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动物词汇范文
四足动物词汇范文(精选3篇)
四足动物词汇 第1篇
关键词:动画,运动规律,四足动物
在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于四足动物的行走有很大的理解上的难度,从各类教材中也很难得出其方便记忆的运动规律,四足动物稍显复杂的行走动态给广大动画专业学生学习动画造成了困难,但是无论是人物行走还是四足动物的行走,其实都有其规律可循。人的一个单步原画可以分成五幅图来理解,那么四足动物是否也可以大致归纳成方便记忆的单步呢?(如图1)
以上是人行走的单步,我们以犬类为代表研究四足动物的行走过程,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犬类的单步也可以从交叉步开始入手,最后以交叉步结束。需要注意的是,在前肢做交叉步的时候,后肢并不是同样的交叉步节奏,这就是四足动物的行走特点,前后肢的步伐是交替进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其身体的平衡。在绘制四足动物的行走姿态时,很容易被四肢的不断交替而弄糊涂,可以将前后肢分开看,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犬类前后肢的运动状态和人类也有相似之处,将人类在地上爬行的运动状态来比较犬类的运动状态。犬类的前肢运动状态和人类类似,肘关节向后弯折,后肢运动状态也与人类类似,膝关节向前弯折。
观察犬类的后肢,这里可以将其结构看做五个关节点,分别是盆骨和股骨的连接处1,股骨和胫骨的连接处2、胫骨和掌骨的连接点3、掌骨和趾骨的连接点4,以及趾骨的顶端5,股骨和胫骨在运动时和人类类似,但是掌骨和趾骨在四足动物站立或行走时都不会平放于地面上,其趾骨同样会起到支撑的作用,一直处于“踮起”的状态,就好像人穿了高跟鞋来行走一般。前肢也可以这样理解。(如图2)
理解了犬类掌骨特点后,再根据犬类行走时的特点,分别将其前后肢的运动命名为“接触”(两腿与地面接触),“抬起”(离地的那条腿做抬起的动作),“交替”(离地的腿与接触地面作支撑的腿产生交替),“跨过”(离地的腿跨过接触地面的腿),“接触”(两腿重新回到接触地面的状态)以方便记忆。无论是前肢还是后肢,都是以“接触——抬起——交替——跨过——接触”这样的五个步骤来运动的(如图3),让后肢的运动节奏稍稍“慢一步”就可以形成前后肢交替的四足动物行走特点。
雅思分类词汇:动物名称 第2篇
horse 马
mare 母马
colt, foal 马驹,小马
pony 矮马
thoroughbred 纯种马
mustang 野马
mule 骡
ass, donkey 驴
ox 牛
buffalo 水牛
bull 公牛
cow 母牛
calf 小牛, 牛犊
bullock, steer 小阉牛
heifer 小母牛
pig, swine 猪
boar 种猪
hog 阉猪, 肥猪
gilt 小母猪
piglet 猪崽
sheep 羊
ewe 母羊
goat 山羊
lamb 羊羔,羔羊
zebra 斑马
antelope 羚羊
gazelle 小羚羊
deer 鹿
reindeer 驯鹿
giraffe 长颈鹿
camel 骆驼
dromedary 单峰驼
llama 大羊驼
guanaco 原驼
alpaca 羊驼
vicuna 小羊驼
elephant 象
rhinoceros 犀牛
hippopotamus 河马
cat 猫
tabby, she-cat, grimalkin 雌猫
tomcat 雄猫, 公猫
kitten, kitty, pussy 小猫
lion 狮
lynx 猞猁
panther, puma 美洲豹
leopard 豹
tiger 虎
wildcat 野猫
bison 美洲野牛
yak 牦牛
dog 狗
badger 獾
weasel 鼬,黄鼠狼
otter 水獭
fox 狐
hyena, hyena 鬣狗
wolf 狼
squirrel 松鼠
dormouse 睡鼠
beaver 河狸
marmot 土拨鼠
ferret 雪貂
bear 熊
rabbit 兔子
hare 野兔
rat 鼠
chinchilla 南美栗鼠
gopher 囊地鼠
guinea pig 豚鼠
marmot 土拨鼠
mole 鼹鼠
mouse 家鼠
vole 田鼠
monkey 猴子
chimpanzee 黑猩猩
gorilla 大猩猩
orangutan 猩猩
gibbon 长臂猿
sloth 獭猴
anteater 食蚁兽
duckbill, platypus 鸭嘴兽
kangaroo 袋鼠
koala 考拉, 树袋熊
hedgehog 刺猬
porcupine 箭猪, 豪猪
bat 蝙蝠
armadillo 犰狳
whale 鲸
dolphin 河豚
porpoise 大西洋鼠海豚
seal 海豹
walrus 海象
★ 帮派名称
★ 求职信名称
★ 《中药学》辅导:中草药的炮制
★ 小组名称和口号
★ 求职信名称和内容
★ 中队名称 口号
★ 幼儿园竞聘稿名称
★ 微党课名称
★ 求职信范文的名称
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异同 第3篇
摘要:本文针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特点,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汇表达语言意义的对等性和差异性,对英汉语言中最常用的动物词汇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关键词:动物词汇;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众所周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一、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及产生基础
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常动物词汇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廖光蓉认为,动物词汇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如fox(狐狸)都用来表达“狡猾”。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有些会有偏差,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 人们曾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寓意“纯洁”, 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 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
