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精选6篇)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1篇

11年

简答:1创新的含义与意义‟

2管理技能就是管理职能吗,为什么

3管理就是决策么,为什么

4扁平式组织结构的特点

5变革型管理和事务型管理区别

6管理者的层次与管理职能的意义 画图 论述: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管理的定量方法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9>

一、判断(40分)20题

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多看几遍书,看一些管理习题集会有帮助。

二、简答(40分)4题

1、从组织要素整合的角度回答什么是管理

2、名词组织和动词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3、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和利弊

4、什么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三、论述(40分)2题

1、决策就是管理吗,为什么?

2、需求层次理论就是激励吗,为什么?

四、论述和计算(30分)1题

简述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8> 一.判断(40)40题

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书多看几遍,看一些管理习题集有用。二.简答(50)5题

主要考点:1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2 非正式组织 3 决策的程序 4 需求层次理论 5 目标管理

三,论述(40)2题 泰罗制对现在企业的启示 2(不好意思记不起来了)四.计算(20)1题 盈亏平衡分析的一道计算。

很简单的,就是算企业的产量达到那一点,企业可以盈利,书上有例题。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7>

一、简答

1.企业和组织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2.竞争力和战略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3.ABC法和PDCA循环是同一回事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二、论述

1.什么是非正式组织?学校里在哪些方面利用这一理论进行管理,举例说明 2.你看过哪些管理书?请说下这本书的结构

三、讨论

请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问题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6〉 一.简答

1.管理和领导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2.控制和反馈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3.计划和战略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二.论述

4.市场战略是计划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请举例说明一个企业是如何通过市场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其他企业可以复制他的市场战略吗?为什么?

5.在管理原理中,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目前的组织创新主要针对哪个方面?为什么?请举例说明。6.据你了解,目前大学中对教学质量控制采用了哪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控制最有效?为什么?请你设计一个教学质量管理控制的流程模型。

三.讨论

7.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并讨论其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5>

一、概念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

1、试解释“计划工作的领先性”原理。

2、试解释“反馈控制”原理。

3、试解释“激励——保健”的“双因素”的理论。

二、论述题(共70分,每小题35分)

1、除教科书外,你还在哪本书(或哪篇文章)中读到过哪些近期得到较大发展的管理理论,请择一加以具体解释(需举例说明)。

2、你认为一个企业或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包含那些主要功能内容?试加以列举,并择一加以具体说明(需举例说明)。

三、案例分析题(35分)

2003年6月15日的《南京日报》曾报道了如下信息:“非典疫情丝毫没在影响汽车工商在雨花台区的投资热情。随着帕萨特、中华、斯柯达等6大知名品牌4月相继在宁南路设立4S店(由于“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部件供应和信息反馈”这四大业务的英文首字母均为“S”,因此,同时具备此4种菜单的汽车销售服务店被称为4S店——命题者注1),今年头5个月,雨花台区的宁南路汽车贸易区和秦淮区的大明路汽车街连手创造了累计销售中高档整车1.06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7.338亿元的历史记录,我市城南成为华东地区名副其实的最大汽车贸易城。”

记者继续写到:“随着我市主城区的扩容,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雨花台区的宁南路和秦淮区的大明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自广州本田汽车率先在雨花台区境内的宁溧路(从地理位置上看,东西走向、原来地处城郊的宁溧路已经成为南京市城南地区的快速通道之一。路北属秦淮区,路南归雨花台区管辖。秦淮区的大明路与雨花台区的宁南路正好和宁溧路形成 了十字交叉——命题者注2)上开设了第一家4S专营店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华星奥迪、丰田考斯特、海南马自达、一汽宝来等20家中高档品牌汽车企业纷纷落户宁南路开设4S专营店。宁溧路北,秦淮区3。4公里长的大明路上,也进驻了42家汽车销售企业。

“知名汽车厂商扎堆设点,让雨花台区宁南街道看到了这块宝地的重大发展机遇。今年初,瞄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管理最先进,服务最完善‟目标,该区邀请名家对规划占地800亩的汽车城作出高标准的设计和功能定位,并投入生产2000余万元,完善了区内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区内除了已落户的20个汽车专营店外,奔驰、沃尔沃、雪佛兰、以及包括含三菱、大切诺基、克来斯勒等系列产品在赔偿损失北汽专营店等又一批4S专营店即开工建设:而英国陆虎顶级吉普、华晨宝马,以及法国标致系列、上海通用系列、现代吉普系列等名车,目前也已敲定落户意向。

“据宁南汽车贸易区建管办主任王胜介绍,目前,宁南汽车贸易区已经与大明路汽车街达成共同打造“南京车市”的共识。到今年底,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宁南汽车销售综合展示厅主体工程即将竣工,到明年宁南汽贸城全面建成后,年汽车销售额将达到40至50亿元,年税收将超过4000万元。连同大明路汽车街一起,城南地区将形成年销售汽车3万辆、销售额破100亿元的汽车集散中心。”

这是记者在采访了宁南路汽车贸易区之后所写出的报道。虽然他们对南京汽车销售市场的发展格局所做的判断未必准确,但是,南京市的汽车销售即将进入GC,以及南京市的汽车销售市场即将进入“战国”时代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几天后。南京的另一家报纸报道,才大气粗的金鹰集团对外宣布将投资数亿元在南京的河西地区(离宁南路和大明路大约有15公里距离)建设南京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汽车销售城”。你认为金鹰集团将会采用何种方式来运营这一“汽车销售城”呢?请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分析报告。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4>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的括号中打“√”或在你认为“不正确”的题前的括号中打“×”)

1、()“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的发现。

2、()最早讨论组织文化理论的是泰罗。

3、()管理活动存在于三人以上的、具有共同目的的群体活动中。

4、()管理学只讨论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管理的艺术性问题由领导科学讨论。

5、()集权与分权指组织中决策权限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6、()网络型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可控性强。

7、()激励理论就是需求层次理论。

8、()管理控制就是纠正偏差。

9、()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做的工作。

10、()法约尔最早提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1、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指的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2、()组织文化就是组织的文化活动。

13、()反馈就是对工作的进展进行控制。

14、()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会计学方法不是管理学方法。

15、()直线职能制组织就是矩阵型组织。

16、()“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它与资源的利用相关,因而有多少之分。

17、()孔茨最早提出所有管理者都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

18、()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一种领导理论。

19、()战略的制定是组织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

20、()“管理者”就“领导者”。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有人说“管理就是决策”,你认为管理和决策能等同吗,为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经济人”假设,这一假设告诉管理者应当怎么做?对今天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什么借鉴作用?请举例加以说明。

3、你知道哈默的“企业重组”理论吗??应当如何推进一个企业的“二次创业”,请举例加以说明。

三、案例分析题(30分)(请按照“问题判断”、“解决方案”、和“”和的顺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报告)

刘兵是春风倾情的总经理,春风是一个生产电子与电气元器件的企业,下属几个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中第四分公司制造电视机零,该公司的负责人叫朱兰。

几年前朱兰的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向她提出建议,为使第四分公司中的各级主管人员得到发展,应该让他们学习必要的心理学提出建议,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进行训练。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认为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让人们的工作有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全理解他们自己,理解同他们一起工作的主管和员工。

朱兰深受感动,同意了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的意见并要他立即付诸实施。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于是尽力而认真地加以执行。通过几年的努力,使第四分公司从最高层到基层的全部主管人员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都不错能较好的理解自己,也几乎理解了人际关系的所有方面。

然而,现在朱兰发现,虽然主管人员之间已有了较几年更好的了解,但第四分公司的管理质量并没有因此有所提高。事实上,春风公司的其它部门和分公司的成绩要比第四分公司好得多。刘兵也注意到这一现象。在听完朱兰的漏报后他要朱兰给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如果你此刻就朱兰,将如何解释呢?你会提出新的方案吗?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3〉 一 简答题(10分/题)

1.从组织力量整合的角度看,委员会是一些什么样的组织,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根据赫茨伯格的观点,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简述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

4.什么是霍桑试验,它对管理科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5.简述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6.管理学中的集权和分权各代表什么含义,如何理解他们的相对性?

二、论述题(30分/题)

1.怎样理解“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人们通常称道的领导艺术主要有哪些内容?请举例加以说明。

2.决策过程通常包含哪几个阶段?试述每个阶段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三、案例分析(30分)

中原工业大学是一个在机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科大学。现在,主管人事的副校长王学的办公桌上正放着自控系系主任张力副教授的请求离职报告,报告上写道:“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高校大调整,特申请去南方大学工作,恳请批准。” 王副校长深知张力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学者,虽然已到中年,而且近年来不时因没有博士学位而苦恼,但一直埋头苦干,受到自控系教工的一致好评。听说他想调离的想法是南方大学招聘人才的结果。南方大学一方面给他教授津贴,一方面让他组建计算机系。

谁可能继张力之后任自控系系主任呢?王副校长首先想到了盛进副教授,他现任机械系的常务副主任,为人干练,干事情大刀阔斧,把机械系搞得欣欣向荣。但他有个毛病,脾气不大好,所以,机械系的教师们怨声载道。如果学校常委会上通不过关于盛进的提名,王副校长想提议由苏竣接任自控系系主任。苏竣现在是学校科研处副处长,一个蛮能干、很能跑项目的年轻女将,虽说没有当过系里一把手,但年轻人,锻炼锻炼也好么!

王副校长最终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2〉 一 简答题(24)

1.简述梅奥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贡献。2.简述经营决策中外部环境的影响。3.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点。二 论述题(60)

1.试在多种激励理论中选择介绍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择一举例加以进一步说明。2.试述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并分析它的现实意义。3.试述组织发展的阶段理论,并举一例加以说明。三 案例分析(16)

2000万销售额为何完不成?

