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21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精选7篇)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1篇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策划与设计是相关的两个系统,它们是维系楼盘是否能成功的关键。策划确定了楼盘的定位和营销,是“造势”的“源”,设计确定了楼盘的品质与个性,是“入实”的“根”。“造势”和“入实”只有紧密融合,才能形成楼盘的本色和本质的发挥。策划与设计之间脱离,就会造成产品虚夸,令消费者厌恶;策划与设计默契而紧密结合,就会强化产品的特质。当然这种产品的特质正是开发商和设计师所给予的。

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是向市场投入有效的供给。今天,我们不但要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所独有的居住特色,也要分析市场的营销所带来的种种效应。从居住的角度去改变策划和创意,也要从理念创新入手挖掘设计价值。

中国居住区有5大特色:高密度控制下的居住环境;相对封闭的大区域型管理;多空间的集合式住宅群体;多种交往空间的相互渗透;配套建设具有政府行为。

楼盘聚集区的“交错吻合效应”

城市的成长形态主要有三种:原有城市部分的改造或增建如危改和搬迁聚集区;在原有城市基础上的扩大如城市边缘(郊区)的聚集区;建设新城如卫星城聚集区。

住宅建设普遍分布于上述三种“成长形态”之中,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居住特点,它会反映出地域的历史、文脉、生活甚至是人文的情感。详细地分析这些要素是策划的前提,其中市场需求和整个区域楼盘的实际销售情况是需要重点分析的要素。换一句话讲,就是分析市场的效应,看这个市场形成的是“同质吻合效应”,还是形成了“交错吻合效应”。

同质吻合效应

所谓吻合是指聚集区的总体价格与需求阶层相匹配,所谓同质是指聚集区的楼盘之间缺少差异、水平接近。“同质吻合”所产生的营销效应一般是整体性的,即整体的价格上扬和下调,大部分是在平稳状态中销售。有些则走入不进不退的胶着状态,市场走势缺乏活力。“同质吻合效应”在“平均价格与户型分析坐标图”中呈一条较平缓的直线。

交错吻合效应

交错吻合效应是非同质楼盘聚集区所产生的效应,在“平均价格和户型分析坐标图”中呈一条高低交错变化的直线,这种吻合效应往往会激发区域性住宅销售的活力。当今楼盘的品质在不断提升,楼盘之间的差异很难拉开。要想“拉开距离”,策划创意和设计整合必须同时关注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质量,关注成本的投入和产出。开发商应该围绕策划与设计这个“前期中心”,利用“外脑”的智慧和实力创出楼盘的特色。

“交错吻合效应”的关键是形成“交错取胜”的局面,其实能在市场取胜的楼盘无非有三种:不战而胜的楼盘;以进取胜的楼盘;以退取胜的楼盘。分析这三种楼盘取胜的经验,会告诉我们:策划创意和设计整合所带来的销售路数的改变,首先是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的改变。

思维方式的拓展

“不战而胜”的楼盘——递进思维

不战而胜的楼盘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如位置好、环境优、人气旺、商机大,要寻找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递进式思维是最容易获得突破的。如北京现代城的SOHO概念,因商圈而引入家庭办公。

“以进取胜”的楼盘——正向思维

“别无我有”形成产品的特质。如其他楼盘外墙内保温,自身楼盘外墙外保温;其他楼盘用单层玻璃,自身楼盘用双层玻璃;其他楼盘户型双向不通风,自身楼盘户型双向通风;其他楼盘出售毛坯房,自身楼盘出售装修房;其他楼盘6层不安电梯,自身楼盘6层装电梯。

以进取胜的楼盘,在策划思维方式上属正向思维,是大多开发商所采纳的,对于设计而言,就会产生“均好性”的设计理念。

“以退取胜”的楼盘——反向思维

不随波逐流,形成产品的特质。如其他楼盘追求高容积率,自身楼盘削减容积率;其他楼盘都是大中户型,自身楼盘是小户型;其他楼盘南向开大阳台,自身楼盘取消南向阳台;其他楼盘绿地大而集中,自身楼盘绿地小而分散;其他楼盘先确定户型比,自身楼盘在规划后确定户型比。

以退取胜的楼盘,在策划思维方式上属反向思维,对市场的把握准确科学。对于设计而言,就会出现“价值定位”的设计理念。(楼盘的创新——对比思维

上述三种楼盘和策划思维方式,都脱离不开对比思维。策划实际是在不断的对比和否定的过程中完成的,策划的意义不是为了炒作,它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信息、服务的信息和理性的引导,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购买欲望。宣传产品的差异,开发商首先应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定位差异”,至少要对以往的楼盘进行对比和反思,楼盘的创新是对消费者的新奉献。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时尚的,我们必须回答今后住宅建设中应摆脱什么,追求什么。

