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一下册古诗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01

初一下册古诗范文(精选9篇)

初一下册古诗 第1篇

初一下册古诗

论 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一下册古诗 第2篇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描绘战争爆发前为鼓舞人心而犒劳将士,演奏乐曲

沙场秋点兵。 点明战争爆发的季节,并为战士出征增添肃杀气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描写战场激烈而壮观的场面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悲愤心情的句子

诗旨: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词人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11)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实写塞上秋景,以篷雁自比,引起乡思之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千古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途中得知军情,语透雄豪,显示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诗解:本篇叙事写景相结合,但重点笔墨在于写景,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12)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以神话开端,为黄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登楼所见的实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思乡之情

诗旨:表现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13)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初一下册重点语法聚焦 第3篇

there be意为“某处有某物”。如:

There is a park in front of our school.我们学校前有个公园。

therebe结构表示“某地存在某物或某人”。它的基本句式为:there be+主语(名词)+地点状语,其中there是引导词,本身无词义,也不发生变化,而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名词,相当于:主语(名词)+be+地点状语、如:

There is a restaurant next to the park.紧挨着公园有个饭店。

there be结构的一般疑问句只需把be动词提前,回答时根据主语变化用Yes,there is/are.或No,there isn'l/aren’t.如:

-Are there any teachers in the office?办公室里有老师吗?

-No,there aren’t.不,没有:

由there引导的这种结构,动词be (is,are)放在主语之前,需与其在表示数量方面保持一致,主语是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时用is,若为复数时用are。当there be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语时,谓语动词be应与邻近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即“就近原则”。如:

There is a girl and two boys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有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

一般过去时

句式结构

be动词过去时的句式:

否定句是在was/were后面加not.—般疑问句是把was/were提前放到句首。

实义动词过去时的句式:

①肯定式:主语+动词过去式+其他

②否定式:主语+did not(didn't)+动词原形+其他

③一般疑问式:[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④特殊疑问式:特殊疑问词+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活动环境使用条件

主要用于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句中通常有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_

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此时常与often,always等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

叙述已去世人的情况。

如果有些情况发生的时间不是很清楚,但实际上是过去发生的,也应用一般过去时;

时间状语

yesterday及其构成的短语。

由“last+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

由“介词+表示过去的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

由“一段时间+ago”构成的短语。

其他一些表示过去时间的短语。

祈使句

祈使句常常用来表达命令、请求或者建议。主语“you”通常省略,并且谓语动词用原形。句尾用感叹号或句号,读的时候用降调。

肯定句式结构:

Be动词+其他成分。如:

Be a good boy!做个好孩子!

Let+人(或者人称代词的宾格)+动词原形。如:

Let me have a look.让我看一看。

其他动词类。如:

Stand up,please!请起立!·

否定句式结构:

祈使句的否定句式结构通常是在肯定结构前加Don’t.如:

Don’t ask me when I’m busy!别在我忙的时候问我!

特殊用法:

即“无动词祈使句”,常常用于一些表示禁止的标语牌上。如:

No parking!禁止停车!

No smoking!禁止吸烟!

No swimming!禁止游泳!

加强语气的祈使句:Do+动词原形。如:

Do write to me soon!—定要快点给我写信!

现在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或现阶段正在发生或进行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由“系动词be(am,is,are)+动词的现在分词(V-ing)”构成。其中am,is,are在人称和数上要与主语保持一致。

句式结构:

肯定式:主语+am/is/are.+V-ing.

否定式:主语+am/is/are.+not+V-ing.

一般疑问式及其回答:

Am/Is/Are+主语......+V-ing?

Yes,主语+am/is/are.

No,主语+am not/isn’t/aren’t.

特殊疑问式:特殊疑问词+am/is/are.+主语+V-ing?

判定方法:

1.现在进行时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now来判定的。

2.以动词Look!或Listen!等开头的句子,提示我们说话时动作正在进行,应用现在进行时。

3.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时常用现在进行时,以示生动。

4.通过前后的语言环境、时间等来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也可由特定的语境来表达。

训练基地

I.单项选择

()1.Look!The girls______cards over there.

A.play B.playing C.is playing D.are playing

()2.-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They______.

A.are looking English books B.are seeing a film

C.are listening the music D.watching a film

()3.______weekend,I______an old friend in London.

