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精选12篇)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第1篇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随着稚嫩的童声响起,故事徐徐展开。《郑义门》廉洁主题动漫片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浙江浦江“郑义门”168条家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5个生动故事来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观看现场,同学们被《郑义门》曲折的.情节、生动立体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戏剧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廉政教育。忠孝礼仪,积德行善,弘扬正气,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值得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颂扬和传承。
观看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交流观后感,会上,大家联系工作实际,各抒己见,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忠孝礼仪,积德行善,弘扬正气,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值得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颂扬和传承。而拍成动漫片的形式,生动形象,老少兼宜,寓教于乐,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家今后会把《郑义门》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有位老师说:“良好家风不仅仅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建立,也是全体教师应有的修养。教师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到校园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大事。《郑义门》是一种创新的宣传教育方式,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领略到更深刻的廉洁奉公的道德教义,并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出来。”另一位党员教师说:“通过观看《郑义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我们要把规矩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同时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应当结合“三言三实”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党员教师再受到一次精神文化的再洗礼,才能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据悉,该校多年来实施该校的发展性项目《以文载道 文道合一构建“传统文学与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校本课程》,是以“仁、信、俭、让、孝、智、礼、爱、雅、强”这十个方面为传统文学阅读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相融合,再通过师生观看学习《郑义门》作为一次清风聚力行动的契机,让师生将“忠、孝、礼、义、廉”铭刻于心,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学风、教风,增强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第2篇
动画故事中,闪光点熠熠生辉,“公生明,廉生威”尽显家风之精华,为官之人本。
何为清廉?清廉是恪守清贫的两袖清风,是宽广胸怀的高风亮节,是“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是“贫贱不能移”的铁骨铮铮。
画面在我眼前跳动,故事在我心里流淌,仿佛行走在主人家郑濂的楼层阁瓦,听教那动人的言说,一冬的阴霾便会慢慢地隐退,心之尘埃悄悄地剥落化为腐朽,枯萎的心被廉正清风徐徐唤醒。
回眸,半世沧桑,廉正像一曲咏叹调,鸣和着人生的淡淡华年,承载着四季的春华秋实;绵延着清廉的深邃内涵。
仰望蓝天,云烟飘渺,微风轻敲柳梦,远山如黛,莺啼燕鸣,如诗如画,撩拨文人历史,浸染深情几许。
何人清廉?是春秋时治邺的西门豹,是西汉时通宵达旦的赵广汉,是“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黄次公;是持志不渝、执法守正的徐有功,是拂逆君主、体恤百姓的狄仁杰,是百姓称颂的陈希亮;是不避权贵、铁面无私的包公,是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况伯律,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海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虽历经岁月磨洗,却依然清澈粼粼,以磊落光明的襟怀,洁白朴素的情操,在历史的长河中,矗立起一座人生丰碑。
一帘幽梦绽心间。
容我轻舒眉间清愁,让心之舟随潮翻卷,曼舞万种风情,高唱清廉如歌。
剪一缕廉意于平仄的韵律中,凝结成含烟世间,芳菲人生,奢华岁月。
曾几何时?他把清廉抛到九霄,把正气看作飘渺;他耐不住清贫,经不起寂寞,抵不住诱惑,化蛀虫硕鼠;他挥霍财富,囤肥腰包,醉生梦死,逃之夭夭他忘记了人民的期盼,忘记了清廉的衷告,为了富贵为了逍遥,他落了马,栽了跤,在历史的长河中触了礁,最后才幡然悔悟:功名利禄固可诱,且莫贪恋不回头贪恋的梦境,只能依附指尖的颤动,借唐宋古韵的斑斓,来破解纠结的心事,释放生活的压抑,宣泄心情的落寞,人生的失意以及生命的遗憾。
言廉为虚,行廉为实,身廉为标,心廉为本,贪腐如蝼蚁之穴溃堤坝,廉洁似春燕垒窝筑广厦,摆正了脚跟挺直了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天地奈何不了!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不见钱眼开,不见利忘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看人生路上那沿途的风景,必可高歌一曲!
红尘浪里,风生水起。
挥毫泼墨,渲染青丝。
陌上杨柳空依依,执笔流年饰梦境。
对着匆匆而过的光阴,在芊指的弹跳中,清廉的正气必然会回荡在我们的生命里,那可是一江春水的涟漪,如诗般的飘逸,如歌般清澈人生的春天,是否也可以芬芳妖娆?可以唱出这天地间荡气回肠?
