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精选12篇)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09、2010级护生, 其中实验组为2010级护理三二连读大专班 (660人) , 对照组为2009级大专班 (608人) ;两组入学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两组采用同一教材, 即刘桂瑛主编的《护理礼仪》。

1.2 教学方法

1.2.1 实验组

(1) 教师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 设置相关情景问题, 课前一周分发给各小组。如电话礼仪部分, 设置一个急诊科护士因向骨科转病人而电话联系床位的情景;介绍礼仪部分, 要求学生自编情景完成介绍;护理工作礼仪部分, 设计相关病房场景, 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2]。 (2) 学生课前准备。每4名学生自由组合为一个实验小组, 并选出一名小组长, 然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教学资源查阅礼仪相关知识, 并了解社交中的正确仪态。 (3) 教师点评指导。教师在上课时随机抽2~3组进行表演, 然后全班进行评价, 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点评和指导。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护理礼仪课程中所有理论知识部分均采用传统讲授法。

1.3 评价指标

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见表1)

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 (见表2)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 了解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共发放问卷660份, 收回652份, 回收率98.8%。

3 讨论

3.1 打破传统, 实施以“学”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 教学中存在教师“满堂灌”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师生课堂上双向互动, 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成为配角和评委, 根据需要适当诱导与规范,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 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3.2 提高学习主动性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课堂板书、讲授为主, 在规定学时内, 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要点, 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 感到枯燥, 而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摆脱了“填鸭式”教学, 根据临床实际, 创设了“情景中的问题”, 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根据临床实际情景,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3]。

3.3 教学手段多样、灵活

采用创设情景、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等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剖析问题能力,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4]。不仅如此,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护士的人生价值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 真正理解了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需要的重要性。

4 小结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并让学生将学习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认识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国外有研究认为[5], 模拟作为教和学的手段, 能够促使学生增强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信, 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能力提高是其产生自信的原因所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体现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 通过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同时较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 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新视角。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事先严密设计教学环节, 导演活动,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嘴, 使课堂活而不乱, 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为培养优秀护理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目的 探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268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 实验组 (2010级, 660名) 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对照组 (2009级, 608名) 采用传统教学法, 两组教学内容均为护理礼仪。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 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较好, 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99.1%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方法。结论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护理礼仪

参考文献

[1]林蔚, 谭益冰.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护士, 2010 (5) :92-95.

[2]张妙兰.应用情景教学提高护士礼仪素养[J].护理研究, 2011 (21) :1968-1969.

[3]孙斌, 刘玉芳, 崔景晶, 等.情景教学结合PBL在院前急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 2012 (8) :756-759.

[4]刘丽霞.情景教学法在《医护礼仪与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1) :543.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2篇

【提要】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中。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医学生本科进一步向临床医生转变打下扎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内科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医学,本科;学生,医科;教学方法;临床实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内科学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涉及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内容又抽象难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教研室在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阶段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学法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满意效果。

1目前内科学临床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内科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医学本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培养教育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从学习理论知识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过渡时期,也是医学本科生建立临床思维的关键时期。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可以影响到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生学习。目前临床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记笔记、背笔记,医学本科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虽然接受知识系统,但教学气氛沉闷,医学本科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医学本科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训练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医学本科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医学教学的重点[2]。随着医学院校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生过早进入临床实习,能够提供的问诊、查体、进行技能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医学本科生可以享受到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少。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很大一部分患者不愿配合作为实习对象,医学本科生可以享受到的实践对象明显不足[3]。这些存在的问题都迫使临床实习的带教教师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的医疗大环境,适应现在的临床实习教学。

2PBL教学法和T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4]。PBL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育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先导是真实病例,基础是具体的临床问题,主体是医学本科生,导向是临床带教教师,目标是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PBL教学法的精髓就是发挥临床问题对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医学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法已成为我国临床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6]。医学本科生针对一个真实的病例,将所学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回答具体临床问题,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PBL教学法不仅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还锻炼了医学本科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能力、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口头表达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PBL教学法存在一些自身的缺点:(1)PBL教学法打破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医学本科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连贯、不深入,对医学本科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利。(2)一个临床病例可能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医学本科生所学理论知识浅薄,不会横向联系、发散思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PBL教学法需要提前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TBL是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Michaelsen教授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法[7-8]。TBL教学法避免了PBL教学法中医学本科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该教学法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优点,是一种完全新颖的教学模式。TBL倡导主体是医学本科生,基础是团队,鼓励医学本科生积极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度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询问、互相解决问题,实现互学互教,着眼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蒙山等[9]将TBL教学法引入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发现TBL教学法既能调动医学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提高医学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但是,TBL教学法也存在自身的缺点:(1)TBL教学法要求带教教师有深厚的临床功底,在课前准备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前设计出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掌控好讨论的进度。但带教教师多为临床一线的医生,临床工作繁重,很难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课前准备。(2)TBL教学法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目前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多为低年资的住院医师,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3)TBL教学法要求医学本科生提前预习和准备,但一些医学生懒惰、准备不充分,降低了医学本科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影响课堂讨论的效果。

