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精选4篇)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第1篇
一、词汇教学方法论的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对当前的英语词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 在词汇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好呢?应该说“教无定法”。但在实际操作中, 仍有一些原则和方法是可以应用的。
下面, 笔者想从几个方面表述个人对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以供同仁分享。
1、听说领先原则。
听和说是学习任何语言最初的刺激媒介, 是我们大脑对该语言作出的最初的反应, 因此, 多听多说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这和我们习得母语过程完全一样。在课堂上, 我们现在可以借助于很多的现代手段实施我们的听说领先教学原则, 比如多媒体教学、语音室、微机房等。让学生反复听相关的听力资料并进行简单的复述或重复, 而且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不同语境下听不同的人说同一个词汇、短语或句子, 以创造出特定的语言氛围。同时,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不要怕错。听多了, 说多了, 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种语言。
2、短语句子教学原则。
英语中的短语和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 是和单词密切相关的。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用特定的几个单词或单词群构成特定的短语或句子可以使单词的意义进行扩展和延伸, 并促进学生对词汇意义进行观察、了解和探索, 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文化对比教学原则。
在语言学习中必然会涉及到不同文化的碰撞, 不同的文化自然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困惑。而这些也必然在具体的词汇学习中体现出来, 比如:m y God这样的说法在我们母语中是没有的, 然而在英语中却是屡见不鲜。这就有必要向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 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同时还加强了词汇的重复率,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因此,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比较是可以让学生对词汇产生新的认识, 新的理解和新的提升。
4、新旧交替原则:
孔子说过,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如果不经常复习就容易健忘, 而且旧知识又常常会引入新知识;新知识是基于旧知识而延伸的。所以, 新旧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的。那么,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和正在学的词汇、词组、短语和句子重新进行组合,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模仿并最终加以创造。
5、词义归纳比较原则:
词义涉及到在具体语境中清晰准确地表述我们的思想、观念、想法等。所以,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应该对同一个单词的不同含义进行分析、归纳、比较, 以避免学生误用。同时还应该对有关的词汇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进行适当讲解, 以提高其分析辨别能力。比如:water[n]水/[v]浇水/waters[n]海洋, 江河湖海;再比如:good, nice, pretty, beautiful等都有“好”或“漂亮”之意, 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归纳。
二、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如果说词汇教学的原则具有指导性, 那么词汇教学的方法就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几种基本方法。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我们使用较多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一切可视的事物作为我们的教具, 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而词汇教学更是如此,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均可通过各种教具进行适时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通过眼、脑等器官更深刻地记忆词汇。
2、音形义结合法。
通过词汇的发音规则、拼写组合及词汇含义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对词汇进行比较, 从而掌握这些词汇, 比如:maid和made为同音不同形, 含义相异;present可作为动词和名词, 但为同形不同音, 含义相异;park, lark, dark, shark等为音相近、形相似、义相远等等。在词汇教学中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加以运用的。
3、字母替换法。
英语单词都是由二十六个字母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排列组合的。很多单词之间都具有共性,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并认真进行对比单词之间相似之处, 这对我们的记忆大有好处。1、替换字母。如, light, fight, right, eight, might;day, pay, lay, gay, way, say, bay;mouse, louse, horse, house;cast, past, last;2、添加字母。如cause, because;man, human;read, spread;3、减少字母。如hour, our;through, though;away, way。
4、分类归纳法。
把具有同一性质或特征的单词进行归纳, 更容易加以记忆。如, 表示颜色的词汇:red, white, black, green, yellow, purple, brown, blue, pink, orange;表示动作的词汇:come, go, jump, walk, run, sit, stand, speak等;表示身体器官的词汇:head, eye, face, ear, nose, mouth, neck, shoulder, arm, hand, stomach, leg, knee, foot。
5、合成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重新组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单词, 赋予了单词一个新的含义, 这样的单词容易理解, 也容易记忆, 有时还很有趣。如:blackboard, within, sunset, chairman, armchair, Sunday, airplane等。
6、前缀后缀法。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 语法是掌握词汇的词性有效的手段, 利用词汇转换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则来进行词汇学习。如:c o m e, comer;cook, cooker;learn, learner;cloud, cloudy;snow, snowy;wise, wisely;deep, deeply;police, policeman。
三、结束语
词汇教学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所以,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课堂上45分钟, 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本文从英语词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着手, 对词汇教学原则进行了理论的探讨, 并从词汇教学原则的指导性和词汇教学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审视;而且还根据课堂需求提出了具体的词汇教学方面的实际运作方法, 以及应对所出现的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词汇,教学,问题,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基石 第2篇
