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1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1篇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专科)

一、财务管理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3.论理财环境 4.论财务制度的改革

5.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6.论企业财务机制

7.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 8.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 9.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1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二、审计部分

1.论审计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2.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 3.审计对象、目标、职能和任务的探讨 4.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 5.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机制

6.论审计准则 7.关于审计证据的研究 8.关于审计报告的研究 9.论审计假设 10.关于审计方法的研究

三、管理会计

1.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论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创新 3.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 4.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 5.论存货控制技术

四、会计理论研究 1.论会计要素 2.关于会计假设的探讨 3.关于会计原则的探讨 4.对复式记帐法的研究 5.论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与选择 6.关于会计凭证、帐薄和报表体系的研究 7.论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8.优化会计行为的研究 9.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 10.论会计环境与会计计量

五、会计准则体系及内容研究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研究 3.论会计制度的构造模式 4.关于完善会计制度的思考

5.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响

六、成本会计与管理研究 1.质量成本问题研究

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 3.成本核算的组织原理研究 4.关于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 5.论成本报表体系的改革

七、新兴会计研究 1.知识资产会计研究 2.中外商誉会计比较研究

3.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5.资源性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 1.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结构 2.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特色研究 3.中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4.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运

5.中国政府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及策略研究

九、注册会计师及行业研究

1.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运行机制研究 2.大型企业并购中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3.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发展战略研究 4.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5.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

十、其他会计问题研究

1.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讨 2.会计诚信体系构建 3.试论建立会计信用体系 4.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5.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探讨

十一、会计电算化类 1.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2.会计电算化报表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3.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 5.会计电算化犯罪的防治研究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2篇

2、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困境的伦理审视及其救赎之道

4、从“中国梦”到“世界梦”--政治伦理思想的升华

5、探讨娱乐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6、略论张锡勤先生对中国伦理道德史的研究

7、汉族的伦理道德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8、文化自信的传统依据与伦理文化的时代机遇

9、民俗学学术伦理规范的善与恶

10、论恩格斯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1、中国民间俗语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探讨

12、论律师职业伦理的冲突与消解

13、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探析

14、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伦理缺失问题研究

15、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建设的伦理与技术

16、科技时代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伦理探究

17、光影视角下影像的伦理传递问题研究

18、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及对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启示

19、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对社区交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20、西方行政伦理的中国适应性

21、广西特有少数民族生活伦理比较

22、如何应对辅助生殖技术中突发的伦理问题

23、论权力制约的制度伦理

24、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评价研究

25、简析网络婚姻引发的伦理思考

26、我国当代工程实践主体的伦理意识探究

27、伦理视野中的小说视角

28、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伦理问题探讨

29、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培育初探

30、浅议工程伦理视域下人才的道德教育

31、某妇幼保健院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工作实践及问题探讨

32、儒家伦理思想对齐鲁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33、企业商业伦理的定量研究

34、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的伦理考量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3篇

关键词:成人护理大专,护理学基础,教育现状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培养护生将现代整体护理观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有机融合在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中, 在突出强化护生专业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进行职业情感、职业素质的熏陶和培养的重要课程[1]。

接受过全日制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学生, 在进入临床工作一段时间后, 又重新学习这门课程, 其学习现状如何, 对该课程的学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期望?为此, 对我校2009、2010级的成人护理大专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09、2010级的成人护理大专学生465人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生, 年龄19~41岁, 平均年龄24.5岁。共发放问卷465份, 有效回收448份, 有效回收率96.3%。

1.2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 内容包括护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态度、期望、需求和困难, 对教材、教学方法、作业、考勤、考核、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服务等方面。预调查中间隔两周对重测样本进行二次测量, 测得该问卷各条目的答案存在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0.81~1.0。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主动学习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卫生保健日渐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医疗卫生保健质量的提高, 以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国家提出力争2010年实现各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超过30% (其中三甲医院不低于50%) 的目标[2]。为了适应学历不断提高的要求, 每个在职护理人员都要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岗位需求和获得更高的职称或职务。于是, 接受护理继续教育就成为在职护理人员提升学历和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开设的所有课程中, 护理学基础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学生支持开设护理学基础课, 认为这是进一步深化护理学基础理论的课程, 很有必要开设。只有少数人 (4.2%) 认为没有必要开设, 因为上中专时已经学过。这部分学生不明白, 同一门课程, 对中专和大专层次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需要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热情。

