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插图使用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01

插图使用范文(精选7篇)

插图使用 第1篇

案例一:人教版五册《孔子拜师》

一、用整体感知

师:刚才你们初读了课文, 谁能把课文的插图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

生1:左边的是老子, 右边是孔子。

生2:站在马车旁边的是老子, 站在老子对面的是孔子。

生3:头发花白的那位是老子, 黑头发的那位是孔子。

生4:穿浅绿色衣服的是老子, 穿褚红色衣服的是孔子。

生5:双手倒背的是老子, 作揖行礼的是孔子。

二、用品味涵泳

师:刚才大家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词句, 体会到孔子拜师态度是那么的诚恳, 谁能结合课文的插图来说说?

生1:我从插图上孔子谦和的神情中体会到他拜师的虔诚, 你看他低首含笑多么的谦虚。

生2:我从插图上孔子弯着腰的动作中体会到他的诚恳。因为我觉得弯着腰说明他对老子是五体投地的。

生3:我从插图上孔子拱着手的动作中体会到他的谦虚。因为我从课外书中知道古人的礼节有拱手、作揖、跪拜、稽首等形式, 而合抱拱手表示的是一种敬意。

三、用总结拓展

师:我们刚才很好地解读了课文, 大家再来看看插图, 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1:我觉得这幅插图不够准确, 因为课文讲到几个月后, 孔子终于走到洛阳, 老子见到的是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而插图中的孔子却是衣冠楚楚, 十分整洁, 根本看不出旅途的劳顿。

生2:我也觉得这幅插图画得不够妥当。因为图中的老子倒背着双手, 给人感觉好象是高高在上, 而课文中说听说孔子要来, 老子特地到城外迎候, 我想孔子行礼时, 像老子这样知书达礼的学问家一定会还礼的。

生3:我也觉得这幅插图不够完美。因为课文讲到孔子和老子是在洛阳城外见面的, 我查过资料, 自周天子迁都洛阳后, 洛阳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那里人口众多, 商贾遍布, 即使是城外, 也应是人来车往, 而插图上除他们二人之外, 连个人影也没有, 显然不符合事实。

案例二:人教版六册《燕子》

一、起画名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 再观察一下插图, 看看这幅插图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生1:《春天的赞歌》。

生2:《烂漫的春光》。

生3:《燕趣》。

生4:《春天的聚会》。

生5:《勃发的生机》。

生6:《泥融飞燕子》。

生7:《燕子归来》。

师:多好的名字啊!把你最喜欢的画名写在插图上面。

二、评画名

师: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画名?

生1:我喜欢《春天的赞歌》。因为课文讲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像五线谱, 我想这些燕子演奏的一定是赞美春天的歌曲, 它赞美春天的万紫千红, 赞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

生2:我喜欢《烂漫的春光》。因为春天到了, 到处欣欣向荣, 到处春意盎然, 到处莺歌燕舞, 到处桃红柳绿。

生3:《燕趣》。因为燕子一会儿展翅高飞, 一会儿追逐嬉戏, 一会儿停歇养神, 它们简直是春天的精灵。

生4:《春天的聚会》。我觉得《春天的聚会》这个名字最好。青草、绿叶、红花、飞燕都像我们人类一样, 它们欢快相聚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生5:《燕子归来》。燕子归来表示寒冷的冬天彻底远去了, 随之而来的是温暖。

生6:《泥融飞燕子》。因为“泥融”不仅点明了春天, 联想到勃勃生机, 同时, “飞”字让人体会到动感十足的燕子, 而且使人自然而然想到杜甫的诗句“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富有文化味。

三、绘插图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 好像你们就是画插图的画家。请你们拿出彩笔,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 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插图还可以怎样画?

学生纷纷动手。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同学们相互欣赏着、评论着、陶醉着。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其直观性、形象性成为我们语文课本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内涵, 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1. 做到一个“足”字。

“足”指要用足插图, 案例一中做到一图三用, 第一次整体感知时利用插图说话, 既整体把握了文本, 又提供了说话的机会, 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第二次在品味涵泳时利用插图, 不仅体会到孔子的诚恳、谦虚和对老子的尊敬, 而且运用已有的知识产生了碰撞, 发展了思维;第三次在总结拓展时运用插图设疑, 学生大胆质疑插图, 质疑权威, 他们思绪激荡, 慷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16页) 慨激昂, 虽然他们的见解不一定正确, 但这种不唯书的思想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2. 讲求一个“巧”字。

