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倡议书
民族宗教倡议书(精选14篇)
民族宗教倡议书 第1篇
魏都区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倡议书
(2010年3月)
全区各民族同胞们:
正当全区各族人民满怀深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经济建设构筑和谐魏都之际,我们出席全区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全体模范代表,肩负全区各族人民的嘱托,共商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大计,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为此,全体代表谨向全区各民族同胞倡议: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魏都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历史面貌、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并肩,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幸福生活。我们坚信,只要紧紧跟着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能够谱写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就一定能够开创各民族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要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民族聚居地方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福,国家分裂、民族纷争是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区各民族不管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不同都深怀爱国情结,具有爱国主义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优良传统和品质,都为缔造团结进步的和谐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个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亲同手足,密不可分,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亲情关系。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我们要携手建设美好家园
近年来,我们魏都区正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人面前,我们作为古都一员,应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征程中,需要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同心同德,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坚实的工作,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魏都,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魏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族同胞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魏都区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体模范代表
民族宗教倡议书 第2篇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XX指出“民族团结对于XX的各族群众来说,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大家团结了,心情就会好;大家团结了,邻里之间就会互助友爱;大家团结了,生活就会越过越好”。地委邓章武书记也曾强调“民族团结是生长在阿勒泰这片净土上最鲜艳的花朵,是阿勒泰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是我们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全县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使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对于XX来讲,民族团结就是XX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坚定立场,高举团结稳定旗帜。
全县各族干部、各族群众都要深刻理解“XX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当前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坚定立场,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真正懂得只有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才会有我们各个民族的兴盛和发展,才会有各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互帮互助,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全县各族干部、各族群众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个拜访、一个聚会等“微行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强大社会正能量,深化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齐心协力,争当民族团结模范。
全县各族干部、各族群众要弘扬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熟悉了解和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礼仪,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教育引导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自觉抵制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我们再次呼吁:全县各族干部、各族群众都要把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和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要不断强化“四个认同”,使民族团结融入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使“三个离不开”思想真正成为心灵指引和行动自觉。
我们始终坚信:不是一阵歪风就能吹倒天山,不是一场冰雹就能毁掉草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暴恐事件动摇不了各族人民盼发展、盼稳定的决心,改变不了XX乃至XX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改变不了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
普乐寺及其民族宗教蕴含 第3篇
在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管理中,乾隆皇帝一直以“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为民族宗教政策的精髓。《皇朝藩部要略》序中高度概括了清朝的“因俗而治”政策:“其于诸藩也,容之如天地,养之如父母,照之如日月,威之如雷霆,饥则哺之,寒则衣之。来则怀之,患则救之,量材而授任,疏之以爵土,分赏斗罚,天子无有私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即清朝根据边疆地区各民族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多种政治制度,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清政府在蒙古实行旗盟制,藏族则实行政教结合,由宗教首领兼管地方行政的制度。蒙古被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内属蒙古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的将军、都统、大臣管辖。外藩蒙古设札萨克进行统治。
新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境内有维吾尔、汉、满、回、哈萨克、布鲁特、锡伯、索伦、蒙古等民族。清朝根据各个聚居区的民族分布情况实行了多种制度:汉族聚居区实行郡县制;维吾尔族聚居区实行伯克制;游牧的哈萨克、布鲁特蒙古诸部及哈密、吐鲁番维吾尔人实行札萨克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和南疆回部叛乱,消除了西北边疆的分裂割据状况。碑文中所提到的哈萨克、布鲁特都是当时居住在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乾隆皇帝于二十四年颁《御制开惑论》和《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讲述了用兵准部、回疆的原因、争议、效果及其基本过程,强调指出:“两大部落,不为不强,周二万里,不为不广,五年成功,不为不速。”他委派重臣,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总管全疆军政财经等一切事务,管辖天山南北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大量减少回城租赋,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鼓励各族人民发展生产,屯田移民,筑城驻兵,轻徭薄赋,对一些地区和民族完全免税,如哈密和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人,以及蒙古族土尔扈特东归部众。
