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运动员范文
残疾人运动员范文(精选6篇)
残疾人运动员 第1篇
看到残疾人运动员需要帮助时,你会 A 以礼相待40% B 热情帮助40% C 置若罔闻20% 调查显示,当我们看到残疾人运动员需要帮助时,大多数人都怀有以礼相待或者热情帮助的心愿。但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在以实际行动帮助残疾人时却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过于热情,似乎显露出对弱者的同情;置若罔闻,又显得太冷漠。究竟如何把握以礼相待残疾人的分寸?平等和尊重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残奥会是我们感受与学习习近平等对待和真诚尊重残疾人最好的机会。邓朴方曾说过:“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他们的生命中,最能显示人的体能和精神在承受种种缺陷的情况下,经过顽强拼搏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残疾人奥运会是人体潜能的展示,是人类生命力的勃发,也是人类社会爱心的集中体现。”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残疾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而且残疾人还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大的精神鼓励。残疾人运动会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互动,让残疾人跨出融入社会的一大步。同时通过比赛,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他们、认识他们,从而更多地去关爱他们、支持他们。所以,我们在观看残奥会时,不仅要积极帮助遇有困难的残疾人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像欣赏奥运会一样,为运动员坚持比赛而加油助威,为他们奋勇冲过终点线而欢呼叫好,为他们勇夺第一而给予最热烈的掌声,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平等对待和真诚尊重。
残疾人运动员 第2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
为提高我国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筹备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及2009年台北聋奥会,经研究决定,自2007年12月28日开始组织第二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集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集训和报到时间
(一)田径、游泳、举重
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7月1日,共计187天
(二)聋人田径、游泳、乒乓球、足球、网球 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4月18日,共计113天
教练员、工作人员需按各项目集训开始日提前一天报到,运动员需在集训开始日报到。
二、参训人员名单(见附件1)
三、集训地点及联络方式(见附件2)
四、说明及要求
(一)凡入选集训名单的运动员、教练员必须按时到指定训练基地参加集训。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书面报告中国残奥管理中心训练部,按照批准情况执行,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参加 1 下期集训资格。
(二)所有集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残疾人集训队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三)运动员赴各集训基地时,应自备必要的训练、比赛服装及生活用品。
(四)集训经费由中国残联承担。
附件:参训人员名单、集训地点及联络方式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1
参训人员名单
一、田 径
(一)中国残奥管理中心 领 队:2人
蒋冬伟(上 海)高 巍(残奥中心)联络员:1人 邸晓芳(残奥中心)
教练组组长:1人 崔宝根(上 海)副组长:1人 闫建华(天 津)
1、残奥项目 教练员:8人
张敏珍(上 海)符秀红(上 海)赵新明(北 京)金 帆(辽 宁)周小平(湖 南)王忠发(河 北)助理教练兼领跑员:5人
满 林(残奥中心)李佳雨(辽 宁)钱黄文(江 苏)俞先华(江 苏)工作人员:3人
男运动员:23人
蒋佶云(上 海)马玉喜(上 海)杨育青(北 京)杨 森(北 京)3
刘剑平(江曲云波(山 亮(北 李岩松(北徐 然(北苏)东)
京)京)
陈京)
焦兴泉(北 京)吴 祥(江 苏)吴 明(江 苏)车 冕(天 津)杨 晨(天 津)李 端(辽 宁)刘向坤(辽 宁)李 强(辽 宁)周文俊(河 北)王秋洪(吉 林)吴燕聪(福 建)陈鸿杰(福 建)赵 旭(云 南)丘剑峰(广 东)李康勇(广 东)杜 军(广 东)闫荣杰(山 西)女运动员:9人
孙 新(江 苏)汪 涓(北 京)朱大庆(河 北)王 芳(天 津)张海源(辽 宁)吴春苗(山 东)刘苗苗(湖 南)余 林(四 川)欧阳静玲(湖 南)
2、聋奥项目 教练员:4人
崔宝根(上海、兼)张敏珍(上海、兼)赵新明(北京、兼)王宝美(江 苏)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2人 工作人员:2人 男运动员:10人
顾颖卿(上 海)费 勇(江 苏)黄 强(江 苏)缪明安(江 苏)王 海(北 京)罗 瑞(云 南)韩 阳(辽 宁)李 林(辽 宁)李展鹏(广 东)戎汉波(浙 江)女运动员:7人
钱可人(安 徽)曹旖琦(江 苏)杨 蕾(江 苏)钱金芝(浙 江)张 君(山 东)蒋 敏(辽 宁)涂春娜(福 建)
(二)江苏基地
领 队:1人 联络员:1人 教练组组长:1人
1、残奥项目 教练员:9人
申毛毛(江 苏)秦玉玲(上 海)尹国邦(山 东)工作人员:8人 男运动员:15人
郭 伟(上 海)朱鹏凯(北 京)王文波(吉 林)哈斯劳(内 蒙)范 良(陕 西)女运动员:17人
毛阿宝(江 苏)高 巍(残奥中心)孙宝权(辽 宁)杜彩霞(江 苏)齐德昌(上 海)吕冬梅(黑龙江)傅昕翰(上 海)夏 冬(天 津)王乐正(山 东)高明杰(云 南)郑卫海(新 疆)5
朱全金(江 苏)侯国庆(天 津)韩 松(北 京)徐崇尧(江 苏)张应斌(山 西)高长龙(山 东)李立明(陕 西)樊 成(兵 团)
张亮敏(上 海)王 婷(上 海)李春花(上 海)姚 娟(江 苏)汤红霞(江 苏)吴红萍(广 西)王 君(天 津)杨 月(辽 宁)郑宝珠(福 建)杨丽婉(福 建)贾倩倩(山 东)钟永渊(云 南)李 玲(新 疆)陈 芳(新 疆)金亚娟(浙 江)米 娜(河 北)吴 晴(黑龙江)试训运动员:1人 孟根吉米素(内蒙古)
2、聋奥项目 教练员:3人
孙宝权(辽宁、兼)杜彩霞(江苏、兼)秦玉玲(上海、兼)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1人 工作人员:3人 男运动员:3人
富 东(辽 宁)谢 磊(江 苏)李建业(北 京)女运动员:4人
董 文(辽 宁)任春霞(上 海)缪璐栎(上 海)卢 萍(江 苏)
(三)黄石基地 领 队:2人
张 浩(湖 北)高 巍(残奥中心、兼)教练员:2人
刘永伟(河 北)黄 鹏(上海)助理教练员:1人 张立新(辽宁、兼)工作人员:3人 男运动员:10人
崔艳峰(河 北)李虎召(河 北)张立新(辽 宁)李 军(辽 宁)肖加林(云 南)余世然(云 南)纵 凯(上 海)女运动员:9人
张 婷(湖 北)董红娇(湖 北)李英杰(河 北)黄丽莎(河 北)唐 娅(重 庆)林向梅(云 南)
(四)青海多巴基地 领 队:2人
吴彦俭(青 海)高 巍(残奥中心、兼)教练员:1人 汪成荣(青 海)
1、残奥项目
助理教练兼领跑员:2人
陈山林(内 蒙)张长伟(山 东)工作人员:2人
赵玉飞(河刘成明(辽赵 骥(上刘文君(湖周红转(河马 静(陕 北)宁)海)北)北)西)
运动员:9人
钟 强(青 海)张 振(辽 宁)祁 顺(江 苏)秦 宁(云 南)何称恩(云 南)鲁建明(云 南)韩桂明(云 南)张 磊(河 北)任 耀(安 徽)
2、聋奥项目
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1人 工作人员:1人 运动员:3人
薛建华(甘 肃)段文平(云 南)
二、游 泳
领 队:1人 王宝生(残奥中心)副领队:1人 范丽晶(云 南)联络员:1人 魏 炜(残奥中心)
