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精选8篇)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1篇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参考教案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生成关爱动物植物的美好情感。产生保护动物、植物的内在行为动机。【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课前多方面搜索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玩游戏?那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吧!——叫做请你猜一猜?小眼睛看仔细了,这是谁的尾巴?你怎么知道?这是谁的眼睛?(课件出示燕子的尾巴、青蛙的眼睛)。刚才老师给大家猜的都是动物(板书:动物)。同学们只看到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就猜出来了,真了不起。

还想玩吗?换一种形式?猜谜语怎么样? 课件出示:

四季它常绿,总是不开花。摊开一只手,满手刺来扎。(仙人掌)师:要不要再猜一个? 课件出示:

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同学们,仙人掌、向日葵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植物)

同学们,动物、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完整课题)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板书: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探究生命现象

1.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有生命的。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有生命的?(会动、会说话、会长头发、知识会越来越多)

师:我们说了许许多多的会,会呼吸、会长大、会说话,这些会,其实就是生命现象(板书: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是有生命的。

2.师:刚才我们讲到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动物会些什么,植物会些什么?有哪些现象说明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动物、植物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闭上眼睛,教师出示金鱼、乌龟、两株植物的实物。

现在老师把这些动物和植物放在讲台上,请每位小朋友排队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看看它们有哪些生命现象?

3.请学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生命现象?

4.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生命现象。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动物、植物朋友今天没有出现在课堂里,想感受一下它们富有生机的一面吗?小眼睛看大屏幕(生观看配乐录像)注意一边看一边找,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现象?

5.师:从刚才的录像中,你有看到了什么生命现象?

6.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尽情地生长着,追求太阳的光芒,舒展生命的绿色,各种动物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生长着。这一切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到动物、植物的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你能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现象?

7.那么,你能说说你平时还观察到了哪些生命现象?

8.小朋友们,课文用一张表格,为大家整理了动植物的生命现象(课件出示)。植物会长高,会长出新叶子,动物会吃东西,会动,这些都是它们的生命现象。其实,小朋友们刚才还说了很多很多,所以老师用一个省略号表示。

9.师:是啊,这些就是动物的生命现象!你听,大象伯伯是这样告诉我们的。(flash音频:“生命现象”)10.模拟代言。

(1)师:是啊,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还会说话呢,你听到过吗?(学生说说听到过的大自然的语言)

(2)看、听小游戏:

A.听声音(flash“动物的声音”)猜猜是谁(动物)在说话?

B.看图片(flash“植物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猜猜植物在说什么? 不仅动物会说话,植物也会说话。你听!这是一株正在发芽的小树苗。它在说,我发芽了。你能听出它们又在说什么呢?

11.师:多么奇妙的动植物世界啊,原来它们和我们一样,不仅有生命,还会说话呢!

(三)爱护动植物

1.师: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伙伴,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可爱了。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些动物植物全都消失了。你觉得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所以说,动物植物和我们是分不开的。但是,小朋友们,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我们人类有时候很糊涂,为了自己发展不能好好对待植物和动物。就因为我们人类破坏了环境,现在有很多小动物、植物都很伤心。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位动物小朋友,它们很伤心,想看看它们吗?(播放视频)

你们知道这三位动物朋友为什么这么伤心吗?

知道吗?现在有很多人在砍伐大树,害的小鸟无家可归,垃圾、污水往水里倒,许多小鱼都活不下去了。

2.课件出示并介绍

地球上一共有16306种动物和植物面临灭绝的危机,全世界平均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种动物和植物从地球上消失。

课件出示珍惜动物图片,教师介绍:

这是我们认识并喜爱的大熊猫,现在全世界只有一千多只,这个叫白蓟豚,它在长江里生活了两千五百万年,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啊,人们已经很少能看到它们了。这叫长臂猿,生活在我国的海南,它们的数量全世界加起来,一共只有20只。这只虎叫苏门答腊虎,它在全世界也只有20来只。它的兄弟巴里虎、里海虎在50年前就灭绝了,人们估计它也活不了多久了。

3.我看见大家的表情都很沉重,你们是不是有话想说?