A.Last;visited B.Last;visiting

C.This;visit D.This;am visit

()4.______there a bike and two men under the tree?

A.Is B.Are C.Have D.Has

()5.—______take off your coat,Kate.It's cold today.

—OK.

A.Don't B.Can't C.You’d better D.Please

()6.—______you in Australia last year?

-Yes,I__.

A.Were;was B.Were;were

C.Was;were D.Was;was

()7.-How did you______the weekend?

-I helped my mother cook food.

A.spend B.to spend C.spending D.spent

()8.We______the end-of-year exam yesterday.

A.have B.had C.are D.are having

()9.—When______you______the room?

-Laist Monday.

A.do;clean B.did;clean

C.are;cleaning D.does;clean

()10.—______yesterday?

—It was rainy.

A.How was the weather like B.What was the weather

C.How is the weather D.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Ⅱ.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can take Wang Gang there when he (come) to visit.

2.______her brother______(like) playing football every day?

3.It's nine o'clock.His grandfather______(lie) in bed.

4.He______(have) fun in the Palace Museum yesterday.

5.Many people______(run) in the park every Sunday morning.

6.How______(be) the weather last winter?

7.On weekdays,when______you______(get)up?

8.Jim’s cousin______(do) his homework every day.But he______(not do) it yesterday.

9.Look!The boy______(put) on his sweater by himself.

10.I (buy) a new dictionar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11.—______you______(know) the boy over there?

—Which boy?

—The boy who is (sit) near the window of the classroom.

12.I like______(read),but I like______(go) to the cinema thisevening.

13.Would you like______(go) to the park this afternoon?

14.Don't______(agree) with him.He's wrong.

15.They are practicing______(write) at school.

Keys:

I.1-5 DBAAA;6-10 AABBD

Ⅱ.1.comes 2.Does;like 3.is lying 4.had 5.run

初一下册古诗 第4篇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 第5篇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表现环境清幽寂静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反映作者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静如止水,万事皆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与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

诗旨:赞美后禅院景色幽静,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把洞庭湖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又生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体现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悲惨境地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诗人想到落魄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而禁不住老泪纵横

诗旨: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借景感怀之作,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初一上半学期古诗 第6篇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红梅【南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10、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韩冬郎……【唐】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3、草书屏风【唐】韩 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4、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读《山海经》【东晋】 陶 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16、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17、又呈吴郎【唐】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8、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9、放言五首【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2、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刘禹锡

23、石壕吏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4、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5.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6.白洋潮【明末清初】张岱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渐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27.天目【明】(袁宏道)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

初一语文古诗填空 第7篇

作者:()

东()()石,以观()海。水何()(),山岛()()。树木()生,百草丰()。秋风()(),洪波()起。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至(),歌以()志。

次北固山下

作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平两岸(),风正一()()。海日生()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阳边

钱塘湖春行

作者:()

()山寺北()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几处早()争()树,谁家新燕()春()。

()花()人眼,()草才能没马()。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

天净沙秋思

作者:()

初一下册重点词汇解读 第8篇

1. live作不及物动词,表示“居住”,通常不用进行时; 作及物动词,表示“过……的生活”。如:

I live in Beijing now. 我现在住在北京。

He is living a happy life. 他过着幸福的生活。

2.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表示到达某地时,后需接in或at。到达的地方范围大用in,范围小用at,如果没有具体地点不用介词。如:

He arrived two hours ago. 他是两个小时以前到达的。

I will arrive in Beijing in two hours. 我两小时后到达北京。

You can arrive at the cinema at two o’clock. 你可以两点钟到达电影院。

3. fight意为“打架; 争吵”。fight for. . .“为……而斗争”,后接抽象名词,表示“为事业、自由、真理等而斗争”。如:

Don’t fight in class! 不要在课堂上打架!

They are fighting for freedom. 他们为自由而战。

4. wear意为“穿着; 戴着”,指穿戴的状态。如:

She’s wearing black shoes today. 她今天穿着一双黑色的鞋子。

You’d better wear sunglasses today. 今天你最好戴上太阳镜。

5. stand意为“忍受; 忍耐”,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如:

I can’t stand the hot weather. 我无法忍受炎热的天气。

6. agree意为“同意; 赞同”,其反义词是disagree。agree with sb赞同某人的话。如:

It’s a good idea. Do you agree? 这是个好主意,你同意吗?