1、残奥项目 教练员:7人
张鸿鹄(云 南)赵玲玲(云 南)艾 勇(湖 北)易 债(贵 州)刘志斌(广 东)工作人员:8人 男运动员:30人
曾华斌(云 南)杨沅润(云 南)8
刘喜业(青李 达(云吕树培(天李 鹏(云海)南)津)南)
郭 继(云 南)王家超(云 南)郭 军(云 南)王晓福(云 南)田恒恒(云 南)郭 智(云 南)熊小铭(云 南)唐 元(广 西)杜剑平(浙 江)尹建华(浙 江)许 庆(河 南)何军权(湖 北)张金波(湖 北)邓三波(湖 北)刘 策(河 北)马 飞(河 北)刘泽蛟(湖 南)李汉华(广 东)王任杰(上 海)女运动员:24人
夏江波(陕 西)周 颖(云 南)晋晓琴(云 南)蔡红梅(云 南)杨添舒(辽 宁)谭 旭(贵 州)朱丹丹(浙 江)谢 青(北 京)
2、聋奥项目 教练员:2人
吴云兰(黑龙江)高 楠(河裴 莽(辽刘锐进(广杨博尊(天张 英(陕周艳菲(云鲁韦元(云江福英(湖姜胜男(辽陈忠兰(贵王 帅(北熊 敏(湖于 博(天9
北)田 荣(湖宁)魏燕鹏(福东)林福荣(广津)张文承(北西)顿陇娟(陕南)黄 敏(云南)王 倩(云北)吕红梅(辽宁)孔维平(河州)许艳茹(江京)佟 欣(北南)董启明(湖津)
南)建)东)京)西)南)南)宁)北)苏)京)南)
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2人 工作人员:2人 男运动员:9人
贺敬仁(河 南)徐家晖(浙 江)王 喆(天 津)霍瑞轩(黑龙江)翁铸峰(广 东)梁志荣(广 东)叶 斌(广 西)万启才(江 苏)韩 康(河女运动员:7人
何悦悦(云 南)朱 倩(广 东)罗靖文(广沈飞虹(广 东)纪玲玉(山 东)贾悦莹(北金丁丁(黑龙江)
三、举 重: 领 队:2人
陈志强(天 津)黄 莹(残奥中心)联络员:1人 莫扎湃(残奥中心)教练组组长:1人 李伟朴(内蒙古)教练员:4人
汤春荣(江 西)孙晓刚(河 北)彭富强(江穆宏和(安 徽)加重员:6人 工作人员:4人 男运动员:10人
北)东)京)苏)
张海东(江 苏)王 键(安 徽)吴国境(上 海)陆学峰(上 海)蔡慧超(上 海)杨传喜(山 东)刘 磊(山 东)吴茂顺(广 东)李 兵(重 庆)齐 栋(辽 宁)女运动员:11人
边建欣(内蒙古)李瑞芳(内蒙古)左 珏(江 苏)张丽萍(江 西)徐艳美(江 西)福铁残(江 西)崔建金(山 东)石海珊(河 北)
四、聋人乒乓球 领 队:1人 陈亦新(福 建)
联络员:1人 王 镭(残奥中心)教练员:2人
袁 锋(山 东)朱乃桢(浙 江)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1人 工作人员:1人 男运动员:5人
王 聪(山 东)杨 洋(吉 林)张 建(江 苏)戴 瑾(江 苏)女运动员5人
傅桃英(江肖翠娟(江崔 哲(山董 雄(广苏)西)东)西)
林 焕(山 东)姜 卉(山 东)黄梦萍(广 西)王冬梅(黑龙江)史 册(黑龙江)
五、聋人足球
领 队:1人 李小华(广 东)联络员:1人 程旭阳(残奥中心)教练员:1人 许宇飞(广 东)助理教练员:1人 王少杰(山 东)
助理教练兼手语翻译:1人 郑国栋(广 东)工作人员:1人 运动员:22人
刘 健(江 西)杨 丹(江 西)王义文(江陈升平(广 东)谢香聪(广 东)占卓伦(广李海洋(广 东)方春伟(广 东)来晓泉(山彭 飞(山 东)冯鲁新(山 东)成兆学(山杨佳乐(北 京)蔡 柯(北 京)宋维春(北孙世强(辽 宁)王 刚(上 海)姜伟麒(上刘 杰(福 建)安永浩(吉 林)黄 波(吉高佳武(云 南)
六、聋人网球
领 队:1人 王晓兵(黑龙江)联络员:1人 李 臻(残奥中心)
西)东)东)东)京)海)林)
教练员兼手语翻译:1人 曾巧巧(黑龙江)工作人员:1人 男运动员:2人
杨曾宝(黑龙江)王 超(河 北)女运动员:2人
吴慧敏(黑龙江)
附件2
齐 薇(黑龙江)13
集训地点及联络方式
中国残联组团办公室 联系人:王 鹏 张承林 电 话:010-66580392 传 真:010-66580391 中国残奥管理中心(田径跑跳、游泳、举重、聋人乒乓球)联系人:高 巍、魏 炜 电 话:010-80471832/1843 传 真:010-80471833/1843 江苏基地(田径投掷)联系人:毛阿宝 电 话:025-86618929 传 真:025-86618929 黄石基地(田径轮椅竞速)联系人:张 浩 电 话:0714-6225044 传 真:0714-6225044 青海多巴基地(田径中长跑)联系人:吴彦俭 电 话:0971-6127756 传 真:0971-6127767
广东省残联(聋人足球)联系人:郑石新 电 话:020-83369679 传 真:020-83371731 黑龙江省残联(聋人网球)联系人: 王晓兵 电 话: 0451-82291731 传 真: 0451-82291731 中国残奥管理中心训练部 联系人:各项目联络员
电 话:010-80471832(田径)
80471843(游泳、聋人网球)80471922(举重)80471841(聋人足球)80471842(聋人乒乓球)
残疾人运动员 第3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残疾人游泳队S8级单臂蝶泳运动员。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知网、万方和相关数据库收集资料, 提供文献支撑。
1.2.2 对比法
对比分析健全运动员与S8级运动员蝶泳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S8级单臂蝶泳技术
表1显示, (1) 在蝶泳姿势上, S8级运动员以单臂划水, 健全人是以双臂划水。划水过程中, S8级运动员因单侧划水导致身体位置平衡受影响, 身体随划水手臂一侧偏移, 导致游动过程中产生阻力, 大量消耗运动员体力; (2) 在呼吸技术上, 健全人蝶泳呼吸方式为正面抬头呼吸, 而S8级运动员则是侧面呼吸, 呼吸方向根据运动员残疾手臂的左右而定, 如左臂缺失选择左侧呼吸, 右臂缺失则选右侧, 也可以选择随健全手臂一侧呼吸, 同自由泳相似, 但如果这样选择, 很可能会出现“掉肩”现象, “掉肩”是指一侧肩关节以下手臂截肢的游泳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残疾一侧肩关节不得低于划水手臂一侧肩关节的水平面, 两肩必须保持平衡, 如果残疾侧低于健全测, 则视为犯规。一般大多都选择反方向呼吸以此来调节两肩关节的平衡, 避免犯规现象; (3) 在水下划水路线方面, 健全人蝶泳是双臂入水后划水做前支撑, 协调腰部腹部及下肢力量使上身向上跃起做海豚式动作。而S8级完成此动作也同样靠上肢、腰腹部和下肢协调配合完成, 但单臂划行没有双臂力量大。一方面上身不能较高跃起, 另外一方面单臂划水造成的身体位置不平衡在游进产生许多不协调的问题, 如单臂划水手臂力量越大, 身体位置的侧偏会造成越大阻力。因此在S8级蝶泳技术方面不一定力量大就一定快, 可以看出残疾人比健全人蝶泳难度更大; (4) 在力度上, 健全人的双臂力量就远远大于残疾人S8级单臂运动员; (5) 在划水发力结构上, 健全运动员比S8级更好发力, 健全人上肢, 腰腹部和下肢力量协调性较为均衡。而S8级, 上肢力量较弱, 腰腹部和下肢力量较为突出, 特别是腰腹部力量能较强补足上肢缺失导致的不平衡, 特别是以腰腹部力量为主要核心, 带动上肢和下肢的整体配合和协调性, 也可以说S8级单臂蝶泳视腰部腹部为整体重点, 而健全人运动员蝶泳相对要的是整体的能力; (6) 在划水区域面积上, , 健全人以双臂划水, 能够较大面积获得推力, 而残疾人S8级单臂蝶泳, 仅以单臂划水, 为保持身体的平衡, 导致划水区域面积比较窄。
2.2 S8级蝶泳技术特点
S8级蝶泳运动员左右手伤残程度不同, 因此在训练时应考虑差异性。运动员采用单臂划水时, 需要强大的上肢、腰腹部和下肢力量。特别是腰腹部起到承上启下, 链接上肢与下肢的。只有腰腹部力量能力强, 才能弥补手臂缺失造成的发力时身体不平衡, 所以应注重腰腹核心练习;除了力量训练以外, 单臂蝶泳需加强分解练习。如一次划手, 三次腿、蝶泳手, 蛙泳腿、蝶泳手, 自由泳腿和单臂放在身侧蝶泳腿练习等;另外, 对单臂蝶泳者来说, 蝶泳的整体手、腰、腿和呼吸的配合很重要, 在训练中需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手、腰、腿和呼吸的配合节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S8级运动员蝶泳在呼吸、划水路线和用力方式上与健全人有明显区别。
(2) 技术训练的针对性强, 强调技术与力量训练的结合, 特别是腰部力量。
(3) 注重高水平S8级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 根据个性化进行差异性训练。
3.2 建议
3.2.1 针对S8级单臂蝶泳运动员制定科学训练方法
由于S8级单臂身体条件和蝶泳训练方法的特殊性, 建议S8级运动员加强腰腹部核心力量练习, 配合上肢与下肢力量练习。
3.2.2 加强科学监控手段
采用摄影技术和运动生物力学手段, 找出S8级蝶泳划水路线、平衡点、上肢、腰腹部和下肢的合力点、身体重心浮心点等, 根据技术结论给予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83-100.
