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检测范文
电化学检测范文(精选12篇)
电化学检测 第1篇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各题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
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
B.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
C.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干冰;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会有红色物质产生。
2.下列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 。
A.金刚石:C ; B.乙醇:CH3OH ;
C.熟石灰:CaCO3 ; D.乙醇:CH3OH.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冰水混合物 ; B.空气 ; C.盐酸 ; D.医用酒精。
4.下列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而这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最低的是 ( ) 。
A.NO; B. NO2; C.NH3; D.N2.
5.由两种元素组成两种氧化物, 这两种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这两种元素是 ( ) 。
A.O和C ; B.H和O ; C.Na和O ; D.S和O.
6.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
undefined2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7.有如图示的反应, 请根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L、M、N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没有配平 ;
D.L、M两种物质中可能有气体物质。
8.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 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中子数为26, 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 。
A.48; B.26; C.22; D.4.
9.物质的用途能体现出物质的性质。下列用途体现该物质的性质, 说法错误的是 ( ) 。
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 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碱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 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 以下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 ) 。
A.Cu; B.O ; C.OH-; D.H2O.
二、填空及简答题 (本题共6个小题, 共38分)
11. (4分)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并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硫酸钾______、______;氢氧化镁______、______;
12. (6分) 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 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金刚石、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干冰、生石灰、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纯碱。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第一组物质中不同物质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第二组物质中不同物质是, 理由是______;第三组物质中不同物质是______, 理由______。
13. (6分)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定律。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O2固体中通入CO2气体,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undefined
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______, 这种物质的名称______, 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14. (6分) 实验室将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在正极得到的气体是______, 正极得到的气体的质量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
15. (8分) 有四种元素A、B、C、D, 已知A元素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 B元素和A元素可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元素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D元素和A元素组合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气体且有毒。请回答:
⑴ 写出元素的名称:A______、D______;
⑵ B和A可组成两种化合物, 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⑶ C和B可组成一种化合物, 其化学式是______。在这种化合物中, C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⑷ 写出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6. (8分) 有A、B、C、D四种物质, B、C两种物质由相同的三种元素组成;A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B 两种物质能燃烧且生成D 和水。C物质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且不稳定易分解出D物质的液体化合物 (常温下) ;D物质在大气中含量高了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回答:
⑴ B、C两种物质可能的化学式是B、______C、______;
⑵ A、D两种物质可能的化学式是A、______D、______;
⑶ 写出B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⑷ 假设C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且化学式为
C2Hx OH,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undefined
则x的值是______。
三、实验题 (本题共2个小题, 共20分)
17. (8分) 有下列实验装置图, 是某学生用来检查实验前气密性的, 请回答问题:
⑴ 请回答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⑵ 上述四个装置中, 不能用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
⑶ 在上述四个装置中, 可用来制取氢气的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8. (12分) 在粗盐的提纯中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部分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
⑴ 在粗盐提纯的操作过程中, 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填仪器序号) , 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 (填仪器或用品的名称) ;
⑵ 在操作过程中, 有三个步骤都必须要用到一种仪器, 这种仪器在第二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 在第三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 在第四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
⑶ 如果有一包粗盐, 其成分是氯化钠和一种不溶解于水的固体物质, 如要将这包粗盐的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来, 你用的操作步骤有______步, 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写出这几步操作的名称即可) ______。
四、计算题 (本题共2个小题, 共12分)
19. (4分) 100 g CO和CO2 的混合物中, 已知CO和CO2 的质量比是14∶11, 求这种混合物中两种物质各多少克?
20. (8分) 有铁粉和镁粉共80 g , 和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如果得到氢气4g .求:
⑴ 两种金属的质量各是多少克 ⑵ 反应中共消耗氯化氢 (HCl) 多少克
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个小题, 共30分)
1.C ; 2.A ; 3.A ; 4.C ; 5.B; 6.D ; 7.A; 8.C; 9.B; 10.D.
二、填空简答题 (本题共6个小题, 共38分)
11. (4分) K2CO3、138, Mg (OH) 2、58.
12. (6分) 第一组:冰、是化合物而其余的是单质;第二组:生石灰、是金属氧化物而其余是非金属氧化物;第三组:纯碱、是纯净物而其余是混合物 (每空1分, 以上内容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13. (6分) Na2CO3, 碳酸钠, 46∶12∶48. (每空2分)
14. (6分) undefined、氧气 (写O2 也得分)
8∶1 (每空2分)
15. (8分) ⑴ A:氧元素, D:碳元素 (各1分) ;⑵ H2O、H2O2 (各1分) ;⑶ NH3、-3 (各1分) ;⑷ NH4HCO3 (2 分, 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
16、 (8分) ⑴ C2H5OH、H2CO3 (2分, C物质也可能是醋酸, 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⑵ A:CH4、D:CO2 (各1分) ;undefined分, 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⑷ 5 (2分) 。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分小题, 共20分)
17. (8分) ⑴ a、试管 b、烧杯 c、长颈漏斗 (各1分) ;⑵ A (1分) ;⑶ B、C、D (2分) 、undefined分, 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
18. (12分) ⑴ ①③⑤⑦ (2分, 全部填对才给分) , 滤纸 (1分, 填漏斗架不填滤纸不给分, 只填滤纸给1分) ;⑵ 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动散热 (3分, 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⑶ 五, 称量混合物、溶解、过滤、干燥过滤物 (杂质) 、称量干燥后的物质 (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各1分) 。
四、计算题 (本题共2个小题, 共12分)
19. (4分) CO的质量:56 g ; CO2的质量:44 g .
20. (8分) ⑴Fe的质量:56 g ;Mg的质量:24g ⑵ 146 g .
电化学检测 第2篇
目前用于甲醛的测定方法很多,许多分析方法也是与采样方法联合使用,相辅相成。甲醛的检测方法主要可分为光谱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感技术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兴的高科技领域。传感器法主要基于电化学原理,具有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快速灵敏等优点,同时还可以直接现场检测甲醛浓度,检验当时显示出结果,以满足快速检测甲醛的要求。根据甲醛气体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的不同,其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物型、聚合物型、金属纳米粒子型以及其他材料甲醛气体传感器。1.基于氧化物的甲醛气体传感器
金属氧化物甲醛气体敏感材料是近年来研究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的气体敏感材料,它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灵敏度较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其中,基于金属氧化物的甲醛气体传感器主要集中在TiO2,SnO2,NiO,In2O3等氧化物材料上,这些金属氧化物对甲醛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制备的甲醛传感器也具有良好的性能。除了金属氧化物之外,一些半导体氧化物也表现出其在甲醛传感器上的优异性能,如SiO2。2.基于聚合物的甲醛气体传感器
随着研究的深入,利用甲醛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颜色变化,然后通过色谱法进行检测的聚合物甲醛气体敏感材料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Srinives S等人以伯胺官能化聚苯胺(PANI)纳米薄膜为基体制造了化学电阻传感器。这种聚合物材料传感器最低检测极限400×10-9,并且在丙酮和甲酸气氛下对甲醛有良好的选择。3.基于纳米材料的甲醛气体传感器
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对甲醛分子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Zhou Z L等人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Pt-Pd纳米合金沉积到全氟磺酸薄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通过该电极的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其电催化行为,结果表明,甲醛的氧化和电催化活性在10 μm~1 mm范围内呈现出线性关系,宽的线性范围和高灵敏度使得它在甲醛传感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4.基于其他材料的甲醛气体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第3篇
【关键词】纳米通道;电化学单分子;酶分子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enzyme molecules by the electrochemical single molecule analysis of the nano channel. Methods: Analyze the affinity interaction between thrombin and thrombin reagent by using hemolysin and lecithin free assembly to biological nanopores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molysin aperture to control single stranded DNA and double stranded DNA. Results: The current signal was terminated because the double stranded structure which made up with cervical loop structure could not pass through the hemolysin nanopore. In addition, under high voltage, the structure of the neck ring was destroyed, and the DNA of the neck ring was ssDNA. Conclusion: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NA solution chain time and the double chain sequ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neck ring, and the applied voltage is closely related.