I agree with your idea. 我同意你的看法。

7. discuss意为“讨论; 议论”。“discuss + whether + 从句”意为“讨论是否……”。如:

We discussed whether we should help him. 我们讨论了我们是否应该帮助他。

8. remember意为“想起; 记起; 记住”。remember to do sth记得要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记得曾经做过某事。如:

You should remember to close the door. 你应该记得去关门。

I remembered telling you my address. 我记得告诉过你我的地址。

9. spend意为“度过; 花费( 金钱,时间) ”。如: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你如何度过周末?

I spend 2 yuan on my breakfast every day. 我每天早饭花两元钱。

He spent two hours ( in) doing his homework yesterday. 昨天,他做作业用了两个小时。

兼类词

1. clean

1作动词,意为“打扫; 清理; 把……弄干净”。如:

We must clean our classroom every day. 我们必须每天打扫教室。

2作形容词,意为“清洁的; 干净的”。如:

My room is clean and tidy. 我的房间干净,整洁。

2. pretty

1作形容词,意为“漂亮的; 可爱的”。如:

Who is the pretty girl sitting beside you? 坐在你旁边的漂亮女孩是谁?

2作副词,意为“颇; 相当”。如:

He did it pretty well. 他干得很好。

3. mind

1作动词,意为“介意”,常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条件句中。其后接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从句。如:

I don’t mind what others say.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2作名词,意为“心思; 主意”。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下定决心做某事。如:

Don’t change your mind. 别改变你的主意。

He made up his mind to study hard. 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4. rain

1作动词,意为“下雨”,是不及物动词,经常与heavily,hard连用。如:

It is raining heavily,take an umbrella. 外面下着大雨,带把伞。

2作名词,意为“雨; 雨水”,是不可数名词。但如有形容词修饰,则需加冠词a。如:

There is much rain in summer here. 这里夏天的雨水很多。

There was a heavy rain yesterday evening.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

5. most

1作形容词,意为“大多数的; 大部分的”。如:

Most birds fly to the south in winter. 冬天大多数的鸟飞向了南方。

2作名词,意为“大多数; 大部分”,常与of连用,后接名词时,要带冠词,后接代词时,要用宾格。如:

Most of the people here are from China. 这里大多数的人来自于中国。

6. practice

1作动词,意为“练习; 实践”。practice doing sth练习做某事。如:

If you don’t practice enough,you won’t do well. 如果你练习得不够,就不会做得好。

2作名词,意为“练习; 训练”。如:

He can speak English well because of a lot of practice. 通过大量练习,他的英语才说得这么好。

7. special

1作名词,意为“特色菜”,是可数名词。如:

There are many specials at the restaurant. 那家餐馆有许多特色菜。

2作形容词,意为“特别的; 特殊的”。如:

Is there anything special in today’s newspaper? 今天报上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吗?

形容词

1. dangerous意为“危险的”。It’s dangerous ( for sb) 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 做……是危险的。如:

This is a dangerous bridge. 这是一座危桥。

It’s dangerous to play with fire. 玩火是很危险的。

2. large意为“宽广的; 大号的”。如:

I want a large size. 我要一件大号的。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

【比较】big常用于体积、程度、分量方面的大; great常带有感情色彩,有“伟大的; 重大的”的意思。如:

The sun is a big ball of fire. 太阳是个巨大的火球。

Mother’s love is the greatest love in the world.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3. relaxed意为“放松的; 得到休息的”,其指代的主语为人。如:

After work he often listens to music. He is really very relaxed. 下班后,他经常听音乐,他的确非常放松。

relaxing意为“令人放松的; 轻松的”,其指代的主语是物。如:

Drinking tea is a very relaxing activity. 喝茶是一件非常令人放松的活动。

训练基地

Ⅰ. 单项选择

( ) 1. —Where do your grandparents_____ ?

—In Beijing.

A. live B. know C. start D. go

( ) 2. Jim likes swimming,but he ______ painting.

A. loves B. needs C. dislikes D. wants

( ) 3. —Excuse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Go straight and______ left,you can see it.

A. turn B. take C. show D. run

( ) 4. I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 Sports can help me_________ .

A. relax B. run C. start D. listen

( ) 5. Miss Green is a good teacher. She_______us English atschool.

A. teaches B. learns C. knows D. answers

( ) 6.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I’m________. Lunch is OK soon.