摆脱平庸追求个性关键抓住一个“亮”字;摆脱冷漠追求亲和关键抓住一个“情”字;摆脱单调追求愉悦关键抓住一个“灵”字;摆脱浮华追求简约关键抓住一个“实”字;摆脱喧嚣追求宁静关键抓住一个“度”字;摆脱茫然追求品质关键抓住一个“超”字。

设计理念的更新

实战性理念

均好性理念强化居住者的领域感和归属感,让消费者能得到同等的价值回报;

价值定位理念依照规划设计,确定价值区域,按价值区域确定户型比,通过技术整合将低价位区调高;

空间渗透理念确定场所精神,注重交往空间、公共空间、绿地空间和分流空间的融合,反映居住的特性和人文环境。

设计的价值取向和重点的形成规划设计的价值是策划的源泉和策划的反映;住宅的户型价值包括功能价值和空间价值;住宅的装备价值反映产业化技术的集成水平,给予商品住宅更多的附加值;住宅的景观再造价值提升环境质量,转化居住区价位区的关键所在;住宅的性能价值关系到住宅的全寿命周期,综合反映住宅的品质。

技术集成——未来策划和设计的侧重点

专业化细分,是现代住宅设计的一个突出表现,直接反映出住宅“精密程度”的提高。专业化促进了住宅技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把所有的专业集成到一个住宅中来才能组合成一个好的产品。

住宅的品质最终取决于先进技术的集成程度,这种技术集成首先是通过住宅开发商的策划和设计单位的设计完成的,技术的集成度越高就越先进,“居住的舒适度”也越高。

住宅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必须首先去捕捉相关信息,寻求先进、成熟的技术,找出最可靠、最有影响的技术方案,并使之系统化,系统化才是技术集成的内涵。所谓生态、健康、绿色、智能化住宅,如果没能从系统上完成技术整合,就只能说是单一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是名不符实。产品的策划,首先来源于产品本身的特质,绝不是概念的空谈。开发企业只有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消费才能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策划创意像中国的写意画,点睛出彩,设计整合像中国画的工笔画,精密而细致,写意与工笔相融合,会创作出色彩更为动人的画面,策划与设计也一样会

使住宅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性能价格合理的住宅。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2篇

活动策划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创意与设计系

2013年

关于两委办增进感情社会实践活动策划

创意与设计系团委学生会

一、活动背景

为了增进两委办部员的感情,提高动手能力,开阔视野,促进思考,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工作,提高效率,增强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系团委学生会准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进部员友谊。

三、活动主题

外出游玩 尽情尽兴

携手同进 安全第一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创意与设计系2013年系学生会两委办实践

活动策划书

四、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1号

五、活动地点

森林公园

六、活动组织

主办: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创意与设计系

承办: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创意与设计系系学生会两委办部门

七、活动对象

系学生会两委办部员

八、活动内容

到森林公园游玩并随地拾起垃圾

1、活动准备

a、选好出游队长

b、分配一部分部员买出游必备的餐饮,另一部分准备出游必备的物品

2、活动流程

a、10月1日早上7点队长在校内至诚小站等队员集合b、人数到齐后由队长带队一起做公交到森林公园

c、进行游玩并随地拾起垃圾

e、结束后由队长点名人数,聚集一起探讨此次游玩心得,然后一起到固定点扔掉垃圾,回校,完成游玩

3、注意事项

各部员一定要遵从队长的指令和安排,不得没在队长同意的情况下离开大家的视线,不得乱丢随身携带无用物品,遇到紧急情况也到镇定听从队长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4、经费预算

游玩所需的餐饮,垃圾袋

英国大学与创意企业互动研究 第3篇

关于创意企业的定义及范围,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会有不同的划分,但创意企业的核心都涉及到文化艺术与高新科技的融合,突出产品的附加值。本文以英国大学与创意企业的互动项目为研究对象,故采取英国关于创意企业的定义。英国文化媒体及体育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在1998 年和2001 年分别出台了《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1998 & 2001),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体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依照定义将13 个行业划入到创意产业当中,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及古董、手工艺、设计、时尚、影视、交互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及广播等。2001 版的文件还对每个行业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列出其核心领域(Core Activities)、周边领域(Related Activities)以及相关产业(Related Industries)。[1]本文所指创意企业即是指该文件规定的创意行业内的企业。

一、英国大学与创意企业互动形式

英国大学与创意企业互动形式多样,这里介绍三种主要形式:建立知识转移伙伴关系、打造创意知识分享网络和形成大学服务联盟。

(一)建立知识转移伙伴关系

20 世纪60 年代,英国政府逐渐明确发挥高等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在此背景下,1975 年教学公司计划(Teaching Company Scheme,TCS)建立。[2]90 年代初政府发布白皮书《认识我们的潜能》,进一步出台政策让大学与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接。[3]TCS也正式升级为知识转移伙伴关系(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KTP)。四十年来,KTP及与此类似的项目为英国企业带来新机会、开拓新市场,引入新技术、新过程和生产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知识转移的思想也深深植入大学职能中。

