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吹填造地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61

吹填造地范文(精选12篇)

吹填造地 第1篇

常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 东倚上海, 南邻苏州, 西接无锡, 北与南通隔江相望, 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沿江经济开发区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加, 存在着造地需求旺盛与吹填造地土源不足的突出矛盾[1]。在长江流域, 通江河道的疏浚土可以用于造陆[2], 不仅能极大的缓解土源不足的矛盾, 而且能减少造地的成本, 是一项资源合理利用、一举多得的举措。

1 工程概况

福山塘是我市虞西片区唯一的一条通江引排河道, 其入江口地处长江澄通河段通州沙西水道福山导槽, 受长江河势和涨潮流影响, 河床逐年淤高, 特别是近闸段河床淤高更甚, 严重影响河道引排和通航功能的正常发挥。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合理整合土地资源, 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由市发改委批复、市水利局负责实施的福山塘闸外段河道整治续建及理文箱板纸地块吹填工程顺利启动。该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福山塘闸外段河道日趋淤浅的现状, 同时兼顾常熟经济开发区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箱板纸地块吹填项目取土, 以达到两全其美、共同受益的结果。

该工程位于海虞镇福山塘入江口, 疏浚河道3600m, 河道底宽40至60m, 河底高程-1.00至0.00m (吴淞高程) , 疏浚土方33.85万m3;吹填区总面积13万m3, 平整后地面高程4.90m, 积土区面积6.10万m3, 平均吹填高度3m。清淤及吹填工程安排在非汛期实施, 总工期4个月, 概算总投资1013.4776万元。

2 施工流程

2.1 清淤

本工程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清淤施工, 船上均配备GPS定位系统。绞吸式挖泥船主要由船体、绞刀、抽泥泵、动力装置、连接装置、卷扬机等部分组成, 清淤时依靠绞刀快速旋转所产生的切削力, 使福山塘河底淤积的砂悬浮起来, 再通过抽泥泵的作用将砂转移到船上[3]。

2.2 运输

福山塘入江口距离理文造纸箱板纸地块吹填区水上距离有25km左右, 疏浚土通过长江水上运输。该段江面比较宽阔, 加上施工时段是秋季和冬季, 波浪、大雾对船只正常作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运输船只需要有足够的抗风抗浪能力, 管理人员还需多关注天气预报, 合理安排工序, 尽量避免在大雾、大浪天气运输, 确保船只和船上人员安全。

2.3 围堰

吹填堆土区是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的箱板纸地块, 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要求, 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相配合的方式填筑围堰, 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保证围堰的质量。退水口位置根据围堰实施情况, 采用砼、土工布、砂石料合理搭配, 设置在围堰西北侧, 再连接管道排入吹填区附近的万年塘中。

2.4 吹填

根据现场情况, 先将吹砂船停放于长江边理文造纸码头并抛锚固定, 再往南垂直穿过长江大堤及顺堤河铺设陆上输砂管线, 并在长江大堤上做好警示标志, 确保过往车辆安全。由于本次疏浚的福山塘河道内的淤积土多为中细砂, 比较容易吹填, 只需在吹填时能让吹砂管线自然弯曲, 确保吹填区域逐层堆高, 符合工程设计标准。

3 技术措施

3.1 分块实施吹填保障围堰安全

吹填时,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砂夹杂着水会流到吹填区域的南部, 长此以往对主围堰的南侧将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 对围堰的稳定非常不利。所以在施工中特意利用吹砂管线的合理布局将吹填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地块,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吹填砂土流动对围堰的侧向压力, 保证外侧围堰的稳定和安全, 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保证吹填的顺利进行[4]。

3.2 减少砂土流失实现吹填平整

在吹砂管口的最远端即主围堰的西北侧设置可调闸板的退水口, 通过延长吹填时候的尾水流动, 增加沉淀时间, 减少吹填流失。随着吹填量的增加, 可以适当的抬高闸板高程, 使得沉积的砂土处于下层, 含砂量极少的尾水在上层并通过退水口流入万年塘河道内, 更大程度上减少砂土流失, 缩短施工工期。

4 质量控制

在确保施工工期的情况下, 建设单位还需加强质量控制, 主要措施有:指导、督促监理工程师编制好监理大纲和单元项目划分, 转报上级质量监督站批准;敦促监理工程师负责好日常的工程质量控制、检验和评定;要求施工单位健全工地质检员, 严格按标准进行工程每一道工序的自检, 并报监理复检;抓好工序验查与认证, 要求监理工程师跟班监督, 对重点部位及隐蔽工程则实行旁站监督;要求施工单位健全“一长三员” (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 , 实行工地、班组施工质量“两检制”, 对每一道工序, 只有在监理工程师查验认可并办理相关手续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与此同时, 苏州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亦定期组织开展阶段质监活动。

通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 基本形成了“建设单位负责、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的建设工程质监网络。

5 结语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 土地资源较为宝贵。本工程从完工运行至今, 已验证疏浚土的再利用是行得通的, 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福山塘航道的通航需求, 也合理利用了资源, 降低了吹填造地的投入, 更好契合了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的沿江企业发展规划[5]。结果证明, 本工程是互惠互利的双赢, 不仅变废为宝, 更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峰.吹填造地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0:168.

[2]李川.浅谈疏浚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珠江水运, 2015, 8:68-69.

[3]姚潮法.绞吸式挖泥船泥泵及其驱动装置的工况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7:24-26.

[4]姚俊超, 宾东平.在沿海道路施工中吹填砂工艺的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 (文摘版) , 2016, 03:14.

吹填造地 第2篇

天造地设

[tiān zào dì shè]

【词语释义】

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

宋・赵佶(徽宗)《艮岳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为者。”

【反义词】

牵强附会、巧夺天工、矫揉造作

【近义词】

郎才女貌、鬼斧神工、神工鬼斧

【词语造句】

1、你们难道就不知道每个人都是天造地设,都是独一无二,彼此不同的吗?

2、矢和子与松本是公认天造地设的一对,惜男方遭家人迫使,要躬身入赘迎娶老板的千金。

3、恩爱夫妻雯雯钟丽缇与启锐方中信结婚三载,在旁人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

4、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 。

5、杜甫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真是天造地设的对工,可谓鬼斧神工了。

6、这对新人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

7、怀着无边欢乐的年轻人以为别人的太太都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这种天真的信念,罗斯托夫没有离开过那位夫人,并且友好地有点默契地应酬她的丈夫,好像他们虽不言明,但心里知道,他们情投意合,是多么美妙的一对,他们即是尼古拉和这位丈夫的妻子。

8、这里是人间的香格里拉,是天造地设的好地方!

9、两个投资者若要寻找天造地设的交易伙伴,可以通过其它手段来幽会。

10、这道山泉直泻而下,巧的是配合上这片枫树林,好一幅天造地设的美景!

11、他俩不论外形、个性都十分相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2、太鲁阁峡谷壮丽的景色,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13、登上玉山之巅,往四周眺望,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天造地设的景色。

14、双鱼天蝎:深遂神秘、情感炽烈的蝎子让你为之倾倒。你俩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吹填造地 第3篇

关键词:泥沙淤积;吹挖吹填;吹填土性状;碴石盲沟排水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13

Abstract: Tianjin Port needs to dig 6×107 m3 sand every year to guarantee smooth sailing course transportation and port safety since it is built based on mucky soil. The combination of sand digging at dredging courses and land reclamation on beech is required b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coastal line in Tianjin City and safe construction of Tianjin port.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soil structure, 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reclaimed soil, made a comparison of form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underground dredging engineering, and proposed that underground drainage engineering form should be used, whereas blind ditch using ballast stone as water filter material is most preferred.

Key words: sediment accumulation;sand digging and land reclamation;reclamation soil feature;fragmented-stone-stuffed underground drain ditch

1 滩涂吹填造陆是天津市海岸带和天津港生态平衡的需要

1.1 我国河流入海的泥沙量和滩涂淤涨情况

我国大陆海岸线18 340 km,沿海滩涂面积约239万hm2,沿海各河流输送入海的泥沙量每年约20余亿t,在河口和潮间带淤涨成陆的面积每年达2.67万~3.33万hm2。

辽东半岛大陆海岸线约1 400 km,滩涂10万hm2。辽河每年以3 000万t泥沙向河口堆积,形成了宽阔的辽东湾滨海三角洲。

江苏省大陆海岸线1 039 km,滩涂68.73万hm2。黄河、长江每年向海洋输送的泥沙在近海岸淤积,使江苏省的滩涂面积以每年0.133万hm2的速度增长。

浙江省拥有1 840 km的大陆海岸线和大于4 000 km的岛屿岸线,滩涂面积40多万 hm2。浙江沿岸年泥沙补充量约1.8亿~2.2亿t,大量泥沙入海使滩涂处于不断淤涨状态,岸滩外移平均每年10~20 m,最大可达40 m以上。

浙江自建国以来已围垦滩涂18.8万hm2,尚有适宜围垦造地面积为17.47万hm2。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提出,至2020年,新增围垦面积为12.85万hm2。

1.2 天津港泥沙淤积量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天津被辟为商埠,列强在海河两岸修建码头,成为对外通商口岸。1939年,日本开始在海河口北岸兴建新港码头。新中国成立后,迭经三期扩建,使天津港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港。

天津市位于渤海湾西岸,天津港地处海河入海口的淤泥质浅滩上。渤海湾细颗粒泥沙以悬浮状态随潮流进港造成港内淤积。据1960—1972年13年间统计,天津新港外航道每年平均淤积泥沙106×104 m3,横堤口内年均淤积342×104 m3,合计每年淤积量为448×104 m3。1974—1975年港池航道的淤积量为553×104 m3。1976—1984年间年均淤积量达621×104 m3。

1.3 吹挖泥沙与吹填造陆的结合是天津港自身建设的需要

天津港在淤泥质海岸上建港,为扩建港池和浚深航道,每年必须吹挖600×104 m3以上的泥沙,才能保证航道通畅和港口安全。

天津港总体包括北疆、南疆和海河3部分。南疆是一个从陆上发育入海的大突堤,是通过吹填造陆形成的人工岸线,现有可利用岸线大于6 800 m,其中2 170 m已经吹填成陆并在主航道一侧建造了码头而成为新港船厂的生产基地,尚有超过4 600 m需要吹填造陆,用于修建出口煤炭与矿石的散货码头(天津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1985年)。

浚深航道吹挖泥沙与滩涂吹填造陆的结合,是天津海岸带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天津港自身建设的需要。据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在国务院批准成立天津滨海新区之前的1985年,天津海岸带滩涂吹填造陆的面积已达87.78 km2。