Keywords:nano channel; electrochemical single molecule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13-02
凝血酶在临床医学领域当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其可以作用在血液当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其转变成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进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在临床当中主要应用于外伤、口腔、妇产科、消化道以及泌尿的止血[1]。本文筆者通过利用溶血素以及卵磷脂的自由组装形成生物纳米孔到,通过溶血素孔径的特性来控制单链DNA以及双链DNA通过孔径的时候不同电流下降,对凝血酶与是凝血酶试题的亲和作用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1.1.1主要试剂
其中包括有SA(溶血素)、APLI(卵磷脂)、盐酸、NEas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ris、正葵烷以及KCl。试验当中所使用的水全部为二次去离子水,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全部为分析纯。试验当中使用到的DNA片段全部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设计。
1.1.2主要仪器
仪器:Axonpatch200B,DigiData1440A,离心机,冰箱BCD-162AG,202-1A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BS124S电子天平、KQ-6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SZ-93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CJJ78-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磁力架、数值式水浴温度控制仪、可调式移液器、PHS-3DpH计以及气浴恒温振荡器。
1.2试验方法
1.2.1DNA储备液和缓冲溶液
(1)全部DNA储备液都要采取二次水稀释为10-4M;(2)缓冲溶液Tris-HCl(10mM,pH7.8,1.0MKCl):①:称取0.1213g Tris和7.455gKCI加入到80毫升烧杯当中加水溶解,采取稀释HCI调节pH一直到7.8;②:将以上溶液移到100毫升容量瓶当中加入水稀释一直到刻度线,即得0.01M Tris-HCl缓冲溶液。
1.2.2试验样品制备
(1)采取10 L10-4MSl注入样品管当中,采取Tris-HCl缓冲溶液稀释到10-6M,这个样品为G1;(2)采取10 L10-4MSl与10 L10-4MS2放在同一个样品管当中在37摄氏度之下孕育2小时,之后采取Tris-HCl缓冲溶液稀释到10-6M,这个样品为G2;(3)采取10 L10-4MSl与10 L10-4MS2放在同一个样品管当中在37摄氏度之下孕育2小时,之后向当中加入10 L5.0×10-4M的凝血酶在37摄氏度之下反应40分钟,之后计入970 L Tris-HCl缓冲溶液,这个样品为G3。
1.2.3卵磷脂处理
配制30mg·mL-1卵磷脂溶液:向盛有200毫克卵磷脂的瓶当中加入2毫升正葵烷,得到100mgmL-1卵磷脂溶液,选取60 l100mg·mL-1卵磷脂溶液,加入正葵烷稀释一直到200 l,即会得到30mg·mL-1卵磷脂溶液[2]。
1.2.4制备磷脂双分子层膜
(1)调整好相关仪器,采取1000 L的移液枪在检测槽的cis和trans端分别注入1毫升的Tris-HCl缓冲溶液,这个时候设置电压100mV开启检测,电流应该为无穷大显示过溢状态;(2)使用一个洁净的毛笔沾取一定量的30mg·mL-1卵磷脂涂抹在内部凹面上的小孔表面;(3)在电压100mV下运行工作软件,这个时候孔道处于封闭状态电流应该为0,这个时候打开膜电容界面观察膜电容的变化,当其上升和稳定的时候,即为磷脂双分子层膜成膜成功,这个时候可以停止运行软件,并且切换到电流-时间界面。如果这个环节下封闭状态电流没有为0或膜电容持续不稳定,则一定要把检测槽清洗干净重新开始[3]。
1.2.5在磷脂双分子层膜上形成纳米孔道
采取移液枪选取溶血素10 L 注入到cis端孔的表面,静止30分钟以后,打开工作软件,这个时候还必须要处于封闭电流状态,得到纳米孔道成形以后电流基线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突跃,这个时候即为成功形成纳米孔道,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电流基线在持续上线波动,则需要再一次制备磷脂双分子层膜。
2结果
因为颈环结构属于双链结构无法穿过溶血素纳米孔道卡在溶血素孔道当中,造成电流信号终止。另外,在高电压下颈环结构被破坏,颈环结构的DNA伸展为ssDNA。颈环结构卡在溶血素孔道当中,在高电压下颈环结构伸展,电流信号得以恢复。由于在140mV下颈环结构的伸展速度和DNA穿过溶血素纳米孔道的时候速度要比在120mV下速度快。G2结构是3`为适体S2与S1的杂交部分,5`端为颈环结构,这个时候的G2不管是3`端还是5`端在80mv电压之下全部无法顺利通过溶血素纳米通道,所以整个过程没有电流下降表现。
3讨论
DNA穿孔纳米孔道的时候,电流脉冲大部分集中在60pA左右。根据相关报道表明[4],在低电压下颈环结构无法顺利通过溶血素纳米孔道,然而在高电压下颈环结构被伸展开,可以顺利通过纳米孔道。本文结果显示,G3在G2的基础之上加入凝血酶的结果,加入凝血酶以后,凝血酶适体S2被脱离出来,这个时候的G3样品通过纳米孔道的时候样品就是颈环结构的S1。另外,结果显示,在比较高的电压之下通过的碱基数要比低电压要多,并且比较高电压下颈环结构的伸展时间要比低电压的时间短。
总之,颈环结构可以在高电压下被伸展开,可以顺利通过纳米通道。颈环结构DNA解链时间和双链序列没有关系,和施加电压有密切关系。凝血酶作用以后的dsDNA可以顺利通过溶血素纳米孔道能够看见凝血酶,与凝血酶适体有非常高的亲和力,可以将凝血酶适体从dsDNA当中脱离开。
参考文献:
[1]丁克儉,张海燕,胡红刚,等.生物大分子纳米孔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0,38(2):46.
[2]毓娟,揭雪飞,董新法,等.Ce02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2012,26(1):43-46.
[3]张梅,魏志锋,杜雪岩,等.CeO2包覆盖对TiO2传感器材料的氧敏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11,25(1):71-74.
电化学检测 第4篇
随着能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地下管道输运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地下管道铺设线路复杂, 穿越不同类型土壤和江河, 形成了许多地区性、全国性甚至洲际性大型管网。地下管线所用金属材料与复杂的外界环境介质接触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 导致严重的金属腐蚀, 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 管道腐蚀穿孔, 油气发生泄露而引起发火灾, 会对人民生命安全产生巨大隐患。因此, 地下管道腐蚀的检测与防护是长期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
1 地下管道腐蚀原理
地下管道腐蚀类型按腐蚀原理来分主要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生物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地下管线钢发生电化学腐蚀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存在氯盐腐蚀介质。金属在氯离子催化作用下发生氯盐腐蚀。电化学腐蚀发生时, 腐蚀原电池的阳极过程为金属的溶解, Fe局部失去电子形成Fe2+。阴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与氧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形成OH-。Cl-与阳极反应产生的铁离子Fe2+, 形成易溶的Fe Cl2·4H2O, 俗称“绿锈”。绿锈从阳极区向含氧量较高的土壤孔隙液迁移, 分解成为Fe (OH) 2, 俗称“褐锈”。褐锈沉积于阳极区周围, 同时放H+和Cl-, 它们回到阳极区使孔隙液局部酸化, 同时Cl-再带出更多Fe2+。氯离子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消耗, 作为中间产物, 起催化作用[1]。因此, 当金属表面绝对干燥时, 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然而绝对干燥的地下环境几乎是不存在的。地下污水等大量腐蚀性介质与管道壁接触, 将导致电化学腐蚀发生。由于土壤通常具有不均质性, 因此常见的是局部腐蚀称为点蚀或坑腐蚀, 并在点蚀坑内形成盐酸, 加剧蚀坑的发展而发生穿孔, 造成特大危害[2]。
2 地下管道腐蚀检测技术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现或避免大型石油天然气输运工程中地下管线钢腐蚀的发生和发展, 需要采用灵敏度高、定量准确而且能无损、经济的检测仪器快速、便捷地检测地下管线钢筋腐蚀的发生、发展速度以及破坏程度, 从而达到安全预警目的[3]。几种目前常见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如下。
半电池电位法:管线钢腐蚀时在钢表面会形成阳极区和阴极区, 在这些具有不同电位的区域之间, 土壤的内部将产生电流。钢表面层上某一点的电位可以通过和参比电极的电位作比较来确定。管线钢腐蚀电位和腐蚀状态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通过测试电位即可获得管道的腐蚀情况。半电池电位法简单、易行、经济, 可以在不扰乱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并且能得到很快的响应。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定性的评价管线钢腐蚀, 不能精确定量的测试钢腐蚀量的大小。除此之外, 电位法仅适应于电解质体系, 而且要求溶液中的腐蚀性物质有良好的分散能力, 以全面表征整个体系的腐蚀状态[4]。
线性极化法:又名直流极化电阻法, 源于1954年Stern和Geary发表的一篇论文所提出的快速腐蚀检测法。其著名的Stern公式为:Icorr=B/Rp。其中Icorr为腐蚀电流, Rp是腐蚀体系的极化电阻。通过给正在发生腐蚀的电极施加一个小电流, 测量体系的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极化电阻, 再使用Stern公式计算腐蚀电流数据。由于腐蚀电流与腐蚀速度成正比, 所以线性极化法可以直接定量表征地下管道腐蚀程度。该方法优点是灵敏度很高, 能够精确检测到较低的瞬时腐蚀速率。其缺点与半电池电位法相似, 只能适应于电解质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场合, 测试范围较小[5]。
交流阻抗谱:将地下管线钢腐蚀体系简单地表示为由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的等效电路, 在保证不影响电极体系性质的情况下, 对该电路施加一个小幅正弦交流电压 (电流) 信号, 由电流 (电压) 响应来计算电极反应参数, 进而得到管线钢/土壤界面的双电层电容、土壤电阻等各电路元件值以及管线钢腐蚀速度、土壤腐蚀机理等信息。采用交流讯号的电化学技术最早应用于基础电化学, Dawson[6]于1978年首次运用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混凝土中钢筋中的腐蚀行为。交流阻抗法是一种暂态频谱分析技术, 施加的电信号对腐蚀体系的影响较小, 通过解析管线钢阻抗谱和土壤阻抗谱可以评价管线钢腐蚀变化和土壤溶液体系变化, 对于由Cl-引起的地下管线钢的局部腐蚀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电化学噪声法:正在发生腐蚀的电极表面会出现的电位或电流随机自发波动的现象。土壤溶液中Cl-吸附在管线钢表面活性点上, 这些活性点包括金属的夹杂物 (Mn S, Fe S等) 、第二相沉淀、空穴、氧化物膜中的缺陷及空位等。伴随腐蚀电化学反应过程, 亚稳态蚀点形核。形核的亚稳态蚀点由于重新钝化的作用而失去活性或者发展成为稳定的蚀点, 这一过程中将会产生电流及电压的瞬态峰, 即电化学噪声。电化学噪声测试设备简单, 一般由三电极组成, 其中两个工作电极的尺寸、材质和表面状态完全相同, 通过捕捉噪声信息, 测出腐蚀位置 (区域) 噪声电位、噪声电流, 并运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得到噪声电阻。电化学噪声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均匀腐蚀、孔蚀、裂蚀、应力腐蚀开裂等管道腐蚀[7], 判断出管道腐蚀的类型, 评价腐蚀发生及发展程度。
3 地下管道腐蚀防护技术