3在临床实习中应用PBL结合TBL教学法的意义

内科学是理论性、逻辑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医学本科生拥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迅速的应对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应对目前的医疗大环境,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虽然PBL教学法有许多成效,但是忽略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系统性,不利于将来更好地成为临床医生。因而,在PBL教学基础上又创建了TBL教学法。TBL教学法融合了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各自的优点,注重培养医学本科生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激发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TBL教学法的基础是设计问题,手段是小组学习,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定期检查学习的效果。哈尔滨医科大学在麻醉专业本科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引入TBL结合PBL教学法,发现应用TBL结合PBL教学法学习的医学生的成绩、实习的兴趣、实习的积极性、实习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10]。PBL结合TBL教学法可以发挥医学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和掌握下,强调医学本科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打下基础。近几年来,医学本科生于内科学临床实习过程中,推行TBL结合PBL教学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本院内科实习期为3个月,分成若干实习小组,每组3~6人。临床带教教师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对医学实习生进行短期培训。根据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物理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收集病例,并有意识地收集1~2个涉及各个科室的疑难病例。临床带教教师针对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提前1周将病例交给学生,并将需要掌握的学习要点告知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专业杂志及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准备,提前熟悉相关病例的病史特点、检查结果等,复习相关知识。在临床带教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培养其临床决策能力。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主要对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选择发表意见,各组间有不同的意见也可展开辩论。随后,临床带教教师对每一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归纳通过该病例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出科时,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理论、临床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理论及临床操作考核优秀率90%以上,实习学生满意度90%以上。表明TBL结合PBL教学法获得实习学生认可,提升了实习学生的临床能力。PBL和TBL的目的都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培养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临床实习中,结合具体的病例,以团队学习模式为基础,以关键问题为中心,将TBL和PBL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内科学的临床实习中,可以充分发挥2种学习方法的优点,规避2种学习方法的不足。PBL结合TBL运用于内科学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借助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展示,培养了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收集信息的能力、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总而言之,在内科学临床实习过程中应用PBL结合TBL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搭建了极好的平台。医学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如何进一步完善PBL结合TBL教学法,还需要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卢书明,马亮亮,李艳霞,等.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8(23):3299-3301.

[2]司秋菊,常风云,邱淑珍,等.临床实用型医学生实践技能多元化模式培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9):67-68.

[3]吕兆丰,张成兰,郭述贤,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6(1):5-8.

[4]NevilleAJ.Problem-basedlearningandmedicaleducationfortyyearson:areviewofitseffectsonknowledgeandclinicalperformance[J].MedPrincPract,,18(1):1-9.

[5]AllchinD.Problem-andcase-basedlearninginscience:anintroductiontodistinctions,values,andoutcomes[J].CBELifeSciEduc,,12(3):364-372.

[6]李春艳,王莹燕,刘丹,等.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研究所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11(36):126-128.

[7]FrameTR,CailorSM,GrykaRJ,etal.Studentperceptionsofteam-basedlearningvstraditionallecture-basedlearning[J].AmJPharmEduc,2015,79(4):51.

[8]曹鹏,施靓宇,祁敏,等.T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2):1187-1188.

[9]蒙山,赵爽,高洁,等.TBL教学法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19-3821.

结合生活情景 开展数学教学 第3篇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应用

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授课方式作了全新的阐述。要在原有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探索能力进行培养。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的同时,还要具备学习主体性,对学习充满主动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摆脱以往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开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本教师主导的课堂灌输模式,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从原本的“听课”转变为“参与课”,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主动积极性,以此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课堂中创建生活情境,提高数学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课堂,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单单是靠教师一人便可实现的。除了老师授课外,还必须有学生的配合。如果学生没有自身主动地融入课堂,那么课堂教学势必也不会有太大成效。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呢?这是值得每个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尽量把课堂情境变得更加生活化,增强学生与课堂之间的亲切感,消除学生抵触上课的心态。由于营造出轻松舒服的氛围,也使得学生消除紧张感,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进行乘法计算的授课时,首先问学生们喜不喜欢吃糖,当听到糖时,学生们必然会眼睛一亮,齐声说喜欢吃,教师就立即抓住学生的这个兴奋点引出问题。问题是有很多盒糖,每个盒子里有九块,你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三盒糖,那每個人可以吃多少块呢?当同学们听到问题后,就津津有味地算起题来,包括原本不喜欢动笔的学生,好像算出结果后真的会吃到糖一样。由于是第一次上乘法课,学生通常选用加法的方式9+9+9得出二十七块糖,于是教师就很自然地引出了3×9的乘法运算方法。整节课下来,学生很自然地融入进课堂之中,并都产生极浓厚的兴趣,也就达到教育目的。

二、作业中带入生活情境,巩固课堂所学

数学课堂大约四十分钟,而要保证有良好的学习成效,仅仅依靠这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更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必须保证课后的巩固练习。而枯燥乏味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遏制其学习兴趣。因此在作业中融入生活情境,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质量。可以将书中的题目进行改编,或者在习题册中挑选对小学生更具吸引力的问题,例如在加减法运算时,将想要加或减的事物,尽量换成学生喜欢的物品,可以变成用钱买玩具、娃娃、足球等,在这些物品上标上不同的价格,让学生进行计算。或者以设计成日常中经常要买的日用品,比如笔记本、铅笔之类的物品,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还可以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小学数学教育的教育目的。

又如,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与宽,并求出面积,再到瓷砖店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瓷砖,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求出面积,最后算一算家里客厅铺这样的瓷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这样,让学生把课内外知识紧紧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有利工具,进而提高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先天优势。通过与生活情境的结合,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亲切感,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进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门抽象的学科,而是看得见摸得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课更具朝气活力,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开展教育工作,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能在与现实结合的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使情境教学更切实有效,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激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2]范秀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4).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5~8月,在我科实习的七年制学生63人,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1人)和观察组(32人),2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教材、授课内容及课时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由本科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带教。