3.2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 面授法以其生动、直接的优点被大多数教师采用。在全日制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任课教师采用面授法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和引导, 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3]。很多教师把这一方法沿用到成人护理教育中来。本次调查显示, 59.4%的护生支持面授与自学/网络学习相结合;44.0%的护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机会;25.0%的护生最喜欢任课教师以师生及同学间经验分享的形式为主的上课方式;27.7%的护生最喜欢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互动沟通为主的上课形式;以小组讨论的案例分析形式为主及以专题讲座形式为主上课形式的认同者比例分别为19.6%、15.8%。如此看来, 护理学基础的任课教师需要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 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以此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4]。

3.3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次调查中, 45.3%的护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 因此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而59.2%的护生认为他们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碍是时间、精力无法保证。由于选择护理专业的多为女性, 进入工作岗位后, 女性常担负多重角色, 工作、家庭及照顾小孩等压力让其无法保证到课率, 当工作或家庭与学习产生冲突时, 她们往往会选择前者。因此, 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对学习时间和精力的影响非常突出, 成为护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另外, 40.4%的护生认为学习能力障碍也是影响其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由于离开常规学习时间太久, 很多基本的概念、原理可能被遗忘, 需要复习, 或以前学习的知识已陈旧, 需要补充和更新。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要求他们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大部分成人长期缺乏学习技巧方面的训练。因此, 教师要指导护生科学地安排自学时间, 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解决突出的工学矛盾。对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 除授课之外,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3.4 优化配套设施, 做好教学服务

调查发现, 64.1%的护生认为目前护理学基础开设的课时足够, 不需要增加。而教材方面, 23.4%的护生认为教材内容陈旧, 急需改进;50.9%的护生认为应增加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内容。作为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者, 每天从事基础护理工作, 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护理学基础某些知识的精髓, 如铺床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内容, 完全可以删去。对于一些护生接触较少的必须掌握的技术, 如微泵的使用、静脉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 需要添加到教材中。

3.5 强化考勤制度, 完善考核方法

在考勤制度上, 67.0%的护生认为2/3以上的课时必到, 其余时间有可能遇到各种情况无法到课。而在实际教学中, 2/3的时间到课, 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出勤率。但成人教育工作者仍应在到课率方面作出努力, 毕竟, 它关系到护生终末考试的成绩。目前的考核制是护生的终末成绩总评由终末卷面成绩、平时到课率、作业3部分构成。到课率不高, 必然会影响护生的终末总评成绩。在考核方面, 43.1%的护生认为开卷考试最合理, 而被认为对提升能力非常有帮助的“提交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认同者只有1.1%。专家认为, 为了真正提升护生的能力, 提交课程论文不失为一个有效而直接的方法。护生需要在对教材深入学习的前提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最后形成一篇课程论文。这样既能防止学生考试作弊或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小结

此次调查揭示了成人护理大专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态度、期望、需求和困难, 也揭示了他们对教材、教学方法、作业、考勤、考核等方面的需求。针对这些特点, 成人教育工作者和护理学基础任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调整, 探索出适合成人护理大专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学习模式和评价方法, 使成人护理大专学生能够接受高效、实用的继续教育, 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在获取高一级学历的同时, 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景龙.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4) :8~11.

[3]刘桂萍.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8 (22) :18~19.

大专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探索 第4篇

关键词 大专护理学生;计算机教学;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66-02

1 大专护理专业现状

1.1 护理专业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医院应用计算机来开展与护理有关的行政和事务上的管理,并能有效地通过计算机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的作用,提高了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在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中,通过计算机完成护理计划的制定、书写,使护理计划更规范,既能如实反映病人的病情,又可使护理表格书写、修改、启用更方便,减少了书写时间,使护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对病人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护理人员使用的许多现代化仪器均有计算机的应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监护仪器,使病人得到严密的监护与及时的救治,为医疗、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服务。

1.2 大专护理学生现状

走进大专护理专业的学生,最深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文化课基础都相对较差,选择大专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考分数不理想,只能选择一个大专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过,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女生,她们细腻、认真。有个别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理解较慢,操作速度也较慢;也有部分学生把计算机看成是一门传统的课程,把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完全为了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