[2]史可涛.我国S6级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江福英仰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 2011.
[3]王怡.肌肉协调用力在蝶泳技术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8 (9) :135-136.
[4]唐桂萍.S8级残疾游泳运动员王晓福自由泳下肢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 (1) :114-116.
残疾人运动员 第4篇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事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61-01
一、前言
残疾人运动员接受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突破,是体现人权和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面旗帜,也是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残疾人运动员渴望经过运动训练教育,实现“平等、共享”的社会生活理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
二、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
残疾人体育作为整个体育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现状和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如今我国残疾人体育已经走向世界,竞技体育成绩喜人。结合目前中国体育整体的大环境,人们渐渐的意识到残疾人运动员同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作出贡献。
(一)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可行性。
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招收残疾人运动员,是我国教育部门根据现行教育特点的办学模式,也是向国际特殊教育接轨,向国际发展计划接轨。加强高等体育院校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培养迫在眉睫。因此,北体大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是必然发展趋势。
(二)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意义。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备与竞技运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从事竞技运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现阶段在北体大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培养和指导,不仅仅是扩展他们的知识范围,提高未来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推进我国残疾人运动事业进一步发展重要因素和对该专业的拓展。
(三)国家有关行政法规为招收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保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提出《2015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做好2015年优秀残疾人运动員免试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试点工作的通知[残联厅函(2015)208号],各种政策为培养残疾人运动员建立了平台。
三、北体大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可行性与设想
(一)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可行性。
首先,该措施是保证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再次,招收一定比例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人在国际赛事上可以宣传北体大,为该院在世界大赛上争得荣誉,也为各个院校招生模式奠定经验基础。我国都会派优秀残疾人参加体育比赛,在培养方面北体大就有着明显的师资优势。然而我国还未有其他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从全国形势来看,一般残疾人运动员都是在专业的体校训练,因此出现师资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与残疾人体育紧密联系的训练体系,正当国情的需要,因此,该院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是十分必要的。
(二)运动训练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设想。
宗旨:以残运为载体,实现“平等、共享”的社会生活理想。
目标:使更多的学生、社会人员了解残运,建立为残运而学习和服务的理念。
步骤一:通过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残运。
步骤二:联合各个院校力量,以我校为中心,并在兄弟院校做宣传。
步骤三:在开设残疾人训练时,以带动学生(残疾人运动员之外的人)参与奉献活动中,同时提高我院在社会的知名度,大力宣传我院的优势项目。
步骤四:争取得到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大力支持,把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基地设在我院(挂牌),让我院的学生在接触新事物时可以学有所用为残疾人训练,既有利于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本院学利用以掌握的知识再进行特殊化的实习,进而可以培养出综合体育人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国际国内残运发展趋势和社会、学校对特殊体育人才需求,以及运动训练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北体大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必然性,该训练的开设,不仅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突破。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出新的突破口。
(二)建议。
1.各体育院校和业余体校每年要有计划、有比例地招收残疾人运动员。
2.以讲座形式让被招收的残疾运动员了解国家对于他们的政策,并开设相对应的特色课程。
3.通过媒体让社会知道北体大运动训练专业免试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能够从事该项工作,以扩大影响。
4.在开设课程的基础上,逐渐考虑开设残疾人教育专业。
5.以该院师资优势,力争承办残运会工作和教练员培训等工作。3.2.6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度思考、系统策划和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武红军、李强,发展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5 (01):10-15
[2]黄晶梅、王爱国,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73-77
[3]曲建武、赵慧英,关于普通高校招收残疾学生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 (01):63-64
[4]彭说龙等.开展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3(3)
