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读后感
东京审判读后感(精选6篇)
东京审判读后感 第1篇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的名言。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话。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傲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投票纸,把笔拿起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当最后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傲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
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不错,特别是在军事法庭里的戏,那种刷的声音,很有震撼力。那几个日本演员,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边的几位老人家,都说他们像真人。松哥演当然一个字形容“棒”。几乎全部的英文台词,虽然我听不懂讲什么(当然,下面有中文翻译),但是能听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时间在这方面。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里面松哥只有的几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声音,本人不敢恭维。
东京审判个人觉得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内容还不够多,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把东京审判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
东京审判读后感 第2篇
虽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在审判开始,关于各国法官座次排序的时候,中国被排在了美国英国之后,然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应该排在第二位,而不是在英国之后。
在面对卫勃庭长说:“这次审判是采用英美体系,对于这次审判是件愉快的事情”,梅汝H博士据理力争说:“这是国际法庭,并不是英美法庭。我来东京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日本侵略长达五十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审判日本战犯,是一件严肃、沉重的任务,绝不是愉快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打过霸权主义的存在,大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着政治。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样在政治上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梅汝H博士的据理力争为中国赢得的不仅仅是面子,更是尊严。()这其实是对中国的一种侮辱,梅汝H博士据理力争,争得第二的位置,挣得其实不是位置,而且不仅仅是面子,更是中国的尊严,更是对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肯定。
广濑一郎作为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在上庭的时候提出要求庭长卫勃回避本次审判,而且对法庭上的所有的法官的资格提出异议,认为这次审判完全依据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和偏见,依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民间感情来主宰这些曾经为亚洲和平和共同繁荣呕心沥血的公务人员的生命,对法庭的公正性严重质疑,也为法律的尊严感到悲哀。还说日本同中国之间的战争只是兄弟间的争吵。我想他是多么愚蠢,竟然把那么残酷的战争说得那么轻松。那么多的人命在他的眼里似乎一文不值,这样的人又是多么的可悲,一点都不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他们受军国主义、大日本主义、天王主义的毒太深,但无论如何战争是错误的,他们应该承认而不是狡辩。
在《东京审判》过程中,在问到发动这场法西斯战争是否有罪的时候,土肥原贤二、板恒征四郎等等一声声无罪,在我耳边环绕很久都无法散去,一声声无罪,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想他们怎么这么顽固不化,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做的很正确。对待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手软,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我对审判中东条英机的话语记得最深刻,他说,日本帝国的政策乃至当年合法,其职位的官吏所奉行的方针,不是侵略也不是剥削,只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程式列事。他还说如果他和他的同僚无罪释放的话,他还会继续发动战争。看到这里不仅心里生气,而且有点担心。生气的是日本竟然把发动这场战争说成是正义的,好像他们受审判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现如今,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战争,参拜靖国神社等等。日本的各种动画片、电影进驻中国,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意识,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而如今中国却很少有人记得那八年的战争,中国对这方面的教育业越来越少。现如今的中国人沉浸在各种娱乐之中,各地大办娱乐节目,其实这会麻痹中国人的意识。作为当下大学生的我,其实以前也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好好了解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的教育也应该更加重视那段历史的教育,接受经验教训。