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只追求进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践,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要变注入式、封闭型的教学为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

再次,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学生都希望体现自我价值,自尊心较强,希望受人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大专护理计算机教学探索

2.1 计算机教学目标的确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医学领域,计算机更是扮演着主角,在医学研究、医院管理等方方面面,它都已经无可替代。大专护理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运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目前,计算机在大专已经成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教师不能仅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为目标,而应该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性的指导教育,教会大专护理学生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问题。

2.2 大专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1)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往将计算机基础部分作为计算机入门教育,占用1/4的课时;将Office办公软件部分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占用2/3的课时。现在要在计算机教学中体现大专护理专业的职业性特点,将计算机基础内容缩短,加入医用计算机应用部分。这样就减少了基础部分的理论内容,将很多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操作作为重点,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满足了其工作需要,让学生更能胜任未来的护理工作。

2)教师素质的提高。护理大专教育是为医学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在我国护理大专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严重脱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大专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的,他们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很少针对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实际运用做内容上的补充,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理解不够,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对计算机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去医院进行实践参观,对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的医学设备进行学习、了解,对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定向的培训。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让计算机教学更有职业性,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的创新。旧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以听为主,操作为辅,被动地接受知识。可是,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并且,大专护理学生未来的工作中也会操作计算机。所以,如何让学生熟练操作成为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熟练操作呢?

①引入学导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在旁及时指导。这样,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学生自主地、直接地、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课堂上2/3的时间是由学生主动进行的。首先学生自学;然后教师解疑,对其中共同的难点进行精讲;最后,学生开始动手演练。个体和群体相结合,变讲堂为学堂,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习惯的重大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②合理利用资源,构建情景教学模式。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护理管理、整体护理、ICU护理等计算机应用在医院护理工作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的特点,护士工作站的进程等。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体会成为护理工作者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操作医院各种计算机设备。通过将知识与职业需求的结合,模拟工作场景,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能让学生更胜任以后的护理工作,使教学与职业性完美地融合。

③善用任务驱动法,串联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将教学内容逐层细化,设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一步步完成操作,最终收获新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4)教学效果的反馈。简单地通过考试考核教学效果,已经不能真正体现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状况。教师应加入计算机能力实习评估环节。大专护理学生会在第三年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教育。学校实习指导中心会定期抽查每一个医院的学生实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评估及记录。以往只关注学生的具体护理操作,例如注射、清创等,但是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却不关注,这存在很大的不足。实习指导教师应在记录其护理操作水平的同时,关注计算机知识实践水平,并及时做好反馈和指导。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时也让计算机知识变成有职业性引导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工作、就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发展计算机网络教育继续学习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成为可能。网络所体现出来的图像、声音、编辑灵活等巨大优势,对传统的黑板教学形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同时网络教学在语言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大专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后发现自己不足,仍然有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可是苦于没有学习途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网络教育学习时间灵活、地点随意、效果理想,对于就业的大专护理学生非常有帮助。

总之,大专护理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但要符合普通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要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在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与其职业性的结合,尤其是在护理专业教育中,更要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要紧跟形势,顺应时代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马锡昆.护理成人大专班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体会[J].医疗设备信息,2005(8).

大专论文题目 第5篇

74、滇南传统民居教育中的环境伦理表征及研究途径

75、论教育伦理视域下的教育公正

76、制度伦理文化:大学生宿舍治理的基本向度

77、外资独资医院的伦理风险及规避策略

78、从规范伦理到信息形而上学--普适计算时代的德国信息哲学与伦理学研究

79、机器人新闻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

80、论西方古代伦理与现代道德的差异

大专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 第6篇

大专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1】

1. 工业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

2.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煤矿电气的应用

3. 感应电机电气故障机理

4. 分支电缆与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 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6. 电气设备的绝缘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

7. 电气仪表安装与调试技术

8. 建筑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9.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10. 矿业电气控制线路故障诊断方法

11.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化现状与发展方向

12.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

13. 电缆设计与电气节能

14. 数控设备电气故障处理方法

15. 加工中心电气的维护和修理

16. 景观照明电气设计

17. 住宅照明电气插座设计

18. 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

电气自动化论文【2】

论文摘要: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数字化变电站就是把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以及输出全部实现数字化。