滚滚红尘,飞花万盏,清廉如歌,弦断无声。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 第3篇
家风正民风正,家齐而后治国。
丈夫为天,妻子为地,
作一汪柔水,温馨四溢。
家庭和睦,主妇贤惠。
孝顺公婆,恭敬丈夫,
作一落阳光,温暖如春。
慈爱子孙,善待妯娌。
家法如山,不容姑息。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以诚待人,至公无私,
常视一家为一身也。
教化为先,孝义为本
孝义为本,子孝其亲,
彼此敬爱,仁德教化。
毛孩偷窃,救治祖母,
默默不语,忍受责罚,
知耻近乎勇,百善孝为先。
以责人之心责已,
以恕已之心恕人,
宗亲相邻困苦,无施援手,
独揽罪名,要求责罚。
人伦亲亲子子,言传不如身教。
俭以持家,惜福养。
生于豪门,安于俭素。
青青子襟,也是干净。
坚持步行,力拒食肉,
有无所见,君子慎独。
成由勤俭,败由奢。
师俭则无欲,无欲则廉。
致力为公,古道照人
核天下土,编鱼鳞图。
逐审看签,拒改图册。
公生明,廉生威。
良药苦口,百毒不倾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养身修身兼如此。
三不管交界,
万斛盈余粮。
多收粮,还百姓。
标准头,进出库。
进谏议书,为民谋事。
郑浩为官,花花世界,
未勾了魂示花了心。
有人监督之时,坚持不难。
难的是无人监督,
依然抵制诱惑,坚持操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搭救落水老人,不计前嫌医对头。
不知生,焉知死,活好当下。
冰释前嫌,齐修郑公桥。
造福一方百姓。
亲邻互助山成玉,
乡里合作土变金。
知耻近乎勇,正风除敝
担水互欧方知购田不适,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负荆请罪,游街退匾。
感化一方,收服人心。
拒收巨莽,自掏腰包,
微服私访,抚恤百姓。
为官者,报国为本,不可一毫妄取。
这是一扇通往智慧的门,
这是一扇修炼自我的门,
门的钥匙是一颗感悟的心,
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开,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第4篇
这个庞大的家族就是浦江“郑义门”,它不仅是一片绵延在白鳞溪畔的建筑群,更是中国家族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就是这样一个家族,才让理想之中的“乌托邦”得以真实地展现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一、严规
这是一个有着严密规矩的家族。
南宋绍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193年,75岁的郑绮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这是郑老先生的“死命令”,也是郑氏家族最原始、最粗线条的硬规矩。这些家规逐代严密规范,传至他的六世孙演变到58条,最终发展成168条《郑氏规范》,成为 “郑义门”的治家宝典和支撑其家族的精神支柱。
今天走进“郑义门”,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里的规矩森严。大门入口处有一个玄关,木板上赫然刻着:“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怡荒厥事,毋纵奢侈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以横非而扰门庭,毋耽曲蘖以乱厥性。”穿过师俭堂,有一条并不敞亮的过厅,两侧立着十多块一人高的木牌,上面刻有168条完整的《郑氏规范》。
当身处于这些法令庄严的条规当中,就会憋着一股无法排遣的情绪,仿佛郑绮那双幽暗的眼光从廊柱、檐瓦处咄咄逼视过来,让人觉得异常压抑。每当郑氏子孙经过此处,必须将内心的杂念一一卸下,让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接受家规的检验,然后才迈开方正的步子挺身而过。
这是一个坚守规矩的家族,一代代子孙始终恪守着家规祖训。他们就像是一群高空穿越的行者,坚持以严密的家规为钢索,以忠孝仁义为平衡,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严谨而又从容地穿越了330年的跨度。虽然这三百余年间,有硝烟与战火,也有灾难与浩劫,“郑义门”都得以安然度过。因此,《郑氏规范》对于这个庞大的家族来说,就是一种长效的黏合剂,有股神秘而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将一代又一代的郑氏族人严丝合缝地组建在一起。
假如没有天顺三年的那一场大火,这个家族会怎样延续?这是一场滔天的大火,燃烧了几天几夜,族人眼睁睁看着经营了300多年、耗尽家族资本的宏伟祠堂变成满地的焦炭,化作了天空中的一缕青烟。经此天劫,这个“家”才不得不分开来。
二、有序
“有序堂”是“郑义门”宗祠的主体建筑,可容纳千余人活动,郑氏族人们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在后堂的走廊下悬挂着一口大铜钟,透过大钟上锈迹斑斑的铭文,可以读出此钟名曰“会膳”。对于这个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锅吃饭的家族来说,开饭时自然是少不了这样一口大钟的。然而,此钟却不仅仅用于会膳,它还和另一旁架子上的“听训”鼓一起构成郑氏家族的指挥中枢。大钟总是以一种特有威严的发声,一声声都是不可违抗的命令,所有人一切行动都得听从它的调遣,且须令行禁止。
“当”一记沉闷的钟声响起,不知是谁敲响那一口大钟,随着这一记钟声在庄严的祠堂中慢慢扩散,那些遥远的历史和故人的音貌悄然在脑海里渐渐清晰
曾经无数个这样的凌晨,晨曦微露中“当”的一声,郑义门上空忽然传来一记洪量的钟声,正当它的余音还在整个小镇里隐约回荡的时候,又是“当”的一声钟声连续敲响二十四声之后,一扇扇大门“啪啪”地打开了,郑义门在钟声的催促中清醒过来。片刻后,又响起了四下钟声,族人端着脸盆纷纷走向了水井、溪边,蹲下身子开始汲水洗漱。
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男女,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有序堂。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其他族人只是静默着,当时阳光透过窗棂将影子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家规的字字句句也散发出异样的光芒,把他们的内心都照亮了。待童子诵毕训诫,家长略略环视人群,他的脸色有着郑绮一般的凝重,声色低沉地作出重要训示,布置完一天的重要工作,起身退出大堂。族人向家长作一长揖,自然分成两列退出祠堂。
最后一次钟声连续九响,男女分堂用早膳。用完早膳的族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后生耕种,年长者畜牧,女人织布,少儿读书。
郑氏家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一切都是中规中矩的,就像他们中庭的那幅楹联所描述的那样:“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
三、清廉
“师俭堂”在“江南第一家”里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堂上还挂着一块明太祖朱元璋手书的牌匾“孝义家”。“师俭”,就是崇尚节俭之意,也就是指低调做人、洁身自好、清廉淡泊,自觉抵御金钱和富贵的诱惑。
