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政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 年6 月2015年6 月期间抽取该市中小学生998 名, 及其家长共同参与配对问卷调查。 该调查共发放998 份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72 份。 根据回收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 将972 名中小学生按照肥胖情况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
1.2 调查方法
该调查采取问卷方式进行, 该调查所用问卷是在参阅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设计的, 并咨询相关专家进行修正后投入使用的。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的一般情况及其对肥胖和糖尿病的认知程度。 根据回收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 将972 名中小学生按照肥胖情况分为肥胖和非肥胖。 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分析, 来评价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临床研究记录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的计数资料以 (±s) 的形式进行表示, 使用t检验;其中的计量资料使用 χ2检验。 以 α=0.05 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被调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糖尿病认知的情况分析
从该调查数据来看,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达90.7%, 且调查数据显示,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糖尿病疾病知识的回答错误及不知道率显著低于被调查的中小学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糖尿病疾病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被调查中小学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综上所述,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显著高于中小学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 所示。
2.2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评价及被调查中小学生的自我营养状态评价情况分析
从该调查结果来看, 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32.6%和5.3%, 相应的, 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对自身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14.0% 和13.9%。 在非肥胖中小学生中, 家长认为肥胖的学生认为自己非肥胖的比例比认为自己肥胖的比率显著较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肥胖中小学生中, 认为自己非肥胖的中小学生的家长认为学生非肥胖的比例比家长认为其肥胖的比例显著较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综上所述, 中小学生家长对肥胖的错误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正确的肥胖观。 具体调查数据见表2 所示。
2.3 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有糖尿病史和无糖尿病史者对糖尿病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
在“糖尿病是否是可预防的疾病”方面的调查, 合并糖尿病史的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史的家长,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糖尿病是否具有遗传性”方面的调查, 合并糖尿病史和无糖尿病史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相当,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两类家长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准确率都比较低; 在 “糖尿病是否是终身性疾病”方面的调查, 合并糖尿病史的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史的家长,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血糖控制不理想, 儿童及青少年是否会出现发育迟缓和法语障碍”方面的调查, 合并糖尿病史和无糖尿病史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相当,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目前来看,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 同时,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日趋低龄化,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 这与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且临床研究已得到证实,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发病低龄化的而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目前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和糖尿病防治已经成为了慢性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领域[2]。
家庭是儿童及青少年接触最为密切, 接触时间最久的一个环境, 同时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引导来实现的, 因此, 家长对肥胖和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必然会对儿童及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家庭教育会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及疾病认知程度产生重要影响[3]。 从该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 尽管被调查的中小学生家长的糖尿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 但是其对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正确认识却不足, 而相应的, 被调查的中小学生对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则更显得缺乏。同时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到, 在对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认知度较高的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中, 其子女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回答错误率仍然比较高。 这一结果表明, 家长对子女的肥胖和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 这种家庭教育的缺乏会导致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 及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除此之外, 严重缺乏的肥胖及糖尿病疾病知识家庭教育, 不仅仅会导致儿童及青少年疾病知识的缺乏, 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对自身血糖情况的关注缺失。 这就导致, 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 只有在儿童及青少年出现较为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 甚至发生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时, 才会引起重视, 得到就医确诊, 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 糖尿病是一种能够预防的慢性疾病, 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展积极地家庭教育, 对其普及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知识, 使儿童及其青少年提高自身营养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关注, 并定期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糖尿病筛查, 对于有效降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政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抽取该市中小学生998名, 及其家长共同参与配对问卷调查。所有学生采用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72份。根据回收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 将972名中小学生按照肥胖情况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结果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达90.7%, 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32.6%和5.3%, 相应的, 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对自身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14.0%和13.9%。在“糖尿病是否是可预防的疾病”方面的调查, 合并糖尿病史的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史的家长,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能够预防的慢性疾病, 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展积极地家庭教育, 对其普及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知识, 使儿童及其青少年提高自身营养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关注, 并定期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糖尿病筛查, 对于有效降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肥胖,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Tamayo Teresa, Christian Herder, Rathmann Wolfgang.Impact of early psychosocial factors (childhoo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adversities) on futur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tabolic disturbances and obesity: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ublic Health, 2010 (10) :525
[2] Cynthia Warren.The Bienestar/NEEMA Early Childhood Obesity and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a Formative Evaluation[J].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013, 45 (4) :S75-S76.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儿童观、教育观、小学化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一个自然人,应该得到和人一样的待遇。应该得到向成人一样的尊重。不应该变成家长向外界炫耀的资本,更不是家长老师向其灌输知识的瓶子。同时,儿童他不是成人。从心理身理上讲他都还不满足一个成人的条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儿童也一样。只是成人与儿童的快乐来源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给予他们希望得到的快乐。遵循他们成长的规律,真正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这样会适得其反的。
而作为儿童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在正确认识儿童之后,我们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使命。我们肩上担负的是教育儿童的重任,我们是为了孩子这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服务的。儿童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呵护。
而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
有记者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一个学龄前儿童,一个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的儿童身上。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但没有帮助儿童成长,反而给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增加负担。如果你能挑上100斤,别人硬叫你挑上200斤,你愿意吗?你有想过孩子的想法吗?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获得知识和经验就是在游戏中来的,不是你老师或者家长灌输给他的。如果你给一个从未接受过烫的孩子说那个烫,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反之,如果你让一个
4、5岁的孩子整天做作业,他痛苦吗?以后这样的事情他还想做吗?
