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下观众厅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21

地下观众厅范文(精选3篇)

地下观众厅 第1篇

1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概念及常用形式

1.1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概念

气流组织是指为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对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以及舒适感等方面的要求,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的合理组织,是保证空气洁净度的重要手段。

1.2 气流组织方式的发展演变

早期剧场建筑由于技术落后以及规模较小的原因,均采用自然通风,即能满足基本需求。直到19世纪末,欧美歌剧院建筑开始设有暖风和通风设备,如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纽约城市歌剧院、麦迪逊广场均为机械式热风供暖方式,利用热风上升的特点,均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即在地坪下的静压箱出风,在顶部的平顶上排风。一直到20世纪出现了电影院,从地面送热风,吊顶回风的例子仍然很普遍。

1920年以后,剧场、电影院等开始装置完全供冷的设备(冷气),采用上送下排的送风方式,以至1940年代中期乃至现在大多数的剧院气流组织设计仍然以此形式为主。1930年前后,后部采用喷口送风的方法首次应用于电影院观众厅,从而简化了空调装置的系统[1]。

侧送下回的送、排风方式是在上送下回的基础上做的改良,座椅式送风方式也是对下送上排方式的有益补充。

1.3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常用形式分类

常见的气流组织方式大致分为:上送下回式、侧送下回式、后部喷口送风后部回风式、下送上回式4种基本类型。

上送下回式,以垂直向下的顶送为主,回风则采用均匀布置的地面回风口。侧送下回式,从观众厅两侧(高度3 m左右)水平方向的喷口送风,上部百叶回风。后部喷口送风式,利用密集排列的100 mm~150 mm的圆喷口从观众席后部向平台方向送风,回风口设在同一侧,使观众处于回流区。下送上回式,一般为地面或座椅送风,顶部回风。

2 影响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

2.1 剧场观众厅的空间特点对气流组织设计的影响

2.1.1 空间尺度的特点

1)剧场观众厅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高。

音乐厅/剧场高度一般为10 m~20 m,这是形成温度梯度的主要原因。

2)剧场观众厅的外墙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较大,可能达到1

m2/m2(地面),这就形成了外界界面对室内空间的自然对流影响较大,冬季易在观众厅四周造成下降冷气流,需在气流组织上加以解决。

2.1.2 观众主要活动区的特点

由于剧场建筑观众厅空间高度大,室内体积亦远比一般建筑大很多。人们主要活动区域在观众厅高大空间的底部观众席,气流组织就必须考虑使底部观众居留区域获得足够的舒适度,而对观众厅上部空间不作重点考虑。

2.1.3 使用特点

现代剧院建筑的多功能的使用要求,以及夏、冬季冷热风的转换的使用要求,均对空调设计的气流组织带来多环境的配置要求。

2.2 剧场观众厅空间的热负荷特性对气流组织设计的影响

剧场观众席部风的热负荷特征有以下特点:人员密度约达1.8人/m2,人发热负荷大,观众席的热湿比值近似人体在该条件下自身的发热热湿比。此外由于人多,新风负荷也随之增加。外墙虽大,但一般为无窗建筑,故夏季围护结构冷负荷并不大。同时剧场是一个封闭的具有一定蓄热性能的建筑物,运转是间歇性的,因而有较大的预热(或预冷)负荷[1]。如何保证在节能的前提下,最低消耗的保证冷、热负荷的供应,也必须成为气流组织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2.3 人类舒适性的生理需求对气流组织设计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亦日新月异,观赏文艺演出则势必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定人们对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剧院设计良好的空调系统以及选择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对为公众创造优美典雅的室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建筑空间的限定要素对气流组织设计的影响

剧场观众大厅内空间大、人员多、使用功能复杂、冷热负荷相差大,其空调系统的设计有着多样性和特殊性[4]。由于声学要求高,观众厅内的墙面装修及吊顶装修均作了声学处理,对风口的位置选择提出了要求,即避免设在声波的主反射面上,这为空调设计的气流组织带来了一定的限制[5]。为了统一剧院室内的整体空间效果,观众厅顶棚上常常交错布置风口和灯口,分布密集,使设备和装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如尺寸接近,装饰处理还可以得到简化,节约内装成本[2]。

