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五一热爱劳动的演讲稿(精选8篇)
五一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第1篇
红艳艳的桃花、绿油油的田野、金灿灿的油菜花望不到边际。农民,您用那粗壮的双臂换来我们的食物,您用汗水浇灌了我们的身体。工人,您用那坚实的臂膀拖起我们的生活。您用那扎实的工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当你坐在小汽车享受个人的流动空间,当你坐在大巴享受公众的利益,当你坐在远行的大船享受旅途的愉悦,当你飞入蓝天把世界变小,你是否懂得劳动的美丽。当你走进餐馆、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你可知道服务的辛苦,站了一天的腿外表还是那样站立着,可里面却酸痛无比。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光芒,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谈,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劳动所给予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类的生活水平是如此的进步,一切的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艰苦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是那样的默默无言。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新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赞美劳动、歌颂劳动。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硕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荒芜的原野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记得在八荣八耻中有这样一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辛勤劳动”就是要勤劳奋斗。
同学们,巨大的成就是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我们不只是憧憬,还有更多的创造。让我们从小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用我们的辛勤去描绘祖国未来的蓝图吧!
五一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第2篇
五一,多么熟悉的字眼,五一,多么渴望的字词
但今天,爸爸和妈妈去工作,哥哥去同学家里玩,所以,我打算准备今天我自己打扫卫生,说干就干,我马上拿出一个本子,把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写在了本子上,“我今天要做的事有六项:做饭、拖地、晒衣服、洗衣服、洗碗、整理房间。”啊,我自己都乱了,我正打算先做饭,再洗碗,再晒衣服,再整理房间,*后拖地。硕序排好了,开工!
我开始煮饭,我先把米放进了碗里再洗二次,*后再弄开关,*个任务,完成!
我又开始洗碗,我先用一点洗洁精放进碗里,然后笨手笨脚地洗了起来,但很干净。
我又开始晒衣服了,打开洗衣机,“哇,这么多!”我失声叫了起来但还是冼完了我还做了很多工作哦!再这个难忘的节日里,我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的含义。
我的感受是:劳动虽然累,但心情很开心,真是“先苦后甜”呐!我今天不仅开心,我还学到了知识,还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的呢?
难忘的五一劳动节【2】
今年的劳动节,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五一劳动节,因为在劳动节,爸爸带我去了世界之窗玩。
来到世界之窗的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喷泉,喷出的水连在一起好像一朵盛开的洁白的花似的。我们走进入口,看见一个大大的地球模型,特别像。
我们去大峡谷探险漂流,买了票,还要排队等候。我们排了很久,才轮到我们。我们穿上了雨衣,坐上一艘自动小船。小船开始向前动了,我们进入了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只听见哗哗的声音却什么也看不见。
我还来不及叫声“好怕”,小船已经出了山洞,眼前突然明亮了。我的眼睛还没适应光线的变化,就强烈感到小船在急速往下冲,似乎比火车跑得还快!我都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还没来得及抓住什么东西避险,船已经从几十米的高处冲下来了,那感觉就像从半空中一下子跌落到地面上!