在市内一家私立幼儿园打工3年多的某某老师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又失业了。这是这个毕业于某幼师学校、学幼儿教育专业的女孩3年来的第5次失业了。“没有办法,我学的是幼儿教育专业,没学过小学教育,不能给孩子们教小学课程,所以呆不久。”该老师告诉记者,几次失业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在幼儿园不会教孩子们小学的课程。
幼儿时期是奠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个性的形成、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的时期。如果孩子比较懂事,对人有礼貌,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谦让、合作、向他人学习,这些好的品质,就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如果在幼儿阶段没有形成好的品质和习惯,以后花费再多工夫,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人的很多经验的获得都是在幼儿时期。
再说,儿童,是一个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需要的自然的成长,而不是整天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听老师讲课,专专心心的做作业。长时间的坐,孩子的如果一旦坐姿不正确造成孩子脊柱歪曲,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们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帮助孩子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同时,他们的
身体机能需要锻炼,各种能力需要发展。肌肉骨骼需要发育。坐在教室,这些能好吗?
就算你的孩子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威逼利诱下学会几个英语、几首唐诗、几个中文、几个拼音。那他在小学就不愁了吗?也许是,他在一年级时不用努力就会取得优越的成绩,那他就会想,学习也不是什么难事,产生懒惰心理,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这不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班吗?
社会的竞争压力,家长的迫切心态,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给某些早教机构以可乘之机。他们打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进行知识传授和强化训练。大大加强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和幼儿园对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认识不足导致的现象。 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不能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我们不光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专业主导性,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确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家庭教育,帮助和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应以儿童发展为本,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幼儿园应重视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借助家长会、家庭开放日、家长论坛等平台,开办系列专业教育知识得讲座,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教育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记得2013年6月,我院举办了一次讲座,当时很多家长参与了这里讲座,当张芬园长向大家介绍《指南》中一些目标时,一位家长就说了,“原来教小孩还有那么多门道哦”。当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不会再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纠正。
2、合理安排幼儿教育教学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幼儿的思维发展归结为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材料以表象为主其思维形式还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只有当儿童进入小学后他们的思维才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能够完成对概念的较为复杂的思维操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学习活动应以游戏教学为主。一方面,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因此幼儿期的主要生活内容应该是“游戏”,“学习”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了幼儿的一日活动密切相关,其时间安排应该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要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要满足孩子的活动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能满足大部分孩子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3、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养。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光是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不足的。现代社会的神速进步,是我们不可估量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不敢说成为时代的引领,最起码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这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未来。关注幼儿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值得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更是一个迫于解决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共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做