1.2 研究方法

2组教学内容为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心脏骤停的原因和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等。教学时数均为12学时。对照组采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综合模拟人进行操作示范和练习;观察组采用PBL结合借助情景设置与SimMan综合模拟人相结合方法进行操作和练习。具体做法如下:观察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心脏骤停情景病例,提出问题,各组员分别查阅资料然后汇总,得出可能答案,并在SimMan综合模拟人上进行操作和练习,各组员分别充当护士、医生、患者家属等角色,先由护士发现患者(SimMan综合模拟人)意识丧失,判断是否心脏骤停,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通知医生、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等,由1人统一指挥抢救,2人分别负责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1人负责静脉给药,充当患者家属的学生可以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要给予详细解释,操作熟练后每个人进行不同的角色轮换。

1.3 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2组学生均给予相同难度的理论闭卷测试,应用SimMan综合模拟人进行技能考核,电脑评分。考试结束后,对观察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发放调查问卷32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1.5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4.2±9.7)分和(78.5±10.1)分,2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86.1±9.5)分和(72.5±10.2)分(P<0.01)。见表1。

调查问卷有96.8%的学生喜欢PBL结合情景教学法,93.7%认为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加深了理解记忆和实践能力,90.6%认为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既可以培养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3 讨论

3.1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3.1.1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相比,最明显优点是强调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拓宽思路去学习,创造性学习,要求基础、临床专业知识各个医学学科知识的交融汇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和评价信息,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同时学生在完成了一次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后,返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反复循环之后,记忆得牢,理解得深。3.1.2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操作练习的兴趣,准确而恰当地运用情景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临床,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了操作练习的积极性,加深了知识理解和记忆,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状况。PBL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具体有意义的模拟情景下主动地学习,PBL法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学中注重启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传播信息的技能[2]。

3.1.3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可以加深对课本原有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同时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运用者。在该信息整合模式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课题对具体情节、问题进行分析。使之能熟练地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沟通工作,在特定的情景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性及社会实践性[3]。

3.1.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能力

取得心肺复苏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医务人员完成的,需要多名医务人员分工合作、配合熟练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取得心肺复苏的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通过在电脑模拟人身上心肺复苏的演练,使学生们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救护患者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胜任的,整个抢救过程,需要大家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同时,学生查阅资料得到的问题答案多是书面的,而情景模拟下的电脑模拟人出现的情况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预知的,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很好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通过PBL与情景教学结合来实现。

3.1.5 培养了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注重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成长,改变了以往上课只动手不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心肺复苏情景模拟训练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病情,采取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学会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动作敏捷,操作准确、熟练,从而得心应手地参加今后的抢救工作[4]。

3.2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教师的任务和作用不再是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找答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从讲台前走向课桌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思考,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监控学习的进程,在问题的各个环节上运用熟练的教学技能给予指导、把握方向。教师由过去的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激励者和促进者,由单一的知识的讲解者变为知识的设计者、流程的维护者、危机处理者和反馈总结者[5]。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发展自己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去获得作为受教育标志的知识、思辨能力和思维习惯,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莉,崔宏霞,孙超,等.PBL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57):94-95.

[2]葛学娣,凌霞,黄莹,等.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A):32-33.

[3]姚丽,刘晓丹,李子龙,等.PBL教学模式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5):2268-2269.

[4]肖波,赵晓华.情景教学在社区急救培训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9,7(2):183-184.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5篇

【摘要】目的:研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结合整形病例在耳鼻喉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编教案,将PBL教学结合临床整形病例应用于本科生理论学习与实习教学中,引入美学观念,并进行量表分析。结果:PBL教学结合整形典型病例在教学中是可行的,总体结果无明显差别,在细节上实习阶段优于理论学习阶段。结论:PBL教学在临床课程学习与临床实习阶段开展都是可行的,但远期教学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耳鼻喉科;PBL教学;关学

【中图分类号】R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06-0076-03

医学美学是由医学与美学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美容原理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医学美的存在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审美观点,随着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耳鼻喉头颈外科是一门涉及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及整形外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如何更好的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有研究者进行了部分尝试,并取得一些效果。但总体而言,该学科存在涉及医学范围较广、理论技能技术运用较难、专科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及医生学习兴趣与成效。将医学美学的观念引入教学与学习中可能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PBL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注重学生自我学习与讨论,能够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因此在本科生理论与实习阶段中应用相同教案,结合整形临床典型病例,以探讨教学可行性与教学效果。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校2009、2010级在校医学本科牛,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别。分为临床实习组:2010级(临床实习阶段)随机挑选28人,7人一组,共4组;理论组:2011级(理论教学阶段)39人,9~10人为一组,共4组。

1.2 方法

1.2.1 教案:紧扣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典型实例2例,1例为以往住院患者,1例为运行病例。病例均为小耳畸形,教学目标内容涉及美学知识、心理知识、解剖知识、化验单阅读、术前检查及工作等。课程共计四个阶段,学时数分配为4、6、6、4学时,中间间隔3~5天。

1.2.2 评价标准:课程结束时马上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自评、互评、教案评量。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同时进行有关“耳再造”内容的笔试测验,包括治疗原则、设计理念及相关解剖知识。