辽宁省大连软件园双语学校 苏斌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概念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这种“一次性”的师范教育难以适应教师未来教学生涯的发展需要。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浪潮的发展,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巴黎召开的国家成人教育推进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教师成为最先感受终身教育的社会职业之一。为此发达国家普遍拓宽了师范教育的范围,引进了“教师教育”的理念,将“终身教育”的概念引入教师教育领域,将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使教师教育终身化,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在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专业化受到了人们的高度
重视,并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自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不关注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其焦点就是教师教育问题。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具有终身学习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师群体。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一、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地理涉及面很广,环境、人口、资源、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体育都与地理有关。我们可以从中采集、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知识面,还使学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身边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生存环境。如:①社会发展方面:“恐怖活动对经济、对生活的影响”、“核扩散、核泄漏”、“疯牛病、口蹄疫蔓延”、“克隆人”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讨论“水危机,水污染”、“沙尘暴,荒漠化”、“厄尔尼诺现象”、“金融危机与我们生活”等,有助于学生懂得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紧密地同以往认为很遥远的地理事物发生着联系。②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全球化、“WTO与中国„„”、知识经济和新经济、“中国与印度软件发展差距的原因”、“假酒、毒大米、假药盛行原因”等,如何发展,怎样治理,展开“诚信”讨论。③文化方面:“多元文化如何共存—巴以冲突”、“金融危机时韩国民众自发捐金:大家与小家”。这些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向前发展越迅速,愈需要人们的道德和责任心。“勿为恶小而为之,勿为善小而不为”,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这些关乎人类、国家、民族的事,也与个人息息相关。这些观念不可能用灌输法让学生掌握,需要通过活动、讨论潜移默化地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而这些信息、知识又需要教师平时多搜集、多学习、多
积累,并不断补充到平时的教学中。
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会加深我们对终身学习的理解。当今,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①科学门类构建越来越快,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②科学知识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到西门子公司制造第一台电器用了36年,而原子核的发现到原子弹的发明仅用了6年,激光被发现到激光应用只有短短8个月。③各种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多。18世纪一般产品劳动力与知识含量比为90∶10;现代一般产品劳动力与知识含量之比为15∶85。例如:一个德国专家在修理机器时,要了1万美金只画了一条线,他解释说:画线只值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④各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如:电视、手机,特别是电脑:286 386 486 586 奔腾2 奔腾3 奔腾4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性能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⑤行业兴衰的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各行业中,工艺类年淘汰率30%,电子类年淘汰率在50%以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变化远比我们学制变化快得多。教育要面向未来,对个人来说:今天的教育应满足明天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而言:今天的教育应满足变化了的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看学习者记住和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
是否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会发现和会解决问题。
三、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
“罗森塔尔效应”说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关爱、教师的关怀和悉心帮助下,身心得到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学习成绩进步幅度明显,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望强,并且与老师的感情非常深厚。这个教学理论启发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多使用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好想法、好思路,甚至看过的一本好书,一道好题拿出来师生共享。在课堂上,师生可以平等对话、讨论和交流。教与学之间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学之间的互动共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积极体验者。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要认识到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身上有缺点,行为有错误是正常的,要给学生自我反思和改正缺点的时间。陶行知先生用糖果来奖励打架学生的事例广为传颂。他处理学生过错行为的方法,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善于从错中找对,善于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的优点,并以表扬替代批评,以奖励替代惩罚。英国科学家迈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正是这种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情怀的“惩罚”,是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教师应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去发展。
四、学习和使用多媒体技术
国际互联网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集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在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他“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越来越“孤陋寡闻”。如何培养运用学习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网络教学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者,而成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
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过程真正的参与者。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