我刚睁开双眼,一股水柱又向我的脸直射过来,来了个“大水洗脸”――原来是工作人员等我们滑落下来后打开水枪开关逗我们
我还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比如阿尔卑斯山大型宝内滑雪场、格陵岛地心探险等
给学生一个热爱劳动的机会 第3篇
一、忽视劳动教育造成的后果
由于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 使许多中小学生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 随意挥霍浪费, 不爱护公共财物。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后果严重化的特点, 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由懒、馋、挥霍或经不起物质利诱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值得深思的是, 在我们忽视劳动教育时, 许多国家对劳动教育却相当重视, 如:日本的小学和初中开设“生活课”或“技术家政课”, 美国70%的中小学有“社会服务计划”, 组织学生参加无报酬劳动。美国人就业时必须出具为社会做义工的证明, 否则不予就业。在一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学生要学会用搓板、洗衣盆洗衣服, 学会用梭子编织物品,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据统计, 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唯一的劳动就是参加班级的值日, 但还存在少数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学生花钱雇人值日, 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有一名大学生每学期给父母寄一个包裹脏衣服, 还有一名大学生春天时把自己的被子拿出去晒, 忘了收回, 到秋天天凉时才想起来。更有甚者, 一对新婚夫妇回女方父母家, 竟把他们的一大包脏衣服带给女方母亲洗。
二、学生劳动能力差的原因
1. 家庭方面
我国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参加劳动就是不务正业, 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 为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拼搏。在城市, 孩子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 他们要背唐诗、学画画、弹钢琴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 按父母设计的轨迹发展自己。上学后, 课余时间他们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 考各种证书, 外语等级证、钢琴等级证小小的孩子就“一身证气”。孩子们被各种培训班和课外辅导所束缚, 失去了自我, 别说劳动, 就连玩的时间都很少。而在欧洲, 父母认为孩子烧饭做菜做家务是做人的必需, 是独立生活的基础。在瑞士, 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劳动教育, 幼儿园墙上一边是工业用具, 一边是农业用具, 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的父辈就是靠这些工具把瑞士建设起来的, 你将来也要参加劳动, 去继续建设我们的国家。
2. 学校方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人们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升学率展开, 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升学率为中心, 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师生们透不过气来, 哪有时间上劳动课?哪有精力谈劳动教育?再说, 劳动教育搞的再好, 对学校各项评估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对社会声誉的提高更是无济于事。
三、给学生一个热爱劳动的机会
别怪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别怪学生劳动能力差!学生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劳动, 而是没有劳动的机会!
不知你是否发现, 在班级大扫除或组织课外活动时, 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是相当高的。在北方下大雪时, 组织学生清扫校园的积雪, 那些在家连地都没有扫过的学生, 表现出的高涨的劳动热情会让你十分感动。如果学校组织一次劳动, 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智慧是超出你的想象的。如果在节假日, 家长们肯拿出一点时间, 让孩子洗洗衣服、拖拖地、搞搞卫生, 或者让他们做一顿简单的饭, 孩子会非常高兴, 而且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得很好。不是孩子不能做, 更不是他们不愿意做, 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做的机会。
1. 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文化课教学中
用实例说明文化课的知识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 如:用自然课学到的知识改良土壤, 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正确施肥。在数学课上演算物品分配, 观察风车、水磨的原理, 通过组装小电路熟悉和巩固电路图及工作原理等。
2. 学校与家庭配合, 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与自我服务劳动有许多项目是相互交叉的, 家务劳动包含自我服务因素, 是扩大范围的自我服务, 应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帮助家长整理房间, 洗刷灶具、餐具, 做饭, 买日用品等, 对高年级的学生应教会他们使用和维护家用电器, 掌握家用电器的简单工作原理。
3.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劳动, 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学校应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如:打扫美化公共环境、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好事、维护公共秩序、参加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劳动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4.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