在168条家规中,表达“师俭、戒奢”之意的就有17条之多。它谆谆告诫子孙: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勤俭朴素为准绳;处事接物,当务诚朴,不可购置豪华之物,以长奢华之风;不得畜养飞鹰犬马,专求安乐游玩;不得无故摆设宴席,就是寿辰也不设筵席
朱明王朝有感于“郑义门”的优良家风,给予了郑氏家族一项特殊的恩遇,那就是每年可派代表与孔孟后人同时入朝参拜,且品学兼优者可绕过科举直接入仕。因此,郑氏子孙中做官的有很多。翻开族谱可以看到,仅在明代以德行举荐入朝的郑氏官员多达47人。同居15世期间,七品以上的官员多达173人。这些官员职位差距巨大,他们任职的地域跨度数千里之遥,这些官员的经历也相当驳杂,从七品到二品,从衮衮大员到闲职小吏,涉及到多个时代,却无一有贪渎记录。
明朝以来,“郑义门”的子弟在外做官只由家族俸养,不领取朝廷俸禄。《郑氏规范》对从政族人勤勉廉洁作出了严格要求,86条规定: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87条规定: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肯恻,务得其情,毋行苟虚。又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违者天实临之。88条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开除族籍,死后牌位不准放入宗祠,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庭中,这是极为严厉的处罚,这意味着被整个家族抛弃。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700字 第5篇
项目团队采用三维动画代替了二维方式,赋予动画片更多的时代感、立体感,避免作品在叙事上落于陈旧、俗套。为了使动画片形式与廉政文化内容结合得更为自然,既不失动画片的灵动特性,又能体现作品的思想内涵,项目团队精心设计了“角端”的角色,精灵“角端”在剧中适时出现,将古今观点自然交汇,使动画作品做到了思想性和灵动性的和谐统一。
168条家规精华最终浓缩在了每集10分钟、共12集的故事里,形成《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
事实上,对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人文美台”的浙江卫视来说,《郑义门》并不是浙江卫视制作的唯一主旋律动画作品,以动画片形式传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浙江卫视早已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浙江卫视制作并播出了动画片《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正在筹拍26集动画片《人工巧匠》(暂定名),以机器人为题材,宣传科技创新精神,准备申报‘百部中国梦动画片扶持计划’。”浙江广电集团总编室艺术生产部主任江山红透露。
“浙江卫视制作推出《郑义门》,是对现有人文节目的延伸和丰富,与《中华好故事》《南宋》《艺术:北纬30度》等节目一脉相承,共同诠释着浙江卫视‘人文美台’的理念。”浙江卫视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顾顺坤说。 日前,《郑义门》正在央视多个频道热播,郑氏家族的孝廉文化已走出江南,在大江南北传唱。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500字 第6篇
《郑义门》这篇动画片不长,一集只有十几分钟,共12集。其中包括《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丸》、《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创造15代不分家、3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的传奇展现在观众眼前。
“郑家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里的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正义”理念,转换成为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等方面。但还有一些诗是郑栋背着,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听,听,听,毋徇私以妨大义,母怠惰以荒厥事。毋为横非以扰乱门庭,母耽曲蘖以后乱厥性。听,听,郑家规矩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了郑家家族的历史承袭的行事。让我最深动的是《郑浩拒礼》,讲述郑家孙子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他看见的宝物,从不贪心,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宝物的诱惑,清?为官,关心百姓是个好官。《郑义门》这篇动画片,告诉我不能贪财,不要陌生人的东西,还不能因为你喜爱的东西占为己有,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郑家的规范,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廉洁动画《郑义门》观后感 第7篇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各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为之驻足
这就是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大地上,这个坐落在浦江之畔的耕读之家,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这里,是中国传统家族发展演变的生动注解。
这里,承载着中国人熟悉和温暖的记忆。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却足足延续了十五世。
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够这么几百年的同居,跟这个家规是密不可分的。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它甚至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观看动画片《郑义门》有感 第8篇
郑义门观后感一:
3月10日下午,县农林水利围垦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收看了廉洁动漫片《郑义门》,让原本严肃的廉政课堂显得轻松了许多。县纪委派驻第八纪检组一同收看了影片。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郑义门》廉洁动漫片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弘扬良好家风,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会后,党员干部积极发言畅谈观后感,大家普遍认为,家风是家庭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的.价值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第八纪检组组长韩军海强调,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优秀的家风,与社会进步相融相携。所以家风不仅是一个家的事,也是一个国家的事。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也应该体现在家风的先进性上。要继续抓好《郑义门》动漫片的组织收看工作,做到全程收看、一集不落,确保所有党员全覆盖。