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五、在互动式教学中向学生学习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课改使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师生之间不是老师倒学生装的关系,而是老师的“大桶”与50个“小桶”连在一起形成连通器。老师通过提问把知识之水送过去,激发学生去思、去想;学生的回答又汇成涓涓细流不断涌入,知识交融的同时会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这种互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老师创设了无限的研究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去感悟学习、体验创新、分享快乐—那种大胆质疑的浮想联翩,那种豁然开朗的妙不可言,那种合作探讨的共鸣与碰撞,那种创新发现的幸福与癫狂,乃至不解、疑惑、争辩„„体现了学
生发展意识上真正的自由和创造。
“终身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自觉地融入我们工作中,扎根于我们生活中。通过学习去主动适应社会和教学的变革,参与课程的改革,追求适应时代要求和自身特
兴趣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基石 第3篇
一、利用趣味生动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针对初学地理的学生而言,若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趣味的故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有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认真备课,查找资料,上课前,教师可先引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可用《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并不是靠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一个又一个战略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地理七年级上册中讲到“海陆的变迁”时,首先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桑田”这个故事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一章节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例如: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在我国的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遗迹;东非大裂谷断裂下沉、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逐渐缩小……造成这种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又如在讲地理八年级下册“新疆”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对新疆的气候特点(干燥、少雨、温差大)了解的更为透彻。教师先提出问题:新疆盛产什么水果?(哈密瓜、葡萄)。紧接着又提问:为什么干旱缺水的新疆却盛产甜甜的哈密瓜和葡萄。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明白:原来是因为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高山环绕所以干燥少雨,但是新疆夏季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使得水果的糖分大量聚集;利用新疆地区的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说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趣味生动的故事、成语、灰谐生动的语言以及不断的提问方式,使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极大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统一以及形象的图示,加上走出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通过形象的图示,往往可以把复杂难于理解的地理知识由陌生变熟悉,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例如在讲述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系统”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天气的成因及变化规律。但是这部分内容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等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忽视,从而脱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个时候,则需要教师做基本概念的阐述,还要充分利用插图来加强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天气预报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天气预报,使学生能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又如讲到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有明显的三大阶梯。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我国的地势特征演示出来,同学们清楚地看到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表示:最高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棕红色;由此往北往东变成深黄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直往东直到海滨,是绿色或深黄色的平原和丘陵。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记忆深刻。在讲到“经纬度”这一章节时,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绘出学校的平面图,并通过采用不同大小的纸张,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内涵,通过这些实际做法,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拓展思维,实现知识迁移,巩固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趣,而是要持之以恒,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运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则是实践运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详尽而深入地了解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以趣激疑、以趣激思,不断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的能力。在讲述地理七年级上册“火山与地震”的时候,由于火山爆发和地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重点让学生更多了解火山和地震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火山和地震发生的真实过程,还能知道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能掌握一些预防措施。教师可以知识延伸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让学生们展开思维的空间,通过师生讨论探究,最后总结为:应保持冷静,在家中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居室中相对安全的地方(如床下,两桌子之间)躲避,还可选择空间小的房间和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煤气,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如条件许可也可向空旷安全处疏散。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課,积极思考,思维拓展了,兴趣也就得到了巩固。又如讲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时,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今的雾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如何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了解了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
浅谈“词汇”这个英语学习的基石 第4篇
重要的一点是, 背诵单词一定要读正确!读正确的单词才可以为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切记看一遍只认识汉语意思!
