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精选6篇)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第1篇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
科
生
毕
业
大
作
业
需要完整版请点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题
目: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内容摘要
梁式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是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制造和架设均比较方便,使用广泛,在桥梁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梁式桥种类也很多,也是公路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梁式桥跨径大小是365JT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365JT交通、桥梁365JT设计和365JT施工各方面的成就。本文主要介绍了名梁式桥的结构形式、施工、加固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梁式桥;施工;加固
I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2 1 梁式桥概述.......................................................3
1.1 梁式桥的类型................................................3 1.2 连续梁桥....................................................3 1.3 悬臂梁桥....................................................3 1.4 简支T型梁桥................................................3 1.5 连续刚构桥..................................................3 2 梁式桥的施工.....................................................4
2.1 支架法......................................................4 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4 2.3 悬臂灌注法原理..............................................4 3 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缺陷及加固方法...........................6
3.1 主跨跨中的下挠..............................................6 3.2 裂缝........................................................6 3.3 梁桥加固方法................................................6
3.3.1 增大截面加固法........................................6 3.3.2 粘贴钢筋加固法........................................6 3.3.3 粘贴钢板加固法........................................6 3.3.4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6 3.3.5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6 3.3.6 增设承重构件加固法....................................6 未来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势...........................................7
4.1 桥梁结构形式多彩多姿.......................错误!未定义书签。4.2 新型材料擎起大跨、轻质桥梁.................错误!未定义书签。4.3 桥灵路畅与环保相得益彰.....................错误!未定义书签。结 论.............................................................8 参考文献............................................................9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引
言
桥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伴随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及其时代精神风貌。19世纪是钢桥世纪,近代冶金工业提供的优质钢材使桥梁技术实现了一次飞跃,跨越能力由几十米扩大到了500米左右。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上占我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对于中小跨径的永久性桥梁,无论是公路桥梁或者城市桥梁,都在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因为这种桥梁具有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以及美观等多种优点。
公路桥梁交通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从“七五”开始,公路建设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阶段,近几年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桥方面知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各项规范也有了较大的变动。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概述
1.1 梁式桥的类型 1.2 连续梁桥 1.3 悬臂梁桥 1.4 简支T型梁桥 1.5 连续刚构桥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梁式桥的施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桥跨结构(包括简支、悬臂和连续体系)在各种类型的桥梁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梁式桥梁也就成为桥梁施工中最常见的桥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可分为就地施工和整体预制安装两大类。
整体预制安装是指桥跨结构在专门的预制场地制造后,运往工地进行整孔架设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一般来说,预制安装法施工的优点是:上下部结构可平行施工,工期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小,质量易于得到保证;有利于进行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设置专门的预制场地和必要的运输、吊装设备。随着吊运设备能力的不断提高,预制工艺的不断完善,现在预制安装的施工方法已在国内外得到普遍采用。
就地施工是指桥跨结构在桥位上进行建筑的一种施工方法(包括整孔在脚手架或其它支架上和分段悬臂灌筑等)和就地拼装。就地施工无需预制场地,不需要大型吊运设备,但是存在这工期长、施工质量不如预制方法容易控制,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大,以及施工中需要较多的模板、脚手和其它辅助设备等缺点。但对于一些非标准化设计的桥梁及大中跨度的桥梁,特别是对于悬臂和连续体系的桥梁、斜拉桥等,一般采用就地施工的方法。近年,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法在常用跨度桥梁施工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下面重点讲一下桥梁就地施工中目前常用的支架法、移动模架法和悬臂灌注法。