KTP最初只针对工程项目,从未涉及到社科领域及文化艺术领域。随着创意产业强势崛起,KTP已经将其项目扩展至包括艺术、媒体及社会环境在内的各个学科。在企业的分布中,包括创意产业在内的服务性部门的比重持续增加。

1. 管理部门。2007 年,技术战略局(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TSB)成为一个执行机构,其目标是实现英国经济固有强项的创新增长,通过创造和研发活动,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支持那些对于英国新兴部门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发展及应用。领导KTP项目的任务也由先前的工贸部(Department for Trade and Industry,DTI)转向TSB。

2. 组成要素。KTP分为短期KTP(26—51 周)和长期KTP(1—3 年),具体一个KTP合作伙伴原则上包含三类参与者:(1)企业伙伴,通常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一个健康或教育机构,或是地方当局;(2)知识基地伙伴(Knowledge Base Institutions,KBIs),通常是一个大学、学院或者研究机构;(3)联系人,每个项目都要雇用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的中间联系人。除了以上三类主要参与者外,还有其他一些个人或机构作为KTP项目完成的辅助或监管部门而存在。[4]

3. 目标。KTP通过企业与大学等知识基地的合作来提高知识和技能并刺激创新,促进知识转移以及技术和商业技能的传播;为毕业生提供以公司为基础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商业及专业技能;激励和提高大学有关商业的教育和研究。可以看出,KTP项目致力成为一个使三方受益的项目,使参与的伙伴在项目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5]

4. 资金来源。为KTP项目赞助的部门首先就是TSB,基本上能占到投资基金的一半。其次是地区发展机构(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ies,RDAs)及分权政府(Devolved Administrations,DAs)、各研究理事会,最后还有政府部门的基金和教育基金。而在创意经济中支持KTP项目的除了TSB外,主要来自于艺术及人文研究理事会(Arts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AHRC)和各地区政府,AHRC目前已经成为KTP项目的第二大资助机构。[6]

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外,中小型企业需要承担大约三分之一的项目费用。政府部门为中小型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SMEs)提供的项目资金约8万英镑。资金一般被用在知识基地督查以及联系人雇佣和发展上,其余部分包括设备及履行费用、知识基地非直接及管理费用。在长期KTP中,还需支付顾问的酬劳。KTP的预算及公司所要承担的费用取决于伙伴关系的具体情况,SME将承担项目费用的三分之一;大公司或组织需要承担长期战略型项目大约一半的费用或者短期项目三分之二的费用。[5,7]

5.AHRC对KTP的补充。从上文对KTP的了解可知,KTP项目对公司的规模以及项目的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刚起步的小型企业或者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可能无法负担项目费用。而对于创意产业来说,小型企业是主力军,这样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它们难以负担KTP项目的费用,另一个是其项目周期过短达不到项目申请要求。考虑到这些问题,AHRC从2005 年一开始就除了支持达到KTP申请要求的创意产业领域项目,同时也开放对达不到KTP要求但是有价值的小型创意企业知识转移项目的申请,这就是知识催生计划(Knowledge Catalyst,KC)。KC与KTP的组成与运行机制基本一致,只不过其关注点就只集中在文化艺术领域或者说是创意经济领域。KC的项目长度要求为3 到15 个月,AHRC将支付项目一般费用的60%。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每年年终AHRC都将评出最佳KC项目予以奖励。[8]

6. 案例分析。[9]由TSB赞助,Sain唱片有限公司与威尔士班戈大学音乐学院在2000 年组成一项KTP。Sain于1969 年建立于卡迪夫,是威尔士唱片业的领军者,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威尔士音乐库,覆盖了整个威尔士音乐谱系。KBI为威尔士班戈大学音乐学院,建立于1921 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新的科研评估(RAE)给出的结果是,其75% 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优秀或世界顶尖水平。联系人为Siwan Evans,拥有音乐学学士学位及音乐技术硕士学位。

Sain存有5000 部音乐资料,最早的追溯到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早期威尔士唱片公司收来的老带子,这些带子已经严重损坏。建立KTP项目,旨在将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料进行转移保存,并刺激未来的再创作和再发行。最终,项目不仅为伙伴三方带来了眼前的利益,解决了当下问题,更重要的是铺开了各自今后发展的路,影响深远。(表1-1)。

KTP必然与其他知识转移项目有所重叠,但是它仍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KTP的核心目标是将知识从学术领域转移到商业领域,但是它也注重转移发生后的长远发展,关注知识真正嵌入到公司并发挥长期能量。在运行机制上,KTP设置了一个联系人的角色,将联系人作为联系企业和KBI的中介。这样做不仅可以转移编码知识,还可以嵌入默会知识。而且联系人以毕业生为招聘对象,对于解决其就业问题以及职业长期规划都有很大益处。