3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3.1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方式的选择

针对不同规模的剧院建筑和人员停留情况,整体考虑的送风方式有下面的原则:对长时间停留且对舒适性要求高的场所,无论规模大小,都适宜采用顶棚喷口送风;对长时间停留但对舒适性要求不太高的场所,适宜采用顶棚喷口和横向喷口;对短时间停留的场所,则不适宜采用顶棚散流器和向上送风的方式[1]。

具体到剧院建筑来讲,基本上均采用低速风道全空气方式。从室内空气的分布来看,有稀释型和置换型。传统的上送下回方式属于稀释型,均匀的下送上回方式属于置换型。负荷强度大者建议采用置换方式。气流组织形式有上送下回、侧送下回、后部喷口送风、下送上回4种。在空调系统设计中,一般来说经常是几种气流组织方式综合应用;空间较大时,采用多个系统分区来保证场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3.2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方式的应用

上送下回式的典型应用实例有:北京人民大会堂,杭州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日本京都会馆,日本新国立剧场,德国席勒剧院,汉堡歌剧院,英国皇家宫廷剧院,英国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俄罗斯国立国家大剧院,荷兰鹿特丹多兰音乐厅,罗马尼亚大礼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侧送下回式的应用实例有:广州中山纪念堂,日本东京文化会馆,德国美因茨老歌剧院等;后部喷口送风式的应用实例有: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中国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等;下送上回式的典型应用实例有:上海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洛阳歌剧院,中国台湾大剧院、音乐厅,日本大阪府立国际会议场,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厅,科隆市立剧院,新柏林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柏林交响音乐厅,德国新议会大厦,奥地利维也纳城堡剧院等。

4 结语

气流组织设计在剧院建筑的空调设计中至关重要。气流组织设计主要受剧场观众厅的空间特性、热负荷特性、人类的热舒适性、建筑限定要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剧院空调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气流组织方式主要以上送下回式和下送上回式为主,并呈现从上送下回向下送上回发展的历史趋势。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也符合人们对空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生活现状以及能源有效利用的节能原则。

参考文献

[1]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荆其敏,张丽安.影剧场建筑设计图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利霞.自然置换通风的气流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31):174-175.

[4]姚江波.剧场建筑的空调设计探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9(12):121-122.

半球壳观众厅施工技术 第2篇

突尼斯青年之家工程是中国与突尼斯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建筑面积5231m2,占地总面积25000m2。观众厅是其主要部分,屋顶为半球壳(图6-3-1)。

半球壳设在标高11.45m的圆梁上,球心位于观众厅的中心线上。半球壳内径12m,壳厚从根部120mm开始逐步减少到60mm。壳顶距夹层顶板面净高约l9m。观众厅圆墙直径23mn。

第1章

主要施工方法

在高大空间上做半球壳,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内模必须圆,以便于造型,操作人员作业时须有安全感,上下方便;支架少占空间,不影响厅内其它专业施工;支架牢固,搭拆容易。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第1节

壳体内模铺设

内模铺设要控制半球壳经、纬两个方向斗经线方向采用曲弦轻钢桁架,曲弦用槽钢嵌方木制作。为减少轻钢桁架榀数,将间距拉大,中间加一简易木架,控制钢木架间距不大于1m,布置情况见图6-3-2。简易术架只由木横楞和木纵楞组成,横楞嵌在桁架曲弦节点焊好的短槽钢牛腿上,纵楞钉在横楞的中点上。