涂层法:地下管道防腐必备和基本的防护措施。常用的防腐层材料有单层熔结环氧粉末 (聚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三层聚乙烯 (环氧粉末、聚合物胶粘剂, 聚乙烯层) , 以及石油沥青材料等[8]。
缓蚀剂法:将能够降低甚或抑制金属腐蚀的缓蚀剂添加到腐蚀介质体系中, 能显著提高腐蚀防护性能, 且简单便捷经济性好。现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阴极保护法:实际上是抓住化管线钢腐蚀过程中阳极反应必须同时放出自由电子的电化学本质。施加保护电流, 从源头上遏制了管线钢阳极反应放出自由电子, 使其电位等于或低于平衡电位, 就可使钢筋不能再进行腐蚀反应。阴极保护法从电源类型分, 主要有两种: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采用电化学上比钢更活泼的, 电位更负的金属 (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 作为阳极, 与被保护钢筋相连, 腐蚀本身来提供自由电子, 对钢筋实施阴极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以直流电源接通难溶性阳极, 发射保护电流, 负极与被保护钢筋相连, 阳极与钢筋处于连续电解质中, 使得钢筋全部表面都充分均匀接受电子, 实现阴极保护。国内已有相应的规范和较成熟的工艺[9]。
4 结论
地下管道腐蚀检测与防护技术是地下输运设备工程安全的保障。尽管地下管道腐蚀检测与防护与技术已有许多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 但是至今仍存在各种问题。各种腐蚀检测和防护技术都有适应的一面, 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 期待通过不断改进和革新检测与防护技术, 提高管线工程服役寿命的安全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管道电化学腐蚀机理, 叙述了地下管道电化学腐蚀检测方法, 分析了地下管道腐蚀防护措施及其原理。
关键词:地下管道,电化学腐蚀,检测技术,防护技术
参考文献
[1]洪定海.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与保护[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27.
[2]石仁委, 龙媛媛.油气管道防腐蚀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8.
[3]王冲, 张舒展, 谢鹏.油气管道腐蚀监测技术[J].全面腐蚀控制, 2013, 27 (9) :37-40.
[4]杨筱蓄.油气管道安全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5]Andrade C, Gonzalez J A.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corrosion rate of reinforcing steel embedded in concrete using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measurements[J].Werkstoffe und Korrosion, 1978, 29:515-519.
[6]Dawson J L.Corrosion Science[M].Houston, TX:NACE, 1978:125.
[7]耿国庆, 施锦杰, 孙伟.混凝土模拟液中钢筋腐蚀电化学测试结果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2) :382-386.
[8]胡士信, 董旭.我国管道防腐层技术现状[J].油气储运, 2004, 23 (7) :4-8.
特定有害化学物质抽样检测规定 第5篇
致::
为共同应对欧盟有关特定有害化学物质指令2011/65/EU,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简称RoHS指令,我司将积极配合 凡我司提供给用于生产的电子电气产品配件或原材料,属RoHS指令限制范围内的,我司将为提供定期的材料抽样检测,并同意以下相关责任要求 :
1、如抽样不符合RoHS指令要求
1.1可追究由此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2我司愿承担样品的检测费用(以测试机构发票为准);
1.3我司将积极配合1.4如因我司测材料或配件不符合RoHS指令限制范围内的,对因此造成的赔偿,我司依据相关标准或协议部分或全部承担。
2、抽样检测要求
2.1测试机构:SGS,ITS或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客户特殊指定的测试机构,按客户制定机构执行; 2.2每次抽测的数量以满足测试要求的量为准; 2.3按2.2规定抽测的数量为准,当次抽样一项不合格,则判定抽样不合格。
3、复检要求 3.1如对抽测结果有疑义可要求对所抽样品进行复检; 3.2复检总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
4、其它未详尽项目以RoHS指令相关条款为准。
5、须附“供应商产品限用物质成分检测报告清单”及相应的测试报告,测试需为英文版或中英文对照(必须是原版),测试机构仅限SGS、ITS或第三方权威机构。
6、本规定自签署之日起生效(请务必填写签署日期)。有效期至2018年12月。
公 司名 称(签章)负责人姓名
电化学检测 第6篇
【关键词】中药保健品;化学药物;检测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姓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保健品于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品之一,而中药保健品由于其良好的保健药用功能,更加引起人们的青睐。在保健品市场中,中药保健品市场的规模和品种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从普通营养保健品到中高档滋补保健品层出不穷。 但是,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一些化学药品,这不仅扰乱了保健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这些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进行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非常重要。本文简介了近年来常用的一些检测方法。
1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在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中药保健品中经常非法添加西地那非和硫代西地那非等具有增强男性性功能作用的药品,鲁艺等利用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分析出了这类成分的存在[1]。中药保健品苦瓜素胶囊所标示的保健功能为调节血糖、恢复平衡、控制并发、修复胰岛等作用。但是,葛海生等利用薄层色谱法从中检测出了格列本脲(又名优降糖,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存在[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迅速等方面的优点,近二三十年,被广泛用于化工、药品、环境等分析检测领域。相对于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定量分析方面更加准确可靠。郭瑞锋等[3]考察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中药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等10种成分。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可靠的检测出这些成分的存在。近年来,许多不法厂商为提高疗效,在中药保健品中添加镇静催眠药,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险。姚羽等[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检测5种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盐酸赛庚啶和盐酸羟嗪)的方法。金鹏飞等[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对苯巴比妥、咪达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硝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和地西泮共8种镇静催眠类药物成分的检查方法。
3 液质联用法
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优势在于分离,质谱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及相对分子质量。它们都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特点。因此,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大大的提高对样品的分析检测能力。
高血压病是一种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在中药保健品中违禁加入化学降压药,使其符合广告所宣传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普通患者无法识别,经常在不知情下服用而没有对证治疗,甚至随意增减用量,忽略药物的不良作用,从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曲伟[6]利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检出保健品口服液中是否含有西药成分硝苯地平的检测方法。高青等[7] 采用梯度洗脱的液相分离方法,并选择质谱正负离子全扫描方式建立了对中药保健品中存在的具有降压作用的西药成分氢氯噻嗪、吲哒帕胺、氯沙坦钾、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利血平等10种药物的检测方法,而且检测灵敏度达到1~80 ng。
糖尿病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喜欢使用一些中药保健品来协助治疗。然而,在中药保健食品中常常非法添加各种降糖化学药物,患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服用,结果很容易引起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消化道反应、肝脏损害等,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有关学者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对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格列奇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等10余种常用降糖药物的快速检测方法,而且该方法的检测灵敏高[8-10]。
随着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超高压液相色谱由于具有分离效率更高、分析时间更短、灵敏度更高等的优点逐渐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分析检测中药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优势也得到了体现。有关学者利用这一技术对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激素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以及降糖类药物进行了快速分析检测的研究。
4 结语
《国家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中指出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它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而且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但是,这些违规添加的化学药品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如何有效的监管、检测这些保健品的安全性是医药工作者和医药管理部门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鲁艺, 邬晓鸥, 梁智渊, 等. 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添加硫代西地那非的检测方法研究. 药物分析杂质, 2010, 30(10): 1861-1864.
