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语能力商务英语
学生口语能力商务英语(精选12篇)
学生口语能力商务英语 第1篇
1、自我设置语言环境学习一种语言, 需要在自己大脑里建立这种语言的意识, 用这种语言思考和表达, 而不是用中文思考, 再转换成外文。
自我设置一种语言环境, 就是自我充当由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角色, 有声地完成其语言任务。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 口语交际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的能力。比如, 假定要召开一个英语演讲会, 自己是演讲会的主持人, 那么就应该设想如何约稿、如何布置会场、大会主席该如何致词等, 让自己进入这一角色, 有声地完成整个过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环境主题和角色”。
2、过句型关:
句型是在自己脑海中建立外语语境的重要一环。掌握句型的要求是不但在大脑“贮存”足够的句型, 而且要在使用时灵活”调取”。英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安慰、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这类句型一般都很短, 大都是简单句, 却能表达出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说法。要做到口语流利, 就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 形成对特定场景作出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学习外语的人一定要背诵好文章、好句子, 一条好句子可以创造出许多好句子。背诵50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50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50条句子, 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是要求学生细微地捉摸、详尽地分析每一课每一句, 而是要求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其实并不是完全背诵, 常常背到形成了外语的语境, 建立了语感。熟读是说的前题, 只要读得通畅, 才会说得流利。古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
熟练句型的第二个方法是即席讲话。讲话的题目应稍为广一点, 不要老是“My Family”or“My school”。比如谈论北京的话题, 有的同学只说一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下面就不知要谈些什么。实际上, 有许多话题可以谈论。例如:北京的历史、气候、大学、公园、交通、街道、建筑以及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还可以将话题引入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比赛、电视剧、文艺或小说中去谈论一番。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 害怕出错, 不敢张嘴。即席讲话就是要求学生克服自卑与羞怯, 大胆张口,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用英语进行交谈, 将所学句型用于谈话当中, 将话题引入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和表达法中。
3、过词汇关:
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才有意义。在扩大词汇方面, 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 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口语体不同于书面体, 口语体中所常用的词汇, 大都拼写简单, 发音流畅, 多是小词、简单词、常用词。有一些“万能词”, 像go, make, do等, 这些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 表达生动活泼, 简明扼要, 内涵异常丰富。掌握十来个这类词, 就能套用各种句型, 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了。因此, 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 听得清楚, 理解得准确, 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4、组织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
a.每节课坚持让学生轮流做Daily Report, 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第一类学生可以复述课外的短篇文章, 然后就文章内容提几个问题, 让其他学生回答。第二类学生可以讲日期、天气、自己的爱好等简单的句子。要求不少于5句。第三类学生只要求讲当天是星期几、日期及天气。要求不少于3句。当然具体要求可以随着学生的水平而作相应的调整。
b.充分利用教材, 新教材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 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初一、初二阶段, 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购物、借物、问路、看医生、打电话、讨论天气等话题, 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情景, 让学生编对话。如:人教版第二册 (上) Unitl2 Lesson48, 教学生如何预报天气。教师可以运用网络, 让学生选择查找某大城市的天气情况, 并作如实的报道。初三阶段, 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观点, 例如, 旅游的good points&bad points, 圣诞节和春节的不同之处, 环保等话题, 让学生开展讨论,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换意见, 让学生派代表在全班阐述自己的或组内同学的观点。
c.复述课文。这种训练多用于阅读课型。在教师的帮助下, 让学生归纳出课文中出现的Key words, 然后让学生运用Key words复述课文。此外, 还可以通过Ask&Answer的形式了解课文的线索。针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 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构思故事的结尾, 口头改编课文。这样的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最重要的是为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第2篇
有人曾指出:知识之水,要从教师的心泉流进学生干渴的心田,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在英语教学中,这条渠道就是教学口语,而这条长渠的渠口,就当是教师之口。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师良好素质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英语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所以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关键也在于教师,而从目前的教学状况看,有不少英语教师所讲的英语不够纯正,口语也不够流畅。试想一下,这样的英语教师能够培养出英语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吗?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如听录音磁带、听英语新闻、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等,尽量使自己的英语口语纯正、地道。
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时虽然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仍有许多学生怕开口,少开口, 甚至不开口,究其原因,是由以下心理造成: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学生过去虽在小学里学过一点英语,但很有限,还有部分初中生在入初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英语,更谈不上接受过英语口语训练。因此,对于大多数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讲,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必须从A,B,C学起,既要学拼写,又要练发音,还要记语法,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挑战,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信心,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2、害臊心理 有些初中生,性格较内向,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导致他们也羞于在别人面前说英语;而有些学生,虽性格较外向,但觉得说英语很别扭,怕招致别人的笑话,所以也不愿意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如营造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予英语教学活动等,让学生愿意说英语并乐于说英语。
三、重视口语技能训练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尤其是农村中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更多地强调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口语技能的训练。即使在课堂里花少量时间进行了口语教学,但仍然是重视传授语言知识,轻视语言技能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口语教学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积极改进口语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良好习惯