2 滩涂吹填的新陆地是最具潜力的国土资源

2.1 潮间带、滩涂和吹填土

潮间带:位于高、低潮线间。上界抵人工堤岸,下界至零米等深线。天津海岸带的潮间带高程为0~3.5 m,宽度3 000~7 300 m,面积697.61 km2,其中天津市所辖的潮间带面积为512.03 km2(包括滩涂、芦苇地、沼泽地和大米草滩地)。

滩涂:是受潮汐、潮流和波浪周期性浸漫的海陆交接的滩地。亦称海涂或潮滩盐土。天津市潮间带滩涂面积为373.9 km2。

吹填土:用挖泥船和高压泥浆泵把港口和江河入海口底部沉积的泥沙,通过管道吹填到已打好围埝的滩涂上,在达到要求的标高后,再用插板机把吸水板打入滩面以下并进行真空排水,最后形成新的潮滩盐土(陆地)。

2.2 国务院批准的天津滨海新区吹填造陆区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天津滨海新区是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带动“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之后,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

经国务院批准的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滩涂吹填造陆总面积120 km2(中心渔港14 km2,滨海旅游区28 km2,东疆保税港区30 km2,临港经济区48 km2)。

2.3 滩涂吹填造陆是最具潜力的国土资源

潮间带滩涂吹填而成的新陆地,是天津滨海新区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土资源。

正在实施中的南港经济区(2009—2020年)总规划面积200 km2。其中,现有陆域38 km2,港池和航道水域38 km2,吹填造陆124 km2。滩涂吹填造陆面积占南港经济区陆域总面积的76.5%。

南港经济区是全国同类区域中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吹填造陆项目。截止2010年底,具备摆放大项目建设条件的滩涂吹填造陆面积已超过50 km2(《天津今晚报》2011年1月1日报道)。到“十二五”末,南港经济区将由一片盐碱滩涂,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港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门类高度集聚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3 吹填土的土体构型与理化性状

潮间带滩涂的吹填土为滨海潮滩盐土。滨海潮滩盐土是滨海盐土成土母质的盐渍淤泥,是滨海盐土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

吹填土属于滨海盐土土类的滨海潮滩盐土亚类。吹填成陆的新陆地其土壤尚未经过自然成土过程和生物演替过程,还不具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条件。

3.1 吹填土的土体构型、质地、容重

吹填土系水力吹填而成的沉积土,因成土年龄短,土壤剖面无明显发育层次,1 m土体的构型和质地上下基本一致。

吹填土的质地取决于吹填时的海相沉积物或砂或泥。若是砂质或是砂壤质海相沉积物,则吹填土的质地为砂质或砂壤质;若是粘质或粘壤质的海相沉积物,则吹填土的质地为粘质或粘壤质。

滩涂吹填成陆的土壤普遍紧实,体积质量较大。容重一般在1.40~1.60 g·cm-3。吹填土颗粒组成及容重见表1。

3.2 吹填土的全盐量、盐分组成与pH值

由于海水直接参与成土过程,吹填土的土壤形成仍以积盐过程为主。如表2,1 m土体上下各层的含盐量均较接近,一般在10.0~30.0 g·kg-1。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氯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分别占阴离子和阳离子总量的80%以上。镁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钙离子。

吹填土与我国沿海滩涂的土壤一样,均呈碱性,pH值一般在8.5左右。

3.3 吹填土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吹填土的质地相关。由砂质或砂壤质海相沉积物吹填而成的吹填土,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由粘质沉积物吹填的,其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相对较高。

如表3,河北省曹妃甸吹填土为中砂土,其有机质(0.56%)和全氮(0.03%)均在养分分级标准的最低等级(VI级)。而质地为轻粘土的天津临港吹填土,其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钾的含量显著增加。

3.4 吹填土区地下水矿化度、化学组成及埋深

滩涂吹填区的地下水仍与海水保持着紧密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矿化度、化学组成与海水基本一致。如表4,地下水矿化度高达27.1 g·L-1,NaCl占全盐的75.0%,并含有显著数量的镁离子。

吹填土区的地下水埋深决定于吹填土的地面标高。一般地面标高在3.5~4.0 m时,地下水埋深90~100 cm。

4 吹填土排水脱盐工程形式的选择

吹填土(滨海潮滩盐土)改土绿化的最根本(基础)措施是排水脱盐。只有通过排水(排除地下水和土壤水)才能实现土体(土壤)脱盐,只有土体(土壤)脱盐,才能实现改土绿化。

4.1 明沟排水与地下排水

农田排水按工程特点分为明沟排水、暗沟(暗管)排水和竖井排水等3种方式。

明沟排水是利用各级地面沟道,排除多余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措施。明沟排水因过水断面大,排水能力强,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而成为农田排水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因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地面交通不便等原因,局限于在大面积农田上应用。

地下排水包括暗沟排水、暗管排水和鼠道排水。其中暗沟排水又分土暗沟和填料暗沟两种形式。土暗沟是在田间挖一定深度的沟槽,上盖预制的顶盖(或顶板),然后回填原土。填料暗沟是在沟槽内装填滤水材料后再回填原土。碴石盲沟是在地面以下100~130 cm,截面积30 cm×30 cm的地下沟槽内装填直径为3~4 cm的碴石(建筑用石料)构成的填料暗沟。

碴石盲沟排水系统包括淋层、支盲沟、主盲沟和集水井。淋层位于地面以下、盲沟之上,由直径6~8 mm的石屑(建筑用石料)、厚度为10 cm构成的淋滤层。灌溉冲洗和降雨淋溶的土壤可溶性盐,经过淋层—支盲沟—主盲沟—集水井,直至排出区外。

暗管排水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管子,埋设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地下水透过多孔管壁,或两节管子接头处的缝隙进入管道,并通过排水系统排除到地段以外。排水暗管按制作的材料不同,有PVC波纹管、陶瓦管、混凝土管等。

4.2 排水工程形式的选择

在滩涂吹填和滩涂围垦后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城和生态宜居城的用地。为了满足土地开发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城市绿化美化对土地盐渍化治理等多目标要求,在明沟排水与地下排水工程形式的选择上,应首先选用地下排水。而在排水暗管与排水暗沟的选择上,碴石盲沟(填料暗沟)又是首选。有条件的区域(地段),可采用暗沟排水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形式。

4.3 碴石盲沟排水与暗管排水的比较

碴石盲沟与排水暗管(PVC塑料波纹管、陶瓦管、混凝土管等)相比较,其优点如下。

(1) 排水暗管仅一级管道(吸水管)具有吸水(进水)的功能,其二级管道只有输水功能。而碴石盲沟不论是支盲沟、主盲沟,还是石屑淋层,都由碴石组成,均具有吸水、集水和输水的功能。

(2) 碴石盲沟和石屑淋层中,由碴石或石屑之间构成的大小不一的孔(空)隙,雨季和灌溉洗盐时是水盐“下行”的顺畅通道;旱季时能阻断毛管上升水,有效切断“上行”的土壤水盐,起到降控地下水位与抑制土壤“返盐”的作用。

(3) PVC波纹管每1 m长的管子其进水孔面积为30 cm2(荷兰)和68 cm2(日本),而碴石盲沟的进水孔面积(碴石间构成的大孔隙)是PVC波纹管的几十倍以上。从水利学和土壤渗流稳定的角度分析,排水暗管(或排水暗沟)的直径愈大和进水孔面积愈大,在一定流量下,从土中逸出的流速就愈低,因而其携细土颗粒的能力愈低,则愈利于防止泥沙进入,愈利于透水和排水。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综合组.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5.

[2]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温州试点工作队.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温州试点区报告文集[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王遵亲.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

吹填区域的地基处理探究 第4篇

1.1 物理指标分析

现场取回流泥的物理指标平均值见表1。流泥液限为45.9%, 粘粒含量46.9%, 胶粒含量 (<0.002mm的颗粒) 24%。土质颗粒细, 粘粒、胶粒含量高, 使得土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 能够把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吸附在土颗粒周围, 使其结合水厚, 含水率高, 孔隙比大, 土质松软, 强度低。

1.2 矿物成分

本试验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式对取回流泥的矿物成份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2。温州浅滩一期吹填工程流泥样品粘土矿物含量为46.8%, 在大量的粘土矿物中, 含量最高的是伊/蒙混层, 伊/蒙混层的工程特性介于蒙托石和伊利石之间, 使得流泥具有较高的塑性、较大的压缩性和较低的渗透性。

2. 模型槽真空预压试验分析

为了解现场流泥真空预压加固强度偏低的原因, 取现场流泥进行真空预压模型试验。模型槽长4m宽2m高2m, 模型槽内淤泥填入厚度为1.8m, 排水板间距60cm, 正方形布置, 真空预压加固天数为150天, 荷载80Kpa。卸载后固结度经计算达到了85%以上。以下为试验结果分析:

2.1 含水率随真空预压抽气时间的变化情况

含水率随真空预压抽气天数的变化曲线见图1, 由于模型槽真空度保持较好, 模型槽中的淤泥性土含水率在抽真空第26天时, 由120%降低到55.2% (平均值) , 抽气第114天时, 含水率降到51.8%, 抽气第150天时含水率降低到50.6%。真空预压前期含水率降低迅速, 消除了地基土的大部分沉降;在真空预压中后期, 含水率降低的速度非常缓慢, 124天时间含水率仅仅降低了4.6%。

2.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根据真空预压加固各个阶段的十字板抗剪强度和相应含水率的统计做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在模型槽试验条件下, 淤泥性土的含水率变化和抗剪强度变化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含水率为60%左右时, 十字板抗剪强度大概为2k Pa;当含水率的进一步降低向液限 (液限含水率45.9%) 靠近时, 抗剪强度增长迅速, 含水率稍有降低, 强度迅速增加。卸载时, 平均含水率降低到50.6%, 十字板抗剪强度近15kPa。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存在一个敏感区域, 当含水率不断降低向液限靠近时, 含水率稍有降低, 抗剪强度大幅增长;当含水量不断增加, 远离液限时, 含水率的变化对抗剪强度影响不明显。

2.3 原因分析

根据图2, 模型槽土体进一步降低含水率, 十字板抗剪强度是可能进一步大幅提高的。根据图1, 模型槽土体经过150天的真空预压加固, 含水率降低到50.6%, 再进一步降低显然有点困难。那么是真空预压法工艺原因 (比如土体颗粒细, 在排水板附近富集, 造成排水不畅等) 还是固结压力小造成含水率不能进一步降低呢?如果是固结压力的原因, 那么真空预压加固后土体强度较低是和土体本身性质有关。

