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pa考试试卷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cpa考试试卷(精选6篇)

cpa考试试卷 第1篇

(一)简单介绍一下

CPA =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注册会计师,是指依法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收委托从事审计跟会计征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职员。详细大家能够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617.htm?fr=ala0_

1(二)书籍与辅导班

CPA的各科教材难度我以为是相当的高,教材的系统尤其是会计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个人认为是相当的凌乱,例题也是很有限的,不必书籍理解起来还是很艰苦的。这里主要推荐“中华会计网校”的“妄想成真”和“东奥会计在线”的“轻松过关”

这里推荐两个网校和两个面授班

(三)各科先容

1.会计

《会计》是CPA考试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难度也是属于第一梯队的。未来在工作中可能也是最适用的一门,作为审计的基本,听前辈说审计40%是在考会计。所以请大家务必器重这门学科,不仅要会做题,做好可以深刻的理解!比如为什么可供出卖金融资产的变动要进资本公积——因为要避免管理层把持利润。会计这门课是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录一笔一笔做清楚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郭建华说2008年最有一道题也是把分录都默写出来然后辈数字!

再强调多少个问题,摊余本钱必定搞明白,书上许多处所都呈现。细节要留神,控制要全面,良多同窗考完之后感到卷子出的很“偏”实在就是不把握到位。或有事项、每股收益等等千万别疏忽!

2.财务成本治理

财管这门课如果大家要往管理睬计方向发展或者要做咨询、投资等业务的话一定要学好,挺有辅助的。财管在学习时要重视理解,同时多加训练

3.税法

《税法》是十分实用的一门学科,除了家喻户晓的两种盈利方式,实业和资本运作外,税务是作为企业第三种盈利的渠道。其中偷税、避税、税收谋划大家仔细比较和研究的话,真的巧妙无限。税法让人头大就是里面的各种减免税的划定,而且每年都会有更新,这门课力求一次性通过,今天抉择题的计算类型的题目道道都有陷阱。CPA税法特色就是没有步骤分,比如一道增值税的题目,第一步错了,如果后面的计算都是以第一步为基础开展的话,那你就惨了。。有位考友形象的是描写就像天子连累一样,错杀一片。所以税法一定一定一定要细心!!

4.经济法

经济法可以说是独破于全部CPA考试的,简直和其余学科没有什么连累,然而学习的思路就完整不同了,比拟像司法考试,经济法,就像其作者自己所说,不是传统意思上的经济法,结合了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常识产权法、还有一点点民事诉讼法。内容还是有一定得深度,虽然没有司法考试考题活,但是却比司法考试多出很多数字。大家学习时要有耐烦,不要随声附和说这门课很简略考前一个月看看。

这门课司法考试的张海峡讲得特殊好,惋惜张海峡不教CPA经济法,接下来推举的就是郭守杰老师

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这门课时今年新开的,难度是最低的,作风就像我们华政的期末考试,一个正常的人类,猛看2个星期应该就可以通过了。大家中考考过政治没有?一样的学法

这门课学完之后感到四个字“野心勃勃”。固然现在写的很烂,教材一定会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厚。缓缓可能会参加更过盘算的成分,变成第二个财管

(五)关于复习的方式

首先要强调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害怕CPA,只有我们拿时间去砸,总有一天会考出来的。有一句话送给大家:“进程做的好,成果天然好!”

其实是要为自己计划一个进度,做进度的时候做到7分就好,比方你天天有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你部署到7个小时就可以了。给本人留有余地,同时保障打算的可行性。千万不要一时灵机一动,给自己每天定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光,一方面是实现不了,就算委曲完功效率也是极差的。

第一轮的复习:三月初到六月底。第一轮是时间是最长的,由于不熟习教材,这一遍的学习重在懂得。很多细节的地方先不要记忆,好比会计的收入那一章有关工程的会计处置,先理解。如果不懂可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一知半解就可以了(大略掌握60%)。在这一轮的学习中咱们要集中火力一门一门来,如果东看看西看看,可能就会事倍功半,得失相当。这一轮是最最最最苦楚的,保持从前你就胜利一半了!

