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基因范文
ESR基因范文(精选4篇)
ESR基因 第1篇
对ESR相关问题的探讨是近年来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ESR在猪 (Porcus) (罗军荣等, 2012) 、羊 (Oves) (贾立华等, 2008) 、鼠 (Mus) (柯江维等, 2009) 、人 (Populus) (刘晓霞等, 2011) 等动物的研究中较多。在禽类, 比如家鸡 (Pullum) (薛安永等, 2008) 、文昌鸡 (于吉英等, 2008) 、鹌鹑 (Coturnix) (李岩等, 2007) 等动物的研究中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在鸽子中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旨在用PCR扩增鸽ESRα基因, 然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同时将测定的鸽ESRα序列与其他不同物种的ESRα序列进行比对, 根据它们之间的同源性来建立聚类树, 分析比较它们在进化上的关系, 为深入研究鸽特殊的就巢泌乳机制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白羽王鸽在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房饲养, 乳鸽由产鸽自然育雏。产鸽饲喂原粒料, 日粮由玉米 (Frumentum) 、小麦 (Triticum) 、高粱 (Sorghum) 、豌豆 (Pisorum) 等组成, 日粮粗蛋白质为15.40%、代谢能为12.80MJ/kg。产鸽日喂2次 (上、下午各一次) , 21:00时补料1次, 自由饮水和自由采食保健砂, 日常管理与生产场一致。选取150日龄健康鸽进行屠宰, 快速切取肝脏组织, 液氮中保存备用。
1.2 试验试剂
Trizol为Invitrogen产品;SYBRR Prime- ScriptTMRT-PCR Kit, M-MLV RTase c DNA Synthesis Kit、DL2000 DNA Marker、DL15000 DNA Marker。其它试剂均为国产或进口分析纯试剂。
1.3 R NA的提取及反转录 (R T)
按Trizol试剂的说明提取肝脏组织中的总RNA, 并用核酸浓度分析仪测其浓度。反转录按RT reagents试剂盒 (Ta Ka Ra) 说明书进行。
1.4 设计引物
结合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0软件设计引物, 引物信息见表1。ESRα引物设计参考鸡、鸭 (A-natinus) 、鹅 (Anser) 、鹌鹑、火鸡 (Turcia) 等禽类的m RNA保守区序列。所用引物委托北京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 (Invitrogen) 合成。
1.5 PCR扩增确定目的基因的最佳扩增温度
PCR反应体系为25μL:模板c DNA0.7μL, 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0.5μL, Mix15.5μL, H2O7.8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2min, 94℃变性30s, 50℃~62℃退火30s, 72℃延伸30s, 返回到变性过程, 运行35个循环, 72℃后延伸8min, 最后4℃保存。取4μL PCR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确定目的基因片段的最佳扩增温度。
1.6 PCR产物胶回收进行测序
大量扩增各目的片段, 按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 (博大泰克) 操作说明回收和纯化PCR产物, 送北京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 (Invitrogen) 进行测序。
1.7 ESRα基因序列分析
鸽ESRα基因部分c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由Clustal X (Thompson J D等, 1997) 和Bio Edit v7.0.9.0 (Hall T A, 1999) 软件完成;通过NCBI网站 (http://blast.ncbi.nlm.nih.gov) 采用NJ (neighbour-joining) 法构建聚类树。
2 结果分析
2.1 总R NA电泳图
注1:5μL总RNA样本;2:5μL于70℃孵育30min的总R NA样本
总RNA的浓度大约0.875μg/μL, 吸光度D (260nm) /D (280nm) 为2.006, 说明RNA的纯度较高。RNA电泳结果见图1, 图中70℃孵育30min后的RNA样品与没有进行孵育的样品都可清晰看到的28S、18S的电泳条带, 说明所提RNA样品具有非常高的完整性、稳定性。
2.2 PCR扩增结果
PCR产物经含溴化乙锭的1.0%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在其位置处有一条相应特异条带, 且片段前后无非特异性条带出现。
注1:DL2000DNA分子量标准;2:ESRα基因的PCR扩增产物
2.3 鸽ESRα基因部分c DNA序列
扩增片段约941bp, 扩增区域为ESR基因第3~6结构域区段, 编码313个aa, 根据SMART (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 结构域分析, 在第96~266个aa形成一个HOLI (Ligand binding domain of hormone receptors) 二聚体结构, 该功能域具有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并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 比如可以控制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维持细胞内外平衡等。
