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精选8篇)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第1篇

蚂蚁是勤快的昆虫,就是一身全黑,另人讨厌!我家的小阳台可是蚂蚁王国,有时候清晨我都会去观察它们,说观察不是观察,就是想“教训”它们,没想到,它们的勤勉另我惊讶和敬佩!如果人有它们那么勤劳那该多好!说实在,人没有蚂蚁勤快!这句话一点也不绝对,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清晨,我起了床,吃完早餐,我又去蚂蚁王国看望那些黑不溜秋的小蚂蚁。蚂蚁长着两对比细线还细的触角,顶端有一个圆圆的点,有白有黑;身后鼓鼓的;它们的身长简直不能测量,也许比一毫米还要短;两对眼睛小的几乎看不到,脚要不仔细看,你是会觉得它根本没长脚。也不知道它们国王是谁?竟有这样大的本事,凿出了一个小小的洞,小小的蚂蚁建一个对它们来说大大的王国,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团结的力量!看!一只蚂蚁准备出来搬食物,为了保险起见,在它出来前,左顾右看,看看敌军苍蝇是否来到?恩!安全,它出来了,可是我估计错误,它们小蚂蚁可没人类那么贪吃,它们哪!是个搬运工,这个工作你可别嫌低级,在蚂蚁的王国里。除了王国里的职位,最高级的就是搬运工了!为了逗逗那只小蚂蚁,我用我的嘴巴,用力的吹呼呼呼’一阵“风”向蚂蚁吹来,立刻倒下!“哎呀呀!起台风啦!启动一级防御措施!”蚂蚁动动它的触角向王国发起信号,谁知,那些小蚂蚁为了同伴的安全,不惜生命冒死救它,我停了,此时的我觉得惭愧,它们的精神另我敬佩!啊!这就是小蚂蚁团结的力量和友谊力量!

蚂蚁是只勤快的昆虫,但它们娱乐生活更不落于人类,唱歌、跳舞。它们样样都行!瞧!它们在爬我们的墙壁,很简单,它们在举行攀爬比赛!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一只强壮的小蚂蚁领先第一,紧跟其后的是一只小巧玲珑的小蚂蚁,观看比赛的观众们开始欢呼,这欢呼声太小了,听都听不到,但是我能看到那些可爱的小蚂蚁们开始举手、跳跃!攀爬比赛结束,阅兵式到!“将领们”各个挺胸抬头,那叫一个气势,最高领导人蚂蚁国王。开始喧念:“蚂蚁王国成立啦!”我想我想:这不就是开国大典嘛!呵呵!真会模仿!就从那个时候,蚂蚁王国终于成立了!表演的表演,比赛的比赛,全王国的人一起欢呼!

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也观察不了蚂蚁了!老妈把蚂蚁巢一锅端掉。又一年,蚂蚁们又回来了,又开始了它们自己的新生活!

漫游这蚂蚁王国,简直比出国旅游还有趣!有意思的话,欢迎来漫游这可爱、活泼的蚂蚁王国......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第2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幼儿对蚂蚁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寻找资料,解决问题,而是想把他们获得知识用各种形式加以表现。他们在头脑中经常想象,蚂蚁王国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安排了表征活动《蚂蚁王国趣事多》,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操作材料:纸、胶水、剪刀、水粉颜料、毛笔等,在活动中,选择绘画的幼儿比较多,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自觉的分成了几个组,有合作绘画的,有剪贴的,还有拼贴的,有用圆片拼贴的,很快,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蚂蚁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设计蚂蚁找食吃的;有设计蚂蚁大战的;有设计蚂蚁生小宝宝的;有天上的.蚂蚁,有地上的蚂蚁;有生活在树上的;有跑的,有玩的,形态各异。

活动后,幼儿进行了构图讲述,他们的讲述充满了稚气,但我们始终没有干预他们。下面是我们记录幼儿讲述的蚂蚁故事内容:

蚁后生了许多小宝宝,大家都在忙着给宝宝们准备食物,有面包、大米、糖,还有毛毛虫,真多呀。

人们开着挖掘机铲除了草,蚂蚁城只剩下一只蚂蚁了,因为这儿要盖楼房,它很难过,只能到别处安家了。

红蚁和白蚁为了争夺食物在进行大战,红蚁可厉害啦,它们有的用头顶,有的用嘴咬,不一会儿就占了上风,占领了食物。

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它在用触角传递好消息,告诉伙伴:这里有好食物,快来吃呐。