4.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想的一样,但是他的爸爸却不是这样想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就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爸爸,请打开课文,翻到39页。齐读。

你觉得这位小朋友通过这首小诗,想告诉爸爸什么?(保护小动物)5.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爱护植物、保护动物的人,你看到过这样的人或事吗?可以是你身边的、可以是你从电视、杂志上发现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也跟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大姐姐的,她的名字叫做徐秀娟,17岁她就来到盐城成为一名训鹤员。她非常爱护那里的丹顶鹤。有一天下午,她饲养的两只丹顶鹤牧仁和黎明出去玩,但是很晚都没有回来。她为了寻找她们,不幸溺水身亡。据说,当第二天村民们从河中打捞出徐秀娟的遗体时,两只丹顶鹤徘徊在她的身边,还有人把她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听歌)

听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 6.是啊,所以我们应该要向这位大姐姐学习,保护小动物和植物。那么,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爱护小动物、小植物的小朋友。如果你觉得这位小朋友做的对,就拍三下手,表扬他,如果你认为他做错了,就摆拜手,明白吗?

A.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我真想在草坪上翻跟头,踢 足球。

师:错了,为什么啊?你能为小草做些什么?哦,可以做一块木牌,上面写上标语,提醒大家不要伤害它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出示:

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我正在生长,请保护我!(请三声读,全班齐读)

B.树上的鸟窝里有两颗鸟蛋呢!啊,鸟蛋小小的,真可爱!我们还是快走吧,别耽误鸟妈妈孵鸟蛋。

C.池塘里来了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好可爱啊!我们去找一个瓶子,把它们抓回家养起来吧!

师:为什么摆手?是啊,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15000只害虫。青蛙是庄家的好帮手,我们要保护它们,也要保护它们的孩子——小蝌蚪。

D.校园里的茶花开的真漂亮,我们爱花不摘花。

7.我们的小朋友都是环保小卫士,老师这里有一首环保拍手歌,想不想听一听。播放。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8.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明白了要善待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那就请大家动起来,可以做一张警示牌,画宣传画,编小诗,争当环保小卫士。

三、课堂小结

(一)作业展评,展示宣传画册。

(二)知识拓展。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2篇

一、教材、学情简析

《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实践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学生最熟悉的动物植物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生命世界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对动物、植物的研究活动,帮助儿童了解、学习科学常识,促进学生对动物、植物的感知,增强学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

二年级学生比较活泼,注意集中时间比较短,对于知道的问题回答的欲望比较强烈。这就要求课堂应生动有吸引力,提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会的,懂一点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知道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和植物并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2.通过制作保护动植物的警示牌,提高动手能力,养成保护动植物的意识。3.懂得要爱护动植物,对破坏植物、残杀动物的行为表示气愤,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做到爱护动植物,不做破坏动植物生态环境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简单介绍动植物,动手制作警示牌。2.教学难点:介绍动植物,制作警示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盆栽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活跃课堂

1.“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不好?”出示长颈鹿、兔子、猫头鹰和大象的局部,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动物,问从哪里看出来的。说一说这些猜出来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都是动物。(板书动物)

2.“还想玩游戏吗?”出示石榴、向日葵、仙人掌、草莓的谜语,让学生猜出是什么植物,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猜。说一说这些猜出来的植物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都是植物。(板书植物)

3.动物和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板书和我们),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动物植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二)感知生命,积极讨论

1.老师是有生命的,小朋友也是有生命的。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有生命的?生畅所欲言。

2.我们会跑会跳会呼吸,那动物会什么呢?哪些表现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呢?生答。

3.那植物又会怎么样的?我们的教室外面有很多植物朋友,我们把它们请进来跟我们一起学习吧!(拿进两个盆栽)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小组上来观察,可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用鼻子问一问,用眼睛看一看,但是要轻轻地上来,轻轻地交流。请坐得端正的小组先上来。生依次上来观察。

4.刚才都看了感受到了吧?谁来说一说植物的生命特征?生答。

5.说了这么多,我们翻开书本39页,根据刚才的观察填上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特征。

(三)图片欣赏,畅所欲言

1.我们刚才看了也讨论了很多动物植物,但其实啊,我们的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动物朋友和植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动植物图片。

2.看了这么多动物和植物,你最喜欢哪个动物或植物呢?为什么?生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回去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收集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一)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我们先是玩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猜出了很多动物和植物,又用手去摸了,用眼睛去看了,用鼻子去闻了我们的植物朋友。我们还说出了很多动植物的生命特征,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还记得老师上节课交给你的课后任务吗?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具体按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如果准备的充分可以多发言,不充分也可以用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的方式。)

(二)生态破坏,感同身受

1.动植物朋友这么可爱,我们本来应该和它们和谐相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人类的好朋友们却一直受到伤害。出示生态破坏图片。

2.你看了这些图片想说些什么?