由于这项技术汇集多方面、多层次技术革新,所以它的发展将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主要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背景和特征,着重介绍了变电站数字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变电站数字化之后对未来产生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变电站数字化;通信网络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提高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我国电力企业积极进行变电站的数字化。

随着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断路器、非常规互感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将是未来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也被提出。

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信息的整体和统一处理,同时具备变电站内ied之间、控制中心和变电站之间协同互动运行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数字化变电站具备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层次化

由于所具备的功能差异,变电站的结构逻辑可分成间隔层、过程层以及变电站层。

间隔层的作用是通过本间隔的数据作用于自身间隔的一次设备。

所有与一次设备接口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过程层完成的。

利用全站的数据,变电站层可以对全站的一次设备进行监视以及控制,同时可以实现与远方控制中心进行交换数据。

2.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可编程(plc)控制器可以替换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继电器及其配套的逻辑回路,光电数字和光纤将会代替变电站目前普通的模拟信号和控制线路被。

wWw.11665.CoM

3.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不设功能装置重复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网络可以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普通的功能装置也会演变成逻辑的功能模块。

4.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

日常运行、维护、数据记录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和自动化的信息分流交换;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及时提出故障原因和维修意见;系统可以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报告。

二、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关键技术

由于用户对供电质量、可靠性要求以及电压等级和电网容量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传感器、网络通信和信号处理等技术日渐成熟,所以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自动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该技术主要是智能断路器、集成型智能开关以及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发展和应用。

1.非常规的互感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日益成熟,非常规互感器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绝缘好、可测量频带宽,新型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具有现代光电技术的优点以及电光晶体的各种优异特性,在电力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光电技术,未来将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

数字化保护和测控设备可以和非常规互感器直接接口,省去了中间环节。

它的优点是:能隔离高低压,绝缘性能良好;由于不含铁芯,铁磁谐振和磁饱可以消除;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低压侧无开路高压危险;测量精度高,动态范围大;频率响应范围大;无易燃、易爆等危险。

由于以上优点,非常规互感器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很好地适应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并且能够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2.断路器智能技术

为了改变现有断路器的单一空载分闸特性,自动获得实际开断时电气和机械性能上的最佳开断效果,且由于电网运行过程中会经常有各种开断指令,断路器可以执行相应的智能操作自动调整执行机构和灭弧室工作条件的选择。

通过智能断路器的过程层(i/o)通信接口,输入和输出通信数据,而这些通信数据必须符合iec61850标准。

或者说根据iec61850提出的标准体系,断路器属于过程层设备,所以控制跳合闸命令的传递以及断路器状态信息传输是通过iec61850标准的通信数据来实现的。

3.集成型智能开关设备

国外一些大的电力设备生产公司已经推出类似产品,瑞士abb公司推出的.接插式开关系统pass是最具代表性的。

它是abb公司在生产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ls和空气绝缘开关设备als的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型电器设备,而该款产品具备了gls的优点。

从20世纪末应用至今,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变电站使用并且用户反应良好。

可以说,集成型智能开关设备是电力系统将来一次电气设备的发展方向,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接线简化、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和日常维护简单。

三、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结构

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之一就是从逻辑概念和物理概念上,将通信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间隔层、变电站层以及过程层,并且制定了各层通信接口之间的通信标准。

而另一个前提就是制定的iec61850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三个功能,即控制、监视和继电保护功能。

由于没有规定通信拓扑,并且对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没有任何标准,所以各个厂家只是根据客户需求自行设计和定义物理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上述的三个层次仅是抽象的概念。

由于iec6185o使用以太网作为基本通信技术,并没有限制实际的网络形式,所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同一个网络完全可以融合变电站总线和过程总线。

这样的通信系统既有利于变电站与控制中心构成统一的无缝通信网络,而且可以同时实现变电站内的无缝连接。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7篇

1、刮板输送机选型设计。

2、井下供电系统设计。

3、主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

4、副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

5、胶带输送机选型设计。

6、液压支架选型设计。

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第8篇

【摘要】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手术,在妇产科门诊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该文对无痛人流术的护理常规作以综述。

【关键词】 无痛人流术护理

引言: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因避孕失败、未婚先孕、早孕因病毒感染,疾病,服用药物等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对减轻痛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无痛人流术中的护理常规进行探讨。术前护理