反思:

此活动幼儿兴趣很高,能自愿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伙伴和材料运用绘画、剪纸、水粉的表现形式,共同创设《蚂蚁王国》的画面,使幼儿从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激发创作的兴趣,引导他们用语言进行构图讲述活动,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师生之情。

蚂蚁王国的故事 第3篇

蚂蚁喜欢群体生活, 蚂蚁外出会整齐地排队, 蚂蚁能背上比自己重几十倍的东西搬家, 蚂蚁能预测未来的天气, 蚂蚁可以跑出一公里后按原路返回蚂蚁的这些特性、良好品质与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方向不谋而合, 所以我告诉小蚂蚁们一定要勤奋, 一定要团结, 一定要坚持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 我们预设了一系列活动, 如儿歌《逗蚂蚁》、体育游戏《蚂蚁爬爬爬》《小蚂蚁运粮食》、故事《蚂蚁拔刺》、歌曲《蚂蚁搬豆》、绘本《小蚂蚁和大西瓜》、探索《可爱的小蚂蚁》《引蚂蚁》、社会《团结力量大》、美工活动《蚂蚁贴贴乐》《蚂蚁故事盒》《蚂蚁旅行记》等等, 融合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多领域内容, 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 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发现, 进而深入激发幼儿学习蚂蚁那样勤奋努力、团结友爱、持之于恒的精神。

在开展蚂蚁的探索活动之前, 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活动“我见过的蚂蚁”, 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对蚂蚁知道多少, 在谈话中, 没想到孩子们对蚂蚁有比较多印象, 虽然这些是表面的、零碎的, 但我们已经感到孩子们对探索蚂蚁有着强烈的兴趣。

我想让孩子们通过实物观察更清楚地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并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那怎样才能把小蚂蚁引到教室里来呢?经过和小朋友们的讨论, 我们在自然角放置了饼干和糖来引蚂蚁, 不过可能由于在三楼的原因过去了好多天也没能引来蚂蚁。

后来我们购置了蚂蚁工坊, 我又提供了放大镜, 两组一个供幼儿观察, 在活动的过程中, 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小蚂蚁, 实物的出现更诱发了他们观察的兴趣, 孩子们在喂食的过程中讨论蚂蚁喜欢吃什么, 在喂水时又讨论多长时间喂多少为好, 在观察蚂蚁挖隧道时发现工蚁和蚁后的区别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就拿着放大镜乐此不疲地观察着、发现着!

在江海风情园的春游活动中我们开始了寻找蚂蚁的活动, 孩子们分散到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地方寻找蚂蚁。“我在草地上发现蚂蚁了, 蚂蚁的洞口很小很小的。”“老师, 我们挖挖蚂蚁的窝, 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吧!”“不行, 那样小蚂蚁就没有家了!”然后请幼儿把家中带来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 投放在有蚂蚁的地方, 有的幼儿把食物放在蚂蚁洞口旁边, 幼儿观察周围的情况, 结果放在洞口的食物蚂蚁发现的比较快, 很短时间就引来了蚂蚁, 孩子们还发现:“我给蚂蚁放了面包, 它们没吃, 给它投了白砂糖, 它们很快围上来, 一起把它抬回洞里。”通过验证, 幼儿发现, 蚂蚁喜欢的食物与自己猜想的基本一致, 他们还发现, 小的食物蚂蚁会马上搬运回家, 大的食物蚂蚁会通过触角相互传递信息, 在一段时间后, 食物上就会粘满蚂蚁, 黑压压的一片。

在寻找活动中, 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性很高, 每个幼儿都认真仔细地找, 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告诉伙伴, 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通过猜想、寻找, 从想象到实践验证, 幼儿对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了确切的认识, 对自己的错误猜想通过实践自己进行否定,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主题活动中, 我们还学习了儿歌《逗蚂蚁》、故事《蚂蚁拔刺》, 于是我又想到结合手工活动布置到主题墙上, 把大小不同的泡沫球涂成黑色, 孩子们用牙签把头、胸、腹连起来, 贴上眼睛, 装上火柴做的触角, 蚂蚁故事盒就呈现了, 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这样孩子们就能看着它们回忆、讲述故事了。