先锋通讯信息公司是一个以开发和生产通信交换机辅助设备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它的前身是一个邮电器材制造企业,由一批信息学院的教师承包。这批科技人员承包之始带去了一些科技成果,其中的一个已较成熟,生产后投放市场销路很好,第一年即扭亏为盈。教授出生的总经理意识到只有不断的保持产品开发的领先性,才能使得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他在年初的企业计划会上,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将当年的经营指标——100万元利润做了分解:按销售利润率5%计算,销售部要完成2000万销售额,制造部要完成500套设备的制造任务,开发部负责开发三个新产品,财务部要将资金利润率提高2个百分点、成本下降2%,人事部对所有员工进行一次培训(培训费用掌握在20万元以内)。在计划会上,销售部经理首先发难,认为比去年增加50%的2000万销售指标无法完成。总经理在解释了他所采用的目标管理新方法后,棉里藏针地说:如果你觉得实在完不成任务可以辞职。在总经理讲出这样的话以后,目标计划在没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得以通过。开过计划会后,总经理就一头扎到中试车间带领一批人从事新产品开发,到年底中试车间捷报频传。但总经理却吃惊地发现,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指标都未能完成。总经理迷惑不解,甚至怀疑当初和他一起下海的伙伴是否有了异心。你认为总经理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1〉 一 简答题(24)

1.试述法约尔对管理科学发展的贡献。

2.从纵向分析的角度简述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3.用生命周期的观点简述组织的发展周期。

二 论述题(60)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务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2.什么是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矩阵法),请举例说明其应用。3.应用系统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你所遇到的管理实际问题。三 案例分析(16)张家港的汽车工业应该怎么办?

90年代初期,随着国内公路客运的迅速发展,张家港市涌现出了多家客车改装厂,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了牡丹、沙洲、春秋等五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客车改装企业,当时五个汽车改装厂生产几乎同样的产品。

为了企业的生存,无家客车改装厂之间相互竞相压价,处于恶性竞争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张家港市政府曾组织了汽车工业公司行使行业管理的职能,但几乎没有效果,五家企业之间也曾经有过实行价格同盟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1994年,市政府牵头将五家企业组建成为一个汽车“集团”,由一位副市长任总经理,五个厂的厂长任副总经理,但由于五个企业之间不存在分工协作关系,各自有一套产供销体系,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集团”图有虚名,恶性竞争状况有增无减。据测算,由于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五家改装企业每年的损失高达1亿元。同时,各家企业的实力在恶性竞争中非但没有增强,反而极大地影响了张家港汽车在全国的声誉,客户评价张家港汽车量虽然很大,但质量的确不怎么样。

张家港的汽车工业几乎处于声名狼藉的地位,市政府里“将五家企业重组成一个真正的企业集团”的呼声日涨。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2000〉 一 简述题(30)

1.企业管理的内容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试分别说明纵向和横向分析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经营决策的评价技术,有哪些常用方法?

3.什么是信息沟通中的失真问题,哪些原因最易引起信息失真? 二 论述题(50)

1.什么是管理工作最基本的方法理论?请举例加以说明。2.什么是组织创新,它通常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加以说明。三 案例分析(20)

江苏综艺集团的选择 1.背景

江苏综艺集团从一个村办小厂起家,通过合资和并购重组在90年代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成为1998年江苏省乡镇企业40强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的大型乡镇企业集团。其核心层企业——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南通市刺绣厂创立于1987年,主要生产绣衣。1992年,该厂联合南通威马工贸公司和南通大兴服装绣品有限公司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江苏南通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公司更名为“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在1992年至1996年的四年中,公司不断引进外资,合资兴建了南通黄金时装有限公司、南通复盛木业有限公司、深圳莎伦服饰绣品有限公司、南通综艺时装有限公司、南通综艺饮品有限公司、南通综艺合板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在扩大服装设计、生产、和加工的基础上,公司先后涉足木业、饮品和国际贸易等领域,服装业、木业逐步形成规模。1996年11月,由农业部推荐,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2200万股A股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73亿元,成为江苏省十万家乡镇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和全国“木业第一股”。1997年,以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和其陆续对外投资兴建的企业为基础成立了江苏综艺集团。集团成立后,管理层积极策划企业并购。1998年5月,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南通丝绸印染联合厂部分净资产,建立了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丝绸分公司。2.发展设想 综艺集团的发展战略是“有限多元化”。根据“寻求规模优势和追求专业化大生产”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在每个元上建立规模经济,每个产业上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从而使公司上规模、上层次。综艺通过多元化发展来减少经营风险,在多元化发展基础上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并在发展中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内涵的制度创新。有限的多元化发展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能建立在较稳固的基础之上。

3.又一次选择

综艺集团的低成本扩张主要表现为资本经营,从“市场国际化、产业多元化、以资本经营求发展”的方针出发,根据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时机,确立并购后的制度安排。综艺集团曾用筹建同等规模面料生产厂三分之一的资金兼并了南通丝绸印染联合厂,实现了企业的低成本扩张。

江苏综艺集团认为并购重组是企业调整内部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组织,迅速进入新兴行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集团的决策层意识到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故有意涉足高科技产业,投资一家有潜力的IT企业,使公司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顺利过度。在看好连邦软件发展的前景后,综艺选择了连邦这样一个以有较高知名度的成熟企业。

北京连邦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正版软件销售企业,其经营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也中占有绝对优势,连邦公司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133个城市建立200多个销售网点,1998年承销的软件种类超过5000种,销售额超过5亿元,占国内软件零售市场份额的30%左右,“连邦”品牌价值已超过5000万元,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在信息产业界有领导作用的企业之一。

作为国内最大的软件流通企业,5年的成功发展使连邦制定并开始启动二次创业计划,打算发展网上销售业务和构筑连邦电脑教育培训体系及建立连邦品牌产品的电脑直销系统,而要使这些计划能够成功,必须具备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连邦原有股东中国保险信托投资公司是用保险金来投资的,资金回报率相对较低,已日益无力支持连邦的继续发展。经过初步接触,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保连邦软件公司等酝酿着一个计划,由江苏综艺出资3264万元收购中保连邦软件公司所占有北京连邦51%的股份。综艺在成为连邦公司最大的股东后,将向北京连邦软件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连邦的继续发展。这样,综艺集团将可能用较低的价格收购与控股连邦,从而不仅调整了集团的产业结构,而且获得了以苏启强、吴铁为代表的大批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综艺的注资也为连邦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

4.决策

前景是十分诱人的,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江苏综艺应该如何决策,请写下你的分析和意见。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1999〉

一、判断题(6)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保健因素就是物质因素,激励因素就是精神因素。()3.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控制过程。()

4.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5.根据权变理论,管理要根据环境来进行,所以不存在能够指导实践的管理理论。()6.高士气就是高生产率。()

二、选择题(9)

1.当一位35岁的科研骨干显示出卓越的研究才能时,上级给他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是(注意,并不排斥其他方面的适当奖励):()

A 高额奖金 B 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 C 提职 D 精神奖励 2.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

A 确定型决策 B 不确定型决策 C 多目标决 D 程序型决策 3.《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的作者是:()A 孔茨 B 盖茨 C 哈默 D 波特 4.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

A 实行多种经营,分散风险 B 增加管理幅度 C 增加管理层次 D 实现分权管理

5.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都比较好,职工经济收入也不错,但领导和工人的关系都是很差。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A 贫乏型 B 俱乐部型 C 任务型 D 中间型

6.下列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哪种是对组织管理工作最不利的?()A 不同正式组织间成员集中于同一非正式组织中 B 在非正式组织中传播着小道消息

C 非正式组织间有明显的竞争关系

D 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具有不小于正式组织领导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解释下列名词或词组(15)

1.控制 2.矩阵式组织结构 3.激励 4提升的彼得原理 5.管理的组织职能

四、简述题(22)

1.为什么决策时通常选用“满意准则”而不是“最优准则”。(8)2.泰勒曾经实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机构(即职能工长制):各职能部门都能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8)3.简析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对象的变化趋势。(6)

五、论述题(30)

1.试述决策的优点并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2.试述管理的环境。由此出发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请根据下面给出的案例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18)

S公司是一个主营户外广告牌设计和制作的中型企业,它在南京和镇江各有一个运作中心。南京中心内设有业务部和设计部。其中业务部负责接受用户的定单,选择和采购制作广告牌的材料,业务员各自独立地开展工作。设计部负责广告牌的设计,设计师因为必须服从业务员提出的要求,因而常常抱怨受到过度约束,无法实现艺术上的完美。镇江中心则专门负责广告牌的制作及现场安装。

不久前,根据公司经营主管的建议,公司在镇江成立了一个市场部,专门负责分析市场需要,挖掘市场潜力,对业务员提出建议。但业务员和设计师都认为成立市场部不但多余,而且干涉了自己的工作。市场部则认为业务员和设计师墨守成规,缺乏远见。虽然公司经营作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并先后调换了有关人员,效果也不理想。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现在该怎么办?为什么?

