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地特色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当地特色范文(精选3篇)

当地特色 第1篇

从地域范围讲,“黔北”指贵州北部,包括桐梓、正安、道真等地,还包括綦江、习水等。但是民间概念里的“黔北”往往指以红花岗地区(原遵义市)为经济文化中心的遵义地区。

1 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

1.1 自然环境

黔北多山,史称“山国”,整体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且海拔高低差别大,整体在500~1 000左右。有句俗语“地无三尺平”,正是用来形容该地区山多的程度。

正是这样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贵州黔北民居独特的建筑风采。多变的平面、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建筑材料……这些都是跟贵州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特征分不开的,也是民居赖以存在及发展的源泉。

1.2 人文环境

多元的文化通常是一个地区民居建筑的灵魂。黔北是汉、仡佬、苗、布依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因此具有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系,经历了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形成的独特而多元的民族风情,不仅使贵州高原形成了著名的景观,更是给这片土地留下了鲜明的文化印记。

2 黔北乡土民居空间及形态特征

2.1 空间特征

黔北民居建筑为适应起伏多变的山地地形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整体布局以顺应自然为主,或顺应山势呈分散布置,或聚居于平地形成聚落。智慧的民间匠人在有限的地段上,争取最大的使用空间,以基本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所采用的处理手法很丰富,比如筑台、放坡、吊脚以及采用架空、切角、吊柱、悬挑的构架方式。

2.2 形态特征

民居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只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建筑,而通常是一个地区生活方式、礼仪风俗、文化特征的载体,是居住在里面的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融合之后加以抽象的表象,因此民居建筑具有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

最常见的黔北民居通常正房呈“一字形”。正房前留有一个宽敞的“院坝”,在原有地势上略有抬高。“院坝”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收获季节人们将田地里成熟的农作物收割处理后放在院坝上晾晒,夏天晚上的时候人们在院坝里乘凉,邻里坐在一起摆龙门阵(当地指聊天的意思),交流和沟通感情。从设计的角度看,“院坝”是通过空间限定后形成的一种空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符合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是当地最朴实的公共空间,也是人们联络感情的纽带。

黔北民居的正房是整个建筑的核心,而正房的“堂屋”是整个建筑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精神场所,这里供奉着一家的香火。黔北民居建筑中对堂屋的处理方式也突出了堂屋的核心地位。堂屋位于正房的明间,前有吞口,通高两层,不做夹层。其次,堂屋的门是双扇门,且门枋上设有门捶一对。

3 黔北民居的材料、结构和外观

3.1 材料

一个地方建筑的材料最能体现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并且与当地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特征密不可分。黔北地区主要的建筑材料有石、木、竹、泥土等。黔北地区山多,石头是当地最易获得的天然建筑材料,且石头多为水层岩,居民因材施用,就地取材,用块状的或者片状的石头垒砌房子,形成朴实、敦厚的建筑风格。黔北地区的地质特征也特别适合高大树木的生长,因此木材也是黔北地区重要的建筑材料。吊脚楼、风雨桥、木筏等干栏建筑特色正是因木材而独具魅力。

黔北民居具有地域特征的木板墙,对后来当地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竹和泥土在黔北民居建筑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的做法是两者共同使用形成竹编灰墙,即先用竹篾编制再在外面加糊一层泥土。

3.2 结构

黔北民居的屋架主体结构是西南地区普遍采用的穿斗式构架,整体性很好,且用料很省,即使柱子很细也可以有很好的受力,并且构造简单,通过简单的穿接就可以完成,形成的构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因此抗震性能很好。穿斗式构架在整个西南地区都广泛采用,但地方特色各有不同,黔北地区地方特色做法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如比例、做法等。

3.3 外观及色彩

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造就了黔北民居地域性的外观特征。朱红色的木板墙,白色的竹编墙,黑色的柱、枋结构再配上灰色的小青瓦和白色的屋脊线,使黔北民居建筑的外观色彩丰富、协调美观,体现了当地居民勤劳智慧、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