郑义门观后感二:
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大国,无数璀璨明珠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翻涌而前的时代大潮中,在浮躁的社会中,静下来翻一翻前人的故事,细想下治国治家之本,对国家单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观《郑义门》,这个沉睡在历史暮霭中的千年家训,如一幅图卷,徐徐展开。深切感受其中的“治国之要,在乎民风,民风之本,在乎家风,家国同构,忠孝一理。”
古语皆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以小家为出发点,方成大家。而家庭、单位,其实都是小家。郑氏家族爱国爱家,乃至现在的后人,骨子里都透着郑氏的秉性,令人敬重。像我们卫生监督所,于国,是个家庭成员,而于我们,便是小家。家有家规,却不止于家规。它不是字里行间没有温暖的油墨字,而是能渗透人心中的,愿意为之践行的旗帜。“以德治家”,它使人互相友爱,它使人能抵制诱惑,它使人团结在一起互助前进,它更能使人牺牲小我为大我。如何能在单位中形成一种仁义的教化,无形中让孝义、廉洁渗透到每个成员的内心,让我们“我爱我家”,“我敬我家”,从而能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郑氏家族身体力行近千年的家规家训,方圆兼具,隔时空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郑义门观后感三: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3月9日晚上,兴华社区党员聚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同收看央视播出的廉洁动漫片《郑义门》。
《郑义门》廉洁主题动漫片共15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浙江浦江“郑义门”168条家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郑氏家规为纬,通过“江南第一家”《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5个生动故事来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引导当下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郑义门 观后感 第9篇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被称做“廉俭孝义第一家”,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郑义门》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学习《郑义门》,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的公仆本色。
《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反映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在新时期,更应该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考验。当前,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形成了严峻挑战,党领导下的每位党员干部也面临同样的挑战。要真正做到清正
廉洁,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根源入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和“鞭挞腐败、崇尚廉政”的良好氛围。
郑义门 观后感 第10篇
方红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在当地有口皆碑。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动画片《郑义门》形成《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等剧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义门》观后感 第11篇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侈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蘖以乱厥性。有一于此,既殒尔德,复隳尔胤。眷兹祖训,实系废兴。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郑氏规范》
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如《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在新时期,更应该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同时,《郑义门》通过动漫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的公仆本色。营造诚信为本、崇廉鄙贪的清廉文化环境。与腐败作斗争不能只靠风暴式打击让腐败分子受到指责惩罚,关键要形成清正廉明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崇廉鄙贪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贪污受贿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恪守廉洁为政、清明自律的廉政规章制度。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做为创新税收工作环境的保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狠抓落实贯彻好《廉政准则》,恪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律标准。
《郑义门》观后感 第12篇
——《郑义门》观后感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会导致家庭不睦,道德滑坡,风气低俗。而位于金华浦江郑宅镇是远近闻名的“江南第一家”,那金光闪闪的村口的青石牌坊无不向世人展示了郑家那传承900年的“郑氏家规”。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郑氏家族一直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郑义门》以古装动漫生动、易懂、活泼的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以法齐家》《家法如山》《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12个小故事体现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不止郑氏一族如此,北宋名臣包拯晚年曾立下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