1.2.3 采用t检验,P

结果

2.1 教学进程与理论笔试结果

两组教学进程基本相似,均未出现明显偏离教学既定目标;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也基本相同。临床实习组表现的更为接近临床实际操作,而理论组则表现的更为书本化、理论化,但均不影响教学实现既定目标。两组学生笔试成绩相比有明显差异,理论组(85.03±5.33)分,实习组(94.39±2.11)分,P

2.2 自评结果(见表1)[53

2.3 互评结果

互评为一对一填写,参照自评表。在“在自己觉得学生、同学表现最佳”上:临床实习组多集中在“分析问题、团队协作上突出”;理论组多集中在“知识连接能力、归纳逻辑能力较强”上;在“我觉得同学及自己还有进步空间上”:实习组集中在“组织能力、协作细节上应该加强”,理论组集中在“人文关怀差、质疑精神较弱”上。

2.4 教案评量

教案问卷评量采用匿名方式填写,从病史是否清楚、选择的病例是否适当、术前专科检测及化验数据是否提供必须的医疗信息、是否激发起学牛学习的愿望、是否有利于掌握教案大纲的重点、能否将知识连贯起来、是否难易适中等方面,两组学牛的答案大多数都是满意或非常满意。

讨论

PBL教学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者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学习、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学习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追寻新的知识、逻辑判断的思维能力,即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丰动性和创造能力,强化学习者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督促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学互长。

PBL教学法本身的目标是诱导学牛在学习中丰动转变角色、积极鼓励质疑、培养自丰学习的能力。这一目标丰要通过自评、互评与教师评订相结合,量表的设计内容包含考核上述目标。研究中发现临床实习组与理论组相比在教学目标实现上无明显差别,而在理论考试中有明显差异(P<0.05),分析这可能与理论考试中部分试题涉及手术操作技巧、病例分析及实用性较强有关。另外实习组较理论组在不同层面分析(例如法律、伦理、人权、人性)的问题、团队精神上也有明显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实习操作中注重操作技巧等教育有关。另外在实现过程中临床实习组表现出积极主动接触患者,具有强烈的的临床感,而理论组表现出较强的理性感。

目前,医学生大量的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实践,但是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却不是十分重视,并没有做具体的学习。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将整形病例紧密结合教学大纲,通过此类病例的分析学习,可以将美学观念顺利引入学生学习之中,并将解剖知识、设计思路等相关内容迅速连贯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丰动性、能动性及作为医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务工作人员。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6篇

摘 要:陶艺教育是一门集合艺术与工艺于一体的教育。对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等要求非常高。在现代教育进程中,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教学途径,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从而更好地接受陶艺教育。为此,本文基于艺与工结合的陶艺教育为基础,探索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在陶艺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对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与陶艺教育进行深入的改善。

关键词:陶艺教育;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效果

1 基于艺与工的陶艺教育概述

(1)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陶艺教育是一种基于艺与工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学习者能够以一种纯粹的、浑然天成的心态去创作陶艺座屏,而冲破传统教条教育的束缚,从而有效地保护学习者的个人兴趣与挖掘学习者的创作潜力。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学习者通过主观的想象力,发挥对实体与虚拟物体的充分联想和想象,一种非语言性的东西将想象的画面、个人情感等外化在陶瓷艺术上,以丰富的表情、立体感等呈现出艺术的特性,从而在实践中挖掘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天赋。

(2)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正是对艺术与工艺的完美呈现和具体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陶艺教育的主体,而艺术与工艺则是陶艺教育的内涵,学生在接受陶艺教育过程中,将能够对其自身的创造力的挖掘、智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树立等进行完善。

首先,陶艺教育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学生是主体,需要不断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接触的图像、实物等实体以及虚拟的东西进行想象,凭借其对社会生活、文化科学等的感知和认识,以观察者的角度提炼升华,并借助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其次,陶艺教育重视工艺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控制着个人动作、形象思维、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等能力。对于青少年学习者而言,其智力开发程度远远不足,可开发空间巨大,孕育无限的发掘潜力。陶艺教育重视学习者工艺技能的把握,强调形象思维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最后,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情操。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陶艺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与对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记录和表现。人们对于陶瓷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以娴熟的工艺呈现完美的艺术,需要学习者个性的表述与情操的流露。因此,在陶艺教育实践中,更多的发掘学习者对于社会变迁、人文变化的观察和认知,对自然的崇敬和回归。将陶艺艺术形式更加贴近自然,更加贴近生活,更承载制作者的综合素养方向发展。陶瓷制作是对每一道工序的锤炼,对每一个手工的艺术呈现,在此过程中,更是对制作者个性特征的挖掘与审美情操的开发,每一个陶瓷艺术品都是制作者自我精神价值的实现。因此,陶艺教育给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 PBL教学模式在陶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陶艺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会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将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来,并最终表现在陶瓷艺术上。给予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把握陶艺教育的教学目的,强调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团队之间的协作,强调学生的自我实践与创新。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均围绕学生开展,并在实践活动中优化活动的设计内容,设定特定的学习目标,丰富学习的形式等,是学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更有针对性更加实效性的提升自身能力。

(1)分析教学与学习目的。陶艺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陶艺知识进行普及以及对学生的基础技能、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协同分工,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教学方法。综合而言,PBL教学模式下陶艺教育的目的分为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与基本素质的培养。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进行陶艺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基本技法的学习、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团队之间的合作等而提高其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并以采访、辩论等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表述、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等提高其基本技能、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最终在PBL教学模式下,掌握陶艺教育所要求的艺术与工艺的双重内涵。

