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精选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第1篇

口算练习

(一)8÷4÷2= 24÷3+28= 4×5+15= 42÷6+77=

口算练习

(二)84-9×8=(8+1)×5=(9-5)×4=(9-1)×8= 20÷(2+3)= 4884-8×2= 42(73-19)÷6= 72-15(11-6)×6= 94-9(54-0)÷9= 2024÷4+47= 45×7-24= 1236÷(19-13)= 64+24(36-0)÷6= 211+8×7= 2427÷(10-7)= 1524÷3+23=(8-1)(6+6)÷3= 9(19+9)÷7=(14+2)5×(13-4)= 48 口算练习

(三)÷6×5= 2×6÷4= 43-10÷(2+4)= 33-30÷5= 7÷5= 61-9×5= 84-45×6= 4×(10-1)= 40÷4×3=(60-12)÷8= 9×2×5=(6+8)÷7= 5÷4×6= 6÷(2+1)=(7+9)

口算练习

(四)÷4=(23+25)÷6= 40×(13-4)=(6+9)÷5= 28÷(5+1)= 48+24÷4= 19+6÷(2+3)=(6+10)÷4= 36×6= 9×8+69= 86-6×9-12= 78+8×6= 72-20÷8= 72-5×9=(7+2)÷(9-3)= 9×(17-8)= 16÷2= ×(5+4)= ÷9= ÷8×3= ×9-45= ×5+26= ÷8=

÷5-5= ÷4+43= ×7= ÷6+34= ×9= ÷4= ×3= ÷4+67= 18÷(24-18)= 18÷9+48=(44-8)÷4=(1+8)×6= 14÷(2-0)= 36÷(5+4)=(20+5)÷5= 17+3×2=(14+16)÷6= 38+36÷6= 68+21÷7= 16÷2-8= 49÷7×7=(17+1)÷6= 90-9×9= 81-27÷9= 20÷4+77= 26+56÷7= 8×(13-8)= 49÷7+39= 77-3×5= 28÷7×6=(2+16)÷3= 5×6-23=(16+19)÷5= 21+930÷(21-16)= 525÷(22-17)= 245×5+16= 2(2-1)×9=(33+3)4×9+14=(3+9)24÷(2+6)= 92-7(13+17)÷6=(5+7)5×5-14=(7-1)10÷(17-12)= 532÷(18-14)=

428= 4×(18÷6)= 89+3÷8×2= 5×9÷6= 7÷9= 6÷6= 54-64×5=(66+15)÷4= 91-9×4= 27-2÷1+18=(37-7)÷(5+1)=(5+2)×(9-0)= 78+3÷1= 4×8-21= 3×6+21= 3×(12-6)= 9÷8= 6÷9= 45+7×8= 81-9×9= 3÷5= 7×7= 27×6= ×(5+4)= ×5-7= ÷(3-0)= ×6-5= ×3+37= ÷1= ×4= ×5+37= ×3-4= ÷9+69=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 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6.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夏天午睡大约1()。8.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爷爷每天晨练1()。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8:30:25是()时()分()秒。7.()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从8:40到9:30经过了()时()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2时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4时○4分

5分○50秒 4时○300分

200秒○4分 400分○6时

○100分 150秒○2分30秒 150秒○2分30秒 1时40分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7.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8.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9.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10.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11.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12.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五、算一算,填一填

1时=()分 1 分=()秒 60秒=()分 60分=()时 118秒=()分()秒 1分70秒=()秒

1分12秒=()秒 90分=()时()分 100分=()时()分 2小时=()分 2分=()秒 1时35分=()分

65秒=()分()秒 75秒=()分()秒 1时5分=()分

80分=()时()分 1分21秒=()秒 2时12分=()分

六、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1时20分+40分=

七、解决问题

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2、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

3.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时到 11时可以做多少个玩具? 4.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5.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6.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7.杨师傅4小时做了36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杨师傅多做3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8.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

9.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10.1人唱歌要2分钟,18人合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