[5]周芳.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N].人民日报,1990
残疾人运动员 第5篇
国际残疾人运动
主讲
亮 尤
中国残联国际部联络处处长
第一节
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阶段
有学者根据国际残疾人运动的发展情况和有关立法情况,把国际残疾人运动分为5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780—1887年)。残疾人运动的萌芽,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社会化生产的初期,在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伴随着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而萌生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出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如德国实行了工伤保险;瑞典建立了全球第一家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我国北京建立了第一所盲校“启瞽明院”;山东建立了第一所聋校“启喑学校”。
二、初创时期(1887—1948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日益社会化,工业社会风险加大,失业、事故、疾病、伤残等问题逐渐突出,促使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重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福利保障政策。这期间,一是建立包含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增多。如,法国、英国、瑞典、美国等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二是一些国家和国际社会出现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全国性、国际性组织。如,“海伦凯勒国际”开始提供防盲服务、第一个国际性残疾人服务组织“康复国际”成立。三是各国为残疾人服务的公立、私立机构也逐渐 1
增多。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从工伤保险逐步拓展到康复、保健、福利、教育等方面,虽然仍没有跳出“生活保障”的圈子,但内容比先前丰富多了。
三、发展时期(1948—196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成为西方国家政党竞选的必争之地。同时,国际人权事务的发展,残疾人特别是战后伤残人员强烈要求回归主流社会,在客观上推动了残疾人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残疾人运动呈现出了跳出“保障生存”的圈子,开展了为残疾人争取人权和回归社会主流的斗争。社会初步改变了对残疾人的看法,“残疾人不仅是救济对象,也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可以对社会做贡献”的观念逐步确立。
在这期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其中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立了盲人福利会和聋人福利会,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生活福利的政策。其间,建立了数以千计的福利工厂、特教学校和福利事业单位,奠定了新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四、立法时期(1968—1981年)。随着人权运动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残疾人反对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空前活跃。国际社会相继从立法上确立残疾人的地位和维护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如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了《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弱智人权利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宣言》。一些国家也颁布了保障残疾人 的专门法律。
五、成熟时期(1981年之后)。伴随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生产力极大解放,经济进一步发展,各国相互进行着多边联系和交往。在残疾人领域,残疾人组织更加壮大,各国残疾人的交往和合作日渐增多,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残疾人运动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世界残疾人的工作体系和残疾人工作的共同行动。
第二节
当今世界残疾人运动的特点
一、认识统一。当今世界虽然各国社会制度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对于残疾人的认识却基本一致,普遍认为残疾人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残疾人的权利应受到保护、潜力应得到开发利用;保护残疾人的权利,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认为残疾人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目标一致。这就是促进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促进以下目标:使残疾人得以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并享有平等地位,也就是说具有全体公民同等的机会,平等分享因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
三、立法保障。一是联合国制定了一些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公约、宣言、决议,并要求会员国必须通过立法,以保障残疾人权益。二是
世界大多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残疾人的基本法及有关就业、康复等内容的专门法。如中国的《残疾人保障法》、美国的《残疾人法》、日本的《残疾人对策基本法》、英国的《残疾人法》、欧盟的《残疾人立法指导方针》等。
四、政府主导。当今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来抓。
一是绝大多数国家设立了残疾人事务国家机构。1990年11月,联合国就“残疾人事务国家协调委员会”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强烈敦促各国政府建立残疾人事务协调机构,或者加强现有的组织机构”。并指出“应当使国家协调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并制度化”。据此,中国设立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美国有“总统残疾人事务全国委员会”、日本立法设立了“残疾人对策本部”。
二是各国逐步将残疾人事务纳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
三是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
四是各国都采取措施,对残疾人的生活、就业、康复、教育等权利进行保障,并致力于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如许多国家制定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定促进康复、教育、保障生活、丰富文化的政策规定。可以说,在残疾人权利保障方面各国的行动是基本一致的。
五、合作互动。在联合国及国际残疾人组织的推动下,全球性、地区性、国与国之间的残疾人交流活动频繁,如残疾人奥运会及各项
体育活动的举办、残疾人康复技术的交流、残疾人技能竞赛的开展。等等。