书本开头通过梅汝H博士给我们描述了战后横滨和东京的凄凉落寞的惨象。横滨和东京所有的工厂都被炸毁,街道也都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受伤的民众。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杀死了日本十多万民众。美国在东京投下两千五百万吨的汽油弹,炸死东京八万多人。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烧杀抢掠,在南京杀了30多万普通民众和士兵,中国总共死了三千五百多万人,无数的地方被毁灭,成为一片废墟。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发动的这场法西斯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不仅是对中国的灾难,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这给我以巨大的震惊,我知道利益是战争的目的,但是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重要吗?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值得敬畏吗?生命不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吗?难道在他们眼里生命就那么不值钱吗?我始终坚信生命永远不应该被利益所代替。
试论日本对东京审判的研究及启示 第3篇
一、研究阶段
从东京审判至今,根据其研究成果及特点,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后初期。整个东京审判期间,日本各媒体均报道了审判过程,而日本朝日新闻法庭记者团力度最大。1946—1949 年,朝日新闻社法庭记者团编辑,日本新闻社出版《东京审判》是迄今为止与东京审判同步撰写、编辑、出版的对东京审判过程介绍最为详细全面的专著,因编辑于事发同时,因此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随后,远东国际军事审判研究会编辑的《远东国际军事审判研究》(1947)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公判记录刊行会编辑的《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公判记录》(1948—1949)相继出版,这给当时日本国内外了解东京审判的人们提供了很大帮助。著名政治思想学者丸山真男、法学家戒能通孝等发表了不少颇有见解的文章,对东京审判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1946 年11 月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成立的“审判研究会”也指出“每个国民都应充分反省、改变认识。”总体而言,战后初期日本国内媒体和学者对东京审判的重要意义均给予积极评价。
第二阶段为50 年代—60 年代。这一阶段对东京审判持少数异议的印度法官帕尔的个人意见书成为东京审判论最大话题,帕尔法官个人意见书达1000 多页,主张25 名被告全体无罪,否认法庭管辖权与全面共同谋议罪行,虽然他的个人意见书并未在法庭上宣读,但日本保守势力都十分拥护帕尔观点,2005 年靖国神社建立的“帕尔博士显彰碑”亦是其显著代表。1952 年,田中正明的《帕尔博士的日本无罪论》的出版,其观点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东京审判的批评者,东京审判日本辩护团副团长清濑一郎在荐辞中说:“帕尔的判决书是世纪性的重要发言,主张东条、荒木等A级战犯全员无罪,其理由是尽其条理,依国际法做了克明的表达。在国际法学以至于文明史上,都是重大的文献。”其后,于1967 年撰写的《秘录东京审判》一书,是辩护方观点最直接、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事实上,“帕尔法官在主张被告全体无罪的同时也认为无法否认日本的战争犯罪中虐待俘虏以及对平民实施大规模暴行等事实,也就是说,帕尔只是认为无法证明被告的不作为,而并非一定是宣称日本无罪。”(粟屋宪太郎语)
第三阶段为70 年代。1972 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中日关系缓和发展。同时,持续10 年之久的越南战争招致日本国民的反战情绪,东京审判研究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1971 年美国学者理查德·迈尼尔的《胜者的正义》一书出版,成为东京审判研究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英文作品,迈尼尔的著作全面肯定了帕尔意见书,本书也成为此后日本国内东京审判否定论者的宣传武器,其中“胜者之审判”论争一直延续至今。