限制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用的少。任何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是经过人们不断地实践而实现的。比如我们的母语,虽然婴幼儿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语言知识的教育,但是他们在听过很多次后,会慢慢地去模仿,并反复尝试,最后都能熟练地运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使用英语:可用英语的情况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也一定要用,即使在不能使用英语的情况,也要尽量创造机会用英语表达,让学生养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五、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教师应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在进行口语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⑴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 ,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⑵限制性情景反应, 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⑶看图说话。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检测他们的想象力。⑷复述。能考核学生的 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第3篇
2.激发学生兴趣。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的环境,在教室内可以设置英语墙报、英语标语、英语画刊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教师可以开设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可以参与;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可抽一节课专门让学生谈一谈所学的课程内容,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得的课文知识又得到了有效的口语训练。
3.培养学生竞争竟识。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词组和句型自编对话,例如初二第十五单元《打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口语材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知识的连贯性,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初探 第4篇
一、加强口语训练
英语是一种语言,欲学好这门语言,最捷径的方法就要让学生多用英语说话,所以,欲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必须加强口语的训练。如果能给学生创设会话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产生训练的兴趣,进而不再将英语单词作为孤立的知识来记忆,只要学生在会话中反复的使用,学生学习英语就不是一件难事,而且,学生也会养成利用英语会话的习惯。
1.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多样式的训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将英语学习视为单调的苦差事。因此,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比如,在句型训练的时候,每当学生学习完成一个句型以后,就要立即的安排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句型,而不是让学生在听讲后进行死记硬背。训练句型的时候,可以采用模仿、重复、转换、替换、扩展等等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会话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新单词的能力,还能有效的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训练的时候,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Sidown,please”、“Good morning,Han mei mei”、“How areyou?”。这些简单用语的练习,最好采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话情境中进行口语训练,这样的教学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适当的进行反复。反复也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时候,也需要用到反复这个教学方法。语句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再创设会话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会话,这样的反复训练,能迅速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去商店买东西,是学生的常见活动,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顾客,另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进行简单的会话,要求学生在会话的时候,尽可能的多交流,这样能提高他们日常用语的能力。这种在学习中使用,在使用中学习的方法,确实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好办法。
二、加强督查工作
学生在使用英语会话的时候,有的学生是放的开的,但也有的学生只喜欢听,不喜欢说,他们有很强的害羞心理,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督查,他们就不愿意开口说话。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必须加强督查工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开口说话。此外,教师还要做好鼓励工作,使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敢于会话。假如这些学生说的不好,教师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分寸,以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好是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1.要有侧重点。在进行口语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学生身上,除了督查,还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指导,并给予更多的口语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给予示范,为他们创设一个愉快而轻松的口语环境。
2.培养口语训练的兴趣。训练的内容要精心选择好,尽量选择活泼、有趣的话题让学生进行会话,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用英语说话。
3.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毕竟是学生,没有不出错误的学生,教师在督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在说英语时犯错,要及时的给予纠正,不能发生“小病不看,看大病”的现象,凡是发现学生在语法、语调、语言上的错误时,一定要及时纠正,也可以让学生相互纠正,因此,在学生进行会话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的听,并要求其他学生也要认真的听,以便及时的发现练习学生的错误。
三、创设真实的会话场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会话,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问路:
A:Can you help me? I’m trying to find a post office .B:Go thyee blocks and turn right.And the post office is on yourright.A:Should I take the bus? B:No It’ll only take aboutfive minutes to walk.A:Thank you very much .B:You arewelcome .当然适合初中学生会话的场景是很多的,比如,买东西等等。老师在组织学生会话的时候,可以带些道具到教室里来,以便学生在会话的时候,能模拟的很逼真。
总之,加强口语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英语教学的自然回归,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的坚持。只要我们教师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的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活动,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既然是语言那就要让学生会用英语来说话,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主要从加强口语训练,加强督查工作,创设真实的会话场景等方面来阐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的。
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探讨 第5篇
一、我国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
我国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较为薄弱,尤其是在口语能力训练方面显得尤为不足,学生的口语水平普遍存在着较差的现象。不少技术性专业的学生,由于平时英语口语应用较少,导致他们对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了这些专业较多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举个例子,学汽车修理专业的中职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口语训练,而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较广,便在平时的学习中倍加努力,使得英语口语能力逐渐加强。而面对类似于这两类的中职学生,教学的难易程度又显得不一样。所以,加快英语口语研究与训练,对于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途径