第二轮的复习:七月初到七月底。再次打开你曾经看过的第一门,你会发明几乎全体忘却光了,别担忧,这是畸形景象。再炒一遍冷饭你立刻就会回想起来,同时这次的学习会给你留下更深入的印象。冷饭抄完之后,大家可以去鲤鱼网下载一下中华会计网校的专题讲授班,联合不同的章节,重点难点一一击破,能学会几个就学会几个。整体掌握度70%。这轮的复习也是一门一门的,同时要配合少量的做题。不论是“轻松过关”仍是“幻想成真”,挑一本每个章节题目都过一遍。计算题不要过火纠缠,思路晓得就马上跳过!同时听网校的习题班。

第三轮的复习:八月初到八月底。有人说考试前很症结,其实不然,第三轮才是至关重要的一轮,考前已经八九不离十了,而第三轮还有余地来补充,所以成败在此一举!这一轮相对也是比较疼痛的,虽然知识根本掌握,但是之前的学习已经耗费很多的膂力,感觉也比较累。这一轮咱们的特别点是在于所有科目要同时进行,如果是一门一门来的话,到冲刺的时候可能第一门复习的又有些遗忘,大家坚持住。这一轮没什么花头,就两字——做题。CPA不仅要搞懂,还要答对;不仅要答对还要在考试时间内答对,所以题目的纯熟度是相称主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做题不是乱作,争夺把题目做精,做完之后问问自己,出题者的用意是什么,如果我是出题者我会怎么出?通过做题加深理解,争取掌握(80%~85%)

第四轮的温习:玄月上旬。最后的冲刺,这一段时间还可以冲一冲。10天的时间把中华会计网校或者东奥会计在线的模拟题做一遍。这一轮的目标一方面是进入考试的状况,更要害是可能让自己和更强的对手先打一架。网校的模仿题那是相称难,第五轮的复习:九月中旬至考试,这一轮已经没有必要再多做题了,要做的是把做过的,尤其是错的标题多看两遍,同时听听网校的冲刺班。每天晚上早点睡。如果你下战书有考试,千万别睡午觉,不然会打乱生物钟的。

临场注意事项:身份证、准考据、铅笔、水笔、计算器、餐巾纸都要带好。出门看好气象预告,吃货色不要太油腻。考前不要探讨题目,考完不要对谜底…… 总之参考高考……

(六)关于一些大家关怀的问题

1.关于轮回作废的问题

这就是CPA相对照较反常的地方,ACCA是10年,CMA,CFA,中国精算师等都没有时间规定。而CPA规定是两个五年,什么是两个五年呢?CPA履行时6+1的考试方式,6指的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6门叫做专业阶段考试,重点在于考察我们的专业知识。1就是综合测试,重要考核我们的实务才能。专业阶段6门,每一科有5年的有效期,举个例子,第一年过了会计,第二年过了税法,第三年过了审计,第四年过了公司策略与危险管理,第五年不就还剩一门经济法吗?如果第五年可怜经济法没有过,第六年不仅要考经济法,而且第一年的会计也会作废,会计也要考,如果第六年经济法才过而会计没有过,则第七年不仅要考会计,第二年的税法也会作废,会计论文写作。因而就会涌现有的考生考了十几年CPA还没有考出来的杯具….然后第二个五年是指,拿到专业阶段及格证后,有5年的时间考综合测试,如果5年内综合没有考出来,之前的6门专业阶段的就全部作废。

2.关于报名方法时间的问题

CPA当初基础是网上报名,现场确切。也就是说网上()报好科目后到现场自己再看一看顺便把钱交了。正常报名在3~4月份。用度不太清晰,不贵,当初我5门也只有500多。

3.关于报名资格的问题

财政部是这样规定的合乎下列前提的中国国民,可报名参加考试:

1.拥有完全民事行动能力;

2.具备高级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存在会计或者相干专业中级以上技巧职称。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因被撤消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分决议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加入注册会计师全国同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4.关于通过率的问题

每年的出考率一般是50%左右,也就是说报了名只有一半人去考。去考的那些人里通过率是12%左右。也就是100人报名6个人通过。大家听到这里认为通过率很低是吧。其实不然这门考试几乎一半考试的都是上班族。他们虽然有经验,但是时间是相对不够的。比拟大学生去考,个人觉得单科通过率这么也会上30%。而且比如很多童鞋报6门,真正玩命去读的可能之后2门,另四门就是重在介入,休会一下。依据我的考察,四周的同学只要认当真真读的话,无论报了几门,至少有一门到两门过的!总之你们看到了通过率比较虚,消除上班族和重在参加的人之后,通过率应当还是比较高的!