2.4 不同物种ESRα基因c DNA序列的聚类分析
麻雀 (Passer) (NM_001076701.1) 火鸡 (XM_003204124.1) 原鸡 (NM_205183.1) 鸭嘴兽 (XM_003428330.1) 短尾负鼠 (XM_001370990.1) 家兔 (XM_002714947.1) 狼 (XM_533454.2) 天竺鼠 (XM_003468423.1) 中国仓鼠 (XM_003495875.1) 蜥蜴 (XM_003224679.1) 大熊猫 (XM_002920273.1) 猫 (NM_001024231.1) 黑猩猩 (XM_003311550.1) 人 (NM_001122742.1) 牛 (NM_001001443.1) 野猪 (NM_214220.1) 马 (NM_001081772.1) 大鼠 (NM_012689.1) 小鼠 (NM_007956.4) 非洲爪蟾蜍 (NM_001089617.1) 非洲象 (XM_003403960.1) 虹鳟 (NM_001124349.1) 斑马鱼 (NM_152959.1) 从聚类结果中可以得出, 本研究克隆的鸽ESRα基因与已知的麻雀ESRα基因具有96%的同源性, 在基因水平上具有最高的相似性, 火鸡和原鸡次之, 分别为93%, 大熊猫、黑猩猩、牛以及人在该基因上的同源性均达到了79%, 大鼠和小鼠为78%。鸽子和麻雀聚成一支, 原鸡和火鸡聚成一支, 它们共同组成了禽类的分支。灵长类动物、食肉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还有啮齿类动物分别聚成一支, 它们和禽类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陆地动物的一个分支, 而海洋动物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聚类结果验证了陆生动物是从低等的海洋生物逐渐进化而来的, 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 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动物, 形成了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物种。
3 讨论
通过系统发育树, 显示了不同物种ESRα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 虽然物种之间的ESRα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很高, 但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仍有很大差别。在聚类结果中, 禽类首先聚在一起, 禽类与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奇偶蹄目动物及其他动物共同相聚构成了陆生动物。而海洋动物作为一支独立的分支, 使得陆生动物是从海洋动物进化而来的结论再一次得到了论证。这个试验结果对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还可根据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物种的某些特征及生活习性, 甚至对于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ESR基因 第2篇
“新培育高繁母猪”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经过改良、培育的优质肉猪专门化母系,配套专门化父系能组合生产香味浓、肉质好、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强的四系杂优猪,该高繁母猪不仅提高贵州本地猪种的产仔数又对其生长性能有所改良。本试验研究“新培育高繁母猪”ESR基因和FSHβ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优势基因,探索该高繁殖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基础。为“新培育高繁母猪”后代选育提供有效的标记辅助分子育种,为“新培育高繁母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及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研究共采集了26 头来自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芦狄育种场“新培育高繁母猪”耳组织样品,将耳组织样品用装有70% 乙醇的试管带回实验室,置于- 20 ℃的冰箱保存备用。
1. 2 基因组DNA的提取
应用组织DNA提取试剂盒从耳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 20 ℃冻存。
1. 3 引物设计
ESR基因PCR扩增引物参考Short等方法设计,由恒因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为: 上游引物5' - CCTGTTTTTACAGTGACTTTTACAGAG - 3'; 下游引物5' - CACTTCGAGGGTCAGTCCAATTAG - 3'。