“巧”指插图的使用要巧妙。插图对课文起着补充、呼应和延伸等作用。在阅读教学中, 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感知课文内容, 准确理解课文含义, 深入体验文本蕴味。案例二利用插图设计的起画名、评画名和绘插图三个教学环节可谓匠心独具, 把插图用活了, 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图文的认识, 而且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3. 追寻一个“效”字。

插图使用 第2篇

姓名:

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日期:201

3谭琼弥勒市古城小学652399年12月10 日

阅读教学中有效使用课文插图策略

【摘要】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用插图,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及文章内容。

三、借助插图感悟文章的中心。

四、借助插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插图激发理解感悟培养提高

小学语文课文中编排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丰富多彩,是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精心设计的,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正确有效地使用插图,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中找好突破口很重要,有的课文中一幅简单的插图就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因为插图大多是文章精彩段落内容的体现,它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形式。教学时,以插图为突破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首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感受,在学生发出惊叹以后揭题,接着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桂林,位于我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那里山水秀丽,风景如画,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样美的地方,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去玩个痛快。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桂林“旅游”。这样,通过让学生观看色彩鲜

明的画面和教师富有表情的描述引入新课教学,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及文章内容

课文中形象直观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抽象的词语。插图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表现,词语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借助插图来理解词语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例如教学《矛与盾的集合》一文时,学生对于“矛”“盾”为何物,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了解“矛”与“盾”的样子及其作用,从而理解“矛”“盾”这两个词的意思。

三、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图文对照,可使课文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例如教学《四季》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第一幅图: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第二幅图:夏天来了,荷花开了。第三幅图:秋天来了,稻子黄了。第四幅图:冬天来了,下雪了,小朋友们堆了一个漂亮的雪人。这样,先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说话,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在图文结合讲解课文,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四、借助插图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会使学生看后受益终生,激发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插图,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读”图析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挑山工》的插图画的是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插图,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文中有关的句段,在理解句段内容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这样,学生就会把这幅图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深入认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到达目的。

五、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插图描绘的往往是事物的瞬间,或者是事物的一个侧面,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就能丰富画面内容。

1、由静态的画面想象动态的画面。例如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插图上是周总理端着银碗满面笑容的和傣族人民在一起。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的动作、语言,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图上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课文《蓝树叶》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林园园的动作、神态,从而想象林园园的内心活动。

3、由事物的终结想象它的延续或发展。例如课文《骄傲的孔雀》的第四幅图是孔雀低着头,花喜鹊对它说:“骄傲的孔雀,湖里哪只鸟是你自己的影子啊!你骄傲得连自己的影子也不认识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听了花喜鹊的话后,孔雀会怎么做。

六、借助插图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中加重了说话的份量,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必须使其有话说。为此,教师必须寻找适当的说话方式,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材料。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当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此时的学生往往是欣喜的,有的还迫不及待地与同学交谈。这时,教师可抓住兴奋点,引导他们用语言把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例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学生理解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读”图,练习说话,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时启发学生以图为中心,根据画面进行合理想象,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想象图上没有出现的内容,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概括的画面具体化。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扬科跪在小提琴面前,他想对小提琴说什么?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展开想象,各抒己见。在阅读教学中,以插图为中心进行说话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还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 第3篇

一、课堂导入阶段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状态的关键。语言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如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现行的PEP英语教材各单元的主要插图都呈现出相应的故事情境,在课堂上将单元插图运用于导入环节,以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为师生之间对话交流搭建平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为接下来的语言操练环节和语言输出环节做好铺垫。

以PEP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第一课时为例。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借助本单元“good to know”的插图来展示单元语言点和词汇。首先,笔者利用插图中呈现的故事情境向学生描述:“These are cities of som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in the different time zones, so their time is different at the same moment.”插图呈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生活场景,学生学起来心里有亲切感,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了。

二、语言操练阶段

语言操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巩固英语知识、获得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教材中的插图,尤其是图表,传递着与文本语言相关的丰富信息资源,是对文本的诠释和补充。充分运用书中的插图,采取看图复述来开展操练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认真理解所学知识点,并能较快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把所学内容表达出来。

教学PEP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It is warm today Part B 部分,笔者在讲解词汇和句型后,用课件放大展示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播报世界天气。在教材插图的帮助下,学生把以前学过的cold、warm、cool、hot等单词和本课时新授单词sunny、rainy、windy、cloudy、snowy等相结合,输出句型:It's___and___in___。一名学生的天气播报如下:“Good morning.Here's the world weather.Today it's hot and sunny in Sydney.It's cold and snowy in Moscow.It's warm and windy in Beijing.It's hot and cloudy in Singapore.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三、知识巩固阶段