1.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中职院校学生口语交流能力普遍薄弱的根源,必须要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进行研究,因为只有运用有效的对策和教学方法,才能达成英语口语训练目标、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笔者通过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调研,获得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低的两个主要原因:(1)重视考试分数,弱视技术技能这一教育评价方式仍然存在,不少学生虽然“高分”却是“低能”,“书面英语”的评价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职学生对口语训练的不重视。(2)教学氛围沉闷,教学的手段不够新颖,口语训练的环境没有形成,加之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信心缺失等多种原因,导致口语能力不高。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中职院校应认真分析,针对问题谈改革与促进,为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2.提高认识
结合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状况,教师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持续加大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教育,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不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在自己求职或工作的道路上的作用,从潜意识里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其次,教者可以把英语口语训练渗透到中职院校课程学习中,将口语训练和专业学习进行结合,增加口语交流的频率和随机测试的机会,从课程方面提高学生对口语能力的认识水平。
3.创设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功学习的前提条件。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创设口语交际环境,循序渐进开展对话交流,显得非常重要。中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口语交流,如在每次上课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讲故事、表演对话等,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选择的话题应由简单到复杂,相机增加新的口语交际内容,逐渐和课程教学相结合。
4.培养自信心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自信心缺失、学习兴趣不浓,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个音标的发音、一个单词的记忆开始,不断鼓励表扬学生,激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口语,逐步提升训练水平。此外,在口语训练时还要面向全体,关注那些平时关注度不高、文化成绩较低的“特殊群体”,鼓励他们敢于张口交流,为英语口语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5.拓展知识面
除了大力加强基础性教学外,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也应该适当进行拓展,如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感知不同文化习俗差异。譬如说:“您吃饭没有?”“您老高寿”“您到什么地方去了?”等表达,外国人不理解时会引起误解,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加以甄别和理解,对于中职学生迅速走入社会直接进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要单一考虑,要综合多个方面协调进行。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学情的调研力度,谋定而后动,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学英语、用英语。在日后的教学中,教者要革新观念、打消疑虑,从只重视阅读、强调写作的教学思维上调转方向,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他们的从业技能。自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应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做好英语口语的教学训练工作。
参考文献: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 第6篇
一、激发兴趣势在必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激情,应时刻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创造欲望。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学说话,也喜欢玩耍,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本能愿望,老师应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话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趣味导入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教师带着幽默灰谐的表情走进课堂的时候,课室里的气氛必然会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抓住这个时机,把有趣的素材展现出来必然会事半功倍。
2 情景教学法。
巧妙设计一些直观、生动的具体地场景,引起学生多角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例如,我在教八年级上册Unit 7时就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我问:Would you like a cup of milk shake ?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学生都皱起了眉头。我说:Now ,let me teach you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当我拿出香蕉、苹果、酸奶和搅拌器时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我边做边说:First , peel three bananas , cut up the bananas Next, put the bananas and ice cream into the blender Then 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Finally, turn on the blender Pour the milk shake into the cup; you can drink the milk shake 重复说一遍,让学生跟着描述制作步骤。然后叫学生出来试着模仿做边说,学生跃跃欲试, 气氛非常热烈。然后让学生结对进行口语训练。通过实际操练,学生对语言材料印象深刻、更加熟练。这样学生便能更加自信地进行对话交流。
二、听力练习必不可少
听和说都属于口语,而听说技能又是最根本的交际能力之一。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听力训练领会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还要教学生识别话语中的重音、节奏、停顿、语速及这些言语特点所携带的大量信息,让学生在表达时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言语特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促进交际的进行。
三、英语授课不可或缺
上英语课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更为重要。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怎样才能使他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坚持使用课堂用语即英语来进行教学,保证强大的语言输入量。长期坚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养成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了。因此尽量用英语进行描述、提问、指令、交流,使学生尽可能在全英的环境下接收信息和进行信息反馈。
四、课堂内外双管齐下
营造英语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第7篇
(一) 激发兴趣, 营造接纳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说英语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 它需要学习者有高度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好玩、好奇、好胜, 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本能愿望, 因此, 课堂上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设直观形象的交际情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实践证明, 多媒体手段、竞赛、游戏等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是营造接纳的课堂氛围的好方法。
1.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进行英语交际
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 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还为他们提供了语言情景, 使他们能通过视听, 而不必借助翻译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如教一年四季天气warm、hot、windy、cold时, 教师可以选择春暖花开、夏日海滩、秋风落叶和严冬白雪四个景象。配以音乐, 动画展示一幕幕画面,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仿真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 创设游戏情景, 引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学习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情景活动形式, 是活跃课堂的重要手段, 能激发学习兴趣, 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很有帮助。课堂上可以开展如猜谜、填字母、单词接龙、智力比赛等形式的游戏, 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 使语言生动地呈现, 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3. 创设竞赛情景, 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