1.1 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 防止术中呕吐或窒息等意外,并排空膀胱。

1.2 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传染病史,查看有无基础疾病,测T、P、R、Bp,血尿常规,凝血四项,B超、心电图,白带常规等。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给予相应的处置。

1.3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等原因, 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了解其心理状态,应给予安慰性语言,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指导, 引导其正确对待手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1], 建立一个舒适的护患关系。术中护理

常规准备手术器械,因在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护士要与术者密切配合,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使手术时间尽量缩短,以减少患者承受麻醉的时间。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配合术者和麻醉医师, 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观察药液有无外渗,同时面罩给氧。严密观察患者的BP、P、R、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四肢末端紫绀, 配合术者及麻醉医师及时给于处置,抢救。患者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 需两名护士在旁协助、防止碰伤、跌伤。并酌情增加药物的用量。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可轻声唤醒患者,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工作, 并与麻醉医师扶助患者进入观察室休息,用轻松的语气告诉患者手术成功,并其家属作适当的交代。

由于患者术后一般会有头晕、恶心等不适, 防止患者坠床。严密观察患者的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待患者恢复正常后, 应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术后注意事项:禁

性生活及盆浴1月,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流产后一般阴道流血较少,3至5天左右。按时复诊,复查盆腔B超,如阴道大量流血及腹痛及时就诊。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禁止吃生冷食物。并告知下次月经复潮时间。做好计划生育的指导工作以免再次怀孕,向其说明虽然无痛人流术比常规人流术更人性化, 但对人体毕竟是有损伤的。对未满20周岁未婚者应从自强、自爱, 树立正确人生观、爱惜自己,加强正面性教育。瘢痕子宫术中护理

近年来,各种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这必将导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增多。瘢痕子宫妊娠的宫腔操作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子宫原手术处肌纤维断裂,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较为薄弱,增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胚胎着床于瘢痕处,容易发生粘连甚至植入造成吸宫不全,组织残留,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剖宫产术后的宫腔、盆腔炎症粘连,造成子宫形态、位置的改变[2-4]。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终止妊娠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指导,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术中密切配合术者和麻醉医师,必要时结合B超全程监测瘢痕子宫的宫腔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完成。低血糖症的预防及护理

无痛人流术术前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对有早孕反应严重、体质虚弱者,极易引起饥饿性低血糖,而低血糖症又会容易引发人流综合征。对患者在术前做血糖测量,可明确低糖血症患者的诊断,有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使低血糖症孕妇在术中不出现意外。必要时,待患者清醒后即可提供牛奶等食物。6 闭经的护理

强烈的情绪波动或手术等应激会使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丘脑-垂体-肾腺轴(H-P-A)分泌皮质激素受到影响。另外,人流术容易损伤子宫内膜, 造成宫腔粘连, 出现闭经。贫血,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也可致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继而致闭经。王育华等报道[5] 健康的心理因素可获得良好的节育效果;术后实施积极合理的社会支持或心理干预是有必要的。其次,加强营养,充分休息,提高免疫力。必要时服用3个月经周期的避孕药,修复子宫内膜。结束语: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已深入开展,在无痛人流术中,做好心理护理, 运用交流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护士对整个手术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处理术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 68.[2]马西文.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2007,22(8):1069-1070.[3]张艳娥,李莉.无痛人工流产术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112-113.[4]张丽华,董向红,尹丽杰.高危人工流产的临床处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1):60.[5]王育华,孙雪梅.女性节育措施与心理卫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第9篇

麻醉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1]。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的残余药理作用,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若监护、治疗不当,则危及患者安全及康复[2]。

因此,麻醉恢复室的设立与规范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院于设立了麻醉恢复室,至4月共收治患者11 146例,大部分患者均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1 麻醉恢复室的设立

1.1 基本设置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19个层流手术间,平均日手术量90台次。