FSHβ 基因PCR扩增引物参照赵要风等[5]引物序列合成,由恒因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5' - ACTGGTCTATTCATCCTCTC - 3',下游引物5' - CCTTTAAGACAGTCAATGGC - 3'
1. 4 PCR扩增
ESR基因扩增反应体系( 25 μL) 为: PCR Master Mix 12. 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0 μL,模板DNA3. 0 μL,用双蒸水补足25 μL。 PCR反应条件为:94 ℃ 预变性4 min; 95 ℃ 变性1 min,57 ℃ 退火35 s,72 ℃ 延伸40 s,共35 个循环; 最后72 ℃ 延伸8 min;4 ℃ 保存。
FSHβ 基因扩增反应体系( 20 μL) 为: PCR Master Mix 8 μL,上、下游引物各1. 0 μL,模板DNA 2. 0 μL,用双蒸水补足20 μL。PCR反应条件为: 94 ℃预变性10 min; 94 ℃ 变性40 s,60 ℃ 退火45 s,72 ℃ 延伸45 s,共39 个循环; 72 ℃ 再延伸10 min; 4 ℃ 保存。
1. 5 SSCP分析
取5 μL PCR产物与1 μL 6 变性上样缓冲液[98% 甲酰胺、0. 025% 溴酚蓝、0. 025% 二甲苯氰、10 mol / L EDTA( p H值8. 0) 、10% 甘油]混匀,于PCR仪中95 ℃ 变性5 min,迅速放入冰浴中,冷却点样。用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丙烯酰胺∶ 甲叉丙烯酰胺= 29∶1) ,电泳100 min。电泳结束后,取下胶块,在含10% 的乙醇和0. 5% 的冰醋酸的固定液中固定10 min,用去离子水清洗2 min,0. 2% 的硝酸银中染色10 min,去离子水清洗10 s,在含3% Na OH和0. 5% 甲醛的显色液中显色,采用凝胶成像系统照像,并进行数据分析。
1. 6 数据分析
按下列公式计算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型个体数/测定群体总数,基因频率(Pi)=[2(ii)+(ij1)+(ij2)++(ijn-1)+(ijn)J/2N,式中,Pi为第i个等位基因的频率,i为纯合等位基因,j1、j2jn为与i共显的第1到n个等位基因,N为群体总数。
2 结果
2. 1 ESR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ESR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见图1 所示,可见扩增产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约为120 bp,与根据猪ESR基因登录的序列预测的大小相同,扩增的特异性和片段大小适合于进行PCR - SSCP检测。
2. 2 ESR基因的PCR - SSCP多态性
M.为500 bp DNA Ladder Marker;1~5.为PCR扩增结果。
PCR - SSCP检测结果见图2。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确定ESR基因只有一种基因型,没有显示多态性。该基因型有4 条带并都在同一位置,故定为AB型。
1~6.AB型。
2. 3 ESR基因的测序结果
将ESR基因的PCR产物进行回收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对比发现,序列中没有任何变异位点,26 个样本测序结果一致,得到结果和PCR - SSCP显示一致,只有一种AB基因型。
2. 4 FSHβ 基因型判定结果
FSHβ 基因PCR扩增后出现2 种不同类型的条带,只含有1 条500 bp条带的为AA型; 含有1 条500 bp和1 条200 bp条带的为杂合型AB。见图3。
M.为1 500 bp的DNA Ladder Marker;1~7.为样品PCR扩增结果。
2. 5 FSHβ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对“新培育高繁母猪”FSHβ 基因个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分型后计算出各品种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见表1 。
3 讨论
3. 1 ESR基因多态性分析
Rothschild等通过候选基因法证明猪ESR基因是控制猪产仔数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ESR基因的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尽管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分歧,但大多数试验结果表明: BB型是优势基因型,B等位基因是优势基因。本研究应用PCR - SSCP的方法对“新培育高繁母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只出现一种基因型AB型。“新培育高繁母猪”群体ESR基因没有出现多态性有两种可能: 一是“新培育高繁母猪”是以贵州本地猪种为母本,引入高产猪种和生长性能优异的猪种为外血源,从而提高贵州本地猪种的产仔数和生长性能。在培育过程中针对产仔性能运用传统育种方法,进行过专门的杂优选育,选育的技术路线和侧重点都在提高产仔数和生长性能上。推论贵州本地猪种ESR基因是产仔性能较低的AA基因型,通过长期对高产性选择导致了优势BB基因型的进入,和原有AA基因型结合,形成AB基因型的后代,在长期选择过程中对产仔性能不好的母猪进行人为的淘汰,在选择过程中只留下了AB基因型,以至于“新培育高繁母猪”种群中只有AB基因型出现。二是样本量偏小可能也是导致没有检测到ESR基因多态性的一个因素。在研究中,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样本含量太少,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应尽量扩大样本含量,分析出真正的基因效应,以便正确指导生产实践。