2.1 支架法
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2.3 悬臂灌注法原理
悬臂灌注法又称无支架平衡伸臂法或挂蓝法。它是以已建成的墩顶节段(0号块)为起点,通过挂蓝的前移对称地向两侧跨中逐段灌注混凝土,并施加预应力使其与已完成梁段连成整体的悬出循环作业方法。悬臂法施工可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T型连续刚构、连续梁桥和其它类型的桥梁上使用。
悬臂法施工中桥墩顶部的梁体块体(统常称为0号块),因混凝土体积大,一般都要就地灌筑,同时为了拼装挂蓝,往往对悬臂根部节段(即1号段)也与0号块一同就地灌筑,为支撑这部分重量,就要在桥墩两侧搭设临时支承托架。当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桥墩较低时,托架可支承在桥墩承台或地基上,桥墩较高时,则可利用桥墩锚设托架。0号段钢筋、预应力管道十分密集,预埋件多,混凝土灌注难度大,施工难度大,必须制订详尽的工艺细则,搞好培训和交底。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缺陷及加固方法
3.1主跨跨中的下挠 3.2 裂缝 3.3 梁桥加固方法
3.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3.3.2 粘贴钢筋加固法 3.3.3 粘贴钢板加固法 3.3.4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3.3.5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3.3.6 增设承重构件加固法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未来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势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结
论
桥梁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有可能从技术上满足建筑文化的美学功能要求。很多大城市的桥梁建筑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美学因素有的时候还可以对桥梁结构选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更加重视桥梁建筑的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的景观设计,桥梁建筑的美学因素将对斜拉桥的建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梁式桥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
梁式桥施工与加固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毛瑞祥.《基本资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徐光辉.《梁桥》(上、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4]汪祖铭.《墩台与基础》[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公路桥涵设计手册》编写组.《墩台与基础》[M],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M].1989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M].1997 [8]易建国主编.《桥梁计算示例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第2篇
姓名:,性别:,生于年月日,身份证号为,于年月至年月在本校学习,成绩合格,达到(高中,中专)毕业标准,准予毕业。毕业时间为年月,其毕业证编号为。现因毕业证书遗失,特此证明。
毕业院校
(毕业学校印章)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第3篇
引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一篇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引文的选取是一个重要标准。首先, 引文及其相关内容是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背景或文献综述的主体。其次, 引文是选题依据的重要来源之一, 只有充分了解其他人的工作, 才能找出其中的不足, 找到自己的突破点。第三, 引文也部分决定了论文选题的新颖程度和反映了论文进入学科的前沿领域状况。同时, 从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 博士学位论文及相关学术论文的引文, 甚至会影响到作者在研究中的地位。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大体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方向是研究核心期刊被学位论文的引用情况[1,2], 主要目的是期刊评价;另一方向是研究学位论文引用其他文献的情况, 其目的之一是为图书馆的文献采集与收藏提供依据[3,4,5,6,7,8,9], 后一方向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 目前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不少研究的样本量不足, 许多研究样本只有50篇左右, 有的甚至只有20多篇, 不足以反映引文的分布规律;二是对学位论文的学科差异关注程度不够, 不少研究仅仅围绕一个单一学科展开;三是对学位论文的引文衰变规律研究不足。为此, 笔者选取了917篇博士学位论文, 以增加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以院系为参照系同时考察多个学科;以普赖斯指数为测度指标, 分析博士学位论文的衰变情况。
二、数据与指标
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来自大连理工大学13个院系的971篇博士学位论文的154775条引信息, 这些博士学位论文均在2005-2009年这5年内提交大连理工大学的图书馆, 并以Word文档的形式存储。借助Excel, 我们从中提取了论文的引文信息。由于技术限制, 样本不含以PDF格式存储的学位论文。因此, 类似数学系这样全部以PDF文档格式提交的院系未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以提交学位论文的院系作为学位论文学科划分, 虽未必严谨, 但足以反映学科间引文的差异性。13个院系的院系名称、论文数及引文数见表1所示, 院系的名称选用“学部制”建立之前的缩写名称。
2. 指标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6项指标来测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的学科差异。6项指标分别是:篇均引文数、中文引文比例、外文引文比例、普赖斯指数、中文普赖斯指数与外文普赖斯指数。
普赖斯指数最早是由科学计量学的创始人之一D普赖斯在1971年提出, 使用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与总引文数的比值作为测度引文衰变的指标[10]。普赖斯指数越高, 衰变得越快, 代表作者引用了更多最新发表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一般都在2-3年以上, 远远超过期刊论文的写作时间, 因此, 除了5年引文窗口的原始普赖斯指数 (PI5) , 笔者也设计了10年引文窗口的普赖斯指数 (PI10) 作为观察引文衰变的指标。实际上, 在以前的研究中, 一些科学计量学家也采用过2年引文窗口的普赖斯指数来测度期刊引文的衰变[11]。
三、结果与分析
1. 篇均引文数与中、外引文比例分析。
表2给出了13个院系的篇均引文数、中文引文比例和外文引文比例。13个院系的总体篇均引文数位159.40, 远远高于期刊论文的篇均引文水平, 反映出博士学位论文的信息含量远远高于期刊论文。总体的外文引文比例达到66.07%, 大多数院系的外文引文比例都超过50%。虽然土木与水利学院、电气系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外文引文比例不到一半, 但也超过了40%。较高的外文引文比例表明大连理工大学的科学研究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 经过排查, 90%以上的外文引文来自英文文献。
