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01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精选6篇)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第1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2、()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A、10 B、14 C、18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肺结核属于()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 B、3 C、4 D、5

8、细菌性痢疾属()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种

A、35 B、39 C、37 D、40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 A、预检、分诊 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 D、消毒、隔离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4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3、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5、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6、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7、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8、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第2篇

单位: 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并重新填写。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注:试题正反面)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10、下列哪些职业项患者工作单位填写无字()? A、农民 B、其它 C、散居儿童 D、不详 E、家务及待业

2016年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培训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14 年 12 月 01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肺炭疽。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属地管理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 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填卡日期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新发传染病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实际居住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病人为本地(县区)长住居民。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住址。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C)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B)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B)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3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C)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D)。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B)。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A)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B)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C)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数据来自《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的疫情数据, 人口资料来自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10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报告传染病种13种, 报告发病数1365例, 报告发病率147.2/10万, 报告死亡病例4例, 病死率0.4314/10万。无甲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 (艾滋病、肝炎、甲型H1N1流感、麻疹、出血热、狂犬病、痢疾、肺结核、伤寒、百日咳、淋病、梅毒、疟疾) , 共报告发病1365例, 发病率为147.2/10万, 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9.80%和28.87%。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 (534例) 、梅毒 (425例) 、淋病 (192例) , 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4.3%。

2.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

(1)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报告发病5种, 分别为艾滋病8例, 乙型肝炎31例、丙型肝炎15例、淋病192例、梅毒425例, 共计发病671例, 占总报告发病数的49.16%, 发病率为72.36/10万, 与去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19.82%, 下降最明显的是淋病, 发病率下降了34.67%, 其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均上升, 上升最明显的是艾滋病, 与去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45.35%。 (2) 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4种, 分别为甲型H1N1流感8例、麻疹11例、肺结核534例、百日咳3例, 共计发病556例, 占总报告发病数的40.73%, 发病率为59.96/10万, 与去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5.51%, 下降最明显的是甲型H1N1流感, 发病率下降了94.57%。 (3) 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5种, 分别为甲肝4例、戊肝22例、肝炎 (未分型) 9例、细菌性痢疾92例、伤寒及副伤寒3例, 共计发病130例, 占总报告发病数的9.52%, 发病率为14.02/10万, 与去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20.43%, 下降最明显的是细菌性痢疾, 发病率下降了31.82%。 (4)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报告发病3种, 分别为出血热4例、狂犬病2例、疟疾2例, 共计发病8例, 占总报告发病数的0.59%, 发病率为0.86/10万, 与去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3.45%, 上升最明显的是出血热, 发病率上升了75%。

2.3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1) 肺结核:全年报告534例, 发病率为57.59/10万, 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9.12%, 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全年均有疾病发生, 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以20~70岁居多, 共484例, 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90.64%;其次为75~80岁年龄组, 发病39例, 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7.30%。男性386例, 女性148例, 男女性别比为2.6∶1;在职业构成中, 以农民 (301例) , 其他 (71例) , 不详 (53例) , 工人 (44例) , 共469例, 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87.83%。 (2) 梅毒:全年报告425例, 发病率为45.83/10万, 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1.14%, 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二位。全年均有疾病发生, 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以20~50岁居多, 共349例, 占梅毒发病总数的82.12%;其次为15~20岁及55~65岁年龄组, 共发病52例, 占梅毒发病总数的12.24%。男性209例, 女性216例, 男女性别比为0.97:1;在职业构成中, 以不详 (90例) , 农民 (69例) , 家务及待业 (67例) , 工人 (55例) , 共281例, 占梅毒发病总数的66.12%。 (3) 淋病:全年报告192例, 发病率为20.71/10万, 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4.07%, 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3位。全年均有疾病发生, 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以20~45岁居多, 共158例, 占淋病发病总数的82.29%;其次以50~55岁年龄组, 发病19例, 占淋病发病总数的9.90%。男性179例, 女性13例, 男女性别比为13.77∶1;在职业构成中, 以工人 (89例) , 其他 (22例) , 商业服务 (20例) , 农民 (15例) , 共146例, 占淋病发病总数的76.04%。 (4) 痢疾:全年报告92例, 发病率为9.92/10万, 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74%, 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4位。全年均有病例发生, 4~10月发病较多, 共发病76例, 占痢疾发病总数的82.61%;发病年龄以0~1岁及15~20岁居多, 共59例, 占痢疾发病总数的64.13%;其次为3岁及15~40岁年龄组, 发病24例, 占痢疾发病总数的26.09%。男性53例, 女性39例, 男女性别比为1.36∶1;在职业构成中, 以散居儿童 (31例) , 学生 (30例) , 幼托儿童 (5例) , 农人 (5例) , 工人 (5例) , 共76例, 占痢疾发病总数的82.61%。 (5) 病毒性肝炎:全年报告81例, 发病率为8.74/10万, 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3%, 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5位。全年均有疾病发生, 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以15~60岁居多, 共74例, 占肝炎发病总数的91.36%;其次为65~80岁年龄组, 发病7例, 占肝炎发病总数的8.64%。男性55例, 女性26例, 男女性别比为2.12∶1;在职业构成中, 以农民 (16例) , 不详 (15例) , 工人 (15例) , 其他 (10例) , 家务及待业8例, 共64例, 占肝炎发病总数的79.01%。