碑文中所说的都尔伯特,就是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厄鲁特内部自从1745年噶尔丹策凌死后,准噶尔贵族为争夺汗位,“互相残杀,群遭涂炭,不获安生。”杜尔伯特在首领三策凌的领导下,与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753年三策凌毅然率领部众三千多户一万余人,归附清政府。乾隆为嘉奖杜尔伯特三车凌的内附,按照蒙古贵族封爵的体制,赐封台吉车凌为亲王,车凌乌巴什为郡王,车凌孟克、色布腾为贝勒,车凌手下的官员也给予贝子、公、台吉等不同爵位。在避暑山庄淡泊敬诚殿召见三车凌,赐宴八次之多,赏车凌白银五千两,车凌乌巴什白银四千两,车凌孟克、色不腾各三千两,以下依品次高低,包括一百一十七名随从,逐一予以赏赐,合计共赏白银三万一千七百一十两。通过对三策凌的直接接触,清政府更了解了准噶尔的基本情况,最终平定了叛乱。清政府通过上层贵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因为这些人在本民族中都有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和巨大的经济力量,熟悉本族的情况,有丰富的统治管理本民族经验。利用他们统治本民族,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清王朝“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改,不易其宜,收其心,用其力”这一民族宗教政策的体现。
兴建喇嘛庙也是清王朝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的手段之一。但乾隆修建普乐寺,并没有要求各少数民族改变其宗教信仰的意图,而是为了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但考虑到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并不信奉喇嘛教而信奉伊斯兰教,于是他请教清代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
章嘉国师是乾隆皇帝兴建佛寺的顾问和主持者,章嘉国师即三世章嘉若必多杰,甘肃凉州人,他8岁入京,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依照前世之例被封“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乾隆帝即位后又封他为掌印喇嘛,令其掌管京城喇嘛事务,又赐“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之印”。他一生作为乾隆皇帝信仰的上师,经略蒙藏事务的得力的高参和特使,多次担任钦差,代表朝廷处理重要的蒙藏事务。他辅佐乾隆皇帝在当时民族边疆问题纷纭变幻的复杂情势下,在清朝“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策实施方面,在解决一个个藏、蒙地区出现的民族矛盾和边疆稳定的政治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全力维护了清王朝的国家利益。所以说普乐寺是章嘉国师深刻领会乾隆皇帝的政治用意而兴建的一座寺庙,同时也寓含章嘉国师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
普乐寺融合了汉藏艺术之精华,前半部分建筑是典型的汉族佛寺传统手法,包括山门、天王殿、宗印殿、胜因殿、慧力殿;后半部分利用藏传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建造了群房、闍城、旭光阁,利用台地高差修建两层石台,使旭光阁的地位明显突出。普乐寺的中轴线设计非常巧妙,其东端与磬锤峰相对,使人工创造与天然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普乐寺后半部的主体建筑旭光阁是一座圆形重檐黄琉璃瓦覆顶的殿阁,殿内十二根立柱支撑重檐圆顶,十二根立柱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支,代表着方位和时间。旭光阁内饰有金漆木雕蟠龙戏珠龙凤藻井,居于外八庙龙戏珠藻井之首,造型精致而生动。龙是中国古代王权和统一的象征,蟠龙戏珠位于圆之中心,体现出了“王者必居中土”的观念,是华夏族崇尚中央的宇宙哲学意识的反映。藻井除了雕龙,还饰凤,龙和凤不仅是一种美的形象,而且由于它们本身所包涵的内在意蕴使其同时也成了善的化身,圣王明君重德修治,按礼行事,龙凤之类的祥瑞物便会从天而降,保佑人类,致使政治安和,风调雨顺,天下大治。由此可以看出普乐寺的龙戏珠藻井不仅是建筑的实用装饰,更蕴涵着特定的政治意念,即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天子。殿内圆形石须弥座上建有一个立体“曼陀罗”, “曼茶罗”阁内顶饰“太极图案”,表明它所蕴含的道教思想。中央供铜铸胜乐王佛,它是藏密五大本尊之一,密宗主张修秘密法,通过“方便之门”进行修炼,可以即身成佛。胜乐王佛面向东方的磬锤峰,正如《普乐寺碑记》所言,“正与峰对者,则人天咸遂皈仰”。由此可见章嘉国师供奉胜乐王佛的宗教主张完全符合乾隆皇帝的皇权至上的思想意图。所以说普乐寺的旭光阁象征天圆地方,万宇一统,皇权至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儒、释、道的融合,体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普乐寺是一代帝王英明的政治谋略与一代国师博大精深的宗教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才能与血汗的结晶。清政府对少数民族“欲因其教,不易其俗”的宗教政策,达到“兴起肃恭,俾满所欲,无二心焉”的政治目的。正如乾隆皇帝所言,由“宁”而“安”,由“安”而“乐”,“天下太平,普天同乐”之意。可以说普乐寺是康乾盛世时期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的历史缩影,记录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悠久历程。它体现了乾隆皇帝在处理民族事务方面博大的进取心、成功的政治作为。乾隆皇帝在面临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政治权力基础,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力的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民族宗教工作;新形势;高校
一、当前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挑战
1.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进高校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率不断上升,他们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也在增强,这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使得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愈显重要。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又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造成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与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之间由于文化特征、风俗禁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成为造成校园安全稳定隐患的重要因素。
2.宗教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和渗透有所抬头
根据国内各大高校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信教人数明显增多,很多大学生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清。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组织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不深等特点,对大学校园的传播和渗透也有所抬头。因此,高校在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地区发展不平衡增加工作难度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不但与东部发达省份存在差距,而且在同一地区与汉族群众也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因素还可能不断拉大,这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而且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差异,也会带来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隔阂,这无疑加大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
4.大学生获取有关民族宗教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和通畅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再加上政府对新兴媒体监管的力不从心,来自不同方式、站在不同角度、真实程度不一的民族宗教信息涌到大学生面前,而学生缺乏相关民族宗教知识,又受到民族感情的影响,极易对民族宗教信息产生误判,从而酿成严重后果,这就亟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宣传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首先,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前提。高校应专门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具有学校特色、适合本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高校统战工作的日常工作之中,使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避免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随意性。其次,必须让高校师生学习和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情风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所遵循。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夯实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基础