(2)分组确定项目。PBL教学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需要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确定项目目标。因此,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学生针对学习目标、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小组成员、项目目标、项目周期等问题。例如,以陶艺鉴赏、陶艺创作交流、陶艺作品市场调查、陶艺历史研究等为目标的小项目。又例如以陶艺制作流程与鉴别为代表的大项目。在分组确定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历史、人文、美术甚至化学、物理等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设计策划方案与进度实施。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关系到团队协作水平的高低与任务能否完成,同时也关系到项目进度的科学实施。在合理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后,设计学习项目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按照PBL教学模式的要求,项目进度分为启动实施阶段、评估阶段。其中启动实施阶段要求小组成员围绕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计划,进行材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与处理,开展采访、调查等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最后以PPT、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辩论。在评估阶段,需要小组成员整理材料,汇报总结,并接受专家教师的点评。而小组成员则可以按照分工的不同,设置项目经理、文字总监、媒体总监、执行创意总监、场地策划总监以及演艺总监等职务。

(4)项目活动的开展及成果展示。在实质性操作阶段,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协同工作,由教师作为指导专家,进行项目活动的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依据PBL教学模式的要求,PBL整合现有资源,对学生的操作空间、操作环节等进行科学的协调。学生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不自觉的创设出一种理想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陶艺教室中,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热情被点燃,教室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空间,各个团队维系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与成果展示过程中,同样可以邀请校外合作对象、家长、其他教职工等参与其中,以此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信心。

3 结语

陶艺教育对艺术与工艺要求非常高,是一门融合艺术与工艺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陶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其情操,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因此,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巴克教育研究所(美).项目学习老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9月, 从我校2009级三年制中专护理班随机抽取两个班1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人设为对照班 (男生2名) , 平均年龄16.8岁;另72人为试验班 (男生2名) , 平均年龄16.5岁。两班在生源、性别、年龄、已学课程平均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班由同一教师任教, 统一使用《内科护理》教材 (金中杰, 林海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第2版) , 均于第三学期开始开课, 每周5学时, 共122学时。

1.2 教学方法实施与评价

1.2.1 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授课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讲解, 突出重点、难点。试验班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法, 于课前一周为学生开展PBL结合情景模拟法专题讲座。

1.2.2 教学实施

教师根据模拟医疗教学的理念, 精心准备临床典型相似病例进行情景模拟, 并在模拟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

将试验班学生分成12组, 由各组组长负责成员进行情景剧表演。在原有案例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大胆想象, 构思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根据情景模拟的案例, 教师详细设计PBL教学方案。为增加研究的可比性, 减少研究的误差, 内科护理教研组所有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并将情景模拟案例、问题、角色分配任务及作用打印成册, 学生人手一份并自愿选择表演角色, 以保证PBL结合情景模拟法顺利实施。

(1) 课前预习。课前一周将所学内容分发给学生, 小组成员根据问题自学教材内容及查阅相关资料, 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提出2~3个子问题。

(2) 课堂展示。首先通过抽签选择其中一组学生展示情景案例, 各组代表总结发言, 本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每人限时10min) ;之后由其他组成员提问, 该组代表及成员作答 (每人限时10 min) 。

(3) 小结及补充。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和遇到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时予以正确引导, 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1.2.3 教学评价

(1)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 采用相同的试题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测试 (闭卷) , 试题为内科护理学所学章节相关知识, 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及综述题, 满分为100分。

(2) 试验班问卷调查。内科护理教研组成员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本校教师授课评价问卷调查项目, 通过集体讨论对试验班学生制定可行的调查表, 共10项评价指标, 内容涉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贴近临床实际工作等方面。试验班在教学结束后统一在校园网上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问卷回收率100%。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t检验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两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试验班成绩为 (90.60±4.38) 分, 对照班成绩为 (82.34±4.14) 分, 两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707, P<0.01) 。

2.2 试验班调查结果

(见表2)

3 讨论

传统教学以记忆为主, 导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而PBL结合情景模拟法通过参与解决真实生活、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基于情景模拟的问题来突破这种局限[2]。

3.1 P B L结合情景模拟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具体典型的临床案例引出问题, 采取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 学生是教育和实践的主体, 符合“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2 P B L结合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临床护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开始[4]。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教育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传统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医疗保健发展的需要, 而PBL结合情景模拟法是以具体情景模拟的案例为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 有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3 P B L结合情景模拟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贴近临床实际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学生普遍认为PBL结合情景模拟法更真实、更实际, 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在小组中, 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相互依赖, 相互交流, 共同承担责任。学生不仅学会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还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的发展。

3.4 P B L结合情景模拟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BL结合情景模拟法中典型临床案例的选择, 需要专业教师经常到临床去“充电”, 了解临床最新的发展动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避免病例难度过大, 节省学生讨论的时间,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需的重点知识,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弘.情景模拟与PBL模式相结合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180~181.

[2]文艳平, 秦国杰.PBL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7.