4 黔北民居与新农村建设

黔北地区在政府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政策影响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农户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继承问题依然是黔北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且需要投入更多关注的重大问题。

4.1 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政策的引导至关重要,同时也更需要相关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然后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将其重新诠释。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的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抽象继承不是对传统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简单模仿,而是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之后形成的建筑思维。这种继承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固定的设计手法。

4.2 黔北民居对新农村建筑形态的影响

首先,建筑大都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尊重地形,与周围的环境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筑布局也顺应地势,与传统黔北民居一样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景观。但是单体建筑的形态特征趋于固定化,建筑山墙的立面用涂料描绘出传统民居的穿斗式结构体系,类似于一种贴图的表现方式。从建筑里面色彩的角度看,这种形式能找到与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结合点,也从某种意义上看出当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珍惜,但是对于讲求“真实”的现代建筑美学观念而言,这样的建筑形式是不是还有可以商榷和提高的地方,新农村建设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契机,更是挑战,如何找到适合的方式来延续传统地域文化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其次,黔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现代建筑的宝贵财富。 黔北民居装饰以石刻、木刻、彩绘为主,手艺没有固定的文本依照,而是经工匠口授相传,因此装饰风格简洁拙朴。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变化使建筑应该以新的形式与之相适应。黔北地区新农村住宅虽然不再以木板壁墙和竹编灰墙为围护结构,但是外立面通过涂料和色彩模仿出木材和白墙的质感,形式和比例也来源于传统民居。但是材料的单一化必然导致乡土建筑魅力的丧失,因此在解决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形式之间矛盾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还原材料本身的属性,建筑形式只能停留于表面。

最后,新农村建筑设计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项目,“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行业,这个词已经被用到耳熟能详,但在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这个词有更具指向性的意义。新农村建筑以为农民建房为出发点,因此这里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听取村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真实的需要,其实正是这种心声和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凝结成场所语言附着于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民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延续和发展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表现。

5 结语

特定的地域环境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具有特定信息的地域文化,对传统乡土建筑的理解和对地域文脉的延续都需要以此为背景。理解才能懂得,延续才有出路,新农村设计应该成为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过去与现在共同的纽带。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仍然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摘要:通过分析黔北地区地域文化背景,解读了黔北乡土民居的特色,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现状,探讨了乡土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并挖掘传统民居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空间形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肖冠兰.黔北民居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7.

鄂尔多斯:当地下钱庄成为特色经济 第2篇

“吃鸡翅有‘变态辣’,鄂尔多斯是‘变态富’。”一位从外地来鄂尔多斯寻找商机的商人曾如是评价鄂尔多斯,与传统意义上的富豪不同,鄂尔多斯有大批民众是靠着拆迁及征地而暴发起来的。在这里,靠拆迁与征地身价百万与千万的人比比皆是。

当一夜暴富的神话在一个个本是农牧民的家里上演时,人心开始浮躁。原本每月可支配收入可能不足几百元的人一下子有了几百万元的收入,而在拥有天文数字财富之后,鄂尔多斯人又会怎样运用这些财富?

在鄂尔多斯民间盛传着一句话:“家家房地产,人人典当行。” 鄂尔多斯街道上,抬头即见典当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的招牌。鄂尔多斯东胜区黄金地段的中心巷,不足1公里的街道两侧便有十几家典当行,这些名义上办理典当、寄卖业务的公司,据当地人透露,大都在从事民间融资活动。

放贷式的投资观

“大街上迎面来了个开着宝马的漂亮姑娘,我绝对不认为她是某个大款的‘二奶’,我敢肯定她是一个庄家的老婆,或者是还未结婚从事放贷的小富婆。”有人这样开玩笑地形容鄂尔多斯。地下钱庄已经成为了鄂尔多斯的一种特色经济,在当地人眼里,放贷是一本万利的一种投资方式,也是一种理财的方式。而放贷者有挣工资的职员,有做生意的商人,也有拆迁获得补偿的农民。