3. 2 FSHβ 基因多态性分析
FSHβ 基因是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之一,有大量研究表明FSHβ 基因与母猪的产仔数等繁殖性能有关[6 - 11]。国内外猪种及中国地方品种之间相比而言,优势等位基因不尽相同。FSHβ 基因有A和B2 个等位基因。一般而言,在国内地方猪种如二花脸猪、香猪[5]、莱芜黑猪[6]、淮猪[7]、撒坝猪[8]、米猪[9]等群体中,占优势的为A基因,而在国外猪种如大白、长白、杜洛克等群体中,基因B占优势。当然,也有报道,中国地方猪种如豫南黑猪[10]、糯谷猪[11]等,基因B占优势,但与其在改良培育过程中引入杜洛克和长白品种的血缘有很大关系。本试验结果表明,“新培育高繁母猪”FSHβ 基因的A等位基因占绝对优势,基因频率为0. 788 5,这与上述很多中国地方猪种的研究报道相一致。
ESR基因 第3篇
1 材料
试验鸡群选自贵州省长顺县兴旺绿壳蛋鸡养殖场同批次的长顺绿壳蛋鸡 (♀) 124只。120 d前自由采食, 放养, 120 d后限制饲养, 全程笼养。鸡群上笼后翅静脉采血, ACD抗凝, 置于冰盒内带回实验室, 用于DNA的提取。
2 方法
2.1 性状测定
鸡群单只、单笼饲养, 全程跟踪测定个体早期产蛋性状, 包括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量、开产蛋重、平均连产天数、开产体重。
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已经发表的鸡ESR1基因的D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为NC_006090.2) , 选取5′调控区、外显子4和内含子4的部分序列, 运用 Primer Premier 5.0 与 Oligo (dT) 6.0分别设计3对引物, 筛选SNPs。引物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见表1。
2.3 基因片段扩增及检测
PCR反应体系 (10 μL) :DNA模板1 μL, 上、下游引物各1 μL, 2Tap PCR Master Mix[购于天根生物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5 μL, ddH2O 2 μL。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 退火 (温度见表1) 40 s, 72 ℃延伸40 s, 共30个循环;72 ℃延伸5 min, 4 ℃保存至结束。在引物In4的PCR反应条件中, 30个循环处退火和延伸时间分别改为30 s、35 s。扩增产物以DL-500 Marker为参照, 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EB染色, 照相。
2.4 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 检测
取扩增产物4 μL加入3 μL的上样缓冲液[95%去离子甲酰胺, 0.025%溴酚蓝, 0.025%二甲苯青, pH值为8.0的10 mmol/L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 10%甘油], 短暂离心混匀, 98 ℃变性10 min, 冰浴8~10 min。变性后的PCR产物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Acr∶Bis=29∶1) 中常温电泳过夜, 结束后银染显影。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并分析, 统计基因型。
2.5 产物回收、纯化及测序分析
根据SSCP分析结果, 选取不同基因型的2个纯合子个体进行序列测定。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 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 纯化, 送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测定。
2.6 统计分析
2.6.1 群体遗传学参数计算
根据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群体杂合度 (He) 、有效等位基因数 (Ne) 、多态信息含量 (PIC) , 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中的Npar analysis过程分析基因型分布的χ2适应性检验。undefined, 其中m为某标记基因位点所具有的等位基因数, pi为某群体第i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undefined, 其中pi和pj分别为第i和第j个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 m为等位基因数。
2.6.2 关联性分析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对ESR1 基因的单基因型效应对长顺绿壳蛋鸡早期产蛋性状和蛋品质的影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建立分析模型:Yij=μ+Gi+eij, 其中Yij为鸡群性状表性值, μ为生产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平均值, Gi为基因型的固定效应, eij为随机残差效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PCR扩增结果