东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入学考试(管理原理)〈1998〉

一、名词解释(20)

1.扁平组织结构 2.管理科学学派 3.双因素理论 4.管理方格图 5.管理理论丛林现象

二、简述题(32)

1.梅奥从工厂的实验中得出了几条有关人际关系的著名结论,它是什么实验,其结论是什么? 2.简述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

3.试述甘特(时间—进度)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论述题(28)

1.人们称在市场引导下企业对经营组织和管理流程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过程为企业重组(business reengineering)。请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企业重组的主要内容。(12)2.试论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在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16)

四、案例分析(20)

刘兵是春风公司的总经理,春风是一个生产电子与电气器件的大公司,下属几个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中第四分公司制造自行车零配件,该公司的负责人叫朱兰。

几年前朱兰的人力资源培训主任向她提出建议,为使这个分公司中的各级主管人员得到发展,应该让他们在心理学和人际关系方面进行学习和训练。部主任认为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而要人们能成为一名有效的主管人员的唯一方法,就是完全理解他们自己,理解同他们一起工作的其他主管人员和职工。

朱兰深受感动,同意了部主任的意见并要他立即付诸实施。部主任于是尽力而认真加以执行,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四公司从最高层到基层的全部主管人员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都能较好地理解自己,也理解了人际关系的所有方面。

然而,现在朱兰发现,虽然主管人员之间已有 了较几年前相比更好的了解,而这个分公司的管理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提高。事实上,春风的其他部门和分公司的成绩要比四公司好得多。刘兵也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在听朱兰的汇报后他要朱兰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朱兰将如何解释呢?她会提出新的方案吗?请你当一回朱兰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2篇

B.640Mbps

C.1Gbps

D.2Gbps 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中的时间片分配策略是(C)

A.预先分配但不固定 B.预先分配固定不变 C.动态分配随时可变 D.动态分配固定不变

3.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C)A.单个地址 B.组地址 C.广播地址 D.局部地址

4.“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A.可用性

B.保密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5.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D)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6.在ISO建议的网管功能中,对网络拓扑结构及某些网管对象的配置和参数做出调整属于C)

A.故障管理 B.安全管理 C.性能管理 D.配置管理 7.预防拥塞的分组丢弃策略用于(A)

A.网络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表示层 8.用于实现网络物理层互连的设备是(B)

A.网桥

B.转发器

C.路由器

D.网关 9.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C).10.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为(C)A.4位 B.32位 C.48位 D.128位

A.20 B.21 C.25 D.110 11.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

A.128.2.2.10 B.202.96.209.5

C.20.113.233.246

D.192.168.0.1 12.无线应用协议WAP中不包括...(D)

A.客户

B.WWW服务器

C.网关

D.文件服务器 13.ATM的信元头长度为(A)

A.5字节

B.8字节

C.48字节

D.53字节 14.广泛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法不包括...(D)

A.RSA签名

B.DSS签名

C.Hash签名

D.DES签名 1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

B.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 C.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D.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 1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D)

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

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

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1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C)

A.静态路由算法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D.逆向路由算法

18.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正确描述是(B)

A.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 B.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协议转换功能

C.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

D.网关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 19.下列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设备是 A)

A.网桥

B.路由器

C.网关

D.无线AP 20.帧中继体系结构只包括(B)

A.传输层以上各层 B.物理层和链路层 C.链路层和网络层 D.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21.下列关于虚电路方式中路由选择的正确说法是(B)

A.分组传送时不进行路由选择

B.分组传送时只在建立虚电路时进行路由选择

C.建立连接和传送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

D.只在传送每个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

22.适合高强壮性要求场合的路由选择策略是(A)

A.泛射路由选择 B.最短路由选择 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 D.随机路由选择

23.通信子网的组成主要包括(C)

A.源节点和宿节点 B.主机和路由器

C.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

D.端节点和通信链路

24.下列关于拓扑结构的正确描述是(B)A.星型拓扑各节点分布处理能力较强

B.总线拓扑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且不具有实时功能

C.树型拓扑不能扩展

D.网状拓扑结构复杂成本较低

二、填空题

25.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_Windows NT___。26.目前电话双绞线上网的主流数据传输速率为___56Kbps______。

27.计算机网络按其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_分组交换____。

28.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__帧___。

29.蜂窝移动通信网涉及到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___网络层_。30.引起数据传输差错的噪声分为随机热噪声和_冲击噪声_。

31.在移动通信中对于那些离开了原始站点还想继续连接网络的主机称为__移动主机____。

32.当到达通信子网的分组数量过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拥塞_。33.IPv6将IP地址的长度从32bit增加到了___128bit___ 34.域名系统DNS由三部分组成,即地址转换程序、域名服务器和___域名空间___ 35.IEEE802标准中的LLC子层规定了三种类型的链路服务,即无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无连接和___面向连_。

36.IEEE802.3MAC帧的起始定界符SFD的比特模式为10101011______。

37.蓝牙1.0标准的核心部分规定的是设计标准;而协议子集部分规定的是___运作性准则__。

38.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安全、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_文件服务__。39.在网络安全中,防止数据不受主动攻击的保护措施称为_ 报文认证_。1.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模式是(D)A.DDN

B.VLAN C.WAP D.Ad hoc 2.UDP协议对应于(D)A.网络层B.会话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 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D)

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B.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4.公用数据网较多采用(B)

A.电路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C.模拟交换技术 D.报文交换技术

5.HDLC中的监控帧长度为(D)

A.8位B.16位C.32位D.48位 6.PPP协议是(A)A.面向字符的 B.面向位的 C.面向帧的 D.面向报文的

7.ATM交换机使用的是(B)

A.无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

B.面向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 C.无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

D.面向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 8.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了(C)

A.32比特B.64比特 C.128比特 D.256比特

9.由Internet端口号分配机构(IANA)管理的端口范围是(A)A.1~1023 B.1024~5000 C.5000~8000 D.8000~65535 10.IP地址中的高三位为110表示该地址属于(B)

A.A类地址

B.B类地址

C.C类地址

D.D类地址

11.IEEE802.5规程定义了(B)A.令牌总线网B.令牌环网 C.FDDI网 D.以太网

12.下列不属于虚拟专用网的交换技术是B)

A.端口交换

B.包交换

C.帧交换

D.信元交换 13.DES加密采用的密钥长度是(A)A.56bit

B.64bit C.128bit D.168bit 14.下列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D)A.ICMP B.RARP C.IP D.SNMP 15.以下对千兆以太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千兆以太网对介质的访问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方式 B.千兆以太网采用了载波扩展和数据包分组技术 C.千兆以太网与标准以太网不兼容 D.1000BASE-LX使用8B/10B编码方式 16.ADSL MODEM比传统的MODEM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根本原因是(B)A.ADSL MODEM使用了更先进的DTM技术 B.使用ADSL MODEM的本地回路承载能力高

C.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及程控电话交换机取消了窄带滤波器 D.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不是程控电话交换机 17.下列关于分组交换的正确描述是(C)A.分组交换中对分组的长度没有限制 B.虚电路方式中不需要路由选择

C.数据报方式中允许分组乱序到达目的地

D.数据报方式比虚电路方式更适合实时数据交换 18.在Go—back—N协议中(B)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受窗口>1 19.主机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一定存在于(C)A.Local Name Server

B.Root Name Server C.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D.TLD Name Server 20.常见的帧中继应用不包括(B)

A.局域网互联 B.无线网互联 C.语音传输D.文件传输 21.VPN的基本技术是D)

A.加解密技术B.密钥管理技术 C.身份认证技术 D.隧道技术 22.以信息的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非授权用户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访问的网络攻击形式称为(B)A.中断

B.截获 C.修改 D.伪造 23.正确的FDDI令牌帧格式为(B)

A.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帧校验序列 B.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结束定界符 C.前导码+帧状态+帧控制+结束定界符 D.前导码+帧控制+帧状态+帧校验序列 24.通信网络采用的主要传输方式为(D)

A.单播方式和广播方式

B.广播方式和端到端方式 C.端到端方式和点到点方式 D.广播方式和点到点方式

二、填空题

25.ARPA网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为__分组交换_______。26.目前通过电话双绞线上网的主流数据速率为56Kbps,其物理极限_________。27.光纤信道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波分多路复用________。

28.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___数据包_____。

29.无线网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主要包括FDMA、TDMA和_____CDMA______。30.从突发错误发生的第一个码元到有错的最后一个码元间所有码元的个数称为突发错的___突发长度_____。

31.在移动通信中,用移动主机这一术语代表两类主机,即迁移主机和 ____漫游主机_____。

32.通信子网中的拥塞现象严重到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的现象称为 __死锁现象_____。33.IPv6简化了IPv4的报文头部格式,将字段数从13个减少到______7个_____。34.Internet上的顶级域名分三类,即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和_____通用顶域名____。35.在IEEE802标准中,将专门设置的用于网络互连的层次称为_网际层_______。36.IEEE802.3MAC帧的前导码中每个字节的比特模式为____10101011_______。37.蓝牙的核心协议包括基带、链路管理、逻辑链路控制与___适应协议___。38.非对等结构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节点计算机分为网络服务器和_____网络工作站_______。

39.在网络安全中,报文认证过程需要证实报文内容没有被改变和报文的来源是__可信的_____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C)A.ATM网 B.DEC网 C.ARPA网 D.SNA网

2.下列关于TCP/IP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C)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B)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B)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C)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7.在HDLC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A)A.正常响应方式B.异步响应方式 C.异步平衡方式 D.正常与异步响应方式 8.PPP协议提供的3类功能分别是:成帧、链路控制和(B)A.通信控制 B.网络控制 C.存储控制 D.安全控制 9.路由选择包括的两个基本操作分别为(D)A.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B.可能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C.最优选择算法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D.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10.OSPF不支持...的网络类型是(D)A.点对点网络 B.广播网络 C.非广播式的网络 D.点对多点网络