(三)尽我所能,制作警示牌

1.看了这些图片,老师明白你们也和我一样,面对这些人类好朋友的遭遇都觉得很心痛。但也许我们能尽我所能,为我们的动物植物朋友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3篇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会利用信息材料为背景以图解的形式考查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或结合植物育种、动物细胞培养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二、复习建议

本部分题目中常出 现操作流 程图或装 置图, 如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图、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图等,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技术手段的异同点, 注意掌握各种技术手段中的特殊点和关键环节;要善于识别这些图解, 要知道图中所表示的物质、结构和过程, 知道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并对一些现象进行正确分析。

三、知识梳理

(一) 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几点说明。

(1) 外植体的选择与制备。

1选择外植体时, 由于外植体的脱分化难易因植物种类、器官来源及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因此, 选择哪些作为外植 体应注意。一般来讲, 烟草、胡萝卜、植物的花和幼嫩的组织脱分化相对较易, 而植物的茎、叶和成熟的老组织则较难。

2制备外植体首先要消毒, 其次要选取有形成层 (形成层细胞易脱分化) 的部分。

(2) 严格的无菌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同样为细菌等微小的生物提供了适合的营养。在这种培养基上, 细菌等微小的生物比植物细胞具有更强的新陈代谢能力, 它们比植物细胞生长、繁殖得更快, 而且它们会产生毒素, 使培养的植物细胞很快中毒死亡。因此, 植物组织培养要想取得成功, 必须有效地防止细菌等的污染, 保证培养材料、培养基、培养用具严格无菌。

(3) 完全的营养条件。

离体的植物细胞失去了植物的自养能力, 所以需要为其提供包括水、有机 营养、矿质营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4) 光照条件。

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 需避光处理;而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物幼苗时, 需光照处理。

(5) 激素调控。

1生长素类含量>细胞分裂素类含量: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形成。

2生长素类含量<细胞分裂素类含量: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形成。

3赤霉素类:促进分化的丛芽和小植株快速生长。

【易混警示】分化、脱分化、再分化。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2作物脱毒:a.解决方法: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 从而获得脱毒苗。b.理论基础:植物分生区附近病毒极少, 甚至无病毒。c.特点:繁殖速度快;幼苗遗传背景均一;不受季节 和地区限制。

3人工种子 (如下图) 。

人工种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胚状体 (分生组织) , 它相当于天然种子的胚, 是有生命的物质结构;

b.供胚状体维持生命力和保 证其在适 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工胚乳”;

c.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种皮”。

【特别提醒】人工种皮是保证包裹在其中的胚状体顺利生长发育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 针对植物种类和土壤等条件, 在人工种子的包裹剂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 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

(2)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a.原理:整个单倍体育种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加倍后当年可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如下图:

2突变体的利用。

a.来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状态, 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从这些突变的个体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个体, 培育新品种。如下图:

b.实质:植物组织培养。

c.形成原因: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的状态, 容易受外 界一些条 件的影响 而发生突变。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某些细胞产物,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易混警示】单倍体育种和突变 体利用的比较。

(二)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 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 然后, 放在适宜的 培养基中, 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操作流程。

3.过程解读。

(1) 原理:细胞增殖。

(2)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

2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

3气体环境:O2、CO2。

(3) 动物细胞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的原因: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群 (团) 后容易培养, 细胞所需的营养容易供应, 其代谢废物容易排出;而用大块组织培养时, 内部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都较困难, 因此, 这些细胞在体外长时间的生存和生长就较困难。同时, 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 可使得在细胞水平操作的其他技术得以实现。

(4) 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材料的原因:动物细胞培养时, 一般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其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 增殖能力强, 有丝分裂旺盛, 容易培养。

(5) 胰蛋白酶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与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联系。

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一般均需对细胞进行胰蛋白酶细胞分散处理, 区分两种“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

1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对剪碎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 分散后培养, 即为原代培养。

2第二次: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 用胰蛋白酶使其从瓶壁上脱离下来, 分散到多个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即为传代培养。

(6) 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 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特别提醒】1两种技术手段培养过程中都进行了有丝分裂, 都是无性繁殖, 都可称克隆, 都不涉及减数分裂。

2植物组织培养最终产生新个体, 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产生大量细胞, 不形成新个体, 故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易混警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辨析。

四、典例展示

例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

(2) 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 若包裹上人造种皮, 制成人工种子, 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 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_______ 和[] _______过程, 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的调节 ([]内填序号) 。

(3)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 其原因是_______。

(4) 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 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 ;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 体过程中, 对它们的 调控关键是 _______。