在连续几天对蚂蚁的观察讨论中, 有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蚂蚁总是一群一群地爬?”“为什么那天我给蚂蚁吃饼干屑时, 它们总不吃, 却总是一起抬着走?”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 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蚂蚁搬豆, 目的在于通过歌曲的学习,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特性成群结队的搬运食物, 不自私、不贪吃、互相分享。活动中幼儿对歌曲内容和蚂蚁的形象掌握的很好, 敢于大胆创编动作, 并踊跃在集体面前表演, 个别平时表现胆怯的幼儿也受活跃气氛的鼓舞, 主动来表现自己。

音乐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表现得很活跃, 兴趣相当高, 为了加深幼儿对人多力量大这一道理进一步理解, 我设计了体育游戏《蚂蚁抬抬乐蚂蚁搬家》;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搬运粮食的不容易, 我又开展了体育游戏《蚂蚁背背乐蚂蚁运粮食》;另外还带领幼儿学习小蚂蚁排队走路我试图让幼儿通过游戏, 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就更高了, 只是小班的幼儿年龄小, 手臂力量不够, 控制和协调能力软弱, 在活动的过程中时有摔跤、跌撞的现象发生。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 幼儿对蚂蚁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 他们的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寻找资料, 解决问题, 而是想把他们获得的经验用各种形式加以表现。他们在头脑中经常想象, 蚂蚁王国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所以我们安排了手工活动, 先是简单的《蚂蚁贴画》由孩子们合作完成, 布置在主题墙上。然后我们收集了各种瓶盖, 活动中, 有撕贴草地的, 有撕贴小蚂蚁的, 有用瓶盖拼贴大蚂蚁的, 还有添画蚂蚁触角的。在我们老师的帮助下, 很快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蚂蚁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故事情境不是老师规定的, 而是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 连故事题目《小蚂蚁的旅行》也是蔡奇伦小朋友取的。他们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设计蚂蚁找食吃的;有设计蚂蚁大战的;有设计蚂蚁生小宝宝的;有天上的蚂蚁, 有地上的蚂蚁;有生活在树上的;有跑的, 有玩的, 形态各异。活动后, 孩子们还喜欢看着讲述, 他们的讲述充满了稚气, 但我们始终没有干预他们。此活动幼儿兴趣很高, 能选择材料运用撕、贴、画的表现形式, 共同创设画面, 从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 激发创作的兴趣, 并能用语言进行构图讲述活动, 发展了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蚂蚁王国的故事 第4篇

蚂蚁喜欢群体生活,蚂蚁外出会整齐地排队,蚂蚁能背上比自己重几十倍的东西搬家,蚂蚁能预测未来的天气,蚂蚁可以跑出一公里后按原路返回……蚂蚁的这些特性、良好品质与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方向不谋而合,所以我告诉小蚂蚁们一定要勤奋,一定要团结,一定要坚持……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预设了一系列活动,如儿歌《逗蚂蚁》、体育游戏《蚂蚁爬爬爬》《小蚂蚁运粮食》、故事《蚂蚁拔刺》、歌曲《蚂蚁搬豆》、绘本《小蚂蚁和大西瓜》、探索《可爱的小蚂蚁》《引蚂蚁》、社会《团结力量大》、美工活动《蚂蚁贴贴乐》《蚂蚁故事盒》《蚂蚁旅行记》等等,融合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多领域内容,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发现,进而深入激发幼儿学习蚂蚁那样勤奋努力、团结友爱、持之于恒的精神。

在开展蚂蚁的探索活动之前,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活动“我见过的蚂蚁”,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对蚂蚁知道多少,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对蚂蚁有比较多印象,虽然这些是表面的、零碎的,但我们已经感到孩子们对探索蚂蚁有着强烈的兴趣。

我想让孩子们通过实物观察更清楚地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并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那怎样才能把小蚂蚁引到教室里来呢?经过和小朋友们的讨论,我们在自然角放置了饼干和糖来引蚂蚁,不过可能由于在三楼的原因过去了好多天也没能引来蚂蚁。

后来我们购置了蚂蚁工坊,我又提供了放大镜,两组一个供幼儿观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小蚂蚁,实物的出现更诱发了他们观察的兴趣,孩子们在喂食的过程中讨论蚂蚁喜欢吃什么,在喂水时又讨论多长时间喂多少为好,在观察蚂蚁挖隧道时发现工蚁和蚁后的区别……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就拿着放大镜乐此不疲地观察着、发现着!