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开展学习竞赛, 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如疯狂购物大竞赛:老师选出6名学生当售货员, 把一叠单词卡片 (含动物、水果、交通工具、文具、衣物和食品) 混合起来发给售货员。再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 每小组购一类物品, 要求售货员和顾客分别用A:Can I help you?B:Yes, I want句型进行交易, 在规定的时间里, 哪组买到的东西最多哪组就是优胜者。课堂上竞争的活动多种多样, 有找朋友、摘苹果、滚雪球、单词接力赛等。
(二) 营造交流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说英语的机会
1. 课前3分钟的free talk.
Free talk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 在这项训练中,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提前准备。话题可涉及校园生活、课程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小故事等, 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开口讲英语, 而且为了做准备, 学生们会自觉地查阅一些资料, 增长见识, 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 创设真实情景, 使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真正地用英语交际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利用事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 进行情景教学;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将教室内的课桌椅进行重新布置, 给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比如;在教Asking the way, In a restaurant, Shopping等功能项目时, 教师可以借助课桌椅将教室布置成商店、柜台、街道、建筑物等, 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体验各种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生活中不同人物的形象。同时, 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活动。
(三) 积极评价, 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敢说乐说
宽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安全感, 使他们敢于行动、乐于探索和思考。积极的评价是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的重要举措。
学生往往不敢大胆说英语, 这就需要教师时常鼓励他们:大胆说;高声说;说错没关系;相信你能说好的学生最需要这样的鼓励和表扬。课堂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多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方式, 只要学生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我们就应该用“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表扬的话语来评价他们, 教师的赞许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有了自信学生就乐于开口说英语;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表达能力差的同学, 我们还可以在课前帮助他们熟悉下一节课的内容, 让他们能在课堂上表现自如, 这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又让学生体验到学英语说英语的成就感。
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别人, 让每个学生认识到, 人人都有不会说、说错或说得不尽人意的时候, 欣赏别人就是欣赏自己, 切忌嘲笑、起哄。多给同学肯定、鼓励的评价。这样, 一些胆小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开口说英语了。
(四) 结语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探讨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当中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时, 大脑皮层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教师应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形式, 尽全力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 又指导语言实践, 正如足球运动员要踢好足球, 就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想达到那种如鱼得水的程度, 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水性;要学好用好英语, 就应具备良好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 更有利于他们对英语这种语言的掌握。正如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样,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 多么难懂的文章, 都是一个一个的单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串在一起的。然而,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尤其是初学者, 用汉语拼音或汉字给单词注音,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 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 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这样, 学生说出来的英语, 汉语味很浓, 听起来别扭生硬。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英语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英语教学也随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让中国人学会灵活实用的“活英语”, 这已成为教育者、学生家长和许多社会人士关心的话题。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学生刚开始学英语, 教师应根据孩子对陌生事物天生好奇的心理特征, 列举学习和运用英语方面生动的趣闻, 以活泼多样的形式介绍英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作用。这样, 可以将学生固有的好奇心, ―种可称之为非显性的兴趣化为显性兴趣, 并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和学习自觉性。与此同时, 不妨以较夸张的语气告知学生们, 不准确或者错误的读音会带来的误解和矛盾, 强调长短之间的到位及类似音的差别, 辅音连缀的读音技巧, 汉语中不具有的音素的发音口型和舌位,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重视发好每一个音。现代英语教学讲究交际性。语言是最直观、最生动的交际形式, 所以, 在让学生开口说第一个完整的句子时, 教师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调习惯和英语语言的节奏感, 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要时刻铭记“先入为主”的道理, 不要避开或忽略这些问题。因为实践告诉我们很多学生的不良发音习惯是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二、创建生活化氛围, 坚持用英语交流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汉语的依赖性和汉语对英语教学的负作用。学生有了交际的欲望后, 其口语仍欠流利, 还需要有足够的“语言食粮”。
我们现行的英语教材注重输入的知识性、趣味性, 在信息量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一定的延伸, 以满足学生交流的需求。我们知道, 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输出能力, 满足交流的需要。因为如果教师给学生的输入量有限, 学生就不会有大的输出。这样, 学生在交谈时, 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很容易产生语言障碍, 从而失去交流的兴趣与信心。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交谈需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扩充与改革。把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密切相关的单词、句子、对话、歌曲等内容有计划地渗透到每节课的英语教学中,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反复重现, 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储备“累雪球式”地滚动上升, 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大量积极而有效的语言信息。这样, 在交流时, 学生就会“厚积薄发”, 真正体会到用英语交流的乐趣, 不会再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张口结舌了。它使学习者和运用者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变得灵活自如, 而不是死板生硬。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能有效地把听说结合起来。正常的幼儿在咿呀学语时, 不用人为地刻意去教, 他们就能逐渐学会母语, 并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 这足以说明语言环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因此, 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外, 教师、学校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写, 学校或班级内可以办英语角等, 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英、汉双语教学。一旦有了这种环境和氛围, 学生融进去还怕他们的语感不好?
