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精选12篇)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第1篇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临江城东小学四(6)班班队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2.爱护庄稼,不践踏。

三、活动形式: 多种

四、活动人数: 全班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出场,致主题班会开场辞。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学生回答:粒粒粮食要爱惜(同时板书在黑板上)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

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约16425粒米)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一粒米的话》)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粒粮食。

【板书设计 】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咱们学校这个“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签名活动,所谓“光盘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对于培养文明新风尚、节约社会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将行动化为习惯。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中来,共同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第3篇

光盘行动以身作则,杜绝浪费。下面请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首先,进入饭店点餐,应该“按需定量”,点的食物够吃就行,不要点的过多,以免吃不完。其次,在就餐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每次给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再去盘子里夹菜,这样也能很好地保证在自己吃饱时碗里不剩饭菜。

最后,就餐完毕,桌上还有没吃完的菜怎么办呢?这时请不要一走了之,请向服务员索取一次性的饭盒或塑料袋,给它们打包带回家。因为剩下那么多的食物不紧浪费你的金钱,也浪费了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成果,我们不是学过一首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浪费。如果我们不打包带回家的话,还会产生一个可怕的后果,那就是环境污染。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作文500字五年级

★ 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光盘行动口号

★ 光盘行动发言稿

★ 光盘行动心得

★ 文明从我做起主题征文

★ 以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征文

★ 光盘行动倡议书的精选

★ 光盘行动活动方案

7.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第4篇

课程名称

德孝文化校本课程 课程模块名称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课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课题课时

第二模块第二课时 授课年级

授课人

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二年级

杨贞

由于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一部分学生在餐厅吃饭浪费严重。本课时旨在让学生通过“光盘行动” 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1.开展“光盘行动”,增强学生的文明节俭意识,让孩子们形成自觉自我控制、互相监督的好习惯 2.树立了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3.践行厉行节约,文明用餐。

课件

宣誓音乐

活动一:宣传“光盘”

1.5分钟演讲。课前让一名学生准备好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演讲。

2.观看自己平时吃完饭后,餐厅桌上的剩饭情况,教师给出数字让学生算一下,然后乘以我们全校的班级数就

得到我们全校同学的浪费数,全国又有多少我们这样的学校?又有多少这样的班级?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认识,提高“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的普及率。

活动二:倡议“光盘”

倡议宣誓。教师带领学生宣誓:厉行节约,文明用餐;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我光盘,我光荣!宣誓人:某某某

活动三:践行“光盘”

要求学生用餐时做到以下几点:

有序:用餐有秩序。

静音:用餐无声音。一馍二菜三汤。

净盘:就餐时,根据自己食量打好饭菜,尽量吃光盘中的食物。

净桌:用餐后,桌面保持干净,没有饭菜。

净地:用餐时和用餐后,地面都要保持整洁。

并且强调课后将由正副班主任监督本班就餐情况,值周领导、红领巾监督岗进行检查登记,不定时拍摄各班“光盘”情况。评出“光盘行动先进班级”和学生“光盘之星”,并予以相应奖励。希望学生人人争当“光盘之星”,让我们的班级成为“光盘行动先进班级”。

活动四:延伸“光盘”

号召学生做“光盘行动”的宣传者,孩子们不但要自己做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作文 第5篇

周末,爸爸带我们一家去了一家餐馆吃饭。那家餐馆的人非常多,都是前来享受美食的。我们挑了一个靠窗通风较好的位置坐下。爸爸点了非常多的菜,菜上桌之后,我们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酒足饭饱了。可是餐桌上依然剩下很多美味佳肴。爸爸妈妈正打算起身离开,就被我叫住了:“爸爸妈妈,等一下!我们点了这么多菜却都没有吃完,你们不觉得浪费吗?”爸爸妈妈被我问得哑口无言,然后连连点头,都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我又说:“我们把这些菜打包回家,明天再吃吧!”爸爸妈妈同意了,我趁机给他们宣传了我们学校践行的“光盘行动”的活动,爸爸妈妈也答应积极加入到我们这个活动中来,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说的是: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正如这句话所说,这些东西得来如此不易,我们不可以去浪费它们。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作文 第6篇

