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溃疡发作的部位、时间、大小、充血、渗出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样本具有可比性。

2.2

将两组患者初诊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总间歇时间及总溃疡数统计分析比较, 如表1所示, 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根据评价标准[4]

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如表2所示, 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和38.2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 与对照组 (3个月后)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 与对照组 (6个月后)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a, 与对照对 (3个月后)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 与对照组 (6个月后)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免疫、遗传和环境可能是RAU发生的“三联”因素。有学者研究发现RAU患者发病期间外周血中INF-γ分泌降低, 前驱炎症因子IL-2、IL-4和IL-5的m RNA水平明显升高[5,6]。还有研究发现RAU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功能减弱或降低, 促使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造成Th1/Th2平衡向Th2细胞的偏移, Th2细胞功能增强很有可能刺激B细胞发生异常应答, 这些都促进了体内Th2优势应答, 可能是导致RAU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7]。其中, 免疫因素被认为在RAU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是还有学者认为RAU的发病可能与患者身体的锌、铁、铜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不足有关[5,7]。普遍认为RAU的发作与免疫密切相关, 认为RAU发作期免疫功能是不正常的, 不仅有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不足, 还有免疫细胞间的不平衡及功能缺陷, 也影响了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当前临床上针对RAU的全身治疗以免疫调节药物为主, 由于免疫类药物种类繁多, 目前尚无针对RAU的特效免疫药物。

斯奇康, 又名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 (BCG-PSN) , 是采用热酚法由核酸及多糖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制成[8]。具有活化巨噬细胞, 增强T细胞、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BCG-PSN可以抑制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 通过抑制外周血Th2细胞免疫及分泌IL-4的水平, 增强Th1细胞免疫及提高其IFN-γ的分泌水平,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纠正体内Th1/Th2失衡的状态[9]。有研究报道, BCG-PSN干预PBMCS体外培养体系, 可以通过IFN-γ表达增加, 抑制哮喘患者PBMC中Ig E基因的表达。有研究表明BCG-PSN是通过细胞壁上的配体与Toll样受体结合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并诱导IL-12分泌从而促进Th1型IFN-γ分泌的升高。善存是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按照一定剂量比例合成的复合剂型, 含有人体每天最低需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医疗用途上主要用于预防因膳食不平衡引起的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体育用途上主要用于预防长时间运动或训练引起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缺失。善存的除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外, 也可与其他类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发挥更好的疗效[10]。

本研究将RAU69例初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卡介苗+善存3个月, 对照组仅使用善存3个月,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诊观察患者总间歇时间 (I) 和总溃疡数 (N) 。3个月后复诊治疗组疗效显著, 对照组也取得一定疗效。其中, 治疗组与对照组I值与N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患者初诊后6个月复查, 停用药物3个月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有部分复发, 以对照组复发率较高, 使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治疗组与对照组I值与N值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提示作者斯奇康结合善存治疗比单独使用善存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也验证了RAU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致病原因复杂多样, 临床上的治疗除了免疫药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治疗外, 临床上需要多因素考虑并综合治疗, 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Natah SS, Hayrinerr Immonen R, Hietanen J, et al.Increased density of lymphocytes bearing gamma/delta T-cell receptors i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tion (RAU)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0 (29) :375.

[2]李奉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致病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7) :41.

[3]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9-56.

[4]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的试行标准.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 :234.

[5]孙黎飞.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1 (17) :332.

[6]Buno IJ, Huff C, Weston WL, et al.Elevanted levels of interferon gamma,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s 2, 4and 5, but not interleukins 10, are present in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Arch Dermatol, 1998 (134) :827.

[7]聂玉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T-bet、GATA-3和Foxp3的表达及意义.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 (5) :568-571.

[8]郎江蓉.RAU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钙含量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9) :564-566.

[9]Lin XH, Choi I S, Koh YA, et al.Effects of combined bacille Calmette-Guérin and dehydroepiandrosterone treatment on established asthma in mice.Exp Lung Res, 2009, 35 (3) :250-261.