11.IP数据报经分段后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主机之前,分段后的IP数据报(A)A.可能再次分段,但不进行重组 B.不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C.不可能再次分段,但可能进行重组 D.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12.C类IP地址可标识的最大主机数是(C)A.128 B.254 C.256 D.1024 13.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的路由算法是(C)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扩散法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4.在Internet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C)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

15.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长度为(B)A.8比特 B.16比特 C.24比特D.32比特 16.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D)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D.使用确认机制来维持可靠性

17.在TCP/IP协议的传输层将数据传送给用户应用进程所使用的地址形式是(C)A.IP地址 B.MAC地址 C.端口号 D.socket地址 18.一个完整的域名长度不超过...(B)A.63字符B.255字符 C.511字符 D.1023字符

19.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内,则它们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A.“与”操作,结果相同

B.“或”操作,结果相同 C.“与非”操作,结果相同

D.“异或”操作,结果相同 20.下列关于IEEE 802局域网的说法正确的是(D)A.LLC子层与物理介质有关

B.MAC子层不依赖于物理介质 C.数据链路层是不必需的D.可以不单独设置网络层 21.下列关于网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网桥可以有效地防止广播风暴 C.网桥可以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的局域网 D.网桥因处理接收到的数据而增加了网络延时 22.IEEE802.1l规定的无线局域网操作的波段是(B)

A.1.2GHZ B.2.4GHZ C.4.8GHZ D.5.0GHZ 23.局域网操作系统分为面向任务型和(D)A.基础型B.常用型 C.存储型 D.通用型 24.若使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发送成功概率最大的数据帧是(A)A.首次发送的帧B.冲突2次的帧 C.冲突4次的帧 D.冲突8次的帧

二、填空题

25.ARPANET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__共享资源______。

26.宽带网络的骨干网又称为核心交换网,它是基于__光纤通信系统______。27.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中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通常采用的控制策略是__分布式控制策略______。

28.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_网络协议_______。29.OSI参考模型网络层中的协议数据单元常被称为__分组______。30.目前最常用的、经典的物理层协议是___Rs-232c_____。

31.在数据链路层最常用的两种流量控制方案是停止等待方案和__滑动窗口机制 32.差错控制编码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而ARQ方式只使用_检错吗_______。33.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节点中的最高层是___网络层_____ 34.不用测量也不利用网络信息,只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的算法是 __静态路由选择算法______ 35.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用于不同或相同局域网之间的网络互连设备是 _网桥_______。

36.在Internet中,传输层的两种编址方式为平面结构和_分级结构_______。3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和__地址转换请求程序______。

38.OSI/RM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 _逻辑链路控制子层______。39.IEEE802.3的MAC帧中,前导码中每个字节的比特模式为__10101010_______。

1.下列关于通信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B】

A.通信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数据传输因收发数据顺序改变故通信效率不高 C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建立、维护和释放连接

D.无连接服务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建立、维护和释放连接 2.下列不属于多路复用技术的是【A】

A.码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3.ADSL调制解调器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是【D】

A.ASK B.FSK C.PSK D.QAM 4.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电路交换方式具有数据传输迅速、数据较易丢失的特点

B.报文交换网络可以把一个报文发到多个目的地 C.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D.分组交换的方式分为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

5.提高物理信道的信噪比可以减少的差错是【A】

A.随机差错 B.突发差错

C.丢失差错 D.干扰差错

6.BSC协议为实现字符同步,要求所发送的数据必须跟在至少【B】

A.1个SYN字符之后 B.2个SYN字符之后

C.3个SYN字符之后 D.5个SYN字符之后

7.HDLC监控帧(S帧)控制字段的第3、4位组合中,不包括【D】

A.“00”接收就绪 B.“01”拒绝 C.“10”接收未就绪 D.“11”应答 8.从保证质量和避免拥塞的角度,虚电路的优势是【A】

A.可以提前预留资源 B.易于实现资源分配

C.可以终止失效路由D.分组可以沿虚电路建立路径 9.下列各组设备中属于网间连接器的是【A】

A.转发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B.转发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

C.网桥、路由器、网关、交换机

D.转发器、路由器、网关、交换机 10.因特网互连层的功能不包含【D】

A.寻址

B.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

C.路由选择

D数据交换 11.ICMP协议工作在TCP/IP协议栈的【B】 A.主机—网络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2.由用户群组成不需要基站、无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是【D】

A.蜂窝式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微波通信网 D.Ad hoc网 13.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A】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14.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为应用进程提供【C】

A.点到点的通信服务

B.网络到网络的通信服务 C.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D.子网到子网的通信服务 15.下列有关“域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域名反映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 B.域名是字符形式的IP地址

C.域名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方案 D.因特网上的主机,都有惟一的域名

16.如果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则承担全部可靠性方面工作的协议是【D】

A.数据链路层协议

B.网络层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应用层协议 17.WWW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B】 A.IP

B.HTTP C.FTP

D.TELNET 18.千兆以太网对介质访问采用的工作方式是【D】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半双工和全双工

19.远程登录服务协议TELNET使用的端口号是【A】 A.23

B.70

C.80

D.110 20.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采用的拓扑结构是【B】

A.星形B.环形C.总线形 D.树形

21.在采用CSMA/CD控制方式的网络中【A】

A.不存在集中控制结点

B.存在一个集中控制结点

C.存在多个集中控制结点

D.可存在或不存在集中控制结点 22.逻辑链路控制与适应协议(L2CAP)位于【C】 A.电话控制协议层之上

B.核心协议层之上

C.基带协议层之上

D.电缆替代协议层之上

23.网络安全中的完整性是指【C】

A.避免拒绝授权访问和拒绝服务

B.保护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

C.保护信息不被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 D.避免信息被用户修改或破坏

24.网络安全攻击中的被动攻击的主要目的是【B】 A.检测主动攻击B.窃听和监视信息的传输并存储 C.修改数据

D.创建虚假数据流

二、填空题

1.所谓“三网合一”所融合的三网包括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__广播电视网_。

2.为了满足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要求,多媒体网络必须要满足交互性和__实时性_。3.环型拓扑网络采用的控制策略是__分布式_.4.OSI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是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_协议规范__.5.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是___。答案:主机-网络层

6.物理层规范EIA RS-232C对信号线的命名方法采用___。答案:字母组合命名法 7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被称作___。答案:链路管理

8.引起传输差错的噪声分两类,一类为冲击噪声,另一类为__随机热噪声。9.网络层实现的最基本功能是___。答案:路由选择

10.拥塞控制的任务是确保通信子网能够承载所到达的___。答案:流量

11.作用于网络层,提供网络层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分组的存储与转发的网络互连设备___。答案:路由器

12.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比特数为___。答案:16 13.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地址转换请求程序、域名空间和___。答案:域名服务器

14.局域网中负责差错与流量控制的子层是___。答案:LLC子层

15.IEEE802.3的MAC帧中,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表示___。答案:广播地址

39.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有端口交换、信元交换和__帧交换___。2011年4月

1.所谓“三网合一”中的“三网”是指(B)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B.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C.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 D.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和虚拟局域网 2.一种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网络是(C)A.CDPD B.WLAN C.Ad Hoc D.WAP 3.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C)A.体系结构B.协议要素 C.网络协议 D.功能规范 4.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B)A.帧

B.分组

C.报文

D.信元

5.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属于TCP/IP参考模型的(B)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6.用光纤传输电信号时,采用的光载波调制技术属于(A)A.ASK B.FSK C.PSK D.WDM 7.对于带宽为4KHz的无噪声信道,若一个码元可取的离散值个数为8,则该信道可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B)A.64Kbps B.24Kbps C.12Kbps D.3Kbps 8.在CRC编码中,与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D)A.x5+x4+x3+1

B.x6+x5+x4+1 C.x5+x3+x2+x

D.x5+x3+x2+1 9.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DLC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C)A.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B.违法编码法 C.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D.字节计数法

10.当网络系统负荷达到极限时,解决拥塞问题的最终方法是(D)A.改进路由算法 B.进行资源预留 C.发送抑制分组 D.降低系统负载 11.工作在网络层的互连设备是(C)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传输层中的传输实体存在的软硬件环境不包括.(A).

A.网络数据库 B.操作系统内核 C.网络接口卡 D.网络应用程序库 13.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使用的端口号为(D)A.20 B.21 C.23 D.25 14.下列IP地址中,属于C类的是(C)A.59.67.148.5 B.190.123.5.89 C.202.113.16.8 D.224.0.0.234 15.局域网参考模型中,LLC子层提供的服务不包括...(D)A.无确认无连接B.有确认无连接C.有确认面向连接D.无确认面向连接 16.若FDDI采用4B/5B编码,则信道介质的信号传输速率应达到(D)A.100Mbps B.125Mbps C.200MBaud D.125MBaud 17.主要针对文件服务器硬盘表面损坏的数据保护措施是(C)A.双文件目录和分配表 B.磁盘镜像 C.热调整与写后读验证 D.磁盘双工 18.下列关于ATM网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在信元交换之前要建立虚连接

B.ATM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C.ATM信元的长度固定为53字节 D.交换节点只参与链路层工作 19.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中不包括...(A)A.按IP地址划分 B.按交换端口号划分 C.按MAC地址划分D.按第3层协议划分

20.避免“拒绝授权访问或拒绝服务”是为保障网络信息或数据的(B)A.完整性 B.可用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21.下列域名中,属于通用顶级域名的是(C)A.tw B.int C.net D.sh 22.下列关于域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同一子域中的主机拥有不同的网络域名 B.不同子域中的主机可以使用相同的主机名 C.一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不同的域名