贡献。还孩子一片蓝天,给孩子一个自由。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红《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3篇
1.1 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的测评模式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特殊教育与语言-言语障碍矫治不变的定理,测评是鉴定被观察对象是否需要及需要何种特殊教育、也是语言-言语矫治的首要前提。国际上关于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的评测理论模式主要有3种。
1.1.1 描述模式 描述模式(descriptive approach)最早由Miller(1983)提出,它强调儿童语言-言语行为的描述或结果,其目标为指认出儿童语言-言语表现的问题并详列儿童语言-言语表现的类型特征及其尚未发展出来的部分(如只出现主谓成分,但尚未出现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根据Miller的观点,语言-言语矫治师在决定语言-言语教学策略时,应考虑利用这种测评方法来获得必要的信息。除此之外,也可根据这种测评方法获得的信息假设造成儿童语言-言语问题的原因。该模式强调自发性说话语言样本的收集与分析,以及观察儿童在自然沟通情境中的表现,是了解其语言-言语能力的必要途径,由这些通过描述方法而获得资料,可以更为确切地了解儿童在日常沟通互动中的语言-言语技能实况。
1.1.2 因果模式 对儿童语言-言语障碍的矫治,不仅需要了解其语言-言语行为的状况,有时还需要了解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Miller将这种出于医学治疗目的而建构起来的评测手段和方法归类为因果模式(causative approach),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找出儿童语言-言语障碍的病因,并隐含医疗人员可依据病因采取特定治疗方案的假设。这是因为,有时知道病因就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加准确地了解患儿的某些学习特性,并据此提供更为适当的治疗策略。例如,对听
障儿童的语言-言语障碍治疗,由于了解导致其构音或发音或语畅方面障碍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听觉问题,因此有效的听觉训练自然纳入了治疗策略考虑和选择的范畴。然而,在非听力问题导致儿童语言-言语障碍临床矫治领域,后一隐含目的常常无法达成。比如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或是语言学习障碍(language learning disability)儿童的语言问题,虽然可由大脑神经的某些细微层面找出其语言学习困难的可能致因,但即便如此,也很难根据这些大脑神经细微问题的信息制订更适宜的治疗方案或策略。
1.1.3 心理测量模式 描述模式、因果模式的测评要想取得实效,更多地依赖于施测者深厚的语言-言语病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鉴定经验,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于是一种以强调使用标准化、常模参照的儿童语言-言语问题测量模式应运而生。国际上把基于这种思想设计的评测手段和方法统称为心理测量模式,评测者不是依据自己的观察和主观判断,而是依据被试儿童在标准测验上的得分,计算出其标准分数或百分等级,并据此决定其是否出现语言-言语发展与学习问题。心理测量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常模资料初步判定儿童是否有语言-言语问题,并依据不同类型的标准化语言-言语测量工具,了解其困难所在。然而,语言的本质毕竟是复杂的、多面性的,而且无法明确地从沟通情境中切割出来。因此,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只能触及儿童语言-言语能力的某些层面,而不是全部。
鉴于以上3种关于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的测评模式各有优劣,因此正如Owens(1999)所建议的那样:一个完整的语言-言语测评工作的展开应整合各种模式,具体包括:①个体病史的收集以及与监护者、照顾者的访谈;②不同自然情境中儿童语言-言语沟通行为的观察;③借助常模参照的标准化测验;④个体会话交谈语言样本或叙事样本的收集与分析。
1.2 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的治疗模式
在明确儿童语言-言语障碍的病因和特征之后,接下来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适宜的教学或矫治。由于受到不同流派理论、观点的影响,有关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的教学或治疗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模式。根据Klein与Moses
(1994)Kuder(2003)、Donaldson(1995)等研究者的总结,当前有关儿童早期语言-言语教学或治疗的理论模式分为如下4类。
1.2.1 行为学派语言治疗模式 行为学派(behavioral theory)语言治疗模式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它以学习理论原则为依据,主张:①语言的习得是经由模仿、增强、逐步形成的,如同其他各种行为一样,古典制约、操作制约是最好的例证;②环境对语言学习极其重要。因此,在教学或矫治推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或做法:教学目标一定是可观察的语言或沟通行为;教学目标要提及沟通或社会互动的情境;要对长程或短程目标间的关系给予说明。尽管行为学派的语言教学或矫治技巧(如模仿等)可以让儿童说出不同结构的语句或是新词汇,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儿童所习得的语言无法类化(Leonard,1981)。