打,厨房不多做。也就是说,我们吃饭的时候按需所求,杜绝浪费,提倡人们养成珍借粮食,厉行节约的好习惯我还记得去年我过生日那天,爸爸为了给我庆祝生日,带我们全家去饭店吃大餐。爸爸为了让我开心,给我点了三大桌我最爱吃的菜,还有下个超级大的巧克力蛋糕。看着这一大桌的美味佳肴,我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我们点完蜡烛,唱完生日歌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狼吞虎咽吃得满头大汗,可菜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一家人肚子都吃得圆溜溜的,实

在是吃不下去了,于是,爸爸准备买单带我们回家。我看着这一大桌子的剩菜,突然想到电视中光盘行动的广告,提议把这些没有吃完的菜打包起来。虽然现在我们吃不下去,但是我们可以留到晚上吃,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饱饭,所以我们更不能浪费粮食。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话题作文 第7篇

有一天中午du,桌上摆着大家不zhi爱吃的菜,我dao看看别的桌,几乎只有汤盆的三分之一,我不由得低声惊呼。突然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便招了我们桌的其他人,开起了小会。

过了一会儿,其中两个人对我点点头,然后趁别人不注意,端起满满的菜盆就往外跑,接着又捧着空盆回来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让他们把菜倒掉了!

我们队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光盘小队”。可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总觉得对不起其他的小队,毕竟他们都是靠的实力,而我们却……

我想找到老师说明事实,可我心中总有两个小人在吵架。天使说:“你要告诉老师,我们要光明正大的取胜!”恶魔说:“每次都是他们,也该我们了,不要管别人了!”天使又说:“哼!做人就要诚实,怎么能像恶魔一样欺骗别人呢?”恶魔立刻说:“如果每个人都像天使一样,那我们小队该怎么取得这个称号呢?”……

第二天晨会课上,老师当众表扬了我们。其他人很开心,我却还想着那件事,我想:被批评就被批评吧,我是不能欺骗别人的!我鼓足勇气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老师,我们不是真正的光盘小队,因为我们把菜都倒掉了,所以菜才会比其他桌少的……”我的声音越来越小了,甚至不敢迎上其他同学讶异的目光。

光盘行动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第8篇

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有首古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飞维艰,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分忧,把爱惜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我们倡议:

1、不攀比,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为耻,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饭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适当点菜,吃不完打包带回家。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作文精选 第9篇

同学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大家都背的朗朗上口。但我们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近来发现有同学看菜吃饭,有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有的同学吃少剩多,随意性大;有的同学干脆不吃大锅饭菜,自带零食干粮充饥。好端端的饭菜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实在令人痛心。我们的人口越来越多,但田地却越来越少。若我们还是这么浪费,实在愧对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希望同学们行动起来,做到:不带菜来校,投入光盘行动!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1/4,还属粮食进口国,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全球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荒夺去生命。因此,我们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一种是品质,节约更是一份责任,让节约成为我们的主流,节约成我们自觉行动!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第10篇

当我刚升入一年级,在学校吃年饭时听到了一个新名词――光盘行动。我很新奇,问了老师后才知道,是指吃饭不浪费,吃光碗里的东西,吃不完就打包回家。

又是一年暑假时,哥哥来我家小住几天。一天中午,妈妈不想煮饭,便叫我们哥俩下到楼下的`“万惠香”吃饭。我们各自点了一份拌面,一碗扁食,看着菜单上的小笼包,我又忍不住点了一笼。饭菜一到,我们便开始大吃特吃起来,直到觉得吃不下了,才背罢休。我摸摸圆滚滚的肚皮,心满意足地打算离去。

这时,服务员把我们叫住了,说:“你们剩下的不打包走吗?”