D.因特网中不存在域名完全相同的两台主机 23.下列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网络协议是(D)A.SMTP B.TELNET C.FTP D.IMAP 24.为了使WAP能访问因特网,其采用的传输层协议是(A)A.WDP B.WML C.HTTP D.IEEE 802.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5.与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紧密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传输媒介________的选择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确定。

26.网络中采用的传输技术分为广播方式和___点对点方式___________。27.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OSI参考模型共分___7_______层。

28.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___端到端_______通信。29.时分多路复用既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同时交叉传输__模拟信号_.30.HDLC中信息帧的帧类型标识位的值是___0___________。

31.路由选择中的基本操作是__最佳路径_____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32.常用的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包括:最短路由选择算法、__扩散法______和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

33.B类IP地址中用于标识网络地址的比特位数是__14____________。34.SMTP通过__用户代理_____程序和邮件传输代理程序实现邮件的传输。35.万维网(WWW)采用的I作模式是__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_______。36.IEEE 802.3规定的MAC帧的最短帧长是_64_________字节。37.IEEE 802.11g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____54Mbps__________。

38.ATM中的两种信元头格式分别对应__用户-网络接口(UNI)____________和网络节点接口NNI。

39.Fast IP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基于_边缘多层混合交换___模型的L3交换解决方案。

2011年7月

1.Internet采用的拓扑结构是(D)A.星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树型结构 D.网状结构 2.按照网络传输技术,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D)A.ATM网和虚拟网 B.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C.局域网和广域网 D.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3.OSI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是(B)A.语法、语义和定时 B.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

C.分层结构、网络协议和层间接口 D.体系结构、功能定义和实现方法 4.TCP/IP参考模型的4个层次从低到高的顺序是(D)A.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B.互连层、主机—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C.应用层、主机—网络层、传输层、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

5.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的是(A)A.DNS B.UDP C.TCP D.ARP 6.下列关于光纤传输介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光纤具有不受电磁干扰的特征 B.光纤普遍应用于点到点的链路 C.一条光纤线路只能传输一个载波 D.对光载波的调制属于移幅键控法 7.对于带宽为3KHz的无噪声信道,若一个码元可取的离散值个数为4,则该信道码元的极限速率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分别为(A)A.6KBaud和12Kbps B.6KBaud和24Kbps C.12KBaud和6Kbps D.12KBaud和24Kbps 8.对于采用窗口机制的流量控制方法,若窗口尺寸为4,则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后,还可连续发送(B)A.4帧 B.3帧 C.2帧 D.1帧

9.在HDLC的帧中,帧检验序列的长度为(D)A.64bit B.48bit C.32bit D.16bit 10.逆向路径转发算法是一种(D)A.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B.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C.多播路由选择算法

D.广播路由选择算法 11.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中不包括(B)A.ICMP B.SNMP C.IP D.RARP 12.TCP协议提供的服务特征不包括(B)A.面向连接的传输B.支持广播方式通信 C.全双工传输方式 D.用字节流方式传输 13.TCP段结构中的端口字段长度为(C)A.4bit B.8bit C.16bit D.32bit 14.下列协议中属于局域网参考模型中LLC子层的是(B)A.IEEE 802.1 B.IEEE 802.2 C.IEEE 802.4 D.IEEE 802.5 15.IEEE 802.3MAC子层的功能不包括(A)A.地址映射 B.帧定界与同步 C.差错检测 D.介质访问管理

16.可对文件服务器的磁盘通道或硬盘驱动器起保护作用的措施是(D)A.双文件目录和分配表 B.磁盘镜像 C.服务跟踪系统 D.磁盘双工 17.ATM传输模式的异步特征是指(A)A.信元不需周期性地出现在信道上 B.信元的格式与业务类型无关 C.网络采用了面向连接的信元交换 D.允许根据需求进行带宽预约 l8.下列安全技术中属于VPN基本技术的是(C)A.加密技术 B.身份认证技术 C.隧道技术 D.密钥管理技术 19.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的网络攻击形式是(B)A.中断B.截获C.修改D.伪造

20.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B)A.59.7.148.56 B.189.123.5.89 C.202.113.78.38 D.223.0.32.23 21.因特网的域名空间采用的是(B)A.网状结构 B.树状结构 C.链接结构 D.线性结构来自 22.下列域名中,属于国际顶级域名的是(D)A.us B.tom C.edu D.int 23.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超文本信息所使用的协议是(D)

A.FTP B.URL C.POP D.HTTP 24.下列属于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标准的是(A)A.蓝牙技术B.Home RF技术 C.WAP技术 D.WLAN技术

二、填空

25.与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紧密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传输介质的选择和__介质访问方法____的确定。26.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是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_目的地址___,且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27.ITU建议的2.048Mbps速率的PCM载波标准称为__E1____载波。28.HDLC中监控帧的帧类型标识位的值是_10_____。

29.一条虚电路在节点间的各段物理信道上传送分组均要占用一条__逻辑信道_.30.路由选择中的基本操作是最佳路径的判定和_网间信息包_____的传送。31.TCP连接的建立采用_三次_____握手协议来实现。

3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_25_____。

33.与一个B类IP地址相对应的默认子网掩码是__255.255.0.0____。

34.SMTP通过用户代理程序和_邮件传输代理_____程序实现邮件的传输。35.在HTTP中通过_统一资源定位器(URL)_____来标识被操作的资源。

36.IEEE 802.3规定MAC帧中采用的差错校验方法是_循环冗余码(GRC)_____。37.蓝牙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__1Mbps____。38.ATM技术中恒定位速率(CBR)业务采用_面向连接_____的工作方式。39.Net Flow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基于_核心_____模型的L3交换解决方案。

2012年4月

1.下列网络中作为我国Internet主干网的是(CHINANET)A.PSTN B.CHINANET C.ADSL D.CHINADDN 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在传输邮件时需使用(TCP)

A.TCP B.UDP C.FTP D.POP 3.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的是(DNS)A.DNS B.ICMP C.ARP D.RARP 4.OSI参考模型中,规定数据交换控制步骤的物理层特性是(规程特性)

A.机械特性B.电器特性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 5.光载波的调制属于(移幅键控法)

A.移频键控法 B.移幅键控法 C.移相键控法D.正交相移键控 6.IEEE802.3MAC帧的最短帧长度为(64字节)A.18字节 B.46字节 C.64字节D.68字节

7.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

A.频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波分多路复用D.异步时分多路用 8.若HDLC帧中数据段的内容为0111110010,则实际的数据为(D)A.0111110010 B.011111100 C.0111111000 D.011111010 9.若码字中的信息为8位,编码时外加冗余位为2位,则此编码的效率为(0.8)

A.4 B.0.8 C.0.5 D.0.25 10.与多项式x12+x11+x3+x2+1对应的代码为(B)

A.110000000111 B.1100000001101 C.110000001101 D.1100000001110 11. 下列路由算法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距离矢量路由算法)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泛射路由选择算法 D.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12.下列拥塞控制策略中,适用于虚电路子网的是(资源预留)A.抑制分组 B.负载丢弃 C.资源预留 D.重传策略 13.IP协议向传输层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A.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B.面向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C.无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D.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14.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的地址是(进程的端口号)

A.主机IP地址B.进程的端口号 C.分组的序号 D.网卡MAC地址 15.造成因特网上传输超时的大部分原因是(网络上出现拥塞)

A.路由算法选择不当 B.数据传输速率低 C.网络的访问量过大 D.网络上出现拥塞 16.下列关于UDP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实时性差效率较低)

A.实时性较差效率较低 B.提供无连接传输服务 C.不进行数据报的检查 D.无需等待对方的应答

17.某主机IP地址为202.113.78.38,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为(202.113.78.0)

A.202.113.0.0 B.202.113.78.1 C.202.113.78.0 D.202.113.78.255 18.用户无论怎样操作,其电子邮件只被保留在服务器端的IMAP工作方式是(在线工作方式)

A.断连接方式B.在线工作方式 C.无连接方式 D.离线工作方式 19.若对曼彻斯特编码的光纤网采用4B/5B编码,则可以使传输效率提高到(80% A.20% B.40% C.60% D.80% 20.IEEE802.3采用的校验码为(循环冗余码)

A.奇偶校验码 B.纠错码 C.循环冗余码 D.海明码

21.ATM信元头中的虚路径与虚通道标识字段用于(路由选择)

A.标识信元号 B.流量控制 C.拆除虚电路D.路由选择

22.虚拟专用网VPN采用的类似于点对点连接技术的基本安全技术是(隧道技术)

A.加密技术B.身份认证技术C.隧道技术D.密钥管理技术 23.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的网络安全攻击是(截获)

A.中断B.截获C.修改 D.伪造 24.下列加密方法中,不能..用于数字签名的是(DES)

A.DES B.RSA C.DSS D.Hash 25.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_网络体系结构_____。26.计算机网络按照交换方式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__分组____交换网。

27.网络的可靠性一般通过__确认____和重传机制保证。28.Ad hoc是由一组用户群组成,不需要_ 基站_____、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29.采用曼彻斯特码传输1比特数据需要_2_____个信号状态。30.信道中固有的、持续存在的噪声称为__随机__噪声。31.HDLC帧格式中标志字段的比特模式是01111110______。32.RIP采用的距离度量方法是站点计数度量。

33.Internet中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是___ARP___协议。34.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___应用进程___之间的端-端通信。35.用户E-mail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_主机域名_____。36.广播信道的动态分配策略包括___随机__访问和控制访问。37.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___CSMA/CD___。38.FTP控制连接所用的端口号为_21_____。