比较13个院系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均引文数可以看到, 环境与生命学院、化工学院的篇均引文数最高,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电气系、电信学院较低。这与相关学科期刊论文篇均引文数的分布比较类似:一般来说, 生物与化学类期刊论文的篇均引文数要高于工程类以及人文社科类期刊的篇均引文数。
从引文的中外文分布来看, 物理学院、化工学院、环境与生命学院的外文引文比例最高,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土木与水利学院、电气系的中文引文比例最高。不难发现, 偏重自然科学的院系外文引文比例较高, 偏重传统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社科类院系的中文引文比例较高。管理学院是13个院系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院系, 尽管管理学渗透很多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因子, 但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外文引文的比例却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类之间, 反映出管理学科的自然与工程学科属性的一面。
2. 引文衰变分析。
引文衰变的差异由两个不同引文窗口下的整体、中文和外文普赖斯指数测度, 相关数据列于表3。不难发现, 首先, 无论总体还是局部, 5年引文窗口还是10年引文窗口, 外文引文的普赖斯指数最低, 整体引文的普赖斯指数次之, 中文引文的普赖斯指数最高。其次, 除船舶学院 (49.39%) 外, 12个院系以及总体样本的10年普赖斯指数均高于50%, 表明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约有一半是在论文完成前的10年内发表的。再次, 单从外文引文的普赖斯指数而言, 5年引文窗口的普赖斯指数平均值为19.90%, 仅有材料系等6个院系高于平均值, 船舶学院等7个院系低于平均值;10年引文窗口的平均值为50.12%, 仅有材料系等5个院系高于平均值, 船舶学院等8个院系低于平均值。
与最初的设想不同, 引文窗口的选择对于院系普赖斯指数的排名影响不太明显, 不同引文窗口下同一类普赖斯指数的院系排位最多相差3位。具体来看:环境与生命学院、电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各项普赖斯指数较高, 反映这4个学院的博士生对于新文献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不同点在于,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侧重于最新中文文献, 环境与生命学院、电信学院侧重外文文献, 机械工程学院相对均衡。物理学院、工程力学系、船舶学院的普赖斯指数相对较低, 表明这3个学院的博士生相对侧重于经典文献。
虽然不同引文窗口下同一类别的普赖斯指数院系排序大体相同, 但同一引文窗口下不同类别普赖斯指数排序却差异明显。例如, 在5年引文窗口下, 管理学院的中文引文普赖斯指数排名第一, 但它的外文普赖斯指数却排名最后;环境与生命学院的情况与管理学院相反, 它的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排在第一位, 中文普赖斯指数却排在倒数第三位。不过, 并不是中文引文普赖斯指数排序较高院系, 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排序就一定低, 电信学院在13个院系的中文和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排序中均名列前茅。换而言之, 中文与外文引文的普赖斯指数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性或逆相关性。
对比篇均引文数、中外文引文比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篇均引文数多少、中外文引文比例的高低与对应的引文普赖斯指数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 机械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的篇均引文数相对偏低, 但它的整体引文普赖斯指数却较高;环境与生命学院的整体篇均引文数与整体的普赖斯指数则都在13个院系的前列。
3. 与期刊论文普赖斯指数比较。
“参考文献的模式标志科学研究前沿的本质。”[12,13]普赖斯的这句名言, 对博士学位论文来说也是如此。由于普赖斯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研究的前沿水平, 因此为考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前沿水平, 下面进一步对博士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普赖斯指数加以比较。为此, 选取中国自然科学顶级期刊《中国科学》系列英文版和世界科学顶级期刊Nature与Science的论文引文数据, 测算其普赖斯指数。
表4给出了《中国科学》系列英文版、Nature和Science的篇均引文数和普赖斯指数, 数据获取自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 (SCI-E) , 发文时段限定为2005-2009年, 文献类型限定为研究型论文 (Article) 与综述论文 (Review) 。
从表4可知, 不考虑A辑数学, 《中国科学》系列各期刊的5年普赖斯指数超过30%, 10年普赖斯指数接近或超过60%, 分别高于表3所示博士学位论文25.24%和57.84%的5年、10年普赖斯指数。更令人吃惊的是, Nature与Science的5年普赖斯指数就已经接近50%, 10年普赖斯指数甚至超过了70%, 反映出这两份期刊的论文作者对于学科前沿异乎寻常的关注, 也表明这两份期刊确实代表了世界科学前沿领域的最高水平。与之相比, 博士学位论文的普赖斯指数有较大差距。
应当指出, 博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普赖斯指数之所以存在甚大差距, 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一般结构规范都要进行较为详尽的文献综述, 兼顾与论题相关文献的历史与现实研究状况分析, 由此导致引用相关领域历史经典文献较多, 而反映前沿领域最新文献引用相对较少;而期刊论文更多地关注相关领域最新前沿进展, 引用最近年份的论文较多, 其普赖斯指数自然相对要高。另外, 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均引文数平均达160篇, 远高于期刊论文的篇均引文数30篇左右, 其引用最近论文所占比例较少, 普赖斯指数较低, 当在合理之中。
如果把SCI收录的英文版《中国科学》普赖斯指数, 视为反映论文达到一般国际前沿水平的指标, 而把博士学位论文的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 作为进入国际前沿水平高低的指标, 那么基于上述分析, 可以假定博士学位论文普赖斯指数接近和达到《中国科学》普赖斯指数的2/3, 算作博士学位论文进入国际前沿水平的门槛。大连理工大学的5年引文窗口的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平均值近于20%, 10年引文窗口的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平均值超过50%, 都达到或超过了英文版《中国科学》普赖斯指数的2/3, 因此它反映出博士学位论文在整体上进入了国际研究前沿水平, 但半数以上院系的外文引文普赖斯指数却低于平均值, 表明这些院系的博士学位论文真正达到国际研究前沿水平尚须做极大的努力, 而且与Nature与Science的普赖斯指数相比, 多数博士研究生对于学科前沿信息的把握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四、结论与讨论
1. 研究结论。
借助篇均引文数、中文引文比例、外文引文比例、普赖斯指数、中文普赖斯指数、外文普赖斯指数6个指标, 我们分析了来自大连理工大学13个院系的917篇博士学位论文, 结论如下:
外文引文尤其是英文引文的高比例表明外文参考文献在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的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博士学位论文篇均引文数的多数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与期刊论文相似。在大连理工大学, 偏重自然科学的学位论文, 篇均引文数较高;偏重传统工程学科以及社科类的学位论文, 篇均引文数较低;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均引文数介于自