(二)打造创意知识分享网络

技术战略委员会TSB在改组后即着手建立一个最大的知识转移网络平台(Knowledge Transfer Networks,KTN),其网络空间叫做“_Connect Online”,目的就是要将各个群体联结起来,不断挖掘出新的产业机遇,尤其是由新技术带来的商业变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5 个核心的KTN建立起来,包括航空航天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电子、能源、健康技术及医药、通信技术、材料、现代居住环境、交通、纳米技术、财政服务、环境发展、工业数学、创意产业等。

2008 年7 月,创意产业知识转移网络(Creative Industry KTN,CIKTN)被建立起来,由伦敦艺术大学领衔,联合创建者还包括伦敦帝国学院及RIBA、TIGA两家公司。截止到2012 年底,CIKTN注册成员已超过6,000,注册机构超过4,000 家,其中不乏像BBC、Google等大型企业,成员中66% 为企业人员,其余为研究人员及政府工作人员。[10]

CIKTN的核心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交流。CIKTN是一个网络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员都能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机构间的互动。在平台中碰撞出的火花可以由所有成员共享,对于创意的启发有极大帮助。除了网络虚拟交流外,CIKTN每年会定期举办多场实地交流活动,如灯塔项目工作坊(Beacon Project Workshops)、伙伴创新(Partnering for Innovation)等,使成员面对面交流。[11]

2. 政策宣传。CIKTN的管理人员会定期发布创意经济领域的最新政策、最新成功案例以及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使成员时刻与行业发展同步。这些信息还会同步在CIKTN的Twitter上进行发布以扩大影响。

3. 产业研究。CIKTN的第三项使命带有研究性质,其专家顾问团总结提炼出14个创意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挑战,称为灯塔项目(Beacon Projects),分别建立了讨论版块,包括未来数字体验、开发新材料和新功能、知识产权和资源开放、投资及商业模型等等。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版块的跟踪调查,进行分析并发布研究报告回馈成员,为创意经济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之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关于创意经济领域的知识转移,讨论如何能像其他领域一样,使创意经济中大学与产业的联结更加紧密,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去促进企业发展、研究进展和人才培养,形成独特的合作伙伴模式。[12,13]

4. 项目建立。CIKTN上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建立项目做铺垫,成员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场交际中,只要能达成伙伴关系意向,CIKTN的专家顾问团都会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以更加科学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一旦建立,顾问团还会根据伙伴关系的性质为成员提供资助基金的信息,并积极帮助成员申请。这些基金包括英国范围内的各种支持创意经济发展的项目,也包括欧盟及国际间的项目基金。如果没有合适的计划支持,CIKTN本身也可以提供来自TSB的资助。另外,CIKTN也委派四名专家分别领衔四个关键领域,以体验为主导的创新、投融资、商业模式与增长、元数据与聚拢分析,设立基金帮助项目克服相关问题。[14]

CIKTN的平台包含多重伙伴关系,是大学、企业、政府、个体成员的全面协作与互动。校企合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CIKTN的建立就是一种大学与企业伙伴关系,由世界顶尖的艺术类高校伦敦艺术大学、理工类名校伦敦帝国学院,与创意经济领域的著名企业RIBA(建筑)、TIGA(动画)联合管理;其次,高校研究人员通过对固定主题讨论版块数据的收集进行科学研究,双方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共享研究成果;最后,通过CIKTN平台建立大学与企业合作项目,包含了大学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大学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新的机遇、学生去企业实习工作等多种形式。它为大学与企业在创意经济领域提供了最广泛的接触平台、最专业的项目建立指导和基金申请帮助,最大程度地促成创意经济中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三)形成大学服务联盟

根据DCMS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可以得出创意企业需要三类知识进行支撑,即核心创意、技术知识、商业知识。创意产业也包含众多行业,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创意企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持往往是复合的,涉及创意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也就有必要建立大学联盟来为创意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以下是两个发挥大学联盟作用的典型项目。

1. 设计领域联盟。设计委员会(Design Council,DC)历史悠久,向来服务于设计教育和设计工业,在设计领域有突出地位。2001 年DC与地区发展机构RDAs合作,开展“为商业而设计”计划(Design for Business),专门帮助中小型创意企业使用合适的技能及策略去提高企业竞争力。Design for Business为企业提供三个层面的参与,具体的参与程度根据企业能力来确定。第一层是引入阶段,项目会为企业提供合适的设计灵感、教育或培训;第二层进行企业加速,对企业的相关产品进行品牌开发、市场策略研究等;最后一层则会在前两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设计革新项目。在《考克斯报告》发表之时,已经有150 多家企业参与,其中97% 的企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15]