解析: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2) 1是脱分化, 得到愈伤组织, 2是再分化, 得到胚状体。 (3) 植物的根尖或茎尖分裂快, 病毒尚未来得及侵染。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 (4) 由表乙D组看出, 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 脱分化出嫩芽。在不同培养期,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不同, 分化的器官就不同,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 其浓度和比例非常关键。

答案: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1脱分化2再分化植物激素 (3) 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 甚至无病毒 (4) 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和它们的比例

例2. (2014甘肃秦 安一中第 一次检测卷)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 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 (甲) 和正常肝细胞 (乙) 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 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 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C.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将数量相等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会观察到甲细胞的数量比乙细胞的数量多

解析:胃蛋白酶最适pH是1.5, 而一般细胞培养在pH是6.5~8.0, 所以不能用胃蛋白酶处理, A项错误。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 所以可以加入适量抗生素, B项正确。细胞培养过程中, 5%CO2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培养液的pH值, 故C项正确。因为肝肿瘤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而普通细胞没有此特性, 所以D项正确。

答案:A

例3.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_时, 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 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此时, 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 需要用酶处理, 可用的酶是_______。

(2) 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 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 进而出现_______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 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_______细胞, 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 细胞膜表 面蛋白质 (糖蛋白) 的量_______。

(3) 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 对细胞进行染色时, 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 而活细胞不被染色, 原因是_______。

(4)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最好选细胞分裂到_______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 通常在_______条件下保存细胞。

解析: (1)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细胞会表现出接触抑制现象, 此时是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可以使 贴壁细胞 从瓶壁上 分离开来。 (2) 随着细胞传代培养代数的增多, 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 进而出现衰老甚至死亡的现象, 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 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变成不死性细胞。 (3) 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 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 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4) 由于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因此可作为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5) 冷冻或超低温、液氮条件下, 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 故适宜保存细胞。

答案: (1) 相互接触接触抑制单层 (或一层) 胰蛋白酶 (2) 衰老甚至死亡不死性 (大大) 降低减少 (3) 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 故活细胞不被染色 (或由于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 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 (4) 中 (5) 冷冻 (或超低温、液氮)

五、巩固训练

1. (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卷) 右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图中1 2过程分别 表示脱分 化和再分化

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2.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1体细胞全能性2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3根、芽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生长素和乙烯6愈伤组织7再分化8脱分化9植物体

A.1、276839、4

B.1、286739、4

C.1、629837、5

D.1、298673、5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多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B.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胰蛋白酶等获得细胞悬液

C.动物细胞培养时要保证氧气供应, 不能通二氧化碳

D.动物细胞培养时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 并要加入血清

4.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B.用胰蛋白酶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 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动物细胞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细胞对CO2的需求

D.细胞株一般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生化特性等

5. (2013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卷) 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 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应的问题。

(1) 为了获得脱毒植株, 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 芽等处的 分生组织, 其原因是_______。

(2) 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 还需要添加 植物激素, 其目的是 诱导外植体_______。

(3) 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 如紫杉醇, 可将1_______放入液体培养基中, 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 制备成细胞浮液, 再经过_______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 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 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异常, 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 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6.制造人工种子的原理是在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的最外面用一层有机膜包裹, 并在薄膜以内放入一些营养物质, 这层膜和这些营养物质分别具有种皮和胚乳的功能 (如下图所示) 。在制造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某些农药、菌肥等。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 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_______和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的调节。

(2) 从保证人造种子正常生命力及生态系统物质循 环上来看, 其外部薄 膜应具有_______等的特点。

7. (2013福建福州期中卷) 下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 容器A取材于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

(2) 容器B中一般先用_______酶处理, 消化组织 中的胶原 纤维, 这利用了 酶的_______性, 这样做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 便于细胞与_______充分接触。

(3) C瓶内的培养为_______ , 这一时期的细胞具有恒定的_______、_______和生化特性等。

(4) 为了把C瓶中的细胞分散到D瓶中, 用_______处理, 然后配制 成_______, 再分装。

(5) 在D瓶中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 发现细胞全部死亡。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2.B3.C4.C

5. (1) 这些部位很少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

(2) 脱分化和再分化

(3) 愈伤组织细胞分裂

(4)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5)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