六、手段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如残疾人康复技术的发展(有的已经智能化),无障碍理念的更新(现在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无障碍,也包括信息、通信无障碍等)、手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等等,这些都给残疾人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七、服务网络化。许多国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并延伸到社区的残疾人组织服务网络,各种公立的、私立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遍布全球,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工作逐渐社会化。
第三节
当代国际残疾人运动
当代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981年定为“联合国残疾人年”、1983—1992年定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之后,国际残疾人运动加快了发展,残疾人及其代表组织的呼声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国际残疾人运动走上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联合国通过了三个国际文书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与尊严。这三个国际文书分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和《残疾人权利公约》。作为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残疾人权利国际文书,《残疾人权利公约》覆盖范围更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保护各类残疾人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权和自由。
在国家层面上,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纷纷通过与残疾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规划和项目,将残疾人问题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
一、“国际残疾人年”。197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其主题为“全面参与和平等”。
二、“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2年,联合国宣布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是指由联合国倡导的一项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工作计划。联合国大会同时通过决议《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4年6月,中国政府接受了联合国代表递交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还为联合国国际残疾人十年自愿基金提供了捐款。
三、“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联合国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决议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采取更加积极和广泛的行动与措施,以实现“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所确立目标,以期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四、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残疾人十年
亚太区已经执行两个亚太残疾人十年,目前,正在执行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
1.第一个亚太残疾人十年。1992年,在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的提议下,亚太经社会率先通过决议,启动1993—2002年亚洲及太
平洋残疾人十年,以提高本地区各国对残疾人的意识,重视残疾人的权利。这是在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后第一个区域性的残疾人十年。启动会议于12月3日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在这十年中,邓朴方主席率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注重残疾人事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尽管亚太地区残疾人事务在第一个十年期间取得了长足进展,挑战仍然是巨大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区域残疾人事务,亚太经社会于2002年通过了关于在21世纪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残疾人“缔造一个包容、无障碍和以权利为本”的决议,以及“琵琶湖千年行动纲要”,宣布2003年至2012年为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重点强调在对待残疾问题上从慈善性质到以人权为本的方针的转变,并提出了七个优先发展领域。这七个领域是:(1)残疾人自助组织及相关家庭和家长联合会;
(2)残疾妇女;
(3)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教育;
(4)培训和就业,包括个体经营;
(5)出入各类建筑的环境和公共交通;
(6)享用信息和通信设施,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辅助技术;
(7)通过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和可持续的生计等方案扶贫。由于时间关系,这七个领域就不一一展开了,大家可以上网去查阅。
3.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随着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通过及各国签署批准公约,残疾人的权利保障越来越得到重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于2012年在韩国仁川召开亚太经社会部长级会议,通过了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13—2022)的部长级宣言,并通过“仁川战略”。“仁川战略”参照《千年发展目标》的格式,制定了十项具有时限性的、可以核查的目标。
十个大目标又细分为27个具体目标和62项指标。这十项大目标是:
目标1 减贫及改善就业; 目标2 促进参与政治进程与决策;
目标3 物质环境、公共交通、信息通信无障碍; 目标4 社会保障;
目标5 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与教育; 目标6 两性平等;
目标7 减灾方案中的残疾人问题; 目标8 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目标9 残疾人权利公约与国内立法; 目标10 区域合作。
这些目标,也不一一展开了。请大家上网查阅。
伴随着亚太残疾人十年的开展,非洲残疾人十年等其他区域性残疾人十年也相继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四节
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
与国际残疾人运动的关系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残疾人事务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汲取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为推动世界残疾人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邓朴方主席还于2005年获得了“联合国人权奖”。