纬线方向采用弧形术条,弧形半径为球内半径减模板厚度;长度随钢木架间距,端部断面的厚度一致,间距约500mm。在纵楞上钉弧形木条时,需用弧形样板尺和木模调整。

模板用20mm厚红白松板,板宽不宜大于150mm,板长不小手3个板跨。安铺时,从下往上弯铺并钉牢。

第2节

轻钢桁架及支座

桁架为V形曲弦梁式简单椅架,斜放,高跨比为1/7。下端支座设在圈梁的钢牛腿上,上端支座设在中心架顶部的钢支盘上,构造见图6-3-3。轻钢椅架用塔吊安装就位。

第3节

钢支盘及中心架

钢支盘用来连接桁架和中心架并起传力作用。圆盘半径与桁架榀数相适应,盘下面加焊钢肋和套管。钢肋与桁架位置相配合,组成T形断面。套管位置和中心架钢管立杆位置一致。

中心架用Ф48×5.3mm钢管脚手搭设,分里、外排2个井架。里井架到顶与钢支盘连接,立杆根数根据半球壳施工荷载情况确定;外井架支承操作平台利用22个装饰吊球的钢梁网满铺脚手板构成。里、外井架间搭设马道。

第4节

半球壳造型

绑扎半球壳钢筋时,沿纬线方向每间隔1m用Ф6马凳筋点焊1根无保护层的Ф6筋。喷射混凝土时,应随喷射随用弧形样板尺靠紧Ф6筋刮弧造型。

建筑面层用弧形样板尺先冲筋后造型。

第2章

质量控制

中心架应与标高11.45m平台的大梁支架同时搭设,以防止中心架转动。搭设时须先搭外井架,以外井架控制里井架立杆的位置。

为防止椅架在运输中变形,加工时应分成2节。安装前在平地上放线,按线连成整体。就位时上下端支座垫木模,以利落架拆模,下端支座因压力大需垫钢板。

弧形木钉完后,利用弧形样板尺进行检查。

喷射混凝土时,喷束分散厚度应均匀、不下坠。

地下观众厅 第3篇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得到快速发展, 各种娱乐设施也有了很大提高, 影院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截止到2013年9月底, 丽水市区的影院有5家。影院一般建在人流密集周围环境复杂的地方, 如丽水西城广场时代电影大世界、丽水兴鑫时代影城、北京的紫光影城等, 相对于普通电影院来讲, 多厅影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多厅影院整体更趋向于娱乐化、影片题材数量等有很大的优势、放映时间不受控制、符合现代人的享受需求、方便管理以及能更好的吸引人气等, 但是多厅影院由于本身的性质, 导致在放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 对观众厅背景噪声控制和声学处理做出一些探讨。

2 观众厅背景噪声的控制

目前影院的噪音主要是放映机房的机械噪声、还音设备的电噪声、外面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等。消除噪音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消除噪音源, 但这个工程较庞大, 不太可能实现,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用吸音材料以及建筑设计等。

就目前多厅影院现状而言, 很多方面限制了隔墙的隔音处理。多厅影院建筑的重点难点之一是观众厅背景噪音控制, 它直接影响应援声学性能的好坏。在《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标准》中在建筑方面有明显规定, 如:各测点声压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大于3d B小于6d B, 需要开启放映机、空调及电声系统的设备测能进行稳态噪音测量, 稳态噪音测量只应小于NC25噪音评价曲线, 相邻的电影厅隔音应大于60d BC小于70d BC, 同时还要增加隔音状况测试等, 下面具体讲述几方面观众厅背景噪声的控制。