11、妈妈做米饭用15分钟,择菜、洗菜5分钟,做菜用5分钟,做完这些事,妈妈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12、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13、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148秒=()分()秒 3分12秒=()秒 90分=()时()分 100分=()时()分 1时=()分 4小时=()分 2分=()秒 65秒=()分()秒 75秒=()分()秒 80分=()时()分 1分=()秒 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 60分=()时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3、8:30:25是()时()分()秒。

4、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5、()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7、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8、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9、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9是()分钟。、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4时○4分 1分30秒○100秒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6分○36秒 7分○70秒 40秒○4分 250秒○4分 150分○2时 3时○240分 250分○2时20分 1分20秒○80秒 90分○1小时30分 180分○3小时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六、选择合适的时间连线.1.小青跑60米

1小时

2.小军每天写作业

11秒

3.新闻联播

20分

4.小明每天家务劳动

30分

七、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附加题: 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6秒,小锋用了15秒,东东用了14秒。◆他们谁跑得最快? 谁跑得最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第2篇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8+16= 12+35= 2721+15= 3641-29= 4435-8= 56÷7= 7×3= 42÷7= 3516÷4= 9×9= 46

30÷5= 45÷5= +71= 46+22= 59-9= 7256÷7= 12÷6= 8÷8= -6= 18÷2= +10=

63÷9= 7÷1= 25+33= +18= 72+16= 438×2= 74×2= 2132÷4= 8028÷7= 63÷7=

家长签字:

64÷8= +23= 40÷8= +24= +32= +56= -7= -9= 21÷3= 9×6= ——————

二年级口算练习题(2)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15÷5= 180-60= 7261+27= 17073+16= 605×6= 4330÷6= 15÷3= 38+26= 9356-30= 53+8=

54÷6= 9×3= 42-40= 47+20= +300= -17= 2136÷4= 16÷8= -8= 35÷5= 274×9=

40÷8= 61-15= +8= 145×9= 10÷5= 83+27= 64÷8= 42÷6= 40049÷7= +25=

家长签字:-13= 18÷9= +85= 7×7= -29= 32÷8= 5÷1= +50= 6×9= 27÷9= ——————

二年级口算练习题(3)

8÷2= 32÷8= 8÷1= 9×9= 84+7= 80-44= 1800-900= 420+80= 500-60= 89-8= 64-8= 34+9= 14÷7= 5+58= 64÷8= 6×3= 9×9= 72÷8= 78+15= 83-20= 43-30=

9÷1= 7÷7= 96-42= 58-36= 5×7= 72÷9= 36÷6= 81÷9= 42+13= 24÷3= 24+8= 27-3= 42+13= 42-6= 7+44= 42÷7= 64-8= 21÷3= 4×8= 54÷9= 49÷7= 42÷7=

35÷7= 19+41=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1800+200= 93-80= 7×8= 73-4= 72÷8= 64-8= 24×0= 27÷9= 53+8= 4×9= 8÷2= 32÷8= 8÷1= 9×9=

84+7= 80-44= 420+80= 500-60= 89-8= 64-8= 34+9= 14÷7= 5+58= 64÷8= 6×3= 9×9= 72÷8= 78+15= 83-20= 43-30= 9÷1= 7÷7= 96-42= 58-36= 5×7= 72÷9=

36÷6= 81÷9= 42+13= 24÷3= 24+8= 27-3= 42+13= 42-6= 7+44= 42÷7= 64-8= 21÷3= 4×8= 54÷9= 49÷7= 42÷7= 35÷7= 19+41= 7×8= 73-4= 72÷8= 64-8=

24×0= 510+200= 7+1×8=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42÷7= 35-6= 28÷7= 21÷3= 3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42÷7= 35-6= 28÷7= 21÷3= 3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42÷7= 35-6= 28÷7= 21÷3= 36÷4= 18÷2= 63÷7= 9×6= 4×2=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5=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7÷9= 53+8= 4×9= 8÷2= 32÷8= 8÷1= 9×9=

84+7= 80-44= 14÷7= 4×3÷2= 6÷3×7= 8÷4×3= 6×5+37= 12÷4+18= 16÷4×8= 8÷4+48= 25÷5+36= 6×8—42= 2×8÷4= 8×9÷9= 36÷6÷3= 9÷9×6= 42÷7×6= 96-80+7= 64-40-8= 40-4+20= 7×5-8= 14÷7+25=