[2] 葛海生, 于玲, 杜华霜, 等. 中药保健品苦瓜素胶囊中非法添加格列本脲的快速检测方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4): 22-25.
[3] 郭瑞锋, 郄冰冰, 何建峰.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中药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中国药业, 2007, 16(5): 23-24.
[4] 姚羽, 田颂九, 张正行, 等. 中成药及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抗组胺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 9(8): 720-721.
[5] 金鹏飞, 王志宏, 王伟夫, 等. 高效液相色谱检查中药及保健品中添加苯巴比妥等8种镇静催眠药的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12, 47(6): 462-466.
[6] 曲伟. HPLC-MS/MS法检出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硝苯地平. 中外医疗, 2010, (11): 128.
[7] 高青, 张喆, 戴红, 等. 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降压药物的LC-MS/MS定性检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7, 38(5): 364-367.
[8] 张翠英, 李振国, 徐金玲. 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7种降糖药物的LC-MS/MS定性检测.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9): 707-709.
[9] 高珊, 于黎明, 毕开顺. 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11种化学降糖药的快速检验. 药物分析杂志, 2009, 29(10): 1715-1718.
电化学检测 第7篇
在外电路连接交变信号i,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线圈周围存在变化的电场,同时激发一个交变磁场与此同时,电涡流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且方向相反,由于磁场的反作用使电流大小和相位发生变化。而复阻抗的变化是随金属体的电阻率 ρ、磁导率 μ。
闭合回路中金属导体电极处于交变的磁场中。因为磁通量的改变产生了感应电流。如果将一个被测电极看作是一个短路的线圈金属导体,则它与电极磁性耦合相连。同时将电极作为变压器的初级,金属电极中的涡流回路则对应看作变压器的次级,那么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由基本电路原理,可以判定电路的情况通常采用三个指标,分别是阻抗,容抗和品质因数。可以利用测试电路测量并分析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转化为U-I曲线。电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电极表面磁场强度分析对于电极在轴线上距离处的磁感应强度
式中, —激励电流 ; , —真空和被测电极的磁导率。
2 电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电极表面电涡流密度分析
根据涡流计算环计算的等效条件,不但需要满足保证总电流与实际被测电极表面上感应的电涡流值相等,而且还应当等效环域中通过电流的均匀性。但实际中,电极处在变化磁场中并且感应电涡流分布状况不均匀,电流主要集中分布在电极表面的涡流环形区域内,并且沿着轴向和径向按一定规律呈扩散分布状态。
由此可见 , 同一径向r,电极表面电流密度最大,沿轴向呈指数衰减。电极激励线圈的外径对应处,涡流密度取得最大值 ;之后随着距离电极轴心处的径向距离越大,对应的涡流密度分布反而减小。可见,同一轴向深度处,当径向距离对应传感激励线圈的外径处,此时电涡流密度值最大。
3 电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等效电容分析
根据涡流计算环计算的等效条件,不但需要满足保证总电流与实际被测电极表面上感应的电涡流值相等,而且还应当等效环域中通过电流的均匀性。但实际中,交变磁场中的感应电涡流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电极表面的涡流环形区域,沿着径向呈扩散分布状态。
电极表面涡流沿轴向呈指数衰减分布,即,
通过上述分析 , 可以得出 :电极表面电流密度最大,并沿轴向以指数衰减。电极的外径,涡流密度取得最大值,然后随着距离电极轴心处的径向距离越大,涡流密度分布减小。由此可见,当径向距离对应电极的外径处,电涡流密度最大。
4 电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等效电容分析
根据微流控芯片上检测池的结构建立微流控芯片电极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大都基于阻抗和耦合电容建立,包括检测池中电极之间溶液的阻抗ZS,检测池中对电极的阻抗ZD,电极之间的寄生耦合电容CL和电极与溶液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隔离薄膜产生的耦合电容CW。
检测池中电极之间的阻抗ZS由溶液电阻R和溶液电容CS并联组成,由于微流控芯片电极所用频率比较高,所以溶液的电容效应不容忽略。建立模型时,ZS可以由R和CS复合计算得出
c为溶液的浓度 ;Λm为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A为微检测池横截面积 ;L为电极间距。溶液电容CS
εS为溶液的相对介电常数 ;ε0为真空介电常数。检测池中电极之间的溶液阻抗ZS
其中f为激励信号频率。
微流控芯片电极等效电路模型中,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CL与模型中其他电阻电容呈并联关系,CL值的影响最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的限制CL。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CL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和两条连接导线之间的耦合电容。CL只能被尽量减小,无法完全消除。
当检测池中没有待测试样时,电极的耦合电容,溶液阻抗均为零,在等效模型中,只有CL起作用。如果将峰值为U,频率为f的正弦信号通过电极加载到检测池上,就会产生一个微弱电流i,后续的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检测电极将微弱电流i放大,截取处理,然后输出一个电压信号。薄膜电容CD-n
b为电极与检测池溶液细分之后,每小段电极的宽度。
Rn与CD-n计算出之后,ZD-n就可以通过公式2.7由两者复合计算得出 :
薄膜电容CW-n是电极细分之后,每一小段电极通过隔离薄膜与微检测池中对应的溶液产生的耦合电容。CW-n
h为隔离薄膜厚度 ;εr为隔离薄膜相对介电常数。
耦合电容与剩下的电容并联连接,其电容阻抗对检测灵敏度会下降,因此需要减小耦合电容以。相比于溶液电阻和溶液电容阻抗,耦合电容的值偏小,因此会耦合电容对微流控芯片电极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耦合电容阻抗与激励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激励频率越低,耦合电容越大,对检测的灵敏度的影响越小。但问题是激励频率不能被无限地降低,否则薄膜电容会变得无限大,同样会降低电极的检测灵敏度。因此,必须通过实验优化选择合适的激励频率。
5 结论
中考化学复习检测题(一) 第8篇
(本题包含6个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编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每小题2分, 共12分)
1.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你认为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 。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闻其气味;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3.下边方框内是某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 根据该文字判断, 下列有关猜测正确的是 ( ) 。
A.精制碘盐是一种纯净物;
B.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
C.碘盐由碘和盐组成;
D.一袋碘盐中含氯化钠500g.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凡是澄清透明的水均可饮用;
B.使用无铅汽油, 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维生素、糖、蛋白质等都是对人类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营养物质。
5.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该试剂是 ( ) 。
A.硫酸锌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盐酸。
6.下列各组物质中,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
A.Na2CO3、K2SO4、HCl; B.FeCl3、NaNO3、NaOH;
C.Ca (OH) 2、NaCl、HCl; D.CuSO4、NaNO3、H2SO4.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 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 其余每空1分, 共29分)
7. (10分) 今年初春, 我国湖南、广西等地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 为防止疫情蔓延, 必须迅速进行隔离, 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 (如氢氧化钠溶液) 、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 次氯酸钠 (NaClO) 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属于______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 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填序号) 。
A.用NaOH溶液浸泡; B.用水冲洗即可;
C.用NaClO溶液浸泡。
(4) 配制消毒用的100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 需要固体氢氧化钠______g, 需要水______g.
