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21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精选6篇)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 第1篇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3篇

引导语: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篇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梯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梯的事故也在频繁的发生,该如何办啊?

一、电梯事故特点

1、电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较多,伤亡者中电梯操作人员和电梯维修保养工占比例大。

2、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二、电梯事故发生原因

1、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

2、电梯门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容易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3、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

4、其他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三、电梯事故应急措施

1、电梯运行中因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乘客被困轿厢内时,应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剪切”、“坠井”等事故。

2、为解救被困的乘客,应由维修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盘车时应缎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要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渐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3、电梯运行中因机械和电气故障出现冲顶或蹲底时,工作人员应要求轿厢乘客保持镇定,远离轿门,拨打求救电话或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4、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5、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时,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地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篇2

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是特种设备—电梯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具体制度与操作规程按《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制定以下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一、紧急电话服务:在轿厢内使用电梯报警设置报警,或与梯外维修人员用电话报警方式进行紧急救援。

二、在接到救援信息后,维修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第一事故现场进行安全救援,确保乘客平安走出轿厢外。

三、因突然停电造成电梯停梯的措施:

(一)启动备用电源,自动行驶到平层区域,自动开门放出乘客。

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监测电梯运行情况。

(二)若不启动备用电源,则立即由专业人员进行人工手动操作,解救被困人员。

四、因电梯故障停梯措施:

(一)因突然故障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工作人员首先做到安慰乘客,不要惊慌,更不要强行扒开轿门和敲打轿壁;

应以“请谅解”、“对不起”、“请稍候”等安慰语言安慰乘客,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端。

(二)同时告诉乘客不要倚靠轿壁、门,不要在轿内挑起事端。

(三)必须听从应急救援人员的统一指挥。

(四)立即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通过轿内对讲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以了解现场情况,同时通过监控中心可以缓解被困人员的紧张情绪。

(五)立即切断该电梯电源,同时马上赶到现场打开电梯轿门救出被困人员。

(六)如果电梯停在上下二层中间,无法将人救出,立即派专业人员赶到电梯机房进行手动盘车,盘车时必须两人进行,在操作前必须切断主电源开关,然后一人操作制动器,并随时监控电梯上、下运行情况,另一人观察电引钢丝绳上的层楼标记就层,使制动器复位,停止盘车,但盘车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溜车。

然后用钥匙打开厅门,协助乘客离开轿厢,关上厅轿门做好现场保护。

(七)将人救出后,立即将该电梯停运,安排专业维保人员检修。

注意:当确实发现有人被困在电梯中,应该在电梯维修公司及受权处理此事的人的协助下进行。

五、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教学综合楼内或电梯间发生火灾时应立即中止电梯运行,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扑救并报警,迅速通知上级领导和拨打紧急内部电话报告消防中控,必要时和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告知火灾位置,火势情况,有无困人等等。

(二)立即启动“消防按钮”使电梯以最快速度进入消防状态返回基站,不能再次启用电梯,并组织疏散乘客尽快离开事故现场,走就近的安全通道安全撤离。

(三)井道与轿厢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疏导乘客立即撤离,切断总电源,并立即用灭火器进行现场扑救。

六、发生漏水时的措施:

(一)若因教学综合楼内水管发生破裂或井道渗水、漏水应急时将电梯控制于跑水楼层的上二层并立即断电停梯。

(二)电梯底坑、井道、机房跑水时应立即停梯切断总电源防止短路及触电事故。

(三)对跑水后的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水气排出,电气元件干燥后并测量电气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对计算机控制的电梯需检查控制系统,以免烧坏线路板。

(四)在对电梯进行处理前,对现场状况进行拍照,以备查阅。

(五)电梯恢复正常后,对电梯造成故障或损失的处理办法和措施等应记录清楚并存入档案以备查阅。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篇3