运用所设计的引物Ex4、Re和In4分别对不同个体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随机抽样, 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结果见图1、图2、图3。检测结果显示特异性扩增良好, 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 可直接进行SSCP分析。
M.DL-500 Marker;1~3.引物Ex4扩增产物。
M.DL-500 Marker;1~3.引物Re扩增产物。
M.DL-500 Marker;1~3.引物In4扩增产物。
3.2 SSCP检测结果
对引物Re、Ex4和In4的PCR产物分别进行SSCP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引物Re和Ex4扩增片段无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引物In4扩增片段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 分别命名为CC、CD和DD (见图4) 。
3.3 不同基因型测序结果分析
根据SSCP检测结果, 选取引物In4扩增片段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子进行测序, 用软件DNAStar中的SeqMan排列同源序列, 对所测序列进行人工校正, 确保准确性, 再利用DNAMan和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多态性是由片段中1个核苷酸突变造成的。DD型的序列与GenBank中原鸡的序列相同, CC型与DD型相比, 在引物In4片段100 bp处发生了AC的颠换 (见190页彩图5) 。
3.4 ESR1基因引物In4多态位点的遗传学分析 (结果见表2)
注:括号内数据为个数。
由表2可知:在引物In4中, 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CD基因型和DD基因型;等位基因C、D的基因频率分别为60.09%、39.91%, C为优势等位基因。由χ2检验结果显示, 该位点群体遗传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 (P<0.05) , 其PIC为0.359 5, He和Ne分别为0.474 6, 1.903 3。
3.5 ESR1基因引物In4位点多态性与早期产蛋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结果见表3)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可知:CC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均晚于其他2种基因型个体, 与DD基因型个体相比差异显著 (P<0.05) ;DD基因型个体300日龄产蛋量均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个体, 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4 讨论
根据M.Rothschild等[4]的报道, ESR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酸受体, 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 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 影响雌激素基因在雌性脊椎动物组织中的表达调控, 是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 通过与靶基因上的特异性效应元件结合, 调节靶基因的表达。ESR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苷酸受体, 在动物繁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期研究是将其用于猪的育种中以提高产仔数, 后来也逐渐运用到其他畜禽育种中, 近几年在提高鸡的产蛋性能方面也屡见报导。
研究发现:ESR1基因引物In4片段多态性对长顺绿壳蛋鸡300日龄产蛋量有显著影响 (P<0.05) , 其中DD基因型个体产蛋量与CC基因型个体产蛋量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这与葛洪伟[5]研究ESR基因对文昌鸡300日龄产蛋量有显著影响 (P<0.05) 的结果相一致, 还发现对平均连产天数有极显著影响 (P<0.01) , 而本研究中未出现极显著水平。汤青萍等[6]研究发现, ESR基因5′端侧翼序列多态性与300日龄产蛋量显著相关, 与平均连产天数呈极显著相关, 而本研究在绿壳蛋鸡5′端侧翼序列片段中未发现多态性位点。另外, 本研究中绿壳蛋鸡DD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早于CC基因型个体 (约10 d) , 这可能是300日龄产蛋量与开产日龄呈显著的负相关所致。试验结果表明, ESR1基因对长顺绿壳蛋鸡产蛋性状有一定关联作用, 选育过程中, 在不影响其他良好性状的同时, 选择DD基因型个体有利于提高产蛋性能。但仅凭关联性分析的结果还不能确定ESR1基因是影响绿壳蛋鸡产蛋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是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扩大试验群体进行验证。