1.2.2 发展心理语言学派语言治疗模式 发展心理语言学派(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语言治疗模式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它与行为学派的观点截然相对,主张:①语言是人类一种先天具备的能力;②每个人先天就具备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③不同阶段的语言是依序发展出来的行为。因此,在教学或矫治推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或做法:语言-言语矫治目标的制订必须依据语言-言语行为或是神经动作发展的类别或类型而定;目标的排列应依据发展顺序列出。
1.2.3 信息处理学派语言治疗模式 信息处理学派语言治疗模式简称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发端于上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其间尤以Osgood与Miron(1963)、Wepman、Jones、Bock与Van Pelt(1960)发展出来的信息处理理论,对语言病理学领域中的测评与矫治方面发展的影响最大。这一模式主张:①信息处理历程是语言正常运作与语言障碍的基础;②视觉或听觉记忆、听觉辨别、视觉联结、视觉接收、视觉合成是语言的认知运作处理历程;③语言的认知运作处理历程与语言处理皮质区相呼应;④语言学习与人的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紧密相关;⑤语言表达时符号的提取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或矫治推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或做法:语言-言语教学或矫治目标的制订应考虑信息处理历程,知觉、辨别与提取是不同的3个层次和水平;
语言-言语教学或矫治目标的制订还要考虑到影响语言-言语行为表现的语言及非语言层面要素。
1.2.4 语用学派语言治疗模式 语用学派(pragmatics movement)语言治疗模式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是一种受到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影响,将语用论点整合进儿童早期语言-言语教学或治疗过程的模式。相对于其他3个模式,它主张:①更强调语言的沟通功能;②认为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是受社会与情意互动需求激发的;③在教学中强调使用语言的不同功能,以及交谈对话规则的重要性;④重视非语言及语言脉络或情境对沟通功能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或矫治推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或做法:语言-言语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能影响或帮助个体达成沟通功能为优先选择;语言及非语言要素是制订教学目标要考虑的内容;言谈或篇章技能也是语言-言语教学目标要考虑的选项;以帮助儿童个体发展从形式到内容到使用的交互运作的整体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沟通环境的提供与创设,是教学或矫治得以取得实效的关键。
2 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矫治介入的执行模式
在儿童早期语言-言语障碍矫治介入执行层面,这项工作传统上常被认为是接受语言-言语矫治师所提供的一对一教学。随着语用论点整合儿童早期语言-言语教学或治疗过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家长与其他专业人员在与儿童沟通互动时,如何运用适当的沟通互动技巧,让儿童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接受语言沟通的内容、形式、使用方式或功能的输入,进而系统地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为以下3种介入模式。
2.1 语言治疗师主导的介入模式
语言治疗师主导的介入模式(clinician-directed intervention approach)是指由语言治疗师负责矫正或改善儿童的语言沟通问题,其教学重点放在儿童已有障碍或发展迟缓的语言结构、沟通能力训练层面上。一般而言,语言治疗师常应用早期介入中的诊断、矫正或弥补等概念和技巧进行语言障碍治疗。直接教学法(direct instruction)结构化对话(structural discourse)、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和情境教学法(milieu teaching approach)都是语言治疗师主导介入、激发儿童语言学习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2.2 家长本位的语言介入模式
家长本位的语言介入模式(parents based language intervention
approach)是一种建议并引导家长掌握如何与孩子互动、进行语言示范和扩展语言技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语言训练技巧,帮助子女在不同情境中使用语言,提升沟通技能的语言障碍干预、治疗方案。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表达技能,其实施方式则一定要配合以语言治疗师为指导的治疗方式。
2.3 教室本位的语言治疗介入模式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4篇
7、月之故乡(彭邦桢) 毛虫对蛾子说: 你的翅膀真漂亮。 痛的是我, 还是妈妈?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8、磨刀石(圣野) 月亮把夜天 当做一块 蓝幽幽的 磨刀石 磨亮了镰刀 她就要去收割 像麦粒一样成熟的 满天的星星了
9、毛虫和蛾子(顾城)蛾子微笑了, 是吗?
我的祖母是凤凰。 蛾子对毛虫说: 你的头发闪金光。 毛虫挺自然, 可能,
我的兄弟是太阳。
10、妈妈的眼泪(苦苓) 伤心的时候, 妈妈流泪,
泪水滴在我的伤口上; 说也奇怪: 我的伤口不痛了, 妈妈笑眯眯。
生气的时候, 挨打的我流眼泪, 妈妈也流眼泪; 说也奇怪:
高兴的时候, 全家笑呵呵, 我抱紧了妈妈; 说也奇怪: 爱哭的妈妈, 又流泪了!