“打包什么呀,不就剩了两个小笼包吗,多麻烦呀!”我还没反应过来,哥哥便急匆匆摆手拒绝了。打包,确实麻烦,待会我还要和哥哥去打球呢,带着确实麻烦不少呢。

我正准备提脚离去,瞟到那两个孤零零的小笼包,我也停住了脚步。在学校,我可是“光盘之星”呢,为什么在学校能做到,在外面没法付出行动呢。而且老师也说过,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十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到一千万,每六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机钱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百分之五,就可救活超过四百万饥民!想到这,我赶紧让打包好,正要走,我忽然想起妈妈还没吃呢,就叫哥哥再打包了一份。回到家里,妈妈夸我们是好孩子,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又饿了,就又吃掉了剩下。哈哈,真是一举两得啊!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发言稿 第11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成于勤俭,败于奢侈,这是我们的古贤很早就提出来的醒世箴言。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

随着社会各界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今天,我们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倡议,家庭餐桌上,倡议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实在吃不了,剩菜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同学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提醒身边的人,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光盘行动”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品质和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倡议演讲致辞 第12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全国第一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职能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校成立近40年来,面对一轮又一轮“综合性”“研究型”的“升级”浪潮,始终不改初心,坚持把“动手动脑,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特色,兢兢业业用“工匠精神”培养“工匠之师”。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办学“初心”已成为该校师生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际行动的动力。

1 不忘初心,传承“工匠精神”

“你们两个小女生,真是汽车修理专业的吗?”这是汽车与交通学院学生张晓芳和薛建秀“顶岗实习”第一天受到的质疑。

迎着怀疑的目光,这两位“小老师”径直走到实训车间的发动机前,麻利地拿起工具一边检修,一边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答疑贵阳一所中职学校的校长站在一旁,神情从开始的漫不经心渐渐变得专注起来,最后心悦诚服地挑起了大拇指。

20xx年9月11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4批赴贵州省“顶岗实习”的75名应届毕业班学生来到贵阳,在40所中高职学校里担任2个月的专业教师,在“全真环境”下体验作为一名职业院校“工匠之师”的光荣与梦想。实际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经历了和张晓芳、薛建秀几乎相同的“第一天”。

为国家培养出“既能上讲台,又能上机台”的职业教育师资,这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建校时的“初心”。因此,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适应职业院校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特殊要求,“当讲师学生信服,当技师同行佩服”。

然而,坚守“初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近年来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存在弱化倾向;另一方面,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亟须提高。我国职教师资的体系化培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由8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共担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时至今日,“老8所”虽然还在培养职教师范生,但“职教”的印记却不同程度地淡化了。它们的校名也大多弃“职”而去。20xx年年初,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21所“新设本科学校”中,有16所学校在“申请建校名称”中去除了原来的“职业”或“技术”内容。与此同时,考生也觉得报考了“职业技术”类院校“丢面子”“没前途”。

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所学专业,就成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每年面对新学生的“第一堂课”。国家的需要有高居不下的“就业率”为佐证,个人的成才有数不胜数的“国家级大师”为楷模,在老师们“情理交融”的引导下,“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专业信念。“爱是教育的灵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天津市教学名师”称号的张国香老师对此深有体会:现为海南三亚技师学院副院长的张晓辉,1988年踏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正是在张国香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将“工匠之师”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如今他所主持的“张晓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海南省职业教育的一张名片。当他4年前帮助儿子张珩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电气技术教育专业。“母校有像张国香老师一样献身职业教育的好老师,我们要把这一宝贵的初心代代传承下去。”张晓辉如是说。

陈骏华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按照协议,毕业后他回到广西一所中职学校任教。他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我感到很幸运。”从20xx年起,学校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创新开展“中职免费师范生”教育,在“政府出资、需求引导、择优录取、定向就业”这一模式下,新疆、西藏、贵州、广西等12个省区市的1600名学子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读,在此接受“工匠精神”熏陶。如今,这些毕业生也都成了“工匠之师”。

20xx年3月起,学校派出首批131名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马顺武凭借过硬专业素养,赢得了当地师生的认可。在完成为期三个半月的“实习支教”工作后,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留在新疆工作!“请母校放心,我会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美丽的新疆,不忘初心,发挥所长!”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心声。

如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犹如芬芳的桃李,广泛分布在全国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2 精益求精,塑造“工匠之师”