6. (1) 脱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

(2) 半透性 (透水、透气性) 和能被微生物降解

7. (1) 细胞分裂旺盛

(2) 胰蛋白专一培养液

(3) 原代培养染色体组型病毒敏感性

(4) 胰蛋白酶细胞悬浮液

(5) 细胞没有发生癌变

生死与共的动物和植物 第4篇

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哨刺金合欢树和举腹蚁就是这种生死与共的莫逆之交。这种金合欢的叶子基部上长有蜜腺,叶子顶部有一个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腺体,又叫贝尔登氏体。栖息在树叶上的举腹蚁则从蜜腺和贝尔登氏体中取得食物。举腹蚁俨然以哨刺金合欢的忠实卫士自居,日夜在枝叶上守卫。无论是一个人、一头牛还是一只昆虫,只要接近金合欢的枝叶,都会遭到举腹蚁的顽强攻击,被咬得又肿又痛。更为奇怪的是,当别的植物的枝条延伸到金合欢的枝丛中时,也会被举腹蚁清除干净。在举腹蚁的精心保护下,哨刺金合欢生长得郁郁葱葱。如果除去枝叶上的举腹蚁,哨刺金合欢就会病害丛生,生长缓慢,直至死亡。

地处热带的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的美丽岛国。在这里生长着一种高大的卡伐利亚树,树高可达30米,树围可达4米。当年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岛,是岛上的一项宝贵木材资源。如今岛上残存的卡伐利亚树已寥寥无几,而且剩下的都是一些百年的老树。人们发现,这种树尽管年年开花结果,却没有一颗种子发芽生长,而且近百年来几乎没有发过芽。人们采集了卡伐利亚树的种子,用种种方法促使它发芽,结果都失败了。原因何在?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这与在岛上一度生存过但现已绝种的渡渡鸟有关。卡伐利亚树的果核壳相当厚,而其中的种子却只有南瓜子那样大小。厚厚的果核壳束缚了种子,只有把壳磨薄,才能使种子发芽。以前,当渡渡鸟啄食了卡伐利亚树的果子,经过它的肠胃处理,果核壳被磨薄了,随着粪便排出到地里,种子便发芽生长成新的树苗。树与鸟就这样相依为命,结成了“生死之交”。然而,当欧洲人踏上毛里求斯岛后,大肆捕杀这种鸟,最终使之灭绝。于是,卡伐利亚树也就无法繁衍后代而濒临绝境。

自然界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是达尔文早已阐明的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的两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相互选择,其中一个物种的进化可以影响另一个物种。事实上,自然界的生物物种,都是这样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自然界没有一个物种是无用的,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可惜,人们在实践中有时就忽视了这个基本原理,人为地消灭一个物种,结果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中世纪的欧洲,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爱吃樱桃,可是麻雀经常与他争食,不停地啄食果园里的樱桃。于是国王下令重赏灭雀有功的人。两年以后,麻雀以及类似的小鸟果然减少了许多,可是樱桃却被害虫吃光了。国王逐渐醒悟,樱桃虽然被麻雀啄食,但不影响正常生长,仍可以供人们采摘食用。麻雀被捕杀并大幅减少后,害虫却毁坏了樱桃树,人们也吃不到樱桃了。于是国王又重新下令保护麻雀。

生物界生死与共的现象,促使人类尊重大自然的协同进化原则,从而也保护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 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目的要求:

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过程:

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3、各组展开活动按照路线观察并绘制观察路线草图和记录结果。

4、各组成果交流,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讨论:

1、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你获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你从其他组绘制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及汇报中学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

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它生物油什么关系。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能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进行详细的描写

2、能用自己的感官综合认识一种物体的特点

3、能观察动物时候爱护他们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指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器官认识事物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一部生动的动画片,里面有一些植物和动物)师:你们看这个动画片中都有什么啊? 生:有小蜜蜂....师:你们能对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进行分类马? 生:有动物有植物还有人类 师:那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呢 生:喜欢

师:对于刚才的这些小动物,你们了解哪一个呢? 生:小蜜蜂

师:除了动画片中的小动物,你还了解其他的马? 生:小狗,小鸡,小兔子.....师:好,那你们想不想自信的观察她们呢? 生:想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寻找我们周围的动物和植物吧 【讲授】观察方法新授 出示PPT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动物和植物,那么我们来看看我们可以怎样观察他们,用什么来观察他们呢 师:这个是什么?(串红)生:..师:你们是怎么观察到这个植物是串红的呢? 生:眼睛

师: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可以用鼻子闻,有香味

师:你很棒!那么我们继续看下一个

刚才我们用几种方法观察了老师给大家的接种植物和动物,现在我来问一问,谁还记得? 生:眼睛看 生:鼻子闻 生:耳朵听 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下面我们就来数一数,说一说 师生一同,教师板书