多维观察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7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佝偻病患儿,依据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统一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并结合2002年第5届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共收治214例。年龄0~3岁,排除肝、肾、内分泌代谢及其他先天性疾病,均无遗传病家族史。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06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3岁,平均20.2个月。

1.2 方法

对214例佝偻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112例,男52例,女60例;对照组102例,男56例,女46例。分别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佝偻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试验组采用口服英康利1次15 mg,视病情轻重间隔1个月可再服1次,1年总量不超过60 mg(4支);辅以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进行治疗,每次1 g/次,2次/d;坚持户外晒太阳,每天0.5~1.0 h;配合饮食中多加瘦肉、骨汤。对照组单纯采用英康利治疗及饮食、晒太阳疗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袁承文主编的《儿科诊断治疗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标准,痊愈是指烦躁不安、夜惊、多汗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是指颅骨变硬(尤以囟门边变硬最为明显、最早出现)、枕秃,肋骨串珠、手镯等减轻或消失。无效是指烦躁不安、夜惊、多汗等症状,枕秃,肋骨串珠、手镯等体征无好转。

1.4 统计方法

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参照性。实验组治疗后痊愈例数(率)、好转例数(率)分别为20(17.86%)、84(75.0%);对照组治疗后痊愈例数(率)、好转例数(率)分别为9(8.82%)、74(72.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6.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χ2=6.39,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知识的普及,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很高,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尤其北方佝偻病患病率远高于南方,可能与北方冬季日照时间短,寒冷季节户外活动较少有关。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除了在饮食疗法、晒太阳、补充AD(鱼肝油)或钙剂应用上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外,应该值得医生和家长重视的是婴幼儿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会影响钙的吸收[3]。建议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含有两种活菌枯草杆菌和肠球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促进钙、铁、磷、锌和维生素D吸收。本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加服了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建议医院和家长在治疗佝偻病时辅以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试验组及对照组佝偻病患儿经治疗后无效者,建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龚群,俞淑敏,周小建,等.上海市0~6岁小儿佝偻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52-54.

[2]陈冬凯,孙军红,孙金霞,等.哈尔滨市婴幼儿佝偻病发病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56-7557.

多维观察 第5篇

关键词:复方阿嗪米特,妈咪爱,婴幼儿,症状性腹泻

婴幼儿症状性腹泻是指婴幼儿肠道外感染所引起的腹泻。婴幼儿时期由于机体防御机能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除肠道感染所致腹泻外,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感染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均可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另外,在抗感染中使用抗生素亦可导致菌群失调及肠黏膜损伤等引起腹泻。针对这些原因本人应用复方阿嗪米特、妈咪爱联合治疗婴幼儿症状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08年2月~2010年5月在我科治疗,符合以下条件的症状性腹泻患儿:(1)年龄<3岁。(2)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或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及腹胀的患儿。(3)每天大便次数≥4次及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多。(4)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或发现脂肪细胞。共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男60例,女50例;对照组110例,男58例,女52例。年龄4个月~3岁。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和妈咪爱同时服用,而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只加用妈咪爱治疗。

服用方法:妈咪爱:<1岁0.5g,一日2次;1~2岁,1g一日2次;2~3岁,1g,一日3次。用低于40℃的水或牛奶冲服。复方阿嗪米特:<6个月1/4片,一日3次;<1岁1/3片,一日3次;1~3岁1/2片,一日3次。餐后马上服用。因本组患儿均为婴幼儿,不能整片服用,均需研面口服,该药为肠溶片。研面后影响胰酶及纤维素酶的疗效但不影响阿嗪米特和二甲硅油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治疗24~48小时腹泻次数减至2次/天,大便成形或軟便、腹胀消失。显效:治疗48~72小时腹泻次数减至4次/天以下,水份明显减少,大便成形或軟便、腹胀消失。有效:治疗48~72小时腹泻次数减至4次/天以下,水份有所减少,大便不成形,腹胀减轻。无效:治疗72小时腹泻无缓解,腹胀无减轻。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74.5%,总有效率为10 0%,对照组治愈率44.5%,总有效率86.3%。χ2=34.3,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3 讨论

婴幼儿症状性腹泻是指婴幼儿肠道外感染所引起的腹泻,婴幼儿时期由于机体防御机能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除肠道感染所致腹泻外,患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均可使消化功能紊乱以及抗感染中使用抗生素亦可导致菌群失调及肠黏膜损伤等引起腹泻[1];复方阿嗪米特是由阿嗪米特、胰酶、纤维素酶、二甲基硅油四种药物组成的复方肠溶片剂。主药之一阿嗪米特为一种强效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阿嗪米特不仅增加胆汁分泌量,而且可以增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量,也可增加胰酶的分泌量,提高胰酶的消化功能[2]。胰酶内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用于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恢复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纤维素酶有消化吸收纤维和改善酶功能作用。二甲基硅油有消除腹胀作用。而妈咪爱含有两种活菌枯草杆菌和肠球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本品还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钙,可补充因消化不良或腹泻所致的缺乏。二者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结果证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极其显著。复方阿嗪米特、妈咪爱联合治疗婴幼儿症状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彬.妈咪爱、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症状性腹泻.中国社区医师,2004;19:44

零点的多维视角 第6篇

【例】 已知函数y=x2-mx+4在[-1, 1]上有零点, 求m的取值范围.