3. 正压固结试验

3.1 试验方法

为了解在80kPa压力下, 温州浅滩一期吹填工程淤泥含水率降低情况, 取流泥试样做室内固结试验。试样数量4组;试样厚度8cm;试样直径79.8mm;压力等级为12.5k Pa、25kPa、50kPa、100kPa、200kPa五级;双面排水;加压时间为75天, 每15天加一级压力;在施加第一级压力后立即向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 保证试样始终保持饱和状态。

3.2 试验结果

固结完成后试样的e~p曲线见图3, 推算每级压力下试样含水率, 做ω~p曲线见图4。饱和度取100%, 相对密度取2.75。

试样厚8cm, 每15天施加一级压力, 可以认为试样在单级压力下完全固结了。从图3、图4可以看出, 在固结试验中土样单级压力固结后含水率和固结压力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 土样含水率不断降低。当正压为80k Pa时, 在e~p曲线上查孔隙比为1.27, 计算含水率为46%, 和液限非常接近。可以认为流泥在80kPa压力下, 含水率只能降低到液限, 如需进一步降低含水率, 需要加大垂直压力。模型真空预压试验中, 流泥经过150天的真空预压加固, 平均含水率降低到50.6%, 是否合理呢?流泥在真空负压作用下, 固结度达到85%以上, 则土体实际固结压力为8085%=68k Pa, 查e~p曲线, 得孔隙比为1.36, 计算含水率为49.5%, 接近实测含水率50.6%。试验结果是合理的。

显然, 流泥加固后含水率高、强度低是和固结压力较低有关。根据固结试验, 80kPa压力下, 土体含水率只能降低到液限, 而在模型试验中, 有效固结压力达不到80kPa, 含水率离液限还有一定距离, 这是流泥真空预压加固后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从图2曲线的趋势看, 如果含水率进一步靠近液限, 地基土抗剪强度是有可能满足要求的。

4. 工程现场十字板抗剪强度分析

根据现场实测十字板强度和相应的含水率做图5, 在现场条件下, 含水率和十字板抗剪强度的相关性比模型槽试验结果稍差, 但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现场条件比较复杂, 土质不如实验室均匀) ;即流泥含水率和十字板强度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真空预压结束后, 土的含水率高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 (现场排水板间距1m) , 抗剪强度为9k Pa左右。

现场实测十字板、含水率变化趋势和模型试验结果是相符的, 加固后强度较低的原因是含水率没有降到更低, 这需要进一步降低含水率, 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土体的有效固结压力。

加固由粘粒、胶粒含量很高的流泥形成的地基, 真空预压法能够大幅降低地基土的含水率, 消除地基的大部分沉降, 但加固后地基土强度偏低, 还需要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在现场施工中如遇到大面积深厚流泥, 采用真空预压法加固, 应先进行现场试验研究。

5. 结论

5.1 淤泥性土的含水率变化和抗剪强度变化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存在一个敏感区域, 当含水率不断降低向液限靠近时, 含水率很小的降低, 抗剪强度大幅增长;当含水量不断增加, 远离液限时, 含水率的变化对抗剪强度影响不明显。

5.2 温州浅滩一期吹填工程流泥在80k Pa压力下, 含水率只能降低到液限, 如需进一步降低含水率, 需要加大垂直压力。

吹填工程安全环保控制措施汇总 第5篇

合同编号:LW3#TMZL-2013-01

吹填工程安全环保控制措施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瓯飞3号围区涂面整理工程项目部

二O一四年十月

一、安全控制措施....................................................................................3 1.1 一般安全控制措施.....................................................................3 1.2 专项安全控制措施.....................................................................4 1.2.1 挖泥船安全控制措施........................................................4 1.2.2 排泥管架设安全措施........................................................8 1.2.3 吹填施工安全控制措施....................................................9 1.2.4 吹填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10

二、环境保护控制措施..........................................................................11 2.1 水域环境保护.............................................................................11 2.1.1防止施工船舶、供油船舶污染水域的应急措施.............11 2.1.2 防范施工船舶上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水域的措施........12 2.2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12

一、安全控制措施

1.1 一般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各作业队设兼职安全员,各作业点(班组)设安全监督岗。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及《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4)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5)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6)各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配合专职安全员搞好本班组安全施工工作。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24小时轮流值班。(7)施工生产、生活区配备充足的消防、救生器材。1.2 专项安全控制措施

1.2.1 挖泥船安全控制措施

(一)挖泥船进场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通航航道内从事吹填作业,应在开工前与航政管理(海事)部门取得联系,及时申请并发布航道施工公告。

(2)施工船舶应取得合法的船舶证书和适航证书,并获得安全签证。

(3)所有船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学习,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船舶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熟悉船舶各类信号的意义并能正确发布各类信号;熟悉并掌握应急部署和应急工器具的使用。

(4)船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船员服务簿和任职资格证书。

(5)施工前应对作业区内水上、水下地形及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电缆、光缆、各类管道、构筑物、污染物、爆炸物、沉船等,查明位置和主管单位,并联系处理解决。

(二)挖泥船施工前应做下列检查:

⑴ 检查全船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对机械运转部位进行全面润滑,保持各机械和部件运转灵活;锚缆、横移缆、提升缆、拖带缆应完好、无破损。

⑵ 检查各操纵杆是否都处在“空挡”位置,按钮是否处于停止工作位置,仪表显示是否处于起始位置。

⑶ 检查各柴油机及连接件紧固、转动情况,开车前盘车1~2圈无特别重感,才可启动操作。

⑷ 检查冷却系统、柴油机机油和日用油箱油位、齿轮箱与液压油箱油位、蓄电池电位、报警系统中位等是否处于正确和正常状态。

⑸ 检查水、陆排泥管线及接头部位的连接是否可靠、牢固,排泥场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⑹ 从开挖区到卸泥区之间自航或拖航船舶应上、下水各试航一次,同时应测量水深,了解水情和过往船只情况及避让方式。

⑺ 检查抓(铲)斗船左右舷压载水舱是否按规定注入足够的压载水,以防止吊机(斗臂)旋转时造成船体过度倾斜。

⑻ 修船或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应安排整船及各机(含甲板机械)的空车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h,保证整船各机械、各部件施工时运转正常。

(三)绞吸式挖泥船常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 开机时,当主机达到合泵转速要求时,方可按下合泵按钮进行合泵操作,合泵后应缓慢提高主机转速,直至达到泥泵正常工作压力;主机转速超过800r/min以上时,不应实施合(脱)泵操作。

⑵ 施工中如遇泥泵、绞刀等工作压力仪表显示不正常时,应立即降低主机转速至脱泵,检查分析原因并处置后,再重新进行合泵操作。

⑶ 横移锚缆位于通航航道内时,应加强对过往船只的观察,需要时应放松缆绳让航,防止缆绳对过往船只造成兜底或挂住推进器。

⑷ 挖泥船在窄河道采用岸边地垅固定左右横移缆作业时,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巡视。

⑸ 沿海地区需候潮作业时,施工间隙宜下单桩并收紧锚缆等候,禁止下双桩或绞刀头着地。

(6)施工时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白天作业,在通航一侧悬挂黑色锚球一个,在不通航一侧悬挂黑色十字架一个;夜间作业,在通航一侧悬挂白光环照灯一盏,在不通航一侧悬挂红光环照灯一盏。(7)陆地排泥场围堰与退水口修筑必须稳固、不透水,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设专人进行巡视、维护。水上抛泥区水深应满足船舶航行、卸泥、调头需要,防止船舶搁浅。

(8)绞吸式挖泥船伸出的排泥管线(含潜管)的头、尾及每间隔50m位置应显示白色环照灯一盏。

(9)自航式挖泥船作业时,除显示机动船在航号灯外,还应:白天悬挂圆球、菱形、圆球号型各一个,夜间设置红、白、红光环照灯各一盏。

(10)拖轮拖带泥驳作业时,应分别在拖轮、泥驳规定位置显示号灯和在航标志。

(11)施工船舶应配置消防、救生、防撞、堵漏等应急抢险器材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使之处于适用状态;船队应编制消防、救生、防撞、堵漏等应急部署表,应定期组织应急抢险演练;并按不同区域、不同用途在船体适合部位明示张贴警示标志和放置位置分布图。

(12)跨航道进行施工作业应得到航政管理部门同意,并采用水下潜管方式敷设排泥管线;施工中随时注意过往船只航行安全,需要时应请航政部门进行水上交通管制。

(13)同一施工区内有两艘以上挖泥船同时作业时,船体、管线彼此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4)沿海或近海施工作业,应联系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随时掌握风浪、潮涌、暴雨、浓雾的动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风力大于6级或浪高大于1.0m时,非自航船应停止作业,就地避风;暴雨、浓雾天气应停止机动船作业。

(15)挖泥船在施工期间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船上配置功率足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并保持其技术状态良好。

② 机舱内严禁带入火种,排气管等高温区域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在无安全监护条件下,不应在船上进行任何形式的明火作业。

③ 施工船舶的工作平台、行走平台及台阶周围的护栏应完整;行走跳板要搭设牢固,并设有防滑条;各类缆绳应保持完好、清洁。

④ 备用发电机组、应急空压机、应急水泵、应急出口、应急电瓶等应处于完好状态,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入船舶轮机日志;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处理。

⑤ 挖泥船上应根据需要配备足够的电工作业人员,必须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电工严禁从事电气作业。

⑥ 电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专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安装、维护和操作电气设备。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安装、移动或损坏各种电气设备、设施。

⑦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做好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严禁电气设备、设施带病运行。⑧ 冬季施工应注意设备保温,需要时柴油机应加注防冻液,或打开蒸汽管进出阀对循环油柜的润滑油进行加温;各工作平台、行走平台及台阶要增加防滑设施,及时清除表面霜、雪、冰凌;在水上进行作业时必须穿戴救生衣、防滑鞋,并配有辅助船舶协同作业。

⑨ 夏季施工应注意防暑降温,保持机舱通风设施良好;高温天气在甲板作业时应穿厚底鞋,以防烫伤;应检查船上避雷装置使其保持有效状态,预防雷电突然袭击。

⑩ 台风季节应提前了解、察看、落实避风港或避风锚地,并保持机动船舶及锚具处于完好状态;所有水上管线必须用不小于¢22mm的钢丝绳串联固定。12 严禁船员作业时间喝酒,同时禁止船员酒后水上作业。

废弃物品(污油、棉纱、生活垃圾等)不应随意抛弃,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定期处置。

1.2.2 排泥管架设安全措施

(1)陆地排泥管线架设管基应稳固、平顺,管件连接应紧固、密闭,保证施工时不漏泥浆。

(2)坡面架设排泥管线应做好管道固定墩,并不应在坡面自由滚动运输管线。

(3)排泥管线跨(穿)越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要道时,应事先与有关管理部门联系,取得施工许可证以后,才能进行管线架设;管线架设不应损坏原有设施的功能和耐久性。