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 巧妙策划, 让学生进行对话、演讲、课本剧表演等, 学生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受到感染, 就会勇敢地去说。学一种语言不能只学其中死板的语法知识, 学是为了更好地运用, 所以我们不能学“哑巴英语”, 要能更好地听、说英语。要想达到这种效果, 就需要语言学习者大胆张嘴说。在学校里学生要大胆地和老师进行对话, 这样所犯的一些小毛病也可以让老师及时纠正。另外, 同学之间要经常用英语交流思想, 谈论一些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甚至在有条件的地方像一些大城市里, 因为经常有外教或能经常遇到一些外国人, 要主动大胆地与这些人进行谈话。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大量的语言实践, 学习者会发现自己的口语水平提高了。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与有效考核。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我在英语考试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要养成“嘴”与“脑”同步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习口语一两个小时, 尝试着用腹式一口气练习, 锻炼说英文的肌肉习惯, 养成大声读英文的习惯, 这样使学生说出的英文更流畅、更有底气, 为他们进行英语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比如学校的一些标语、标牌用中英文;在楼梯台阶的侧面写上英语日常用语;在黑板上开辟英语角;在学习园地设置英语天地等, 从而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接触到英语, 为他们运用英语营造一个浓郁的氛围。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第9篇
一、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普高的扩招, 中职生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 不少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 存在着英语口语能力低、英语发音不准、单词不会读、句子读不流利等现象。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薄弱, 整体英语水平滞后, 缺乏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很差, 他们不愿意说, 不敢说, 甚至无法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者, 英语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和畏难情绪也使得英语口语教学在中职学校举步维艰, 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不少中职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 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多偏重于书面表达, 而不太重视口语的练习, 英语语言环境匮乏, 这种模式下自然会产生“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这使得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后, 仍听不懂, 也开不了口。这些现状使得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 不敢大胆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 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所以,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必须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重视。
二、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要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上好英语口语课很关键。充实生动的英语口语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为他们课后练习口语提供实践导向。
1. 营造宽松氛围, 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时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来组织好课堂活动, 以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1) 例如:在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 1“Shopping”中组织小组或是全班的口语互动, 第一, 教师可以作为商店的售货员导入交际句型“What can I do for you?”“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给学生不同的卡片, 卡片上标明不同的商品信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用之前学会的交际句型向老师购买商品。第二, 采用分组方式, 每小组为一个“shopping store” (商店) 通过设计相关的情境, 组织小组的成员向其他小组成员询问如何购买、讨价、结帐的问题, 通过这些情境环环相套, 让学生掌握充分的信息, 这样就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获得开口讲英语的机会, 课堂教学趣味性强。
(2) 又如:以课堂游戏教学为例, 将全班分成若干组, 采用接龙方式,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 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用该词造的句最多为优胜。
如:bike, I have a bike, you have a red bike, I gave my bike to my mother yesterday...