摘要:为了提高绿壳蛋鸡的产蛋性能, 筛选出有利的分子辅助标记, 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SSCP) 和DNA测序技术对124只长顺绿壳蛋鸡雌激素受体1 (ESR1) 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 并与其产蛋性能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鸡群体ESR1基因In4片段出现CC、CD和DD 3种基因型, 其中C为优势等位基因, 该位点群体遗传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 (P<0.05) , 多态信息含量 (PIC) 为0.359 5, 遗传杂合度 (He) 和有效等位基因数 (Ne) 分别为0.474 6, 1.903 3。基因型与产蛋性能关联性分析显示, 3种基因型个体间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平均连产天数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而CC与DD基因型个体的开产日龄和300日龄产蛋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在该试验群体中, 选择DD基因型个体可增加产蛋量, 提高产蛋性能。
关键词:绿壳蛋鸡,雌激素受体1 (ESR1) 基因,产蛋性能
参考文献
[1]王金玉, 陈国宏.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屈彦纯, 邓昌彦, 刘桂兰.单核苷酸突变的检测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J].国外畜牧科技, 2001, 28 (4) :39-42.
[3]李长龙, 萨晓婴, 高会江, 等.猪脂肪细胞决定和分化因子1基因 (ADD1) 中一个新SNP的特性及其对肉质性状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 18 (4) :725-731.
[4]ROTHSCHILD M, JACOBSON C, VASKE D, et al.The estrogen re-ceptor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a major gene influencing litter size inpigs[J].Proc Natl Acad Sci, 1996, 93 (1) :201-205.
[5]葛洪伟.文昌鸡GHR基因, ESR基因和IGF-Ⅰ基因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 2007.
ESR基因 第4篇
1 材料
丹系长白猪选自海口农工贸 (罗牛山) 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南吕国家核心原种场, 采集耳组织样作为试验材料, 置于70%乙醇中, -20 ℃保存, 备用。
2 方法
2.1 DNA提取
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 溶于TE 中, -20 ℃保存, 备用。
2.2 引物合成
ESR基因序列:上游引物5′-CCTGTTTTTACAGTGACTTTTACAGAG-3′, 下游引物5′-CACTTCGAGGGTCAGTCCAATTAG-3′。 FSHβ基因序列:上游引物5′-CCTTTAAGACAGTCAATGGC-3′, 下游引物5′-ACTGGTCTATTCATCCTCTC-3′。
2.3 PCR扩增
ESR-PCR反应体系 (25 μL) : 10PCR Buffer 2.5 μL, 25 mmol/L MgCl2 1.2 μL, 10 mmol/L dNTPs 2.0 μL, 20 μmol/L上、下游引物各0.6 μL, 5 U/μL Taq DNA酶0.3 μL, 25 ng/μL DNA模板1.5 μL, 灭菌ddH2O 16.3 μL。PCR扩增反应:95 ℃预变性4 min;94 ℃变性1 min, 56 ℃退火45 s, 72 ℃延伸30 s, 共35个循环;72 ℃再延伸8 min;10 ℃ 30 min。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FSHβ-PCR反应体系 (25 μL) :10PCR Buffer 2.5 μL, 25 mmol/L MgCl21.0 μL, 10 mmol/L dNTPs 2.0 μL, 上、下游引物各0.8 μL, 5 U/μL Taq DNA酶0.3 μL, 25 ng/μL DNA模板1.5 μL, 灭菌ddH2O 16.1 μL。PCR扩增反应:95 ℃预变性4 min;94 ℃变性1 min, 56 ℃退火45 s, 72 ℃延伸30 s, 共35个循环;72 ℃再延伸8 min;10 ℃ 30 min。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ESR和FSHβ基因PCR分析
根据酶切产生的片段长度, ESR和FSHβ基因均为AA、AB、BB 3种基因型, 见表1, ESR 基因和FSHβ基因凝胶电泳结果分别见图1、图2, 电泳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
1~3, 6, 7, 10, 15~18, 20~22.AA型;4, 5, 8, 9, 11~14, 19, 23.AB型。
1, 3~12, 13~24.BB型;2.AB型。
3.2 ESR和FSHβ基因参数分析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ESR 基因的A基因分布频率高达89.6%, B基因仅为10.4%;AA基因型为80.1%, BB基因型缺少, 为0.8%。FSHβ基因的B基因占74.7%, A基因占25.3%, BB基因型分布频率最高为61.4%。这与国内关于外来种猪的研究结果相近。