(5)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个钠原子______, 3个硫酸分子______, 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8. (7分) 溶江、从江等地盛产脐橙。脐橙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 对于PH为5.5以下的土壤, 经过改良后也可种植。在脐橙生长过程中, 为了防治“脐橙炭疽病”的发生, 可适时喷洒农药波尔多液 (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 。成熟的脐橙果实香甜可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脐橙适宜生长在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的土壤里;
(2) 某块山地的土壤PH为5.5-4.8, 欲种植脐橙, 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______;
(3) 从事脐橙种植的果农们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 均使用塑料桶或木桶, 而不使用铁桶,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属于______反应 (填化学反应类型) 。
(4)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水+二氧化碳undefined淀粉+氧气。
该反应中叶绿素起______作用, 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9. (4分) 按下列事实或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 胃酸过多时常服用“胃舒平” (其有效成分为Al (OH) 3) 来治疗, 其治疗原理为______;
(2) 在高寒地区获取氢气的反应:用氢化钙 (CaH2) 与冰反应放出氢气, 同时生成一种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0. (3分)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 上面写有“干燥剂,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请勿食用”等字样。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已知某食品的包装袋内有生石灰的质量为5.6g, 计算该干燥剂最多能够吸收水______g.
11. (4分)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查出硫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
(2)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填序号)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 写出12、8号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 (本题包括2个小题, 方程式每个2分, 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12. (7分) 小伟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帮助化学老师整理实验室时, 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 (OH) 2], 他俩决定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 (CaCO3) 而变质?
(2) 进行猜想: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猜想参与探究, 并填写下表。
(4) 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结论, 你认为该瓶氢氧化钙______ (选填“全部”、“部分”或“没有”) 变质。
(5) 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Ca (OH) 2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因此氢氧化钙应______保存。
13. (5分) 某同学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氢气, 准备了下图所示的A、B、C三种装置。其中A装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关闭弹簧夹时, A内的反应随即停止, 其原因是______;
(3)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1个小题, 共6分)
14.在46.5g硫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中, 加入72.8g水, 再加入104g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滤出沉淀 (过滤时损耗不计) , 求:
(1) 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12分)
二、填空题 (化学方程式2分, 其余每空1分, 共29分)
7. (1) 3, 盐, +1;
undefined2+O2↑;
(3) A、C;
(4) 20, 980;
(5) Na, 2OH-.
8. (1) 酸性;
(2) 加入适量熟石灰;
undefined, 置换;
(4) 催化, C、H.
11 (1) 32.06; (2) A;undefinedMgO.
三、实验题 (除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外, 其余每空1分, 共13分)
12. (3)
(4) 全部 (或“部分”或“没有”) (结论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 不给分) ;
(5) ①CO2, 密封;
undefined;
(2) 反应产生的氢气使试管A内压强增大, 盐酸与锌粒脱离接触, 反应自行停止;
(3)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4) ①⑤④②③.
四、计算题 (6分)
14.解:设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为x, 生成NaCl的质量为y.
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46.5g-14.2g=32.3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72.8+104 (1-20%) =156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分数为:
电化学检测 第9篇
关键词:电化学,DNA传感器,博来霉素,检测
博来霉素(Bleomycin,BLMs)是一族由多种结构相似的有效成分组成的糖肽类抗肿瘤抗生素。1966年,日本科学家Umezawa等[1]第1次从链霉素轮枝孢菌(Streptomyces verticillus)中分离出博来霉素的天然有效成分。博来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癌、宫颈癌、阴道癌、食道癌、头颈部以及皮肤鳞状癌等多种癌症,但它对肾脏和肺有副作用,其剂量过大会导致肺纤维化。传统的检测博来霉素的方法有高效液相法[2,3]、放射性免疫测定法[4,5]、酶联免疫法[6,7]、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8]等。但这些检测方法普遍具有检测周期长、成本高、对人体有毒害等缺点。例如高效液相检测法虽然是一种常规的检测方法[9,10,11,12],但是仪器配置昂贵、样品预处理复杂、检测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博来霉素的方法十分有必要,笔者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基于DNA的电化学方法来检测微量博来霉素的新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更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而且成本低、易于操作,为博来霉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理
试验选用一段已报道研究的DNA作为博来霉素的底物,将其5′端修饰上巯基(-HS),3′端标记上电化学指示剂二茂铁(Fc)。该DNA通过Au-S键的作用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由于自身能够形成发夹结构而使得末端的Fc离金电极足够近而产生电化学信号。当检测体系中存在Fe2+与博来霉素形成的复合物Fe(Ⅱ)BLMs时就可以断裂修饰在金电极表面的DNA,使得Fc游离出来,电化学信号会随之减小。因为博来霉素的量直接影响着电化学信号的强弱,所以根据电化学信号的改变就可以定量检测出博来霉素的含量。
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供试试剂:DNA序列,即5′-SH-(CH2)6-CGCTTTAAA AAAAGCG-(CH)-Fc-3′(TaKaR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博来霉素(A2和B2含量>95%,大连美仑生物有限公司);三膦盐酸盐(TCEP,Alfa Aesar);巯基己醇(MCH,Sigma Aldrich);胎牛血清(Sigma Aldrich);MilliQ水(18.2 MΩcm)。供试仪器:电化学工作站(830 b,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金盘电极、铂丝对电极、Ag/AgCl参比电极(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抛光金电极。
首先金电极表面依次用0.30、0.05μm的Al2O3粉采用“8”字法进行抛光处理5~10 min,使其表面光滑成镜。抛光后,金电极分别在无水乙醇、MilliQ水中超声洗涤5 min,以除去电极表面残留的Al2O3粉,各洗涤2次。超声洗过的金电极再用MiilliQ水冲洗,氮气吹干后,迅速将处理好的金电极置于0.5 moL/L H2SO4中进行电化学清洗,正电压2 V,5 s;负电压(-0.35 V)10 s。经电化学清洗后的金电极置于新的0.5 moL/L H2SO4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
1.3.2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制备。
配制终浓度为1μmoL/L的巯基DNA,并加入10μmoL/L TCEP,室温下避光1 h,以除去二硫键聚合物,同时也防止再形成二硫键。取10μLDNA溶液滴于刚进行抛光处理好的金电极表面,再用外面包有锡箔纸的1.5 mL Eppendorf离心管盖在电极上,室温下固定3 h。反应结束后,用MilliQ水冲洗掉多余的液体,氮气吹干,然后取15μL钝化液(5 mmoL/L MCH)滴于金电极表面,室温下避光反应2 h。反应结束后,用MilliQ水冲洗金电极表面,氮气吹干,表面修饰了DNA的金电极即为检测博来霉素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将制备好的传感器置于含有0.5 moL/L NaCl和0.1 moL/L NaClO4的10 mmoL/L PBS(8.0)缓冲液中孵育30 min,使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DNA自身形成发夹结构后再开始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博来霉素的检测限
试验采用方波伏安法对所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博来霉素的灵敏度进行验证。图1是在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Fe(Ⅱ)BLMs(0、0.1、1.0、10.0、100.0、250.0、500.0、1 000.0 nmoL/L)后的响应曲线,这些曲线充分说明在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Fe(Ⅱ)BLMs后可以导致电流不同程度的减小。随着检测液中Fe(Ⅱ)BLMs浓度的增加,相应的峰电流逐渐减小(从1.27μA锐减到0.31μA)。但是,当加入Fe(Ⅱ)BLMs的浓度小于0.1 nmoL/L时,该电化学DNA传感器就不能有效区分结果与初始信号。试验结果表明,用电化学方法来定量检测微量博来霉素的最低检测限为0.1nmoL/L即0.3 ng/mL。试验将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置于含有50%的胎牛血清中采用方波伏安法检测不同浓度博来霉素,其结果与图1得到的结果一致,说明该传感器在血清中也有良好的稳定性。
2.2 博来霉素实时在线检测
为了了解Fe(Ⅱ)BLMs切断金电极表面DNA的整个过程,对加入500 nmoL/L Fe(Ⅱ)BLMs的体系设置在0、3、5、7、10、15、20、25、30 min时作实时在线检测。由图2a可知,方波伏安法结果显示随着Fe(Ⅱ)BLMs不断切断金电极表面的DNA,相应的峰电流值逐渐减小直到趋于平衡。由图2b可知,检测体系加入Fe(Ⅱ)BLMs 15 min之内电流会显著下降,15 min之后电流大小不再有明显变化,在30 min内整个反应会达到平衡。
3 结论
通过试验提出了采用电化学方法来定量检测微量博来霉素,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3 ng/mL,这个结果远低于传统HPLC的20 ng/mL及其他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将试验所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放在有实际样本血清这样复杂的检测环境中验证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个传感器的稳定性良好,并且在加入Fe(Ⅱ)BLMs复合物后依然能够切断DNA,对0.1 nmoL/L的博来霉素仍然有很好的信号响应。试验对Fe(Ⅱ)BLMs介导断裂DNA的时间动力学研究表明,30 min整个检测过程就可以完成。
参考文献
[1]UMEZAWA H.New antibiotics,bleomycin A and B[J].J Antibiot,1966,19(5):200-209.