2.1 围护结构噪音控制

在影院选址时期, 一定提前就要考虑到噪音问题, 尽量远离闹市区, 票房、休息区等相互独立, 远离观众厅, 尽量减少影厅相邻, 必要时调整平面布置, 使观众厅远离噪声源。相邻影厅间要隔段距离, 从技术上降低噪音的影响, 围护结构如:观众厅的外墙、地面、顶、门等要进行隔声处理, 使外界噪声不传入影厅, 影厅内的声音也不干扰外界环境。隔墙占围护结构的绝大部分, 因此在对噪音控制时, 应重点考虑, 影厅之间隔墙的声学处理是避免放映时相互串音的关键, 一般隔墙采用双层墙的做法, 要求有65d B以上的隔声量, 尽量减少管线穿墙, 避免相邻影厅间的共用墙上装音箱, 严禁隔墙上开孔。墙壁要能够具有65 d B以上的隔声量, 因此影厅间隔墙的声学处理是避免放映时相互串音的关键, 一般隔墙采用双层墙的做法, 尽量减少管线穿墙, 避免相邻影厅间的共用墙上装音箱, 严禁隔墙上开孔。为更好的进行噪音控制, 吊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吸声材料, 如影院若是在建筑物的顶层, 就需要防止外界的如落雨声对观众厅的干扰, 若是位于楼层中间, 就需要考虑增设隔声吊定, 铺设吸声材料。因为观众厅的门需要经常性的开关, 因此通常是比较轻质的门, 观众厅的门既要符合防火要求也要符合隔声要求, 有条件的影院可采用两道门做成声闸的形式, 也可用在门框上挂厚重有弹性门帘的办法, 解决了门被打开时隔声的问题, 又避免开门引起噪音。

2.2 空调系统隔音设计

很多时候空调噪音会严重导致观众厅背景噪音超标, 若是布置不合理, 还会产生串声, 因此对空调系统隔音设计一定要重视起来。为避免串声的发生,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影厅都有自己独自的空调系统, 若是在建筑时, 多个影厅需要共用一个空调系统, 为避免串声, 各影厅必须有独立的送、回风管路, 不宜各影厅空调管路串接。为防止产生气流噪声应控制各部分风速, 为避免急剧转弯和速度回升所引起涡流产生噪声, 空调风口风速应控制在1~2m/s以下, 支管风速应小于3m/s, 主管风速≦5m/s。

3 观众厅的声学处理

为更好的还原电影音效, 一定要避免观众席处产生强的反射音。轻的反射音会严重影响观众的视觉听觉感受。对于吊顶以及侧墙面的声学处理, 为避免产生不利的反射音, 布局要合理, 材料选取及建筑构造也要符合声学原理。为避免频段吸收不够的现象吸声材料与吸声建筑构造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是的混合频段符合设计要求。在对观众厅进行设计时, 若是观众听的后墙这对着主扬声器, 并且离得较远, 在放映时, 就很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回音, 同时对其他地区还会产生很强的反射音, 因此, 观众听的后墙可适当倾斜一定角度, 也可以做成一个比较强的吸声墙壁。为避免扬声器发音不收反射银的影响, 影幕的后墙、两侧墙等都是布置吸声材料的重点位置, 墙体一定要做成强吸声面。一般体积比较小的影厅, 都是采用软包座椅, 本身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吸声量, 所以不用设计大面积的侧墙反射面, 吸声材料在符合设计标准的前提下, 也可选取中低频吸声材料, 以降低工程投资。

4 影厅隔音存在的问题

在影厅营业室, 很多时候, 隔声门的实际隔声效果达不到要求, 主要是因为一些影院隔声门施工不合格或选用材料的隔声量不满足要求, 这是影厅之间串声的问题之一。邻厅隔墙的实际隔声效果很难达到《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标准》中的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隔墙材料多为轻质砖和空心砖, 很难满足隔声的设计;观众厅在设计时有些不太合理, 导致了高频混响时间过短, 低频混响时间却是过长;一些影院的投资者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影响, 这也是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结语

在影院设计、建设、装修过程中, 观众厅的室内装修既要满足美观大方, 还应充分考虑到噪音的影响以及声学的处理, 做好观众厅背景噪声控制和声学处理, 真实地还原立体声电影特制的多声道音响效果,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些神学处理以及噪音控制方法, 希望能为影院设计者带来帮助。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影院的设备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本文以在丽水市区已经建成的几家影院观众厅的隔音措施为研究案例, 探讨了背景噪声控制方法和声学处理方法以及声音处理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观众厅,噪音处理,声学处理,问题现状

参考文献

[1]沈建国.论影院背景噪音及其控制[J].影院建设, 2000, 09.

地下观众厅范文

地下观众厅范文(精选3篇)地下观众厅 第1篇1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概念及常用形式1.1 剧场观众厅气流组织概念气流组织是指为满足空气调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