15÷5+8= 8×9-8= 1×2+20= 54÷6+33= 510+200= 15-45÷9= 11-40÷8= 7+1×8= 130+80= 46-8= 8×5-7= 9×3-8= 30÷6= 36÷4= 4×5+44= 48÷8+7= 1800+200= 93-80= 6×5+37= 10-8÷1= 7×8= 73-4=

3×8÷4= 7×6+10= 72÷8= 8÷2= 32÷8= 4900-1800= 20+80= 430+1000= 500-60= 89-8= 64-8= 34+9= 14÷7= 5+58= 64÷8= 6×3= 9×9= 72÷8= 78+15= 83-20= 43-30= 9÷1=

280+450= 7÷7= 3600+5800= 8×9+21= 730-190= 3700-370= 85+55= 24÷4=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 21-7= 7×3=

8÷8= 32÷4= 80-9= 42÷7= 35-6= 28÷7= 21÷3= 36÷4= 18÷2= 63÷7= 9×6= 4×2= 9×9= 46+10= 65+40= 81÷9=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3-29= 5×6= 43-17=

21+27= 32÷8= 30÷6= 36÷4= 64÷8= 5÷1= 15÷3= 16÷8= 42÷6= 400+50= 38+26= 93-8= 49÷7= 6×9= 56-30= 35÷5= 27+25= 27÷9= 53+8= 4×9= 8÷2= 32÷8=

8÷1= 9×9= 84+7= 80-44= 18-900= 27+23= 64+28= 23+49= 24+57= 34+58= 26+8= 37+5= 77+5= 58+8= 26+57= 4+18= 68+13= 32+18= 65+56= 28+16= 6+16= 54+18=

46+7= 46+37= 24+8= 36+48= 25+37= 86+7= 52+18= 26+8= 5+39= 72+9= 15+38= 25+16= 53+39= 58+27= 46+27= 25+37= 66+17= 69+21= 28+54= 39+28= 19+62= 58+32=

43+28= 18+23= 43+8= 36+15= 29+35= 25+37= 54+7= 34+9= 24+16= 58+34= 42+9= 29+27= 19+35= 68+12= 27+28= 53+27= 70-3= 81-18= 71-26= 72-25= 40-19= 72-7=

77-22= 91-65= 49-40= 45-30= 62-7= 81-3= 74-21= 90-9= 77-39= 30-12= 50-36= 64-38= 28-19= 35-19= 62-59= 50-42= 54-37= 71-33= 72-28= 34-28= 50-32= 92-47=

41-72= 82-16= 85-57= 21-15= 53-35= 44-44= 32-23= 40-28= 43-26= 37-21= 46-17= 65-47= 74-47= 81-13= 65-32= 72-67= 65-19= 77-19= 55-28= 41-27= 92-68= 62-57=

60-22= 70-21= 88-9= 44-19= 66-38= 71-28= 5+40= 70+1= 54-4= 30-18= 13+60= 36-17= 4+40= 17+48= 60+3= 76-6= 87-19= 60+3= 70+9= 56-28= 49+3= 32-26=

62-29= 42-27= 95-57= 67-7= 8+20= 2+30= 94-4= 6+50= 70+8= 48-19= 37-7= 2+50= 26+58= 65+19= 52-28= 35+26= 8+70= 23+719= 32+87= 32-26= 85-58= 24+28=

78-19= 26+28= 52+29= 55+17= 74-15= 54-48= 88-28= 81-34= 35+36= 44-15= 3×6= 18÷3= 18÷6= 15÷3= 6÷3= 25÷5= 20÷5= 5÷5= 30÷6= 9÷3= 4×3= 16÷4=

12÷4= 8÷2= 24÷4= 4×4= 20÷4= 24÷6= 2×5= 6×9= 2×9= 9×4= 8÷2= 10÷5= 9÷3= 5×6= 49÷7= 18÷6= 6÷2= 6÷2= 12÷2= 2×7= 15÷5= 30÷5=

