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艾滋病方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31

艾滋病方案范文(精选8篇)

艾滋病方案 第1篇

一、服务内容及形式

“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图片、宣传单、安全套等人口计生和“防艾”相关材料,面对面宣传人口计生和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咨询和随访,了解群众对人口计生服务工作的需求和生育意愿,加深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和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二、服务范围及对象

全乡11个村(街)118个自然屯,主要针对农村居民,重点是老年人、留守妇女和外出劳务返乡农民工、暑假回家的中学及大学生。

三、时间要求

四、工作措施

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开展预防艾滋病服务活动,组织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咨询、随访服务,宣传品入户率达90%以上。

五、保障措施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和“防艾”宣传教育“进村入户”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安排专人负责,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确保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艾滋病方案 第2篇

为加强幼儿园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职工艾滋病防范意识,认真开展幼儿园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流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部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

二、领导小组

1、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应急指挥小组 组 长:王娟 副组长: 布海里且木

组 员: 翟祥云 杨苗 蒋秋菓 白雪纯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预案制定工作方案。

2.讨论决定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事件情况及应急措施,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调查核实病情原因及性质,及时做好善后工作。4.做好病情记录,和预防工作的宣传。

三、措施(一)认真落实学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并且加强防范意识

(二)通过网络学习

1、正确认识艾滋病、性病。

2、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职工健康的生活方式。

1、了解艾滋病、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

2、了解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

3、掌握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方法和措施。

4、减少歧视,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

5、了解获取相关信息、寻求帮助的相关途径和机构。

6、了解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三)学习内容

(1)性生理发育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和性病(STD)。

(3)艾滋病国内外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造成的危害。

(4)艾滋病、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不传播的途径。(5)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扎耳朵眼、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6)不惧怕、不歧视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了解我国获取相关信息、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机构。(四)艾滋病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重点在对家庭所带来精神打击、经济压力、家庭的破裂;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劳动力损失、生产率的降低、社会发展倒退等)。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1)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潜伏期”。(2)与无偿献血有关的知识。(3)毒品的危害,吸毒与艾滋病。(4)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六)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②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③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乌什县第二幼儿园

艾滋病方案 第3篇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8 月—2013 年12 月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8 例, 均为初诊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EFV组和NVP组, 各4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1. 2 方法EFV组患者给予AZT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01) 30mg + 3TC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11) 150mg + EFV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12) 600mg治疗。NVP组患者给予AZT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01) 30mg + 3TC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11) 150mg + NVP ( 石家庄制药四厂生产, 批号20120112) 200mg治疗。两组患者临床药物用量均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中推荐用量。1 个月为1 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治疗6 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荷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荷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荷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 病毒载荷量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2)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P < 0. 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1981 年, 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 其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主要特征, CD4+T淋巴细胞数量呈进行性减少, 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制造 “机会”。研究表明,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近年来艾滋病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传播。艾滋病患者通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延长寿命, 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著名华裔美籍医学家何大一 ( David Ho) 是最早提出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法治疗艾滋病的专家, 目前该疗法临床应用十分广泛[3]。既往文献和报道显示[4,5],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可有效治疗艾滋病,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艾滋病医学研究历史上的重大突破。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不断深入,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发生变异、出现了耐药株, 且传播迅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株的出现常导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 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密切关注[6,7,8]。

医学研究表明, 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 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本研究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载量作为衡量抗病毒方案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AZT + 3TC + EFV方案和AZT +3TC + NVP方案已成为我国初治艾滋病公认的治疗方案, 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明显, 但缺少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9,10,11,12,13,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荷量比较, 差异不明显; 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 病毒载荷量低于治疗前, 差异明显。提示两种方案均能提升人体免疫力, 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 且效果相当。

艾滋病方案 第4篇

鉴于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自愿咨询检测等途径收集的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结果差异很大,各专题调查的方法、指标也不统一,很难对MSM人群疫情做出准确判断。为了掌握全国MSM人群艾滋病疫情,探索落实该人群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统一的方案开展较为系统的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简称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目标

(一)目的

1.了解全国主要城市MSM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

2.加强MSM人群检测结果告知、预防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治疗等措施的落实,探索并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

(二)目标

防治试点工作结束时应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1.为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提供咨询的比率达到95%。

2.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达到95%。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率达到70%。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率不低于70%。

5.过去12个月中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率达到90%以上。

6.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7.性病患者成功转介接受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的比率达到70%以上。