刘晓玲(化名)曾是拆迁户,2007年她家的房子被拆后,获得了大笔的补偿金,她把50万以月息2分融资给了地下钱庄的老板。“我每个月去结一次利息,现在也没算过赚了多少钱,反正够我花的了吧。我一个女人家也不会做什么买卖,这种投资倒也轻松,交给别人,自己月底收钱就行了,省心。” 刘晓玲开着一辆奥迪A6,平日里就是做做美容,约几个朋友打麻将,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正是因为这种方式轻松,不用劳作,坐收渔利即可,所以鄂尔多斯80%的人都在放高利贷。有人传言,在鄂尔多斯,你今天下午说需要2000万资金,第二天早上就到位了。而因为有高利贷的收入,很多放高利贷的人平时都是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消遣生活。

鄂尔多斯高利贷的起源也与鄂尔多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变为一个矿产资源重城密不可分。

“2002年,当外界人知道了神华煤矿80%的产煤量出自鄂尔多斯的神东煤矿时,中国的商人都知道了这里蕴藏着巨大财富。几乎一夜之间,鄂尔多斯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来这里淘金的商人,他们争相买矿、开采,钱周转不过来了,就向当地人借,利息还很高,有时到了月息5分的地步。这样,鄂尔多斯的高利贷拉开了序幕。”张辉是鄂尔多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他亲眼见证了鄂尔多斯经济的飞速发展。

借助于煤炭业,2003年开始,鄂尔多斯的经济也步入了飞涨阶段,2007年全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2008年达到1.45万美元,排名全国第四。

持续数年的煤价井喷,使煤炭业成为鄂尔多斯市的吸金行业。而当地的金融体系并不发达。这个沙漠边缘的城市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城信社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正规的融资渠道,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担保条件高,民营企业或个人想要得到正规的金融贷款,几乎成为不可能。

借贷之城的利益链

一边是拥有大量闲散资金的富商和居民,一边是急需投资的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双方一拍即合。

鄂尔多斯的民间融资活动,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资金提供者——庄家——中介——贷款者,这是一个熟人社会,靠熟人间的信誉维持利益链的运转,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一批富翁,外地人则难以介入。

银行利率在地下钱庄面前显得可笑,没有人愿意将钱长期存入银行。银行的月存款利息只有3到4厘,如果把1万元贷给地下钱庄,每月2分的利息,一年下来就能赚2400元,而存在银行则只能拿到其中的零头。只要是有信誉度高的地下钱庄老板融资,大部分人随时会将资金投入进去。人们甚至会从银行套取资金反哺地下钱庄。把房子、车子押给银行,贷款出来放高利贷。扣去银行利息,资金回报率仍然可观。

随着经济的繁荣,鄂尔多斯开始扩建城市版图、旧城改造,于是一栋栋新楼、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延绵伸展。而这些城市新建筑物的建筑商正是那些借高利贷者。

从2004年开始,投资、担保、典当和委托买卖等金融公司吸收公众闲散资金,年利率一般在12%至18%,最高达30%。对外放贷利率年息一般是25%至35%,最高甚至能达到50%,期限一般比较短,10天、半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2007年,最繁华那会儿,一个写字楼里就有200多家投资公司,你可能觉得无法想象,但这在鄂尔多斯就是现实。”地下钱庄的经营者陈飞介绍,只要你能融来钱,开钱庄很容易,租个小办公室就可以开张了。因为地下放贷都是活动在亲戚朋友之间,这样不仅风险小,运作起来也可靠。统计部门曾对鄂尔多斯居民参与民间借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人参与了民间借贷。

鄂尔多斯因此也被冠以“借贷之城”的名号。

钱庄与房地产

在鄂尔多斯市,什么能够赚钱,地下钱庄资金就流向什么行业。近年来,煤炭开采、房地产两大暴利行业成为地下钱庄最主要的资金流向。

2005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受到鄂尔多斯地下钱庄的青睐。2007年,陈飞的资金中,有4成借给了房地产开发企业。