英语教学中的巩固环节是输出语言、展示成果的阶段。小学生受词汇量的限制,很难自由、流畅地表达想法。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架,让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自编对话或仿写句子,做到有“图”可依、有“图”可想、有“图”可说。例如,在讲授PEP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It is warm today 中的“Let's talk”部分时,当学生学完所有单词和句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用课件有梯度地呈现教材插图和留有空白的句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两人为一小组开展交流。

A: Hi._____ This is______.

B: Hi. ______. Where are you now?

A:I am in ______ now.

B: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______today?

A:It is cool and rainy here.How about ______?

B:It's _____ and______.

在知识巩固阶段,运用插图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既可以仿照教材内容交流,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实现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利用语言交际活动输出语言的目的。

插图使用 第4篇

一、巧用情境插图创境导课———让学生爱数学

引入新课时,通过巧用插图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如:《确定起跑线》教材配了两大幅色彩鲜艳的运动场弯道赛跑的图片。教学中,我以“大家参加过跑步比赛吗”“200米起跑和100米起跑有什么不同呢?”为引子引入新课;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块儿到200米的比赛现场去看看,请打开课本第80页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一下就被红绿相间的运动场比赛图片吸引住了!很快就找到了“小朋友们起跑线的位置不同”“、跑道是弯的”“、外圈和内圈跑道的长度不同”……等等数学知识点; 由此说明情境插图已充分发挥作用,一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自然而然产生数学真有趣的想法,从而爱上数学!

二、巧用对话插图图文结合———让学生说数学

数学课本插图不同于其它学科,纵观整本书你会发现出现最多的是——对话式的插图;如果我们能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巧用这些对话插图,就能起到图文结合、化静为动、上活数学课的目的。翻看教材你会发现对话式插图比比皆是:如学习《分数连除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是“小红向医生询问药片如何吃”的主题图,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对话情景; 教学中让学生边观察插图感知当时发生的情况,边找文字信息图文结合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于是有的同学说“医生说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小红问这盒药共有12片可以吃几天呢”;还有的说应该这样说比较好“这盒药有12片,每天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呢”等等,引导学生边观看插图边学会处理插图文字信息,并学会用恰当地语言完整描述图意,达到从插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目的。再如:《列方程解决问题》再现的是两名篮球队员交谈得分情况的对话插图;《工程问题》展示的是两名工人叔叔交谈修路情况的对话插图……等等;可以说对话插图是数不胜数,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通过巧用对话插图,努力给学生搭建一个人人有机会利用插图、图文结合“说数学”的平台!

三、巧用几何插图化难为易———让学生悟数学

华罗庚曾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太发达,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还必须有形象的支持。因此,巧用形象化的几何插图能给学生以具体的感性认识,起到激发兴趣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深层次地理解领悟数学知识。如:《圆环的面积》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圆环几何插图,先让学生明白以同一个点为圆心,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两个圆之间的部分就是圆环;再让学生在具体的几何插图中指出“环宽”在哪、“圆环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从而在脑中形成了图形的具体表象;最后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几何插图中明确求圆环的面积,只要把“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于是水到渠成地学会计算圆环的面积。实践证明通过几何插图的形象展示,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知识显性化,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的作用!

四、巧用生活插图实践拓展———让学生用数学

打开编者精心设计的数学教材,你会发现不论是例题的选择,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再辅之以直观明快的人物图片,可爱有趣的卡通插图,形象逼真的生活场景图……等等;无一不给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赋予灵动鲜活的生命力,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更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以《练习一》众多习题插图为例:第2题呈现的是一幅生活场景图“一共要放几勺洗衣粉”的生活问题,实实在在的生活插图给学生以真实、亲切之感,一下就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兴趣;第3题给予学生的是拟人化的知识性插图———“我(青藏高原)还在长高”,让学生充满好奇地进入解决“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7/100米,按照这个速度,50年它能长高多少米,100年呢?”的神奇问题。不论是熟悉的生活插图,还是神奇有趣的科学知识插图,都无一不在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而服务!可以说插图实在是功不可没!

摘要:为了能巧妙利用天天进课堂的课本插图,我们要学会巧用情境插图创境导课,巧用对话插图图文结合,巧用几何插图化难为易,巧用生活插图实践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目的!