《考克斯报告》将此项目升格,使其扩展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地区,成为Designing Demand计划。扩展后的计划得到更加广泛的响应,合作方包括设计委员会、欧洲地区开发基金ERDF (The 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非营利性商务与技术支持组织BIC、英国中部院校联盟Net Inf inity、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以及各地区企业发展机构等。[16]其中,大学联盟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知识顾问和技能支持。

2. 商业知识联盟[17]。创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核心创意、技术知识,还需要商业知识。尤其是对于多如牛毛的中小型创意企业,更是需要有商业指导和市场顾问,更好地理解如何开发他们的潜在资源,更有效地同投资伙伴沟通。针对于此,由国家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NESTA)和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of England,HEFCE)联合推行的创意企业催生计划(Creative Business Catalyst programme,CBC)于2008 年秋季拉开帷幕。

参与计划的是五所商学院商学院联盟,成员有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商学院、纽卡斯特大学商学院、帝国学院商学院、德贝大学商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商学院。另外还有三家推行机构:Inspiral Ltd、EMIN Enterprise Solutions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局(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gency,CIDA),它们在创意经济领域经验丰富,作为顾问支持计划。

在项目开始前,由三家顾问联合对申请企业进行健康诊断并进行一定的挑选。此后,来自商学院联盟的MBA学生组成小团队加入到企业中,他们大多数是已经在创意企业工作或实习过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企业、学生、顾问三家共同商议项目的内容,项目由学生来具体执行,一般要求项目能够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开拓、财务运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项目结束后由企业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报告,报告将作为学生学术计划的一部分。

二、英国大学在创意企业互动项目中的作用

大学之所以能够长远地服务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其知识生产能力,也即研究职能。上文所提计划中大学均能发挥其一定研究作用,如CIKTN14 个研究主题已经体现出大学研究的重要性,而一些项目关于创意经济领域的知识转移的研究为新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一些项目更充分地发挥了大学研究职能。这类项目以AHRC实施居多。

(一)研究成果商业化

后续基金(Follow-on Funding for Impact and Engagement Scheme,FOF)使AHRC资助的纯创意研究项目能够实现商业化。在这个过程中,AHRC将提供10 万英镑的基金资助长期的较为成熟的项目,同时提供3 万英镑供风险较大的创意进行试验。[18]

(二)创意知识交换中心

2011 年9 月,《AHRC实施规划2011-2015》中提出建设创意经济知识交换中心(KE Hubs for the Creative Economy),包含四个小计划:创意交换(The Creative Exchange)、设计在行动(Design in Action)、伦敦创意工厂(Creative Works London)、REACT(Research and Enterprise in the Arts and Creative Technologies),尽管每个计划针对的地区和行业都不同,但都同样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对创意产业的服务建立在当地大学对地区优势、行业特点及市场前景科学的分析基础上。[19]

(三)博士研究计划

从2012 年开始,AHRC建立了新的协同博士伙伴计划(Collaborative Doctoral Partnerships,CDP),资助博士展开基于产业需求的研究计划,使得博士有机会在学术环境以外的地方进行工作,服务企业和非学术机构发展。[20]

类似的计划还有KESS(Knowledge Economy Skills Scholarships),由威尔士班戈大学代表威尔士高等教育部门执行,欧洲社会基金ESF(European Social Funds)资助,目标是为威尔士地区的硕士及博士提供奖学金来促使他们参与到与中小型企业相关的研究项目中,计划期限从2009 年到2014 年,提供400 个以上的资助名额。其优先资助领域是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都与创意经济密切相关。[21]

(四)政策研究

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CIHE (Council for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致力于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一系列战略任务小组,探索大学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合作。其中一个任务小组是创意、数字及信息技术产业任务小组(Creative,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Task Force)。该小组由工业领袖、大学专家以及政府官员组成,负责研究创意、数字及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学与企业合作规律,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22]

三、英国大学与创意企业互动的经验启示

进入21 世纪,英国政府部门反复强调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并拨出专项资金供大学发展知识转移,如英国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白皮书《高等教育的未来》(2003)及商业创新及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未来》(2009)。[23,24]其具体项目也将大学与创意企业的互动体现地淋漓尽致,以上分析所得经验值得我们在构建相关项目时借鉴。

第一,覆盖多学科知识。创意行业种类繁多,创意企业发展问题各异,知识需求多样化要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参与知识转移,而不仅是艺术院校。更加有效的办法是形成高校联盟,也包括高校与其他文化机构的联盟,在为创意企业强大支撑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跨学科交流与发展。

第二,尊重知识转移规律。AHRC前出席Geoffrey Grossick曾指出网络化、社会化、互动性对创意知识转移的影响。[25]创意知识的转移不同于技术知识转移规律,一是其涉及的知识种类多,转移过程复杂;二是核心创意的转移需要宽松的环境、网络化地集结和反复交流碰撞。发挥大学研究职能对创意知识转移规律包括某一具体行业的规律分析,是英国创意经济中大学与企业合作项目不断成熟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注重创意人才培养。创意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还在于高质量的创意人才,因此,在大学服务创意企业的过程中为创意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平台是英国政策的普遍做法。KTP联系人的设置、博士企业项目研究基金、CBC将项目参与作为学生学术计划的一部分等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从长远来说,这是大学与创意企业互动最重要的作用。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4篇