8.预防措施覆盖比率达到70%以上。

9.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10.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二、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卫计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性艾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性艾中心成立试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秘书组和数据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并组织实施国家级督导。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工作协调,各省级疾控部门负责所辖试点城市的督导和技术指导,各试点城市要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专人负责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成员应包括MSM民间组织骨干人员。实施小组负责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各项调查与防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国家工作组联系解决。

三、试点准备工作

(一)宣传教育与动员

在全面实施综合防治工作前,必须要充分做好MSM人群的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可以采用多种渠道,如通过和当地MSM人群民间组织协作,由他们在MSM人群中宣传,或到MSM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宣传,或通过MSM人群网站以及其他公众媒体进行宣传。若该城市没有MSM人群小组,可考虑利用周边城市已有的MSM人群小组协助开展当地的MSM人群动员工作。

(二)培训

在试点工作启动前,需对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内容与实施、疫情调查方法与程序、资料管理与分析、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等。

四、实施

试点工作主要包括MSM人群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两部分,疫情调查共进行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个月。综合防治试点包括检测前后咨询、检测结果告知、疫情管理、行为干预、感染者随访以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治工作。以下是试点工作框架示意图。

(一)疫情调查

1.抽样方法

第一次调查采用同伴推动抽样(简称RDS)或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附录)。第二、三次调查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但应尽量招募前次调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者。

2.样本量

根据当地MSM人群规模和疫情调查的需要,直辖市每市调查600人,省会城市每市调查200~450人,其他城市每市调查200~300人。全国共调查约2.2万人(详见附录)。

3.调查对象

在调查之前一年内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为匿名,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性行为、吸毒行为等。为便于提供检测后咨询和随访等相关后续服务,还将记录调查对象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5.实验室检测

抽取调查对象静脉血5毫升,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筛查阳性者,再做确证试验。艾滋病确证试验阳性者,将进行病毒核酸亚型分析及新感染酶联检测 (BED-EIA)。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甲苯胺红检测方法(RPR/TRUST),确认采用梅毒血球凝集试验(TPPA)。丙型肝炎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认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6.数据管理、分析和报告

性艾中心采用EpiData 3.10软件统一编制数据录入文件,并下发各省、市调查点。各调查点疾控部门在现场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完成数据录入,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部门汇报。并将数据库传送至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试点工作数据组,以汇总和分析全国数据,及时向卫计委和有关方面汇报。

(二)综合防治

1.疫情报告

对艾滋病病毒确证试验为阳性者,当地疾控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5]56号)的要求,在收到确证试验阳性报告后24小时之内,根据检测前咨询和调查问卷中收集的有关信息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完成网络直报。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

对在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管理。

对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中抗病毒治疗条件,要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3.性病诊疗服务

(1)确定性病诊疗定点医院

在调查城市中,每个城市确定一个性病诊疗机构作为试点城市的性病诊疗服务点,为疫情调查和其他途径发现的梅毒现患者提供优质性病诊疗服务。

(2)性病诊疗定点医院的服务内容

①承担疫情调查中检测出的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②对有需求的调查对象提供其他性病的检测与治疗。③提供性病艾滋病相关的咨询和行为干预服务。

4.预防干预

在MSM人群中开展以核心同伴宣传员预防干预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提高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技能。核心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与MSM民间组织共同组织实施,MSM民间组织负责招募师资和选拔核心人物,疾控部门负责督导和评估。首先进行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其后即可在疾控部门的支持下,在当地MSM人群中开展核心同伴宣传员的选拔和培训,并鼓励经过培训的核心同伴宣传员在各自的活动网络中开展干预活动。在开展同伴宣传员干预的同时,还要开展热线咨询、网络宣传、安全套推广及外展等预防干预活动。

五、督导与评估

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督导与评估,纳入国家整体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评估体系,按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和《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方案》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性艾中心和各试点省份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试点工作专项督导和评估,检查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各级疾控部门要及时汇总和分析疫情调查等相关数据,对防治试点工作的实施和效果等进行评估。

艾滋病方案1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确保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就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较高的起点和超前的意识,构建群防群控的有效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拒艾滋病毒于校门之外,守校园一片净土,保学生健康平安。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构建不同层面、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艾滋病防治宣传网络和管理机制,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全区师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分目标:小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歧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健全领导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运转有效的防治工作体制。区内各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形成全社会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一是积极协助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发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宣传纸、宣传册、宣传标语等宣传阵地,保证每周一次相关内容的宣传,且做到内容定期更新;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问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宣传活动;四是普遍开展“参与换水游戏,认识艾滋病危害”健康教育课活动;五是学校图书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治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六是沿滩中学、自贡14中等城区中学要组织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开展“心系红丝带”宣传活动;七是请相关专家进行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八是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毒品宣传日”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三)要将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做到教师有教案,课时有保障。

