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精选9篇)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第1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D、有刺细胞
2、下列生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A、珊瑚虫B、涡虫C、蛔虫D、蝗虫
3、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不匹配的是()
A、蛔虫---角质层B、蚯蚓---皮肤
C、缢蛏---外套膜D、瓢虫---外骨骼
4、有关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章鱼、鱿鱼、带鱼用鳃呼吸,都是鱼类
B、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C、爬行类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鸟类和哺乳类并不都是恒温动物
5、下列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6、下列动物中哪一种是鱼()
A、鱿鱼B、鲍鱼C、甲鱼D、海马
7、下列鱼的特点中对鱼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起最关键作用的是()
A、鱼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
B、鱼必须在水中繁殖
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D、鱼有鳞片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什么部位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A、鳍B、躯干部C、躯干部和尾部D、头
9、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结构②是骨骼肌
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10、当手臂处于下列哪种状态时,肱二头肌收缩()
①屈肘状态②伸肘状态
③直臂提重物状态④自然下垂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无关的是()
A、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
B、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D、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
12、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
13、下列既属于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的是()
A、蜈蚣B、蜘蛛C、虾D、蚕
14、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D、蝌蚪的结构像鱼,有尾
15、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第2篇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36分)
1、入春后,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在我国某些地区传播,下列对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含遗传物质B、没有细胞结构C、都会使人得病D、能独立生活
2、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体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A、昆虫B、细菌C、病毒D、真菌
3、下列不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绵羊B、一片森林C、一块农田D、一个湖泊
4、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5、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
6、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7、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
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
者之间的关系()
A、A=B=CB、A=B+CC、A>B+CD、A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A、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B、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
C、从无机环境回到无机环境D、从有机物到有机物
9、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池塘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A、循环往复B、逐级递减C、单向流向D、双向的
11、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B、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
C、空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D、空气中大量的烟尘
12、在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注意节约水、电B、购置健身器在家中锻炼身体
C、尽量到户外锻炼身体D、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回收的卖给回收站
13、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农业的特点()
A、污染小或无污染B、能量多级利用
C、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经济效益偏低
14、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所采取的国策是()
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鼓励晚婚晚育D、实行计划生育
15.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
A.25克B.50克C.100克D.125克
1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极地生态系统
17、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
C、能量的积累和物质合成D、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18.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9、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经常刮暴风,岛上的花草树木大都生得低矮。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经过比较发现无翅或者翅小的昆虫数目要远远大于翅发达的昆虫,他认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
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一下问题:
(1)昆虫的不同形态最初是由于产生的。
(2)暴风对昆虫两类翅型的形成起着作用。
(3)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斗争的关系叫做。
(4)达尔文把这种通过,适应者生存下来、的过程叫做。
20、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此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
(2)这个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生物是。数量最多的生物是和
。
(3)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非生物及各种植物和动物外,还有必不可少的成分。
(4)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来实现的。
21、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类和兔子的能量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A-C所代表的生物及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
A、,B、,C、。
(2)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
(3)写出A、B、C能量流动方向:、。
22.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仔细观察,可发现图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箭头,请在图中补画出来。
(2)如果图中数字①、②、③代表重要的生理过程,请写出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3)图中C代表的生物是,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第3篇
一、试题分析一览表(试题双项细目表)
二、试题特点的评价
1. 知识性:
试题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检测,特别是以学生发展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 层次性:
试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度”,每个层次要求的题目比例合理,紧扣教材,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三、各题通过率一览表
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今后学习化学的意识。
