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地区范文
三江并流地区范文(精选3篇)
三江并流地区 第1篇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三江—水磨地处云贵北部邛崃山脉之东南坡, 地形西高东低, 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 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海拔2 2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最高海拔3 150 m, 最低海拔920 m, 海拔最高点为高低相差2 230 m。境内河流均属横江水系, 区内有起源于汶川大邑县交界的寿溪河, 区内气候四季温差不大, 干湿季分明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8℃, 无霜期226 d, 年平均降雨量1 165 mm, 平均降雨126d;区域内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大多数为温属种类。
1.2 调查地点
根据三江—水磨的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情况的特点, 选取区内各类具有代表性样地进行调查, 一共确定8个调查地点:黑土坡、大岩洞、茅坪子、高峰、大槽头、龙竹园、照壁村、麻柳村。其中黑土坡、大岩洞、茅坪子、高峰地区人类活动少植物多样性自然;大槽头、龙竹园、照壁村、麻柳村人类活动频繁, 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大。
1.3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每个调查区范围内典型设置反映该地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的样点, 进行采样调查。每个样点进行种和群落学调查, 种子植物记录种类、株数 (乔木记录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 ;蕨类记录种类、株数和平均高度;苔藓记录种类与株数[2]。
1.4 分析方法
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反应群落植物多样性高低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H′) 、度量群落优度的Dominance指数 (D) 和反应群落中不同物种分布均匀程度的Pielou均匀度指数 (J) 作为样地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3],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是第i种比例多度, 给定为Pi=Ni/N, Ni为第i种物种个体数;Hmax表示当样方内各种的个体数目相等时, 信息指数最大[4,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江—水磨植物分布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 样地植物物种平均为49种, 高峰地区在调查的8个地点植物种类最多有82种, 而植物种类最少的龙竹园仅26有种, 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按样地植物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高峰>茅坪子>黑土坡>大岩洞>大槽头>照壁村>麻柳村>龙竹园。通过统计, 三江—水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是车前草、凤尾蕨 (出现频率41.2%、32.4%) 等常见植物[6], 多个样点中常见植物种出现频率超过了20%, 由此可见, 三江—水磨地区各群落中常见植物分布较广泛。在龙竹园调查的样地中, 物种排列与分布和人类种植活动有关, 区域内人类活动少的地方种子植物高度发育。
2.2 植物多样性分析
2.2.1 多样性指数。
由表1可知, 三江—水磨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530~3.007, 高峰、茅坪子、黑土坡、大岩洞地区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 (3.007、2.827、2.743、2.513) 明显高于其他样地, 物种最为丰富。8个调查地的蕨类、苔藓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来看, 样地中蕨类、苔藓的多样性均不高, 物种单一, 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大于蕨类、苔藓, 这种现象和区域内气候温和、日照量适中、种子植物本身适应强有关。从8个样地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统计看, 麻柳村苔藓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 (0.849) , 龙竹园蕨类、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 分别为0.974、0.530, 说明人类活动少的样地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2.2 优势度指数。
由表2可知, 苔藓植物优势度指数最小, 在0.109~0.250之间, 说明在各群落中苔藓类各物种分布比较均匀, 优势种不明显。8个样地中种子植物优势度指数最高, 有3个样地种子植物指数大于0.5, 这是因为龙竹园、麻柳村、大槽头三地人类活动多, 人为种植的物种成为主要物种。蕨类植物优势度指数以高峰为最高 (0.677) , 其中凤尾蕨 (Pteris cretica L.var.nervosa Ching et S.H.Wu) 为优势种。
2.2.3 均匀度指数。
由表3可知, 三江—水磨植物群落Pielou指数总体上较高。蕨类、苔藓Pielou指数平均值为0.847和0.893, 差异不大, 这是因为三江—水磨地区的蕨类、苔藓类植物大多是自然生长的, 人为干扰少。而种子植物Pielou指数差异较大, 最高的为黑土坡 (0.949) , 是因为人类活动少, 群落中物种分布呈自然状态, 最低的龙竹园Pielou指数只有0.296, 分析原因是龙竹园地区的植物种类、数量多是人工栽种的, 人工种植的植物占绝对优势, 野生植物种类虽多, 因养护过程中常作为杂草除去, 但数量非常少, 样地内植物物种分布不均匀。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三江—水磨地区各样地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 表现为:种子植物>蕨类>苔藓, Dominance指数的变化趋势是种子植物>蕨类>苔藓, Pielou指数则为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各个样地植物主要构成是大量的种子植物+少量蕨类+少量苔藓植物, 在三江—水磨地区种子植物组成结构最为复杂, 生态功能地位最明显, 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种类不多, 个体数比较少, 物种分布不均匀, 多样性指数不理想, 说明区内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群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应该加以改善;个别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 人为优势种明显。以上调查分析表明, 三江—水磨地区植物结构的层次和物种比较丰富, 但也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三江—水磨现为5A级生态旅游区, 区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是当地支柱产业,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是有效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7]。