二、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表现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语义运用的文化内涵对等性
对等性是指英汉语言中在表达某一语义时,词汇中所涉及动物名称的一致性或相同性,其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名称所代表和体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比喻、联想意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汇,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完全对应的动物词汇在英汉互译中完全可以保留喻体,并采用直译的手法。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I have been like the frog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who thought? the world was a little round pool of water, imagining that our girls here were unmatched; but now, without searching for a field ,here on this very spot I see others who surpass them.”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价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红楼梦》)。又如,汉语中“猪”象征“愚蠢、笨拙、脏乱、好吃懒做”。 人们对猪是轻蔑的,如:泥猪疥狗、一龙一猪。英语中pig的喻体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dirty,greedy or bad-mannered person,还有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buy a pig in a poke (乱买东西,盲目跟从)等足以表明pig的形象不佳。骄傲的公鸡,浅薄的青蛙和蠢猪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的爱憎褒贬与审美取向。
(二)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语义运用的文化内涵差异性
所谓动物词汇语义运用的文化内涵差异性,是指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生活的地域差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及人们经验阅历的不同,作为反映这些内容的语言载体,也会对同一动物名称在不同语言中产生不同的比喻、象征、联想意义。这样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语言在使用动物词汇时会不尽相同。
1. 同一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
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2. 一些动物词汇在东西方文化中各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汉语文化中,乌龟(turtle)是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龟有千年的寿命。龟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代关于龟的作品很多,且古代墓碑上常以龟为装饰物,龟背上常刻有帝皇的手稿。然而龟也有其贬义。日常生活中,“龟”字是对人的谩骂和污辱。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无此联想。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turtle、fish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吉利”、“长寿”、“结余”之类的联想。而Turkey(火鸡)在英语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内涵,talk turkey(打开天窗说亮话),cold turkey(突然停止,完全戒除);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火鸡这一动物词汇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
3. 不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汇不同,但它们的比喻意却是相似的。比喻“胆小”,我们立刻会想到“胆小如鼠”,国人常用鼠来形容胆子小。而英语却用rabbit, chicken, pigeon来类比,如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hearted or pigeon-hearted。我们汉语中的“拦路虎”在英语中就是a lion in the way(拦路狮),“置身虎穴”在英语中是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把头放到狮子嘴里),“虎头蛇尾”可以译成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来时像狮子,走时像羊羔)。这些成语中的老虎在英译时都变成了狮子。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中学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集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而帮助他们把握英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四足动物词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