第一,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常规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在常规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讲团结进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特殊教育中,一方面要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对少数民族师生进行政治理论和民族、宗教方面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另一方面可聘请有关民族宗教界权威人士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来学校作报告,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爱国爱教的热情,引导培养他们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教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和国家始终把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珍惜民族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第三,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56个民族同宗同源的史实以及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相濡以沫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同创造的结果,深刻理解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著名人物、历史贡献和现实成就,从而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增进民族间的理解。并通过具体事件(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知法守法,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3.利用高校教育优势,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民族宗教工作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鉴于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注重培养高层次、高学历的少数民族人才,二是要注重做好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民族宗教工作。
三、积极探索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新途径
1.健全和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体制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总体规划,对全校民族宗教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机构下设若干小组,明确分工,全面推进,并对全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进行民族宗教理论的培训。同时吸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作为成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评估考核机制,将评估考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针对学生,主要包括民族团结理论知识、实践的考核;第二层次针对学校基层组织,主要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成果考核;第三层次针对学校自身,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体计划和落实情况考核等。通过评估考核,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建设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关系。高校可在追求校园活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的同时,着力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并积极融入民族宗教元素。诸如举办大学生民族文化节、民族团结月、民族宗教知识系列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鼓舞和激励了全校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3.注重消除不同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维护校园的团结稳定,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核心。高校要立足本校特色和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工作,使全校师生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的理解,扭转只有相关部门和少数专门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人员熟悉相关理论政策的局面。这就要求高校要正确处理好信教和不信教师生的关系,坚持对信教和不信教师生进行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消除神秘感和隔阂,促进相互了解,倡导和谐相处,使信教和不信教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促进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这也是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目的之所在。
同时,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应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而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的不同而分开学习、住宿,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这种做法当然是要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提下,使广大师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民族团结倡议书 第5篇
民族团结是我们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多年来,昭苏县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连续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召感和凝聚人心,不断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同时认真开展好民族团结月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很好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昭苏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昭苏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凝聚各族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新疆、伊犁都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稳定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民族团结工作和宗教和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央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这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来讲,就是要做好工作的落实,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宗教和谐作为我们的生命线,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根子是宗教极端思想。我们要保护和支持的是合法的、正常的宗教活动,我们制止的是非法宗教,坚决打击的是极端宗教,我们希望宗教和谐、和睦,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宗教和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社会正义。正义不是软弱的,更不是虚伪的、飘渺的,正义之所以成为正义,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慈悲和包容,都有向往自由和公平的品质,都有获得尊严和平等的权利,不论他是处于社会的顶层或是社会的下层,不论他是哪一个民族,要我们有了这种共识和正义,我们就能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开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民族团结倡议书 第6篇
发倡议、签协议启动仪式
开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 发倡议、签协议活动是落实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关于“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昭苏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 发倡议、签协议活动启动仪式昭苏县举行,县分管领导、县有关部门领导前来参加活动。在此,我代表昭苏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民族团结是我们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多年来,昭苏县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连续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召感和凝聚人心,不断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同时认真开展好民族团结月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很好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昭苏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昭苏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凝聚各族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新疆、伊犁都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稳定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民族团结工作和宗教和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央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这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来讲,就是要做好工作的落实,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宗教和谐作为我们的生命线,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根子是宗教极端思想。