(4)水上管线宜采用陆上组装、分段下水连接或直接在船舷侧组装下水的连接方式。

(5)水上管线与挖泥船连接时,机动船应根据流速、流向谨慎操作,避免紧急停车造成物体碰撞、人员落水等不良事故发生。

(6)水陆接头连接应搭设固定排架或抛设固定锚缆或构筑固定地垅,固定排架坡度不宜大于30°,水上管与陆地管之间用大于¢22mm的钢丝绳连接锁定,以防风浪袭击或船舶碰撞时脱开。

(7)船体与浮管、浮管与水陆接头及岸管的连接安装应牢固无泄漏,以免造成管线脱开、浮筒(体)窜位、翻转造成事故。

1.2.3 吹填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新堤吹填应确保围堰安全,一次吹填厚度根据不同土质控制在0.5~1.5m,并采用间隙吹填方式,间隙时间根据土质排水性能和固结情况确定。

(2)吹填时管线应顺堤布置,需要时可敷设吹填支管;对有防渗要求的围堰,应在堰体内侧铺设防渗土工膜,并在围堰外围开挖截渗沟,以防渗水外溢危及周围农田与房屋。

(3)排泥管口或喷口位置离围堰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以免危及围堰安全。

(4)建筑物周围采用吹填方式回填土方。施工中发现有危及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吹填,并及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妥善处理。

1.2.4 吹填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1、挖泥船必须备妥救生工具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器材。

2、水上施工作业及船上流动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着救生衣。符合高处作业条件的,还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系好安全带。

3、挖泥船必须按定员,不准超载。乘坐人员应听从船员的指挥,船到位后,应待靠稳拴牢方可上、下。不得抢上抢下或船未靠稳就跳船。

4、乘坐人员应听从船员的指挥,自觉入舱,不得站立和坐骑在船头、船尾和船帮上,遇有风浪时,船上乘坐人员不得来回走动。非本船驾驶人员严禁擅自操作。

5、施工人员应开展游泳培训,加强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6、人员上下通道必须设安全网,跳板要固定。作业平台应满铺脚手板,周边必须有栏杆和安全网等可靠的临边维护。

7、作业平台上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救生圈等救生设备,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固定式防水灯,保证夜间足够的照明。

8、作业平台上应设置多条安全通道,以防不测时人员迅速疏散。

9、为防止现场吹填区作业人员发生溺水、泥陷、机械伤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救生衣。现场应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场地。

10、为避免充装砂袋作业人员滑入吹填区造成泥陷、溺水事故,充装砂袋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滑鞋、救生衣,施工部位必须备妥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生器材。

11、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量安全员进行安全监控,遇到危险情况及时、妥善处理。

二、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2.1 水域环境保护

2.1.1防止施工船舶、供油船舶污染水域的应急措施

1、对施工船舶、供油船舶在施工作业及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污染水域事故,应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制止漏油,并向项目部和海事部门报告。

2、对漏油船舶立即查找泄漏污染源,关闭阀门,封堵甲板出水孔(缝),并投放吸油毡、棉胎、木屑等吸附材料,收集泄漏油污。

3、迅速调集本项目其他施工船舶投入防污抢险,及时运送防污器材和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在海事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协调作战,以最低限度地减少油污泄漏。并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4、对油污泄漏区域进行铺设围缆绳,投放吸油材料及消油剂,并及时回收泄漏的污油和已吸附的吸油材料,防止污染面积的扩展。

5、因船舶碰撞引起的污染,则应迅速控制当事船舶污染源,必要时应将泄漏船舶拖至岸边围清,并派潜水员封关油箱管道阀门。进行善后处理。

2.1.2 防范施工船舶上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水域的措施

(1)在船舶上配备垃圾储集容器,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袋装。对塑料制品(包括各种合成纤维缆绳、塑料垃圾袋等),禁止投入水域内。(2)对食品废弃物及其他垃圾采取粉碎处理的方法,将经过粉碎后粒径小于25mm的垃圾,运至距最近陆地3公里以外进行集中处理;对无法粉碎处理的垃圾,定期交由海上回收公司集中处理。

(3)在船上设置储集生活污水的集污舱柜,及可观察液位的装置,定期将储集的生活污水运至距最近陆地12公里以外排放。

(4)在船上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将生活污水消毒处理后,运至距最近陆地4公里以外排放。

2.2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

围海造地对濒海文化生态的危害 第6篇

关键词:围海造地;疍民;濒海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028-05

疍民也称“疍户”,是千百年来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水上族群[1]。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将疍民移居岸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又掀起了一股围海造陆,向海洋要地的热潮,地方政府部门又开始在濒海疍民区围海造地。围海造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从短期来看我们的产值、利润增长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围海造地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解体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在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底蕴的疍民生计区,围海造地所造成的副作用甚至关系到祖国的海疆安全,其恶果不容忽视。

笔者所调查的唐家湾围海造地就是在疍民的生计区进行的。时至今日,唐家湾围海造地的面积较前规模更加扩大, 其对当地文化生态的破坏也是前所未及。围海造地导致的结果是疍民族群的生存环境和传统文化受损,疍民文化属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是疍家人千百年来在与大海的搏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疍民文化对我国保卫南海海疆的关键性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本文就这一紧迫问题做简单论述,希望引起学术界和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田野点概况

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海市北部,珠江最西的一个入海口岸。1949年11月,广州市委发出的《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的决定》,专设珠江区为水上区,处理置民事务[2]。20世纪50年代,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补贴建房,鼓励疍民移居岸上,在这样的大时代背之下,长期生活在珠江口南海领域的疍民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岸后建后环渔村。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专设海岛管理处,成立渔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管理固定渔民(移居上岸,在陆地有固定居址的渔民)和流动渔民(以船为家的海上疍民)。1954年,成立唐家湾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后环渔村成立石景山旅游中心——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旅游企业。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但作为一个疍民村,村民仍沿袭了祖辈的生计方式以打鱼为生,现在村内有大约400余人口,20多条渔船。

后环村外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确切来说是围海造鱼塘。造鱼塘的主导者是国土局,在造鱼塘前,政府会首先集资,每个鱼塘以每年200万到300万不等的价格出租给想租鱼塘的村民。2011年,政府以高价收购了村民手中的鱼塘,开始填鱼塘造地。鱼塘填平后,政府会将其拍卖给商业公司。目前,后环村围海造陆的部分土地被一家香港的房地产公司拍得,用来建造商品房出售。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这样的围海造地纯粹是一个功利行为,没有考虑到生态与民族文化的依存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天然的濒海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更没有考虑到疍民文化对我国海防维护的关键性作用。这种仅关注短期利益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在破坏了天然的濒海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窒息了水上族群疍民的疍家文化。得到的仅是蝇头小利,但丢掉的传统文化却值得我们警醒。

二、疍民传统文化的特质

疍民是一个居无定所、浮家江海的水上族群,他们以舟楫(疍家艇)为家,世代长年累月地泊居江海内河,以捕鱼、摆渡、运输、捞江为生[3]。在与大海的长期搏斗中,疍家人创造了丰蕴多彩的蓝色海洋民俗文化——疍家文化。疍家文化是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职业文化,是他们在几千年不断迁徙演变过程中,对其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智慧结晶。疍民的生活与水和船分不开,所以疍家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都与大海有关,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起居习俗。疍家船既是疍民的生活、居住场所,又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一条船通常为一个家庭单位,老少三代都住在船舱中。船舱上面覆盖席篷,一般以竹篾夹阔大的帆叶编织成,船篷分为2至3节,可以前后推移,十分轻便,捕鱼时可叠放于后仓上,晚上拉开覆盖全船,遮蔽风雨霜露,便于生活[4]。疍民喜爱洁净,住船每天清洗多次。舱内船板,全用桐油涮过,所以船板非常坚硬、耐磨防滑,不管主人、客人在船内俱赤足行走、席地而坐或蹲踞甲板上,并习以为常。

(二)服饰习俗。疍民多穿蓝黑、蓝青、褐色的麻布衣裤,裤脚宽大且短,这不但是为了便于水上作业,还因为疍家男女数代同居一船,没有厕间,宽大的裤脚便于将便器(粗竹筒)伸入胯下接尿。疍家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戴“疍家帽”,帽檐宽大,故易于散热、防晒防浪,制作时漆桐油多遍,所以非常坚硬,可防止风浪碰撞。

(三)疍家婚俗。唱咸水歌是疍民常见的文化活动,是最具特色的疍家婚俗。咸水歌是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哼唱的小曲,咏男女恋情、叹生活艰辛。疍家婚俗中至今保留着新娘面临与父母分离而哭唱几天才出嫁的“叹家姐”曲调和对新郎进行家庭教育的“喃伴郎”两大咸水歌系列。接亲过程中“玩媳妇”也独具海上特色,接亲后娘家人扯着船缆绳挽留新娘与艄公进行“小艇拔河”,艄公们在同一小艇上反方向的“对划龙舟”,艄公把船摇得左右晃荡的“碌艇”……这些“闹洞房”式的嬉戏把新郎新娘弄得头晕目眩,向人们证明了新郎新娘的海上劳作能力[5]。纵观这些疍家文化,咸水歌其实就是海上劳作的劳动号子,疍家婚俗中的“叹家姐”“喃伴郎”咸水歌曲调是一种靠海繁衍生息的抒情,“玩媳妇”也起到教育疍家儿女要胜任海上劳作的示范作用。

(四)信仰崇拜。由于疍民是水上族群,所以其崇拜的神祗包括了闽越王无诸、蛇神、蛙神、龙神,还信仰或崇拜妈祖、拿公、白马王、螺女、五灵公、临水夫人、陈文龙、戚奶和各种地头神等本地神祗或历史人物[6]。由于疍民常年行船的缘故,妈祖在疍民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疍民的迁徙而兴盛于闽江上游的内陆及濒海各地。福州疍民还将白马王传播到了马祖列岛和南洋群岛,将拿公传播到了琉球。

通过以上对疍民文化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疍民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大海,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表现形式无一不是疍家人在与大海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所以疍民文化对我国的海洋开发和海疆维护的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三、疍民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一)充当水军。由于疍民长期从事水上作业,所以个个有着一身好水性,历来是水军招募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明清海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时代,疍民充当水军的数量不在少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曾将属于广州管理的水上居民万多人充当水军[7]。“洪武中倭数掠海上,高皇……命南雍侯赵庸招疍户、岛人、渔丁、贾竖,盖自浙至闽广几万人尽籍为兵,分十千户所”。①《皇明世法录》,卷七十五《海防·日本》。据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舰队中,曾招募大量疍民充当水军和水手,正是这些熟知航海知识疍民保证了明朝舰船能过顺利出行和返航。另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也曾招募了大量的“渔民疍户”组成水勇,乘快艇出击沿海的英国侵略军。因此,明清时代,疍民是保卫国家海疆的重要兵源。