本单位电梯应急救援小组通讯电话

办公室值班电话:xxxx

电梯安全员: xxx 手机号

接到救援信息后3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营救。

因停电、故障造成电梯停梯时的措施

电梯运行过程中,因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梯,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维修人员应安慰乘客安静等待,等待救援,乘客不要擅自扒开轿厢和厅门,以免发生坠落危险。为解救困乘客,应由维修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在解困之前,主管、维修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1.当物业办公室或工程部维修值班室保安消防监控室接到报警后,应同时记录接报时间。确定被困人所在轿厢部位,紧急通知电梯工在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营救。

2.保安监控室接应用电梯对讲机了解发生电梯困人地点、被困人数、人员情况以及电梯所在楼层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消防中控室利用电梯轿箱紧急呼叫电话,抚慰乘客,消除恐慌。同时告知被困人员正在采取营救措施。并告之乘客为确保其安全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扒轿箱门强行离开轿厢。

3.不要倚靠轿门,不要在轿内吸烟、吵闹;必须听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4.当电梯遇有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情况(如:失火、跑水、困人、停电等一切危及人身安全和电梯设备安全的事故)时,应及时通知安保部门,并上报部门经理,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和降低财产损失。具体要求如下:

1)在维修电梯人员营救未到之前,值班电工应关闭电梯主电源,防止电梯电气设备控制程序发生问题意外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以免除被困人员的过度紧张情绪。

2)电梯工首先应弄清电梯轿厢的位置,并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营救方法。当电梯停在距厅门较远位置时,电梯保养人员应用电梯专用盘车手轮把电梯轿箱摇放到附近厅门位置,把乘客营救出来。在营救期间要有专人与轿厢内被困人员联系,了解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如被困人员因情绪紧张所致发生疾病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请医生前来做急救处理。

3)当电梯轿箱高出厅门较远层段时,应在电梯机房利用盘车手伦向相反的方向盘动电梯到平层部位。盘车时要由2个人操作,应用对讲机互相联系。若轿箱在底层距厅门较远时利用释放杆向下翘动电梯制动装置铁心顶杆使轿箱向上移动到该楼层厅门部位,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轿箱门放出乘客。乘客安全撤离轿厢后,应立即向乘客赔礼道歉,了解乘客身体及相关情况,并将相关情况上报公司领导。

4)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救援,并及时汇报主管经理做出其他营救处理方案。

5.被困者救出后,电梯维修公司人员应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并做好事故处理记录。

6.保安部或当班领导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保安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通知电梯工时间和到电梯工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身体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名称。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 第2篇

一、紧急电话服务:在轿厢内使用电梯报警设置报警,或与梯外维修人员用电话报警方式进行紧急救援。

二、在接到救援信息后,维修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第一事故现场进行安全救援,确保乘客平安走出轿厢外。

三、因突然停电造成电梯停梯的措施:

(一)启动备用电源,自动行驶到平层区域,自动开门放出乘客。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监测电梯运行情况。

(二)若不启动备用电源,则立即由专业人员进行人工手动操作,解救被困人员。

四、因电梯故障停梯措施:

(一)因突然故障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工作人员首先做到安慰乘客,不要惊慌,更不要强行扒开轿门和敲打轿壁;应以“请谅解” 、“对不起”、“请稍候”等安慰语言安慰乘客,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端。

(二)同时告诉乘客不要倚靠轿壁、门,不要在轿内挑起事端。

(三)必须听从应急救援人员的统一指挥。

(四)立即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通过轿内对讲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以了解现场情况,同时通过监控中心可以缓解被困人员的紧张情绪。

(五)立即切断该电梯电源,同时马上赶到现场打开电梯轿门救出被困人员。

(六)如果电梯停在上下二层中间,无法将人救出,立即派专业人员赶到电梯机房进行手动盘车,盘车时必须两人进行,在操作前必须切断主电源开关,然后一人操作制动器,并随时监控电梯上、下运行情况,另一人观察电引钢丝绳上的层楼标记就层,使制动器复位,停止盘车,但盘车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溜车。然后用钥匙打开厅门,协助乘客离开轿厢,关上厅轿门做好现场保护。