5.有对于CPA的职业规划的问题

我咨询了很多先辈,个别没有经验的CPA是一点都不值钱的,而CPA加上4~5年工作教训普通在大城市能拿到20万左右的年薪,CPA一些是在事务所往上做升合伙人,绝大多是都是跳槽去做企业的财务经理,而后往企业的高管发展,少数CPA会进入专职的咨询投资范畴。在我学习的时候一些考友几乎都是已经工作了,工作后其实学习的时间绝对就很少了,http://[InstallDir_ChannelDir]show.asp?id=584,作为大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而且假如大学毕业可以拿到CPA资历的话,你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cpa考试试卷 第2篇

1.1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六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经营成果的扣除因素。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三)会计平衡公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一费用=利润

第一章 总 论1.3会计确认和计量

1.3会计确认和计量

(一)会计确认

1.概念

会计确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录并列入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过程。

2.确认条件

(1)该项目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超过50%的概率。

(2)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会计计量

1.概念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2.会计计量基础

(1)历史成本

(2)现行市价

如果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按现行制度规定,就应当以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基础;盘盈的存货以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成本,这也是以现行市价为计量基础。

(3)重置成本

①复原重置成本

②更新重置成本

(4)可变现净值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就会以可变现净值作为计量基础。

(5)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同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企业应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在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也会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计量基础。

第一章 总 论1.4财务会计报告

1.4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念(见书20页~21页)。

(二)财务会计报告分类

1.按编报期间分类

可分为财务会计报告、半财务会计报告、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按编报主体分类

个别财务会计报告和集团财务会计报告。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进无形资产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D.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长期借款的借款费用

2.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横向可比的会计核算原则是()原则。

A、相关性

B、一贯性

C、可比性

D、历史成本

3、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配比原则

4、从核算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用完全相同的处理方法,不符合()。

A、明晰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5。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A、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

B、上市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C、上市公司分派股票股利

D、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6、根据可比性原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选择会计政策方面的要求是()。

A、尽量增加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

B、尽量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

C、不允许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

D、不做规定

7、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对存货按后进先出法进行计价是()原则的要求。

A、一贯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谨慎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有()。

A、明晰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

E、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F、谨慎性原则

2、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A、

B、半年

C、季

D、月份

E、旬

3、下列会计处理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A、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

B、加速折旧法的运用

C、后进先出法

D、对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

4、收入包括()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A、销售商品

B、提供劳务

C、变卖固定资产

D、出售无形资产

E、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

5、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属于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A.谨慎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E、重要性原则

6、我国会计实务中,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在建工程完工结转固定资产

B、计提未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C、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实际收到的股利

D、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的净收益

7。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E.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三、8.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A。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B.因预计发生亏损,将以前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D.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E.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三、判断题

1、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总的来说,二者都是为了企业的资料口径一致。()

2、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3、某一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其所有权不一定属于企业所有, 比如受托加工物资。()

4、某一会计事项否具有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是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5、可比性原则必须建立在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保证客观性原则的实现。()

6、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不仅要核算可能发生的收入,也要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

7、企业对于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交易,应当合理地予以确认和计量。()

8、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可以用某种外币作为计量单位,不必折合为人民币。()

9、仅仅与取得本期收益有关的支出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cpa考试试卷 第3篇

(一) 2008年CPA《会计》计算题解析

1、206年2月1日, 甲建筑公司 (本题下称“甲公司”) 与乙房地产开发商 (本题下称“乙公司”) 签订了一份住宅建造合同, 合同总价款为12000万元, 建造期限2年, 乙公司于开工时预付20%合同价款。甲公司于206年3月1日开工建设, 估计工程总成本为10000万元。至206年12月31日, 甲公司实际发生成本5000万元, 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 甲公司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7500万元。为此, 甲公司于206年12月31日要求增加合同价款600万元, 但未能与乙公司达成一致意见。207年6月, 乙公司决定将原规划的普通住宅升级为高档住宅, 经与甲公司协商一致, 增加合同价款2000万元。207年度, 甲公司实际发生成本7150万元, 年底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1350万元。208年2月底, 工程按时完工, 甲公司累计实际发生工程成本13550万元。假定: (1) 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甲公司采用累计实际发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 (2) 甲公司206年度的财务报表于207年1月1日对外提供, 此时仍未就增加合同价款事宜与乙公司达成一致意见。要求:计算甲公司206年至208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 并编制甲公司与确认合同收入、合同费用以及计提和转回合同预计损失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及解析】

(1) 2006年的会计处理:

(1) 登记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 50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5000

(2) 预收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预收账款 2000

(3) 确认和计量当年的收入和费用, 并登记入账。2006年度的完工进度=5000/ (5000+7500) 100%=40%;2006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200040%-0=4800 (万元) ;2006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 (5000+7500) 40%-0=5000 (万元) ;2006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4800-5000=-200 (万元) 。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

贷:工程施工毛利 200

主营业务收入 4800

(4) 2006年末计提工程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 (5000+7500) -12000] (1-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