学位论文引文的中文普赖斯指数高于外文普赖斯指数, 显示中国博士研究生在最新成果的关注上, 仍偏重中文文献。
环境与生命学院、电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各项普赖斯指数较高, 这4个院系的博士生对于新文献更加关注;物理学院、工程力学系、船舶学院的普赖斯指数相对较低, 这3个学院的博士生相对侧重于经典文献。
引文窗口的选择对于院系普赖斯指数的排名影响不太明显, 5年与10年引文窗口的普赖斯指数院系排名大体相同。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与外文引文的普赖斯指数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性或逆相关性, 博士学位论文篇均引文数高低、中外文引文比例的高低与引文普赖斯指数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普赖斯指数虽然整体上反映出进入了国际前沿水平, 但仍然普遍低于相关领域的中国顶级学术期刊, 更远低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反映多数博士研究生对科学前沿的敏感程度仍有待提高。
2. 讨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不同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着明显的引文差异。因此, 我们在制定博士学位论文引文规范时, 必须具体学科具体考虑, 而不能用简单的一刀切解决问题。
从反映论文研究前沿的普赖斯指数看, 假定外文引文的常规普赖斯指数 (即5年引文窗口) 达到20%, 即博士学位论文最近5年引文比例占1/5, 作为进入国际研究前沿水平的门槛, 那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整体上接近国际研究前沿水平, 但多数院系却未进入这个门槛。为使博士学位论文进入国际前沿领域, 鼓励和引导博士生关注和参阅反映本学科前沿领域进展与趋势的最新文献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连理工的日子 第4篇
第一天的活动从破冰运动开始。本以为是一个锻炼体能的小活动,在教授的解释之下才恍然大悟,原来“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破冰运动就是为了打破来自各地的营员互不相识的尴尬局面!
“你好,我叫陈美潼,来自吉林松花江中学,我喜欢看书、画画,很高兴认识你!”简单的开场白让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开始有了心灵的接触,原本僵硬的嘴角浮现了笑意,原本偷偷打量的眼光也开始毫无顾忌地碰撞。
开营仪式上,大连理工大学辉煌的历史令我惊叹,傲人的成就使我唏嘘不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先生的一番演讲也让我感慨众多。
演讲分为四个方面,为什么创新、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如何开拓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文化与经济、政治不断交融、影响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我们青少年不正是国家创新的主力军吗?一席讲座让我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些许规划,感知了肩上的重担。
接着是参观大船集团。通过工程师叔叔的细心讲解,我们了解了船的吃水深度、航行路线、上层建筑等基础知识。
紧接着,我们开始制作船模,即便最终船模的速度较慢,也不能直线航行,但我们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因为我们为此付诸了时间与汗水,一张张计划图纸,一道道铅笔划过的计划轨道,一块块剪裁的图板,无一不展示出我们的努力。
参观结束后,我们松花江队聚集成小队开始准备节目,想为七天的营员生活划下完美的句号。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宿舍中为一个小小的动作争长论短,为每一个小笑点劳心费神,在长夜中商量劇本……
付出就会有回报,表演结束时满场的掌声让我们心花怒放。努力的过程虽然很艰辛,但胜利的果实却如此甜美!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第5篇
——郭东明校长2014届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亲爱的2014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毕业典礼,为4687名本科生和3381名研究生庆贺和壮行!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毕业生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奉献在工作一线的教职员工表达衷心的感谢!向一直关心学生成长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此刻的心情很复杂——有激动,有伤感,也有忐忑,因为你们即将阔别熟悉的校园、老师和同学而踏上新的征程、开创新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你们在“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指引下,褪去了曾经的稚气,多了些成熟与睿智,内心更是充满力量和期待,我想这样的变化不仅是你们大工求学数载的印证,更是你们对母校的最好回馈。
这段时间,校园里到处都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毕业氛围。我看到你们身穿学位服和毕业文化衫,在校园里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看到你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毕业生活动,从微信、微博的互动到校园嘉年华的现场展示,你们都在用行动传递着青春的正能量,为学弟学妹做了很好的表率。同学们,感谢你们的努力和对大工精神的传承!而正是这种努力和进取的精神,才有了大工这些年的蓬勃发展。在今天,这一切都将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记忆。
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32年前,在我的本科毕业典礼上,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雷天岳的致辞,他对我们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我们成为永远有干劲,永远保持进取心和事业心的人;二是希望我们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在今天,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和学长,我也有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希望你们积极思考、高位思考,前行路上目光远大。同学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顺境有逆境,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沮丧,而其中能够始终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力量的就是积极的思考和远大的志向。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无事不可为。人生是否有成就,取决于志向的大小。我是大工77级的本科生,由于文革,高考10年停招,77年