观察方法(感官):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用舌头尝 师:那我们要是遇到很小的植物和动物怎么办呢?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放大镜

师:看来我们大家都很棒!【活动】校园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所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去我们的校园当中寻找小动物和植物吧

有趣的动物植物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或了解到的动植物,围绕“有趣”清楚、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并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2.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待人有礼貌,落落大方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植物的知识,激发对动物、植物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群朋友,他们是——有趣的动物、植物。看他们来了。(出示动植物的图片。)认识吗?让学生说它们的名称,学学它们的样子。

2.师:孩子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动物、植物,今天老师就带孩子们扮演一回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来参加生物王国盛会,相信在这里你会认识很多朋友。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熊猫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也想来参加我们的盛会,可是他临时有事不能赶来,于是就寄来了他的一些照片和录音介绍,想不想听?(课件出 示——熊猫)1.熊猫自我介绍

熊猫:我是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我的故乡在四川。/看!我的毛黑白分明,长得胖胖的,可招人喜欢啦!/我特别喜欢水,可以说森林中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我。我可喜欢睡觉啦!有时我还喜欢爬到树上晒太阳呢!我最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了。我的寿命长达20多年。

师:大熊猫有趣吗?你听了他的介绍知道了什么?

(你听得真认真!)(真是好样的!)(会听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

师:看来你们都很喜欢他,愿意跟他交朋友吗?

师:好!回头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让他也高兴高兴!

2.那你还记得熊猫朋友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吗?相机板书:名字

样子

特点

师:孩子们不光会说,还会总结归纳,真是会学习的孩子。你怎么把它的介绍记得这么清楚?引导并板书:认真听

听明白

师:对了,只有认真听,听明白,才能很快记住别人说的话。相信你们也能做到。

3.师:熊猫这样一说,咱们一听,就喜欢他,记住他,而且愿意跟他交朋友了!那哪位动物朋友也能学着熊猫这样来说一说,介绍一下自己。这样大家一定会很快地记住你,喜欢你,也愿意和你交朋友的。(请2名同学做介绍。)

老师:谢谢XX的介绍,你认为他介绍得怎样? 学生评价并板书 :大声说

说清楚

二、介绍有趣的植物----猪笼草

1.师:听了动物朋友的介绍,有一位植物朋友也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见面!(出示猪笼草)

2.猪笼草可真有趣介绍了自己的名字、特点,相信植物朋友,你也能向她那样介绍。(请2名同学做介绍。)

3.互评(你想对他说什么?她介绍的怎样?)

三、小组内介绍

师:看到朋友们都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跃跃欲试,老师心里乐开了花!这样吧!让我们在小组里召开自我介绍会。大家按序号自我介绍,待会儿我们把大家觉得介绍得最好的朋友推荐出来,好吗?请看要求。(出示要求。)

1.向同伴介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介绍清楚自己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惯或最有趣的地方等。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介绍时声音要响亮,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明白。3.评选出小组最有趣的朋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刚才的小组交流中,第 小组不光交流有序,而且听的同学也很认真,为你们的表现加上1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最有趣的介绍,你觉得哪位朋友介绍得最有趣呢?推荐出来,谁呀?(学生交流)介绍之前给大家一点小提示:说

师: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想法!你觉得他哪里最有趣?你能给他一点建议吗?(你懂得可真多!你真会提问题!你知道的真多!我们要向你学习!课外知识如此丰富,朋友们,为他鼓鼓掌吧!)

四、找朋友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刚才这么多朋友作了有趣的介绍,现在你们特别想跟谁成为好朋友呢?你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自由地去交个朋友,如果交上了新朋友,你肯定会很高兴,待会就把你们交朋友的快乐过程给我们表演表演。在交朋友之前,老师有个小提示。(出示课件)

好的,开始吧!离开座位去交往。(课件:找朋友,并配轻音乐)1.学生与学生互动介绍(教师去巡堂,要选择好适当的人选)人多计谋广

柴多火焰高 2.表演。

师:我看到你们在交往的时候都很快乐,谁愿意把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师:你找到了好朋友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怎么跟他交上朋友的?能为我们表演表演吗?

师:朋友们,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想表扬谁或者你有什么收获?

师:老师也想表扬一下他们,他们交往时很有礼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师:好了,还有谁来表演?

五、应用在实际,总结升华。

人心齐

泰山移

师:快乐的生物王国盛会结束了!同学们,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学会在介绍动物和植物的时候要把名字和特点说清楚,学会了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有礼貌,态度大方。你们真是好样的!是呀,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 生:保护它们 师:说得对!