(七)将人救出后,立即将该电梯停运,安排专业维保人员检修。

注意:当确实发现有人被困在电梯中,应该在电梯维修公司及受权处理此事的人的协助下进行。

五、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教学综合楼内或电梯间发生火灾时应立即中止电梯运行,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扑救并报警,迅速通知上级领导和拨打紧急内部电话报告消防中控,必要时和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告知火灾位置,火势情况,有无困人等等。

(二)立即启动“消防按钮”使电梯以最快速度进入消防状态返回基站,不能再次启用电梯,并组织疏散乘客尽快离开事故现场,走就近的安全通道安全撤离。

(三)井道与轿厢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疏导乘客立即撤离,切断总电源,并立即用灭火器进行现场扑救。

六、发生漏水时的措施:

(一)若因教学综合楼内水管发生破裂或井道渗水、漏水应急时将电梯控制于跑水楼层的上二层并立即断电停梯。

(二)电梯底坑、井道、机房跑水时应立即停梯切断总电源防止短路及触电事故。

(三)对跑水后的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水气排出,电气元件干燥后并测量电气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对计算机控制的电梯需检查控制系统,以免烧坏线路板。

(四)在对电梯进行处理前,对现场状况进行拍照,以备查阅。

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 第3篇

关键词:事故,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安全, 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事故是指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人员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 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 (踏步) , 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 包括载人 (货)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涉及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 (电梯) 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会发生事故隐患甚至事故发生。事实上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 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 系统分析电梯使用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 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电梯使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中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地事故归类如下: (1) 剪切; (2) 挤压; (3) 坠落; (4) 撞击; (5) 被困; (6) 火灾; (7) 电击; (8) 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 (1) 机械损伤; (2) 磨损; (3) 锈蚀。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 (W.H.Heinrich) 于1931年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 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 (1) 遗传及社会环境; (2) 人的缺点;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 事故; (5) 伤害。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 一颗骨牌被碰倒了, 则将发生连锁反应, 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 则连锁被破坏, 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 上述五个因素中 (1) 和 (2) 是很难克服的, 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部电梯的使用、维护保养, 日常管理都离不开人的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如下。

(1) 电梯使用者的不规范行为

统计全国近几年发生的电梯使用事故可以发现, 因为电梯者缺乏安全意识, 使用中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占了绝大多数。

乘客在电梯轿厢内打闹、随意敲击按钮、依靠轿门、强行扒门都会之间导致电梯运行故障, 安全保护装置动作, 致使乘客被困与轿厢内。在被困后在轿厢内采取过激行动, 拍打轿门, 企图强行扒开轿门, 或从轿顶的安全窗逃生。其实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帮助, 独自逃生十分危险。

电梯层、轿门正在关闭时, 乘客请勿为了担心不能及时进出轿厢而用手、脚等直接阻止关门动作, 也会使门系统发生故障造成严重后果。

乘客随意向电梯地坎内丢扔烟头、纸削等异物, 也会影响层、轿门的启闭, 触发井道内的安全保护装置动作。

乘客因候梯时间过长不停敲击呼梯按钮, 按动消防按钮, 用力拍打层门等行为都会使电梯发生故障。

电梯满载情况下强行进入, 小孩没有大人陪同独自乘坐电梯等行为都会引发危险。

(2) 电梯操作工、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无证操作、违章操作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现实当中, 很多电梯使用单位, 像物业公司直接聘用无证的电梯工操作电梯。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指使无证的新人对电梯进行日常保养。这些行为表面上节省了一定资金, 但是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些没有经验, 有没有进过系统安全培训的人员根本无法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

已经取得电梯相应操作证书的人员, 在操作电梯、维修保养电梯中根据个人喜好不能按照相关规程随意操作, 如不穿戴好防护用品, 如工作服、安全帽等, 或者不按照用电规定随意接电。这些不安全行为会产生安全隐患, 导致事故发生。

(3) 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制度缺陷

电梯使用单位不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电梯使用单位至少应建立包含一下内容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三角钥匙管理制度;电梯操作人员守则;应急救援措施;定期检验与日常保养。

由于一些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的认识模糊, 把电梯当作普通设备对待, 不能建立有效健全的安全使用制度, 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3 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电梯事故