关键词:设计思维 商业性 艺术性

在数码影像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摄影如何定位自我的价值以及走向,以怎样的面貌与状态支撑这个行业,对在商业摄影领域的从业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设计思维已经成为商业摄影中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用于为寻求未来改进结果的问题或事件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被认为具有综合性的处理能力,是以解决方案为向导的一种思维方式。商业摄影中的设计思维主要体现在如何将产品或其形象以摄影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预期的市场收效的策划和指导上,商业摄影也因为设计学的深入而脱胎成为一门有商业意味的摄影艺术。

一、设计思维指导商业摄影的策划

商业摄影的策划是整个商业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整个广告的重要步骤。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与竞争的前期,前期策划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摄影方案的策划要比执行拍摄所要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因此说“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设计思维存在于客户委托到设计完成这一过程的每个阶段,客户提出的任何设计要求都可以有多重解决方案,而且它们在创新性、实用性和预算等方面也都各有不同”。摄影方案的制定是以广告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认知与定位、广告战略为前提,由委托公司的设计师、企划团队或杂志社时尚编辑与摄影师进行商讨与沟通,通过广告策划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制定拍摄计划以及摄影画面所要突出的创意重点。

著名作家蒋子龙在其书《极品人》中“广告之奇”一文曾提出广告的创意应有五个境界:“第一种境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第二种境界,光是让消费者注意到你还不够,还要对你产生兴趣,产生好感,心里信服;第三种境界,在信服的基础上产生购买的欲望;第四种境界,光有购买的欲望还不够,要让消费者将强烈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变为购买行动;第五种境界,买了你的东西还不算,广告的效应还应该让购买者买后感到满意,不后悔,以后还会继续购买你的产品。”这就说明吸引消费者注意,并且产生购买欲望才是商业摄影的最终目标。那么摄影前期的策划与构思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商业摄影制作的核心部分。

二、商业摄影的创意遵从商业性要求

商业摄影之所以冠名以商业,那就是说它是在市场的引导下,尊崇商业竞争规律,符合商业化要求,它的创意必须要符合商业特点。纯粹摄影也有设计的参与,包括构图、用光、色彩、质感以及景深的设计与考虑。但是作为商业摄影更多的是具有功利性,是一门实用性艺术门类,既要遵循摄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又要同时遵循商业及市场的运作与回报规律。在摄影之初我们就要进行前期的创意策划,这是商业摄影的表现基础,广告是为了商品服务的,商品可以为商家提供最终的利润,那么在拍摄前期,摄影师必须对如何展现商品的定位标准、如何构成摄影画面、采用那种媒体进行宣传、如何进行后期的制作等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科学而缜密的分析研究。既然是商业摄影,必须从商业性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商品的特性以及客户的需要,并且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因为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诉求是不尽相同的,在策划前期必定要考虑到消费品的社会属性定位和消费心理定位,以此作为策划的基础,确定拍摄的方法与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产品展示。

例如这组大众“甲壳虫”汽车广告的广告摄影图片(见图1),作为著名的汽车品牌,德国大众公司成立于1937年,大众旗下的“甲壳虫”汽车是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如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甲壳虫”的发展历程里它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他是大众旗下的一款中档轿车,它看似复古的外形却成为个性与时尚的代表。最令人惊奇的事情是,无论在哪个年代,年轻人都会对“甲壳虫”一见倾心,似乎时间并没有在这部经典轿车上留下岁月的痕迹。“甲壳虫”汽车被大众公司在原有“甲壳虫”外形的基础上,对其外形稍作改观,经久不衰的流行车型加之丰富的色彩,“甲壳虫”成为了汽车时代是复古且时尚的诠释者与流行的代言人,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广告的画面里体现的是年轻人在草坪聚会的场面,大家欢歌热舞、放松休闲,身边一直静卧着一只可爱又不失时尚的“甲壳虫”。简单的画面创意即来自“甲壳虫”的低调之美,虽然并没有采用彩色的车身入镜,但是经典的流线车型使画面变得高调、画面中跃动的人群与静卧的“甲壳虫”形成对比。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这虽然看似安静平凡的场景,能触动多少年轻人的心。把握消费心理,让甲壳虫小巧时尚的外形作为画面主导,做好市场定位是商业摄影的前提,摄影师再用崭新且具有煽动力的画面效果将产品展示出来,这个创意就成功了。