(四)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骨干教师培训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同伴教育方法训练,启动中学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活动,在中学生中尝试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对部分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培训后,组织与班级同学一起以灵活轻松的游戏和自由深入的讨论,学会坦然面对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让他们学会在性和生殖健康、防治艾滋病方面做出安全的负责任的决定,并向其他同龄人传播艾滋病防治信息。

(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通过孩子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推广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

艾滋病治疗方案 第6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

1、XX根据艾滋病防治[XXXX]X号文件要求,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XX重要工作内容,实行XX负责制,XX主要领导每年参加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

2、XX将艾滋病防治以目标形式下达到各村、社区、学校、医院,做到防艾滋病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

3、加强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要求XXX派出所加大查处从事性活动人员和流动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到防治抓源头。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

XX成立以XX为组长的防治领导小组,XX、文教卫生、卫生院、各村(社区)为成员单位。

三、加强宣传、促进全社会参与

1、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干部培训的内容,50%以上的领导干部接受年度艾滋病防治和政策培训。

2、利用广播、宣传栏,发宣传单等加大宣传力度,对公共娱乐场所、休闲场所、旅店、网吧等开展宣传和检查。

3、重点人群宣传,实施“十个一”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计划,重点对外出务工人员、建筑工地、劳务中甲机构等进行宣传培训。

四、加强综合整治

1、积极开展“无毒社会”“平安社区”活动,将吸毒人员纳入管控比例比上年提高10%,并发现一例强制戒毒一例。

2、将吸毒人员、暗娼、性病等高危人员进行干预,并记录在册进行管理,公共娱乐场所80%以上设置安全套发售。

3、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当地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达到100%。

五、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1、加大感染者发现力度,完善卫生院检测能力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检测能力。

2、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达100%,因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收义务教育。

六、加强协调配合

艾滋病治疗方案 第7篇

一、活动宗旨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为根本目标,围绕今年宣传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关键技能,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推动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XX年12月1日前后。

2、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3、活动内容:

(1)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要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活动期内,以课时保障(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时间和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时间)和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为重点,检查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或专题讲座落实情况。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微信及手机短信、室内外电子屏幕等新型媒体,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广场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国家防控艾滋病相关政策。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公益类社团的作用,运用同伴教育或防艾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在校园内外开展防控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3)省级层面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项调研及优秀和宣传周活动组织实施方案选评。具体组织实施任务由省教育厅委托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承担。

(4)积极参加当地政府防艾办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协助配合相关公益组织做好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

三、相关要求

1、宣传周活动形式与内容设计,应紧密联系当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特点,按照教育部对于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重点内容以及身心发育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广泛性。要让学生全面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引导学生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拒绝婚前性行为和非法同居。要教育学生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断提高防艾工作质量和效果。

2、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主管领导牵头,细化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并有效发挥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专家作用,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保障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

3、省级层面专项调研、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工作主要面向普通高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可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择优原则推荐参加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要通过实地调研和优秀方案评选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丰富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查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加强专业指导。专项调研可结合全省年度学校卫生工作联合检查一道实施,也可单独选点择时进行。专项调研具体时间、地点和优秀、方案评选组织实施方式由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完成受托任务实际需要确定。各地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经评选产生的优秀、优秀活动方案,由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以适当的方式通报表彰,并将上载到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平台作为示范性教育教学资源在全省教育系统共享。

活动结束后,各地各高校应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宣传效果和经验以及活动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15日前发邮件至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邮箱xx)。

★ 音乐治疗活动方案

★ 早期抑郁症怎么治疗的方案

★ 治疗小儿遗尿的营养方案

★ 雨,淋湿了我的心情--转载

★ 怎么治疗感冒

艾滋病方案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6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室治疗的女性艾滋病患者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均为阴性者158例,均为彝族,其中农民、文盲156例(98.7%),性传播者157例(99.4%)。根椐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158例分为2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327.63±40.22)个/μl,年龄(33.2±7.5)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176.72±53.37)个/μl,年龄(32.6±8.1)岁。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高CD4+ 组:使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治疗74例(86.0%),使用司他夫定(d4T)+3TC+NVP治疗12例(14.0%);低CD4+ 组:使用AZT+3TC+NVP治疗59例(81.9%),d4T+3TC+NVP治疗13例(18.1%)。治疗3个月内有7例肝功能异常达到肝毒性分级3、4级,故停用NVP,并在7d后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给保肝治疗,病情好转后,用依非韦仑(EFV)替代NVP继续抗病毒治疗,肝功能长期稳定。用法和用量:AZT每次300mg,每天2次;d4T每次30mg,每天2次;3TC每次300mg,每天1次;NVP每次200mg,每天1次,14d后改为2次;EFV每次600mg,每天1次,晚睡前服。以上用量均为常用剂量。