一、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为配合“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活动的开展,1986年,中国成立“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就是在 “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期间,汲取国际上先进思想和成果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8年3月,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基础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开启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残疾人事业。
二、回顾联合国残疾人事务的发展历程,我们注意到联合国每十年上一个台阶:联合国大会于世纪80年代通过《关于残疾人的世界
行动纲领》、90年代通过《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新世纪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残疾人权利公约》。
《行动纲领》和《标准规则》对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公约》,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是制定《公约》的积极倡导者和公约制定进程的积极参与者,是第一批签署公约的国家,同时也是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切实履行《公约》。2010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首个履约报告。2012年9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在日内瓦对中国履约报告进行了审议。
三、中国残联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残疾人事业在邓朴方主席的领导下,便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并参与发起“亚太残疾人十年”。到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在多个国际场合呼吁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并且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是最早倡议联合国制定《公约》的国家之一。2000年3月,中国残联举办“世界残疾人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会议”,并通过《北京宣言》,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对联合国启动《公约》制定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参与发起和制定《公约》并参与了谈判全过程,为《公约》的出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2012年6月,中国残联举办了“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北京国际论坛,探讨全面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及2015年后残疾融合发展战略。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强烈呼吁
国际社会将残疾人问题纳入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战略框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为论坛专门发来贺辞。贺辞中,潘基文“赞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中国国内和国外为推动残疾人权利所发挥的引领作用”。
第五节
国际纲领性文件
一、联合国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联合国大会于1982 年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它是一项增进残疾预防、康复和机会均等的全球战略。《纲领》强调必须从人权观点出发处理残疾问题。
《纲领》中提出了各项国际性措施,要求各会员国必须通过立法,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创造必要的法律基础,并把这些措施列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实现世界行动纲领的总目标。
“机会均等”是《纲领》的中心主题。该主题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是:不应孤立地处理涉及残疾人的问题,应当在正常的社区服务的背景下加以解决。
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通过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尽管《标准规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却体现了各国政府强烈的道德和政治承诺,即采取行动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
《标准规则》总结了《世界行动纲领》的内容。这些规则结合了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期间发展起来的人权观点,涉及残疾人平等参与的前提、平等参与的目标领域、执行措施和监测机制,覆盖了残疾人生 11
活的方方面面。
《规则》规定要指定特别报告员监测其执行情况。目前,联合国残疾人事务特别报关员是南非的查克林。
三、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于2006 年12 月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21 世纪第一个综合性人权条约。它标志着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和方法发生了“示范性转变”。
《公约》是一份明确关注社会发展层面的人权文件。《公约》重申身患不同残疾的所有残疾人都有权享受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阐明并描述了各种权利应如何适用于残疾人,阐明了在哪些领域须做出便于残疾人有效行使其权利的合理调整;残疾人的权利在哪些领域受到侵犯;以及必须在哪些领域加强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议并积极推动和支持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保护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大于2006年批准《公约》。截至2013年8月,已有133个国家签署《公约》。
第六节
主要国际残疾人组织
一、康复国际。康复国际,是一个长期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在美国纽约设有秘书处。在近100个国家拥有会员和准会员,还有若干国际组织会员。与联合国系统特别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以及联合国各区域性机构
保持密切联系,并在这些组织中具有咨商地位。
康复国际是最早积极倡导残疾人康复和服务的国际组织。它率先提出了目前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对于推动发起“联合国残疾人年”、制订和实施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等重大的国际行动,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康复国际的正式会员。