在商业竞争中,商品的品质与造型,也是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摄影师的任务就是将产品的质地、形状、特点等元素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商业摄影多数仍以平面媒体为载体进行展示宣传,那么视觉的传达是其根本任务。产品的受众群体被定位之后,在摄影画面中除了质感、外形、色彩等产品的基础元素的表现之外,以视觉传达为己任的商业摄影其优势便在于比其他的传媒形式能更直观清晰、迅速快捷、细致入微的记录和表现产品的品质。由此说来摄影师对产品特性的把握与展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秀丽”是享誉世界的美国箱包品牌,旗下有众多品牌与产品系列,品牌细化了各自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同的市场定位代表着不同的品牌价值,不同的价格体系与品质特征满足了不同的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例如Cosmolite旅行箱(见图2),荣获2010年“红点子”设计奖中“最佳设计奖”,它秉承了“新秀丽”一贯的现代设计风格,Cosmolite系列旅行箱采用的是Curv热塑性符合材料,将极度轻盈与极度强韧融合为一体,锻造出精美且极具诱惑力的华丽外观将轻盈与强忍完美的结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充分考虑到Cosmolite系列旅行箱的造型比较简洁、流线,质感如金属般光滑闪耀,色彩如它自身品质一样沉着,这些外观的特点通过光影的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采用Curv 特有的分子组合,Cosmolite系列旅行箱像盾牌一样轻松抵御强烈撞击,并极大程度上防止磨损,在这个特性的表现上,摄影师用一辆与箱包撞击后面目全非的汽车作为对比,旅行箱全然无损、安如泰山。Cosmolite系列旅行箱的平面广告,不仅在视觉上充分体现了品牌产品的外形、质感、色彩,同时也通过这种磨损程度的对比暗示Cosmolite系列旅行箱的强韧度,直观的画面效果必定是经常旅行、托运频繁的消费群体所关注。endprint

三、商业摄影的创意遵从艺术性要求

广告摄影作为一种的视觉表现形式,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观者特定的视觉和心理反应的产生,使观者与画面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摄影师的任务就是对产品属性、个性、特征、优势充分了解,用以构图、造型、用光等摄影语言,以艺术的手段充分展现商品的最大魅力,对消费者的眼球以诱导,从而激发购买欲望。商业摄影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便来自于它强烈的形式感与视觉的冲击力,这种通过视觉并且带给你心灵一振的强烈感觉就是通过摄影创意所带来的。商业摄影视觉创意在准确传递商品及视觉信息的前提下,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艺术性的再现和表达也是其创意的重要部分。但是还相当多的广告公司,利用图库的素材来拼接商业广告,而忽略了商业摄影创意艺术性在商业广告中的作用,一般的图形制作是不能够代替商业摄影在社会和市场的分量的。商业摄影不单纯的只是拍摄一张产品照片,在画面表达上摄影师要考虑到光影、色彩、构图以及拍摄技巧等等一系列以艺术表现为前提的众多摄影语言的组合,所以商业摄影的艺术性才是衡量创意水准的关键所在。

意大利知名品牌范思哲(Versace)以其鲜明的设计风格,独特的美感,极强的先锋艺术表征风靡全球。范思哲在2013年春夏大片(见图3)中,由摄制组Mert and Marcus掌镜,利用顶光和极强的光比勾勒出星夜下神秘莫测的光影,图案设计极富有图腾意味,在构图上并未将模特的正面和神态打造的过于突出,而是用模特们性感光洁的身体,加上金属味道的质感,与模特颈部的范思哲首饰的质感相呼应,宛如神祗。画面的中多质感的对比诠释了力与美的糅合,既有艺术性,又突出了首饰这个主体的地位,范思哲的商业摄影大片完美的结合了广告摄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

商业摄影不单单只是一种商品上的推销,商业摄影的创意是一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秘力量,它的创意理念与生动的画面效果可以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的理念,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欲望,进而可以是人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所寄予。商业摄影是商业广告的一个核心环节,不仅仅是拍几张照片那么简单,它的创意和艺术语言的运用决定着整个商业行为的成败。不难看出,商业摄影的成功必须以商品的广告销售与品牌推广为根本,同时在视觉传达上注重追求艺术性,好的商业摄影作品,可以通过艺术性的完美体现进而使产品的商业性更好的发挥,两者完美结合才是创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英】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设计思维[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蒋子龙.极品人[M].远方出版社,2006 .