简单的生产劳动包括对部分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简单的工艺制作、农业种植和饲养及基本的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应定期组织学生维修课桌椅、制作简易的教具, 利用美术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折纸、剪纸、泥塑、编织或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 通过从事这方面的劳动, 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把美术、自然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劳动过程, 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发展智力的能力。对农村的学生应让他们认识当地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常用农机具、家禽、家畜等,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种植、浇水、施肥、除虫及简单的农作物管理。
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热爱劳动的百岁老劳模 第4篇
他的长子、如今也是古稀老人的胡家富告诉笔者,1951年农村搞互助组时,胡立鼎就被乡亲们评上了当时的丹徒县劳动模范,原因是他卖力种田,什么辛苦他就干什么,干完了还去帮那些劳动力少、条件不好的人家,而且不讲报酬。胡家富至今还记得,那时候每到春耕农忙季节,父亲胡立鼎就整晚不在家。
如今在高资镇,老胡家颇为有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大家族共有七位兽医。胡立鼎的孙子胡邦团如今是高资镇兽医站的站长,他告诉笔者说,那时候是爷爷让爸爸去考兽医的,他说村里家家户户要养猪养鸡,兽医能用得上。爸爸1958年中专毕业,是老胡家的第一位兽医。从那时起,每个该考中专、大学的孩子,爷爷都动员他们学兽医。
不过,胡立鼎的大孙子胡邦成表示,爷爷并不是一个特别看重身份的人,“他那时让大家学兽医,更看重兽医能帮得上村里人,在我们农村有用。我爸爸后来由于政策回了农村,他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让他好好干兽医”。胡邦成说这话时有着自己的理解,因为当很多农村人纷纷奔向城市时,他选择了靠农业致富。先是养鱼,后来鱼塘多了就搞搞休闲垂钓,现在又搞起了农庄。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胡邦成已是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而当年,没有选择去城市打工的他,是获得爷爷的支持的。“那时候他常常来我的鱼塘看看,80多岁的人了,总也闲不住,总想帮我搭个手什么的。在他看来,土地、农业,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
在孙子们的眼中,爷爷胡立鼎是个闲不下来的人。胡邦团说,爷爷90来岁的时候,看见村里边边角角有点空地,他就拿了个小锄子去开荒,种上些蔬菜。他就觉得土地是一点也不能浪费的。
胡立鼎还是个热于助人的人。从刚解放时帮村里劳动力少的人家种地,到人民公社时帮村里盖生产队的工作用房,他都干在前面,无私无怨。邻居家盖房子,他去帮小工,还自己做了柜子、凳子送给人家。90多岁时,还经常编些农村人常用的竹器,免费送给乡邻们使用。
“早几年,我常被爷爷叫了去帮他砍竹子劈竹子,我说,爷爷你也90多岁了,要小心点。他说,我精神好着呢。”胡邦成说。
如今胡立鼎已是儿孙满堂,安享着幸福的晚年生活。老人一天要吃一斤米,每天一个鸡蛋,每隔一天吃些荤菜。除了一日三餐,每天夜里11点还要吃点夜宵,生活十分规律。“爷爷很爱干净,每天睡觉前要洗一洗。吃饭的时间也很准时。有一次,我爸爸看他床头闹钟旧了,就想给他换一个。才拿起来,爷爷就说话了,说他要定时,不然夜宵时间就乱了。”胡邦成说,过了一百岁后,爷爷把喝了一辈子的酒戒了,仅留下了打麻将这唯一的爱好。“爷爷喝酒不多,以前也就是一天最多一两。他90多岁的时候打麻将思路还很清晰,能抓别人的错牌,不过现在只能在一边看看了”。
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第5篇
大家好!
我是来自复兴中学的xxx,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我能代表复兴中学向大家做演讲,是我的荣幸。今年,我演讲的题目是《热爱劳动――不灭的品质》。
同学们,劳动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品质。劳动代表的努力,代表着付出,代表着收获,代表着安康爱劳动的人是几千年来最受欢迎的人。
劳动,辛勤的劳动,不但能使我受到尊重,也能使我们得到各种各样的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健身房既费钱又浪费时间,利用空暇时间适时的劳动,一则可以减少支出或者增加收入,二则使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比劳动更加快捷、实用、有效的健身方式呢?
有人说,如果身体是一棵小树,那么劳动就是一袋复合肥。我说,劳动是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当我们在一起劳动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共进。在这种环境下,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身体,谁不喜欢劳动?
劳动是社会进步的沃土,只要人人都有一种劳动最光荣的精神,社会才能快速的进步。
第一次五年计划时,油田工人王进喜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在身体受伤情况下,他依然带头冲入机井中,用身体搅拌泥浆,为大庆油田的成功开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人们的精神面貌铬上了一层金。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劳动看做是一种美德,而不劳动的人,经常被看做是懒惰的。不劳动,不懂得劳动的意义,不尊重劳动,就是对父母的不理解,就是对社会的不融入,就是一种不对的行为。
作为一名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时刻想着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让父母轻松一点;我们应该时刻想着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让老师省心一点;我们应该时刻想着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让同学开心一点。
亲爱的同学们,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一种不灭的优秀品质,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让我们劳动起来,成为一个具有不灭的优秀品质的人,成为一个新时代披荆斩棘的弄潮儿。
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第6篇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非常“传统”但却与我们“进步”息息相关的演讲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劳动,是我们自古以来生存的根本,也是我们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从原古至今,及时是学生和小孩,也必然存在着劳动的行为。那么,对于“劳动”的行为,各位都有什么样的认识呢?扫地、擦窗户、擦黑板没错,这些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劳动行为。但在此外,请大家看看窗外,想想在我们校园之外的地方,农民伯伯们辛苦的照顾农田,是劳动;建筑工人们一砖一瓦的建设了高楼大厦,是劳动;及时是哪些以脑力为主的科学家们,他们努力的实验和发现对人类有益的知识,这也同样是劳动!