第四阶段为80 年代—90 年代。1980 年代,日本跨入世界经济大国,其言行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1983 年,日本文部省审定修改历史教科书、长篇纪录片《东京审判》的上映及其积极的广告宣传活动,形成日本社会关注东京审判的高潮。1983 年,在东京召开了第一次东京审判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汇集了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东京审判研究学者和唯一健在的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荷兰法官洛林。研究著作主要有细谷千博、安藤任介、大沼保昭三人撰写的《追问东京审判国际研讨会》等。同时,该时期BC级战犯的研究增多,如内海爱子《朝鲜人BC级战犯的记录》等就是例证。同时,也有代表辩护方观点的著作,如田中正明的《东京审判是什么》等。
90 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萧条,出现所谓的新民族主义(修正主义)运动,公开支持部分违背历史事实的言论。“慰安妇”问题成为导火线,东京审判再次成为社会话题。对于东京审判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数量上较之前有了更大的增加,研究角度也有新的变化,1995 年战争结束50 周年纪念出版的有关东京审判的书籍比之前任何一个单独的年份都多。主要研究著作有粟屋宪太郎参考了国际检察局第一手资料,编写的《东京审判资料——国际检察局的询问证书》、《战争责任战后责任》以及由NHK出版其编写的《通往东京审判之路》、《东京审判论》等,大沼保昭的《从东京审判到战争责任的思想》对如何面对战争责任做了深入探讨等。与此同时,1993 年非自民党联合政权的细川首相直率地承认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1995 年包括自民党在内的三党联合政权下的村山富市首相承认日本“通过殖民统治与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并发表了“表示痛切反省和真心道歉的心情”的村山谈话。
第五阶段为21 世纪。进入21 世纪,东京审判重新出现在公众话语中,其背景是靖国神社之争,时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从2001年至2006年在任期间年年都去参拜,受靖国神社之争的刺激,东京审判终于在2005 年战争结束60 周年,2006 年东京审判开始60 周年纪念时又成为讨论的中心话题。
近年来,有学者以新视角研究东京审判,积累了新的研究成果,有许多超越或试图超越由右翼和左翼辩论造成的传统的、不可调和的二元性。如日暮吉延的《东京审判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权力和规范》、《正确解读东京审判》等,试图考察国际背景下东京审判作为一个政策的总体情况;户谷由麻的《东京审判二战后法律和正义的追求》审视了东京审判对国际刑法发展的重大意义;武田珂代子的《东京审判中的翻译》从审判的口译形式、语言专家个人档案、口译制度等角度着重对审判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客观研究,探讨了语言翻译对于东京审判的影响;大沼保昭的《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客观分析了战后国家、国民、媒体等的战争责任以及日本具体的战后责任问题;中里成章《帕尔法官印度民族主义和东京审判》一书客观分析了帕尔法官的主张,试图打破超越帕尔神话。同时,太平洋战争研究会也陆续发表了关于东京审判研究的著作,同时有许多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之间出版的反东京审判的书籍再版发行,如田中正明的《帕尔法官的日本无罪论》、清濑一郎的《秘録东京审判》等,都是否定东京审判的研究作品。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结果分析可见,日本学者对于东京审判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
对东京审判持肯定态度。1948 年11 月13 日,即东京审判发出判决书的日子,《朝日新闻》发表社论:“东京审判的判决对于日本历史和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和平决心的世界性表现。”与此同时东京审判肯定论者认为,在政治上,东京审判体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共同意志,审判在批露有关战争的事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定罪是日本为进行侵略战争和实施暴行应得的教训。在法律上,东京审判对于战后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审判原则奠定了现代国际刑法的基础,成为国际刑事法庭设立的重要步骤。同时,东京审判对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确立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东京审判持否定态度。以清濑一郎为首的东京审判被告辩护团的一系列学术著作是这种论调的理论基础,否定论者一致努力把东京审判说成一无是处,以反抗日本被打上犯罪国家烙印的耻辱,其观点主要有:审判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审判,即胜者之审判,是不公平的审判;东京审判适用的“破坏和平罪”、“反人道罪”属于事后法,违反“罪不溯前”原则;宣称进行的“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是为了解放亚洲;美国投掷原子弹、苏联违反日苏中立条约并未得到审判等。而帕尔法官的法庭异议书以及三次访日,迈尼尔的《胜者之正义》一书,被日本否定论者片面利用,成为他们否定东京审判的利器,甚至可以说在否定宣传和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指出审判未追究天皇的责任、追究主要战犯责任不彻底、没有审判其他责任者(财阀、媒体、日本国民等)而全面否定东京审判。
三、今后的研究趋势及启示