恢复高考时全国考生达到570万人,但录取的人数不足30万人,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的同学最小的15岁,最大的30岁,有很多人是参加工作后重返学校学习,虽然当时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十个人住在一间宿舍里,还常常停电,但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国家给予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憧憬着有一天可以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我想这是我们那一代人当时的思考和共有的志向。而你们这一代人,成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盛世中,汲取着国富民强带给你们的营养和自信,你们更有活力、有知识、有胆识,你们的站位理应更高,目光理应更远。同学们,哪个时代都会有问题,哪个时代也都会有机会,你的思考决定你的行动,你的行动成就你的理想。希望各位同学积极思考、高位思考,建立远大志向,将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同自己的人生理想连在一起,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二是希望你们踏实做事,平凡之中彰显优秀。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如果说积极思考、目光远大是仰望星空的话,那我们还需要做好眼前的事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做任何事情上都应该脚踏实地,抱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同学们,在你们当中有的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有的报考公务员,有的投身企业,也有的自主创业,等等,这里面应该有很多都是你们喜欢的事情,但肯定也会有你们不太喜欢的事情。显然,做喜欢的事容易,做不喜欢的事情难,我始终认为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说明你是有能力的,而如果连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都能做好,那才是一种本事,更是一种优秀。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铁饭碗”,并不是说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的饭,而是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光发热、可以吃上饭。美好属于自信者,机会属于开拓者,奇迹属于执着者,能永远做好当下的事,能坚持做正确的事,就一定是成大事者、是成功者。我知道,大家的手机里、微信中一定会有很多的励志故事、心灵鸡汤,这些精神滋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行胜于言。我希望你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本职工作做好,把应该做的事做好,以彰显大工人的优秀,成为可堪大用、担重任、成大事的人生赢家。我期待有一天,我的手机和微信里能传来你们的成长故事和你们言之由衷的人生感悟。
三是希望你们德才双修,做一个胸怀博大、品行高尚的人。同学们,平日里你们听到的,更多是要求你们如何去做事,时间久了,“做人”的方面很容易就被忽视了。人的一生忙于两件事:“做人和做事”,其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是一门学问,更是知易行难的事情,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我信奉这样一句话:人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心胸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困难对于能干者是一笔财富,对于成大事者是一种历练,对于投机者是一块绊脚石,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越是有困难的时候,越是有机遇的时候。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们要学会将吃苦当作一种激励,将挫折当作一种磨练,就像学校精神中“海纳百川”一样,用豁达的心胸去包容一切。今天你们毕业了,但这不是人生学习的结束,走入社会后更需要学习,需要持续学习,需要你们主动地去学习,并要学以致用,从而增长能力,把握机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另外,要懂得感恩。饮其流者怀其源,要感恩国家、学校和家庭所给予你们的一切。从今天起,你们应该更多的思考能够给这个国家、学校和家庭做些什么,如何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回馈母校、反哺家庭,成为你们学弟学妹们效仿的楷模,成为新一代优秀的大工人,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母校是家、是故土、是港湾,无论外面的世界多好,都无法割舍你们对母校的眷恋和热爱。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奔赴八方,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请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母校都会牵挂着你们、关注着你们,更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你们。作为校长,我不会忘记你们对母校的期盼、对母校的意见与建议,把建设美丽强盛的大工作为己任。刚才樊校友对在大工学习多年未见凌水河畔流水潺潺感到遗憾,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大工,我相信当你们作为校友回到学校聚会时,一定能看到凌水河畔的潺潺流水和美丽的校园景色。也请你们永远心系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大工永远是你们的家,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第6篇
来源:沈阳日报
东大、大连理工首次按专业网晒就业情况 哲学、法学专业不吃香。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欧阳丹 高巍)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就业率均达到95%,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东大为95.3%,大连理工为94.9%。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近日,我省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分别公开了2014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是两所大学首次按专业公布就业率。
报告显示东大的数字媒体技术、环境工程、城市规划等11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而大连理工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29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省其他高校也将陆续晒出各自的就业情况。 根据报告,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4成学生选择了升学;部分工科专业就业率100%,人文类专业就业情况较差。
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实验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8个专业就业率全部达到100%,成为全校唯一一个实现全部就业的学院。
此外,辽宁省教育厅及省委高校工委去年9月底曾对我省经济学等38个本科专业开展综合评估。今后高校就业率低的专业,将会被淘汰。此前,辽宁省的辽宁财贸学院新闻学、渤海大学广播电视学等10个专业被停止招生。而新设专业未接受评估之前,招生规模不得超过一个班。
东大2014届研究生就业情况
学院 专业 就业率