24÷6= 16÷4= 20÷4= 15÷3= 10÷5= 5÷1= 18÷6= 30÷6= 4×5= 6×3= 16÷4= 25÷5= 36÷6= 5+1= 12÷2= 42÷6= 24÷3= 2×6= 6×6= 25÷5= 12÷4= 3×8=

15÷5= 33-9= 18÷3= 8+72= 3×6= 42-5= 20÷5= 50-27= 10÷5= 26+7= 18÷3= 18+6= 30÷5= 20+4= 5+67= 4×9= 18+23= 43+8= 36+15= 29+35= 25+37= 54+7=

34+9= 24+16= 58+34= 42+9= 45+5= 1÷1= 5×5= 72÷8= 9÷9= 24÷8= 14÷7= 6÷1= 15÷3= 3×6÷2= 4÷2= 6×2= 6÷2= 10÷5= 70–52= 49÷7= 10÷2= 54÷6=

20÷4= 4×9÷6= 21÷3= 3×6= 9÷3= 90-45= 24÷4= 15÷5= 27÷9= 9×9= 72÷9= 3×4÷2= 36÷4= 5÷5= 56+41= 56÷7= 16÷2= 42÷6= 18÷2= 5×1= 45-39= 3×6÷3=

24÷6= 56÷7= 36÷6= 24÷3= 4×5= 27÷3= 8÷4= 56÷8= 36÷9= 3×6÷6= 45÷5= 6÷6= 12÷6= 1×4= 18÷6= 1×8= 24÷8= 36÷6= 48÷6= 4×6÷8= 54÷6= 7÷7=

5÷1= 1×6= 56÷8= 21÷7= 28÷7= 7×3= 35÷7= 2×3÷6= 42÷7= 45÷9= 30÷6= 49÷7= 9×2= 56÷7= 64÷8= 24÷6= 63÷7= 8×5-8= 4×3= 16÷8= 72÷8= 2×7=

9÷9= 27÷9= 5×7= 18÷9= 8×3= 81÷9÷3= 72÷9= 81÷9= 9÷1= 18÷9= 1×1= 42÷6= 24÷8= 36÷4= 63÷7= 19÷2×4= 2×5= 54÷6= 2×8= 20÷4= 4×7= 49÷7=

10÷2= 30÷6= 3×7= 3×8+40= 45÷9= 9×4= 5×6= 6×2= 32÷8= 1×5= 48÷8= 2×7= 4×8= 2×6÷4= 7×6= 12÷2= 4×9= 12÷4= 5×8= 6÷3= 7×9= 63÷7=

32÷8= 40÷8×5= 2÷1= 5×3= 2×6= 64÷8= 3×3= 5×4= 3×2= 16÷8= 23+17= 16÷2÷4= 42÷6= 1×9= 54÷9= 6×3= 3×1= 9×6= 6×4= 4×4= 6×5= 27÷9×7=

8×1= 54÷6= 7÷1= 8×8= 63÷7= 8×9= 8×5= 40÷8= 9×3= 54÷9×3= 6×9= 30÷6= 7×3= 9×9= 16÷4= 7×7= 28÷7= 40÷8= 6×6= 63÷9×4= 7×4= 9÷1=

7×8= 24÷6= 7×5= 24÷3= 81÷9= 3×6= 25+41= 56÷7×6= 14÷2= 35÷7= 63+24= 9×2= 36÷6= 9×5= 35÷7= 27÷3= 4÷4= 56÷8×9= 36÷9= 42÷7= 12÷3= 5×9=

低年级数学课要重视口算练习 第3篇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锻炼,需要家长、教师、同学等多方面的结合。在实践中,我除了抓好学生的课余口算学习外,还特别重视小学数学课口算堂堂练这一环节, 寓口算训练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一、看算练习

看算练习由教师指定题目,以课本内容为主,采取黑板出题、卡片显示、实物变换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仔细观看,限时回答,当场完成,以锻炼他们的眼、脑等感性器官相互配合的应变能力,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看算中有简单的应用题,也有直接计算题, 一般以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题为主。如李刚家有12只公鸡,还有8只母鸡,李刚家一共有多少只鸡?学生看完后很快就能说出答案,然后让学生说说思考和口算的过程。