[2]KLETT R P,CHOVAN J P.Modification of a new 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bleomycin to separate epi-,iso-,desamido-,and unmodified analogues[J].J Chromatogr,1985,337(1):182-186.
[3]ASZALOS A,CRAWFORD J.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determination of components of bleomycin preparations[J].J Pharm Sci.,1981,70(8):878-880.
[4]BROUGHTON A.Radioimmunoassay of bleomycin[J].Cancer Res,1976,36(4):1418-1421.
[5]TEALE J D,CLOUGH J M.Radioimmunoassay of bleomycin in plasmaand urine[J].Br J Cancer,1977,35(6):822-827.
[6]FUJIWARA K,ISOBE M.Sensitive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bleomycin using beta-D-galactosidase as a label[J].CancerTreat Rep,1983,67(4):363-369.
[7]FUJIWARA K,YASUNO M.Enzyme immunoassay for pepleomycin,anew bleomycin analog[J].Cancer Res,1981,41(10):4121-4126.
[8]LIU J,LIU Z.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bleomycins A5 and A2 with halofluorescein dyes[J].Luminescence,2008,23(1):1-6.
[9]李晓红,王菲菲,迟涛.乳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方法[J].中国乳品工业,2010(11):36-40.
[10]陈静,孙健.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10(10):50-51.
[11]梁静芳,李再兴,剧盼盼,等.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河北化工,2010(10):14-17.
电化学检测 第10篇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过程中, 一般通过使用增菌培养基增加目的菌的数量, 或使用选择性培养基达到获得单个纯化微生物的目的。整个检测过程繁琐,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 难以满足国内外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而相比其它检测技术, 电化学方法具有快速、经济、操作简单、适用广泛等诸多优点, 显现出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1 阻抗法在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1 检测原理。
微生物在培养介质中生长代谢, 会将大分子、电惰性的营养物质代谢分解为小分子、电活性物质, 从而改变培养介质的电学特性, 导致培养介质的电学参数发生变化。阻抗法就是通过培养介质电化学变化实现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间接检测:在检测过程中, 将电极系统插入被测物质中, 在电极系统两端通以一小振幅交流电, 测量电极间的阻抗参数值 (如电导值G、双电层电容值Cs、总阻抗值Z等) 获得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相关信息[1,2,3,4]。
1.2 应用。
阻抗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病原菌, 将食品样品加入到该菌对应的培养基中, 测量阻抗参数值的变化实现快速定性、定量分析。Easter MC等首先将含沙门氏菌样品在加已六醇和三甲胺氧化物的蛋白胨缓冲液中预培养, 然后在亚硒酸盐胱氨酸肉汤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 通过检测该培养基的电导变化, 得到绝大部分沙门氏菌的生长都会导致培养介质电导变化, 而其他微生物的电导变化值则很小或者不变化, 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在24小时完成, 并且检测出所有被沙门氏菌污染的样品, 未出现假阴性结果[5]。陈广全等对21个含沙门氏菌食品样品在选择培养基亚硫磺酸盐煌绿增菌培养基 (TIB) 进行阻抗检测, 通过检测培养基的阻抗值是否降低来判断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 结果是21个含沙门氏菌的样品, 阻抗法检出19个, 常规培养法检出18个[6]。
2 电化学方法与免疫学结合
2.1 相互交叉微电极 (IME) 。
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 使得相互交叉微电极体系 (IME, 见图1) 替代传统的检测电极开始应用于电化学微生物检测中。IME跟普通检测电极类似, 由阳极、阴极组成;但其阳极、阴极上带有多个指状电极, 这些指状电极相互交叉, 形成许多个电极对, 每个电极对之间的距离通常在1~10μm, 甚至能达到纳米级。IME的这种构造导致了通过电极的电流基本都分布在电极表面, 这使得IME对电极表面的阻抗变化非常敏感;同时, 因IME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很近, 造成整个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很大, 使得IME的检测灵敏度很高。
2.2阻抗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阻抗免疫传感器利用IME对电极表面的阻抗变化高度敏感的优势, 将电化学技术跟免疫学原理结合应用于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在检测过程中, 将对应于被测病原微生物的抗体采用特定的固定化技术固定在电极表面, 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将被测微生物捕获, 被测微生物浓度不同, 其阻抗响应不同, 据此实现病原菌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目前, 阻抗免疫传感器的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Yang LJ用阻抗免疫传感器检测微生物菌悬液中的微生物数目, 发现微生物数目在106~1010CFU/ml范围内跟阻抗值存在着线性关系, 其R2高达0.98。Yang LJ等, Varshney M等分别阻抗免疫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病原性大肠杆菌, 也都得到很好检测结果。
为了使阻抗免疫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更大, 在制作阻抗免疫传感器过程中, 除了将对应于被测病原微生物的抗体固定在IME上, 同时将一些标记物 (如碱性磷酸酶) 固定于IME上, 此举增大了阻抗微生物的检测过程中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响应信号。
2.3 介电泳技术在阻抗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介电泳技术的出现使快速分离、富集食品样品中的待测病原微生物成为可能。该法以非增菌的过程来替代常规选择性增菌步骤的方法,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含被测微生物菌悬液在介电泳的作用下, 依据其电学特性在检测管道内得到富集, 然后再用IME进行阻抗检测。Varshney M等用自制的检测装置检测牛肉中的病原性大肠杆菌, 整个装置由流动池及检测池组成。在流动池内分布有带磁性的大肠杆菌抗体, 样品注入该池, 在介电泳的作用下被相应的抗体捕获同时其余杂质则在介电力的作用下被洗脱, 含大肠杆菌液体注入检测池内进行阻抗检测。
3 总论
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间接微生物检测手段, 通常能在24h内得出结果, 大大提高了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使检测人员从传统方法繁琐枯燥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其成本一般比光学、生物技术低, 并且结果分析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 电化学方法非常适合商业应用, 目前阻抗 (电导) 测量技术已趋成熟。相信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 电化学方法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要: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 介绍了阻抗法、阻抗免疫传感器在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应用
参考文献
[1]van Spreekens KJA, Stekelenburg FK.Rapid estimation of thebacteriological quality of fresh fish by impedance measurements[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86, 24 (1) :95-96.
[2]Lanzanova M, Mucchetti G, Neviani E.Analysis of conductancechanges as a growth index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milk[J].Journalof Dairy Science, 1993, 76 (1) :20-28.
[3]Fulya T, Adnan U.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 impedancemeasurements and standard plate counts in raw meat[J].GIDA, 2002, 27 (2) :99-103.
[4]Zywica R, Pierzynowska-Korniak G, Wojcik J.Application of foodproducts electrical model parameters for evaluation of apple pureedilution[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5, 67 (4) :413-418.
[5]Easter MC, Gibson DM.Rapid and automated detection ofSalmonella by electrical measurements[J].Journal of Hygiene, 1985, 94 (3) :245-262.