我们要保护和支持的是合法的、正常的宗教活动,我们制止的是非法宗教,坚决打击的是极端宗教,我们希望宗教和谐、和睦,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宗教和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社会正义。正义不是软弱的,更不是虚伪的、飘渺的,正义之所以成为正义,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慈悲和包容,都有向往自由和公平的品质,都有获得尊严和平等的权利,不论他是处于社会的顶层或是社会的下层,不论他是哪一个民族,要我们有了这种共识和正义,我们就能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开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民族团结倡议书 第7篇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事实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对建设稳定、和谐、美丽精河的重要意义,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形成的民族团结大局来之不易,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和破坏;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明天的幸福生活更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开创;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必然,是当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是“三严三实”的需要。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视民族团结,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真正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工程常抓不懈,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做好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工作,让民族团结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民族心中。
民族团结“微行动”就是以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全县开展的稳定工作、“去极端化”、基层组织建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精准扶贫、惠民工程等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融入、贯穿始终,把各项活动串线成珠、有序开展,秉承“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行动理念,发动全社会一起做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各族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以一个个“微行动”,凝聚起“共筑民族团结情、争做最美精河人”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全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团结“微行动”是创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有效抓手,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少年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选活动,以家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积极构建家庭幸福、邻里互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新型民族关系,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各族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微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的行动实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要事,力争3年的时间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自治区文明县”,实现民族团结、邻里互助、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目的。
倡议人:xuexila
加强民族团结倡议书 第8篇
近几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自治州和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呈显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荣辱与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民族团结气氛更加浓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已经形成。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仍然不甘失败,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再一次说明维护稳定形势仍然很严峻,维护民族团结任务依然很艰巨。在第3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之际,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县人大会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倡议:
一、进一步增强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责任感。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群众应尽的义务,作为人大代表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要在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坚决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坚定地与民族分裂势力和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不懈斗争。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措施上来,进一步增强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责任感。
二、充分发挥好代表“三员一模范”作用。各级人大代表要积极宣传惠农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好代表宣传员的作用;要带头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情况,每月联系不少于10名选民,并反映1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发挥好社情民意信息员作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在群众的威望,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排忧解难,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要积极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真正做一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积极投身于伊宁县的各项事业建设中去,为打造“实力杏乡、活力杏乡、魅力杏乡、幸福杏乡”做出应有的贡献。
伊宁县人大会
20XX年5月21日
看了加强民族团结倡议书的人还看
促进民族团结倡议书 第9篇
近年来,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乌鲁木齐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着力加快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谱写了首府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崭新 篇章。
但是,近期在新疆一些地方连续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性质极其恶劣、手段极其残忍,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团结稳定大好局面,严重伤害了各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这一系列案件再次证明,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成为威胁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现实危害,暴力恐怖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当前,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时刻,乌鲁木齐市妇联向全市各族妇女姐妹发出倡议:
各族妇女姐妹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当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各族妇女姐妹要看清暴力恐怖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挑衅法律底线、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政治目的,切实做到识大体、顾大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行动、明辨是非,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悉心维护民族团结。