[3]鞠永熙, 孙峰.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 2009, 5 (7) :91~93.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8篇

计算机实践课程网络平台的重建

我校充分借鉴国外和国内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点,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形成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计算机实践课程网络平台。重点改建的网络版块是计算机网络论坛 (BBS) ,包括教学、科研和实践三大主要版块。每一版块均注重师生的互动和学生实践性学习的特点。此外,注重将三个版块结合成一个有机体,学生不仅在教学版块得到理论知识,还可积极参与到该领域的实践性研究中去。应特别注重引领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网上提供各种实践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较早地接触到实际工作内容。此外,发掘当今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科研发展的新技术、方法、思路,密切联系国外最新动态,充分体现“新”和“广”两个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有挑战性,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突出计算机学科的应用性特点。

PBL教学法与网络学习的结合

(一)目标设计与角色定位

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性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PBL教学内容的设计采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可以将此课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模块和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开放教学的特点,采用各种渠道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对每个具体的问题组织集体讨论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原有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运用者。在该信息整合模式教学中,需要通过网络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具体情节、问题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教师的角色从开始的情境创设者、兴趣激发者到学习帮助者和指导者,再到信息咨询者和实践支持者,直至最后阶段的评价参与者和积极反思者,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有弹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过程

课时分解安排把教学总学时分解成三段。第一段学时进行课堂集中授课,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如CAI课件、光盘等进行课本知识串讲,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系统框架,然后教师负责把课本知识分解成问题模块,供各小组选择。第二段学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团队小组或个人的形式通过书籍、网络及深入实践等形式进行案例资料收集整理,团队内可以分工协作,但要求每个问题模块必须有社会实践的内容。在此过程中,由各小组长负责进行内部协调沟通。第三段学时,教师组织各组进行讨论评比,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各组可以把分析内容、结论传到BBS上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看到本组及其他组的课题分析内容,做到信息共享。组与组之间在网上可以自由展开问题讨论与咨询活动,最后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及评分工作。

组建团队学习小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每个问题转化成课题,然后,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思维方式、学习条件、知识结构等因素进行最优组合,形成4~7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当组长,进行组织、督促。每个小组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到实践中去收集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络、报刊书籍收集资料,最后整理总结分析资料,得出问题的结论。

师生互动,讨论学习在网络论坛上课题讨论资料是分类处理存放在网络公共空间内的,形成问题教学信息库,便于小组成员间随时查询,并由教师组织各小组展开网上讨论。各小组把分析内容、结论传到BBS上讨论,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看到本组及其他组的课题分析内容,做到信息共享。组与组之间在网上可以自由展开问题讨论,教师可以直接在线参与或在论坛发贴,真正做到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以适应开放教学的特点。

模块式考试模式

任何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应用,其效果常常与考核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实践性课程整合体系的特点实施模块式考试模式,主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技能、教学参与程度等四个考核模块。应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模块 (占20%) 主要考核基础理论和理论应用,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模块 (占30%) ,考核方式为计算机程序分析,主要考核指标包括知识合理性、资料搜集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及难易程度、分析资料能力、知识整合性 (着重相关知识的运用,整体框架结构与内容) 和创新性;实践技能考核模块 (占30%) ,包括计算机程序的综合分析与实施、问题处理情况及结果评价;教学参与程度考核模块 (20%) ,采用过程式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参与的态度和意识、实践操作规范化、讨论问题完成质量和认真程度以及文字性总结报告的质量。

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实施评价时,应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与学的开展。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是丰富的,包括对这种结合模式的认可情况、优点与不足、活动体验的评价 (记录和表述) 、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评价、技能掌握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等等。在评价方式上可运用目前教育技术领域推荐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方式,它有利于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体现评价的开放性和过程性,实现评价的自我反思和激励的作用。

总之,通过改建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并应用PBL原理结合学科特点,设计PBL教学法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尝试,可以使学生真正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会主动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婉娜, 饶异伦.职业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范式: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30) .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9篇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是临床护理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巩固和加强同学们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 检查临床教学水平和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是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而采取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临床教学手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BL) 是一种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 围绕病例进行的讨论式教学方式[1]。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BS) 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实际病例引导, 启发参与者围绕病例学习、研究、探讨, 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08名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女生100名, 男生8名, 平均年龄 (18.0±2.5) 岁。本科生22名, 大专生30名, 中专生5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名。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入科理论成绩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以教师为主讲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 按教学大纲要求及查房规范将相关理论总结给学生。观察组采用PBL结合CBS, 首先, 责护老师准备好本科室典型的病例, 提前1周将案例和拟讨论的问题交给护生, 指导护生查阅相关资料;接着, 护理查房, 以护生为主体, 老师引导其按护理程序完成案例分析, 师生共同制定护理, 实施护理措施, 评价护理效果。最后, 病案讨论, 总结分析, 护生围绕案例, 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 就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护理重点难点问题, 相关前沿知识展开讨论。责任老师对案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对护生阐述的观点、案例分析思路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使护生对所讨论的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

2 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查房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教学查房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而护理教学查房是检查、巩固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之一, 也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3]。

CBS将课本理论知识与有关的经典案例相结合, 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和掌握相关知识的浓厚求知欲望, 并通过积极的讨论解决案例问题, 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更好地指导临床操作的进行[4]。且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效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5]。研究表明, 在采用PBL教学方法中, 小组内高质量的讨论有助于拉近学员之间的距离、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其学习知识的能力[6]。

PBL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准确地掌握知识, 这是其明显的缺点[7]。CBS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 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为此, 我们采用CBS结合PBL教学模式,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以病例为引导, 以老师设置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要形式, 鼓励与患者交谈, 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 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和推理方法[8]。

本研究中, 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满意度测评显示, 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查房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PBL结合CBS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PBL结合CBS, 责任老师在选取案例、制定计划等方面与护生共同探讨, 给出专业科学的分析,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 对带教老师和学生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海燕, 汤杰, 张谊, 等.CBS结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7 (32) :75.