劳动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它没有边界,没有约束,但他们都有这唯一的核心――创造!
父母努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老师们的努力劳动,为我们带来了知识,就算是我们如今在学校中的劳动,也一定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收获和帮助!这就是劳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桌椅板凳,到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些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无不出自劳动人民之手,无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而我们现在,又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到这里,我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利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一个朝气蓬勃,不断崛起的家园。思考的劳动者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画出了未来的蓝图。而体力的劳动者们,有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去将这些蓝图变为现实!各位,我们正处于一个积极的时代,一个热情的时代!劳动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我们去劳动,就能在这个社会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收获!
也许,一些同学还是认为劳动是辛苦的,是“不划算”的,但我相信,真正参与过劳动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体会过劳动,我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收获!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荣耀!劳动,在于动,而不在于犹豫。只要在劳动中真正的创造了积极的价值,那么谁也不能去否认你的创造,你的贡献!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劳动,一起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吧!
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第7篇
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天,大多数人放假休息,但是,在我们享受快乐休闲的时光时,有些人却仍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城市作着贡献。他们是谁?让我带你去看看吧!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出行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公交车。节日的马路上,你会看见一辆辆满载着乘客的公交车。可公交车自己不会跑,必须有人来驾驶,公交车司机就得在一个个站点间来回奔波,他们不辞辛苦地付出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放假了,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就会到外面去游玩、购物,街上的人自然就多了。人一多,车也会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马路上车辆排起了“长龙”。在有些狭窄的路段,甚至会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这时就需要交警来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有了他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工作才有了畅通的城市交通。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早晨,你一出门就会发现城市非常干净。原来,在凌晨四五点钟,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节日带来的香甜睡梦时,环卫工人就已起来给城市“刷牙、洗脸”。在人们尽兴游玩的时候,你可能不经意扔出一张餐巾纸、一个食品袋。这时,环卫工人就出现在你身边,将垃圾捡起。如果没有他们,垃圾就将成为景点的“主人”。他们起早贪黑地付出让城市环境更美好。
还有很多人在劳动节这天劳动着,如医生、保安、消防员
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 第8篇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工人运动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工人运动的主要目标就是争取“八小时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最早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1866年, 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提出了“八小时工作, 八小时自己支配, 八小时休息”的口号, 要求各国制定法律予以确认。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 美国国会被迫制定并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 资本家将这项法律视为一纸空文, 根本不予理睬, 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备受资本家的折磨。为了争取生存权利, 美国工人们决定将这场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1884年10月, 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 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 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同盟罢工, 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到了1886年5月1日, 全美两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 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各种肤色, 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
在芝加哥, 四万多名工人涌上街头。他们的要求并没有被政府和资本家答应, 芝加哥商业俱乐部购买了2000美元的枪支用于警戒对付这次罢工。5月3日, 芝加哥麦考米克收割机厂的罢工工人同警察发生了冲突, 警察未经预先警告就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 致使4名工人死亡, 15人重伤。5月4日, 为了抗议警察的暴行, 芝加哥工人组织了更大规模的抗议集会。在大会过程中, 一枚来历不明的炸弹爆炸, 炸死了7名警察, 4名工人。警察随之向群众开枪, 当场打死数人, 另有两百多人受伤, 数百人被捕。其中, 8名芝加哥工人领袖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交付法庭审判。经过无理审讯后, 判处7人绞刑, 另1人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尽管经过美国工人和其他在大会进行各国工人发起有力的抗议和营救, 但法庭仍然将4名工人领袖处以绞刑[1]。
美国工人大罢工和芝加哥血案, 震动了各国的无产阶级。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即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立法的斗争日, 定为国际工人群众的共同节日, 并规定每年5月1日, 各国工人群众都要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要求执政当局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90年成为第一个国际劳动节, 从此每逢5月1日各国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 以示庆祝。
二、中国早期的纪念活动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国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1918年由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主编的《劳动》杂志, 第二号上刊载了“不入支那人清梦之五月一日”和第三号劳动节专号, 第一次比较明确地向国人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内容及意义[2]。这一年, 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 一部分知识分子还向群众散发传单, 进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宣传工作。