(二)水上运输。由于广东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村与村之间常有小河,人们往返须借助渡船,这种渡船的船工便由疍民充当。②张寿祺:《疍家人》,103页。明代,新会县陈献章有《江门墟》一诗为证:“谁为问趁者,莫上趁墟船。”康熙五年(1666年),潮阳县达濠东南部有疍家艇船聚集,贩运货物,来往于台湾、达濠。康熙六年(1667年)以后,该处划为疍民聚居地,故称“疍家乡”。乾隆年间,韩江一带的疍户“生男专事蓬蒿,只在清溪、潮阳五百里内往来载运货物以受值”,③俞蛟:《梦厂杂著》,潮嘉曲部,引自罗香林《疍家》,载《民俗》第 76 期。佛山镇内各铺店货物也均有疍艇运送。又如嘉庆年间,增城县的“疍船利于浅水,估客资焉。”虽是短途小规模的运输,但水上居民的疍家艇在明清广东水上运输业中的地位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清代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少数疍民“积有余资则造拖风船,备炮械,载货出洋,返则聚泊陈村”组成船队对珠江三角洲的农产品到外洋进行贩卖[8],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独特地位。

(三)水上流动商贩。疍民长期以来是以鱼来换取其生活必需品的,这样虽类似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但其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意识却极为浓厚。以商品贸易和商品买卖为重要特征的明清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促进了疍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广东沿海城镇的一些集市上,疍民商贩随处可见[8]。比如“茭塘之地滨海,凡朝虚夕市,贩夫贩妇,各以其所捕海鲜连筐而至。甿家之所有,则以钱易之;疍人之所有,则以米易”。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顺德之容奇、桂州、黄连村,吹角卖鱼”。⑤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事语》。“中妇卖鱼,荡桨至客舟前,倏忽以十数”。⑥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男贩鱼花,妇女偎爱蚕”⑦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二《鳞语》。反映的就是疍民小商贩进行动的情况。

(四)开拓海疆。妈祖在疍民心目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仅是维系和联络疍民族群情感的水神,也是中国古老的海疆地理标识,疍民所到之处,都会命名他们所发现的新岛屿并且设立妈祖标识,中国所有海疆上的岛礁、包括从南洋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在内的广大岛屿,我们都能发现疍民、妈祖的印记,这是中国海疆最有力的标识和证据。由此可见,疍民对中国海疆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对说明中国海疆所拥有南沙群岛、钓鱼岛等岛礁的主权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通过阅读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疍民族群发现了南沙群岛、钓鱼岛等岛屿,并且开辟了从南海通往太平洋、印度洋的航道。

由此可见,疍民对中华民族的在军事、经济、海疆等领域内作出了其他民族不可替代的贡献。时至今日,随着海洋所具有的战略价值的提高和蕴藏着巨大的能源矿藏等因素,各国对海洋的争夺也愈发显得激烈,疍民文化正在并且即将在未来发挥不可替代的海疆开发和主权维护作用。

四、围海造地对濒海生态的破坏

(一)容易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可能引发赤潮。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海市北部,珠江入海口西岸,没有围海造地以前,后环村附近海域海水的潮差很大, 海水的自净能力很强。围海造地挖走了近海航道的泥沙,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使这一河段纳潮量减少。珠江自北向南流入南海,来自珠江上游的广州、江门、中山等城市的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此处的河道,再转入附近海域,这就导致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而引发赤潮。赤潮发生以后,这一江段及其附近海域的水产资源将全线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珠江口频发赤潮,这种长期性的危害不可低估。疍民以打鱼、养殖为生,围海造地引发的赤潮不仅严重威胁了疍民的生计,还会窒息疍民的文化生态正常运行,诱发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变。

(二)破坏濒海生态系统,影响近海养殖、渔业。围海造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在后环村已初现端倪。后环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旁边的海岸曾是一片滩涂,后环村附近的滩涂是海鸟的天然栖息地,村民经常能听到海鸟的叫声。1993年前后由水利部门批准获建设的唐家湾十里长堤,将海湾与大海一分为二。唐家湾填海造地使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曲折的海岸线被简单地填成直线,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那些能净化海水和养育贝类生物的滩涂湿地被石块制的人工堤岸所取代,海豚、海牛和候鸟的栖息地都遭到彻底的破坏,以至于这些生物无法光顾唐家湾,生物链的断裂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彻底崩溃,在上述生态系统崩溃的副作用下,此前依托于近海滩涂湿地的蟹类、贝类养殖业、近海浅水渔业为生的疍民其生存资源随之付之东流,疍民的传统生活被彻底解体,根本无法生息,断绝了疍民的生计,沿海居民的水产供给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以前没有围海时,后环村附近海域鱼虾的数量、种类都很多,在20世纪生产队时,鱼的种类有200多种,一次捕鱼就可达几万斤。围海后,滩涂消失,近海污染,海平面以下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变,直接影响到浅海生物的栖息环境,现在可以捕捞到的鱼的种类锐减至仅60多种,渔民出海所获渔产微不足道,甚至难以糊口。我国南方的城镇居民海产食品供应也因此而蒙受了极大的损失,直接侵害了近海居民的正常生活,这显然是一项得不偿失的反生态举措,同时也是窒息疍民文化的错误做法,就长远而言,会极大地削弱我国的海疆防卫实力。

(三)容易引发海上交通事故,水灾内涝等次生灾害。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江入海口西岸,每天有大量的船只从珠江进入南海,在珠江入海口西岸围海,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同时海水倒灌往往会引发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移山填海、挖航道泥沙填海,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底暗礁之间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关水文条件,会造成水流紊乱,人为地加剧了海区航道淤积的威胁,再加上海水倒灌的影响,珠江口又是出海船只经常出入的海域,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上交通事故的隐患[9]。捕鱼船只受到干扰,大城市的水产供应也会受到影响。疍民无法靠岸,隔断了他们来往于大陆与海洋之间的通道,会给他们的正常航运造成极大的风险,疍民为国家行使海疆的职能也会在无意中受到窒息,其结果无异于自毁海上长城。

五、围海造地对濒海疍文化的破坏

传统文化和生态历来都是一个稳定的耦合体,疍文化和大海也是如此。围海造地看起来是对濒海生态的破坏,但是我们知道文化和生态是一个统一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产生,又保护生态环境。堵了珠江口以后,泥沙的冲刷量会越来越大,船舶不能靠岸,不能够保持南海诸岛与大陆之间顺畅的交流关系和互动力,破坏了濒海生态环境就意味着破坏了疍民文化的生态根基。围海造地又改变了疍民以前的生存环境,使以前疍民在近千前年来形成的疍民水文化失去了其依托的文化载体和根基——滩涂、湿地等濒海生态系统。文化失去了根基就意味着这种文化的消失,疍家人千年创造出来的疍家文化和疍家智慧都将消失。围海造地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疍民自由航行于大陆与大海之间的可能性。围海造地造成的近海环境的改变,也将使得疍民文化无法在这片海域正常延续,中国的万里海疆将又蜕变为无人正常巡逻的“海上沙漠”。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国家海疆安全的隐忧。

六、结语

疍民的传统生计是在大陆与南洋群岛之间进行游弋,完成其他族群在交通、渔猎、巡航、守卫海疆、沟通中外等方面根本无法完成的使命,其特殊的贡献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替代,丢失了疍民文化将意味着对海疆的丢失。疍民被迫上岸后,海上交通、巡逻等将只能仰仗职业军人来完成,而职业的海军没有居民的配合,离开了居民的支撑将会蜕变为孤家寡人,成为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正是当前实施围海造地时不得不深以为虑的关键所在。时下,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万里海疆而言,这是一项英明的举措,然而如果三沙市得不到疍民的支持,没有自己的海上常住居民,这个三沙市也将不可避免地蜕变为空架子。疍民文化与疍民、三沙市的关系就实质而言是形式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疍民的三沙市不称其为市,没有三沙市的庇护,广大的疍民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归属,要使两者相互支撑,围海造地的教训必须吸取。中国的疍民文化是千百年磨合而成的精神财富,是无可替代的海洋开发和维护的支柱,三沙市得以设立是一项重大的突破,但这样的突破如果不立足于疍民文化的维护与传承,必然会成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值此海疆多变、海疆安全堪忧的关键时刻,围海造田、疍民上岸的习惯做法何去何从值得每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李健民.闽东蛋民的由来与变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9(2):38-44.

[2] 刘传标.闽江流域蛋民的文化习俗形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9):68.

[3] 黄新美.珠江口水上居民(疍家)种族现状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99.

[4] 车嫒嫒.建国以来珠江一带疍民逐渐消失的原因初探[J].东京文学,2010(2):180-181.

[5] 陈序经.疍民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6] 张开城.逐渐消失的疍民文化[J].海洋与渔业,2009(12).

[7] 颜广文.论明清政府对广东疍民的管治[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3):56-57.

[8] 赵莞丽. 明清时期广东的水上居民[D].广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19.

[9] 黄敦文.围海造地和海域生态环境的维护[J].汕头科技,2011(2):20-22.

[责任编辑:蒲 涛]

Damages on Maritime Cultural Ecology Due to Land Reclamation around Sea:A Case Study of Huanyu Village in Zhuhai

ZHAI Hui-min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fishing village of Huanyu, Tangjiawan Township in northern Xiangzhou District of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reveal th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local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Tankas since th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for urban construction by the local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from the 1990s. Th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would make the Tankas live onshore, destroying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stability and safety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hich should attract the attentions from related agencies.