物 (电梯) 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引发电梯事故的因素。电梯的安全性能除了依靠直接的安全技术措施外, 还具有多种电气、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主要有层门门锁、行程限位、电气安全回路、限速器-安全钳等。相应的不安全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门系统安全装置接触不良, 层门门锁机械锁紧装置锁紧不到位, 验证锁紧的电气装置失效或被人为短接, 电梯在开门情况下可以继续运行。

接触器接触不良, 造成接触器不能正常吸合断开是电梯运行不正常。

电梯电气安全回路被短接, 失去保护作用。

限速器-安全钳存在故障在电梯失速时不等动作, 使电梯不能停止运行。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损坏, 电梯超载可以继续运行。

电梯机械部分故障, 如电机转动异常, 过热, 润滑不良;导轨垂直度偏差超标;电梯平衡系数与标准要求偏差过大;电梯层门、轿门安装不到位;制动器扎瓦磨损严重等等。

4 事故防范

根据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原理,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 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电梯使用单位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电梯使用单位必须认识到对电梯管理的义务和责任, 从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高度履行自己的职责, 建立健全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电梯安全事故。

(2) 规范电梯操作工、维修保养人员的作业行为。电梯操作工、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才可以上岗工作。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不违章操作。

(3) 通过安全宣传, 电梯内张贴安全警示内容等手段规范乘客的安全使用行为。因为大部分故障是乘客不正确使用产生的, 这项措施尤为必要。在乘客都遵守电梯的使用规定的前提下, 可以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4) 保证电梯的无故障运行。电梯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加强电梯的定期检验要求, 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消除设备缺陷, 对不符合要求的电梯部件、电路及时维修, 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问责“电梯事故” 第4篇

事故回放

自去年北京地铁电梯事故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全国奥的斯电梯事故发生了17起,已经造成1人死亡,65人受伤。其中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手扶电梯事故最为严重,事故造成一名13岁男童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市对在用奥的斯电梯进行了全面排查。调查显示,北京西站东、西过街天桥使用的8部扶梯均为奥的斯电梯,全部’被北京市质监局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并建议更换。此后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此前发布了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显示,8部奥的斯电梯将被拆除回收。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故展开调查。2011年11月25日,“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调查工作结案。调查组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扶梯从双主机到单主机的设计变更,未进行动载荷设计核算,构成设计缺陷。在扶梯运行过程中,驱动主机固定螺栓发生断裂,造成主机倾覆,驱动链条脱落,梯级失去上行动力逆向下滑,辅助制动器开关未正常启动。

调查组表示,扶梯制造单位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由于未能及时发放有关技术文件,对本次事故负有次要责任。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将对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和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处以20万、20万和10万元罚款。同时事故调查组表示,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事故扶梯日常维保的人员,将被吊销作业许可证。涉嫌触及刑律的两名事故责任人,建议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解读