从东京审判开始至今,始终存在着正反双方不同声音,既有从客观角度出发的积极观点,同时也有否定东京审判的批判观点。肯定论者在指出东京审判产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审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否定论者则试图全面批判东京审判,帕尔法官的法庭异议书以及迈尼尔的“胜者之审判”被其大肆利用,直到今天亦是如此。一些话题始终被学者讨论,例如关于胜者之审判、天皇的责任、战争责任、东京审判史观、日本无罪论等。对于东京审判的研究日渐增加,研究成果不断扩大,研究角度也呈多样化,而从20 世纪80 年代起,随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局资料的逐步公开,掌握了新的第一手资料的历史学家试图摆脱这种非此即彼的诠释,如日本现代史学家粟屋宪太郎发现了一批一手文件,主要是国际检察局的审讯前记录,这些文件显示东京审判既不是一场复仇的审判,也不是一个正义的审判,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一位置。近年来,这种研究趋势更加明显,试图超越对于东京审判评价的单纯二元性。东京审判留下的浩瀚卷宗,对日审判涉及国际社会众多国家,对其研究远非一人之力可完成,需要众多研究者分担,共同研究。
东京审判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际审判,有着非凡的重要意义。审判涉及法理、法律、历史、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对此研究也是异常复杂艰辛。同时,东京审判是在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环境背景之下进行的,因此研究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当时国际背景,不能孤立片面对待。正因为东京审判的重要意义以及特殊的国际背景,使得东京审判的研究成为一项浩瀚工程,同时研究必要性更加突出。帕尔法官的法庭异议书被日本否定论者大肆利用,“帕尔神话”成为其宣传否定东京审判的武器,而在国内缺乏对于帕尔法官异议书的深入研究,应是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
2011 年5 月3 日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对于东京审判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作为二战中最大的受害国,战后的东京审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中国与东京审判为主题的研究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此外,还有辩方证据研究、东京审判中的翻译问题研究、东京审判遗留问题研究、BC级战犯审判以及法官意见书研究等,同时历史、法律、国际关系的学科交叉性质会越来越强。东京审判深刻影响了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东京审判研究将对我们认识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改善中日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要: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审判都体现了人认识日本人的战争观及启示或有裨益。
《东京审判》,审判了什么? 第4篇
1931年,75年前的9月18日,久驻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终于按捺不住自己膨胀的野心。炮轰东北军,占领沈阳,开始了吞并中国的军事大侵略。
炮火纷飞中、尸横血溅中、呻吟哀痛中,弱势的中国被强横、野蛮、残暴的日本欺凌着、侮辱着、践踏着……
中国在流血,心在流血。肢体在流血……
中国在痛苦,在哀嚎,在怒吼……
博弈的双方已经疲惫不堪。在耗过了忍受的极限,中国将要同日本这个孤注一掷的强兽再做一搏时,强大的美国向日本一击,日本战争恶兽轰然倒下。
历史是那样的残酷,又是那样的无情。
历史是这样的真实,又是这样的荒谬。
血腥的双手还带着刚刚凝结而成的黑红血痂,杀人者已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善恶如何对弈?真相怎样表明?
人类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能够扼住邪恶的头颈——让它低头:但,这还不够。还要用人类正义和智慧的灵光来照耀,照出战争恶魔的丑陋灵魂——这就是电影《东京审判》。在战争后的心灵废墟上,《东京审判》拨开历史的灰烬,冷静地反观半世纪前的中国和亚洲的疤痕,尽管依然疼痛。
《东京审判》以民间情绪和官方反映这两条并行的线索揭示了中心:不仅审判了过去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战争罪犯,而且也以理性审判了人类的观念和社会秩序的现状。
《东京审判》审判了人类的正义和野心。广濑一郎为兽行的强奸涂抹人性追求快乐生理本能的脂粉,东条英机把侵略说成是兄弟相助的美好和温情。在日本侵略者的眼里,他们的侵略就是爱——他们因为“爱”而杀戮,为了“友情”而掠夺,所以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普照大地的太阳正在发出灿烂的光辉——侵略就是正义!侵略者的逻辑使是非没有了界限,正义与邪恶的区分也荡然无存!愤怒的法官给予这些可耻的狡辩以无情的讽刺和严厉的驳斥。《东京审判》这样判决: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尊严、利益是不可侵犯的。无视别国和其他民族的独立、尊严和利益的共荣、关心与爱只不过是侵略野心的画皮。侵略违背正义而永远被谴责!
《东京审判》审判了思想的愚昧和专制。东京的战犯们虽然无可辩驳而低头认罪,但因为政府的愚民政策,使许多日本民众不了解战争的真相,不以侵略为耻辱,反因失败而羞怒,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我们不禁思考:日本民众为什么甘愿为公然侵略的天皇而献身?当他们像禽兽一样残暴而毫无同情心地屠戮中国、朝鲜以及其他土地上的愚氓时,是否怀疑过对天皇的信仰?