(2) 2007年的会计处理:

(1) 登记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 715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7150

(2) 确认和计量当年的收入和费用, 并登记入账。2007年度的完工进度= (5000+7150) / (5000+7150+1350) 100%=90%;2007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 (12000+2000) 90%-4800=7800 (万元) ;2007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 (5000+7150+1350) 90%-5000=7150 (万元) ;2006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7800-7150=650 (万元) 。

借:主营业务成本 7150

工程施工毛利 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800

(3) 将上年多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冲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预计损失准备 3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

(3) 2008年的会计处理:

(1) 登记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 14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1400

(2) 确认和计量当年的收入和费用, 并登记入账。2008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4000-4800-7800=1400 (万元) ;2008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13550-5000-7150=1400 (万元) ;2008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1400-1400=0 (万元) 。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0

2、甲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下称“甲公司“) 为上市公司, 其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经相关部门批准, 甲公司于206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万份, 每份面值为1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200000万元, 发行费用为3200万元, 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自206年1月1日起至208年12月31日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第一年为1.5%, 第二年为2%, 第三年为2.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 起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 即206年1月1日, 付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起每满一年的当日, 即每年的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 每份债券可转换为10股普通股票 (每股面值1元)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生产用厂房的建设。 (2) 甲公司将募集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用厂房的建设, 截至206年12月31日, 全部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生产用厂房于206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207年7月1日, 甲公司支付206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3000万元。 (4) 207年7月1日, 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 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5) 其他资料如下: (1) 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摊余成本计算的金融负债; (2) 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无债券发行人赎回和债券持有人回售条款以及变更初始转股价格的条款, 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 (3) 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 不考虑利息的影响, 按债券面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 (4) 不考虑所得税影响。要求: (1) 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负债成分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2) 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 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4) 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及20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 并编制甲公司确认及支付206年度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5) 计算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207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 并编制甲公司确认207年上半年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6) 编制甲公司207年7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及解析】

(1) 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允发行价=2000001.5%÷ (1+6%) +2000002%÷ (1+6%) 2+2000002.5%÷ (1+6%) 3+200000÷ (1+6%) 3=178512.13 (万元) ; (2)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200000-178512.13=21487.87 (万元) 。

(2) 按公允价值所占比例分解发行费用: (1) 负债成份分摊的发行费用=3200÷200000178512.13=2856.19 (万元) ; (2) 权益成份分摊的发行费用=3200÷20000021487.87=343.81 (万元) 。

(3) 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196800 (=200000-3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折价) 24344.06[=200000- (178512.13-2856.19) ]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 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 (=21487.87-343.81)

(4) 推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 (1) 设内含利率为r, 该r应满足如下等式:178512.13-2856.19=2000001.5%÷ (1+r) +2000002%÷ (1+r) 2+2000002.5%÷ (1+r) 3+200000÷ (1+r) 3; (2) 当r等于6%时:178512.13=2000001.5%÷ (1+6%) +2000002%÷ (1+6%) 2+2000002.5%÷ (1+6%) 3+200000÷ (1+6%) 3; (3) 当r等于7%时:173638.56=2000001.5%÷ (1+7%) +2000002%÷ (1+7%) 2+2000002.5%÷ (1+7%) 3+200000÷ (1+7%) 3; (4) 根据内插法计算r如下: (r-6%) / (7%-6%) = (175655.94-178512.13) / (173638.56-178512.13) , 经计算, r=6.58%。

(5) 2006年利息费用的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558.16 (=175655.946.58%)

贷:应付利息 3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折价) 8558.16 (=11558.16-3000)

(5) 2007年6月30日的利息计提分录:

借:财务费用 6060.64[= (175655.94+8558.16) 6.58%6/12]

贷:应付利息 2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折价) 4060.64 (=6060.64-2000)

2007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175655.94+8558.16+4060.64=188274.74 (万元) 。

(6) 2007年7月1日转股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 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折价) 11725.26 (=24344.06-8558.16-4060.64)

股本 20000 (=200000÷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89418.8 (=200000-11725.26+21144.06-20000)