麻醉恢复室设有8张床位。

恢复室设在手术室半限制区,离手术室较近(运送时间不超过5 rain)。

采用大房间集中安排床位,PACU 床位与手术床之比为1:2。

PACU 入口通向手术室走廊,以方便接送病人。

出入口大门要求敞开,便于病床自由出入。

配备多功能转运床,床两侧可升降的护栏,能调节患者体位。

床头床尾均有输液架、杂物筐等。

用病床即可将患者接到手术室,也可送患者回病房,使用过床车严格分开手术室内、外车床,并且病人从手术室经恢复室要返回病房只需搬动2次。

1.2 PACU监护设备

每个床位均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机、电源插座多个。

PACU 内配有多功能治疗车、呼吸机、电除颤、各种型号气管导管、简易呼吸器、各型号喉镜,可视喉镜、血气分析仪、TEG监测仪、麻醉气体、有创监护仪、局麻药喷枪等,另常规备有各种抢救用药和常用液体。

1.3 PACU 的开放与管理

PAcU 周一至周六7:O0~18:00常规开放,18:00以后有患者未出室需护士加班至患者安全离开。

每天常规安排麻醉医师1名,负责处理PACU患者。

护理工作由麻醉恢复室护士长统一安排和管理。

2 护理

2.1 护理工作程序

2.1.1 接班

即接收患者。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将患者送至PAcU 并向PACU 医护人员详细交班,交班内容:病人病史、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

麻醉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预计复苏时间、尿量、皮肤、衣物、病历资料等。

术中麻醉医师和护士确认病人SPO 、心率、血压等平稳后方可离开。

2.1.2 监测

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第10篇

方法 采用针炙、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

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高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论文下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短暂局灶性脑机能障碍而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以突然发作、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转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

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乏力、汗出、肢冷、恶心呕吐,可表现为持续性或一过性。

正确的护理不仅可减轻眩晕的症状,还可减少眩晕的发作,也可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我科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显著。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月至11月我科收治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其中治疗组40例,男 26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岁。

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既往史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除一般性护理外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

1疗程后观察效果。

1.2.1 中医护理干预

1.2.1.1 针炙 头晕较重者可针炙百会、风池、曲池、合谷等突,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眩晕而昏仆不省人事者,急按人中,强刺激,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眩晕伴恶心、呕吐者,加针内关、合谷、中脘等穴。

1.2.1.2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①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②眩晕剧烈者应多卧床休息,缓解后起床或起身动作要慢,避免急剧转动头部。

③环境要清静、通风、光线柔和。

④禁烟酒、咖啡及浓茶。

⑤冬春季节应注意保暖。

⑥营养支持原则以膳食补充营养为主,选用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

鼓励食疗。

2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认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以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变为基础,导致小脑下动脉、迷路动脉、内耳动脉血流下降,缺血缺氧而引起[1]。

属中医“眩晕”范畴,多由虚、瘀、风、痰等多种因素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即无虚不作眩。

常见于老年人。

中医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血行之功,阳气充足,人体机能旺盛,气机通畅,血运正常,清窍得养,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就能正常运转。

若病人素体阳虚,或因年老阳衰,或因各种原因如,劳累过度,纵欲过度、嗜食生冷寒凉,病后滥用抗菌素,起居失调等导致阳气耗损,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气化、推动血行,气机失调,从而血行不畅,清窍失养,眩晕发作[2]。

在丹参等活血化瘀基础上,饮食应扶阳补气,可用人参或党参、黄芪、炖鸡肉、羊肉汤服用,或泡水服,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忌食生冷、辛辣、肥腻、烟酒之品。

少数病例属肝肾亏虚,髓海不足者,要注意节制房事,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可用甲鱼、山药、枸子汤。

食欲不振者,可食陈皮、砂仁、瘦肉粥,以益气健脾和胃,后施以调补。

3.2 日常生活应慎起居,避风寒,防外邪,畅情志。

注意劳逸结合,过劳和纵欲过度。

缓解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有指导患者掌握眩晕发作时的应急措施,如立即卧床或扶床栏、墙等物就地坐下,闭目养神,避免走动,病情稳定下时活动时有人扶助。

3.3 针炙 气血亏虚者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脾俞等穴,以补益气血。

肝肾亏虚、髓海不足者针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以补益肾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特点应用中医辨证护理,饮食调理,对患者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

“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是治疗该病辨证施护的核心,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1

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第11篇

1.临床资料:

我院20O6截至二零零七年一月至三月January310例化疗患者,男143,女167,年龄22-81岁,平均51岁,其中110例乳腺癌,100例胃肠道肿瘤,30例肺癌,食管癌5O例,20例肝癌。

2.心理分析:

2.1心理恐惧癌症患者:恶性肿瘤一般的理解都是片面的不同程度,有恐惧,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一种“死刑和缓刑的人”,还真是“谈癌色变”。

2.2怀疑心理:确诊癌症患者之前有疑似肿瘤患者因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到处求医,做各种专项检查。

2.3情绪反应感到失望:当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他产生了悲观失望,超过预期,安排到死亡超过生存,很少考虑现实疾病的治疗和处置,不安,犹豫举棋不定。

2.4“社会偶联”的悲观情绪:患者的亲属和朋友,同事和邻居,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不禁产生一种同情和举办“告别”的心情去拜访他,甚至在遥远的过去关系携带东西送,以示爱情,但这样做会伤害到患者,甚至有可能导致绝望的病人。

2.5化疗药物依赖心理:患者一阶段适应,承认了自己的“病人角色,在一个平静的心情,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的患者产生盲目依赖化疗,只追求数量,考虑全面。

治疗(营养和心理治疗)和全身免疫状态的少。

2.6抗药物患者的心理:害怕化疗,化疗药物他们很难适应疼痛,药物疗效和缺乏信心的物理效应。

3.建立一套合理的心理护理:

3.1患者对真理的癌症应该是适度保守秘密,以免病人过于紧张和恐惧。

要知道他们的癌症病人,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和鼓励,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

3.2心理起源和恢复精神和生活指导,了解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以及意志和情感的作用,治愈疾病,消除与治疗相关的不利因素。

3.3及时维护,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病人的心理活动,消除悲观情绪。

病,化疗的患者的特征。

3.4调动各地的病人护理的病人,在家庭中的微妙变化,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他爱家人,病人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患者会增加心理悲观。

3.5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优雅,适宜温度为生活环境的患者。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配合治疗,治疗以达到目标。

4.局部毒副反应的护理:

静脉注射的化疗药物,如在血管渗漏会引起局部刺激,组织糜烂,坏死,疼痛。

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血液分娩后拔出针头;泄漏区域注射50-200毫克氢化可的松,以减少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也可用于利多卡因和密封圈;局部可用冰块冷24小时,避免热敷,金黄粉加凡士林或50%硫酸镁湿敷外敷后24小时。

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尤其是药物浓度过高,是一个更可能的原因,累了静脉变性,疼痛。

防治方法是由小静脉注射计划,并合理降低药物浓度,减慢输液速度。

5.其他反应:

恶心,呕吐,厌食或溃疡,做好解释工作,化疗前,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紧张,适当使用镇静剂或抗呕吐药的化疗前,在同一时间注射的化疗药物能自觉地聊到病人,分散。

可在治疗前,如长春新碱充分说明有神经毒性反应,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麻木,疼痛,四肢震颤等现象,这些反应,应是耐心向病人解释,多数患者会逐渐消失停药后。

有些药物可以使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所以病人下床活动或行走在湿滑的地面上,应避免摔跤引起骨折。

6.护理经验和结论:

根据癌症病人,理解,文化素质,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农村来的病人,一般采取“躲”的`道理是指,如肺告诉他,“肺结核”,肝癌告诉他“肝硬化”,让病人树立信心。

时间长了,有些病人会知道一些“隐藏”,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单间或者双人间住,尽量减少病人的“知情”的机会,避免在病人情绪低落,信心丧失治疗。

初步交谈,一些知识修养,乐观的病人,它必须知道有他的病情略知一二,我们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沟通。

有人说“化疗”二字,可反射性产生了恐惧,恐惧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告诉患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化疗是开发“高效率”的方向,使化学疗法和化学疗法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的最佳效果,但这些副作用可以用药物,即使是轻微的反应被阻止,在停止化疗后很快就会恢复。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病人心情轻松舒展,有一定的帮助治疗。

护理人员细心的观察,分析等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化疗期间大多数癌症患者,可以消除恐惧,绝望,偏执,保持情绪稳定,在“现实”面前正确的态度,并愉快地配合治疗,并获得满意的疗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肿瘤患者中,心理和行为干预,及时有效,帮助患者消除癌症死亡的误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张继良。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32(8):5.

[2]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9.2.

[3]陈小红,吴姜华,陈萍。

肺癌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10(5):492.

[4]左文述,徐忠法,刘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1篇)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1篇会计毕业论文题目(专科)一、财务管理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