二、残疾人国际。残疾人国际,是一个跨残疾类别、强调残疾人自我代表和管理并积极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权利的国际残疾人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该组织总部和常设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目前共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会员组织,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会员组织自成立以来,尽管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一直活跃于国际残疾人舞台,曾参与“联合国残疾人十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行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该组织正式会员。
三、世界盲人联盟。世界盲人联盟,是一个为全世界盲人和视力障碍人士争取平等机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该组织常设秘书处设在西班牙。现有158个正式会员、11个国际组织会员和32个准会员,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近年来,它与康复国际等残疾人组织一起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进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盲人协会与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盲人组织在世界盲人联盟中共同分享一个正式成员的席位。
四、世界聋人联合会。世界聋人联合会,是一个争取聋人权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该组织总部设在芬兰,它主要关注和服务于完全丧失听力或听障严重并以手语为交流工具的聋人。世聋联主张手语是聋人的自然语言,认为使用手语是聋人的权利,呼吁各国承认和发展聋人手语,培训并提供手语翻译,确保公共信息和服务的无障碍,以便为聋人实现合法权利创造条件,为其参与社会消除障碍。
中国聋人协会为其正式会员。
五、融合国际。融合国际,是由各国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组织组成的国际组织,其100个会员组织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
该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秘书处设在法国。该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其宗旨是维护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权益,增进残疾人亲友的理解。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其正式会员。
六、国际残疾人联盟。国际残疾人联盟,是残疾人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等残疾人组织的联合组织,号召和团结世界各地的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推动和参与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在整个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是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国际性代表组织,负责组织并指导、协调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其他高水平残疾人体育比赛。我国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八、国际特殊奥林匹克理事会。国际特殊奥林匹克理事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弱智人体育运动的民间团体,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推进世界各国开展弱智人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国际性特殊奥运会。我国于2007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残疾人康复治疗的运动疗法 第6篇
(一)概述
1.定义是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运用物理学、力学原理,借助各种手法、治疗器械及患者的自身参与,通过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改善患者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称为PT。运动治疗师简称PT师。PT是康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手段,也是社区康复的重点。运动疗法以运动为手段,着眼于功能。也就是以运动这一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治疗的目的包括: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耐力,改善平衡协调功能,提高整体运动功能。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积极参与,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身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均得到全面改善与提高。
2.运动疗法分类
(1)按用力程度分类。①被动运动:指运动时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其作用是预防挛缩和粘连的形成,刺激伸屈反射,增强本体感觉,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为主动运动做准备。②助力运动:指部分借助外力的辅助,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完成的整个运动过程。外力可以来自机械,也可以来自于健侧肢体或他人的帮助。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③主动运动:指既不需要辅助力也不施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完全由患者主动独立完成的运动。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耐力。④抗阻运动:是指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地进行对抗阻力的运动。阻力可以是器械的,也可以是徒手的。多用于肌肉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2)按肌肉的收缩形式分类。①等张运动:等张运动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等张运动又分为:一是向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
缩。.是离心性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被拉长,又称离心性延伸,如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②等长运动:等长运动是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又称静力性收缩。多用于骨科患者肢体被固定后患肢肌力训练。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①神经科疾病:偏瘫、脑瘫、截瘫、周围神经病等;②骨科疾病: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截肢后、脊柱骨折、关节术后、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畸形、肩周炎、软组织损伤等;③内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糖尿病等;④其他:烧伤后、肿瘤等。