39.100BASE-T的传输介质为非屏蔽双绞线,其最大段长度为___100___米。

2013年4月

1.无线应用协议WAP的特点(A)p8

A.支持手机上网B.不需要基站C.基于分组交换D.无固定路由器 2.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C)p12 A.通信自动化B.楼宇自动化C.结构化综合布线D.现代通信网络 3.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发布的许多技术文件被称为(D)p19

A.ANSI文件B.ITU文件C.EIA文件 D.RFC文件 4.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的网络协议要素是(C)p19 A.语义B.语法C.定时D.规则

5.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A)p22

A.帧 B.报文 C.分组D.比特流 6.DTE-DCE接口标准X.21的机械特性采用(C)

A.8芯标准连接器B.9芯标准连接器C.15芯标准连接器D.25芯标准连接器 7.光纤上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为(D)p49 A.STDM B.TDM C.FDM D.WDM 8.设码字中的信息位为8位,外加一位冗余位,则编码率为(C)知识点p76 A.1/8 B.1/9 C.8/9D.9/8 9.用特定的字符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的帧同步方法称为(D)p71

A.违法编码法B.首尾标志法C.位同步法D.首尾定界符法 10.下列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B)p99 A.距离矢量路由算法B.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多目标路由算法

11.提供网络层的协议转换,并在不同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的网间连接器是(C)p119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因特网支持的代表局域网中所有系统的永久组地址是(A)

A.224.0.0.1B.224.0.0.2 C.224.0.0.4 D.224.0.0.5 1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端口号是(D)p139 A.20 B.21 C.23 D.25 14.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可提供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功能的是()p169 中上部分文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服务 C.无确认无连接服务 D.有确认无连接服务 15.对于l0Mbps的基带CSMA/CD网,MAC帧的总长度为(D)p173 A.46~1500字节B.46~1518字节C.64~1500字节D.64~1518字节 16.IEEE802.11标准集中,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业务的是(D)p194 A.IEEE802.11 B.IEEE802.11b C.IEEE802.11b+ D.IEEE802.11g 17.WAP移动终端上的浏览器所识别的描述语言是(C)p198

A.HTML B.JavaScriptC.WMLD.XML 18.非对等结构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两个部分是(A)p204

A.服务器部分和工作站部分 B.资源管理和通信协议部分 C.文件服务器和客户机部分 D.服务器和浏览器部分

19.从应用的角度看,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是(C)p205 A.通信服务 B.信息服务 C.文件服务D.数据库服务 20.最早使用的分组交换协议标准是(A)p210

A.X.25 B.ATM C.帧中继 D.IEEE802.3 21.为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帧中继在其帧格式中采用了(C)p215 A.违法编码法 B.字节计数法 C.0比特插入法 D.首尾定界符 22.下列关于ATM网络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p218 – 219 ATM的特征 A.ATM交换是一种快速交换 B.ATM网络支持无连接的信元交换

C.ATM采用基于信元的分组交换技术D.ATM网络支持多媒体传输的应用 23.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不包括(C)...p226.... A.端口交换B.帧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24.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的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是(A)p233 A.中断 B.截获C.修改 D.伪造

简答题每题五分

40.分别说明DNS、FTP、HTTP、ICMP、TCP协议的中文名称及其作用。DNS:域名系统,主要是将域名转换成对应的IP地址 FTP: 文件传输协议,用于网络中主机间文件传输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访问WAP服务器上的超文本信息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互联网报告差错或者提供意外情况的信息 TCP:传输控制协议,用于在不可靠的因特网上,提供可靠地,端对端字节流的通信协议

41.简述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安全机制的区别并列出四种主要的网络安全机制。

(1)网络安全策略是描述保护数据或信息的规则,网络安全机制是网络安全策略所实施的手段,一种安全策略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来实现,而安全机制也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安全策略。

(2)网络安全机制有:加密机制,认证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和检测机制。42.简述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成为网络协议其三要素为语法,语义和定时。

43.列举BSC协议中包含的监控报文,并分别说明各监控报文的作用。BSC协议中包含的监控报文有ACK,NAK,ENQ,EQT ACK肯定确认和选择响应

NAK否定确认和选择响应 ENQ轮询/选择请求

EQT拆除逻辑链路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20分)

44.设传输带宽为4000Hz无噪声信道的调制电平数为16,试求出最大信号传速率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最大信号传输速率=4000HZ×2=8000Baud

Log16=4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8000×4=32000bps=32kbps 45.若发送40字节的数据帧,从开始发送到收到确认帧的时间为120ms。设信道传播时延为20ms,采用停等协议,帧的控制信息、确认帧长及帧处理时间均忽略不计。试求出数据传输速率。120ms-(2×20ms)=80ms 40×8bit=320bit

320bit÷(80×10-3s)=4Kbps 46.设长度为2Km的CSMA/CD局域网的最小帧长度为2500字节,信号传播度为200000Km/s。试求出该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40.简述UDP的服务类型并给出4种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

UDP在传输层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1分)使用UDP的应用层协议包括:DNS,SNNP,QICQ,TFTP等 41.简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

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2分)报文交换:传送报文时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且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2分)分组交换:交换的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是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1分)

42.简述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协议的概念并给出四种CSMA协议。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是指每个节点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存在,再根据监听的结果决定如何动作。(1分)

(1)1-坚持CSNA(2)非坚持CSNA(3)P-坚持CSNA(4)带有冲突检测的CSNA 43.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两种差错控制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自动请求重发ARQ,另一类是向前纠错FEC。(1分)

在ARQ方式中,接收端检测出差错时,将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子收到为止。(2分)

在FEC方式中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够确定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2分)

44.设以太网中的A、B主机通过10Mbit/s的链路连接到交换机,每条链路的传播延迟均为20μs,交换机接收完一个分组35μs后转发该分组,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一个分组所需的总时间为2075μs。试求出该分组的比特数。

45.设信道传播延迟为

20ms,数据帧长度为240bit,通信双方采用顺序接收管道协议,其发送窗口尺寸是10,开始发送数据帧至接收到确认帧所需时间为640ms。试求出数据传输速率(忽略帧的控制信息、确认帧长及帧处理时间)。

46.若协议字段和校验字段长度均为2字节的PPP帧的总长度为1036字节,PPP帧封装了头部IHL字段的值为5的IP数据报。试求出封装在该IP数据报中UDP数据报数据部分的长度。

47.设一个长度为10Km,数据传输速率为4Mbps的令牌环局域网中有30个站点,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环的比特长度为260bit。试求出平均每站应引入延迟的位数。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多媒体信息网络的传输在交互性和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1)高传输带宽的要求(2)不同类型数据对传输的不同要求(3)连续性与实时性的要求(4)同步的要求(5)多方参与的要求.41.简述带宽、波特率、码元和位传输率的区别。

(1)宽带是指在最小衰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种介质的频率范围,它是介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度量单位为Hz。(2)波特率是指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3)每个采样发送一份信息。这份信息称为码元。

(4)波特率与码元率是相同的。(5)位传输率是指一条信道上发送信息的数量,它等于每秒采样数乘以每个采样的位数。

42.简述家庭用户利用PPP协议与Internet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连接过程。

(1)家庭用户利用PC机通过调制解调器呼叫供应商的路由器。(1分)

(2)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回答用户呼叫,并建立物理连接之后,PC机给路由器发送一系列LCP分组。(1分)

(3)这些分组及它们的应答信息将选定所使用的PPP参数。(1分)(4)双方对PPP参数达成一致后,将发送一系列的NCP分组用于配置网络层。(5)针对IP协议的NCP负责动态分配IP地址。(1分)43.简述虚拟专用网VPN的概念及其特点。

(1)虚拟专用网是指依靠ISP和其它NSP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

(2)其特点是:①VPN应保证通过公用网络平台传输数据的专用性和安全性。

②VNP网络应当为企业数据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保证。

③VPN具有可扩充和灵活性。

④VPN具有可管理性

简答题1.简述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

答:建立一个子网图,(1分)为了在一对给定的路由器之间选择一条路由路径,路由算法 只需在图中找到这对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1分)对于路径长度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 计算站点数量,(1分)另外也可以计算距离、信道带宽、平均通信量、通信开销、队列长度、传 播时延等。(2分)

2.简述数据报子网中拥塞控制的措施。

答案:(1)警告位。在分组的头部设置一个特殊的位来指示警告状态。(1分)当分组到达它的目的端的时候,传输实体将这一位复制到下一个确认分组中,这一位也被送回到源主机,源主机

就可以消减流量。(1分)(2)抑制分组。路由器给源主机送回一个抑制分组,并在抑制分组中指明原分组的目标地址。(1分)同时,原来的分组被加上一个标记,因而它在前行的路径上不会再产生更多的抑制分组。(1分)(3)逐跳抑制分组。(1分)

3.简述UDP的段结构中各个字段的名称及其含义。答:(1)源端口:16比特,标明发送端地址。(1分)(2)目的端口:16比特,标明接收端地址。(1分)(3)长度:16比特,指明包括UDP的头在内的数据段的总长度。(1分)(4)校验和:16比特,进行差错检测。该字段是可选字段,不用时置为全0。(1分)(5)数据。(1分)

4.简述1-坚持CSMA的基本思想。答:(1)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1分)(2)如果信道空闲就立即发送数据。(1分)(3)如果信道忙则等待,同时继续监听直至信道空闲。(1.5分)(4)如果发生冲突,则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开始监听信道。(1.5分)

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说明域名解析过程及域名服务器的类型。答:

域名解析过程:

当应用进程需要将一个主机域名映射为IP地址时,就调用域名解析函数。(1分)解析函数将待转

换的域名放在DNS请求中,以UDP报文方式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1分)本地域名服务器查找域名后,将对应的IP地址放在应答报文中返回。(1分)若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请求,则此域名服务器暂时成为DNS中的另一客户,直至找到能够回答该请求的服务器为止。(1分)域名服务器的类型:

(1)本地域名服务器。(1分)(2)根域名服务器。(1分)(3)授权域名服务器。(1分)

2.请给出ATM和ATM信元的特点、ATM信元头的内容以及ATM与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在功能上的区别。

答:ATM的特点:ATM进一步简化了网络功能,ATM网络不参与任何数据链路层功能,将差

错控制与流量控制工作交给终端去做。(2分)ATM与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在功能上的区别:

(1)分组交换网的交换节点参与了OSI第1到第3层的主要功能。(1分)(2)帧中继节点只参与第2层的核心功能,对差错与流量控制及第3层功能由终端处理。(1分)(3)ATM网除第1层功能外,交换节点不参与任何工作。(1分)ATM信元的特点:ATM信元具有固定长度,总是53字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1分)ATM信元头的内容:信元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及维护信息、优先级和信元头的纠错码。(1分)

3.说明虚拟局域网四种路由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答:(1)边界路由:边界路由指将路由功能包含在位于主干网络边界的每一个LAN交换设备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3篇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据笔者了解, 不仅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 一些非管理类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 学生对课程的总体反应还是比较好的, 感觉比较轻松, 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然而, 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再加上任课教师大多缺乏管理实践经验, 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理论讲授为主, 案例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

学生也普遍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对案例教学还不太适应。此外, 目前教学中使用的一些经典案例往往是国外的, 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案例教学的效果。

2. 由于该课程侧重于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介绍, 理论性较强, 而在校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实际的管理工作, 缺乏对管理的感性认识。

因而, 有一些学生觉得该课程都是概念、原理, 比较抽象, 不太好理解, 产生厌学情绪。此外, 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定量分析, 平时不认真无所谓, 只要在考前突击背诵就能通过考试, 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 目前国内的管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从西方原版引进或翻译出版的教材;另一类为国内学者在参阅了西方同类教材后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西方教材尽管比较经典, 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往往使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尽管容易接受, 但是编写质量普遍不高, 精品教材较少, 而且也缺乏对中国本土管理实践的思考。

4. 该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 涉及到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各项职能活动等, 因而要求授课时间较长。

而在实际教学安排中, 该课程的学时分配并不多, 一般是45学时,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系统地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只能挑选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二、改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以为,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改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1. 精心选择教材。

教材的质量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在选择教材时, 要注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合理性, 选择既有管理学基本理论的系统介绍同时又能结合管理理论发展前沿和管理实践的教材。教材的难度要适中, 要照顾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教材的语言表述不能过于抽象, 要平实、易于理解。笔者认为, 授课时应以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为主, 同时可鼓励学生参考一些国外编写的教材。此外, 作为任课教师, 可以以课程组的形式编写一些教学辅助资料,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在教学实践中, 授课学时不足是管理学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面临的普遍问题, 这一点作为任课教师是很难改变的。因而, 在教学中, 安排好教学计划是更为现实和有效的做法。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起源和理论发展时, 可适当多安排些课时, 以让学生对管理学有个基本的认识。对于管理的几大职能活动, 没必要平均分配学时, 个人认为组织和控制方面的内容可压缩一些。同时, 要根据授课进度, 在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完后, 安排相应的案例讨论。此外, 还应抽出几个学时, 给学生介绍一些管理学的理论前沿知识。

3. 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可以增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但是, 要想发挥好案例教学的作用,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认为, 一是要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的篇幅要适中, 过长或过短都不行。同时, 案例的内容也不能太陈旧, 要尽量贴近当前的管理实践;二是要根据授课班级的情况, 组织好案例讨论。如果班级人数过少, 可以以个人发言的方式进行。而如果班级人数多, 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集体讨论后派代表进行陈述。在案例讨论结束后, 要进行总结。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课堂计划,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回顾、总结, 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点评。

4.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对实践教学普遍持欢迎的态度, 可综合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参观学习, 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同时, 可邀请经验丰富的管理实务界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让学生了解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各种管理问题时, 是如何作出科学决策的。此外, 可建立管理综合实验室, 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实务模拟软件, 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管理工作情境下, 学会决策以解决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彭毓蓉.关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 (6)

[2].刘建华, 韩亮亮.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3].芦慧.浅析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多重角色[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8)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4篇

1.根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不需要办理《印鉴卡》变更手续的项目是

A.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的变更

B.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变更

C.药剂科主任的变更

D.具有麻醉药品处方审核资格的药师的变更

E.麻醉药品采购人员的变更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关于毒性药品的管理正确的是

A.采购毒性中药材,包装材料上无须标注毒性标志

B.擅自收购毒性药品,可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警告

C.调配毒性药品时,未标明“生用”的,应当付炮制品

D.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三日极量

E.科研和教学单位可以使用毒性药品

3.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行

A.考核制度 B.考试制度

C.核准制度 D.登记制度

E.注册制度

4.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比例是

A.60% B.70%

C.80% D.90%

E.100%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5~6】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虚假广告罪

E.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甲报社对假药进行虚假宣传,构成

6.乙药厂生产的某药品含量低于国家药品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构成

【7~8】

A.造成中度残疾

B.造成重度残疾

C.致人死亡

D.致3人以上死亡

E.致5人以上死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书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7.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8.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9~12】

A.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B.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罚款

C.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

E.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9.定点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0.未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的

11.定点批发企业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易的

12.定点批发企业销售超过有效期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的有

A.以维生素C注射液冒充哌替啶注射液

B.生产销售含量为0.02%的白蛋白注射液

C.销售未注明生产批号的感冒冲剂

D.生产以淀粉为原料的幼儿补钙颗粒

E.销售已过有效期的板蓝根颗粒

【上期答案】

(题目见总二期)

一、最佳选择题

1 2 3 4 5

A A C A A

二、配伍选择题

1 2 3 4 5

D B B C E

6 7 8

C E B

三、多项选择题

1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5篇

2009-12-9 15:22:56 考研共济网 点击浏览:2231次

一、基本概念:336 26038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48号

二、重点难点提示:课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确立它的意义336 26038

注意: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涉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问题,区别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只能是以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回答的不同来加以区分,而不能用其它的问题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有人用是否承认理想,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等。业

第二,哲学基本问题等二方面的含义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特别要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是思维等于存在。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48号

第三,哲学基本派别,基本倾向,或者叫做哲学的党性问题,就是指哲学的基本倾向,即任何哲学家或哲学派别无不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不存在超越这两个派别之外的哲学派别,主张哲学无党性或超党性,寻找第三种哲学派别的主张都是错误的。但哲学的党性不等于阶级性。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112室

注意:第一,此问题关键是要注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因而能够辨别出一些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或某些论断的归属。试题常常通过列举哲学家的论断、观点让考生分辨,从而考查考生对于主、客观唯心主义是否真正理解把握了。第二,无论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其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把精神看作是第一性的,把物质看作是第二性的,认为精神决定物质。kaoyangj

3、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考

注意:第一,特别要理解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绝对化、僵死、呆伴都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第二,唯心主义并不是完全的胡说,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几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也是难以避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是在相互斗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唯物主义也从唯心主义那里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和资料。0

21-共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021-

一、单选题:课

1、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共济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业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正门对面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业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同济大学四平路

2、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48号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济大学四平路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3、(1995年理科第二题)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

1、(1994年文科第12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验证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重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三、辨析题

1、(1998年文科第23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C、A、C

1、正确答案为C。该试题考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过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先于物质而存在,是先验论,所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反映

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正确答案是A。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物质豆油反映特性,包括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前者如“空谷回音”,后者如动物的趋利避害,植物的向阳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就加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正确答案是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但对于这个本原是什么的回答却根本不同。前者认为是物质,而后者认为是精神,故两种理论是根本对立的。A、B、D 三项在此与题意不符。

二、多选题:

CD、AB

1、正确答案是C和D。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另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天命”等。懂得这一点,可以选对C、D两项,并排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E项。这里所要着重分析的是A项中的“存在”概念。“存在”概念在不同的哲学理论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可指客观存在即物质,也可指主观存在即精神,因而A项中的命题性质是模糊的,不能入眩

2、正确答案是A、B。本题所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唯心主义的理解极其分类。A项把经验作为检验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主观创造,而我们知道一切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显然B 项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认为认识是以主观形式反映客观内容,这是唯物主义观点;D项认为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也是唯物主义观点;D 项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还创造客观世界,这也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辨析题

答案要点: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极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 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2

分)

第二节

唯物的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度、量变、质变、量变质变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要注意质变的基本形式,既要反对否认量变的“灾变论”,“激变论”,又要反对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

2、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第一,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应结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等)来理解与掌握。

第二要注意掌握部分质变与量变、部分质变与根本质变间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要联系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理解部分质变不等于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不等于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条件性的表现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质变形式普遍性的表现 D、质变形式多样性的表现

二、多选题:

1、质与事物存在的关系: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B、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同一的 C、质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质与事物的存在与否无关 E、事物是多方面质的统一性

2、度是指: A、事物与量的统一 B、事物存在的关节点 C、事物质与量的限度 D、事物质与量的幅度 E、事物的量的标志

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在:

A、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D、质变过程中新要素有量的扩张 E、量变过程中随时会发生质变

4、下列事例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有:

A、从猿到人 B、人到中年

C、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D、我国新民主主义过程中建立革命根据地 E、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论述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福起来,使整个社会走向

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正确的。

质量互变定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CCD

二、多选题:

ACE,ACD,BD,BCDE

三、论述题:

答案要点: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这一辨证原理关系是邓小平“先富”与“共富”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但这个总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一部分人又一部分人在先后富裕的量变过程才能达到。

第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在他们的示范和帮助下,使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之路,这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为事物的根本质变创造着条件。通过引导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大家共同富裕,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人们不可能同步富裕,而是通过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节

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联系,发展,运动,静止,规律,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唯物

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注意: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一种绝对相同,是抽象的同一,是排斥差别的同一。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同一。形而上学与唯物辨证论对立的焦点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包括差别、对立的同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注意:这条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规律。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

结合,由此推断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3、规律及其属性

注意:第一,把握规律与认识、规律与真理的区别。规律指的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真理则是对规律的认识,属意识领域。

第二,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这一点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有所

区别。

4、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认识规律的途径

注意:第一,要掌握这一对范畴要注意本质与规律、必然性的联系

第二,现象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假象不等于错觉。错觉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属于主观领域的问题,而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假象容易引起错觉。

第三,在表述现象范畴时,注意用语的准确性。现象不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现象总是要表现本

质,而不能表述为反映本质。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1996年文科第一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性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

出该联所蕴涵的哲理: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1997年理科第11题)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3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1996年理科第23题)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

可言。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DDC

1、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是D。本题要回答的是惠能对运动的基本看法。惠能的话否定了风和幡是运动的主体,认为“心”,即精神在运动,是运动的主体,因此D符合惠能的话的本意。

2、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本题“坐地”是静止,然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就是虽然坐着没动,却一天行了八万里,遥看了一千河,显然这是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3、解析:

正确答案是C。这句话讲了两个历史事例,第一个是说项羽立志灭秦,破釜沉舟终灭秦,第二个说勾践卧薪尝胆,不忘灭吴建越之志,最后成功。实际上就是说内因在事物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内因是运动的根本原因。

4、解析:

正确的答案是D。该项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所以说,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

性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就体现在它总是从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从而认为发展就是新质对旧质的替代,任何事物、现象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历史性的,现存事物从其发展趋势来说是必然要灭亡的。了解到唯物辩证法的这些基本观点,就不难选出A、B、D 三项。C项是割裂质变、量变的辨证统一的形而上学观点。E项是黑格尔为维护普鲁士专制统治提出的保守的哲学与政治观点,均

是与唯物辩证法相背离的,应予排除。

三、辨析题

1、解析: 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辨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

现。(3分)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是取消

了科学。(2分)

2、解析: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3分)

事物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而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

质的辨证联系。(2分)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重点难点复习:

1、该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原

理及其意义可能以论述题或辨析题形式出现。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及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对立的。特别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测试

一、单选题:

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使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多选题:

1、科学家对1994年夏天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

表明: A、世界是可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到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辨析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三、辨析题:

1、(1997年理科第23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

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1、正确答案是B。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才能发展。实践作为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又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二、多选题: ACDE,ACE

1、正确答案是ACDE。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分析事例。该题中反映的意思是较为浅显,也不会太难懂,A、C、D、E项都属于事例的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2、正确的答案是A、C、E。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列宁曾说过:“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因此A项正确;B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容;C项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合乎题意的;E项也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人的主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和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解析: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

(2)主观和客观通常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人、社会集体和整个人类。主体的意识带有主观性,但主体自身并不就是主观。

(4)认识客体是指与主体对立的、主体活动所指向的东西,即进入主体活动范围,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因此,客体不等于客观。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只有当成主体

实践活动对象的时候,才能成为认识的客体。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概念:

肯定,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两种否定观的对立

注意:辨证的否定特别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不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是

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特点

注意:掌握这条规律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第二,发展的上升性、前进性,这是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三,事物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别要注意出发点的确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并不是

人为加在客观事物上的。

第四,重复性,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循环。

否定之否定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2、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辨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二、多选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A、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 B、同原来经济体制“一刀两断”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D、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扬弃” E、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

2、新生事物是: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D、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E、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A、螺旋式上升 B、波浪式前进 C、周而复始 D、无限循环 E、直线前进

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

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

E、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三、辨析题: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指的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否定之否定规律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BD

二、多选题

CDE,CDE,AB,ACE

三、辨析题

解析:

(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可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表示,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

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

(3)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两次否定都是辨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

平。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也不是回到原来的出发

点,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新东西的形成。

第六节 辨证的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极其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社会的物质性。

二、重点难点提示:

1、列宁的物质定义极其意义;不要把物质归结为物体、实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极其重要意义。正确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特点可出多项选择题,因而,应该全面掌握

它的观点。

2、掌握世界统一性原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上,坚持物质为唯一本原,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区别开来;坚持用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实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性归根到底是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明确世界的统一性的涵义,不要把这个问题等同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只不过是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一种回答。

实践上: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要重点把握物质、运动、发展极其客观规律

等范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测试

一、单选题

1、(1994年理科第一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1995年文科第一题)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二、多选题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一定程度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科学概念 E、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2、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A、一元论承认 B、二元论承认 C、唯物主义承认 D、唯心主义承认 E、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7题)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

进程中大有作为。”

2、(1995年理科第26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A、C

1、列宁在定义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时就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如果熟悉这段原话,很容易选定答案A。另外要指出的是,物质和意识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对二者的定义,都是从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的。

2、答本题时,要着重看清“彻底的唯物主义”与“一元论”这两个关键词。一元论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种形态,他们都反对二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因而A、D项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B项是一般唯物主义一元论(包括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元论极其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共同要求。考生错选B可能是对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及“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内涵

缺乏深入的认识。

二、多选题

CD、ACDE

1、正确答案是C、D。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即标志客观事物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摄影和反映,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概括出

来的。显然只有C、D才合题意。

2、本题在于考查世界的本原问题极其不同观点。本题正确答案是A、C、D、E。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就是指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意识。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

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意识。

三、辨析题

1、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分)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3分)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4分)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

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4分)

2、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辨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

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分)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

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6分)

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分)

第七节 唯物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规律

二、重点难点辅导: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注意:第一,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既要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要讲内外因问题,如果出题只问其中一部分,那么回答所问的那部分即可。

第二,对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考生容易记住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立统一,但往往忽视二者的辨证统一、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这关键的一层含义。

2、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一,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在以往考试末以大题形式出现过,应予以重

视。

第二,内外因辨证关系中不要以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并不等于内因决定外因。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

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原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多选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D、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三、辨析题

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四、论述题

(1994年文科第27题)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

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CC

1、解析:

正确答案是C。C项反映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的一个方面,矛盾双方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来发展

自己。

2、正确答案是C。本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来形成新旧事物的对比,来说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二、多选题

BDE,BD,ABD

1、正确答案是B、D、E。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它是

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正确答案是B、D。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这就决定了解决特殊矛盾和方式必须是不同的,B项中的对症下药和量体裁衣,D项中的因时、因地制宜

正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而其他三项则不是。

3、正确答案是A、B、D三项,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和斗争,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斗争,也离不开全面的统一,统一和斗争都对事物发展起作用,A项是正确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B项是对矛盾的统一性如何使事物发展的一种具体解释,也就是通过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使各自获得发展;D项说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所谓事物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有二,一是对立双方同归于尽,二是事物矛盾的一方向对立的另一方转化。这二者都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分不开,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因此,A、B、D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唯物辨证论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的好与坏,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抓中心工作,同时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好其他工作。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认为只

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

四、论述题

1、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学说的主线。(2分)

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

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矗(2分)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5分)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6篇

全国2013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0-15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1-35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3.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源的哲学是(A)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1-56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5.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依据是(1-62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相结合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原理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6.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B)1-85

A.形成明确的目的 B.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

C.制定周密的计划 D.具有坚持的意志

7.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A)2-(理解教材)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A)2-103

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 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9.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D)2-106

A.实践——认识——实践 B.认识——实践——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2-120

A.自觉能动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历史局限性

11.社会存在是指(D)3-131

A.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 B.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

C.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第 1 页B)D)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C)3-138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3.下列选择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C)3-135

A.语言学 B.物理学

C.哲学 D.数学

14.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D)3-147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信息社会 D.奴隶社会

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D)4-183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

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D)4-192

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A)4-198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D)4-209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三权分立制度 D.国家制度

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B)5-228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D)5-235

A.生产不足的危机 B.买卖脱节的危机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C)5-239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 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

C.两者总是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股票价格(A)5-255

A.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C.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贴现率成反比 D.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贴现率成正比

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D)5-258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6-272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D.生产集中根除自由竞争

25.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B)6-270

A.产业资本 B.金融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 D.国家垄断资本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运用(B)6-279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27.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C)7-305

A.《反杜林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28.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C)7-308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7-320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压迫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8-348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BCD)0-13

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 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ABD)1-40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3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BCD)2-95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CD)3-139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方式

3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ABC)3-145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切特征

3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BC)4-198

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力具有价值

37.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CD)5-226

A.货币资本 B.生息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8.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AC)5-262

A.土地带来的地租 B.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数量

C.银行存款的利息率 D.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率

3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较为成熟的垄断组织形式有(ABCD)6-267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8-340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5

答: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42.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2-102、2-105

答: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1)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

(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

答: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

答: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

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从以上分析可见,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

答: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3-174、3-177

答: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6-283、6-284

答: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

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

(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精选6篇)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 第1篇11年简答:1创新的含义与意义‟2管理技能就是管理职能吗,为什么3管理就是决策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