二、听算练习

听算练习是比看算练习高一级的训练形式,是口算堂堂练的主要手段。听算练习学生看不到题目,由教师动口说,学生听题并动口答算,学生听题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再让学生回答。这项训练既要求学生听准、想准、说准,又需要抓住重点,迅速思维,及时答题。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使学生无形中自然地养成了认真听课的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在练习口算的同时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三、边说边算练习

边说边算练习是学生相互结合进行的练习。教师在边说边算练习中只当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进行活动。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持久力差的特点,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简单多样、适合儿童口味的题目,让他们人与人或组与组之间结成对子, 在练习中教师不参与,让学生随说随算,要求算得准确、迅速,同时相互检查对错,评优打分,使学生在口算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这样就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思维的敏锐性。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各自的题目及所需用具,在规定时间内让他们进行紧张有序的答算。如小华亮出手中的卡片60+30,小雨很快答出90 ,并举出自己的卡片51+8 =( )+( )让小华回答,如此持续进行,学生反应迅速,得心应手。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第4篇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315800)endprint

说起心口算,人们很快就会想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慈溪小学生为代表的“神算子”,他们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名震中外。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培养“神算子”,而对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的实验和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神算子”的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使被训练者能快速地进行珠算式心算,也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这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训练,会耗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却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且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当下,它也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小学心口算教学的意义何在?对全体学生而言,怎样的心口算训练才是有价值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315800)endprint

说起心口算,人们很快就会想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慈溪小学生为代表的“神算子”,他们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名震中外。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培养“神算子”,而对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的实验和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神算子”的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使被训练者能快速地进行珠算式心算,也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这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训练,会耗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却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且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当下,它也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小学心口算教学的意义何在?对全体学生而言,怎样的心口算训练才是有价值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第5篇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87-55=

600×700=

6000+800=

500+700=

680-230= 49÷7=

628+306=

540+535=

30×90=

40÷8= 38÷6=

60×80=

560-40=

400+200=

40×80= 61-14=

53+48=

524+316=

351+249=

60×40= 26÷4=

150+328=

500-478=

1000-600=

600×400= 780-180=

370-200=

530+140=

46÷7=

450-150= 290+140=

560+210=

790-75=

400-28=

550-426=

800-704=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分 275+325=

100-69=

430+140= 43+140=

840-400=

77-26=

62÷8=

27÷5=

85-79=

36÷4=

47÷8=

380-50=

54÷6=

700-316=

261+425= 50÷8=

210+356=

132+368=40÷7=

550+240=

120+480=5×7=

45÷7=

35÷8=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分 49÷7=

20÷6=

54÷6=

9×6=

30÷8=

67÷9=

54-26=

64+36=

30÷7=

37÷8=

44-7=

23÷4=

6×8=

64÷8=

56÷7=

48+12=

8×7=

42÷6=

27+29=

9×4=

48÷8=

42-29=

6×8=

54÷9=

50÷8=

45÷9=

日期:

56÷7=

51÷9=

240+68=

685+200=

400+1400=

3×7=

800-132=

397+211=

日期:610-370=

39÷4=

32+26=

95-38=

82-38=

47÷9=

32÷7=

44÷8=

720-80= 100×10=

日 630+180= 28÷4= 20×30= 200×300=

90×90=

30×70=

300×700=

830-750=

(55-10)÷5=700×900=

7×9=

70×90=

54+19= 36÷(54-48)=63÷7×3= 7÷(7÷7)=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65-38=