电化学检测 第11篇
1.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气态自由原子对同种原子发射出的特征光谱的吸收现象,来确定物质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是一定的。如果辐射波长的能量等于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时,就会引起原子的吸收。原子的吸收取决于原子能级的跃迁,原子由低能被激发到高能,必须吸收相当于两个能级差的能量。
原子吸收光谱正是利用了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光的吸收这一原理。它的灵敏度较高,适合于分析金属和非金属等有机制品,在考古学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国外学者曾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了我国北方晚唐和北宋时期的陶片。测出了九种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不同窑址的陶片有着不同的化学组成。
2.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是根据物质的原子从激发态跃回基态时发出的光具有一定波长的特征,来确定其所含元素的成分。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一样,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对应于考古标本中特定的元素种类,因此原子发射光谱可用于分析陶瓷器中的常量、微量和痕量元素以及各种金属器物的化学成分。较为常用的发射光谱有两种,即激光显微发射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前者利用激光作为光源,具有检测限低、不用制备样品和“无损分析”等优点;后者则利用等离子体作为光源,具有较高的激发能力及分析速度快、范围宽和基体影响小等特点。我国有一种线装古书,在扉页和封底各装订一张涂有橘红色涂料的纸,这种纸被称为“万年红”。人们发现凡是装有“万年红”的古籍均未被虫蛀,而同时期或晚期没有装订“万年红”的书籍大部分都严重被虫蛀损。经过对“万年红”进行激光显微发射光谱的研究,在这种纸涂料里检测出了铅的成分,从而搞清了其防虫蛀的原因。
3.X射线荧光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是借助于X射线来识别原子种类的一种方法。当X射线照射物质时,除发生散射和吸收现象外,还可以使原子内壳上的电子电离,这样原子外壳上的电子会跃迁到内壳上以填补内壳上的空位。在电子的这类跃迁过程中会发射出一定能量的X射线,即次级X射线,这种次级X射线在习惯上被称作X射线荧光。X射线荧光的波长与入射X射线的波长不同,它只取决于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因此测定荧光X射线的能量或波长,就可以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X射线荧光分析具有制样简单、试样材料范围宽、分析速度快且非破坏性等优点,但由于X射线穿透能力弱,故只能对物质表面作浅层分析。作为测定物质元素的一种重要手段,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考古学领域主要用来鉴定古物中的元素及其含量,可对金属、陶瓷、玻璃、玉石、颜料等多种制品进行定量分析。安徽涡阳扶阳侯宫殿地面上的汉砖,经X射线荧光光谱的分析,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矾土、氧化铁、碱、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钙,与黄土成分接近。涡阳地处黄河故道流域,因而推测此汉砖是由这里的黄土焙烧而成的。
4.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利用原子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子标本,使中子与标本物质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生成放射性的核素,然后测出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放出的缓发辐射或瞬发辐射,从而实现对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最初主要集中于对古代陶瓷器的微量成分进行分析,尔后逐渐扩大到对玻璃、铜镜、黑曜石等考古样品的研究。
杭州乌龟山窑址是目前唯一被发现的南宋官窑遗址,前后经历一百四十余年。针对该遗址不同时期、不同釉色和以不同工艺烧制的官窑瓷器的釉料与胎料的原料产地等问题,研究者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期南宋官窑瓷器的釉和胎以及遗址中缸内或练泥池内的原料、紫金土等进行检测,得到了三十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九种指纹元素焊料等有关南宋官窑瓷器原料来源的有价值信息,研究结果证实古官窑瓷器的釉料为一类,而胎料则属于另一类,这说明南宋官窑已经拥有长期稳定的釉料产地与胎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它同时可测定出样品内的多种微量元素,并通过其同性或异性特性来确定标本的产地和材料来源,在古陶瓷原料来源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5.铅同位素分析
铅在许多金属矿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矿石铅在某种地质条件下形成以后,铅同位素比值在整个矿物中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不受熔化的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最终炼出金属里的铅同位素比率与其矿源里的铅同位素比率是一致的。这样一来通过铅同位素比率的测定,就可以追溯金属文物原料的矿石产地。铅同位素分析可以用于青铜器、金属钱币、玻璃、颜料和大理石等原料产地的研究。
作为一种“指纹”技术,它具有取样量少、不受金属文物被长期风化和腐蚀作用的影响等优点。可是,不同的成矿时间和成矿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特征的铅同位素比值,也可能产生相同或相近的铅同位素比值,因此来源不同的金属文物中可能出现相同或相近的铅同位素比值;冶炼过程中可能掺人废旧的金属材料,由这类金属铸成的文物中所含的铅同位素比值将居于各矿源的平均值内,这样一来,就容易模糊矿源的地理位置。尽管铅同位素分析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独到的优点在考古学中仍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外学者利用这种技术对世界各地古代玻璃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玻璃具有自己独特的铅同位素分布场,它们与外国制造的玻璃不同。
国内学者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探讨了铜鼓的矿料来源等问题,认为广西冷水冲型铜鼓的矿料主要来源于广西江北地区,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矿料可能来源于北流县和容山县,麻江型铜鼓矿料来源于云南楚雄地区,而云南早期铜鼓的矿料几乎都来源于滇西至滇中的滇池一带”
6.离子束分析
当利用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离子束去袭击待研究的物质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和带电粒子,而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不同所产生电磁辐射的能量和带电粒子的种类及能量也有所不同,离子束分析就是通过探测这些辐射或粒子来达到对物质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的目的。离子束分析主要包括卢瑟福背散射、核反应分析、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质子激发y射线分析等。其中质子X荧光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快速、取样量少、非破坏性等特点,可对整个金属器物作无损检测。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了两把越王剑,这两把剑虽为战国时期制造且在地下埋藏了大约二千五百年,但至今仍光芒四射,锋利无比。在对这两把剑进行质子X荧光能谱的分析时发现,剑的黑花纹处含有硫,这是一种硫化技术。此外,在对剑格上镶嵌的琉璃饰物进行分析时还发现含有大量的K和Ca,这说明早在二千五百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K-Ca玻璃了。
2015年高考化学综合检测题 第12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Al27Ba137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社会】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 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明矾、硫酸铁用于净水
B.漂白精、84消毒液用于环境消毒
C.用热纯碱溶液清洗油污餐具
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2.【同分异构体】甲苯的二氯代 物的结构有 ()
A.4种B.6种
C.8种D.10种
3.【无机物转化】X、Y、Z三种物质中含同种元素, 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 实现如图 所示转化:。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Y为氧化铝, 则Y生成X的条件是“通电”
B.若X为硫单质, 则Y可能为硫化氢
C.若Z为硝酸, 则X可能为一氧化氮
D.若Z为硝酸铁, 则Y一定为铁单质
4.【实验基本操作】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丙烯酸和丙酸溶液
B.用溴水可以除去乙烯中少量SO2
C.加热可以除去碳酸氢钠中少量氯化铵
D.用排四氯化碳法可以收集氨气、氯化氢
5.【物质组成与分类】下列有关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H2SO4、H2SO3、H2S2O5都是二元 含氧酸
B.CH3OH、CH3OCH3、C6H12O6都是有机物
C.有机玻璃、氮化硅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BaSO4、Na3AlF6、NH4F都是强电解质
6.【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解释事实的是 ()
A.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
B.铅极质量比原来减少20.7g
C.左池约减少0.3mol离子
D.右池约增加0.1molH2SO4
8.【热化学】工 业上冶炼 钛的有关 反应如下:
9.【离子大量共存判断】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指定介质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硝酸亚铁 溶液中:Al3+、H+、SO2-4、Cl-、CO2-3
B.透明溶液 中:Cu2+、Fe3+、NH+4、NO-3、SO2-4
C.强酸性溶 液中:CH3CH2OH、Mg2+、MnO-4、SiO2-3
D.纯净空气 中:Na+、K+、SO2-3、S2O2-3、ClO-
10.【离子浓度大小 比较】常温下, 在某酸HR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HR溶液中一定存在c (H+) =2c (R-) +c (OH-)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R-) >c (H+) =c (OH-)
C.0.01molL-1HR溶液的pH可能小于2
D.NaR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R-) >c (OH-) >c (H+)
11.【盐类水解和电离】次磷酸 (H3PO2) 是一元弱酸。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向次磷酸 溶液中通 入空气, 不会改变c (H2PO-2)
B.向次磷酸 钠溶液中 滴加烧碱 溶液, c (HPO2-2) 将增大
C.次磷酸溶 液中, 电离常数 有K1>K2>K3
D.NH4H2PO2在水中存在电离和水解平衡式
12.【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葡萄糖酸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补钙制剂。葡萄糖酸 (G) 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常温下, G能在铜催化下与O2发生氧化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 G分子内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环酯
D.0.1 molG与足量钠 反应最多 生成6.72L气体
13.【化学计量 】某溶液中 含K+、Al3+、NH+4、SO2-4。取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经过滤, 洗涤, 干燥, 称重得到9.32g固体1, 并收集到224mL (标准状况) 气体。在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经过滤, 洗涤、灼烧, 称重得到0.51g固体2。原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0.01molL-1B.0.02molL-1
C.0.04molL-1D.0.08molL-1
14.【化学平衡常数】下列有关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高效催化剂, 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可能都增大
B.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一定发生变化
C.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可能都增大