插图使用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插图 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

一、引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其显著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样的教材编排不仅适应了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资源中,虽然教科书的地位是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作为教科书的组成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教师忽视。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使用现状

本论文是通过对X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和教师对待教科书中插图的看法和使用策略的现状,并进行总结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使用策略。对于教师使用插图的情况,我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采用观察法对插图使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研究;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对其插图使用策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一)学生使用插图的现状

1.学生对课本插图认识情况

笔者对X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于课本插图认识进行了调查后得出:大多数学生是喜欢有插图的语文课本,但是对于目前使用的课本中的插图满意度一般,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插图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清晰。

2.学生使用插图策略的情况

根据访谈和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使用插图策略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利用插图,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是不够。

(2)学生自觉使用插图的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插图。

3.学生对教师使用插图的评价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学生们对于教师使用插图的满意度不高,一半以上的老师在课堂上还是经常使用插图进行教学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插图的现状

1.教师使用插图策略的情况

根据笔者在X小学调查之后发现:教师对待插图的重视程度一般,只有一部分老师经常使用插图,并且分析图文之间的关系。虽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插图的方法比较多样化,但是使用插图的环节比较单一,且使用的方法还没有形成系统化。

2.教师对学生阅读插图的指导情况

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教师教师认为学生自主使用插图的能力还不高,但是对于插图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却一般。教师对于插图使用策略的指导还没有做到普遍程度,指导意识還没有很强烈。

3.教师对插图作用的认识情况

总体说来插图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多帮助的。25%的教师认为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1%的教师可以认为插图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15%的教师认为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13%的教师认为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0%的教师认为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课文的记忆,还有8%的教师认为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创新能力。部分教师只强调插图帮助理解的作用,忽视了插图本身的发展功能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使用策略

(一)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插图的策略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顺序

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一般是先大概浏览整个画面,获得整体印象,再察看细部,图文对照,最后再欣赏整个画面。在观察局部时,可以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2.根据教学需要删繁就简

对于教科书中插图,有些画面内容比较庞杂,或是对突出课文主题帮助不大,这种情况就不必要在枝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要点进行教学,及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删繁就简。

3.发挥想象增加插图内涵

图画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动”起来,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画外的意境。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

4.观察插图细节丰富课文

教科书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尽管文辞优美,但总不能穷尽插图所表现的内容,利用好插图,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丰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灰椋鸟》的插图,图上鸟的数量非常有限,教师在教灰椋鸟之多时,可以让学生拿起笔,去给图再添画一些灰椋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空而至”的灰椋鸟的数量之多。

5.针对不同学段学生使用插图

(1)低年级学生运用插图的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都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形象的插图,创造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愉快地听说读写。教师在教汉语拼音时还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相结合,将抽象的字母具体形象化,尽可能减少重复、机械地发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2)高年级学生运用插图的方法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教材中有许多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蕴含其中,很适合让学生作为积累语言的牵引。如: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们借助插图复述课文等等。

(二)根据教学目标随机使用插图的策略

1.运用插图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开门见山式,音乐导入式,旧知导入式等等,利用插图导入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插图理解重点难点

对于有些课文当中的重难点,老师很难用言语让学生体会的很透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言语解决不了的,可以利用直观的图片来进行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插图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在总结全文时,不一定要用言语或是板书文字来总结,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一幅图片来点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主题,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震,《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认识及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p133。

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插图使用的认识 第6篇

关键词:插图,中学化学教学,插图设计,插图教学

1. 插图的概念

插图是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插图是以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绘画(写生画、简笔画)及图表等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直观图像,具有举例说明、例证、图释、注含义,对正文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插图在教材中不仅仅是文字内容的说明和补充,其本身也是教材,是为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服务的,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对教材内容高度概括的体现,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研究、体味图案的构成,揣摩隐含在画面后的深层意义。教科书中的插图的职能在于运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抓住学生的视线,激发他们的兴趣,传达信息,让学生们融入特定感情氛围内。

2. 对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平时教学比较注意图文结合,但教师对目前教材中的插图设计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现在针对插图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2.1 插图设计方面

第一,插图教学大体上仍然过于强调绘画语言及审美规律的掌握,而忽视了结合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各类新颖视觉载体的特点,以及主题文案,与现阶段插图所面临的更广泛、更新颖的实践应用相脱节。