某吹填软土场地沉降计算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吹填软土场地地基处理,沉降计算,对比分析

1 前言

随着原来越多的吹填工程的产生, 软基处理工程中沉降变形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的计算方法, 但由于沉降计算涉及土体指标、土的应力及边界条件等许多方面, 特别是吹填软土场地由于吹填料复杂, 各土层厚度不均一等特点, 场地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计算难度较大。本文结合某吹填软基处理工程通过分层综合法、双曲线法及Asaoka法三种方法进行沉降分析, 为类似工程的软基处理设计、过程控制及质量验收提供参考。

2 工程实例

某沿海软基处理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管井降水+强夯的联合方法进行软基处理, 技术要求为工后沉降小于0.3m、1.0m×1.0m载荷板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

场地为新近吹填土层, 处理深度内 (1) 层为厚度约9m的吹填砂夹淤泥, (2) 层为厚度约4.9m的淤泥、淤泥质土, (3) 层为厚度约5.8m为中粗砂、细砂, 厚度约2.9m的淤泥质土。场区地下水主要为上部孔隙水及下部承压水, 地下水位埋设1.36~1.85m, 平均1.65m。

3 沉降计算

本场地的松软土体的沉降由新近冲填土的自重密实沉降以及冲填软土与原状软土的固结沉降组成, 根据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结合类似条件的沉降计算与监测经验, 采用分层总和法、双曲线法、Asaoka法对全场第各钻孔进行主固结沉降量评估。

3.1 分层总和法

分层总和法是根据室内压缩试验所得到的e-p曲线, 按照荷载压力段给出的有关压缩指数、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或者孔隙比来计算线沉降, 计算公式为:

S:地基最终变形量 (mm) ;

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

φ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n: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Po: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k Pa) ;

Esi:基础地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 (MPa) ;

Zi、Zi-1:基础地面至第i层土、第i-1 层土底面的距离 (m) ;

: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结合软基处理工程经验将上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进行优化为:

S:地基最终变形量 (mm) ;

φ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P0:各土层附加荷载;

P:使用荷载, 本场地使用荷载为60k Pa;

Esi:各土层压缩模量 (MPa) ;

hi:各土层厚度 (m) , 本场地计算至 (4) 1层底。

根据优化后的总沉降计算公式及沉降监测数据, 本试验场地沉降计算参数选取如下:

其中, ψ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取值为1;

Po:附加压力 (k Pa) , 取值为50k Pa;

Esi:压缩模量 (MPa) , 根据工后土工试验数据, 试验区Esi取值 (2) 1层为3.26MPa, (4) 1层为4.463MPa;

zi、zi-1:软基交工面至第i层土、第i-1 层土底面的距离 (m) ;

:软基交工面至第i层土、第i-1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本场地为吹填形成, 根据工程经验, 附加应力系数取1。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总沉降量为880mm, 沉降监测施工期间沉降量为755mm, 可知工后沉降量为125mm, 满足不大于30cm要求。

4.2 双曲线法

双曲线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最早由尼奇波罗维奇提出, 双曲线法属于曲线拟合法, 是假定路基沉降历程符合某一种已知函数曲线, 利用实测沉降数据拟合曲线的参数, 然后利用确定后的曲线公式预估路基在任一时间的沉降值。适宜在较为充分的取得路基沉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沉降预测, 能综合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对土体性质的影响, 因此其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双曲线法既有它的理论基础, 又有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 在工程界得到了足够重视。工后沉降量推算公式为:

St:t时刻的沉降量;

SO:起算沉降量, 是荷载到达恒定值时实测沉降量;

t:从计算起点起算的时间;

α、β:由实测过程线求得的系数。

采用双曲线法计算工后沉降为107mm, 满足不大于30cm要求。沉降监测施工期间沉降量为755mm, 可知总沉降量为862mm。

3.3 Asaoka法

Asaoka法同双曲线法类似, 是利用一段时间沉降观测资料来预计最终总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实用计算方法, 简单易用并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适用性较强, 工后沉降量推算公式:

Sj:第j个数据沉降量;β0:拟合曲线截距;

β1:拟合曲线斜率;Sj-1:第j-1 个数据沉降量。

采用双曲线法计算工后沉降为116mm, 满足不大于30cm要求。沉降监测施工期间沉降量为755mm, 可知总沉降量为871mm。

3.4 沉降计算数据对比

采用分层总和法、双曲线法及Asaoka法三种沉降计算方法计算沉降量分别为880mm、862mm、871mm, 平均值为871mm, 最大差异为18mm, 三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吻合。

4 结论

吹填场地采用分层总和法、双曲线法及Asaoka法沉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能够满足吹填场地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要求, 适宜在类似吹填软基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8.6

[2]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3.1

[3]吕玉梅、杨仲元、王东杰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7.1

[4]陈杆义.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J], 黑龙江交通科技, 1999

[5]常士骠, 张苏民编.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 [M].

[6]徐金明.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现场对比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 1996 (2) :1922.

吹填造地 第8篇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渤海之滨,随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土地需求数量持续增加,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将会日渐突出。如何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现有的河道内淤积和滩涂淤积的松散淤泥等资源进行围海造陆,对废弃的坑塘洼地进行吹填、进而采用人工加固方法进行处理,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工吹填的吹填土在未经加固处理的前提下,由于其具有土颗粒细、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这类地基上修建工程主要问题是地基土强度低,受荷后变形大,引起建筑物下沉量大,建筑物极易失稳,甚至可能会造成工程失败。

多年来,许多单位对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吹填土处理方法,为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工程处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该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人们在工程实践中对吹填土工程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原有工程处理方法不足之处的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对吹填土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改进和完善,形成处理时间更短、处理费用更低、环境影响更小、处理效果更好的吹填土处理技术。

1 吹填土工程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据调查,目前滨海新区吹填土的工程处理方法主要有:真空堆载预压法、低位真空预压法和换填拌和法。

通过对吹填土处理工程调研和对吹填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滨海新区吹填土工程处理技术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1 工程处理后地面沉降量较大

根据地面沉降年报公布的地面沉降监测成果,未吹填区年地面沉降量一般在5~10mm左右;而进行大面积吹填造陆工程地区的年地面沉降量一般在20~35mm左右,可见吹填处理区与未吹填区年地面沉降差达15~25mm左右。针对吹填土处理方法的特点,分析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其一,采用塑料板作为排水通道,排水板上每个排水槽断面仅为5mm×5mm,且迎水面无骨架支撑,直接为无纺布,因此,随着吹填土中孔隙水的不断排出以及土的固结程度的提高,导致有效排水断面不断缩小,吹填土中孔隙水无法顺利排出;其二,排水板一般穿过第一海相层的欠固结软土,为软土的固结提供了排水通道,但由于采取上排水的排水方式,排水距离相对较长(一般16~20m),排水通道存在前述变化,因此,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从而造成工后地面沉降量较大,其结果将影响沿岸工程建设的安全。

1.2 工程处理后需要继续进行填土作业,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目前吹填土处理均采取在吹填作业完成后再进行工程处理,吹填土含水量由初始的240%~260%,下降到处理后的45%~50%,吹填土固结沉降量较大,处理后地面标高达不到规划地面标高,而再进行复吹成本增大,工期延长。此外,复吹厚度较小工程实施困难,目前一般采取异地取土回填的办法进行处理,这样一方面增大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形成新的取土坑,破坏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1.3 工程处理过程中无效工耗较大

吹填土处于流塑甚至半悬浮状态,土颗粒之间粘聚力很低,在吹填土工程处理过程中,排水过程控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吹填土结构强度未形成时,土颗粒在高孔隙水压差作用下,迅疾迁移到排水通道表面,从而在排水板表面形成有一定厚度的、渗透性很差的泥膜,从而大大增加能耗,提高了工程处理费用,延长了工程处理时间,而且影响了吹填土工程处理质量。

2 吹填土处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试验

2.1 吹填土处理技术的改进

针对已有吹填土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尝试采用水平辐射井取水的原理,对吹填土工程处理技术进行改进,研究开发了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该技术在如下几方面对吹填土工程处理技术进行了改进。

(1)由上排水改为下排水,实现边吹填,边进行吹填土的固结排水,大大缩短了工期,另外增加了吹填土方量,减少了回填土方量,保护了土地资源;

(2)排水材料由塑料排水板,改为直径大于50mm的波纹塑料排水管,提高了排水效果;

(3)由排水井进行排水作业,排水过程压力可有效控制,改善了吹填土处理工程质量;

(4)吹填土工程处理结束后,将集水井和排水井进行回填密封处理,阻断了竖向排水通道,从而可减小吹填土处理后的工后地面沉降量。

2.2 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试验

应用试验工程选择在海河出海口附近,为占地面积25万m2的废弃采土大坑,坑深平均12m。吹填土取自海河口河底淤泥,吹填土含水量250%~298%,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超过45%。

应用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将基坑分为110个排水单元,每个单元面积2304m2。(见图1)。

每个排水单元由竖向集水井和若干层与其连接的水平辐射管组成,多个排水单元的集水井底部由导水管连接,导水管与坑边的排水井进行连接,从而组成吹填土水平辐射排水固结系统。(图2)

2006年9月开始进行吹填土作业,2007年5月完成吹填,结束重力排水作业。试验处理过程基本步骤为:

(1)吹填之前在采土坑内预先布设好集水井、导水管和排水井;

(2)随着吹填高度增加,在集水井上逐层接水平辐射波纹管;

(3)吹填过程中,在排水井进行排水作业时,排水过程中严格控制排水井的水位下降值,水位降幅不超过2m,以防止在辐射管管壁形成泥皮,降低辐射管的透水性;

(4)吹填到预定高度,重力排水过程基本完成。

吹填处理重力排水过程中先后五次,每次不少于10个采样站位,对不同深度吹填土含水量变化进行了监测(见表1),证实了吹填土水平辐射排水技术的排水效果良好。

注:(1)以坑顶为零点;(2)在重力排水条件下;(3)含水量为平均值。

重力排水结束时,选择10个站点进行分层取样,进行了物理力学试验,试验成果见表2,由表2可知:

(1)由于上部吹填土对下部吹填土形成附加压力,同时下部吹填土较上部吹填土排水时间长,随深度增加,吹填土固结程度改善效果愈明显。

(2)由于水平排水系统作用,同深度吹填土的处理效果均匀性较好。

3 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的效益性

(1)对于厚大吹填土的工程处理,原有吹填土处理技术由于都是在吹填作业结束后,才开始进行工程处理,处理后地面沉降量较大,常常需要进行多次吹填工程处理过程。而新技术通过改变排水方式,可基本实现吹填土工程处理一次完成,提高了工效。而且吹填土厚度越大,其优势越明显。

(2)新技术中竖向排水通道取消原有分散式排水方式(塑料排水板),而采用单元集中大口径的集水井或排水井集中排水,在工程处理后对各集水井和排水井进行回填封堵处理,可切断工程处理过程中的竖向排水路径,与原处理方法相比大大减小了工后地面沉降量,提高了工程建设安全性。

4 结论

(1)滨海地区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迫切需要开发出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好且环境影响小的吹填土处理技术。

(2)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对传统的吹填土处理技术进行了较大技术改进,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处理周期,减少回填土方量,其处理优势在对厚大吹填土处理中更加明显。

(3)由于吹填土初期尚未形成土的结构强度,因此,吹填土处理过程中的排水过程控制是很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处理的效果和处理中的能耗。