通过这个课堂游戏, 学生很轻松地就把英语单词、句子的时态掌握了,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班级气氛, 又培养了他们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能力。
(3) 以句带词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易领悟和学会单词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利于记忆。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句中了解单词、词组和习惯用语的正确含义。如:教师可通过下列语句让学生体会bring, take和fetch的用法差异:Everyone will bring aphoto of yours when you come to school tomorrow, but do not take it back when you go home.Now I have no chalk in the box, whowill fetch me some?这是巩固知识和形成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给每一个学生展示口语的机会和平台,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2. 注重语感培养, 加强英语听力训练。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 是口语能力的根本。口语能力的高低, 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在口语语感训练中, 背诵课文能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储存词汇和习惯用语, 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语感, 从而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基础, 这个过程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它更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的保证。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作为基础。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欣赏英文原声电影、听英文歌曲等, 使学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别、年龄、国家的读音, 扩大知识面, 培养语感, 增强反应能力, 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好语感, 达到提高口语表达的目的。
3. 创新口语教学方式, 提供多样化的课堂任务型教学,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中职英语教材趣味性强, 英语教师应围绕课堂口语任务, 创新口语教学方式, 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活动呈现的多样性、课堂设计的新颖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其学习兴趣, 鼓励每一个学生敢说、爱说。教师可运用图片、多媒体设备或其他教学手段, 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 组织口语练习。
比如我在上中职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The Thames”时, 先用投影仪给学生看了关于泰晤士河的一些图片, 一边指着图片上的风景, 一边提出问题:“What can befound on the banks of the river?What is it across the river?Someone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 so how is the river?Is it polluted bad-ly?”我一边引导学生看图片, 一边鼓励学生说出一些建筑物的名称, 如churches, pubs, hotels, offices等。这种图片展示法和猜测型任务教学方法直观明了, 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目了然, 从而促进口头表达。
又如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 1中, 我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对话中的人物George分别会见Lily’s father mother and sisters, 使学生在快乐的模拟语境中学会如何介绍和认识长辈。通过这种表演性任务设计, 能给学生动态的情景, 有效、积极地吸收课堂信息,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习得, 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懂得“举一反三”。
除此以外, 像课堂讨论法任务设计、竞赛性任务设计、调查性任务设计等都可以充分运用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强调口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4.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提高跨文化意识,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口语实践交际能力。
掌握一门语言, 一定要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 及其与母语之间在习惯、文化上的差异。学生要熟练掌握日常口语会话, 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 以服务于交际目的。如:怎样表示想与陌生人交谈;怎样表示喜爱与厌恶;赞同与异议;怎样问路与指路;怎样发出与接受邀请。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但出于中西文化及语言的差异, 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化差异, 设计一些常用的情景, 让学生做情景对话,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对话作必要的文化差异上讲解, 让学生既有感性上的认识, 又有理性上的认识。比如如何用英语表达邀请信息,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作总结, 如果有必要可以写在黑板上:
(1) How about coming to my place for dinner this Saturday?
(2) Do you have any plan for this weekend?
(3) I am having some friends around during the weekend.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4) Let us get together sometime next week.What date do you suggest?
(5) I wonder if we could arrange a meeting.
还有更口语化的表达:
(6) Shall we have lunch together?
(7) Why don’t we have lunch together?
总结之后, 让学生根据每种表达方式设计情景, 课后反复实践。
另外, 教师还可以找些习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句或用法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如英美两国在日常用语和反映喜怒哀乐时用的词语就有区别。美国人常用Ok, 而英国人爱说all right;美国人称电梯elevator, 英国人叫它lift;美国人说a quarter after eight和a quarter before eight, 而不是英国人传统的表达方法用past和to来表示。英国人打完电话后用ring off来表示挂上电话, 美国人却说hang up。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教师应提醒学生针对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口语表达方式。
三、结语
在这个竞争愈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 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可大大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符合目前社会对其就业的要求。培养中职毕业生具有一定英语会话能力的是当今社会对初级人才的要求。因此, 学好英语口语对于广大中职生的就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兴趣低迷、习惯较差, 他们用于口语学习的时间很少, 也未形成固定的学习策略。有的学生虽已基本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际, 但他们往往在完成这些简单交际后无法就某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师带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口语练习中来,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增强学生用英语会话的自信心, 让他们抛弃“面子”, 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 有效的英语口语课堂应是多维的, 它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教师应针对中职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兴趣、发展为出发点, 以理解为前提, 话题或以任务为基础, 练习应用为目的, 在课堂上采取各种类型的口语教学策略。经过大量、经常的训练, 使中职学生的口语水平达到“质”的飞跃。
摘要:本文就中职中专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提出口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包括新颖独特的导入、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 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从而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张军政.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S].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6.