证人田中隆吉在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战争内幕时,正是对侵略者罪行的重击,律师广濑一郎“你是日本人吗”的喝问肯定令他恐惧和耻辱——为被排斥于自己民族之外的“背叛”而恐惧,为自己民族犯下的罪行而耻辱!当和田正夫把子弹射向弘二时,是对侵略战争最深刻的怀疑和坚决的反对:他酗酒度日,是他不敢更不愿清醒地面对这种痛苦的自我麻醉:他以长跪来赎罪,但一个人的正义力量到底有多大?当自己的心志在东条英机九死不悔的表白中彻底被击溃时。他以自己民族最古老和最决绝的自杀表明了自己对民族的绝望!他们还不曾泯灭人类的良知和自己的判断。他们为人类良知的丧失而痛苦,为自己正义的坚持而遭受心灵的折磨。他们在天皇专制下痛苦挣扎!
当美国把战火的余烬引到日本国土上时,日本人也用人类的公平法则为自己辩护:我们是平民,不应遭受战争的荼毒!但日本军人杀害了多少亚洲平民?他们可曾想过?愚昧的日本狂热青年已经丧失了人类的反思能力,面对着战争的鲜血和荒谬,已经无法平衡人类理性和良知下的爱恨感情,因精神撕裂而金石俱焚!北野枪杀了和田正夫和芳子,酒馆的老板娘也被人暗杀。政府的专制导致了民众的愚昧狭隘、自私冷漠、狂乱盲从。这是自我的毁灭,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东京审判》审判了世界的公正与强权。没有公正就没有正义,而公正的获得需要努力和争取。虚弱的中国在搏斗后的鲜血和伤痛中艰难地站起来时,坐在勇敢者席位上的却是跪着求生的英国人。美国试图以自己的强大来排定英雄座次。中国法官代表梅汝璈适时提出抗议,梅汝璈的坚决斗争,使审判伊始就显得沉重和紧张。正如梅汝礅所说:伤痕累累的中国人,经历了日本铁蹄践踏的中国人。不是为了愉快而来,而是为了公正而来!公正是通过较量而取得的!他的义正词严和决绝的勇气。使公正的天平一时不再倾斜!“支那猪滚出日本”的辱骂和“我们是被美国人打败”的无耻叫嚣更让梅汝璈感慨不已我们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侵略者,所以日本在失败后仍然肆无忌惮!在量刑的较量中。梅汝璈抱着必死的决心,以自己的生命和智慧为人类的正义作出诠释:公正自在人心!但公正也不是坐等而来,它需要努力,需要勇气、智慧、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但东京审判绝对公正吗?检查官约瑟夫·季南在判词中宣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为了维持日本天皇的统治。——但,这个战争的罪魁祸首却在同麦克阿瑟秘谈之后,不予被起诉,逃脱了法庭的审判!美国以自己的利益和刽子手做了一笔不可告人的肮脏交易!这是对“最公正的英美法律体系”的最有力的讽刺!强权者规则在当今世界依然通行,但它不可能永远畅通无阻!公正是人类发展应坚守的坐标,它需要人类共同的道义坚持和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努力。
《东京审判》审判着人类的历史良知,并警醒那些还处在仇恨与爱的狂热中的人们:自私、野心和愚昧是把人带入痛苦的根源!如果不坚持以正义、宽容和公正之心来处理历史和现实,毁灭人类的战争恶魔还会卷土重来!电影灰暗和压抑的背景正暗示了人类争取光明征途中的挫折和艰难。
东京审判读后感 第5篇
(一)在中国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其中有一段历史深深的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那段日子里,多少爱国人士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希望挽救自己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对战犯的审判中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代价。《东京审判》记录了这一审判过程。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那深沉的声音,带着我们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对战争罪犯的审判随即开始。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来自美、中、苏、法、英、的11名法官相继奔赴东京。受当时国民政府委任,梅汝璈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大公报》记者肖楠随行报道此次审判。1946年4月19日,审判正式开始。审判过程中,日本辩护律师团副团长广濑一郎公开置疑所有法官的资格,其疯狂和嚣张令法官们震惊。7月5日,审判继续开庭,面对山口正夫的缄默,国际检察局亮出神秘王牌,前日军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和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相继出庭,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让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事实和分裂中国的阴谋浮出水面。血的证据面前,东条英机、土肥原贤
二、板垣征四郎等战犯心惊肉跳,度日如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单独单元进行审判。松井石根极力狡辩、抵赖、推卸、否认,中国检查组当庭展示搜集到的证据,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实在世人面前展现,让包括和田芳子在内的日本人陷入信仰坍塌的痛苦之中。土肥原贤二以他多年做特务头子积累的经验,利用英美法系的漏洞保持沉默,使得检察团及法官们无从下手。板垣征四郎在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燠面前低下了头颅;东条英机在季南面前彻底溃败。东条英机失利的消息传遍日本,被仇恨吞噬的北野杀害哥哥正夫、妹妹芳子,最终在肖楠的手里熄灭仇恨的火焰。审判因量刑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体现维护民族荣辱,体现他爱国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国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中方会因座次安排此事提出异意,并且会据理力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安排中方代表参加就已经是对中国的厚待了,而且还没把中国安排在苏联代表旁边,这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异意时,用的是很平和的态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团重视这个安排来表现对所有战胜国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会议前,法官团秘书通知梅汝璈准时并着正式法官袍参加会议时,他的凝思表现出他对公正安排的怀疑。