师: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植物!(课件件出示字幕:“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植物”)师: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特别棒!老师还有一个希望,希望你们平时多观察,多看课外书,敢于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所以,老师留给大家一个小作业,把你在课堂上了解到的有趣的动植物介绍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分享你学习的快乐!

六、推荐书目

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动物、植物的书《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植物篇》、《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海底两万里》,解到更神奇的动植物。

板书:

有趣的动、植物

名字

样子

特点

相信你们能在那里了说

大声

清楚 听

认真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8篇

一、热点追踪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二、考查形式

高考命题通常是利用信息材料为背景,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过程图解或示意图,考查主要集中在不同技术手段的原理、过程和应用等。

三、突破策略

复习时注意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技术手段的异同点,注意掌握各种技术手段中的特殊点和关键环节;还要明确过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结构和过程,知道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并对一些现象进行正确分析。

◆考点突破

一、植物组织培养

1.细胞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不同细胞实现细胞全能性能力的比较。

1受精卵 > 配子 (卵细胞 > 精子 )> 体细胞。

2分化程度低的体细胞>分化程度高的体细胞。

3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限制。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分化潜能逐渐变弱,如: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思维激活】

(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离体。

2提供营养物质、激素及其他适宜条件。

(2)在生物体内,所有的体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都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生物体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有丝分裂保证了母细胞和子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概念的理解。

1培养对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

2培养基:人工配制的无菌培养基,其中包括植物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

3培养结果: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3)过程图如下。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几点说明

(1)选材: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容易诱导脱分化的部位。

(2)无菌: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仅会与培养物争夺营养,还可能会产生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

(3)光照:脱分化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需要光照,因为愈伤组织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生长,而试管苗需要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

(4)激素的调控。

1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形成。

2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形成。

3赤霉素类:促进分化的丛芽和小植株快速生长。

(5)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比较。

【思维激活】

(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避免杂菌在培养基 上面迅速 生长消耗 营养,且有些杂菌会危害培养物的生长。

(2)若培养物取自植物的幼茎、叶片等含有叶绿体的部位,愈伤组织中是否会含有叶绿体?

培养物经过诱导后,会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愈伤组织中不含有叶绿体。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不仅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 效快速地 实现种苗 的大量繁殖。

2作物脱毒:生产上许多无性繁殖作物均受到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品种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差。利用植物分生组织(如茎尖、根尖)进行培养,可以使新 长成的植 株脱除病毒。

3人工种子: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或腋芽,包上人工种皮就可以形成人工种子。下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a.人工种皮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以利于胚状体生长发育成幼苗。

b.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的区别:人工种子是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生殖)形成的,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而天然种子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具有很大的变异性。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2过程图如下。

3优点: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

4突变体及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体,从这些突变的个体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个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5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利用的比较。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1细胞产物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成功的实例:人参、三七、紫草和银杏的细胞产物都已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二、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

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原理———细胞增殖

3.操作流程

4.动物细胞培养需满足的条件

5.相关概念

(1)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2)接触抑制: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

(3)原代培养:动物组织通过酶或机械方法分散成单个细胞后进行的初次培养。

(4)传代培养: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进行的分瓶扩大培养。

【思维激活】

(1)从细胞增殖特点上分析,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细胞有何不同?

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一般均需对细胞进行胰蛋白酶细胞分散处理,区分两种“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

1用胰蛋白酶对剪 碎的动物 组织进行 处理,分散后培养,即为原代 培养。可有两 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第一次在瓶中培养,分瓶培养之前的细胞培养;b.第1代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2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用胰蛋白酶使其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分散到多个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即为传代培养。同样有两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瓶再进行的细胞培养;b.传10代以后的细胞培养,统称为传代培养。

(2)如何区分细胞株和细胞系?从遗传物质上来看,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相同吗?

1概念上区分。

a.细胞株:10代~50代细胞;

b.细胞系:50代以后的细胞。

2遗传物质组成。

a.细胞株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b.当细胞传到50代以后,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具有癌变的特点。

(3)动物细胞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的原因是什么?

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群(团)后容易培养,细胞所需的营养容易供应,其代谢废物容易排出;而用大块组织培养时,内部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都较困难,因此这些细胞在体外长时间的生存和生长就较困难。同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可使得在细胞水平操作的其他技术得以实现。

(4)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材料的原因?