3、甲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下称“甲公司”) 系生产家用电器的上市公司实行事业部制管理, 有A、B、C、D四个事业部, 分别生产不同的家用电器, 每一事业部为一个资产组, 甲公司有关总部资产以及A、B、C、D四个事业部资料如下:甲公司的总部资产为一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 成本为15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至208年末, 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6年, 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用于A、B、C、三个事业部的行政管理, 由于技术已经落后, 其存在减值迹象。A资产组为一生产线, 该生产线由X、Y、Z三部机器组成, 该三部机器的成本分别为4000万元, 6000万元, 10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 至208年末, X、Y、Z机器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 3000万元, 5000万元, 预计剩余使用年限均为4年, 由于产品技术落后于其他同类产品, 产品销量大额下降, 208年度比上年下降了45%。经对A资产组 (包括分配的总部资产, 下同) 未来四年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适当的折现率折现, 甲公司预计A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8480万元。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A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 因X、Y、Z机器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 因此也无法预计X、Y、Z机器各自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甲公司估计X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 但无法估计Y、Z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B资产组为一条生产线, 成本为1875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至208年末, 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6年。B资产组未出现减值迹象。经对B资产组 (包括分配的总部资产, 下同) 未来16年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按适当折现率折现后, 甲公司预计B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为2600万元, 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B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C资产组为一条生产线, 成本为375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 至208年末, 改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 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由于实现营业利润远远低于预期, C资产组出现减值迹象。经对C资产组 (包括分配总部资产, 下同) 未来8年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 甲公司预计C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为2016万元, 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C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D资产组为新购入的生产小家电的丙公司, 208年2月1日, 甲公司与一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甲公司以9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70%的股权, 4月15日, 上述股权转让协议经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乙公司股东会批准通过。4月25日, 甲公司支付了上述股权转让款。5月31日, 丙公司改选了董事会, 甲公司提名的董事占半数以上, 按照公司章程规定, 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当日丙公司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甲公司与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D资产组不存在减值迹象。至208年12月31日, 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13000万元, 甲公司估计包括商誉在内的D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3500万元。其他资料如下: (1) 上述总部资产, 以及A、B、C资产组相关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均为零。 (2) 电子数据处理设备按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年限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配。 (3) 除上述所给资料外, 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和A、B、C资产组及其各组成部分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和A、B、C资产组及其各组成部分于209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将上述相关数据填列在答题卷第8页“甲公司208年资产减值准备及209年折旧计算表”内。 (2) 计算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商誉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及解析】

(1) 涉及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如下:将总部资产分配至各资产组, 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 根据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分摊比例进行分摊, 具体如表3:

将分摊总部资产后的资产组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 确定计提减值金额, 如表4所示。将各资产组的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分配, A事业部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2120 (600/10600) =120 (万元) , 分配给A事业部本身的数额=2120 (10000/10600) =2000 (万元) ;C事业部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224 (240/2240) =24 (万元) , 分配给C事业部本身的数额=224 (2000/2240) =200 (万元) 。

单位:万元

(2) 将A事业部的损失分配至每个具体设备, 如表5所示。减值后的总部资产和A、B、C事业部相关资产资产减值计提额及2009年折旧计算表, 如表6所示。商誉减值的认定: (1) 甲公司合并丙公司时形成的商誉价值=9100-1200070%=700 (万元) ; (2) 丙公司总商誉=700÷70%=1000 (万元) ; (3) 丙公司包括商誉的2008年末净资产账面价值=13000+1000=14000 (万元) ;D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3500万元, 则总减值为500万元, 由于商誉的价值为1000万元, 足以抵补减值损失, 其中属于甲公司负担的部分为500万元的70%, 即350万元, 具体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0

贷:商誉减值准备 350

(二) 2008年CPA《会计》计算题知识点分布

如表7所示

(三) 2008年CPA《会计》计算分析题设计特征

一是题型传统, 计算难度加大。2008年设计的建造合同收入、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资产组减值均在常规的计算题选材里, 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内含利率的计算、发行费用在负债成份与权益成份之间的分配、总部资产与资产组直至具体设备的减值计算链都大大地提高了计算的复杂程度。二是所涉知识点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三个题目分别归属于收入章节、负债章节及资产减值章节, 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三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三、综合题试卷解析及命题特征

(一) 2008年CPA《会计》综合题解析

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 经董事会批准, 甲公司207年9月30目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将位于城区的办公用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 办公用房转让价格为6200万元, 乙公司应于208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08年2月1日前完成办公用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甲公司办公用房系202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 成本为98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至207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207年度, 甲公司对该办公用房共计提了480万元折旧,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80

贷:累计折旧 480

(2) 207年4月1日, 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 自丙公司购买ERP销售系统软件供其销售部门使用, 合同价格3000万元。因甲公司现金流量不足, 按合同约定价款自合同签定之日起满l年后分3期支付, 每年4月1日支付1000万元。该软件取得后即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甲公司207年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 3000