“本地人每家买两三套房子很正常。”陈飞说。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基本都是用民间资金堆起来的,借半年期的高利贷开工,等房屋差不多建好时,房子也预售得差不多了,高利贷也可以还清。即使是在2008年全国楼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鄂尔多斯的房价还是每日见涨。东胜区的商品房,从2005年的每平米1200元涨至现在的过万元。

相对于民间资本的极度活跃,鄂尔多斯市政府的“无为”一直为外界担忧。

在鄂尔多斯市,不仅未注册的地下钱庄无从管理,即便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机构,也在从事非法的“地下钱庄”业务。

典当行属于特殊行业,其设立须得到公安部门的批准,而工商部门则承担对典当行的监管职责;投资公司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其业务运营没有管理部门;担保公司由经济管理委员会管理,委托寄卖行属特种行业,设立须经公安部门的批准后到工商局注册登记,也缺乏真正的管理部门。

就鄂尔多斯的地下钱庄问题,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包崇明曾经表示,鄂尔多斯市将采取强力手段整治,但是治理的基本原则还是“引导”,因为“地下钱庄”体系已经牵涉到了当地千家万户的利益,如果强力关闭或整顿,会引来社会秩序不稳定。

2008年至2009年,鄂尔多斯市政府想引导发展10家小额贷款试点公司。但相对于该市500余家合法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而言,这个批准数字无异杯水车薪。鄂尔多斯发改委陈云(化名)表示,“鄂尔多斯市目前的地下钱庄态势还在良性发展阶段,鉴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只能对其进行密切监控。”

地下信贷危机

当地政府采取温和的监控手段的原因之一或许源于当地钱庄的“自律”。多年来,钱庄的放贷利率一直维持在月息3%左右,最高不超过5%,这成为鄂尔多斯市放贷业内不成文的规矩。风险再大一点,钱庄老板就不敢做了。

2008年楼市不振,煤炭价格也下跌近4成,钱庄投资高额回报的情形一去不返。这也触动了钱庄最敏感的风险神经,靠熟人信誉来维持的庄家——贷款者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不稳固。

而2010年的石小红非法集资案更是给鄂尔多斯地下钱庄业带来危险的信号,使得这个规模近千亿的行业游走在崩溃的边缘。石小红曾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纺织二厂的一名纺织女工,案发时为鄂尔多斯市凯信至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于2006年涉足高利贷行业,截至案发,她以2.5%至4.5%不等的月利率,累计吸收民间资金7.4亿多元,案发后能够追回的仅为3.41亿元。石小红非法集资案中的直接受害者有300多人,还有为数众多的间接受害者并未主动报案。

石小红非法集资案,被外界视为鄂尔多斯第一起大规模的与地下信贷直接相关的案件,对地下信贷圈子的冲击很大,而鄂尔多斯市财政局一位官员表示,石小红事件既是信用缺失,更是现有地下信贷模式的危机爆发。

在鄂尔多斯,地下钱庄所依赖的煤炭和房地产两个暴利行业,都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获利的机会和幅度都大不如以前。

“煤炭行业不是一个需要持续投资的行业,就鄂尔多斯而言煤矿对资金的需求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现在能大量吸引地下信贷资本的只有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很难承受那么高的利息。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鄂尔多斯市区的人口只有70万,东胜区基本满足了居民的住宅需求。有消息称,康巴什新区房子空置率高达70%,夜间零星灯火如豆,甚至在外界有“鬼城”之名。“现在老百姓都在持币观望。”张辉认为,这些房子什么时候能卖出去还是个未知数,这将决定着高利贷链条是否能顺利运转。

在整个高利贷链条中,最后一环至关重要,这个链条环节是,老百姓将资金融给地下钱庄老板,地下钱庄老板贷给开发商,开发商因为房子是贷款建造的,房价就会提高,最后一环变成了为高利贷埋单的人,即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而如果房子暂时卖不出去,将会影响这个链条的运转。

在多数人看来,虽然目前鄂尔多斯的放贷还是一片祥和景象,但危机已经存在。而煤矿方面则是如果经济复苏难望,利润进一步下滑,那房地产也好、煤矿主也好,这个运用高资本金运作起来的产业,将如何承受打击?