听力很多学生说, 老师, 不就是听到什么选什么吗?试问, 若我们听不出来信息呢?我们听不到信息是因为什么?因为读速快吗?这是个误区。笔者认为, 听力时, 每个单词你都要严格听其发音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读背单词时读音必须正确!只有读正确, 才知道听到的是哪个单词, 才能反应到思维中。而且, 很多时候, 我们的单词还是一边拼一边写的不是吗?读不对就听不对, 拼不对。听不对就摘不到有用的信息, 试问怎么能做对呢?具体到试题中, 我们分析的数据得出, 前五个小题考间接信息的达到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 五个小题, 起码有三到四个小题考到间接信息。例如:1.早餐说话人可能吃了什么?A:面包B鸡蛋和牛奶C果酱和面包。那么我们的信息点给与的可能是面包没有了, 我们吃点什么好呢?B里面的鸡蛋和牛奶可能压根就没有出现!学生必须听到面包没有了这个信息。还要听到提示词可能吃什么……这种间接信息的出题方式也在极大的考察学生对正确单词的快速摘录和思维反应。
那么, 我们该如何背诵单词积累词汇量呢?上面提到的词汇表, 词汇书用起来。但是我们都知道, 只是单纯的记忆单词那可是相当的枯燥啊。英语的学习怎么会如此枯燥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听了疯狂英语李阳的讲话啊, 去新东方听一节课回来啊, 都会想我要学好英语, 我要记单词!三天激情背诵, 回头一看忘记了百分之八十!立刻又灰心丧气不得志了。这是多么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啊!再者说, 这么背单词也是没什么目的性和建设性的。根本无大效果。笔者推荐用“爬山”法则。给自己在这条背单词的漫长道路上设置上多个小“小山头”。每当攻克一个小山头就给自己一点奖励!让自己背的有信心有趣味性。每个单词都按照词根词缀的加减法背诵, 时间一长有了学习经验, 一拖三的认识本单词的多个词性意思。而在背单词的日子里, 严格遵守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 刚开始记住的那些单词是过几日我们忘记最快的。所以, 我们可以用艾宾浩斯记忆法, 先在短时间内回头复习背诵内容, 再过两三天再回头复习背过的内容。重复回忆, 形成自己的背诵习惯后, 慢慢的那些遗忘了的单词就被我们一点一点的又拾起来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的积累过程。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运用到背诵短语, 背诵句子, 课文, 甚至你欣赏的美文。
许多学生不太喜欢生硬的背内容, 那么我们也可以集合文章来拓宽词汇储量啊。我们的试题中, 我们的新概念英语中, 总是有很多对我们口味的美文。这些文章或让我内心愉悦风趣幽默, 或感人至深意义深刻。而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着单词注解。这些单词都是陌生词或重点词汇。读书是很愉悦人心的一件事。我们不要只读不写。可以在手边建立一个改错本或笔记本, 及时整理手边看到不认识的单词。那么你就有活儿了, 你完全可以在每天清晨来记忆这些小单词啊。或者看到喜欢的运用的作文当中去, 让它们真正为我所用。这样也就日积月累的积累了知识了。
想必大家看出来了, 英语单词量的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啊。“Without even a word, all that you need to do is to understand them and to be with them.”保持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每一天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小小的完成计划, 攻克每一个小山头, 相信大家的词汇量是会慢慢增长起来的。到那时候你会突然发现, 你的英语学习并没有那么难, 就连你错的题都能明明白白头脑清明呢。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相信自己,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
摘要:近年来英语高考改革可谓一波三折。先是以山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实行全国卷再直至全国各省份统一划为全国卷使用范围。很多考生无法短时间内适应题型的变化。其实英语的学习是个系统的工程, 题型的复杂多变也逃脱不了英语的核心学习内容。本人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十年, 略有浅薄经验可分享莘莘学子和奋斗在一线教学的同仁们。愿其浅薄认知能对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有微薄启迪。
关键词:词汇,教学,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