(4)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系统还很不完善,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与完善。如辐射管管径与影响半径的关系,不同吹填土土质合理的辐射管间距等,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试验过程中,天津市天勘滨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给予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摘要:本文在对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针对吹填土的物理特性,应用水平辐射井排水原理,对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改变了吹填土排水固结路径和排水条件,由上排水改为下排水,实现了边吹填边进行吹填土的固结排水,大大缩短了工期;另外,改塑料排水板为波纹塑料排水管,提高了排水效果,而且排水井排水过程压力可有效控制;吹填土工程结束后,将排水系统进行回填密封处理,阻断竖向排水通道,从而减小了吹填土处理后的工后地面沉降量。该技术在应用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关键词:吹填土,地基处理,问题分析,技术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学会塑料排水学术委员会.塑料板排水法加固软基工程实例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曾国熙等.地基处理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治沟造地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第9篇

长久以来,我国地大物博,山地众多,岩石土体破碎、泥石流以及滑坡现象频频发生,再加上近年来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更高,水土流失情况极其严重,因此,边坡植被的重要作用就彰显了出来,它具备独特的护坡作用,此外还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功能。目前,我国边坡植被修复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护坡工作的效率,不符合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生态理念。所以说,我们要深入探究边坡植被对边坡土体的作用,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确保土地的稳定性、减少土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从而防止水土的大量流失。

二、边坡植被的重要作用

1. 边坡植被对土体的效应

由于边坡植被中的木本植物树干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止上侧浅层土地的下滑,此外还可以将松散物堆积在上侧的一个范围内,比如说地表的落叶、枯萎的树枝等,从而形成地表高差,这样以来可以降低地表的径流程度,还可以降低土体层的表面受雨水的腐蚀。

在边坡上,假如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减小,向下移动的土体将不仅仅受树干的支撑作用,还会在和树之间形成一个土拱,并且产生拱效应,从而确保树与树之间的土体受到拱的作用。需要了解的是,在树与树中间形成土拱的土体本身都是堆积在一些相对稳定土层上方的浅层残积土、坡积土等。因此我们说,边坡植被对边坡土体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计算树木间的种植差距,尽最大可能地将土体的拱效应发挥出来。另外,在道路绿化工程中,数目种植的间距也可以综合考虑到这一树干对土体的作用,使得各植物行间按照品字形分布。

2. 边坡植被对土壤稳定性的作用

边坡植被还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土壤的性能,将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土壤的抗冲性、抗侵蚀性,维护整个边坡的稳定。

边坡土体在不同含水状态下,有着明显差异的抗剪强度,由于随着水量的增大,土壤的内聚力以及内摩擦角都会不断减小,变化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就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抗剪强度是不断减小的。相同的是,水量对含根岩体的抗剪强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含根岩体受到植被根系的保护,孔隙相对于没有植被的土壤来说很大,这也就形成了很大的存储水的空间,增强了含根岩体的储水能力,加上降水的原因,含根岩体的含水量极大。由于边坡植被中的根系大多是缠绕、串联等方式来加大土体的稳固性,从而增强土壤的抗冲性。由于植被根系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还能够增加边坡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此外,边坡植被还有着明显的抗雨效应,植被的冠层以及枯枝落叶都具备截雨的功能,凭借这一性能以及良好的含水性,很大程度上减弱植被区的地表径流以及对坡体的冲刷程度,从而减弱对土壤的侵蚀。

三、边坡植被修复技术

首先,我们应该确保治沟造地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遵循一定的原则:(1)整体协调。在充分了解主体工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修复措施。(2)确保安全。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一定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灾害。(3)经济合理。既要确保通过边坡植被修复技术完成水土流失的治理,还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实施经济性能最高的修复方案。

1. 植被恢复

对治沟造地工程造成的裸露坡面,我们需要采用植物防护措施,首先分析坡面的地质条件,举个例子,沟坝坡上可以种植灌木类植物。分析土质条件以后,就需要设计植被的造林密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被林木的生长状况,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在栽植工作开始前中,需要做好选苗、护根工作,在栽植过程中,需要确保植物根系的舒展。

2. 水土保持

为了避免治沟造地后的边坡植被修复工程结束后出现水土流失情况,我们需要对边坡进行平整场地工作,做好排水措施,在施工工作中,沟道的下游一段可以做封闭作业,并且建设临时的土沿沟道从而阻挡开挖方,这样以来可以很好的解决雨季时期,渠道外侧的地表径流外排问题。此外,在整个施工完成以后,将临时建筑物一一拆除,机械设备全都撤离,并完成清扫工作。

四、总结

总的说来,治沟造地的边坡植被对整个边坡土体以及土壤的物理性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边坡受到破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也因此越来越多。边坡植被修复工作主要还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综合考虑到经济、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选取最合理的修复方案,从而确保我国生态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边坡植被作为一种能够使边坡土体成为土和根复合材料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度,从而起到保护土壤不被冲刷、避免侵蚀,此外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雨水的腐蚀性。但是目前,由于岩土介质等的多变性以及治沟造地边坡植被受力的丰富多样性,对其修复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文章深入探究治沟造地边坡植被的修复技术。

关键词: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现状,护坡效应

参考文献

[1]任志华,言志信,江平.边坡植被的护坡效应探讨[J].科技导报,2012年23期.

[2]王志泰,包玉,李毅.石质边坡植被建植两周年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J].草业学报,2012年2期.

[3]潘声旺,雷志华,杨丽娟.几种典型边坡植被的产流、产沙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7期.

堤防工程中吹填土的固结分析 第10篇

吹填技术适用范围广, 工效高, 在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上具有较大的优势[1], 在近年来的围海造陆、堤防等工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2,3,4]。开展吹填土固结分析研究, 对工程的交工验收和今后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某堤防吹填工程实例, 采用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估计堤身及地基孔隙水应力消散, 对堤防的固结进行相关分析。

1 工程概况

长江某段堤防原防洪标准较低, 为提高防洪等级, 在原堤身基础上加高增宽或完全填筑新堤。工程主要建筑物堤身采用吹填土填筑, 大堤高度一般为4 m~5 m, 吹填土比较均一, 为粉砂或粉土。原堤防从地面向下地质情况为:①杂填土, 以碎石为主, 松散, 层厚0.4 m左右;②填粉砂, 灰色或灰黄色, 中密, 层厚4 m左右;③淤泥质土, 灰色, 流塑状态, 层厚大于7 m。

2 堤防固结分析

2.1 基本理论与方法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是常用的沉降变形及沉降时间预测计算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常规, 在固结系数或渗透系数已知的情况下, 便可较理想地计算最终沉降量以及任意时间的沉降变形。堤防吹填时间有一个过程, 需几个月的时间, 当荷载缓慢施加时, 附加应力不仅随深度变化还随时间变化。计算中考虑外荷载随时间的变化, 相应的固结微分方程[5]为:

CV2uz2=ut-p (t) t (1)

假设土层是双面排水, 荷载施加路径如图1所示。在施工期间, 即当tt0, t时刻z深度处的孔隙水应力为:

u (z, ΤV) =16u0ΤV0π3n=1, 3, 51n3sinnπz2Η×[1-exp (-n2π2ΤV4) ] (2)

其中, u0为施工结束时地基内附加应力, u0=p0;H为最大排水距离;TV0=CVt0/H2。

在竣工以后, 即当t>t0时, t时刻z深度处的孔隙水应力为:

u (z, ΤV) =16u0ΤV0π3n=1, 3, 51n3sinnπz2Η×[1-exp (-n2π2ΤV04) ]×[1-exp (-n2π2 (ΤV-ΤV0) 4) ] (3)

为了估计地基内孔隙水应力消散情况, 可计算不同深度处某时刻的孔隙水应力。对双面排水, H=1/2土层厚;对单面排水, 可假定H=土层厚。

对吹填堤身, 假定堤身各处的附加应力等于上覆吹填土浮容重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认为土层厚度随时间逐渐增加, 计算吹填到顶时堤身内的孔隙水应力。此应力应包括静水应力 (水位齐吹填土顶面) u0与上覆吹填土浮容重引起的超孔隙水应力u, 因为固结稳定后, 认为堤身内水位下降到原地基表面, 故此前的静水应力u0应归到超静孔隙水应力中。无论是u0还是u, 都是堤身底部中心处的孔隙水应力为最大。依据施工期计算u0和u后, 利用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计算堤身在初始孔隙水应力u′下固结, 其中u′=u0+u, 计算土层厚度取堤高。

吹填结束时, 吹填土内的平均孔隙水应力根据Gibson提出的解答[6]进行计算。对于该工程研究的吹填土层, 始终认为水位与吹填土表面齐平。假定单面排水, 沉积厚度与时间平方根成正比, 即:

H=Rt0.5 (4)

其中, H为在时间t内吹填土层的沉积厚度;R为比例常数, 表示沉积的速率。利用边界条件可解得:

u=γRt0.5[1-exp (-z24CVt) +z2 (πCVt) 0.5erfz2CVtexp (-R24CV) +R2 (πCV) 0.5erfR2CV] (5)

其中, CV为固结系数;erf (x) 为误差函数, erf (x) =2π0xe-u2du

2.2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选取如表1所示。

2.3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见表2。

由计算结果可见, 计算地基土层的渗透系数较大, 在吹填施工结束时, 地基内的孔隙水应力比较小。渗透系数降低到原来的1/10, 地基内超孔隙水应力明显增大, 固结时间增长, 但施工后100 d固结基本完成。

kPa

竣工时堤身的孔隙水应力根据式 (5) 进行估计, 计算时, H为吹填土堤高, z=H, t=60 d。根据式 (5) 计算竣工时吹填堤底处的超孔隙水应力u1, 竣工时吹填堤底处静水压力u2=0.5×9.8×H, 竣工时堤身的平均超孔隙水应力u=0.5× (u1+u2) 。竣工时计算断面堤身内的孔隙水应力计算结果见表3。由计算结果可见, 地基和堤身在吹填竣工后100 d内均已固结完成。

3 结语

吹填土的固结是工程设计、管理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固结是否完成决定上部工程的后续施工。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近似估计地基和堤身的孔隙水应力, 分析其固结程度, 简单实用。本文计算实例原地基的渗透系数较大, 吹填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固结已基本完成, 渗透系数的大小对固结周期长短有重要影响。要加快固结, 吹填材料尽量选取渗透系数大的材料, 如砂性土等。

摘要:结合某堤防吹填工程实例, 考虑外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采用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估计堤身及地基孔隙水应力消散, 对堤防的固结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固结过程与吹填材料的渗透性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吹填,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孔隙水应力,固结

参考文献

[1]宋建锋, 张水根, 周理武, 等.吹填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A].“SMEDI”2006《城市道桥与防洪》全国高峰论坛专辑[C].2006.

[2]李玉岐, 周健, 孔祥利.洋山深水港区深厚吹填砂地基工后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 (2) :4071-4075.

[3]张运盛.吹填式砂堤在福州桔园洲防洪堤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 2006 (2) :21-24.