第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环节薄弱,没有综合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难以满足当今各类多变的视觉载体更具体更实际的要求。有些插图不切合当地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和探究方法内容过少。

第三,插图设计的表现技法相对单一。过度依赖电脑及数码技术,漠视传统手工绘画,对微小物体要有放大图,所以设计应清晰、紧密结合课文,突出重点。

第四,插图设计应增加组合图的比重。由几个图合并为一个图,在形式上可以避免单调感,组合图给人以富有层次或整齐美观的感觉,使版面美化,文字简练,节省篇幅。

2.2 插图教学方面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并充分发挥它特有的优势。

2.2.1 插图的知识理解功能

教材中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例如,化学键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高中必修2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分析这一图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离子键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这种化学分析的方法。

2.2.2 插图的激趣质疑功能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8-13(铝与硫酸铜的反应)等生动直观而具有感染力的彩色插图,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化学美的刺激,把学习化学的欲望内化为学好化学的强大动力。还能进一步开拓思维,产生质疑:它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原因是什么?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不同的金属有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等问题。通过这些质疑,给学生下一步探索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搭建了平台。

2.2.3 插图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插图: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将48个铁原子搬到铜表面构成的图像,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2.2.4 插图的环境教育功能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一幅“酸雨对森林的破坏”的图片让学生直面了酸雨的“无穷危力”、一张“水华”的图片,让学生猛然间意识到我们每天在使用的洗涤用品竟造成了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一片浑浊,带着思索让学生去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知道学好化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有利于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2.2.5 插图的STS教育功能

STS教育强调社会、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化学教材的插图中,同样蕴含了大量富有STS教育功能的素材。例如高中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图4-8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中的五幅子图,这些图片形象逼真地向学生介绍了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的重要用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则能让学生品味出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科学与技术对社会进步所凸显的无穷力量,进一步体现出科技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2.2.6 插图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功能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的和谐,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生活的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化学新教材,其间有较多能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的插图。如九年级下册图8-26(金属的回收利用)中铝质饮料罐回收利用,图12-24(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等,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7 插图的学科融合功能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已是大势所趋。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图2-2太阳能与人类生存。一幅插图将化学、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结合得如此紧密。

插图使用 第7篇

新目标八下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第一课时的听说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询问他们who are they?让学生能注意到这些双胞胎的名字,从而为后面的听力活动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情境。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把书上的听力材料做了适当的处理,将1b的听力材料listen and number thepairs of twins(1-3) in the picture. 改为了Please write their namesin the boxes. 有利于学生在听力活动中辨认不同人物,抓住关键信息,降低听力难度,提高听的效果。

二、听前预测,事半功倍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player第一课时的听说课时,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课本插图。在听力之前,老师要求学生仔细看图,作听前预测。以下是课堂上的一段师生问答:

T: What about Chang Han? This is a student. Now, look atthe picture. Can you guess what he is going to be when he growsup? He is going to …. Can you guess?

S: He is going to be a teacher.

T: He is going to be a teacher. En, maybe. Any other idea?

Ss: He is going to be an actor. ...

T: En, maybe he is going to be a computer designer. Now,let’s listen. Just listen. What is he going to be when he growsup? Now listen and make notes.

学生在听力活动之前,先仔细观察课文插图,预测听力内容,这是目标语的输出,随后学生能在接下来的听力活动中得到预测准确与否的验证。这个过程大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拓宽了学生的感性思维。

三、活用图片,突破重难点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shells?第一课时中,老师把图片与语法点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就能十分容易地区分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态,根据教材中的图片,我设置了如下问题:“Who arethey? Can you find them in the picture? Why do you think so? ”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不难注意到图片中不同参赛者的状态:显然,已经停止滑冰的两个人用一般过去时,还在继续滑冰的用现在完成进行时;另外从“累”程度判断参赛所持续的时间,再根据性别,很快就能把名字与图片上的滑冰参赛者对号入座。

这堂课设计亮点在于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插图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并作细致生动的叙述,以利于学生真正弄懂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几节课都能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提出一些使学生感兴趣,能听懂,并与插图有关的问题来层层质疑。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设立了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水平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又为积极自然地引入到新授内容作好了铺垫。

总之,课本上这么多赏心悦目的插图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我们能巧妙地挖掘和开发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能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插图使用范文

插图使用范文(精选7篇)插图使用 第1篇案例一:人教版五册《孔子拜师》一、用整体感知师:刚才你们初读了课文, 谁能把课文的插图给同学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