11、棕榈树(管用和)向着雨水, 向着太阳, 伸出一个个 绿色的巴掌。 棕榈树,你要什么? 快快对我讲。
太阳的金线亮闪闪, 雨水的银丝闪闪亮,
我用金线和银线, 拧成棕丝作衣裳。
12、蟋 蟀(赵宗宪) 蟋蟀和我捉迷藏 蟋蟀躲在墙角里 我找来找去找不到 一赌气 我就不再找了 蟋蟀看见我变了脸 就连连叫着 我告诉你我在这里 还不行吗?
13、鼠年致老鼠(阎妮)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干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14、老 树(顾 城) 老树, 老得要命, 在夜里黑得吓人。 要吓我们,
我们这么近,这么近, 它不高兴。 “我认识你姥姥, 我告诉你外公, 嗯哼” 我们不作声, 我们听, 像两个好儿童。
15、松塔(顾城) 松枝上, 露滴晶光闪亮, 好像绿漆的宝塔, 挂满银铃铛。
16、笼 中 虎(列〃拉什可夫斯基) 一只小老鼠来到动物园,
看见老虎就乐得笑了: “嗨,你这猫,到底 也让鼠笼逮住了!”
17、蜻蜓(朱湘) 蜻蜓
红的绿的小的大的; 都好看,
都有掠微波的薄翼。
18、荷 叶(朱湘) 半卷的,全开的; 都可爱,
都是蜻蜓的小绿伞。
19、叶子的眼睛(陈木城) 山上的早晨, 雾气还迷迷蒙蒙, 阳光就走进森林, 脚步,很轻很轻, 不小心把树叶摇醒, 哇
水灵灵,亮晶晶, 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 眨呀眨的好像说: 天亮了,真高兴! 20、水仙花(米尔恩) 她戴着黄色的太阳帽, 她穿着绿色的长裙; 她面对着南来的风, 向人们不住地鞠躬。 她面对着温煦的太阳光,
摇摆着嫩黄色的头; 她对她的邻居悄悄说: “冬天已经过去”
21、白天鹅(金波)
从天上飘来一朵云, 落在湖心, 那是一只天鹅, 它在等谁?
从天上飘来一朵云, 落在湖心, 还是一只白天鹅, 它在等谁?
两只白天鹅游在一起, 像爸爸妈妈那样相亲; 我愿变成一只小天鹅, 紧紧跟随着他们。
22、蝌蚪(李昆纯) 青草池塘绿茵茵, 小蝌蚪,墨晶晶, 一湾湾,一片片,一群群。
扭扭摆摆, 在游春,
多像五线谱上跳动的欢音。
快卸去尾巴,系上绿裙, 待明日
稻花深处,十里蛙声
23、鸡冠花(樊发稼) 你是鸡吗? 没有翅膀, 也没有嘴巴; 不会走路, 也不会生蛋; 太阳升得老高啦, 弟弟还在睡懒觉, 也没听你叫一下。
24、鱼儿(樊发稼) 树叶, 落了; 秋天, 来了, 天气, 冷了。 可鱼儿 还光着身子, 在河里游水玩, 它们怎么就 不怕着凉 不会感冒?
25、小猫(林焕彰)午睡时 风走过窗口 摇了几下风铃 叮当地 就走了 我养的一只 小猫 跳上床来 很惊奇地瞧着
窗外 那时 一片白云飘过 以为是一条鱼 它很快地 冲出去
26、看巧云(张寿彭)八月, 看巧云。 小伙伴, 仰倒在 田野里, 向蓝天冥想。
白的鹅, 红的马, 黑的妖, 紫的魔
小肚皮, 贴在草上, 小脚丫,
翘在天上。
一个个, 像架直升飞机, 准备着, 向童话世界起飞。
27、圆圆和圈圈(郑春华) 有个圆圆, 爱画圈圈, 大圈像太阳, 小圈像雨点。
晚上,圆圆睡了, 圈圈很想圆圆, 悄悄地、慢慢地, 滚进圆圆梦里面
一会儿变摇鼓, 逗着圆圆玩; 一会儿变气球, 围着圆圆转
圆圆睡醒了, 圈圈眨眨眼, 变成大苹果, 躲在枕头边。
28、青蛙(汪洋) 傍晚, 我在院里地上, 画了一只青蛙, 希望它跑到池塘。 早上,我走出屋一看:果然没有了! 原来是雨水爷爷 把它带走了!