策略一、实根分布

函数y=ax2+bx+c (a≠0) 的零点, 是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也是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是解决这类的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 从而可以将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零点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在指定区间上有解.

解:设f (x) =x2-mx+4.

(1) 当x=-1时, f (x) =0, 即1+m+4=0, 可得m=-5;

(2) 当x=1时, f (x) =0, 即1-m+4=0, 可得m=5;

(3) 当方程在 (-1, 1) 上有且只有一个解时, f (-1) ·f (1) <0, 即 (1+m+4) (1-m+4) <0, 解得m<-5或m>5;

(4) 当方程在 (-1, 1) 上有两个解时,

{Δ0-1m21f (-1) 0f (1) 0{m-4m4m21-m+40m

无解,

综合可得:当m≥5或m≤-5时, 函数y=x2-mx+4在[-1, 1]上有零点.

将零点问题转化为方程的实根分布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图象, 从判别式、对称轴、函数值的大小、开口方向等方面去考虑使结论成立的等价条件, 特别要注意区间的端点.

策略二、数形结合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借助于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函数F (x) =f (x) -g (x) 的零点就是方程f (x) =g (x) 的实数根,

也就是函数y=f (x) 的图象与函数y=g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 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从而起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解:函数y=x2-mx+4在[-1, 1]上有零点, 即方程x2-mx+4=0在[-1, 1]上有解.设y=mx, y=x2+4, 则方程x2-mx+4=0在[-1, 1]内有解就是函数y=x2+4在[-1, 1]内的图象与y=mx的图象有交点.

作出y=x2+4与y=mx的图象如右.

由图象可知:当m≥5或m≤-5时, 函数y=x2-mx+4在[-1, 1]上有零点.

策略三、参数分离

含参变量问题的分类讨论, 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尤其是含参变量方程的根的分布及含参变量函数的值域问题.问题中通常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数和变量, 只要通过分离变量, 就能把多变量问题转化为单一变量问题.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mx=x2+4.

(1) 当x=0时, 方程mx=x2+4无解;

(2) 当x≠0时, 方程可变形为:m=x+4xx[-1, 0) (0, 1], 因为函数y=x+4x在[-1, 0) 递减, 故y∈ (-∞, -5];函数y=x+4x在 (0, 1]递减, 故y∈[5, +∞) , 所以此函数的值域为 (-∞, -5]∪[5, +∞) , 故当m∈ (-∞, -5]∪[5, +∞) 时, 方程m=x+4x (x[-1, 0) (0, 1]) 有解.

综上所述, 当m≥5或m≤-5时函数y=x2-mx+4在[-1, 1]在上有零点.

通过将原方程适当的变形, 把它变为m关于x的函数, 通过求函数的值域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方程变形时应注意变化前后的等价问题.

策略四、正难则反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求解繁琐、难度较大, 不妨打破思维常规实行“正难则反”策略, 转化为考虑问题的相反方面, 往往能绝处逢生、简化运算过程.本题由于根的分布问题, 分类较为复杂, 常常出现分类重复或者遗漏的情形, 现从问题的反面情况来考虑.

解:考虑方程x2-mx+4=0在[-1, 1]上无实数根, 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设f (x) =x2-mx+4.

(1) Δ<0, 即m2-16<0, 解得-4<m<4;

鸽电解多维中毒诊治 第7篇

1临床症状

某养鸽场饲养的鸽群因电解多维使用不当而先后发病。病鸽拉稀, 精神萎顿, 蹲伏、昏睡, 口、鼻流黏液, 皮下水肿, 关节、翅膀、头部水肿严重, 其呼吸困难, 最后衰竭而死。

2剖检病变

病死鸽羽毛一拔即掉, 其皮下组织水肿, 胃肠黏膜充血、出血, 腹腔和心包积液, 肺瘀血、水肿, 肝瘀血, 肾肿大、色淡, 有尿酸盐沉积, 病鸽头部皮下水肿, 脑膜血管充血、扩张, 关节、翅部水肿严重。

3实验室检验

3.1细菌学检验无菌采取病死鸽的心血、肝、脾、肾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结果未见菌体。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后进行检查, 结果亦未见菌落生长。