3. 综合性: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主旨,加强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选择第14题,就是一道包括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如第1、3、6、9、12、16、23、26等题都抓住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从而重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4. 实践性:
试题注重对学生亲自动手能力的考查。例如27、29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设计和操作都十分娴熟才能正确地解答出此题。
试题难易题情况统计:容易题:总分15分。中档题:总分65分。难题:总分20分。难度比约为:1.5∶6.5∶2。
参照哈尔滨市中考考试试题难易程度要求,测试的难度为5∶3∶2,那么从本次测试的难易程度来看,中档题比例偏大,不完全符合要求。
四、成绩统计一览表
分析:通过测试反映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面对全体学生,只看重中等生的学习,忽略了对差生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及格率偏低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科及格率。突出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本试卷试题考查内容全面,覆盖了化学教材上册四个单元中大多数考点和所有主干知识,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水平;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旨,试题有较多创新,保证了试题的质量。
五、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1. 知识点个数:
本试卷共考核27个知识点,占所学知识点90﹪,基本覆盖了所学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各部分知识的分值及比:
六、得分率最低的5道题情况剖析
1. 选择题第4题:量取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 ( )
A.蒸发皿里B.干净的纸上C.托盘上D.小烧杯里
分析:此小题通过率为0.63, 学生答题时只考虑了天平使用方法,并没有考虑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导致学生多数选择C,正确的答案应是D。
2. 选择题第6题,某同学欲称取4.5克食盐,他在左盘上放了4克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5处,然后在右盘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则所称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4.5克B.3.5克C.4.0克D.5.0克
分析:此小题通过率为0.59,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草草读过,按照“左物右码”的称量方法:砝码质量+游码=称量物质量。认为A正确,导致失分过多,正确答案应是B。
3. 选择题第8题: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D.观察颜色
分析:此小题通过率为0.56, 学生对三种气体的性质理解不充分,导致许多学生选择B选项。正确选项应为A。小木条插入空气中继续燃烧,插入氧气中燃烧剧烈,插入二氧化碳中熄灭。
4. 第24题:填表:
分析:此题通过率为0.38,学生对化学符号意义及写法掌握不准确,导致失分过多。
5. 第29题:氧气的体积含量,将集气瓶的容积分为5等分,在燃烧匙内盛有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同时塞进橡皮塞。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 (1) 请说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和结论。现象:。原因:。结论:。 (2) 如果实验后发现测得的结果小于实际值,请分析造成实验结果错误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3) 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测出氮气的性质:。
分析:此题通过率为0.34,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现象原因分析不够严谨、全面,导致失分较多。
七、最有创新和价值题目的评析
1. 选择题第1 1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C.为了牟取暴利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分析:这道题创新在于将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常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选择题第1 4题:
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结合生活常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伪科学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人发功可将银子变成金子
C.用石油为原料制汽油D.基因工程的发展是使牛、羊等动物可以被克隆
分析:这道题创新在于将化学和科学事实相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加入了基因工程的问题,增加了问题的难度。
八、造成学生成绩低分的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失分:
有几名学生没有认真答卷,后面的题都没有答,说明他们学习的态度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兴趣,致使他们学习成绩极差。
2. 能力不到位,造成失分: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语言不准确,理解能力较差,对题中所给信息不能理解,致使学生没能得分。
九、今后教学中的措施及对策
1. 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虽然要求的难度不算很大,但答
得全面的准确性不高,这也是化学学科得分率最低的题型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在今后化学科教学中要重点加强训练。
2. 加强对学生的双基教学,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法
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渗透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视野,增强和维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注重实验,重视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分组实验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包括利用日用品及易找到的物品去独自完成其能力限度内可完成的实验。
4. 重视过程教学,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除扎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要为提高“效率”而简简单单给出结论让学生记,给题目让学生练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方式,教师应设法唤醒、激发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
教学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
●关于试题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今后在学习中的发展为本,突出基础性,体现科学性,注重创新性,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理念。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化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编制试题多样化;注重学科知识的链接,关注科技的发展,联系实际。
2.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解和应用。编制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向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向引导,让所编的化学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开放性试题、计算题等题型,注重对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学生的能力。
3.以本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以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化学现象,让学生简单描述化学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题,考查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及能否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4.编制每套试题要注重科学性、引领性、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区分性和适切性。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答题时间60分钟)
四、试题双向细目预测表
1.难度预测:容易题16道,中等题6道,较难题3道,比值约为5∶2∶1。
2.试题中的容易题共36分,占试题总分的51.4%,中等题17分,占试题总分的24.3%,较难题17分,占试题总分的24.3%。