1.3 检测方法

CD4+T淋巴细胞检测,采用美国BD公司的CSCOUNT流式细胞仪,单平台法,试剂为该公司配套试剂。肝功能检测,采用迈瑞BS-200生化分析仪,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IFCC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均为该公司配套试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观测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NVP的肝毒性常发生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内[1]),其中有1次肝功能异常就判断为有肝毒性。

1.4 肝毒性分级标准[2]

肝毒性分4级(ALT和TBIL数值以正常上线值的倍数表示)。1级(轻度):ALT 1~2.5倍或TBIL 1~1.5倍;2级(中度):ALT 2.5~5倍或TBIL 1.5~2.5倍;3级(中度):ALT 5~10倍或TBIL 2.5~5倍;4级(潜在生命威胁):ALT >10倍或TBIL >5倍。158例患者治疗前肝损害均在2级以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

收集患者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情况,高CD+4组和低CD+4组的服药依从性在95%以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3.7%和90.3%,2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肝功能情况

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个月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以后的随访(6个月、9个月、12个月)中2组均未出现临床肝病症状和2级以上肝损害。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肝损害情况

158例女性艾滋病患者治疗前有1~2级肝损害24例(15.2%),使用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有1~2级肝损害者47例(29.7%),3~4级肝损害7例(4.4%)。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肝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高效抗逆转录治疗(HAART)中通常会有肝功能检查异常,多致6%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毒性,但肝功能衰竭罕见[3]。本文158例女性患者在HAART中肝功能异常明显增加,出现严重的肝毒性7例(4.4%), 但无肝功能衰竭。肝毒性的发生取决于药物类别以及原有的肝功能是否异常,不同的药物发生肝毒性的时间点不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常在治疗前12周内导致超敏反应,核苷类似物导致肝脂肪变性,很可能由于线粒体毒性所致,并通常出现在治疗6个月以上[1]。NVPNNRTIS,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相比,NVP发生肝毒性更常见,常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比较,治疗后肝功能(ALTTBI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观察158例女性艾滋病患者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的肝功能情况变化,分析奈韦拉平在HAART中发生肝毒性情况,治疗3个月中出现严重的肝毒性7例,经保肝及EFV替代NVP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长期稳定,提示肝损害主要为NVP所致。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以后的随访中均未出现临床肝病症状和2级以上肝损害。国外研究显示,女性患者使用含有NVPHAART方案发生严重肝毒性多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患者[4]。因此NVP说明书警示,如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应尽量避免选用NVP,除非明显利大于弊。本文通过高CD4+组与低CD4+组使用奈韦拉平治疗方案发生肝毒性的情况对照分析,发现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明显增加肝毒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也有研究显示,在奈韦拉平治疗组无论CD4+T淋巴细高低,其肝毒性的发生无明显增加[5]。

我县女性艾滋病患者文化偏低,健康意识差,医疗条件差, 经济贫困,不能早期诊断妊娠,常出现女性艾滋病患者在服用EFV期间妊娠的情况。因此,在我县女性艾滋病患者中无论CD4+T淋巴细胞高低都应使用含有NVP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含有EFV的治疗方案,从而避免EFV对胎儿的致畸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奈韦拉平,肝毒性

参考文献

[1]Montessori V,Harris M,Montaner JS.Hepatotoxicity of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J].Semin Liver Dis,2003,23:167-172.

[2]张福杰,李太生,王建,等.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

[3]Beker S.Liver toxicity in epidemiolongical cohorts[J].Clin Infect Dis2004,38:49-55.

[4]Jamisse L,Balkus J,Hitti J,et al.Antretroviral-associated toxicity among HIV-1-serpositive pregnant women in mozambique receiving neviraping nevirapine-based regimens[J].J Acquir lmmune Defic Syndr,2007,44:371-376.

艾滋病方案范文

艾滋病方案范文(精选8篇)艾滋病方案 第1篇一、服务内容及形式“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图片、宣传单、安全套等人口计生和“防艾”...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