1919年5月1日, 北京《晨报》创设专号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这是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在这天的《晨报》副刊上, 李大钊、高一涵、陈溥贤等多名学者发表了深入探讨五一国际劳动节历史起源和现实意义的文章, 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多家报纸纷纷转载, 使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李大钊在专号上发表了著名的《“五一节”杂感》一文, 文章深入浅出讲了五一节的来历, 认为五一节是“世界公认的惟一武器———‘直接行动’造成的日子”, 并指出, “我们中国今年今日注意这纪念日的人还少。可是明年以后的今日, 或者有些不同了, 或者大不同了”[3]。不久之后, 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工人阶级在运动中作为独立的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1920年, 在革命知识分子的推动下,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地参与到了纪念自己节日的行动。五一节这天, 《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号”, 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 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 详细记述了五一节的来历, 指出它是工人阶级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团结战斗的节日。李大钊指出五一运动不应该只是“三五文人的运动”, “纸面上的笔墨运动”, 而应该是“劳工阶级的运动”, “街市上的群众运动”[4]。李大钊还亲自领导了1920年北京五一节的纪念活动。
除北京外, 上海、广州、唐山、九江、汕头、漳州、哈尔滨等地工人、学生也举行了纪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的五一纪念, 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 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号召全国工人阶级一致团结, 来年五一, 再来表示工人阶级的“勇气和人格”[5]。这一年, 被认定为在中国举行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
三、中国共产党的五一纪念与宣传
中国共产党对五一节历来非常重视, 早期的引介和宣传工作, 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21年的五一节, 许多地方的纪念活动是在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编辑了《五月一日》和《我们的胜利》两种宣传小册子, 散发于各大城市, 其他报刊刊发了不少纪念文章。长沙的数千工人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游行示威, 提出了改善待遇、加强团结的口号。尤为突出的是, 邓中夏领导的长辛店工人的集会和游行。集会会场设于娘娘宫, 到会者除当地工人外, 还有天津保定的工人以及各界国民学校的学生和劳动补习学校的学生, 共一千多人。开始时由学生高唱《五一纪念歌》。大会还决议成立工会, 会后整编游行, 沿途高呼“劳工万岁”、“八小时工作”、“五一节万岁”等口号, 散发传单进行宣传。晚上由工人新剧团演出了以歌颂五四运动为内容的话剧《火烧赵家楼》。这次示威游行, 是中国空前未有的真正的工人群众的示威游行。大会产生的长辛店工会, 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最早的革命工会之一。
1921年7月, 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五一庆祝和纪念活动从此具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性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被紧密地团结起来。
1922年5月1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到会代表173人, 代表着12个城市、110多个工会、34万有组织的工人[6]145。代表中有共产党员, 也有国民党员、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无党派人士。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 通过《八小时工作制》、《罢工援助》、《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宣言》等决议案。大会决定, 在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前,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人组织的总通讯机关, 引导中国工人阶级走向全国团结的道路。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 五一节的纪念也从未间断。
抗日战争艰难岁月, 边区政府每年也都将五一作为最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为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 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的末期, 1948年五一前夕, 在人民解放军正在胜利反攻的时刻, 党中央发出了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 指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 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 “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 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 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 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 为着打倒蒋介石, 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7]。口号得到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的热烈拥护。
新中国成立后, 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中国也成为了国家的盛典和全国人民的伟大节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并规定这一天全国放假一日。从此以后, 每到五一庆祝时, 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 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 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 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五一节逐渐成为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盛大节日。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价值逐步走向多元化, 五一节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 从强调政治纪念劳动的节日开始演变为一个放松身心的假期。这一天人们的活动也日益多元化, 其中旅游、购物、交友、探亲等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方式, 放松和休闲成为人们在节日里追求的目标。节日本身便是对生活、历史、文化的反映, 由国际劳动节到五一假期, 从宣传劳动光荣到既宣传劳动光荣又放假休息身心, 印证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摘要:五一节作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中国人认识五一国际劳动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五一,劳动节,由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 1986 (5) .
[2]弹指.不入支那人清梦之五月一日[N].劳动.第一卷第二号, 1918-4-20.
[3]李大钊.“五一节” (May Day) 杂感[N].北京晨报.1919-5-1.
[4]李大钊.“五一节” (May Day) 运动史[N].新青年.第7卷第6号, 1920-5-1.
[5]上海工人宣言[N].上海民国日报[N].1920-5-3.
[6]姜廷玉.出席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代表人数订正[J].革命史资料.第9期,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五一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