五、试题的特点
创新是编制此度题的出发点,在版面设计上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增加视觉效果,使学生喜欢接触化学试卷。在试题的内容编制上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同时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从日常生活、生产的不同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学生感觉上易于接受,不枯燥,在完成题目时的同时,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六、三道创新题目展示
1.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一时间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不法分子向鲜奶中添加三聚氰氨来虚提蛋白质的含量。三聚氰氨的化学式为C3H6N6,下面关于三聚氰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聚氰氨中含有蛋白质
B.三聚氰氨中含有与蛋白质中相同的氮元素
C.三聚氰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三聚氰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
2.新世纪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空气的组成时,彤彤提出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小飞同学说不可以,他的理由是;小天同学说只要更换一下烧杯中的液体就可以,他是把水换成了,他们所用的化学原理是。
3.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小明想把标签补全。于是小明用玻璃棒沾取该液体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石蕊试纸变红,小明判断该溶液呈性。他又取该无色溶液滴到装有50g氯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3.3g白色沉淀,所得滤液124.7g。请你帮小明将标签补充完整。
七、创编题目的背景和载体资料
第1题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背景,以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为载体而创编。
第2题以课本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为背景。以氢氧化钠的性质为载体而创编。
第3题以哈尔滨市2008年中考化学第25题为背景,以硫酸的性质为载体而创编。
八、创编的意图
第1题由事实“三鹿奶粉”事件而想到是什么东西假冒了蛋白质,从而链接到知识三聚氰氨,以三聚氰氨为线索而延伸到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第2题由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为背景,将知识迁移,由红磷燃烧联想到硫粉燃烧,进一步考虑对生成产物的吸收,从而链接到氢氧化钠的性质。
第3题由酸的性质为出发点,联系到几种常见的酸,结合硫酸的性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从而确定物质的名称及化学式。
九、创编题目的特点
抓住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及实验室常出现的事情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点给予解释,不局限于知识点的罗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运用。
十、试卷蓝图
1. 注重基础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所以在试题的配置上紧扣教材,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同时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使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
试题的准确性是体现试题科学性的前提,在形成试题的过程中为体现试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要使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紧密结合,还要从新闻报导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命题的情景创设必须具备准确性、科学性。
3. 科学使用教材,体现创新性的综合性: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第4篇
【关键词】八年级生物动物学 自主学习策略 预习提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课前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尤为重要。课前自主学习就正好可以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许多学生反感预习,觉得毫无益处,徒增作业量。叶圣陶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因此,教师对课前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是督促学生落实自主学习的前提,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预习提纲,给学生提供明确且易于落实的自主学习任务,使他们能欣然接受任务并认真完成。
那么预习提纲该如何制定呢?
第一,注重学科特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设计动物学部分,教材的编写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思路,简单地介绍各种动物的特征,而每种特征都体现了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都需要营养,需要呼吸,需要生殖,需要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等。因此,预习提纲以表格的形式总结,纵向为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一直到鸟纲、哺乳纲;横向为代表动物的捕食、呼吸、运动、生殖、趋利避害、其他特点以及其他代表动物。学生通过看书,能找到其中部分答案,有部分未找到的便成为课堂的疑点和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个提纲,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重点,并且容易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整体意识。表格空白有限,促使学生尝试提炼信息,总结关键词。表格纵向为对比,有助于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动物的进化方向,并且有利于归类记忆和对比记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临考前复习,这个表格都能促进高效学习。
第二,注重分层,因材施教。任何事物和人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我们采用统一标准、单一的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因目标过高可望而不可即,最后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根据这种现状,为了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任务一样,但是课上的预习检测考查却不一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从书中找到相应的关键词并记住,遇到简单问题由他们按部就班解答;对于中等的学生,要求尽可能填好所有的空,还要提出一些疑问,书本上找不到的,需要引导才能得出答案的,由学生集体讨论作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思考各种生命现象的原理,重点是在合作探究时能引导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解析一些综合问题。
第三,注重检测评价的可操作性。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项目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对预习的评价也是项目之一。第一堂课就要求每个学生将表格画于书封面内页空白处,便于保存和检查。课中设“预习检测”环节,随机点名回答。教师根据问题难度请不同的学生回答,只要能答出相近答案,即口头表扬鼓励;或者登记,统一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举行竞赛抢答或者展开小测验,使学生更有兴趣和积极性去参与课前自主学习。当然,学生没完成的要受到惩罚。这样能促使学生坚持课前自主学习,其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预习带来的好处——知识点轻松记住了,问题回答出来了,学习成绩提高了。
做到了以上三点,那么一个很好的预习提纲就制定出来了(如表1)。
综上所述,八年级生物动物学部分的学习通过预习提纲引导课前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梳理繁杂的知识点,便于记忆;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和重点,留出更多时间去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带着疑问上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相信到了八年级下学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定能使总复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于景文.浅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56-57.