果不其然,维持原来的安排。这次,梅汝璈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抗议,用力地合上笔记本,决断地起身离席,留下满场的谔然。韦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释,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达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最多、时间最长、损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签署次序来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欲退出预演,以示抗议。即使这样一个小问题,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征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及对死去的数百万亡灵的哀悼。韦博以这只是彩排供媒体拍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及中美关系来试图打压梅汝璈,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权势,他说的“如果这些照片和报道传回国内,我的软弱令国人蒙耻”、“我对这是麦克阿瑟的决定表示怀疑”及“我会向我的政府申请,如果不获批准,我将自行辞职”充分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坚持。他是中国的法官,意味着他要为中国做到一名法官应该做到事,尽到他的责任。梅汝璈这个11人的法官团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对其肃然起敬。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也体现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他始终维护着自己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所以在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当时,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在审判日本罪犯的过程中,用尽自己一切所能用到的方法来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他的爱国之心不就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地方吗?
在本书中,日本人也有他们的爱国之心。
北野雄他是爱国的,他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所热爱的国家会在中国犯下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正处兵荒马乱之际——长岛原子弹事件刚使日本人民损失惨重,国家首领又被送上军事法庭。每一个日本青年都对外国势力充满了无限憎恨。他认为是中国给日本带来了灾难。当他知道弟弟战死在中国战场时,他更加痛恨中国,他心里的复仇的种子不断增长。当正夫告诉他弘已使他杀死的,这导致他疯狂了。偏狭的国恨家仇以及当时军国主义的过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终走向毁灭。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相信看完这部影片,很多观众会重燃爱国之情,也相信很多观众也增加对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决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结果。
爱国主义绝对不是无尽的仇恨,对他国的鄙视,而是要我们学习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国势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大喝一声:“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东京审判读后感
(二)日本发动的法西斯战争,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深久的隐痛。战争就像一个怪兽,吞噬着生命、荣誉、国土,也在吞噬着热血和理想。如今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人们淡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中日八年战争,看了《东京审判》并不是要我们引起我们对日本的仇恨,而是告诉我们事实,让我们记住历史,接受教训,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生活。
虽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在审判开始,关于各国法官座次排序的时候,中国被排在了美国英国之后,然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应该排在第二位,而不是在英国之后。
在面对卫勃庭长说:“这次审判是采用英美体系,对于这次审判是件愉快的事情”,梅汝璈博士据理力争说:“这是国际法庭,并不是英美法庭。我来东京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日本侵略长达五十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审判日本战犯,是一件严肃、沉重的任务,绝不是愉快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打过霸权主义的存在,大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着政治。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样在政治上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梅汝璈博士的据理力争为中国赢得的不仅仅是面子,更是尊严。()这其实是对中国的一种侮辱,梅汝璈博士据理力争,争得第二的位置,挣得其实不是位置,而且不仅仅是面子,更是中国的尊严,更是对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肯定。