29、红蜻蜓(筝心) 傍晚
我和哥哥在草地上 捉一只只的红蜻蜓 第二天早上 红蜻蜓便歇在草尖上 一面掉眼泪 一面寻找失去的同伴
30、笼中虎(列•拉什可夫斯基)
一只小老鼠来到动物园,
看见老虎就乐得笑了: “嗨,你这猫,到底 也让鼠笼逮住了!”
31、章鱼(奥•纳史) 告诉我,章鱼, 请你告诉我。 你身上那么多条条, 是胳臂, 还是腿? 真太奇怪了! 章鱼,如果我是你, 我要用“我们” 来称呼我自己。
32、野菊花(弗•格鲁宾) 白生生的野菊花, 一身细细的绒毛, 她们姐妹都很相像, 在草地上不停地舞蹈。
风是个会吹笛子的男孩儿,
他和野菊花一起吹着舞着。
风跟她们跳一阵就走了,
因为还有许多野菊花等着他去跳。
33、我是草莓(库斯金) 我喜欢生长, 生长真叫人喜欢。 叶子软软的, 太阳暖暖的。 我熟了红了圆了, 就有人把我扔到篓子里边 。
做草莓不是总那么好玩。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5篇
1 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1.1 临床表现视异物大小及在气管内停留部位而异
有吸入异物伴剧烈呛咳病史。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可随咳嗽改变, 致使症状多变。若异物大又嵌在喉部可突然窒息死亡。反复发作性剧烈干咳, 无感染征象, 与固定肺部体征。喉鸣、声哑、发绀、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双肺或一侧肺呼吸音减弱, 有时有喘鸣音。声门下异物可闻气管拍击音。胸透或胸片可见不透X线异物, 侧位片更有助定位。有时有肺不张、肺气肿。胸透可见纵隔摆动及心脏反常大小征。
1.2 诊断要点
有异物吸入病史伴剧烈呛咳或突然窒息。呼吸系统症状, 体征多变, 不固定。胸透或胸片见不透X线异物。胸透见纵隔摆动, 心脏反常大小征。支气管镜检查可确诊, 并取出异物。须除外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
1.3 治疗
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用抗生素2~3d以预防感染。有喉水肿者用糖皮质激素。喉梗阻严重者气管切开。若无器械, 现场急救可采用Heimlich法排除异物。
2 中暑
中暑指烈日直射, 高温高湿环境所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衡,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神经系统等脏器功能损伤。
2.1 临床表现
高热, 体温多超过41℃。休克时体温反而下降。病初大汗淋漓, 继而皮肤干燥无汗, 颜面潮红。口渴、尿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征。甚者休克, 表现脉细速、皮肤湿冷发花, 紫绀、血压下降。四肢肌群有短暂抽搐和痛性痉挛, 尤以腓肠肌多见, 可自行缓解。重者全身抽搐。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胸闷多为中暑先兆, 此后常烦躁、谵妄、嗜睡、乃至昏迷。实验室检查电解质紊乱 (如低钠、高钠) 、蛋白尿、血尿素氮增高、尿中肌酸增高、血AST与LDH增高等肝肾功能异常。
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可分四型 (高热型、循环衰竭型、热痉挛型及日射病型) , 但颇难截然划分。
2.2 诊断要点
有接触高温高湿环境或在烈日下暴晒病史。突然高热、大汗 (或无汗) 、头疼、烦躁、乃至意识丧失、抽搐。须除外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型菌痢等疾病。
2.3 治疗
2.3.1 迅速降温
置患儿于有空调室内或阴凉通风处。脱去衣服, 前额、枕下放置冰袋, 用低于体温2~3℃温水沐浴或冷水擦浴 (腋下、腹股沟) 。必要时作短期人工冬眠。
2.3.2 小时内氢化可的松4~8mg/k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或地塞米松每次0.25~0.5mg/kg静脉推注。
2.3.3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神志清醒者饮用含盐冷开水或冰镇含盐汽水。有明显脱水征时静脉输液。高钠血症患儿用1/3张含钠液;低钠血症患儿用2/3张或等张含钠液。
2.3.4 对症处理, 纠正酸中毒
1.4%碳酸氢钠10~15m L/kg, 此后视血气、血生化结果酌情再用;止痉:多用地西泮0.3~0.5mg/kg;治疗脑水肿、休克、DIC见相应章节。
3 溺水