动物细胞培养时,一般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其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增殖能力强,有丝分裂旺盛,容易培养。

◆典例解析

【典例1】下图是植 物组织培 养的简略 表示。据此回答:

(1)1表示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4的根本原因是含有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2表示_____,它与1相比分化程度低,全能性。

(3)若想制作 人工种子,应选用_____(填编号)。

(4)若1是二倍体 植物的花 药,则4是_____(几倍体)植株,继续对其用_____处理,可获得_____(纯合、杂合)的二倍体植株,该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解析:(1)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可形成新个体,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愈伤组织是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由于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3)人工种子由胚状体、不定芽等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4)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纯合子植株。

答案:(1)外植体(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2)愈伤组织高(3)3(4)单倍体秋水仙素纯合

【典例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的污染_____。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而与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下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 管苗生根的过 程中提高 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后代能够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植物微型繁殖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繁殖。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和试管苗转接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操作,以避免微生物(杂菌)污染。(3)微型繁殖培养基中使用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同,可以分别诱导根、芽的形成。使用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如2,4-D)可以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但由于该时期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积累量较少,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 长的需要。在蔗糖浓度为1%左右时,单株鲜重达到最大,此时有机物的量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5)要提高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降低蔗糖浓度。

答案:(1)遗传特性 快遗 传信息(2)微生物(杂菌) (3)生根细胞分裂素2,4-D(4)逐渐减小先增加后下降 不能(5)降低

【典例3】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解析:本题需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来解答。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需加入动物血清,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等,A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需利用胰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再进行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中不需要将细胞分离,B项错误。叶片细胞高度分化,但仍具有全能性,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具备瘤细胞的遗传特性,能够不断分裂增殖,C项正确。有毒物质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可根据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生命活动的变化情况检测有毒物质,植物茎尖细胞分裂较快,细胞中几乎无病毒,故可用茎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脱毒苗,D项正确。

答案:B

◆巩固训练

1.下列有关植物组 织培养的 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适宜比例

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 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C.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全能性大小不同

D.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2.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1是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4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

B.若1是花粉,则4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若1是人参细胞,对2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

D.若1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3进行直接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

3.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脱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

B.已经分化的细胞转变成 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 细胞,进而形成 植物的愈 伤组织的过程

C.离体的植物组织在一定 的培养条件下分化出根和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有关激素的诱导

4.在下列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1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四倍体小黑麦种子或幼苗获得八倍体植株2培育转基因“向日葵豆”植株3利用细胞 工程培养 “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4利用茎尖大量繁殖三倍体无子西瓜

A.123B.134

C.124 D.234

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组培获 得的试管 苗,可能为杂 合子,也可能为纯合子;可能为单倍体,也可能为二倍体

B.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一定相同

C.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D.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6.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是()

A.二者的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

B.动物细胞 培养不需 要在无菌 条件下进行

C.动物体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体,而植物体细胞则不能

D.动物细胞培养可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而植物不能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

D.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

8.下面是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发育成植株;另一种是 花粉在诱 导培养基 上先形成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

(2)通常选择______的花蕾作为实验材料,对花药取样后用______对其染色,镜检发现大多数的 花粉含有 两个核,该时期花 药______(适宜、不适宜)进行接种。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意义。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可使花药粒发育成______倍体植株,在经过人工诱导使______,使其能够正常生 殖。该育种 技术的最 大优点是______。

9.如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 本 过 程 示 意 图。 请 据 图回答:

(1)容器A中放置的是动物器官或 组织,它一般取自______。

(2)容器A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______,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培养首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有______等。在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有许多细 胞衰老死 亡,这时的培 养称为______。

(4)为了把B瓶中的细胞分装到C瓶中,用______处理,然后配制成______再分装。

10.红豆杉是濒危植物,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下图是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为愈伤组织,通过B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C过程可产 生大量细胞,则图中A、B、C过程分别表示______,其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

(2)对5的培养一般要采用______培养基,且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3)对5的培养可获得代谢产物———紫杉醇,但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下降,其原因包 括______等。

(4)若1是红豆杉(基因型为DdTt)的花药,可选用______(填编号)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的幼苗用______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参考答案

1.B2.D3.C4.D5.B6.A7.B

8.(1)胚状体阶段愈伤组织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完全未开放醋酸洋红不适宜(3)花蕾消毒不彻底(4)单染色体加倍缩短了育种周期

9.(1)胚胎或幼 龄动物的 器官或组 织(2)剪碎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3)糖、氨基酸、无机盐和动物血清原代培养(4)胰蛋白酶细胞悬液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精选8篇)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1篇《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参考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建议】1课时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