文法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00.0% 公共管理硕士 100.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80.0% 伦理学 75.0% 科学技术哲学 86.4% 政治经济学 100.0%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84.2% 政治学理论 1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0.0% 行政管理 9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94.1% 国际法学 83.3% 社会保障 100.0% 思想政治教育 75.0% 科学技术史 100.0% 外国哲学 33.3% 合计 90.8% 外国语学院 英语笔译 100.0% 俄语语言文学 100.0% 英语语言文学 100.0% 日语语言文学 100.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0.0% 英语口译 100.0% 合计 100.0% 艺术学院 音乐学 100.0% 设计艺术学 100.0% 合计 100.0% 工商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 100.0% 国际商务硕士 91.7% 工业工程 92.9% 会计硕士 92.3% 金融学 93.8% 产业经济学 100.0% 国际贸易学 100.0% 数量经济学 83.3% 管理科学与工程 95.7% 会计学 100.0% 企业管理 97.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00.0% 工商管理硕士 93.1% 合计 94.6% 体育部 体育人文社会学 87.5% 体育教学 40.0% 合计 69.2% 理学院 基础数学 78.6% 计算数学 88.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75.0% 应用数学 100.0% 运筹学与控制论 90.0% 理论物理 80.0% 凝聚态物理 87.5% 分析化学 92.6% 物理化学 84.6%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0.0%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00.0% 固体力学 100.0% 应用化学 100.0% 光学 100.0% 无机化学 80.0% 有机化学 75.0% 系统理论 80.0% 无线电物理 66.7% 材料物理与化学 85.7% 应用统计硕士 85.7% 化学工程 91.7% 系统分析与集成 100.0% 合计 89.4% 资源与土木 矿业工程 96.2% 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93.8% 岩土工程 100.0% 结构工程 95.7%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100.0% 矿产普查与勘探 100.0% 采矿工程 100.0% 矿物加工工程 95.8% 环境工程 95.0%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100.0% 摄影测量与遥感 10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88.2% 建筑与土木工程 88.2% 合计 96.1%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学 99.2% 材料加工工程 98.1% 冶金物理化学 88.9% 钢铁冶金 98.3% 有色金属冶金 97.4% 工程热物理 90.0% 热能工程 93.8% 化学工艺 100.0% 环境科学 65.0% 化学工程 86.7% 制冷及低温工程 83.3% 冶金工程 94.4% 材料工程 94.7% 合计 95.0%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00.0% 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94.4% 机械设计及理论 97.0% 车辆工程 100.0% 流体机械及工程 100.0% 化工过程机械 90.9% 机械工程 96.5% 合计 97.4% 信息科学 电气工程 97.6% 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94.1%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00.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0.0%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00.0%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00.0% 通信与信息系统 95.8% 信号与信息处理 100.0%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96.3%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00.0% 系统工程 95.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97.3% 导航、制导与控制 100.0% 计算机系统结构 95.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95.5% 电路与系统 100.0% 控制工程 98.2% 计算机技术 98.8% 合计 97.5%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100.0% 合计 100.0% 中荷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96.3% 与信息工程学院 合计 96.2% 生命科学 生物化工 100.0% 与健康学院 生态学 100.0% 合计 100.0% 江河建筑学院 建筑学 85.7% 合计 85.7% 全校 总计 95.3% 东大2014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学院 专业 就业率 文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85.0% 行政管理 89.7% 公共事业管理 93.5% 法学 87.8% 经济学 89.3% 新闻学 96.6% 哲学 94.1% 合计 90.6% 外国语学院 英语 90.2% 日语 100.0% 俄语 94.7% 德语 100.0% 合计 95.7%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98.1% 艺术设计 94.5% 合计 95.8% 工商管理学院 金融学 100.0% 工商管理 87.5% 工业工程 100.0% 会计学 95.0%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5.2% 市场营销 96.2% 合计 95.4% 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89.8% 材料物理 95.8% 工程力学 96.6% 应用化学 91.1% 信息与计算科学 86.8% 数学与应用数学 100.0% 合计 92.0% 中荷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81.1% 与信息工程学院 合计 81.1% 生命科学 生物工程 100.0% 与健康学院 合计 100.0% 学院 专业 就业率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5.7% 材料科学与工程 97.0% 冶金工程 94.0% 环境科学 91.7% 热能与动力工程 97.8% 合计 95.5%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95.0% 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6.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7.0% 工业设计 100.0% 合计 96.8% 信息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6.2% 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96.7% 自动化 96.2% 测控技术与仪器 93.0% 电子信息工程 90.