3.3 ESR和FSHβ基因不同基因型与长白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关系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ESR基因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为BB>AB>AA, 且AB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 (P<0.05) ;FSHβ基因对产仔数的影响为AA>AB>BB, 且AB和BB基因型差异不显著 (P>0.05) , AA基因型与AB、BB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4 讨论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ESR基因的BB基因型样本数较少, 但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趋势为BB>AB>AA, 这与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1]。AB与AA基因型相比, 产仔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提高B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可以有效提高产仔数, 但由于BB基因型纯合子十分稀少, 不利于遗传育种工作。为提高B基因的频率, 应交配选育AB或BB基因型的公猪与AB或BB基因型母猪交配, 保护种群的B基因存在。在无理想公猪的情况下, 可适当引进。
FSHβ基因的B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占优势, 对产仔数的影响为AA>AB>BB, 国内学者对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研究有多种观点, 有人认为BB是优势基因型, 也有人认为AA是优势基因型, 甚至也有人认为FSHβ基因对产仔数无影响, 而且在不同种类猪群中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但在外种长白猪研究上, 普遍认为优势基因型为AA型[5], 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由于研究采集群体数量较小, 而且不同群体的生长环境和风土驯化也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如中国本地猪主要以AA和AB基因型为主, BB基因型极少见, 且AA基因型具有产仔优势[6]。相关研究结果表明:FSHβ基因的B基因频率高达90%以上[7], 本研究结果为74.7%。
摘要:为了研究雌激素受体 (ESR) 和促卵泡素β亚基 (FSHβ) 基因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对丹系长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试验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241头长白猪耳组织DNA, 经PCR反应后,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ESR基因的A基因频率高达89.6%, 对产仔数的影响为BB>AB>AA, 且AB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 (P<0.05) ;FSHβ基因的B基因频率较高为74.7%, 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为AA>AB>BB, AB和BB基因型差异不显著 (P>0.05) , AA基因型与AB、BB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 (P<0.05) 。说明ESR基因的BB型为优势基因型, FSHβ基因的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ESR) 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 (FSHβ) 基因,丹系长白猪,产仔数
参考文献
[1]吴珍芳.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长白猪繁殖性能相关研究[J].遗传学报, 2006, 33 (8) :711-716.
[2]刘顺德.基因标记定位在猪数量性状改良中的应用[J].养猪, 1999 (2) :28-30.
[3]田勇.四川省外种猪ESR基因对繁殖及生长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4 (10) :12-14.
[4]魏丕芳.八个猪种ESR和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仔性能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9 (1) :44-48.
[5]胡雪松, 王希彪.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6 (6) :41-43.
[6]韩明.FSH、FUT1及RYR1基因在不同猪种中的多态性分布及对产仔性能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1.
ESR基因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