[4]林立, 董启明.英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第10篇
1 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将口语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主动者, 学生是被动者, 课堂上以教师讲述为主, 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认真记, 很少有说话的机会。在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忽视了传授使用语言的社会背景及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即使有不少学生英语语法、句型掌握得比较扎实, 一旦遇到交际场合, 这种语言缺陷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将口语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是摆在高职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真正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除了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制定合理的课时、保障口语实践和训练的时间以外, 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倾向, 选择合适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的教材, 有侧重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 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营销英语, 旅游系的学生可以开设旅游英语等, 这样, 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 为以后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信, 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的限制、应试教育的影响等) , 导致了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不高, 口语交际能力弱的状况。在进入大学之后, 这种状况直接表现为学生底气不足, 老是担心出错、出丑, 不敢开口。间接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 期望值不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状况妨碍了口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使教师原本设计好的口语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开展。
为了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不挫伤其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 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顾虑。而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教师以增加学生自信为主要目标, 提些稍微思考就能回答出的简单问题, 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引用学生熟悉的话题。例如,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 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中有一篇题为“Attitude is Everything”的文章, 在课后预习的过程中, 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 要求他们用英语口语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思考方式可以多样, 可以是分组讨论, 也可以是独立思考, 表演形式可以变化, 可以以对话、讲故事、或者剧情发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成绩计入平时分中。教师在每个同学表述完之后, 都应给予相应的点评, 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 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自信。
此外,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口语训练的话题不只限于课本,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发动学生为课堂活动献计献策,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英语。
3 加强英语听力训练, 为口语表达做好储备
英语会话主要涉及听、说两方面, 要达到“信息” (如思想、语言等) 的交流, 先得听懂, 然后才能进行交流, 否则无法达到交际目的。美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WMR i v e r s对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比例做出过这样的统计:成人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的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分别是:45%、30%、16%和9%。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人类语言交际活动中, 人的听说能力, 特别是听的能力是何等重要。但在学生中, 很多人恰好是在听说方面困难重重, 这给顺利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带来了障碍。故此, 在英语口语训练中, 辅之以听力训练, 坚持用英语教学, 由少到多, 由易到难,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要求学生定时收听录音、广播, 并且可以选择些适合学生唱的英文歌曲推荐给学生, 这样既寓教于乐, 同时也进行了听力训练。久而久之, 学生听的多了, 自然而然就能听得懂, 然后就能通过听来获取语言信息, 增加自己的信息输入, 有了足够的输入, 就会有语言的输出。
4 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平台, 加强课后口语实践
在学生口语能力训练过程中, 应进一步加强全院培养意识, 学校相关部门应配合教学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平台。
高职院校大都组织了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口语活动。可以聘请外籍教师主持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比如说猜谜语、讲故事、热点辩论、影视欣赏等;也可以邀请英语名师作专题讲座。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口语能力。
演讲比赛是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活动之一。比赛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口语技能, 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胆量, 更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既锻炼了表演者本身, 又感染带动了观众, 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了口语。
选择在一些特别的日子 (如T h a n k s Giving Day、Christmas) 举办英语晚会, 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 更能加强应用能力。学生足以在愉快热烈的气氛里操练英语口语, 提高表达能力。
加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提高口语教学水平, 是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高职英语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着眼于学生的将来,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晓玲.大学非英语专业开设英语口语课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
[2]毛建.浅谈高职英语口语课的教学[J].安徽文学, 2007 (5) .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环境 正确发音 特定场景句型 “万能词”
自我设置语言环境 学习一种语言,需要在自己大脑里建立这种语言的意识,用这种语言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用中文思考,再转换成外文。自我设置一种语言环境,就是自我充当由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角色,有声地完成其语言任务。
一、发音关
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要准确掌握一门外语的发音,需要经过一个刻意追求的过程。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狠劲地注意口形和部位。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会逐渐变得自然。我们听外国人说中国话,只会对他们的发音准确而惊叹,而不会对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省力而认为不好。没有经过刻意准确的阶段就追求“自然”,这样发出的音只是一种不三不四,大体上有点像,却谈不上正确的声音。
二、句型关
