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精选3篇)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第1篇

学习编演课本剧 执教者:裴晓静

一.活动目的 :

1.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改编《笋芽儿》(可以独立改编,也可分组改编,改编既要忠于原文又要敢于创新)。

2.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确定导演,演员和剧务组等人员;进行排练。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二.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阅读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上课带第8册语文书准备改编《笋芽儿》。三.活动步骤 :

(一)、谈话导入: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课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它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很有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编剧,写写剧本。(二)、学习剧本的一般特点

1、师生共同研究《皇帝的新装》剧本,了解课本剧的特点和改写要求。

2、师出示《皇帝的新装》改编后的课本剧。讨论课本剧的特点。(1)编写课本剧,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改。(增加、删除、调换、改变)

(2)课剧本必须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空间的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来。因此,它的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也不能过多。第一次学写课本剧,可以截取课本的一个片断进行编写。

(3)剧本的语言主要指台词。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适合于舞台表演。

(4)在编写时,还要注意舞台说明和舞台提示。(三)、师生共同改编《笋芽儿》的第一部分。

1、讨论:这一部分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改编?为什么?(可以增加: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的话、笋芽儿撒娇的话、笋芽儿的心理活动、不同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师可板书。

2、师生合作,把第一部分改编成课本剧的第一幕,交流评议。

3、学生自由选择二、三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进行改编。(四)、评议剧本。

1、自评:你认为你的剧本理想吗?分析你对剧本满意之处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满意: 不足:

2、小组讨论:互评剧本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记录下互评的意见:(五)、修改剧本

1、根据自评与互评的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剧本。

2、小组讨论:对剧本的修改进一步互评(六)、小组合作演一演。排练

(1)排演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得到了解决?如何解决的?哪些未解决?为什么没能解决?

(2)全班讨论在排演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可以共享资源。反思:你认为在戏剧的排演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展示课本剧。

(4)互评。记录下对你们组的评价。你认为哪个组最出色,为什么?反思:你有哪些收获?

编演课本剧 第2篇

一、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

1.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一直在想:语文老师能不能把一部分课文下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可行的。发挥集体的力量, 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的形式。语文老师可以把一些形象鲜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推荐给学生, 由学生自由选择,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或编或导或演, 一切遵从个人意愿。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时空内, 学生对许多知识和观点只能被动地接受, 时间一长, 就会感到语文课索然无味。编演课本剧则没有这些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 把剧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原动力。”编演课本剧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 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 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 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 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 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得以全面提升, 个性特长得以尽情发挥, 自尊心、自信心得以普遍增强, “双基”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学生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悟生活, 自会兴趣盎然, 从而达到真正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编演课本剧的具体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 要按一定规范操作, 同时又要灵活掌握, 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大致分为导、选、读、编、演、评六步。

导: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有兴趣, 但编演难度大, 要求高, 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引导。除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外, 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戏剧常识, 引导学生评析、鉴赏一两部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 如《白毛女》、《雷雨》等。

选:编演课本剧宜选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选”的过程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 使学生充分参与, 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读:要改编课文, 就需要具备戏剧基本常识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这时需引导学生读。一是读戏剧, 明格式。二是读所要改编的课文, 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 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 是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的。

编:在学生编写课本剧时, 存在着一个毛病, 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 抄完了, 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 应让学生明确:1.改编时可适当增删。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 要在剧本里体现, 注意突出其作用。3.台词要注意口语化, 以便于演员演出。

演: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 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 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3.分小组表演, 使人人参与, 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4.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淘汰制, 整个演出过程可由预赛、复赛、决赛组成, 评委主要由学生担任。最后要安排优胜者队或表演较出色的学生组成最佳阵容, 在年级或全校汇报演出, 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评:1.评编演。在汇演后, 组织学生讨论, 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 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 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要评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剧务等。2.评课文。编演后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层次, 此时, 可提出几个较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编演课本剧 第3篇

一、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一直在想:语文老师能不能把一部分课文下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可行的。发挥集体的力量,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的形式。语文老师可以把一些形象鲜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推荐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或编或导或演,一切遵从个人意愿。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时空内,学生对许多知识和观点只能被动地接受,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语文课索然无味。编演课本剧则没有这些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把剧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創造能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原动力。”编演课本剧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得以全面提升,个性特长得以尽情发挥,自尊心、自信心得以普遍增强,“双基”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学生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自会兴趣盎然,从而达到真正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编演课本剧的具体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大致分为导、选、读、编、演、评六步。

导: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有兴趣,但编演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引导。除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外,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戏剧常识,引导学生评析、鉴赏一两部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如《白毛女》、《雷雨》等。

选:编演课本剧宜选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选”的过程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使学生充分参与,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读:要改编课文,就需要具备戏剧基本常识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需引导学生读。一是读戏剧,明格式。二是读所要改编的课文,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是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的。

编:在学生编写课本剧时,存在着一个毛病,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应让学生明确:1.改编时可适当增删。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3.台词要注意口语化,以便于演员演出。

演: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3.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4.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淘汰制,整个演出过程可由预赛、复赛、决赛组成,评委主要由学生担任。最后要安排优胜者队或表演较出色的学生组成最佳阵容,在年级或全校汇报演出,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评:1.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要评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剧务等。2.评课文。编演后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层次,此时,可提出几个较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有的教师可能担心,编演课本剧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操作起来困难很大。其实不然。编演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除了“导”以外,其他环节都可以大胆放手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只要适当给以指导即可。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课本剧编演六步曲(精选3篇)课本剧编演六步曲 第1篇学习编演课本剧 执教者:裴晓静一.活动目的 :1.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