在江海风情园的春游活动中我们开始了寻找蚂蚁的活动,孩子们分散到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地方寻找蚂蚁。“我在草地上发现蚂蚁了,蚂蚁的洞口很小很小的。” “老师,我们挖挖蚂蚁的窝,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吧!”“不行,那样小蚂蚁就没有家了!”……然后请幼儿把家中带来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投放在有蚂蚁的地方,有的幼儿把食物放在螞蚁洞口旁边,幼儿观察周围的情况,结果放在洞口的食物蚂蚁发现的比较快,很短时间就引来了蚂蚁,孩子们还发现:“我给蚂蚁放了面包,它们没吃,给它投了白砂糖,它们很快围上来,一起把它抬回洞里。”……通过验证,幼儿发现,蚂蚁喜欢的食物与自己猜想的基本一致,他们还发现,小的食物蚂蚁会马上搬运回家,大的食物蚂蚁会通过触角相互传递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食物上就会粘满蚂蚁,黑压压的一片。

在寻找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认真仔细地找,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告诉伙伴,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通过猜想、寻找,从想象到实践验证,幼儿对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了确切的认识,对自己的错误猜想通过实践自己进行否定,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主题活动中,我们还学习了儿歌《逗蚂蚁》、故事《蚂蚁拔刺》,于是我又想到结合手工活动布置到主题墙上,把大小不同的泡沫球涂成黑色,孩子们用牙签把头、胸、腹连起来,贴上眼睛,装上火柴做的触角,蚂蚁故事盒就呈现了,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样孩子们就能看着它们回忆、讲述故事了。

在连续几天对蚂蚁的观察讨论中,有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蚂蚁总是一群一群地爬?”“为什么那天我给蚂蚁吃饼干屑时,它们总不吃,却总是一起抬着走?”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蚂蚁搬豆,目的在于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特性——成群结队的搬运食物,不自私、不贪吃、互相分享。活动中幼儿对歌曲内容和蚂蚁的形象掌握的很好,敢于大胆创编动作,并踊跃在集体面前表演,个别平时表现胆怯的幼儿也受活跃气氛的鼓舞,主动来表现自己。

音乐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表现得很活跃,兴趣相当高,为了加深幼儿对人多力量大这一道理进一步理解,我设计了体育游戏《蚂蚁抬抬乐——蚂蚁搬家》;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搬运粮食的不容易,我又开展了体育游戏《蚂蚁背背乐——蚂蚁运粮食》;另外还带领幼儿学习小蚂蚁排队走路……我试图让幼儿通过游戏,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就更高了,只是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手臂力量不够,控制和协调能力软弱,在活动的过程中时有摔跤、跌撞的现象发生。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幼儿对蚂蚁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寻找资料,解决问题,而是想把他们获得的经验用各种形式加以表现。他们在头脑中经常想象,蚂蚁王国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安排了手工活动,先是简单的《蚂蚁贴画》由孩子们合作完成,布置在主题墙上。然后我们收集了各种瓶盖,活动中,有撕贴草地的,有撕贴小蚂蚁的,有用瓶盖拼贴大蚂蚁的,还有添画蚂蚁触角的。在我们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蚂蚁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故事情境不是老师规定的,而是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连故事题目《小蚂蚁的旅行》也是蔡奇伦小朋友取的。他们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设计蚂蚁找食吃的;有设计蚂蚁大战的;有设计蚂蚁生小宝宝的;有天上的蚂蚁,有地上的蚂蚁;有生活在树上的;有跑的,有玩的,形态各异。活动后,孩子们还喜欢看着讲述,他们的讲述充满了稚气,但我们始终没有干预他们。此活动幼儿兴趣很高,能选择材料运用撕、贴、画的表现形式,共同创设画面,从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激发创作的兴趣,并能用语言进行构图讲述活动,发展了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走进蚂蚁王国 第5篇

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属于蚂蚁们的“学校”。你瞧,他们正准备做早操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小二蚁组”,左边是一只庞大的蚂蚁,姑且称为托托,右边则是一只娇小的蚂蚁,就叫它诺诺。