贷:长期应付款 3000

借:销售费用 450

贷:累计摊销 450

(3) 207年4月25日, 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 约定将甲公司应收庚公司货款3000万元转为对庚公司的出资。经股东大会批准, 庚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权登记手续。债务转为资本后, 甲公司持有庚公司20%的股权, 对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该应收款项系甲公司向庚公司销售产品形成, 至207年4月30日甲公司已计提坏账准备800万元。4月30日, 庚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庚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l0000万元 (含甲公司债权转增资本增加的价值) , 除l00箱M产品 (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l000万元) 外, 其他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同。207年5月至l2月, 庚公司净亏损为200万元, 除所发生的200万元亏损外, 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取得投资时庚公司持有的l00箱M产品中至207年末已出售40箱。207年l2月31日, 因对庚公司投资出现减值迹象, 甲公司对该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22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2200

坏账准备 800

贷:应收账款 3000

借:投资收益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

(4) 207年6月l8日, 甲公司与P公司签订房产转让合同, 将某房产转让给P公司, 合同约定按房产的公允价值6500万元作为转让价格。同日, 双方签订租赁协议, 约定自207年7月l日起, 甲公司自P公司将所售房产租回供管理部门使用, 租赁期3年, 每年租金按市场价格确定为960万元, 每半年末支付480万元。甲公司于207年6月28日收到P公司支付的房产转让款。当日, 房产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办理完毕。上述房产在甲公司的账面原价为7000万元, 至转让时已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l4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该房产尚可使用年限为30年。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5600

累计折旧 l400

贷:固定资产 7000

借:银行存款 6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00

递延收益 900

借:管理费用 330

递延收益 l50

贷:银行存款 480

(5) 2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有以下两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1) 207年2月, 甲公司与辛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 约定在208年3月以每箱l.2万元的价格向辛公司销售l000箱L产品;辛公司应预付定金150万元, 若甲公司违约, 双倍返还定金。207年l2月31日, 甲公司的库存中没有L产品及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甲公司预计每箱L产品的生产成本为l.38万元。 (2) 207年8月, 甲公司与壬公司签订一份D产品销售合同, 约定在208年2月底以每件0.3万元的价格向壬公司销售3000件D产品, 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207年l2月31日, 甲公司库存D产品3000件, 成本总额为1200万元, 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市价总额为l400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D产品不发生销售费用。因上述合同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 甲公司207年将收到的辛公司定金确认为预收账款, 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 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l50

贷:预收账款 150

(6) 甲公司的X设备于204年10月20日购入, 取得成本为6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6年12月31日, 甲公司对X设备计提了减值准备680万元。207年12月31日, X设备的市场价格为2200万元, 预计设备使用及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980万元。甲公司在对该设备计提折旧的基础上, 于207年l2月31日转回了原计提的部分减值准备440万元,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40

(7) 甲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10%; (2) 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3) 各交易均为公允交易, 且均具有重要性。要求:根据资料 (1) 至 (7) , 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简要说明理由, 并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 (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 不要求编制调整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根据要求 (1) 对相关会计差错作出的更正, 计算其对甲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金额, 并填列甲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表。

【答案及解析】

(1) 事项 (1) 会计处理不正确。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同时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9月30日累计折旧=9600/20/1266=2640 (万元) , 账面价值=9800-2640=7160 (万元) , 1~9月份折旧为360 (万元) , 减值为7160-6200=960 (万元) 。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60

借:累计折旧 120

贷:管理费用 120

(2) 事项 (2)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入账金额=10002.4869=2486.9 (万元) 。207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86.9÷59/12=373.04 (万元) , 2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486.910%9/12=186.52 (万元) 。

借:未确认融资费用 513.1 (3000-2486.9)

贷:无形资产 513.1

借:累计摊销 76.99 (450-373.01)

贷:销售费用 76.99

借:财务费用 186.5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52

(3) 事项 (3)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完全权益法核算,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公允价值入账, 并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比较, 对被投资净利润调整时, 应考虑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及内部交易等因素。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2400万元, 因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000万元 (1000020%) , 无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甲公司207年应确认的投资损失=[200+ (1000-500) 40%]20%=80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

借:投资收益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20

(4) 事项 (4)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 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能确认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900

贷:营业外收入 90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递延收益 150

(5) 事项 (5)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时, 企业拥有合同标的资产的, 应当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 如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 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无合同标的资产的, 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 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金额应是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和撤销合同损失的较低者。L产品应确认预计负债=1000 (1.38-1.2) =180 (万元) 。对D产品, 若执行合同, 则发生损失150万元;若不执行合同, 则支付违约金=30000.320%=180 (万元) , 且按目前市场价格销售可获利200万元, 即不执行合同, D产品可获利20万元。因此, 甲公司应选择支付违约金方案, 确认预计负债15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330