我国现行的电梯生产质量标准是根据欧洲国家1995年的生产标准改进并制定的。电梯在我国被列为特种设备。为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8月8日颁布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对电梯生产厂家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依据《产品质量法》,质监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其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其二是质量监管部门的抽查。其中后一种是监督检查制度中最重要方式。目前的监管方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二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岫山律师表示,“法律规定不可谓不全,即使有一定的不足,目前电梯领域出现的安全问题也大多不是因为法律存在漏洞而造成的,而主要是对法律规定落实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履行职责,杜绝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首先,北京的法律工作者梁先生对三家企业的处罚金额发出了质疑。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法律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从处罚金额来看,此次事故被定性为一般事故。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一部分规定,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这次事件造成一名13岁男童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一次性造成了43人的生命面临威胁,三个企业共计50万的罚款显然过轻。同时梁先生指出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企业的处罚力度过轻,这三家公司均由美国西子奥的斯电梯控股,50万对于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四家电梯合资公司的外资企业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在欧美等国,出现事故造成人身伤亡,会面临巨额罚款,甚至会使一个企业面临破产危机,例如英国波特斯巴火车事故,造成七人死亡,铁路公司被罚300万英镑,赔款金额达到几百万人民币,并且要解决伤残者后期所有的治疗和养老问题。针对这一说法,也有法律界律师对此有不同看法,岳成律师事务所岳灿山律师表示,违法成本如果过低,事后的处罚确实难以起到惩戒的作用。但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与国外不同,我国的行政处罚有着严格的法定处罚范围,所以具体的行政管理部门只能在法定范围内依据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罚。而处罚的法定范围属于立法范畴,并非基层行政管理部门能够改变。第二,处罚与赔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处罚是一种罚则,属于行政管理行为,赔偿是对损失的填补,是民事法律行为。国外的赔偿金额比较高与其生活标准较高有直接关系,而我国的民事赔偿较低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标准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法院支持的精神损失赔偿金一般较低,而国外的精神损害等非物质损害赔偿的金额相对较高,所以赔偿国内外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处罚和赔偿范围的扩大和金额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具体多少比较合适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论证,也需要和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目前整体的趋势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此次事故中遇难男孩的父亲吴从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已和地铁方面就赔偿事宜展开协商,家属要求赔偿120万元。京港地铁公司提出一次性支付70万元,事故发生后,法律界人士建议采取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岫山律师称,如果协商意见达成一致,此案就画上了句号,如果没有,建议尽决走入法律程序,以此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民事赔偿的法律步骤为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判决,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在事故赔偿责任中,赔偿的金额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

nlc202309010700

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此事故造成吴从林儿子死亡,女儿重伤,要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方进行法律诉讼。

案件启示

一直以来,中国百姓对进口电梯和中外合资的电梯企业信赖有加,在中国本土电梯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指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近几年中国的电梯产量持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在电梯出口方面,近几年平均每年出口电梯约为4万台,相当于除中国外全球最大电梯生产国家一年的产量。日资、‘美资和中日、中美合资企业占中国市场50%左右的市场份额,欧洲企业和中欧合资企业占25%,本土企业占剩余的25%。由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世界知名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所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电梯企业竞争的核心。岳屾山律师同时指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在质量上并不比本土企业好很多,因为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产品是按照中国的电梯生产标准进行生产。除了在生产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之外,电梯作为特种设备,需要很周到的后期维护,电梯生产商和销售商在电梯质量保证期内负责电梯的运营和维护,后期是由采购方或者使用方通过招标的方式寻找电梯维护公司,对电梯进行后期的维护和运行。在北京地铁事故中,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承担主要责任也是必然,因为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只要公司负责人能够在检测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之中,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而负责日常维护的个人在这场事故中的确涉嫌触及刑律了,对这两名事故责任人应当让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为戒。

据了解,与多数地铁公司“裸奔”不同,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唯一一条投保了公众责任险的地铁。4号线公众责任险由太平洋产险牵头,太平洋产险和人保财险共同承保。按照合同规定,地铁4号线在运营过程中,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这样看来,这次意外事故理应由太平洋产险和人保财险共同负责赔付。目前两家保险公司并没有对次事故发表任何声明。许多专家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规定,把电梯等特种设备列入必须的公众责任险中,以此方便事故受害方接受经济赔偿。

我国责任事故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平均每年的电梯事故为40起,许多正在运行的电梯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安装的,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使用频率高、设备的老化和后期维护跟不上,导致近几年电梯安全事故频发。梁先生指出,首先,对全国电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是必要的,纵观整个事件,此类悲剧的上演与企业、社会、行政部门有直接的关系;其次,这一连串的奥的斯电梯事故对外资电梯企业是个不小的打击,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宽容的,奥的斯公司要想很快地恢复社会对其的信任度,必须做出实际行动,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应该保障后期的电梯维护,同时在民事赔偿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是一封简单的道歉信就可以的;第三,采购方在进行产品购买投标时,应该更注重厂家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后期维护服务,不要为了减少成本而让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第四,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电梯行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让生产厂家无漏洞可钻;第五,产品维护方要彻底负起质量检测责任,将事故扼杀在萌芽里。同时,社会宣传部门应加大力度,宣传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让老百姓增强安全意识,在面对此类危险时,学会采取应急措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伤害。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此类悲剧才能不再发生。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5篇