让“中国制造”成为“金字招牌”,需要成千上万的“大国工匠”;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更需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匠之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不仅讲解书本知识,而且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而且培育学生修炼匠心、格物致知。有人把教师比作灵魂工程师,这里的师生努力成为“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

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让人信服的过硬技能这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给每一位教师下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也是每一位教师内心自觉的追求。“每一名学生都有成才的志向和发展的潜质,只要我们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带领学生勤学苦练,就一定能让他们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事。”这是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刘臣富老师挂在嘴边的“育人经”。

在“徐国胜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徐老师正在与学生研制尺寸精度达到3微米的陀螺振子,这个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3。自留校任教以来,徐国胜老师已经与数控机床打了20多年交道,如今已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天津市十大“津门工匠”。他对学生最常说的话就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工艺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以前我们的操作标准可能要求90%的精度,随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我们现在必须做到100%!”徐国胜说,“有匠心’才能有质量。培养学生的匠心’,首先要培养他们坚守职业教育的初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懈的努力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而他自己的“初心”就是:言传身教,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大国工匠”。

“我们特别爱听王老师讲课,很多枯燥的专业技术知识从他的口中说出来,顿时让人兴趣盎然。”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这样评价王金城副教授。作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首届毕业生,数控高级技师王金城副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精心备课”“将每堂课讲成精品”是他的座右铭。因为他坚信:只有用“工匠精神”去传授知识技能,才对得起这份崇高的职业。

“当其他选手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我们就早早起床了,把酒店的床铺拼在一起做成比赛擂台,针对赛场变化情况研究制定参赛策略,修改、调试操作程序”在“20xx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获得一等奖的本科生刘占宇告诉记者,正是植根于自己心中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陪伴着他们在世界级的赛场上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正是因为有了以王金城、徐国胜为代表的一代代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了根本的保障;有了刘占宇这些青年学子的赤心传承,“工匠之师”的荣耀也一定能赓续不绝。

3 党建引领,创新“工匠教育”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0年的办学历史上,“工匠教育”成了一个响亮的品牌。他们创立“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针对国家急需,推出“本科+技师”创新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探索“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途径,获得第3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他们还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和“双证书”留学生硕士。

不负“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的美誉,如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正在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大步向前。

傅兴是该校艺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这些日子他正在集中精力设计制作学院的文化展示墙。“这是我们学院党建活动的一个载体,大家一起碰撞思想、动脑动手,形式生动活泼,很受欢迎。”从20xx年起,学校党委实施了“党建创新立项工程”,以项目为载体,聚焦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大家争先创新创优。艺术学院以《艺术设计学科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与实践研究》为课题,通过文化展示墙集思广益,探讨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此为样板,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均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党建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学校还为所有党员教师搭建了素质提升平台,通过“教师素养提升计划”“一校一品建设计划”“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计划”等专项活动,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聚焦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教育渠道,充分发掘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树立教育自信和教学自信。

郝立果是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一名教师,自20xx年作为学校首批“本科+技师”留校任教后,他一直带领学生奋斗在学生科技创新第一线。他在多个学生科技社团中既当政治思想“导师”,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当技术上的“师傅”,指导他们实现“工匠之师”的理想。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柴芳政在校期间就创办了“小柴创客工作室”,为了帮助这个工作室尽快发展壮大,郝立果不辞辛苦,经常夜以继日地和同学们一起筹划。柴芳政感叹道:“郝老师工作起来,简直就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他在工作室创作的第一件作品上镌刻下“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的文字,以此向郝立果这样的老师致敬。

徐国胜老师曾用五轴加工中心制作“蜘蛛”的过程,来比喻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规律:在用数控车床加工出作品的轮廓后,还要辅之以錾子剔、锉刀磨等后期精细的人工打磨,才能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工艺品。他认为,在对学生的培养上,“立德”就是要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只有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坚实的科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技能,才能锻造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展现人生价值。全国技术能手、加工中心高级技师谭积明深有同感,他说,培养“工匠之师”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作品,精心打磨、雕琢,再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带动他们。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精选12篇)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教案 第1篇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临江城东小学四(6)班...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