[2]范茂丹, 徐芬, 杨敏, 等.CBS教学法在门诊输液室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 (12) :1151.

[3]俞群亚, 王蓓.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4 (25) :717-718.

[4]姚丽虹.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4 (11) :91.

[5]冯蕊, 张颖, 李凡, 等.临床互动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32 (5) :587-589.

[6]Kamp RJ, Dolmans DH, Van Berkel HJ, et al.The effect of midt-erm peer feedback on student functioning in problem-based tutorial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 2013, 18 (2) :199-213.

[7]崔晓阳, 李益, 廖虎, 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4) :439-442.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10篇

一、PBL教学法的优缺点

所谓PBL是以问题为向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临床教学当中首以病例为向导,问题作为基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向的一种启发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PBL可以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去粗取精、分析总结的能力,其中主要还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增强人际交流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病人,提升人际交流能力,学会和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PBL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这种教学法一时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大专生的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相对于本科生有所欠缺,而在校生缺乏临床实践,所以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生动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有利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及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并能通过多种感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在教学当中的方式,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学节奏快,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利于学生做笔记,有些学生一味地去抄笔记而没有领会老师的讲解内容;另一方面,每位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不一,有些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些多媒体课件就是书本的翻版,老师只起到一个播音器的作用,学生听课兴趣下降,教学效果差。

三、PBL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基于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在外科学教学中,采用PBL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基于PBL教学方式重点在于教师创造出具有关键性、理论和临床结合较紧密的教学问题,主要是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更好的开发学习潜力。为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学初,分别于颅脑、颈部、胸部、腹部及脊柱四肢各章节选取一个典型的临床病例,每个病例基本涉及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例如,授课教师首先用多媒体系统对本次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程的最基本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在预习中的学习情况,尤其是重点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自己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技能。然后在下课后给学生一个典型的病例来进行综合性思维训练。一个小班大概有30个学生,把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学生,选出一个学生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事宜。3个小组制作多媒体课件,把病例和问题都融合进去;另外3个小组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把疾病的诊治经过都演示出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准备,然后利用一节课来检验学生的成果,这样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也可以在一周后进行及时的复习,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分表,让他们也参与评分,既给本组打分,也给其他组打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按照下列方面进行评分:仪容仪表(5分),语言表达能力(20分),知识讲授正确性(2分),团队精神(25分),课件制作水平(25分);而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中把最后一项替换成模拟和表演水平(25分),其余相同。6个小组交互进行演示,首先选一个小组进行多媒体讲授,派出一个学生代表来讲授他们组制作的课件,这个小组其他成员则回答在讲授过程中提出的相关问题。每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然后下一组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还有一名学生在场外进行场景的介绍和一些特定的说明。都演示完以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指出本组和其他组的优缺点,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探讨结束后,引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课堂中能够及时运用所学的知识点,来进行临场检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最后由老师做总结,指出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最后收集评分表,算出平均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在此教学当中,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充当的是一个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能够使学生围绕问题来开展基本知识的构建,由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解决一些问题,更好地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同样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升人际交流能力,学会和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外科学的教学实效、打造高效课堂,这就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笔者实践证明,在外科学教学中,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既可以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整体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又可以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探索研究。

摘要: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外科学对于要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面对现阶段外科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理论教学时数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增强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说,外科教学中运用PBL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多媒体,外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柴润国.外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下旬,2011,(11):60-61.

[2]王德盛,何勇,周亮,孙伟,等.应用循证医学理论提高临床外科学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2011,24(9):6006-6007.

[3]周淼.浅谈PBL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6):62.

[4]李斌,陈鹏.多媒体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65-166.

[5]李国芳.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0.

[6]赵军,岳武.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06-1807.

[7]鲁瑾,徐晓璐.PBL教学法在临床病例分析课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3):280-281.

[8]黄东林,田彩云,倪萍.PBL教学法在我院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4-15.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11篇

【摘要】卫生经济学作为卫生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套适用于卫生经济学教学的新模式已势在必行。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引入PBL和Semina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PBL Semina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2-02

随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战略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药卫生管理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卫生经济学作为卫生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一直沿用传统的“教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任务重,课堂内容少,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接受度低,思维受限制[1]等问题。因此,如何把该课程与学生自身特点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套适用于卫生经济学教学的新模式已势在必行。笔者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尝试将PBL和Semina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一、 PBL和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运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被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1969 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2]。

Seminar可译作讨论会、讲习会,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3]。

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PBL和Seminar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在绪论部分结合新医改要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此为主题,进行各章节内容的讨论。第二,在各章节授课前提出问题,问题主要来源于历次考试中学生易答错的问题,卫生经济学的前沿热点,报刊、杂志、网络中与卫生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等,由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在章节授课完成后积极发言探讨,教师进行总结。第三,在期中教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利用2周时间通过查阅文献、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现成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最后,在期末前两周针对一个热点问题,学生积极准备资料,在最后一次课,通过向教师提问、和教师相互讨论等方式,实现互动式的学术交流效果。

二、PBL和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从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三个方面对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从结果看,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氛围