2.4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全区20个乡镇军邮传染病疫情报告, 总发病率最高的是百家湖街道和东山街道, 分别为574.33/10万、228.06/10万;最低的是方山镇为57.98/10万。其余发病率在183.48/10万~124.81/10万的有其林、秣陵、江宁、汤山、谷里、横溪、上坊7个镇;发病率116.62/10万~60.14/10万的有湖熟、东善桥、铜井、淳化、陆郎、陶吴、上峰、土桥、丹阳、周岗10个镇。 (2)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传染病报告, 3~9月份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66.81% (912/1365) , 并以5月份发病最多, 占全年总数的11.43% (156/1365) ;11月份发病最少, 占全年总数的4.84% (66/1365) 。夏季以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 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夏之交发病较多, 其他传染病无明显季节性。 (3) 年龄及性别分布:从0~80岁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 但不同病种发病年龄高峰各异。肺结核20~70岁发病占90.64% (484/534) ;梅毒20~50岁发病占82.12% (349/425) ;淋病20~45岁发病占82.29% (158/192) ;痢疾以0~1岁及15~20岁发病占64.13% (59/92) ;病毒性肝炎15~60岁发病占91.36% (74/81) 。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例为1.99:1 (908/457) 。

3 讨论

2010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报告传染病13种, 报告发病数1365例, 报告发病率为147.2/10万, 报告死亡病例4例, 病死率为0.4314/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比去年下降19.80%和28.87%。低于2009年全国报告发病率 (200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44.15/10万) [1]。

近几年来, 肺结核一直位居南京市江宁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首位, 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3,4,5]。结核病是制约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 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刻不容缓”[6]。南京市江宁区从2003年启动并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 提高了肺结核病的发现率, 因此, 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提高发现率的同时, 必须要提高治愈率, 发现1例, 治愈1例,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

性传播传染病位居南京市江宁区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淋病、梅毒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比去年下降14.19%和21.75%, 这与政府近年来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有关, 艾滋病发病率上升一个可能原因是该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流动人口较多, 人群自我防护意识也教薄弱, 促使性病发病增加。另一原因是艾滋病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扎实, 疾控机构提升了对性病艾滋病的监测能力, 增加了病例发现的机会。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可能原因是该区流动人口较大, 人群自我防护意识也较弱。乙型肝炎的防治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成人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覆盖率。丙型肝炎的防治要做好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和加强血制品和医院消毒管理等措施。梅毒、淋病、艾滋病的防治应制定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计划, 加强薄弱环节的信息传播, 使目标人群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或信息, 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歧视, 促使其减少或改变高危行为额, 从而降低感染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风险。加强血制品和医院消毒管理是控制血源性传染病的有效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报告传染病13种, 报告发病数1365例, 报告发病率为147.2/10万, 报告死亡病例4例, 病死率为0.4314/10万。无甲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梅毒、淋病。结论 应加强对南京市江宁区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新闻办公200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EB/OL].[2010-02-10].http:www.moh.gov.cn.