溺水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事故。指水淹没面部及上呼吸道, 导致上气道阻塞或喉痉挛使呼吸骤停, 引起严重窒息缺氧、意识丧失、继而心搏骤停。若抢救不及时, 即使心搏呼吸恢复, 亦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3.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视溺水时间及吸入水量、性质 (海水、淡水、脏水-溺粪) 而异。
寒战、四肢厥冷、低体温。屏气、呼吸暂停、呛咳、窒息、全身发绀。有时呼吸浅表、不规则, 口鼻涌出血性泡沫, 进而呼吸停止。谵妄、躁狂、昏迷, 肌张力增高或消失。初时心悸, 此后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甚至发生室颤。淡水淹溺者血液稀释, 血钠、氯、钙降低, 发生溶血后血钾升高。海水淹溺者血液浓缩, 血钠、氯增高, 并常有血容量减少、心衰、肺水肿。
3.2 诊断要点
有溺水史 (海水、淡水、粪便及其他污染物) 。判断患儿有无骨折、酸碱与电解质失衡、休克、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溶血。明确患儿有无原发疾病如癫痫、心脏疾患。
3.3 治疗
(1) 岸边急救溺死过程短, 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清除口、鼻、咽中淤泥及污物。将患儿腹部置于大腿上, 使头下垂, 用手平压背部, 倾出呼吸道中积水。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心跳出现后, 在继续抢救的同时设法转送医院。
(2) 医院内救治, 高浓度吸氧。无呼吸者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 必要时机械通气, 多用间歇正压通气、并加用PEEP5~10cm H2O。心脏停搏或心率缓慢者用肾上腺素, 有室颤者电除颤、利多卡因。用多巴胺及间羟胺纠正低血压, 并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电解质紊乱:淡水淹溺者酌情使用高渗液, 如3%氯化钠, 给白蛋白, 血浆。海水淹溺者输入低渗液, 如5%葡萄糖, 1/5张含钠液。处理高钾血症及酸中毒。CPR成功后保暖复温。防治肺水肿、脑水肿 (尤淡水淹溺者) 。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多先用广谱抗生素。监测生命体征。心搏、呼吸平稳后仍有意识障碍者可用高压氧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暑和溺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 针对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暑和溺水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儿童,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暑,溺水,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引, 王子才.儿科急诊中儿童意外事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9 (4) .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第6篇
“粽”夏端午 非常6加
1二、活动时间:
5月28日6月1日(5天)
三、活动地点:
润民服装城、大润民超市、万家福超市
四、活动内容:
促销风暴一:
“粽”夏端午 润民公司“粽”是情
活动时间:2014年5月28日30日
1、超市类商品
大润民超市、万家福超市数十种品牌名优粽子大展销,欢迎选购品尝;夏凉商品特惠推出,击穿价格底线,润民购物,感受清凉;
2、服装类商品
夏季商品浓情出击,在一个特殊的节日,感受超值震撼的价格,夏季服装8元起;
促销风暴二:
七彩童年 非常6加
1活动时间:2009年5月31日6月1日
1、非常六一 进门送惊喜
活动期间,凡光顾润民公司的顾客朋友,六岁以下的小朋友均可获得礼品一份;
(备注:礼品在卖场儿童专柜或服务台)
2、快乐“六一” 加1送好礼
活动期间购物满60元加1元,到润民公司服务台领取精美儿童玩具一个(备注:玩具为刺球,服务台人员做好登记和发放工作);
3、六一特惠 六一一条街
节日盛宴 特价商品一条街 大润民超市、万家福超市儿童玩具处汇集上百种儿童特价玩具、儿童用品,让小朋友可买、可玩、可读、可乐,尽情释放天真灿烂童年的乐趣,让您留恋忘返。
(市场部及卖场有关负责人做好堆头摆放和特色商品展示,以带动销售)
4、才艺六一 折扣盛宴
儿童观和教育观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