在做早操的时候,托托不小心撞到了诺诺,诺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眼泪争先恐后地落了下来,一边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大家,一边梨花带雨地流泪。其他蚂蚁毫不犹豫地拥了过来,一起抬起诺诺走向医务室。他们的嘴里不停的在安慰诺诺,诺诺连声说谢谢。

当一切都安定下来之后,我来到了蚂蚁们的“菜市场”。这里可热闹啦~有的蚂蚁在聊天;有的蚂蚁在和商贩讨价还价;还有的蚂蚁则爱不释手地拿着一样商品,眼里流露出的是憧憬我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和谐而又美好

忽然,我不小心弄出了点蚂蚁们察觉得到的动静,他们开始四处乱窜。当时我真是后悔极了!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突然,这样一幅画面闯入我的眼前

一只弱小的蚂蚁在拥挤的“蚁海”中摔倒了,另一只大蚂蚁不假思索地赶过去,以最快的速度解救了小蚂蚁,带着小蚂蚁火速逃离现场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

看到他们这样团结,我完全迷住了,蚂蚁的脑海里到底蕴藏着什么?究竟有多少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黄昏很快就到来了,劳动工蚂蚁唱着欢乐的歌儿回家了。我却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心情

蚂蚁王国 第6篇

我惊奇的发现,屋子里正举行“联欢午会”,两只体型较大的蚂蚁兄弟在敲击着“食物鼓”。我觉得这种音乐胜于人间的一切音乐,我们人间的音乐需要特定的音符,而虫子们却没有这样的拘束,它们可以拿任何的东西进行敲击,没有特定的音符,听着听着,我简直陶醉了,因为人类能做的事,虫子们也能做,真不敢相信虫子们也能弹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嘿,伙计,来跳舞吧!一位正在疯狂的挥舞这触角的蚂蚁大哥冲我大叫,我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们一起跳舞。

乐曲一停,我继续“走”着,看见有许多正在各行各业的蚁民,有老师、工厂职员、搬运工等

“叮叮叮”一声仓促的单车铃响,把我从梦境中拉了回来,啊!太阳已经偏西,我多么得意呀!

蚂蚁王国 第7篇

我们发现这里的蚂蚁竟然都会说话!一阵风吹来,一片树叶重重地压在了我的身上,路天霖怎么拖也拖不走。这时,一只蚂蚁走了过来。

“小蚂蚁,快来救救我!”

“我不叫小蚂蚁,我的名字叫团团,再说,我也不比你小”

然后,他和路天霖一起拖走了树叶,救出了我。

“团团,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蚂蚁王国的公民最喜欢帮助别人了,你们愿意去我们的王国看看吗?”我们点点头。

没一会儿,就到了蚂蚁王国。我们发现这里有许许多多的食物,而且,许多食物比蚂蚁要大好多倍呢!这时,有一只蚂蚁走了过来,凶狠地问:“你们是谁?”团团连忙解释说:“不要发火,他们是我请来的客人,这位叫壮壮。”

“你好,壮壮。”

“你们好。”

后来团团带我们去仓库继续参观。半路上他说:“噢,对了,你们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雨虹。”

“我叫路天霖。”

“到了,就是这里。”

哇!这里好忙好忙,有的在搬运货物,有的在运送粮食,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指挥员工

“你们能让我们变大回家吗?”

“当然。”团团自信地说。

于是,它拉着我们的手,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吃下了两片花瓣,没一会儿,我们就开始慢慢地变大,一下子就回到家里

“小懒虫,快起床。”咦,好像是妈妈在喊我呢。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第8篇

马岩松, 1975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获建筑学硕士学位以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马岩松2004年成立了北京Ma D建筑事务所, 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 (a Ia) 建筑研究奖金;2006年获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他的建成作品“红螺会所”和“胡同泡泡32号”被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分别提名为2009年度以及2010年度设计奖;2008年, 被ICo N杂志评选为全世界20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

□作品简介

项目名称:哈尔滨文化中心

项目地点:中国·哈尔滨

委托单位:哈尔滨松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主持: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结构设计:赵瑞祥

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_缘起:营造一座人文、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文化岛