(2)禁忌证。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剧烈疼痛等。
(二)几种常见的运动疗法
1.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的练习称之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各关节都有正常活动范围,也就是关节活动度值。关节活动按是否借助外力分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辅助运动3种,以及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1)被动关节运动(关节活动范围维持训练):此种训练方法无需患者肌肉主动收缩,而是借助他人、器械及自我肢体辅助来完成。用于偏瘫、截瘫等无肌肉收缩的患者,主要目的是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变形。①训练方法:治疗师根据关节运动学原理完成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
一是躯干被动活动方法,治疗者一手固定患者的一侧肩关节,另一只手把患者的双膝关节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达到牵拉外侧躯干肌群的目的。
二是肩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方法,治疗师一只手握于患者上臂,另一只手握住腕关节上部,两手同时慢慢地把患者的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三是肩关节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的体位与前屈位相同,治疗者手的摆放位置移动平面为额状面。当患者的上臂被移置到肩外展90度时,手心旋转向上后,再继续移动直至接近同侧耳部。
四是肩关节内、外旋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肩关节被外展90度时,治疗师的一只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围绕肘关节做向上或向下的旋转。
五是肘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当患者上肢呈外展位时,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其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腕关节作屈伸的动作。
六是膝关节屈曲的被动活动方法,治疗师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小腿,另一只手用手心托住患者的脚后跟,双手一起沿矢状面向上推。
七是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呈侧卧位,治疗师的一只手固定髋节,另一只手从下向上托住膝关节及小腿,用力向后拉。
八是被动牵拉胭绳肌,即为直腿抬起的训练,治疗师跪于床上,在膝关节展的状态下屈曲髋关节,同时用自己的一侧膝关节把患者的另一侧下肢固定于床上,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这侧下肢向上抬。
九是被动牵拉跟腱,治疗师一只手固定踝关节,另一只手的手心握住患者的,脚后跟,前臂贴于患者足底外侧,利用身体的重量向上拉。
②注意事项:一是关节活动的各个方向都要训练;二是尽量做到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三是被动关节活动的动作应缓慢柔和、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四是每个关节每个运动方向,上肢一般3~5次,下肢5~10次,每日做2次为宜。
(2)辅助主动运动的训练:用于患肢肌力工、Ⅱ级的患者,患者能够有肌肉的收缩,但不引起关节活动或关节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治疗师设法使其关节活动达到全范围。自我辅助方式有:利用平面或训练板,肢体置于一平滑的木板或桌面,让患者在该平面上滑动肢体,达到活动关节的目的。还可用悬吊装置、人手辅助等方法进行辅助主动运动的练习。注意事项:①根据活动受限的关节不同,采取适当的体位;②注意固定关节的近端;③治疗师熟悉被活动关节的解剖位置及运动方向,向患者讲明动作如何做,运动方向是什么;④动作宜缓慢、有效地完成,动作之间有一短暂的休息过程;⑤随着主动肌力量增加,辅助力渐减少。
2.增强肌力训练如果患者能主动完成一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时,说明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可以进行肌力增强训练,以使肌力逐步增强至正常。肌力增强训练的方法就是在肌肉运动时施加阻力,让肌肉抗阻力活动。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徒手训练,如徒手等张训练及徒手等长训练,应用器械训练如弹力带、沙袋、哑铃、弹簧、悬吊式抗重力等方法。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目的、肌力的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
(2)正确设计姿势与肢位,患者感舒适、稳定,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全力完成动作。
(3)防止出现代偿动作。
(4)充分固定运动肢体的近端。
(5)科学计划每日的运动量(以次日无疲劳感、剧烈疼痛为宜)并持之以恒。
3.平衡和协调功能训练偏瘫或截瘫患者都可有平衡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视觉信息输入缺少、前庭功能紊乱、本体感觉缺失或消失、肢体缺失、瘫痪、小脑功能紊乱等。平衡是逐步发展的,平衡障碍的训练原则:①从最稳定的体位到最不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即人体重心逐渐增高,支持面越来越小);②先静态平衡完成后,再训练动态平衡;③从睁眼活动逐步过渡到闭眼活动;④在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渐增加头、躯干、四肢活动,注意提示患者精力中,逐步提高能力。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需要身体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来成。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没有静态平衡的稳定,就没有动态平衡的展。因此,训练首先从静态平衡开始,静态平衡也就是对某一静态姿势的控制力,主要依赖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肌肉协同收缩来完成。
训练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刺激关节感受器,诱导姿势反射的出现;另一方面增强关节两侧肌肉等长收缩能力,从而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当静态平衡能完成时,就可训练动态平衡。
(1)坐位平衡的训练:训练身体重心向前、后、左右动作时的动态平衡。
(2)跪位平衡的训练:跪位与坐位相比,身体的支撑面积减少了,身体重心与支撑面的距离也提高了,因此维持平衡的难度也增加。跪位平衡的维持,除了具有头与躯干的控制能力以外,还增加了躯干与骨盆的控制能力。
(3)站位平衡的训练:立位平衡除了按静态和动态平衡划分以外,还可从肢体角度方面分为双足和单足的平衡。双足静态平衡的训练,可以让患者在站立位下,治疗师诱导其平衡反应的出现。可让患者站在平衡板上;训练重心横向或纵向的转移,为单足立位平衡和步行作准备。
4.步行训练偏瘫、截瘫患者大部分经训练可以获得步行能力。偏瘫患者患肢有屈髋、屈膝的能力以及患肢有一定负重能力后开始步行训练。训练方法如下(以偏瘫患者为例)。
(1)支撑相训练:患者站立位,治疗师位于其后,双手放在骨盆两侧,诱导患者将体重移到患侧,然后令健腿上下台阶。
残疾人运动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