在实施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后,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和教师相互讨论时,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并提出问题,同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出不同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2.教学效果

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平等双向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互动中了解彼此的思路,学生可以在发言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收集整理资料中加深理论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在小组分工中学会团结互助,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获得科研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 学生满意度

课程结束后,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当堂回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分析发现28.6%的学生认为满意,37.8%的学生比较满意,说明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总体较满意。

三、讨论

通过运用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顺利实现了卫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转变:第一,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主体转变。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学习本身的价值”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变。把传统的教学师生间单向性、消极、机械的交流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使教师、学生进入了一个平等的互动空间,学术地位的对等性促成了双向交流的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成为重要的交流形式。第三,单纯的理论学习向理论和实践整合转变。改变原来理论教学过于空洞,脱离现实的情况,减少原来理论学习的比重,将生活中的经济学事例,新医改实践案例等引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以认识和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开展学习。第四,个人学习向团体合作转变。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学生不仅学会对本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互助等多方面能力。第五,单纯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转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意在使学生能自觉地更新知识,跟上当代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并能站在卫生经济学的视角恰当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卫生经济学课程中运用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将经济学理论知识与新医改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思维,值得尝试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秦永杰,赵坤,吴强等.Seminar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社会杂志,2010,27(4):203-204.

[2]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4):57-59.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12篇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提出, 目前在国外医学院校已经较普遍地实施[1], 国内不少院校也在尝试使用[2,3], 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医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讨论为形式, 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 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PBL教学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侧重于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然而在PBL教学模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4]: (1) PBL教学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少数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 PBL耗时多但没有教师系统讲解及反复的强调重点, 反而影响知识的牢靠掌握;还有部分学生在小组分工中只关注分配给自己的问题, 对其他同学负责的问题并不积极参与, 这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2) PBL法对于解决选定的教学内容显得足够广泛和深入, 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打破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PBL教学的实施方式要求学生用大量时间做前期准备工作, 如果所有章节全面使用PBL教学法, 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对于学生而言, 在准备资料和讨论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使学习任务繁重的医学生压力更大。 (4) 长期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 突然的转变使许多学生感到不适, 对PBL的适应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这也影响了PBL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LBL教学法的思考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 LBL教学法可系统、重点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指导学生对所学章节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在理解医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掌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治疗和预防措施, 使学生对所学疾病有一个整体了解。LBL可系统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三、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是内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临床实习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主要课堂。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是内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易引起全身多系统的并发症, 这些特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内分泌教学的自身特点使其更适合应用PBL教学法, 但其存在耗时多、学生学习精力不足、知识缺乏系统性等缺点。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内科学教研室在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中试行了将PBL和LBL教学相结合, 增强了内分泌临床教学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内分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PBL教学准备:在实习学生入科第一周把将要讨论PBL病例资料和问题发给学生。PBL病例选自我院内分泌科的典型病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实习生的临床水平, 精心选取相对典型、难度适中、资料齐全的病例,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 利用余闲时间, 利用书籍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准备和制作PPT发言提纲。资料来源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应用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等。

2.PBL教学:第二周,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 让学生围绕病例和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归纳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讨论, 得出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必要的鉴别诊断, 其后进一步分析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并点评。

3.LBL教学:在平时的查房时, 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教科书讲解相应内容。并在第三周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接触过的内分泌某一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课堂授课,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 从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 巩固既往学过的内分泌学知识, 加深学生对内分泌疾病的感性认识。

4.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成绩采用综合评定, 最终成绩由理论+临床实际操作+病历质量及医嘱报告组成。在每次PBL临床实习教学后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分优、良、差三等。理论成绩主要考核临床思维能力, 按当时每个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打分;临床实际操作按临床查体熟练程度计算;病历质量及医嘱报告按医院病历要求及正确程度评价。综合评定以病例分析为主。学生出科前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为其对我科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我们对在内分泌科实习的前后两届学生成绩进行了比较:当届学生在实习时, 我们进行PBL结合LBL临床教学, 上届年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 比较二者的临床实习综合评定成绩, 前者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如前者优和良的人数为80%, 后者仅为50%。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 PBL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处理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5.问卷调查。学生出科前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为其对我科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96.6%学生赞成PBL和L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认为采用该方法可提高学习积极性, 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PBL结合L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我们在内分泌实习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传统LBL教学法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法的各自优势。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临床各项工作, 能使学生更仔细地观察病人, 增强学生自学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LBL教学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和预防措施, 使学生对所见疾病有一个整体系统了解。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可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内分泌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

摘要:PBL教学是当代医学教育的主流趋势, 但其存在耗时多、学生学习精力不足、知识缺乏系统性等缺点, 阻碍其广泛应用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内分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中开展了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及LBL (Lecture-based Learning) 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尝试, 增强了内分泌临床教学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内分泌,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Hofman K, Hosokawa M, Blake RJ, et a1.Problem-based learning outcomes: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School of Medicine[J].Acad Med, 2006, 81 (7) :617-625.

[2]张明琛, 朱筠, 程炜, 等.PBL教学法在内分泌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2) :39.

[3]Yu D, Zhang Y, Xu Y, Wu J, Wang C.Improvement in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A Crossover-Experimental Study.J Nurs Educ.2013 Oct 1, 52 (10) :574-581.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精选12篇)PBL结合情景教学法 第1篇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09、2010级护生, 其中实验组为2010级护理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