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5% 电子科学与技术 98.3% 合计 95.9% 软件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100.0% 信息安全 95.7% 软件工程 95.3% 合计 95.6% 江河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 100.0% 建筑学 89.5% 合计 94.1% 体育部 社会体育 92.0% 合计 92.0% 资源 资源勘查工程 93.3% 与土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93.3% 土木工程 97.8% 环境工程 100.0% 测绘工程 92.6% 采矿工程 95.8% 矿物加工工程 95.8% 合计 95.8% 全校 合计 95.0% 大连理工2014届研究生就业情况 学部学院 专业 就业率 电子信息 合计 99.76% 与电气工程学部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00.00%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00.00% 电机与电器 100.0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0.00% 电路与系统 100.00% 电气工程 100.00% 电子与通信工程 100.00% 环境工程 100.00% 集成电路工程硕士 100.00% 计算机技术 100.0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00.00% 计算机系统结构 10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0.00%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00.00% 控制工程 100.00%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00.00%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00.00% 生物医学工程 100.00% 通信与信息系统 100.0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00.00% 物理电子学 100.00% 系统工程 100.00%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 100.00% 运筹学与控制论 100.00% 信号与信息处理 97.14% 管理与经济学部 合计 97.20% 产业经济学 100.00%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100.00% 国际贸易学 100.00% 环境管理 100.00% 技术经济及管理 100.00% 交通系统工程 100.00% 金融工程 100.00% 金融管理 100.00% 金融硕士 100.00% 金融学 100.00%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100.00% 旅游管理 100.00%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00.00%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100.00% 物流工程 100.00% 系统分析与集成 100.00% 系统工程 100.00% 项目管理 100.00% 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 10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96.67% 工业工程 93.75% 企业管理 92.45% 会计学 90.00% 化工 合计 91.57% 与环境生命学部 安全工程 100.00% 安全技术及工程 10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0.0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0.00% 功能材料化学与化工 100.00% 化工过程机械 100.00% 流体机械及工程 100.00% 膜科学与技术 100.00% 能源化工 100.00% 制药工程硕士 100.00% 作物遗传育种 100.00% 化学工程 95.88% 有机化学 95.83% 物理化学 94.74% 化学工艺 93.62% 化学工程与技术 93.33% 应用化学 93.10% 工业催化 92.68% 分析化学 90.91% 生物工程 90.00% 生物化工 89.58% 高分子材料 88.89% 无机化学 88.89% 精细化工 88.00% 环境工程 85.90% 环境科学 84.62% 药物化学 84.62% 环境科学与工程 83.3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3.33% 药物工程 70.00% 运载工程 合计 98.52% 与力学学部 车辆工程 100.00% 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 100.00% 动力学与控制 100.00% 航空航天力学与工程 100.00% 计算力学 100.00% 计算数学 100.00% 流体力学 100.00% 生物医学工程 100.00% 水声工程 100.00% 岩土与环境力学 100.00%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00.00% 应用与实验力学 100.00%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98.11% 工程力学 97.53% 固体力学 80.00% 外国语学院 合计 76.47% 翻译硕士 80.0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5.76% 英语语言文学 75.00% 学部学院 专业 就业率 建设工程学部 合计 97.63% 道路与铁道工程 100.00%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0.00%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100.00% 结构工程 100.00% 空间信息技术及工程应用 100.00%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00% 市政工程 100.00%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100.00% 水利水电工程 100.00% 岩土工程 100.00% 建筑与土木工程 96.88%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96.55% 水文学及水资源 96.15% 土木工程管理 95.65% 水工结构工程 95.45% 水利工程 92.86% 供热、供燃气、通风 88.89% 及空调工程 材料学 85.71% 建筑与艺术学院 合计 86.36% 建筑技术科学 100.00% 艺术设计硕士 100.00%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97.14% 城市规划与设计 75.00% 美术学 66.67% 美术硕士 50.00% 人文 合计 82.52% 与社会科学学部 公共管理硕士 100.00% 教育管理 100.00%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100.00% 区域经济学 100.00% 社会保障 100.00% 行政管理 100.00% 传播学 92.31% 民商法学 91.67% 教育经济与管理 90.00% 科学技术哲学 87.50% 思想政治教育 76.92% 马克思主义哲学 62.50% 高等教育学 60.00% 伦理学 6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0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60.00% 艺术硕士 50.00% 中国近现代史 50.00% 软件学院 合计 100.0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0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0.00% 软件工程 100.00% 数学科学学院 合计 95.7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0.00% 计算数学 100.00% 金融数学与保险精算 100.00% 应用统计硕士 100.00% 运筹学与控制论 100.00% 应用数学 90.91% 基础数学 85.71% 体教部 合计 100.00% 运动人体科学 100.00% 物理与光电 合计 90.48% 工程学院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00.00% 神经信息学 100.00% 生物物理学 100.00% 原子与分子物理 100.0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95.65% 光学工程 95.45% 理论物理 94.12% 等离子体物理 88.24% 光学 87.50% 凝聚态物理 77.78% 机械工程 合计 97.78% 与材料能源学部 材料表面工程 100.00% 材料工程 100.00% 材料加工工程 100.00% 