D.相同的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一定相同
15.【电解质溶液】常温下, 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10的某一元碱 (MOH) 溶液, 向乙烧杯加入蒸馏水稀释至pH=9。下列有关甲、乙烧杯中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后溶液体积:V乙 >10V甲
B.水电离的H+浓度:c (H+) 乙≥10c (H+) 甲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盐酸完全中和, 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mLpH=4的稀硫酸反应, 所得溶液的pH:甲乙
16.【化学实验设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7.【元素推断与周期表】现有前四周期元素R、T、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与R、T与X都能形成A2B、A2B2型化合物,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Z是一种金属元素, 中学常见 的化合价 有 +2、+4、+6、+7, 实验室用ZT2制取两种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8.【电解质溶液与电化学】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氯离子和氯的几种含氧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相对能量图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9.【化学反应平衡与热化学、电化学】储氢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苯与环己烷的相互转化可以实现氢气的储存与获取:
(2) 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环己烷蒸气,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苯蒸气和氢气, 经tmin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环己烷转化率为60%, 体系压强为p。
已知,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总压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总物质的量;各组分的分压替代浓度得到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符号为Kp。
(3) 一定条件下, 如下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 (忽略其他有机物) 。
20.【实验设计】焦亚硫酸钠 (Na2S2O5) 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化学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制备焦亚硫酸钠
制备原理:
供选择的装置如下:
供选择的试剂:1浓硫酸 (70%) ;2亚硫酸钠固体;3亚硫酸钠 饱和溶液;4稀硫酸 (10%) ;5烧碱溶液;6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Ⅱ探究焦亚硫酸的性质
(4) 焦亚硫酸钠溶于水即生成亚硫酸氢钠。取少量焦亚硫 酸钠晶体 溶于水, 测得溶液 的pH=4。说明亚硫酸氢钠溶液中HSO-3的水解程度 (填“>”、“<”或“=”) HSO-3的电离程度。
(5) 已知BaS2O5、BaSO3、Ag2S2O5、Ag2SO3都是白色沉淀。用焦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含氯气的尾气得到吸收液,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焦亚硫酸钠能被氯气氧化:。写出离子方程式:。
21.【无机化工流程】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 (主要成分为MnO2, 另含有少量的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 作脱硫剂, 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 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 (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4) 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硫酸锰溶液, 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滴定25.00mL硫酸锰溶液消耗20.00mL0.1000molL-1高锰酸钾溶液, 则原溶液 中硫酸锰 的浓度为。
参考答案:
1.B解析:明矾、硫酸铁净水, Fe3+、Al3+水解生成胶体,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A项错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消毒过程中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使细菌变性,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项正确;碳酸钠水解和油脂水解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项错误;肥皂水与硬水反应生成沉淀,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项错误。
2.D解析:分类书写同分异构体: (1) 2个氯都在甲基上:1种; (2) 1个氯在甲基上, 另1个氯在苯环上:3种; (3) 2个氯都在甲苯的苯环上:6种。 (3) 的书写方法是先写2个氯在苯环上的结构:, , , 三者的甲基取代物分别有1、2、3种结构。
3.D解析:Y为氧化铝,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Z为偏铝酸钠, 电解氧化铝生成铝, 铝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生 成偏铝酸 钠, A项正确;X为硫, Y为硫化氢, 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 Z为二氧化硫, B项正确;Z为硝酸, Y为二氧化氮, X为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空气混合通入水中生成硝酸, C项正确;Z为硝酸铁, Y可能为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X为铁, D项错误。
4.D解析:丙烯酸和丙酸都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A项错误;溴水能和乙烯反应, B项错误;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 C项错误;氨气、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 D项正确。
5.C解析:氮化硅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不是高分子材料。
9.B解析:硝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 A项错误;透明溶液可以是有色溶液, B项正确;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乙醇, 硅酸根在酸性溶液中会生成硅酸沉淀, C项错误;亚硫酸根离子、硫代硫酸根离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次氯酸根离子也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硫代硫酸根离子, D项错误。
10.B解析:HR溶液中一定存在电荷平衡式c (H+) =c (R-) +c (OH-) , A项错误;中性溶液中 存在电荷 守恒式且c (H+) =c (OH-) , B项正确;0.01molL-1HR溶液的pH可能大于或等于2, 不可能小于2, C项错误;若HR是强酸, 则它的钠盐水溶液呈中性, D项错误。
11.D解析:H3PO2中磷元素为 +1价, 具有还原性, 能被氧气氧化成H3PO4, A项错误;H3PO2是一元酸, 不能与碱 反应生成Na2HPO2, B项错误;次磷酸不是三元酸, 只有一步电离, C项错误;次磷酸铵溶于水, 存在双水解和水的电离平衡, D项正确。
12.C解析:G与葡萄糖 的分子式 不相同, 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A项错误;G含有醇羟基, 能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B项错误;G分子中含6个碳原子, 既含羟基又含羧基, 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 第4位羟基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环酯, C项正确;钠既能和羟基, 又能与羧基发生置换反应, 题中没有指明标准状况, 不能计算氢气体积, D项错误。
13.D解析:依题意,
根据电荷守恒得
14.C解析: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 加入催化剂,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会发生变化, A项错误;如果改变压强、浓度使平衡移动, 平衡常数不会改变, B项错误;对于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会增大, C项正确;对于同一可逆反应, 化学计量数不同, 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 D项错误。
15.C解析:分情况讨论:MOH可能为强碱, 也可能为弱碱, 若MOH为强碱, 则有V乙=10V甲 , A项错误;碱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 则c (H+) 乙 =10c (H+) 甲, B项错误;若MOH为强碱, 则用盐酸完全中和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 稀释后溶液仍显中性, 若MOH为弱碱, 则完全中和后溶液呈酸性, 乙相当于甲溶液稀释所得, 酸性溶液稀释后, 溶液pH增大, 故甲乙, C项正确;若MOH为强碱, 则加入该稀硫酸溶液, 完全中和得到中性溶液, 若MOH为弱碱, 加入硫酸后溶液呈碱性 (MOH未反应完) , 加入水稀释溶液, 碱性减弱, 溶液的pH减小, 故甲≥乙, D项错误。
16.C解析:向偏铝酸 钠溶液中 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说明氢氧化铝的酸性比碳酸弱, A项正确;钠、镁中滴加水, 钠剧烈反应, 说明钠比镁活泼, B项正确;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项错误;若氢氧化镁转化成氢氧化铁, 说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 D项正确。
(3)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 H2S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解析:依题意知, R为氢, T为氧, X为钠, Y为硫, Z为锰。
(1)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3) H2O2与H2S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分子间存在的范德华力相近, 而双氧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4) 在反应中, 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硫酸锰, 放出的热量为20akJ。
石墨
解析: (1) 图像中有关氯元素的阴 离子有Cl-、ClO-、ClO-2、ClO-3、ClO-4。能量越高, 粒子越不稳定;能量越低, 粒子越稳定。
(2) 次氯酸是弱酸, 次氯酸钠是强 碱弱酸盐, 水解生成弱酸。次氯酸钠在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还原产物为氯离子。
(4) <
(5)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 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1) 发生装置E能平衡气压。选择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制二氧化硫, 因为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2) C、F都可以防倒吸, 用氢氧化钠 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可以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3) 亚硫酸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从溶液中分离出已析出的晶体, 可采用过滤操作, 需要烧杯、玻璃棒和漏 斗三种玻 璃仪器。
(4) 亚硫酸氢钠溶液 呈酸性, 说明HSO3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5) 如果焦亚硫酸钠能被氯气氧化, 硫会转化成硫酸根离子, 氯会转化成氯离子。因为氯气溶于水生成氯离子, 故应排除杂质干扰, 检验SO2-4, 从而证明该反应能发生。
21. (1) Fe (OH) 3、NiS
(3) 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转化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3.010-7molL-1
(4) 溶液变紫 红色且半 分钟内不 褪色0.12molL-1
解析: (1) 铁离子、镍离子分别以氢氧化铁、硫化镍的形式除去。
(2) 二氧化锰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
电化学检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