[4]胡利文, 王永平.南沙港区陆域吹填工程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J].施工技术, 2004, 33 (10) :65-68.

[5]殷宗泽.土工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五幅填海造地工程蝸行牛步 第11篇

根據建設辦公開的新城填海規劃,整個工程分五部分:A區約138公頃,東面為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規劃用作商住社區、基礎設施、水岸公園;B區約47公頃,規劃用作道路基建;C、D區分別為33及59公頃,主要規劃為商住社區;E區為73公頃,主要規劃為社區公共設施、交通基建設施、商住社區及多元產業用地。由此來看,350公頃填海造地工程,涉及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澳門未來的持續發展。

按照原計劃,第一幅填海造地,預計將於明年完成填土工程。2012年7月10日,建設辦發出A區填海工程的招標公告,同年底以18.768億元判給工程,施工期990天,按合約,工程應該於明年底完工。但是,目前時間已過去約一半,位於澳門半島以東、連接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五區填海中面積最大的A區填海工程,至今未見大規模施工,填海土地是否需要沉降,工程是否會延期,造價是否會有變,是否會變相違反“價低者得”的原則?目前不得而知。如果工程不能夠按期完工,2016年底,港珠澳大橋通車,可能會影響連接澳門,影響澳門的整體社會形象。

去年1月16日,建設辦發出E1區填海工程的招標公告,4月12日開標,問題也由此出現。這個招標公告,與A區填海工程的主體內容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判給標準是:在技術評審得分,等於或超過總分65%的標書中,報價最低的競投者獲得判給工程。在這項工程的競投者中,其中兩家符合技術評審條件的競投者,報價同樣最低,都是4.56億元。由於招標公告並無規定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如何處理,去年7月,建設辦“對本公開招標作出不判給承攬的決定”,宣告有關招標程序消滅,並已得到劉司長、行政長官同意。但是,有關的兩家競投者都認為自己應該中標,不願放棄,建設辦變得“冇符”,時隔一年多,遲遲不公佈判給結果,於是,有關的兩家競投者,分別向中級法院提起司法上訴,上訴所針對的實體是行政長官。

建設辦於今年3月12日發出“路環–九澳隧道建造工程”的招標公告,主要的判給標準仍然是技術評審入圍後“價低者得”,與A區、E1區填海工程的判給標準相同,但是,其中已列明當最低造價相同時的解決辦法。從這個後知後覺的行為來看,建設辦作為政府重要公共工程的實施部門,在招標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其中多方面的不足是明顯的,值得認真反思、總結檢討。

围海造地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启示 第12篇

笔者从围海造地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 针对日本、荷兰、韩国等在国际上围海造地较为先进国家进行比较, 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围海造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他国成功经验的合理借鉴, 提出适合我国沿海地区的围海造地管理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我国围海造地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围海造地成为中国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沿海地区先后兴起了三次大的围海造地高潮。进入21世纪, 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快, 客观上加大了对陆地土地资源供给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 沿海地区兴起了第四次围海造地热潮, 其主要目的是建设工业开发区、滨海旅游区、新城镇和大型基础设施, 缓解城镇用地紧张和招商引资发展用地不足的矛盾, 以及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目前, 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 占沿海省 (区、市) 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根据海域使用管理统计数据, 自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至2010年底,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共批准实施的填海面积为877平方公里。新围填的土地目前都已成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之, 我国沿海地区围海造地呈现出了速度快、面积大、范围广的发展态势。

在我国的围海造地工程对缓解人地矛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我们也该清醒地认识到, 围海造地作为一种严重改变和干扰海域自然属性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 如果缺乏合理规划, 过度实施围填海活动, 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 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围海造地管理模式对我国围海造地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各国围海造地工程的特点分析

1.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约3.3万平方公里, 其漫长而又曲折的海岸线为沿岸填海工程的进行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据相关专家估计,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 日本共从海洋中索取了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日本沿海城市约有1/3土地都是通过填海获取的。

日本在围海造地工程的管理过程中, 尤其在围海造地的决策阶段, 具有鲜明的特色。“注重规划控制、防止各自为政”是日本的成功经验之一。日本早期的围海主要出于防灾和农业需要, 后来由于工业化的发展, 围海造地才迅速扩大规模, 但很快通过规划得到了控制, 进入了有序化轨道。“注重依法审批, 尊重民众权益”也是其成功的一大特色。早在1973年就通过了《公有水面埋立法修正案》, 依据该法, 任何围填海行为都必须事先获得都道府县知事的许可, 并对许可条件做出详细规定, 申请前应完成利益相关者协调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然后征求项目所在地相关机构的意见, 并对意见做出评价;最后做出许可决定, 向国土交通省提出许可申请[1]。日本对围填海工程审批许可前建立的一整套包括环境影响、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意见分析等评价处理制度, 体现了依法办事、以人为本、人海和谐、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理念。

2. 荷兰

荷兰的围填海历史早, 规模大, 技术要求高, 是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荷兰围海造地有近800年的历史, 进入21世纪以来, 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

由于围海造地历史悠久, 荷兰积累了丰富的围海造地管理经验。在决策阶段, 荷兰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其主要目标。荷兰政府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 即退滩还水计划, 目的是将围海造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 以保护受围海造地的影响而急剧减少的动植物[2]。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综合湿地计划、海岸保护规划、海洋保护区规划等以保证海洋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 荷兰建立了围海造地的综合评价体系,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三方面对围海造地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定量评价。

荷兰在实施围海造地工程中坚持科学围填, 应用了诸多先进技术手段。例如, 对围海造地及海岸工程施工和营运期进行综合损益分析, 包括工程经济损益评价、对当地和外部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及施工过程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分析等。同时建立了围海造地的后评估技术体系, 包括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对未来河流流量的影响和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及对河道纳潮梯度的影响等[3]。

3. 韩国

韩国的海岸线长11.542km,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4%, 从上世纪60年代工业化开始, 围填海数量、面积、规模都迅速扩大。80年代以后, 尽管韩国政府对围海造地进行了适当的控制, 但是仍进行了几个比较大的围海造地工程, 如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始华湖围海计划等。

众多成功的经验表明韩国在围海造地决策方面的独特之处。首先, 韩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海洋行政综合管理体制的国家, 其围海造地工程是由多个部门的合作来共同完成。其次, 政府的围海造地决策首先是出于对国土面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考虑, 并尝试将社会保险、保障、福利、制度等效用与工程收益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同时, 制定严格而公正的议会议事制度和审批制度, 使得围海造地工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兼顾的效益。

韩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围海造地工程的实施以及围填土地的使用, 如1961出台的《公有水面管理法》主要是针对公有水面即海域、河流、湖泊、沼泽及其他公用目的的国有水流及水面以及滩涂的使用权的许可、费用征收、权利义务以及使用权的继承、转让、停止和取消等进行管理。1962年出台的《公有水面埋立法》规定建设交通部必须每十年提交一次“公有水面围垦基本计划”, 内容必须包括预填海区的位置和规模、围填海的土地使用计划、围海造地的必要性和围填方法等。1987年颁布的《海洋开发基本法》旨在加强海洋研究和发展, 集中体现了立法机关在海域使用上的基本立法思想。另外, 韩国也建立了围海造地后评估技术体系, 并对围海造地及海岸工程施工和营运期进行综合损益分析。

三、围海造地工程的国际比较分析

通过对日本、荷兰、韩国及我国围海造地的分析, 日本的特点在于审批过程中充分尊重民众权益, 注重围填海技术的改进;荷兰在围海造地中注意与自然的和谐;韩国主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围海造地的实施;中国近年来在围海造地的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年度计划管理的实施等, 但在科学规划、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1. 整体规划控制

日本的任何一个围海造地项目都需要整体的规划和研究, 虽然日本的围填海历史比较早, 但正是由于其拥有严谨的整体规划, 才保障了日本今天维持着有序的围填海布局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虽然也重视对其具体项目的审批, 但是缺乏对围填海工程的整体规划, 因此, 我国需要学习日本这些有效的机制, 在每一个围填海项目进行之前, 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 以保障后期项目的应用和维护。

2. 民众参与的审批制度

日本不断对围海造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并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合理性等进行严格的评价以及审查。按照日本现有法律规定, 如果要申请围海造地工程, 提交到日本政府以后, 日本政府首先会组织各方人员进行广泛而严密的调查, 主要是调查其对海洋生态以及周围环境所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对区域规划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论证, 必须满足有效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下, 不破环海洋生态的平衡和发展。同时, 还引进了公众参与制度, 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日本严格的海岸带管理体系和审查制度值得我们学习。

四、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 我国的围海造地事业快速发展, 在规划制度、技术手段与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透过前述围海造地管理多视角加以审视, 不难发现, 我国围海造地工程的管理仍存在缺陷。基于此, 结合对国外经验的借鉴, 提出围海造地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构想。

在决策阶段, 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毗邻陆域的土地利用规划, 制定海域使用总体规划, 统筹考虑各个海区围填海容量, 科学合理地制定围海造地计划, 清理不合理的围海造地项目。进一步完善基于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体系, 客观评价围填海区域的损益。同时在审批制度方面注意公众利益、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在实施阶段, 我国应大力提倡采用建设人工岛和在突出部位组团式填海造地, 增加人工岸线。目前日本多采用此方式填海造地, 而我国许多地区为节省初期投资多采用连岸平推方案, 其实若将海洋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自然资本计入初投资, 结果则大不相同。此外, 应尽量采用洞空穴式取石的方式获取填海石料, 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废弃物作填充材料由于其经济环保的特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运营与维护阶段, 进一步加大对海域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 逐步提高围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 建立围海造地招标拍卖市场运作机制, 通过价格杠杆调控围海造地活动, 保障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在后评价阶段, 围海造地后评估制度也需要重点加强, 通过分析工程实施后对毗邻资源环境的影响, 包括对毗邻区海洋产业影响, 能够及时发现、总结围海造地的经验和教训, 引导围海造地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围海造地作为沿海地区解决用地紧张局势的重要途径, 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围海造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围海造地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 对日本、荷兰、韩国等发达国家围海造地的方法与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借鉴各国的先进方法与经验, 提出对我国围海造地的启示, 从而得出在全寿命周期中的决策、实施、运营与维护以及评价这四个阶段的可行性措施, 进而提出我国围海造地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 促进我国围海造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围海造地,国际比较分析,全寿命周期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英]戴维.斯温班克斯.日本填海造地[J].Nature, 1987, 325:6106.[Davis.Reclamation in Japan[J].Nature, 1987, 325:6106.]

[2]李荣军.荷兰围海造地的启示.海洋管理, 2006, (3)

吹填造地范文

吹填造地范文(精选12篇)吹填造地 第1篇常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 东倚上海, 南邻苏州, 西接无锡, 北与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