材料连接技术 100.00% 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 100.00% 材料物理与化学 100.00% 材料学 100.0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00.00% 动力工程 100.00% 工程热物理 100.00% 工业工程 100.00% 机械电子工程 100.00% 流体机械及工程 100.00%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00.00% 凝聚态物理 100.00% 热能工程 100.00% 生物医学工程 100.0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98.96% 机械工程 96.50% 机械设计及理论 96.00% 动力机械及工程 95.24% 精密仪器及机械 92.86% 制冷及低温工程 92.86% 能源与环境工程 91.30% 微机电工程 83.33% MBA 工商管理硕士 61.11% 总计 94.90% 大连理工2014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学部学院 专业 就业率 创新实验学院 合计 100.00%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0.00% 电子信息工程 100.00%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0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00% 土木工程 100.00% 自动化 100.00% 电子信息与电气 合计 97.71% 工程学部 电子信息工程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 100.00% 自动化 98.9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44% 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 98.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6.88% 生物医学工程 95.83%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95.4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强化) 92.73% 管理与经济学部 合计 95.37% 工商管理 100.00% 人力资源管理 100.00% 物流管理 10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0.00% 金融学(英语强化) 95.89%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 91.49%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 85.71% 金融学(双学位) 84.6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 80.00% 化工与 合计 94.19% 环境生命学部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艺) 100.0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00.00% 环境工程 98.31%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 98.04% 应用化学 96.0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5.45% 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 94.12%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 94.0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93.88% 化学工程与工艺 93.75% (能源化学工程) 安全工程 92.86% 化学工程与工艺 92.86% (催化化学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 92.06% 生物技术 91.67% 生物工程 90.00% 制药工程 89.66% 环境科学 85.71% 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实验班) 85.19% 机械工程 合计 96.51% 与材料能源学部 材料物理 100.00% 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 100.00% 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 100.00% 热能与动力工程(涡轮机) 10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8.6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8.25% (英语强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 96.97% 金属材料工程 96.77% 金属材料工程(无损检测) 95.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4.2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 93.75% 测控技术与仪器 93.33% 物流工程 93.33%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与环境) 93.1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制冷与低温) 90.48% 工业设计 87.50% 建设工程学部 合计 97.66% 交通工程 100.00% 土木工程(双学位) 100.00% 土木工程 98.5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7.73% 工程管理 97.50% 土木工程(英语强化) 97.37%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97.10% 水利水电工程 96.92% 建筑与艺术学院 合计 98.13% 雕塑 100.00%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100.00%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100.00% 建筑学 98.28% 城市规划 95.65% 工业设计 95.00% 人文 合计 82.79% 与社会科学学部 公共事业管理 93.75% 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 90.70% 汉语言文学 84.85% 广播电视新闻学 83.78% 法学 67.50% 哲学 57.14% 软件学院 合计 94.44% 软件工程(日语强化) 95.92% 软件工程 94.37% 网络工程 91.67% 数学科学学院 合计 95.95% 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 100.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9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95.08% 外国语学院 合计 85.07% 日语 100.00% 日语(双学位) 100.00% 英语 89.29% 英语(双学位) 80.00% 物理 合计 91.95% 与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96.6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92.31% 应用物理学 86.27% 运载工程 合计 98.19% 与力学学部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0.00%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 98.28% 工程力学 96.81%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92.31% 总计 95.00%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