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公司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电梯安装现场或维修保养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一)电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四)其它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指挥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四)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抢救现场物资;

(3)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接到报告后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

110、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物业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指挥长不在时,由副指挥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公司每年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指挥长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指挥长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指挥长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九、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一)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公司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处分。对扰乱、妨碍抢险救援的人员,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其它事项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一、目的:

当正在运行的电梯出现事故时,为达到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或降低人员重大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二、使用范围:

本处理程序适用于本单位电梯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事件。

三、职责:

1、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保安人员、中控室人员共同负责电梯事故应急处理。

2、单位内安全管理负责人带领当班保安、安全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执行本应急方案。

四、程序:

1、本单位电梯一旦发生事故,首先确定电梯事故分类:按破坏程度等作出正确判断;处理时要镇静,不要盲目操作,按事故分类有针对性进行事故紧急处理。

2、值班人员应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科学工艺措施、技术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3、通知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通知相关负责人和职工到位。

4、组织专门队伍抢救受伤人员,通知医疗单位做好救治工作。

5、调集车辆、通讯工具、抢救器材。

6、组织人员成立抢险救灾专业队。

7、加强现场警戒和保卫工作。

8、采取妥善措施,保护好文件档案、技术资料、操作记录和数据,计算机数据和资料,仪器仪表数据,控制室记录,其他声像记录等资料。

9、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记录,并迅速向所属街道(镇)安全办公室及所属上级单位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

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单位电梯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一)电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

组长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总指挥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四)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本单位的xx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八、其它事项

(一)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

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制定学校电梯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凡遇电梯故障,电梯管理员首先即刻通知单位负责人及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或救援人员可根据不同情况,设法先行释放被困乘客。

(一)电梯困人的救援程序:

1、救援人员可通过对讲机,或手机喊话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务必请乘客保持镇静,静心等待救援,被困乘客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如果轿厢门处在半开闭状态,救援人员应设法将轿厢门完全关闭,以防不测。

2、准确判断轿厢位置,做好援救准备。应根据楼层指示灯、PC显示、选层器横杆或打开门判断轿厢所在位置,然后设法援救乘客。

3、救援步骤:

3.1轿厢停于接近电梯口的位置时的援救步骤:

①关闭机房电源开关;

②用专门锁钥匙开启外门;

③在轿厢顶用人力慢慢开启轿门;

④协助乘客离开轿厢;

⑤重新关好厅门。

3.2轿厢远离电梯口时的援救步骤:

①进入机房,关闭该故障电位的电源开关;

②拆除电机尾轴端盖,按上旋柄座及旋柄;

③救援人员用力把住旋柄,另一救援人员手持制动释放杆,轻轻撬开制动,注意观察平面标志,使轿厢逐步移动最接近厅门(0.5M)为止;

④当确认刹车制动无误时,放开盘车手轮,然后按3.1中所列方法救援。

4、遇到其它复杂情况时,应请电梯公司帮助救援。

5、援救结束时,电梯管理人员须填写援救记录并存档,以积累救援经验。

(二)发生火灾时的处置办法:

1、当楼层发生火灾时,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设法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电梯运行到基站后,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并用电话通知学院领导,同时拨打电话119。

2、井道或轿厢内着火时,应立即停梯并疏导乘客离开,切断电源后用干粉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灭火;并用电话通知院领导;若火势猛应即刻拨打119电话报警,以便保证大楼内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三)电梯遭到水浸时的处置办法:

1、坑道遭水浸时,应将电梯停于二层以上;

2、楼层发生水淹时,应将电梯停于水淹的上一层,然后断开电源总开关并立即组织人员堵水源,水源堵住后进行除湿处理,如热风吹干等。

3、最后经技术测试,当达到标准后,即可试梯。试梯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四)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

电梯发生异常情况,乘客须冷静,保持清醒头脑,以便寻求较为安全的解决方案。

(五)如遇人员伤害事故,除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

电梯事故防范预案(精选6篇)电梯事故防范预案 第1篇电梯事故应急预案范文3篇引导语: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