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已建立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对三江—水磨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8], 对三江—水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可以从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个方面着手, 这样可以为当地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提供依据, 力求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美的和谐统一, 做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采用样方调查方法, 通过Dominance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三江—水磨8个样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及均匀度。结果表明:在8个点样方共记录植物310种, 其中种子植物217种、蕨类55种、苔藓38种。从整体来看, 植物Dominance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种子植物>蕨类>苔藓, 而Pielou指数则与前两者不同, 表现为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从不同类型的样地比较, 各个指数的表现不尽相同:种子植物、蕨类、苔藓的Dominance指数最大值 (1.262、0.677、0.250) 出现在龙竹园、高峰地区、麻柳村;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值 (3.007) 出现在高峰, 种子植物、苔藓Pielou指数最高 (0.949、0.925) 出现在黑土坡、大岩洞。Dominance指数高的植物群落物有优势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高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 群落结构较为复杂, 生态功能较好;Pielou指数较低的群落植物差异质性高。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ominance指数,Pielou指数,三江—水磨
参考文献
[1]溥发鼎.岷江上游生态学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J].资源科学, 2000 (5) :83-85.
[2]方精云, 沈泽昊, 唐志尧, 等.“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J].生物多样性, 2004, 12 (1) :5-9.
[3]石孟春, 和太平, 招礼军.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J].广西学院学报, 2008 (2) :130-133.
[4]牛翠娟, 娄安如, 孙儒泳, 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5]庄振宏, 吴文龙, 陈宗洵.21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类定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 :104-109.
[6]汪松, 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潘树林, 郭宗峰.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J].宜宾学院学报, 2010 (6) :81-83.
美丽神奇的“三江并流” 第2篇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3个地州。长期以来,“三江并流”区域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高黎贡山区
作为“三江并流”区域内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集中展示区,其中东西绵延的常绿阔叶林,被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产地。这里,是展现怒江流域典型地貌特征的博物馆,包括了“怒江第一湾”及周边地区为代表的怒江深切河曲地质景观,其中的石月亮景点是怒江流域高山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典型代表。
梅里雪山区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深海大洋地质、生物遗迹和冰川、造山运动遗迹及广泛的冰川与冻土地貌发育遗迹,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提名地比较集中的地质遗迹展示区域。滇金丝猴作为“三江并流”区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旗舰物种。以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最为集中。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提名地范围内的最高峰,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因素,至今仍无人成功登顶。发育于卡瓦格博峰的明永冰川,其冰舌一直延伸至2650米海拔,是目前北半球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纬度最低的冰川之一。
哈巴雪山区
区内拥有我国纬度最南的现代海洋性冰川、金沙江流域典型完整的高山垂直带自然景观。寒温性针叶林是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山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这类森林以丰富复杂的中国一喜马拉雅成分为特色,是世界遗产提名地最典型的高山针叶林保护区域。
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6米,是云南著名的极高山之一。山顶发育有现代冰川。它和玉龙雪山的冰川一样,同是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高山冰碛湖(黑海、黄湖、湾海),体现了大理冰期时的古冰斗积水而形成的冰川遗迹,是“三江并流”提名地内唯一的大理冰期冰川遗迹分布区。
千湖山区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包括小中甸乡和上江乡的局部地区),是金沙江流域原始植被、高原湖泊的集中展示区之一。千湖山片区遍布高山冰蚀湖,据不完全统计,大小不一的高原湖泊有100多个。其中以碧古天池和三碧海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高原森林湖泊景观价值。
红山区
这里以尼汝南宝草场、小雪山丫口高原地质景观最具典型意义。尼汝南宝草场集中了高原冰蚀湖——属都湖,高山草甸——地基淌、南宝,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古冰川遗迹(南宝),河谷人居环境(尼汝河),高原泉华瀑布(七彩瀑布)等类型多、范围大、分布集中的景观资源,是具有极高保护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原始景观资源研究展示区域。同时,南宝河的古冰川地貌遗迹是提名地范围内发育最完整、展示最集中的第三期冰川地质遗迹。
云岭片区
位于怒江兰坪县境内的澜沧江与其支流通甸河之间。据调查,栖息在本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共有4群,约占滇金丝猴现存总数1500至2000只的1/10。这可能是我国特产的滇金丝猴分,布区最南端的种群,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该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6%,大多保持原始状态,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
老召山区
作为“三江并流”提名地内典型的高山丹霞地貌集中发育区和金沙江流域景区展示和规范化保护管理示范区,该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金丝厂,九十九龙潭附近的高原湖泊周围,海拔3200米以上呈杜鹃纯林生态系统,杜鹃种类多达100余种,是金沙江流域杜鹃花种类最丰富的分布区。丽江老君山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
老窝山区
位于澜沧江流域下游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两傈僳族自治县,澜沧江两岸的中挑和维登乡境内,是澜沧江流域的景观资源类型补充片区,以高山湖泊、高原草甸和野生花卉资源为保护重点,主要景点包括新化湖、老窝山高山冰积湖群、澜沧江二级支流拉洛河、红岩洞溶洞、栗地坪野生花卉等。
责编/江南