A. cooking B. sleeping C. shopping D. running

( ) 7. Let’s__________a bus to school. The No. 102 bus goesthere.

A. pass B. arrive C. turn D. take

( ) 8. —Do you enjoy______to music at school?

—Yes,I do.

A. to listen B. listening C. listen D. listens

( ) 9. —Can you________it in English?

—No,I can’t.

A. speak B. talk C. say D. tell

( ) 10. Your brother is doing homework. Please stop_________TV.

A. to watch B. watching C. watch D. watches

( ) 11. —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 in class now?

—They are practicing ______English.

A. speak B. speaking C. to speak D. spoke

( ) 12. The weather was very hot,so we_________to swim in thepool.

A. took B. carried C. decided D. brought

( ) 13. —What do you_________this story?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 think of B. talk about C. listen to D. look at

( ) 14. —Where is your sister now?

—I find_____her a picture in the room.

A. drawing B. to draw C. draws D. drew

( ) 15. —Your shoes are so dirty,Jim.

—I will_______them this afternoon.

A. wash B. wear C. make D. take

Ⅱ. 结合句意,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填入适当的单词

1. Today lots of people want to learn Chinese in the w_____.

2. There is a m_____of the world on the wall.

3. I’m a Chinese and I love my c _____.

4. We can swim in the river in s_____.

5. Take the c_____,then we can take some photos.

6. There are many a_____in the zoo. Let’s go and see them.

7. There are many people doing sports in the g_____.

8. —Let’s play soccer.

—That’s a good i_____.

9. Where do they often go on v_____?

10. There is a very good article in the m_____.

11. I want to_____ ( 谈话) to you about it this afternoon.

12. Go there and_____ ( 获得; 得到) your books.

13. Tina often helps her mother _____( 打扫) the room.

14._____ ( 记住) to bring your camera here next time.

15. Sam usually_____ ( 练习) running at school.

Ⅲ. 根据句意,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Does Jack_____( live) in Shanghai?

2. These girls_____( like) dancing and swimming.

3. Miss Green_____( walk) back home last night.

4. The good news made us _____( feel) very happy.

5. I have no time to_____( visit) your school.

6. _____( welcome) to our city!

7. The boy_____( enjoy) our English party.

8. When do they usually_____( arrive) there?

9. Let’s_____( take) a taxi to the post office.

10. I often help my mother_____( wash) the clothes on weekends.

Ⅳ. 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动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teach,talk,give,describe,snow,lie,fight,put,mind,discuss,cook,cry

1. It often_____in Changchun in winter.

2. Look! The boy is_____on the floor.

3. What subject is your brother_____about?

4. Mrs Li_____us math this year.

5. Can you_____your mother?

6. Please_____this pen to Jim.

7. Mr and Mrs Brown are_____their daughter now.

8. These two boys often_____at school.

9. You can_____your car near the zoo.

10. Listen! Who is_____in the room?

11. Sam is hungry. Mr Brown is_____dinner for him.

12. Ruth is unfriendly to me,but I don’t_____it.

Keys:

Ⅰ. 1 - 5 ACAAA 6 - 10 ADBCB 11 - 15 BCAAA

Ⅱ. 1. world 2. map 3. country 4. summer 5. camera 6.animals 7. gym 8. idea 9. vacation 10. magazine 11. talk12. get 13. clean 14. Remember 15. practices

Ⅲ. 1. live 2. like 3. walked 4. feel 5. visit 6. Welcome7. enjoys 8. arrive 9. take 10. wash

初一79页古诗赏析 第9篇

1.《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高歌长啸。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赏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1、解释词语

幽篁:幽深的竹林

啸: 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答: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5、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答: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6、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翻译: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1、解释词语: 玉笛:精美的笛子

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闻:听;听见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6、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7、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8、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3.《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1、解释词语:

故园:故乡、家乡。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凭:请求、烦劳 传语:捎口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6、“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答:“ 龙钟”在这里是泪流纵横,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7、“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8.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9.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4.《晚 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解释词语:杨花:柳絮 榆荚:榆树

才思:才气、才华 惟解:只知道 1.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答: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答: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3.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答: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4.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7.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

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初一下册古诗范文

初一下册古诗范文(精选9篇)初一下册古诗 第1篇初一下册古诗论 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