各族妇女姐妹要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学法、懂法、守法,积极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坚决抵制邪教、非法宗教等一切社会丑恶现象,远离非法宗教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侵蚀,以家庭的小稳定推动社会的大稳定。各族妇女姐妹要发挥好母亲的特殊作用,科学培养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懂得感恩伟大祖国,争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优秀母亲。
全市150万各族妇女姐妹们,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新疆和乌鲁木齐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各级妇联组织和各族妇女姐妹的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成为家庭成员尽享天伦的港湾!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让我们携起手来,敢于担当、亮明态度,切实担负起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文明、和谐的乌鲁木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乌鲁木齐市妇女联合会
民族团结倡议书简报 第10篇
发倡议书讲民族情传正能量
5月22日,xxxx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暴恐案件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伤,这是继昆明“3〃01”和xxxx火车南站“4〃30”等案件之后,暴恐分子犯下的又一起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乌县工商局第一时间通过“乌县12315投诉举报”微信平台、南山群英会群、QQ群,短信等现代通讯媒体,向广大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出“维护社会稳定 做遵纪守法公民”倡议书,传递民族团结反恐维稳正能量。
倡议书号召辖区各族群众擦亮眼睛,看清暴力恐怖分子丑恶嘴脸,深刻认识暴力恐怖分子是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理性鉴别信息真伪。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参加任何形式的集会和游行。坚信党和政府有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做好经营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做好自身、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抵制非法宗教倡议书 第11篇
“发扬优秀民族风俗和抵制非法宗教极端思想与校园渗透,”这个话题是我校一直不断在宣传教育我们的之一。我们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习俗及两者的关联,对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重要影响。
我们只要能正确认识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习俗就可以了,民族与宗教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质概念。老师为了我们能更快地区分民族风俗和宗教习俗的区别,特地的组织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流班会,老师让我们分成小组竞赛,每个组都有一个组长通过组长把任务分配给组员,其他同学就可以按照分配的任务去找资料做PPT,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每个组都会选出一名裁判打分,由大家投票选举哪个小组准备的最充分最好,得第一的组每个组员都会有奖励,在每个星期五的第三节课我们班都会拿出20分钟来交流,其实这样的交流真的很有用,老师每次也会给我们每个小组提出意见下次我们才会做得更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来自不同的民族正好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在每次的交流班会上我们大家都很积极,有的同学人手拿一份资料上讲台为大家讲解。
做为中职生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宗教极端的危害性宗教极端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名族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好!
倡议人:XXX
民族小学创建绿色家庭倡议书 第12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绿色环保进入家庭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是家庭成员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向广大家长提出如下倡议:
1、爱惜生活用品,培养勤俭节约优良品质。
2、种植花草空气清新,绿化美化家庭环境。
3、家庭生活声音适量,减少环境躁声污染。
4、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废旧物品不乱堆放。
5、为了自身和孩子的健康,家长不吸烟或少吸烟。
6、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合理使用能源。
7、选购绿色食品,不吃野生动物,少吃含防腐剂的食品。
8、使用环保用品,不用含磷洗涤剂,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
9、孩子、家长共同学习绿色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家庭
民族宗教倡议书 第13篇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和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种能耗和污染排放日益危及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根基。尤其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干旱问题频发。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禄劝民族小学决定在全校开展201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即鼓励全体师生及家长在日常活动中至少做出一个环保改变。因此,在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活动即将来临之际,禄劝民族小学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倡议:
1.在2012年3月31日(星期六)晚上8:30-9:30熄灭景观灯、办公照明灯、家庭照明,关闭电脑、空调、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以实际行动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号召,保护美丽夜空和生态环境,一起享受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
2.为地球做出一个环保改变,从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各方面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您也可以从平时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形成良性的节能减排氛围。“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是改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过去,我们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天,让我们再次携起手来,为了地球的未来,熄灯一小时!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从每件“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能让城市里的星空更灿烂、空气更清新,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
民族宗教倡议书 第14篇
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尊敬的善男子、善女人:
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中华民族素来有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盱眙是一个文明古都、爱心县城,处处涌现着爱心和善举。盱眙人历来有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宽厚仁和的文明积淀和慈善传统。
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当我们享受改革发展所带来温馨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社会上还有一些急需帮助的人群,他们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人,不免遭遇难处;人不免罹患病痛;人,不免渐渐老去。您的慈心善举,将会帮助那些濒临失学的孩子,圆他们求学之路;将会让更多的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让更多因贫困放弃治疗的病人点燃希望之灯„„
为了让赢弱者不再孤苦,贫困者不再无助。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加入“慈善周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如果您是学生,希望您捐赠1元;如果您是一名普通市民,希望您捐赠10元;如果您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希望您捐赠100元„„
此次“慈善周”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扶危济困和福利公益事业。让我们携手慈善,共创和谐盱眙;用殷殷的爱心,去滋润那些困难群体的心田,去点燃困难群体希望的火焰吧!
横幅标语
弘扬慈善博爱理念,缔造幸福美满生活
弘扬中华美德,发展慈善事业
民族宗教倡议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