[2]王雪峰.浅谈课前自学[J].成功(教育),2008(09):62.
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第5篇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注意研究与生物会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从而适应会考题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3、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有效提高教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四册教材,将生物置于生物圈的大背景中,突出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重视生物技术,关注健康的生活。《生物课程标准》提出10个一级主题,在整个学科中的分量是有差别的。有关考试的10个主题中,科学探究、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主题内容合占50%左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七个主题内容合占50%左右。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贯彻始终。
三、学情分析:
1、学习态度分化严重,部分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大部分学生对会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长配合不够。
2、基础较差,遗忘严重,对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
3、时间紧迫,复习难度较大。
四、复习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加强交流,探索适应本校校情、本班学情特色的复习模式。
2、重视教材,用好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有效组织复习。
<1>、重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核心知识。
<2>、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梳理,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3>、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实验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探究、实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4>、重视教材中重要插图的识记和理解
<5>、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应用书本知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或社会实际(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3、用好教辅资料《同步探究》。复习中采取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一章一练一结”。及时总结教改教研成果,扬长避短。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掌握积极有效的复习方法、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
5、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应互相理解,有效沟通,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促进身心和智能的发展。
五、复习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
抓住课本,以章节为单位,疏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采取的方法是学生阅读记忆理解,教师点拨并剖析典型例题,精选《同步探究》练习题当堂巩固,加强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和运用。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以临沂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纲要为依据,进行九个专题训练。学生自主做题为主,教师适时适当点拨为辅。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特点,应注重对视图题、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主要对学生语言的逻辑关系、表述[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的准确性、书写的正确性进行培养和提高。近几年,中考命题比较简单,但学生的得分不高,原因之一就是表述的准确性、书写的正确性较差。
第三阶段:模拟练习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参考近几年山东17地市的会考题,进行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来营造会考气氛,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考试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好的成绩一是取决于教师,二是取决于学生。教师的复习设计要周密、治学要严谨、要得当,师生关系尤其要和谐。
四、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2课时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3课时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课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9课时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课时
第六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5课时
第七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课时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1课时
二轮复习
处理市编资料 6课时
八年级生物下册暑期试题 第6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你所选的答案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写在其它任何位置均无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D.柳树→蝉→螳螂→黄雀
4.萝卜是大家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5.1945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孤岛上,并最终得以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你认为他们能捞到哪些植物?
A.水绵和衣藻B.水绵和苔藓C.海带和石莼D.满江红和水绵
6.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7.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A.胎盘和脐带 B.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卵黄
8.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鼻腔和肺B.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和气管
9.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实验过程1号2号3号4号
①注入物质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37℃10℃60℃37℃
③加入物质震荡1ml蒸馏水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变蓝变蓝变蓝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D.具有高效性
10.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
激素名称小狗
甲乙丙
甲状腺激素30.12.8
生长激素65.80.1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脑)垂体D.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11.关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