浅谈三江源地区护林防火工作 第3篇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 平均海拔3 500~4 800m, 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 主要以山地地貌为主, 三江源地区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 区域内气候属与青藏高原气候系统, 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主要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三江源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其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方面有着伟大作用。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三江源地区护林防火面对的困境
1.1 严重的草场退化给护林防火工作带来的困难
近年来, 中国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下游断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缺水的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 青藏高原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圣地。但该地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共同影响, 该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据统计, 该地可利用草场面积为37.8%, 其中近10%的草地已退化成为裸地。大面积优质草场的退化是这里面临的首要问题。
1.2 鼠害导致土地的沙化, 加大了护林防火工作的难度
鼠害肆虐加上土地沙化也不容忽视。鼠害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 同时鼠类的啃食、掘洞等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裸地的扩大, 加速了草场退化。另一方面, 过度放牧和滥采乱挖, 也加剧了土地严重退化、草场沙化。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文体。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造成了本地区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且不稳定。加速了该地区贫困程度, 造成该地经济落后。同时还严重影响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2 三江源地区护林防火工作的对策分析
2.1 控制生产性火源
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控制这些火源, 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 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 严格遵守森林用火规定。
2.2 防火工作责任到人
一是调整并充实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 保证每天每区域内有2~3人进行巡逻, 同时要做好护林员的日常管理,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有效的发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各扑火队要配备好铁钎、扫帚, 真正发挥好扑救队扑救工作的特殊职能, 做到发现火情能立即投入到灭火工作中。
2.3 进一步落实具体责任
是进一步确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分工负责体系, 将防火责任, 落实到每一个山头、每一片林地。实行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森林火情, 坚决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同时按责任大小, 赏罚分明, 以有效促进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努力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 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真正把责任贯穿到护林防火工作全过程。
2.4 加强教育, 不断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因地制宜, 大力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 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及生态安全意识。
2.5 加大资金投入, 提升防火硬件水平
组织各部门构建防火通道、及周边杂草的清除情况, 对防火道路, 进行全面整平和修复, 确保防火通道互联互通。
2.6 加强防范, 严格野外火源管
一是完善了应急扑火预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扑火应急预案, 确保应急预案符合实际。加强森林防火预警体系建设, 搞好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测预报, 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预警信息。二是在防火期内实行全勤上岗, 轮流就餐, 充分发挥护林员高山了望和地面巡逻的作用, 对林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监测, 确保及时发现火情。
2.7 严格火情报告制度
如果发现火情, 立即向防火办、林业管理部们报告火情, 并积极组织扑救。各部门接到火情通知后, 立即开展有效的救火措施, 全身心投入到救火工作中。
最后, 具体做好奖励与处罚。护林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 实行森林防火抵押金制度, 防火部门组成强有力的队伍, 及时对各区域进行检查, 对人员不到位, 措施不得力, 出现火情火灾的管理者、护林员、肇事者进行经济处罚。灾情严重的, 造成重大损失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3 结语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 森林资源珍贵, 森林防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严格按照自治区、地区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 切实加强领导, 精心部署, 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 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 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所以, 近几年来, 国家大力扶植护林防火工程的建设, 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护林防火对我国生态系统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对于三江源地区而言自然也是如此。近几年以来, 虽然三江源地区的护林防火工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解决的话, 势必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三江源地区护林防火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立足护林防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 找出问题, 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护林,现状,防火
参考文献
[1]马致远.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涵养和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8) :20.
[2]马占宝.玛可河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8) :10.
三江并流地区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