[2]李华兵.建始县2004~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9, 35 (3) :40-43.

[3]欧阳建华.2007年贵州省天柱县传染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8, 34 (5) :41-42.

[4]易蓉.2006年利川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8, 34 (5) :43-44.

[5]韩绍先, 周翠仙.泸水县2003~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云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4 (3) :52-54.

浅谈如何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第4篇

200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已长达7年多,国家针对传染病防治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疫情网报体系保证了各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时通过大疫情网报系统第一时间上报,极大地提高了疾控部门对疫情的发现率和疫情处置的及时率。但是,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仍存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众多问题,这值得我们疾控专业人员思考,如何提高和规范传染病疫情网报工作,下面浅谈一下,仅供同行参考。

1建立健全疫情网报组织机构,细化分工与明确责任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任何事情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疫情网报同样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到人。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需明确管理人和责任人,国家规定此项工作疾控部门需要有专人且不少于两人负责医疗机构的网报审核与订正,每天不少于4次进行大疫情网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网报单位反馈,督促其订正或删除,第一时间减少网报卡片的逻辑错误,保证卡片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2培训考核制度化,普及网报知识知晓率

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疫情网报工作也同样适用,每一年所有医疗机构均需由疾控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举办一期疫情网报专业知识培训,且进行培训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后须对本单位新进人员和其他人员举办疫情网报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网报知识的知晓率。

3疫情网报制度张贴化,强化报告意识

疫情网报制度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一种规范,疾控部门须按照网报要求制定出统一的疫情报告制度,下发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求其统一张贴至接诊或检验传染病的相关科室,供其提示与警示作用,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与传染病疫情相关的科室必须配备传染病登记本、疫情卡片与门诊日志,以便登记核查。

4完善奖惩制度,保障网报开展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首诊医生和网报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后,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报告疫情,医疗机构应该对积极准确报告的医生给予奖励,惩罚漏报错报或不及时报告的医生或网报人员。网报工作不同其他的业务部门工作,每年中的节假日、周末、月末都需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报卡和审卡,尤其是月末、年末的最后一天审卡人员须守大疫情网到24点后,这就需要单位对网报工作做得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同时,对网报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奖励、补助和惩罚工作,保证网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大通报力度,督促整改

疾控部门作为网报单位的业务指导部门,须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网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采取日常检查和年终漏报调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各医疗机构在网报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检查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至各单位和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辖区卫生监督所,从而要求其在第一时间进行改正,并要求实行院内通报制。

6各级疾控加强审核,及时了解辖区网报动态

大疫情网作为疫情网络报告的唯一途径,其传染病报告卡所规定的内容均能够反应网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重卡率,这一指标也是各级网报单位考核的质量指标,负责网报管理的疾控专业人员须不定期和定期对网报的卡片导出进行分析整理,且每天进行查重,发现重卡经判定及时删除,对导出的卡片存在逻辑错误的、不准确的、不完整的,审卡人员在第一时间对网报单位进行核实,要求其进行订正,对辖区网报的质量及时进行分析并反馈给辖区医疗机构。

7开展漏报调查、全面了解网报质量

疫情漏报作为全面反映医疗机构的网报质量,其调查内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为网报质量的重要途径,疾控部门须严格按照《疫情网报漏报调查方案》开展漏报调查工作,将漏报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为来年的网报工作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极大地提高网报质量。

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试题 第5篇

单位:姓名:

基本知识(以下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既可单选也可多选。每题4分,共100分)

1.随着传染病的发生发展,2008-2009年,卫生部分别将哪些病种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①艾滋病②流感③甲型H1N1流感④手足口病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有()