C.从个体小到个体大D.从水生到陆生
12.小宇同学和几位好朋友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狗的这种行为是:
A.学习行为B.遗传行为
C.先天性行为D.防御行为
13.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B.细菌
C.真菌D.霉菌
14.下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猫和虎
B.狼和犬
C.虎和狮
D.虎和犬
15.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染色体的多样性
16.下图①~④表示了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能正确反映家蚕发育全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17.如果两只白绵羊交配后,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绵羊。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所生小白绵羊的基因型是
A.Aa或aaB.aaC.AA或AaD.AA
18.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19.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
A.抗体控制传染源B.抗体保护易感者
C.抗原控制传染源D.抗原保护易感者
20.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安全用药是指
A.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B.减少药物的服用种类
C.选择价格高的药物
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6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作用的结果。
(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
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作用,释放出
(气体)。
22.(10分)请运用所学所知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小明的妈妈给他服用了大量的补钙产品,可检查后还是缺钙,医生建议可以增服。
(2)经过园艺师的处理,花圃园的一株“什锦菊”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3)湖南刘某轻信他人说法,生吃活泥鳅,结果将寄生虫带入体内,出现发烧、全身发抖、肌肉酸痛等症状。从传染病相关知识角度分析寄生虫是他所患疾病的。
(4)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其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完好,但却失明了。其失明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压迫了大脑皮层的中枢。
(5)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其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的活性。
23.(6分)小刚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作了以下实验(见下图)
小刚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摄氏度的环境中若干天。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2)小刚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3)甲乙装置采取的消毒法是消毒法。
24.(8分)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
方法步骤甲乙
步骤一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将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将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小白鼠死亡小白鼠存活
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
(3)若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
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试题 第7篇
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闭合,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B.吞咽水C.呼吸D.散热
3、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A.结构复杂B.生活在水中C.身体内有消化腔D.有口无肛门
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5、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征是A.犬齿和盲肠发达B.犬齿不发达和盲肠发达C.臼齿和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和盲肠不发达
6、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长骨中空B.体表有羽毛C.体内受精D.身体呈流线型
7、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A.抵御敌害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8、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9、下列能完成屈肘动作的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10、“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防御行为
11、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12、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通过来传递信息。A.视觉B.气味C.分泌物D.声音
13、“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蚯蚓具有的行为是A.学习B.防御C.攻击D.逃跑
1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望梅止渴B.老马识途C.杯弓蛇影D.受烟熏而流泪
15、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生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
16、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A.属于防御行为B.有利于逃避敌害C.有利于捕食D.前三项都有意义
17、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B和C
18、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第8篇
2007年7月31日上午9:15, 我校在苏州锦帆路游泳馆进行了8年级游泳中考。学生于深水区入水, 游到对面浅水区, 总距离50米, 泳姿不限, 入水方式不限。游泳中途可扶泳道线休息, 但扶线时不可在水底行走或游泳。成绩评定标准分为A级10分、B级8分、C级分3个级别。男生A级需在1分20秒内游完50米, B级是在1分20秒到1分50秒之间, C级是2分10秒内。女生A级为1分30秒, B级为2分钟, C级为2分20。
1.2007年八年级游泳中考成绩结果与分析
2007年我校8年级游泳中考工作现已结束, 为更好地推进游泳教学工作, 分析并解决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对我校8年级游泳成绩进行了整理与统计。
2007年体育中考, 我校8年级总人数为311人, 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为214人, 占总人数的68.8% (见表一) , 同年苏州市 (园区、新区、市区) 8年级总人数为14000人, 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为2905人, 占总人数的20.75% (表二) , 从表一、表一统计中, 我们不难看到我校的游泳中考参考率达到了68.8%, 比同年苏州的游泳中考参考率高出了一大截 (20.56%) , 说明我校游泳教学已经走向规范和成熟, 体现了我校游泳教学开展的广泛性。