哈尔滨文化中心是由北京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坐落在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 西起拟建经纬街过江隧道, 东至滨洲铁路桥, 北起三环路, 南至太阳岛围合区域的外贸堤以内, 用地以“堆岛”方式形成, 形似弯月, 与这座北国之都著名的自然栖息地——太阳岛遥相呼应, 是太阳岛北面正在拓展的一部分。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其延续了周围的景观, 波动起伏的建筑形态呼应了被大雪覆盖的山脉。作为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松花江沿江景观带的重要景观节点, 哈尔滨文化中心没有像其他大剧院一样选址在城市的行政中心, 作为一座孤立的城市地标而存在, 而是以当地自然文脉为背景, 在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湿地的基础上, 让哈尔滨大剧院、职工文化艺术宫、万人广场和原生态湿地景观公园共同构成一个文化岛, 实现人文、艺术与自然的融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曾评出“2014最让人惊喜的十大建筑”, 哈尔滨文化中心即位列其中, Cnn在评选中称赞了哈尔滨文化中心的“曲线感”及“富有生命力的结构”, 并评价其“将艺术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结合”。

_构想:讲述一部冰雪北国的建筑故事

文化岛四面环水, 以开阔的江岸为背景, 犹如延绵的冰川彼此相连, 在凝聚与流动之间浑然天成。主入口桥犹如玉带横跨湿地, 将城市和文化中心连接起来。数座流态式的建筑向周围延伸, 利用地形起伏将人流从不同方向引入大剧院和文化艺术宫的入口。作为文化岛的中心建筑——大剧院的外部坡道, 如风划过雪山所留下的痕迹, 引导着人们从室内到室外, 从地面到空中的漫步。人们可以顺着景观环廊攀缘而上, 在不同的高度观赏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在建筑群的最高点, 人们如同站在山顶, 整个湿地风光尽收眼底。

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北国的冰雪风貌, 建筑形体作为环境的延续, 以自然的韵律消解了这类大体量建筑的体积感, 整个建筑群犹如雪山般延绵起伏, 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

大剧院建筑的外表面为特制的纯白色铝板, 部分墙面也采用了白色的石材和混凝土, 给人以冰雪般纯净的感觉。观众厅顶部天窗的自然采光设计, 在白天可以完全满足室内照明, 既节能又可以营造出特殊的光影氛围。大剧院由大小两个剧场组成, 大剧场可容纳1600人, 由底层池座和两层楼座组成。内部空间运用了大量实木, 一方面为大剧院观演厅提供最好的声学效果;另一方面, 这些实木形体与白色墙面形成冷暖色调对比, 透出雪山木屋特有的温暖氛围。剧院的舞台设计不但适合西方歌剧和现代戏剧的表演, 也可以满足中国传统戏剧的观演要求。声学和灯光的设计提供了高水准的内部环境。由亚克力曲面灯体包裹的二层贵宾席通透闪烁, 像巨大的星体漂浮于剧院穹窿之下。舞台部分为标准的品字形舞台, 配合多功能升降设计的乐池, 可满足歌剧舞剧等大型演出的需要。内部与大剧场贯通一体的400座的小剧场以表演话剧、室内乐、戏曲为主。后台幕墙开启式设计让舞台背板可以像宽幅屏幕般展开, 以自然为背景, 让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而室外的水面部分也更可以作为室外观众席, 打开幕墙的舞台便成了无遮挡的全景舞台。独创性的设计赋予了大剧院空间宏大而细腻的戏剧性效果, 以适应现代剧场艺术的创新与多变。

文化中心展现了城市尺度、自然尺度和人体尺度的丰富层次, 充分实现文化建筑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整个文化中心的边缘与江岸、湿地绿原缠绕交错, 模糊着自然与人工的边界。而坡道、桥、空中平台和广场这些开放性空间的交错组合, 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们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 得到不同的感官体验。大剧院与文化艺术宫之间巨大的人造湖面, 与建筑形成虚实对比, 一条景观长桥横跨其间, 营造出一种“空有/空无?”的禅意之境。人们可以顺着景观桥从大剧院一直向东走到比邻万人广场的文化艺术宫, 这座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建筑与大剧院在形体上遥相呼应, 功能包括职工培训、会议、文化教育、展览、酒店和餐饮等空间。这些设施将最大限度地为参观者、观众和工作人员提供人性化的多样性空间。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动物世界蚂蚁王国(精选8篇)动物世界蚂蚁王国 第1篇蚂蚁是勤快的昆虫,就是一身全黑,另人讨厌!我家的小阳台可是蚂蚁王国,有时候清晨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