3.2回归实验选取20只健康乳鸽进行试验, 每组10只, I组为空白对照组, II组为实验组。

I组灌服正常饲料, II组灌服加电解多维的饲料 (按说明应拌500 kg料的, 实际只拌35 k料) , 结果72 h内I组鸽正常, II组鸽死亡2只, I组余下的乳鸽出现精神不振, 蹲伏、昏睡, 口、鼻流黏液, 皮下水肿, 关节、翅膀、头部明显水肿等症状, 实验死亡鸽的剖检变化同上述发病鸽。据此确诊本例鸽为电解多维中毒。

4治疗

立即停用电解多维, 病鸽用5%葡萄糖、VC (200 mg/kg水) 灌服, 连用3 d, 同时, 饲料内混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中药 (板蓝根500 g、车前草500 g、甘草500 g共研细末, 开水冲调后, 拌入饲料喂服) , 每只乳鸽0.5 g/次, 每天2次, 连用5 d。

5小结

电解多维的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钾、钠等, 若其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鸽全身水肿, 肝脏解毒功能下降, 肾损伤, 尿酸盐在体内蓄积而死亡。

循环经济的多维视角 第8篇

一、绿色设计循环经济

产品的绿色化设计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是指借助产品生命周期中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并行设计等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如图1所示),绿色设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拓展为从原材料制备到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绿色设计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再利用(Reuse)、再生利用(Recycle)和减量化(Reduce)原则。

二、产品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绿色产品区别于传统产品的重要特征是使用绿色材料、通过先进的绿色设计及制造方法、采用绿色包装而生产的一种环境友好型产品,可以用“绿色化”来表明这种友好性的程度。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产品“绿色化”评价不可能全部用定量的数据作为依据,故应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本文称“产品绿色化模糊综合评价”。基于循环经济的多维视角,产品“绿色化”的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针对不同的产品,二级指标下还可设若干多级指标。

(一)单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1.建立评价各层因素集U

第一层指标集u={u1,u2,,ui,,uM}

第二层指标集ui={u1,u2,,uj,,uN}i

如果需要可继续划分下去。

2.建立评判集V={v1,v2,,vn}

3.建立模糊矩阵RIJ第I层,第J个指标的模糊矩阵用RIJ表示:

其中RIJ的每行(Ri)IJ=(ri1,ri2,rijrin)IJ,是对第i个因素的评价结果,而rij是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它反映了各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之间用隶属度表示的模糊关系。

4.建立各层权重系数矩阵A

第一层权重向量A=(a1,a2,aiam),且满足0

第二层权重向量AI=(a1,a2,ajan)I,且满足0

第三层权重向量AIJ=(a1,a2,akap)IJ,且满足0<≤1,

5.单指标综合评价矩阵BIJ第I个方面,第J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可表示为

(二)综合指标体系模糊评价

将每个单指标模糊评价结果BIJ(J=1,2,,N)综合在一起,构成高一层的评价矩阵RI,采用同样方法将RI与权重系数矩阵AI结合,求出第I个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BI(I=1,2,,M),由BI构成更高一层的矩阵R,最后求得综合评价矩阵B,该矩阵为综合评价的结果,即

评价结果B不仅考虑了所有影响因素,而且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一总分数来表达,取评价标准隶属度集μ=(μ1,μ2,μkμn),可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具体得分,据此分数可以将不同设计方案排序。即:

实际操作中,得分最高的设计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三、绿色设计的过程模型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人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其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研究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针对具体产品如何进行绿色设计的研究较多,少见更高层次的通用的绿色设计的过程模式的研究。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与产品设计主要任务,本文提炼了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过程模式见图3所示。从需求分析和环境要求出发,将绿色设计内容划分为成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材料选择和产品环境性能设计三个部分,每一部分设计内容都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设计选择,并评价相关的绿色因素。

摘要:循环经济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产品的绿色化设计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基于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生利用和减量化三原则的多维视角,构建产品绿色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产品绿色化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绿色设计的过程模型。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设计,模糊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6—89.

[2]王茂祯,冯之淩.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163-166.

[3]蒋中秋,方兴.绿色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211-214.

[4]李吉红.模糊数学基础及适用算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9-351.

[5]王跃进.多级模糊评价在绿色产品评价中的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20(5):661-662,669.

多维观察范文

多维观察范文(精选8篇)多维观察 第1篇课堂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课堂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观察也就有了各种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