“鄂尔多斯住房过剩无可置疑,目前煤炭价格已经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开始收紧。而最终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个链条断了,受损失的不仅是放贷者,还会有当地的其他金融部门和政府,因为政府得收拾这个烂摊子。”张辉说。

当地特色 第3篇

1.新建大楼外观

结合未来需求进行功能分区

地下一、二层主要作为停车场、机房使用, 考虑未来使用需求, 地下二层局部区域预留为直线加速器治疗区。

一层主要为大厅、行政办公区、院史展示区、餐厅及便利商店;二、三层为医疗大楼的扩建使用, 二楼设有门诊区, 三楼则有门诊、复健室与职能治疗区, 未来会增建连通桥, 连接原有医疗大楼, 方便两区之间的联系;四至八层皆为护理之家的住房区, 规划1~5人的不同房型, 可容纳200位住民, 考虑到住民的采光需求, 故设有阳光室, 使不方便上下楼的老人也能在这里活动、交流。九层为员工宿舍, 分为四人间及六人间。

另外, 为改善膳食卫生质量, 医院于九楼设有符合HACCP标准的中央厨房, 以安全流程为全院供餐;高层主管办公区则设于十层, 并规划了可容纳382人的礼拜堂, 供活动使用。

院方已购入紧邻医院基地后侧的土地, 面积约14400m2, 计划作为老人医疗福利园区。目前正在设计规划中, 希冀借由新楼医院现有丰沛的医疗资源及整合优势, 为台南地区打造一处舒适且规划完善的老人医疗照护环境, 体现服侍 (Service) 、爱心 (Love) 、盼望 (Hope) 的规划目标。

外观以单元式大面积开窗为主

建筑物与周边医疗大楼及宿舍栋围塑, 形成院区中较为宁静的后院, 并借由围塑的空间规划花草休憩庭院, 与医疗大楼广场有所区别。

在室内空间设计上, 除了内部空间考虑无障碍环境外, 外墙开窗设计更考虑到让长者有良好的视野, 以单元式大面积开窗为主要建筑外观, 并以象征基督教意象的雕塑造型与建筑体量构成。外墙色彩以暖色系磁砖呈现出大楼的功能属性, 也利于维持院区的协调性, 此外, 建筑还配设丰富光影的标塔, 使该医疗大楼成为该地区的地标建筑。

2.全区平面图

4~5.建筑外立面

3.服务大厅

6.入口处

7~8.多功能会议厅

9.一层平面图

10.三层平面图

11.四层平面图

12.住房单元 (4人房) 平面图

顶楼设有礼拜堂

在护理之家顶楼设置礼拜堂, 并于讲台上方引入自然光, 以洒落的天光塑造神圣沉静的气氛, 并将视觉重点聚焦于讲台上, 从宁静中引领礼拜堂整体的宗教氛围。

护理站设于中心枢纽处

为方便同时照顾两个住房区, 将护理站设于中心处, 多人住房 (4、5人住房) 通常住有病情比较严重的住民, 因此离护理站最近, 以便发生突发状况时护理人员能及时应急。介护浴室与其他设施也置于护理站附近, 方便人员管理。

项目名称:台南新楼医院麻豆分院护理之家

结构系统:钢骨构造

用地面积:13151m2

总建筑面积:23824m2

层数:地下2层、地上10层

当地特色范文

当地特色范文(精选3篇)当地特色 第1篇从地域范围讲,“黔北”指贵州北部,包括桐梓、正安、道真等地,还包括綦江、习水等。但是民间概念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