贷:预计负债 330

(6) 事项 (6)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 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4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40

甲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表如表8所示。

2、甲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下称“甲公司”) 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 甲公司在207年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 (1) 甲公司于207年3月2日与乙公司的控股股东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1) 以乙公司207年3月1目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为基础, 甲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股票给A公司, A公司以其所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作为支付对价。 (2) 甲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股数以协议公告前一段合理时间内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加权平均股价每股l5.40元为基础计算确定。 (3) A公司取得甲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当日即撤出其原派驻乙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由甲公司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

(2) 上述协议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 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 经评估确定,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于207年3月1月的公允价值为9625万元。 (2) 经相关部门批准, 甲公司于207年5月31日向A公司定向增发500万股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l元) , 并于当日办理了股权登记手续。A公司拥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8.33%。207年5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收盘价为每股16.60元。 (3) 甲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 支付佣金和手续费100万元;对乙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发生评估费用6万元。相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4) 甲公司于207年5月31日向A公司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后, 即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乙公司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 其他股东派出l名, 其余2名为独立董事。乙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5) 207年5月31日, 以207年3月1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 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账面价值如表9与表10所示。乙公司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6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至合并日 (或购买日) 已使用9年, 未来仍可使用21年, 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乙公司无形资产原取得成本为l5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l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直线法摊销, 至合并日 (或购买目) 已使用5年, 未来仍可使用l0年, 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假定乙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为管理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 (或摊销) 年限、折旧 (或摊销) 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3) 207年6月至l2月间, 甲公司和乙公司发生了以下交易或事项: (1) 207年6月, 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某产品销售给乙公司, 售价为120万元, 成本为80万元。乙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 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 (2) 207年7月, 甲公司将本公司的某项专利权以8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 该专利权在甲公司的取得成本为60万元, 原预计使用年限为l0年, 至转让时已摊销5年。乙公司取得该专利权后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 尚可使用年限5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对该无形资产均采用直线法摊销, 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3) 207年11月, 乙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甲公司, 售价为62万元, 成本为46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将该批产品中的一半出售给外部独立第三方, 售价为37万元。 (4) 至2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尚未收回对乙公司销售产品及转让专利权的款项合计200万元。甲公司对该应收债权计提了10万元坏账准备。假定税法规定甲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4) 除对乙公司投资外, 207年1月2日, 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 受让B公司所持丙公司30%的股权, 转让价格300万元, 取得投资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920万元。取得该项股权后, 甲公司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l名成员, 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207年2月, 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丙公司, 售价为68万元, 成本为52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 该批产品仍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丙公司207年度实现净利润160万元。

(5)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与A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未发生任何交易。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权前, 双方未发生任何交易。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2) 不考虑增值税;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A公司对出售乙公司股权选择采用免税处理, 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合并前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同。 (4) 除给定情况外, 假定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相关交易或事项均为公允交易, 且均具有重要性。 (5) 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股权, 没有计划出售。 (6)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l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要求: (1) 判断甲公司对乙公司合并所属类型, 简要说明理由, 并根据该项合并的类型确定以下各项: (1) 如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并编制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会计分录;说明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应涵盖的期间范围及应进行的有关调整, 并计算其调整金额。 (2) 如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并编制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在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该项合并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 编制207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分录, 涉及所得税的, 合并编制所得税的调整分录。 (3) 就甲公司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分别确定以下各项: (1) 判断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2) 计算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7年l2月31日的账面价值。甲公司如需在207年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 编制与确认投资收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4) 根据甲公司、乙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甲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确认和调整) , 编制甲公司207年度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及合并利润表, 并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及“合并利润表”内。

【答案及解析】

(1) 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甲公司与A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50016.6+6=8306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8306

贷:股本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700

银行存款 106

购买日应确认的商誉=8306-1000080%=306 (万元) 。

(2) (1) 对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 2100

无形资产 1500

贷:资本公积 3600

借:管理费用 145.83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8.33 (2100÷217/1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87.5 (1500÷107/12)

购买日将子公司各项资产由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但此题中已给定207年5月3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公允价值) 10000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会改变这个数字, 因此, 假定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时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2)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应确认投资收益= (600-145.83) 80%=363.34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3.34

贷:投资收益 363.34

借:提取盈余公积 36.33

贷:盈余公积 36.33

(3) 编制抵销分录

抵销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实收资本 2000

资本公积 4600 (1000+3600)