2007年, 我校报名参加游泳中考人数214人中, 达A级人数为161人, 占参考人数的75.2%;达B级人数为36人, 占参考人数的16.8%;达C级人数为17人, 占参考人数的8% (见表三) 。同年苏州市 (园区、新区、市区) 8年级学生参加游泳中考2905人中, 达A级人数为1999人, 占参考人数的68.8%;达B级人数为626人, 占参考人数的21.55%;达C级人数为280人, 占参考人数的9.6% (见表四) 。从表三、表四中, 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体育中考游泳成绩获A级标准的学生比例比苏州市高得多, 说明我校学生在游泳项目上有明显的优势。可见, 在我校开展游泳教学有很大的潜力。
2. 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我校从2000年建校起就对二至八年级开设了游泳课程, 地点在星海室内恒温游泳馆, 每周一次, 每次2个小时, 每学期开课十五周以上, 常年坚持。在普及学生游泳锻炼的同时注重提高, 积极开展“星海游泳俱乐部”活动, 吸纳对游泳感兴趣且技术比较好的学生, 聘请专业的教练, 每周活动三次, 训练工作有计划有考核。从2007年8月苏州市08届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游泳考试的结果分析, 我校学生在参考比例高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占诸多优势, 充分体现出了我校游泳教学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问题。
2.1 优秀率低于预期
我校的达A率虽然比苏州市的达A率高出6.4个百分点, 但是比起本校的其它体育中考项目 (参考我校每年体育中考达A率) 而言要低许多。通过调查分析,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不会入水
正确的入水应该在蹬离出发台之前, 伸直身体 (充分伸展) 使身体重心尽量远离出发台。在空中, 要尽可能多地强调身体的流线型, 使身体形成像标枪一样的身体姿势。这将产生最长距离的俯冲。入水点与出发台的距离越远越好。入水点的水花越少越好。从考场我们可以看出, 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入水, 而是直接垂直跳进水中或干脆先站好在泳池的出发点前直接游, 这些错误的入水姿势对成绩的影响很大。
2.1.2 不会换气
游泳时的呼吸方法与平日不同, 它用口在水面上吸气, 用口 (或鼻) 在水中呼气, 吸和呼之间有一段闭气, 同时还必须与动作有节奏的配合, 是学游泳过程一个重要内容。有部分同学只会闷水游泳而不会换气, 所以就发生了有部分同学游一阵就停下来呼一下气, 接着再游的情况, 或根本就游不到50米的距离。这使成绩大大降低。
2.1.3 心理素质较差
由于第一次经历游泳考试, 又是事关中考升学, 有部分考生心理素质较差, 产生较严重的紧张情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发挥。
2.1.4 思想过于松懈
由于今年是苏州第一次把游泳划在体育中考项目之内, 成绩可以留下, 也可以不要, 比较灵活。相反于过于紧张的学生, 有少数学生觉得游泳是一个试点项目, 达A最好, 达不了也影响不大, 反正这次成绩好就留下不好就可不要, 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松懈心理, 也对成绩的有一定的影响。
2.2 参考率低于预期
我校的参考率虽然比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高出48个百分点, 但是比我们根据上课学习情况估计的还是要低。通过调查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一部分学生信心不足, 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考试, 最后时刻放弃参考。其次, 由于此次是苏州第一次尝试进行游泳中考, 选择性较大, 所以有部分家长和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轻易的放弃了考试机会。最后, 有部分女生考试时适逢月经周期, 这次考试没有设置补考时间, 所以部分女生不得不放弃了考试。
3. 建设性改进意见
3.1 加强对中等水平学生的辅导
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16.8%的同学达到了B级, 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得优秀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相对于一部分学生能较轻松达到优秀, 那么从提高总体优秀率的角度, 我们可以适当把精力从这一部分学生身上转移到勉强达到优秀和接近优秀的学生身上, 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和强化, 从而提高总体的优秀率。
3.2 加强与教练的沟通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我们的学生在游泳的入水、换气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这就有待于我们与教练的及时沟通, 平时课上要加强此方面的教学, 而不是仅仅教会在水中游就行的
3.3 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陪同学生进行游泳练习, 巩固课上学到的游泳技能
由于水的压力、阻力、浮力和较低水温的作用, 经常游泳能使人体的许多器官功能都得到提高。长期进行游泳锻炼对于提高人的心肺功能有显著作用。长期坚持游泳, 还能提高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灵活度, 使身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另外, 游泳时消耗的热量大, 能有效消耗身体的脂肪, 所以, 长时间的游泳还是减肥的一种好方法。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因而游泳也是防病治病的手段。游泳时, 由于冷水的刺激,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 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所以, 应进一步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游泳的作用, 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陪同学生进行游泳练习, 巩固课上学到的游泳技能, 不仅有利于体育中考成绩的提高, 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双方来说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3.4 加强参加游泳体育中考的宣传力度
体育教师要加强八年级参加游泳中考的宣传力度, 鼓励学生踊跃报名, 强调如若八年级游泳得A的话, 九年级就只要考2门, 可以大大减轻九年级体育中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少年儿童游泳教学训练特点》徐宝兴1990
八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第9篇
A.1 B.2 C.3 D.6
图1 图2
2.如图2,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 )米.
A.6 B.■ C.15 D.■
3.如图3,在△ABC中,∠A=50°,AD为∠A的平分线,DE⊥AB,DF⊥AC,则∠DEF=( ).
A.15° B.25° C.35° D.20°
图3 图4
4.已知a+■=3,则代数式a2+■的值 为( ).
A.6 B.7 C.8 D.9
5.如图4,在△ABC 中,AD=DE,AB=BE,∠A=110°,则∠DEC= .
6.如图5,已知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x-y+b=0kx-y=0的解是 .
图5
7.在△ABC中,AB=15,BC=10,CA=20,点O是△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ABO,△BCO,△CAO的面积比是 .
8.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1与■<5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
9.完成下列运算
(1)先化简: ■÷(a+■),当b= -1时,请你为a任选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3.
10.如图6,在△ABC中,AB=AC,∠A= 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
(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图6
11.小鹏的家距离学校1600米,一天小鹏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了拿,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学校门口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鹏速度的2倍,求小鹏的速度. (答案见本期)
八年级生物中考试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