5×9=

64÷8=

59÷7=

50-5÷5= 45+38=

7×5=

28÷7=

39÷6=

56÷7+36= 37+46=

6×7=

92-36=

25÷3=

48÷6+54= 5×8=

42÷6=

56+27=

18÷6=

7×8-32= 57÷6=

48÷7=

83-48=

7×7=

(6+3)×8= 38÷4=

58÷6=

22÷4=

33÷7=

24-4×5= 28÷4=

5×9=

6×0=

47÷6=

48+54÷6= 70-24=

12+48÷6=

63÷7+46=

54÷6+37=

45-6×6=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72÷9=

20-64÷8=

(63-27)÷6=

30-3÷3=

(17-8)×7= 64-28=

49÷(24-17)=

34+72÷9=

64-25+53=

6×7-24= 19÷9=

90-7×8=

56÷(35÷5)=

(59-17)÷6=

81-25+38= 16+87=

45÷(3+6)=

27-15÷3=

51-8×4=

12+18÷3= 3×3×3=

7×8×0=

80-()=18

7×(45÷5)=

51÷6=8……()6×()=0

8÷()=8

(63-57)×7=

46+()=104

67÷()=9……4()×7=28

36÷6×9=

()+39=55

40÷()=5

76÷()=8……4()÷9=3

34+()=34

27÷()=27

(96-47)÷7=

()÷9=6……7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4×()=24

18+()=36

48÷()= 6

100-29-38=

(72-48)÷6= 5×9×1=

81÷9÷3=

74-36+17=

45+29-15=

68÷8=()……()54+38=

36÷4=

77-8=

5×5=

20+20÷5= 41-19=

6÷6=

45÷9=

21-3=

39-9÷3= 9×1=

49-17=

64÷8=

58+14=

(43-13)÷6= 9×2=

27+29=

4×0=

32÷4=

42÷(10-3)= 63÷7=

45+38=

7×5=

36-19=

64+4×4= 0×8=

18÷9=

6×8=

81-69=

40-20÷4=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8÷1=

35÷5=

48+12= ,;