广濑一郎作为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在上庭的时候提出要求庭长卫勃回避本次审判,而且对法庭上的所有的法官的资格提出异议,认为这次审判完全依据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和偏见,依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民间感情来主宰这些曾经为亚洲和平和共同繁荣呕心沥血的公务人员的生命,对法庭的公正性严重质疑,也为法律的尊严感到悲哀。还说日本同中国之间的战争只是兄弟间的争吵。我想他是多么愚蠢,竟然把那么残酷的战争说得那么轻松。那么多的人命在他的眼里似乎一文不值,这样的人又是多么的可悲,一点都不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他们受军国主义、大日本主义、天王主义的毒太深,但无论如何战争是错误的,他们应该承认而不是狡辩。
在《东京审判》过程中,在问到发动这场法西斯战争是否有罪的时候,土肥原贤
二、板恒征四郎等等一声声无罪,在我耳边环绕很久都无法散去,一声声无罪,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想他们怎么这么顽固不化,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做的很正确。对待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手软,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我对审判中东条英机的话语记得最深刻,他说,日本帝国的政策乃至当年合法,其职位的官吏所奉行的方针,不是侵略也不是剥削,只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程式列事。他还说如果他和他的同僚无罪释放的话,他还会继续发动战争。看到这里不仅心里生气,而且有点担心。生气的是日本竟然把发动这场战争说成是正义的,好像他们受审判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现如今,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战争,参拜靖国神社等等。日本的各种动画片、电影进驻中国,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意识,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而如今中国却很少有人记得那八年的战争,中国对这方面的教育业越来越少。现如今的中国人沉浸在各种娱乐之中,各地大办娱乐节目,其实这会麻痹中国人的意识。作为当下大学生的我,其实以前也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好好了解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的教育也应该更加重视那段历史的教育,接受经验教训。
书本开头通过梅汝璈博士给我们描述了战后横滨和东京的凄凉落寞的惨象。横滨和东京所有的工厂都被炸毁,街道也都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受伤的民众。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杀死了日本十多万民众。美国在东京投下两千五百万吨的汽油弹,炸死东京八万多人。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烧杀抢掠,在南京杀了30多万普通民众和士兵,中国总共死了三千五百多万人,无数的地方被毁灭,成为一片废墟。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发动的这场法西斯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不仅是对中国的灾难,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这给我以巨大的震惊,我知道利益是战争的目的,但是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重要吗?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值得敬畏吗?生命不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吗?难道在他们眼里生命就那么不值钱吗?我始终坚信生命永远不应该被利益所代替。
正如梅汝璈博士说的:“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我并不是提倡我们要记恨日本人民,要报复他们,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不应该止步不前,要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教训,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
东京审判读后感
(三)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
国际审判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 第6篇
电影《东京审判》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序幕。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们渐渐了解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体会到这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扞卫自己的尊严。此外,为了加深观众们对该电影背景的认识,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有奖竞答环节,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在深深地沉思中观众们对我国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个人的价值观也有质的飞跃。
作为此次电影播放活动的负责人,我深知此次活动的价值并不但是为同学们提供有一个看电影娱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活动为让同学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段重要的历史,让同学们看到国人的尊严。历史不应该只是回忆,而应该是时刻警惕我们的警钟,让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中国曾经的苦难,中国人扞卫国家尊严的坚定与努力。当今,虽然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但是这更需要历史鞭策国人,让国人不骄不躁,更好地建设国家。
东京审判读后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