句型是在自己脑海中建立外语语境的重要一环。掌握句型的要求是不但在大脑“贮存”足够的句型,而且要在使用时灵活“调取”。英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安慰、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这类句型一般都很短,大都是简单句,却能表达出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说法。要做到口语流利,就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形成对特定场景做出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学习外语的人一定要背诵好文章、好句子,一条好句子可以创造出许多好句子。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是要求学生细微地捉摸、详尽地分析每一课每一句,而是要求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其实并不是完全背诵,常常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外语的语境,建立了语感。熟读是说的前提,只要读得通畅,才会说得流利。
三、词汇关
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才有意义。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口语体不同于书面体,口语体中所常用的词汇,大都拼写简单,发音流畅,多是小词、简单词、常用词。有一些“万能词”,像go,make,do等,这些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内涵异常丰富。掌握十来个这类词,就能套用各种句型,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了。因此,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四、其它途径
1.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写日记。这个习惯即练了写作,它又是练习口语的方法。当你动笔的同时,你的大脑正在激烈地思考。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看过的杂志就要努力复述出来以锻炼大脑的记忆能力。阅读只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如果复述出来就是学生用简单学过的内容去重新组织语言,即练习了总结的能力,也锻炼了归纳思维能力。晨读也是很好的方法,在大脑没有进入任何知识时,可以轻松地朗读,但一定要大声朗读,让自己的声音可以听清楚,通过大脑思维辨别,提高听力的能力。
2.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鲁捷茨基认为,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和掌握一系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让他们确实意识到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将好的方法去实施,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的方法。并且不懈去努力就会收到好的结果。
3.创设情景交际场景,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件事都可以作为我们练习语言的情景,见什么说什么,吃喝拉撒睡,首先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氛围进行描述,思维简单,容易上口,就有自信。如吃饭可以谈论食谱,佳肴,及礼节等问题,有的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不会说简单的菜名,红烧肉,木须肉等。也就是说,学英语不仅要知道新闻,计算机,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描述我们的生活。
4.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且应大量做,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请坚持,整体上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请计时练习,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口语流利度。
我们应在课内外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多思维,多实践。要求学生先预习,自己去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观点;改变满堂灌,每节课起码留给学生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让他们探讨,然后加以总结,并对一些好的见解给与总结和表扬。学生毕竟时间有限,应合理安排强制性作业,给弹性思维训练有充足的保证。教学相长,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英语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可从学生的观点中吸取自己所疏忽或未能想到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卢晓江.全国获奖英语教学论文荟萃[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第12篇
一、发音关
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要准确掌握一门外语的发音,需要经过一个刻意追求的过程。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狠劲地注意口形和部位。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会逐渐变得自然。我们听外国人说中国话,只会对他们的发音准确而惊叹,而不会对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省力而认为不好。没有经过刻意准确的阶段就追求“自然”,这样发出的音只是一种不三不四,大体上有点像,却谈不上正确的声音。
二、句型关
句型是在自己脑海中建立外语语境的重要一环。掌握句型的要求是不但在大脑“贮存”足够的句型,而且要在使用时灵活“调取”。英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安慰、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这类句型一般都很短,大都是简单句,却能表达出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说法。要做到口语流利,就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形成对特定场景做出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学习外语的人一定要背诵好文章、好句子,一条好句子可以创造出许多好句子。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是要求学生细微地捉摸、详尽地分析每一课每一句,而是要求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其实并不是完全背诵,常常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外语的语境,建立了语感。熟读是说的前提,只要读得通畅,才会说得流利。
三、词汇关
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才有意义。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口语体不同于书面体,口语体中所常用的词汇,大都拼写简单,发音流畅,多是小词、简单词、常用词。有一些“万能词”,像go,make,do等,这些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内涵异常丰富。掌握十来个这类词,就能套用各种句型,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了。因此,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四、其它途径
1.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写日记。这个习惯即练了写作,它又是练习口语的方法。当你动笔的同时,你的大脑正在激烈地思考。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看过的杂志就要努力复述出来以锻炼大脑的记忆能力。阅读只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如果复述出来就是学生用简单学过的内容去重新组织语言,即练习了总结的能力,也锻炼了归纳思维能力。晨读也是很好的方法,在大脑没有进入任何知识时,可以轻松地朗读,但一定要大声朗读,让自己的声音可以听清楚,通过大脑思维辨别,提高听力的能力。
2.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鲁捷茨基认为,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和掌握一系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让他们确实意识到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将好的方法去实施,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的方法。并且不懈去努力就会收到好的结果。
3.创设情景交际场景,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件事都可以作为我们练习语言的情景,见什么说什么,吃喝拉撒睡,首先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氛围进行描述,思维简单,容易上口,就有自信。如吃饭可以谈论食谱,佳肴,及礼节等问题,有的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不会说简单的菜名,红烧肉,木须肉等。也就是说,学英语不仅要知道新闻,计算机,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描述我们的生活。
4.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且应大量做,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请坚持,整体上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请计时练习,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口语流利度。
学生口语能力商务英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