48÷8=

9×9-9= 54÷6=

6×6=

18+46=

72÷9=

(25+7)÷8= 24-18=

56÷7=

18÷6=

28÷4=

36-36÷9= 7×8=

27-9=

9×4=

3×8=

45-15÷5= 18-6=

12÷4=

83-28=

14÷7×2=

(38-20)÷9=

42-29=

4×9=

3÷3=

4×7-6=

(18+22)÷5= 3×5=

42÷6=

7×7=

6×9+9=

45÷9=

50-35=

18÷6=

81+63÷7=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月 18÷2=

3×7=

5×9=

45+29-15=

8-()=18

6×()=0

()÷7=7

()×3=18

40÷()=5

()×7=28

3×()=18

34+()=34

5×()=35

()+35=55

24-()=6

6×()=36

42÷6=

60-20÷5=

6×4÷4=

24-2×9= 8×8=

6×(23-15)=

(24-12)÷2=

18+7×8=

54+37=

100-45+25=

63÷(36-29)=

83-6×9=

30+430=

640-70=

28÷4=

44÷7=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月 750+25=

78-29=

63÷7=

50÷6=

299+302=

200-160=

48+8=

66÷8=

290+15=

400-397=

72÷9=

40÷9=

406+16=

600-65=

54÷6=

27÷4=

47-12=

299+102=

670-49=

412+460=

18÷3=

700-520=

527+460=

358+440=

8×7=

690-48=

1000-480=

420-180=

42÷7=

37+25=

700+480=

208+92=

56÷(37-29)=(60-28)÷8=

日(64-60)×7=

3+()=39()-3=25

12÷()=4

24÷6-4=

(51-23)÷7=

(36+45)÷9=

12+8÷4=

5×9-4=

50-8×6=

(50-18)÷8=

(16+16)÷8=

370+5×6=

40-8÷4=

30+10÷5=

940-870=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5×6=

570-500=

800-704=

335-223=

57-28÷4= 9×8=

450+130=

170-56=

3000+480=

(45-38)×5= 720-80=

126+48=

300+130=

2000+8000=

85+(100-86)= 813-70=

550-290=

70+500=

10000-3000=

27+29÷7= 150+77=

697-147=

650-320=

3700-700=

900-(402+199)= 650-132=

170+230=

440-300=

1500-800=

586+400-750= 23×4=

8×9×1=

65-()=27

9×(48÷8)=

7×()=0

12÷()=12

(54-45)×8=

37+()=103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4=36

48÷8×9=

()+27=66

35÷()=5

()÷8=7

63+()=63

31÷()=31

(81-39)÷6= 8×()=40

29+()=46

54÷()= 6

100-34-49= 6×8×1=

64÷8÷4=

82-39+28=

46+37-28=

5×8=

56÷8=

16+34=

27÷3=

50-40=

27+0=

8×7=

21÷3=

28÷4=

7×4=

27+39=

0×8=

6×1=

60-37=

5×5=

4÷4=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63÷7=

25÷5=

6×4=

6×0=

5×6=

26+48=

42÷7=

4×9+7=

65-31=

12÷2=

24÷3=

50-4×8=

9×4=

28+42=

56÷8=

1×4×8=

3×7=

36÷6=

6×8=

18÷6×8=

27÷9=

32-18=

18÷6=

90-7×9=

8×2=

24÷3=

4×9=

9÷3×8=

25+45=

45÷9=

9×8=

5×8-18=

52÷7=7……()

46÷()=7……4 月

53÷()=6……5()÷6=6……5

(84-35)÷7=

61÷7=()……()

(47-42)×8=

5×9-33=

(54-12)÷6=

63÷(49÷7)= 月

72÷(50-41)=

63+3×9=

3×0×4=

(47-2)÷5=

(19+17)÷4=

54-24÷3=

(30-6)÷6=

(40+24)÷9=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18÷3=

46+38=

36÷4=

28+6×4=

50+26-38= 45÷5=

9÷9=

12÷2=

27÷3+7=

55-27+15= 72-43=

6×8=

36+27=

5×7+6=月

87-85+28= 6+()=52

81=()×9

45-()=2

4+()=17

48÷()=6()÷9=3

()-20=20

8÷()=8

()×8=48

46+()=100()+4=4

()÷7=3

4×()=24

18+()=36

54-()=12 31+28=

9×9-41=

52+6×4=

28+7×3=

81÷(72-63)=35÷9=

4×9÷6=

24÷8×4=

(25+29)÷9=

56÷(35-27)=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87-55=

6×7=

6000+800=

500+700=

680-200-230= 49÷7=

628+306=

540+535=

4+2×5=

(15+25)÷8= 38÷6=

6×8=

560-40=

400+200=

4×(57-48)= 61-14=

53+48=

524+316=

351+249=

(35-20)÷3= 26÷4=

150+328=

500-478=

1000-600=

5+6×4= 780-180=

370-200=

530+140=

46÷7=

45-15÷5= 290+140=

560+210=

790-75=

50÷8=

72÷9-8= 400-28=

550-426=

800-704=

45÷9=

100-(45+25)=

班级:

姓名:

口算时间:

日期:

日 275+325=

100-69=

430+140=

56÷7=

63+18÷9= 43+140=

840-400=

77-26=

51÷9=

(50-22)÷4= 62÷8=

27÷5=

85-79=

240+68=

42-2×3= 36÷4=

47÷8=

380-50=

685+200=

56÷(4×2)= 54÷6=

700-316=

261+425=

400+1400=

(9-4)×9= 50÷8=

210+356=

132+368=

40-3×7=

7+7÷7= 40÷7=

550+240=

120+480=

800-132=

18÷3×3= 5×7=

45÷7=

35÷8=

397+21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练习 第6篇

7.82-7.2=2.19+9.1=0.9÷0.18=187÷1000= 0.081×10=0.96÷0.8=10×0.05=0.13×7=

0.21×100=0.050.4×50=307.5÷0.1=12- 23 =79 -49 =15 +13 +45 =6.8-2.4÷3=1.8÷0.9×0.5=25×4÷25×4=

×4=12.5×8=2.3×0.1=2.6×3=4.1-0.08=3.5×0.01=1.2547 + 57 =738 -4 =17 + 1

=0.65×0.2=16 + 112 - 1

=1.25×7+10.7=0.6×0.125×8=1-3.7-7.3=37.2×4=×2=÷0.25=

- 7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精选6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新 第1篇口算练习(一)8÷4÷2= 24÷3+28= 4×5+15= 42÷6+77=口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