盈余公积 490

未分配利润 3364.17 (3510-145.83)

商誉 306

贷:长期股权投资 8669.34 (8306+363.34)

少数股东权益2090.83[ (2000+4600+490+3364.17) 20%]

抵销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363.34

少数股东损益 90.83

未分配利润 (5月31日) 2970

贷:提取盈余公积 60

未分配利润 3364.17

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存货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120

贷:营业成本 80

固定资产原价 4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 (40÷106/12)

贷:管理费用 2

借:营业外收入 50

贷:无形资产原价 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 (50÷56/12)

贷:管理费用 5

借:营业收入 62

贷:营业成本 54

存货 8[ (62-46) ÷2]

上述事项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0-2) + (50-5) +8]25%=22.7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2.75

贷:所得税费用 22.75

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200

贷:应收账款 2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3) (1) 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理由:取得该项股权后, 甲公司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l名成员, 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2) 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7年l2月31日的账面价值=300+16030%- (68-52) 30%=343.2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3.2

贷:投资收益 43.2

在甲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应作如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 20.4 (6830%)

贷:营业成本 15.6 (5230%)

投资收益 4.8

(4) 见表11与表12。

(二) 2008年CPA《会计》综合题知识点分布

如表13所示。

(三) 综合题2008年CPA《会计》设计特征

cpa考试试卷 第4篇

CPA考试新兵手册 第5篇

1、所报的科目需量力而行,不是每个人都能象乔丹一样飞身扣蓝,樱木花道小人物上篮也就是2分。

2、你说你很有激情,这一点我们坚信。李阳老师的辅导班上多的是有激情的人们,关键是这种激情能保持多久。那个部队姓钟的老爷子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坚韧不拔才是通往成功的人间正道。

3、对于CPA是否有钱途,前途的争论希望不要引起你情绪的波动,记住考试和入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聊的单身汉有时会美好的`遐想未来的儿子可能会是个省长,我们对此的建议是找到孩子他妈才是当务之急。

4、不要真的以为CPA的全科合格证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只是认为增大了这种可能性而已。考试只是考试,命运不是一张证书就能轻易改变的。

5、订个学习计划,虽然你我都知道这东西和那些戒烟计划,减肥计划一样,效用并不大,但至少你还能知道考试在几月进行。

6、翻烂教材,所有的教材使用价值也就4个月。考完后80%的可能会被别的要求上进的同志借走,而90%的可能这些同志不会真正看一遍,因为他们也是很忙的。

7、养成听课记笔记的好习惯,网上会有热心的网友张贴笔记,不过雷锋叔叔自己也要考试,我们没权利让他们坚持到底。

8、结交一些考友,炎热的夏天,很多人都有听课瞌睡的习惯。但重要的是我们睡醒了还会继续战斗,而你的那些考友们至少会让你补笔记,或干脆拿针扎腥你。另有他们在,你临阵脱逃的可能性会大幅下降。

9、过多的辅导书浪费的不是你的金钱,而是你的时间。当然如果你非要看到身边堆满了辅导教材,才能心满意足的看的进书的话。那还是去买吧,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癖好。

10、翻看历年考卷往往会觉得容易,当然等你拿到考卷会发现那是一种错觉。有时看70年代的英国足总杯录象,我都怀疑他们是否干得过申花,当然这也是种错觉。

11、为了考试你不得不放弃一些娱乐活动,这的确应该。光荣转业老兵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今年的世界杯,建议只看看中国队的比赛吧,这应该是一种爱国行为。

12、进考场建议带叠面巾纸,看到综合题的一刹那,很多同志会出一身冷汗,很正常,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切记别将汗水留在考卷上,我们已经付了考务费,没必要再白送我们的汗水。

13、考完之后对答案。有必要吗?如果很多人和你答案一样,可能你还是错的,80%的同志是明年还会回来的;当然更多的可能是答案五花八门,对此我们的解释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4、记住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别人的,各人情况不同而已。我朋友的女友看了不下10遍《逆风飞扬》,最后她还是换了个有钱的男友,我们认为这可能更适合她飞扬,毕竟可以顺风,干吗还要逆风。

注会CPA考试经验宝典 第6篇

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

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

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

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

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

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

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

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

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

关于搭配的问题:

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

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

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

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

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

《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

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

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

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

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

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

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

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税法:

而税法不同.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

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

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

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

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

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

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

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

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

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

审计我没学好。

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

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

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

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

cpa考试试卷

cpa考试试卷(精选6篇)cpa考试试卷 第1篇(一)简单介绍一下CPA =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注册会计师,是指依法获得注册会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