① 霍乱、鼠疫② 不明原因肺炎③肺炭疽

④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⑤人禽流感⑥乙脑、血吸虫病

3.多少年龄以下儿童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需填家长姓名()① 10岁②7岁③12岁④14岁

4.目前卫生部明文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

①脊髓灰质炎②霍乱③乙肝④艾滋病⑤伤寒副/伤寒

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

①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进行网络直报或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③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① 2小时②6小时③12小时④24小时

7.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①1②2③3④n

8.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以下哪些情况,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

①诊断变更② 已报告病例发生其他法定传染病③填卡错误④ 已报告病例死亡

9.以下哪些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

① 梅毒②疟疾③血吸虫病④乙型肝炎

10.传染病报告病例包括()

①阳性检测结果②疑似病例③临床诊断病例

④病原携带者⑤实验室确诊病例

11、甲类传染病有()①霍乱②乙脑③人禽流感④鼠疫

12、乙类传染病有()①20种②25种③26种④10种

13、责任报告人包括()①医务人员②个体开业医生③乡村医生④病人

14、以下传染病可以报“阳性检测”的有()

①乙肝②HIV③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④肺结核

15、炭疽分为哪些型报告()

①肺炭疽②其他炭疽③皮肤炭疽④未分型

16、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应于多少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①2小时②1小时③12小时④24小时

17、以下哪些传染病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报告过,则内可不再报告(①甲肝②乙肝③肺结核④艾滋病⑤血吸虫病

18、学生(幼托儿童)的工作单位如何填写()

①学生(幼托儿童)父母的工作单位

②学生(幼托儿童)的家庭地址

③学生(幼托儿童)发病时所在学校(幼托机构)及班级名称

④学生(幼托儿童)的户籍地址

19、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如何选择()

①均选为其它

②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

③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

④均选为“散居儿童”

20、斑疹伤寒属于()

①甲类传染病②乙类传染病③丙类传染病④其他传染病

21、哪些传染病需要在2小时以内报告()

①霍乱②不明原因肺炎③人禽流感

④鼠疫⑤肺炭疽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2、传染病报告卡片的质量主要有哪些?()

①及时性②有效性③准确性④完整性

23、以下哪些传染病属于乙类()

①霍乱②不明原因肺炎③血吸虫病

④丝虫病⑤白喉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4.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报告卡保存()年

①1年②2年③3年④5年

25、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

①病人户籍所在地址②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第6篇

传染病信息管理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控培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传染病爆发是指:(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2、布鲁氏菌病属于(B)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3、甲型H1N1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4、2008年5月2日国务院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C)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5、下列疾病须进行网络直报的是(D)。

A.乙肝病原携带者 B.陈旧性肺结核 C.疱疹性咽峡炎 D.水痘

二、填空题(每题4分)

1、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责任报告人: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2、至2012年6月30日止,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共计__39_ 种,其中甲类有_2_种,乙类有_26_种,丙类有_11_种。

3、甲类传染病有

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_、_已报告病例死亡_或_填卡错误_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

订正 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 排除或确诊。

5、传染病信息报告遵循_分级负责_、_属地管理_的原则。

6、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_疑似病例_、_临床诊断病例_、_实验室确诊病例__、_病原携带者_和_阳性检测结果_五类。

7、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__法定传染病病人__时,应填写_传染病报告卡_,报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核实_后,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8、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_错项_、漏项_、_逻辑错误__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_填卡人_核实。

9、布鲁氏菌病是_布氏杆菌_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_长期发热__、_多汗__、__关节疼痛_、_肝脾及淋巴结肿大_为特征。

10、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是必须填写

乙肝病原携带者登记本。

三、问答题(第1题20分,第2、3题每题10分)

1、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报告方式是怎样规定的?

答: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报卡。

2、请列举XX市2012出现过的乙类传染病病种(5种以上)? 答: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猩红热、淋病、梅毒、疟疾。

3、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1)、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

(2)、经消化道传染;

(3)、经呼吸道传染;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传染病报告测试题(精选6篇)传染病报告测试题 第1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测试试题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