[3]姜智彬,葛洪波.广告学概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夏洪波,王传东.商业摄影创意[M].辽宁科技出版社,2012.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5篇

一活动主题

为了大学课余生活的更加丰富,使学生们了解“穿衣打扮”的真正含义,让校园的靓点再多一些,色彩再靓丽一些。希望借此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梦想飞扬和作为潮流引领者的精神风貌并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此制定以下计划。

二、活动目的1、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态度,诠释自我审美观点。让学生们了解“穿衣打扮”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所谓的追求。

2、使校园内充满生机,让学生们从自己穿着的服饰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提供时尚的美丽咨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为校园生活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4、展示校园美丽气质,树立我校人美、水美、校美、人美的美丽形象,发扬校园文化精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热爱校园的主人翁精神。

5、给协办单位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会、拉近与我们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主办单位: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

承办单位: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学生会

四、活动对象

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所有学生

五、活动时间:5月中旬

地点待定:体育馆

六、工作人员

总负责人:项笑娜、叶雯

其他负责人:陈丹青、吕月芸、陈歆媛、王益群、周凯剑、蒋应东、洪豪威、陈奕仲

七、活动流程

先由班级选出两组参赛作品,再上报、彩排选拔出代表新世纪学生的形象大使,展现当代大学生面临新世纪激烈竞争与挑战,敢于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新意识,求知欲望和青春活泼、靓丽聪明的健康时代形象。

八、比赛内容

1、创意服装展示(5分):服装设计师为模特设计外形,包括发型、妆容、服装(废物循环)等等,并由服装设计师介绍参赛主题。这是本次活动的新亮点,能充分展示各选手的审美能力及动手能力。由评委评判出对选手的第一印象分。

2、才艺展示(5分):设计师与模特可在比赛中展示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特长

九、奖项设置

评出冠、亚、季军各一名,另设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才艺奖、最佳组合奖各1名。

冠亚季由评委打分制得出,其余五个奖项由兄弟院校每班一人组成的大众评审团投票得出,按票数高低评出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才艺奖、最佳组合奖各1名。

十、前期工作

1主席团:总体大局把握

1.学习部:下各班宣传,注:服装等涉及经费各班由班费中出资

2宣传部制作宣传海报、舞台布置

3外联部拉赞助(梯台可联系美容专业的老师、主持人妆容发型赞助,主持人服装租借)

3生活部晚会衔接,催场

4纪检部维持会场秩序(在颁奖结束前不得提前离开会场,期间不要随意走动)

5文娱部礼仪安排、并准备2个节目中间环节穿插

6办公室报名表节目单、邀请函、评分表制作、准备评委矿泉水、签字笔、桌签、桌布、红地毯

7体育部安排观众位子、晚会期间帮忙准备道具

十一、后期工作

每个部门留下3人整理、归还物品,打扫好卫生

十二、经费预算:

主持人服装80×2=160元 邀请函3×8=24元 节目单30×1=30元 会场布置材料300元 奖杯50×3=150元 奖牌20元×5=100元 水20元 老师礼物200元 共计984元

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学生会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6篇

关 键 词:新媒体环境 互动创意 情感化设计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现今环境下,随着媒体交互设备、媒体应用内容、媒体创意形式与媒体受众的不断变化,新媒体环境也在极速自我更新与改变。

1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创意特征与执行概述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创意的执行媒介通道有哪些?

以创意目标受众为中心,以电子和光学技术为基础,新媒体互动创意的执行媒介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媒介,是在现有相对传统媒介基础上(如平面媒体、户外媒体、电视媒体等),加载全新互动应用技术,使其具有全新的互动生命力与沉浸性;第二类媒介,则更多依赖技术表现,这些技术包括大数据运算与存储、全息影像技术、光场技术、计算机虚拟显示、互动影像装置、3D打印技术等等,

通过如上技术手段,设计师(含策略企划岗)与工程师根据品牌运营、公益宣传或个人需要,向受众呈现角色实验性强、虚拟成限度高的全新媒体互动创意。

当媒介消费习惯被不断颠覆时,互动创意的设计可行空间随之扩大。互动设计空间的扩大,一方面是因为交互体验技术的变革,另外一方面,则是设计师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维度的不断洞察与挖掘,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全新的创意内容。

2 消费者情感反馈模式的剖析

设计行为的中心,是用户体验,在商业层面,用户体验即为消费者体验,消费者看、听、触、闻,行为引发本能反应或思考,并进一步判断设计行为是否符合自身价值观与审美力,从而产生特有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形式。

2.1 广义的情感反应模式

对于广义设计的三种情感反应形式,美国西北大学norman教授与其同事将其归纳为三种水平:本能的(visceral level),行为的(behavioral level)和反思的(reflective level)。每一个水平在人类整体机能中发挥不同作用,而与之对应的,每一个水平需要不同的设计风格与形式。

新媒体时代中,在商业设计与传播层面,上诉三种情感反应落实于双向互动传播与互动体验的行为模式中。

在新媒体中, 由于发送者能决定谁接收信息,使两者之间的信道变成两点一线间的畅通渠道, 他们有条件进行直接传播---反馈这种双向交互式的交流。这种模式下, 信息流动更频繁, 而且反馈也更及时。双向互动可以提升人对物的认知程度,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模式。认知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即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由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想象等要素组成。由外界信息——刺激大脑——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心理活动——支配人的行为。

2.2 新媒体环境中aisasa消费反应模型

在新的信息渠道中,消费者购买模式也从过去的AIDMA 反应模型转变为AISASA 反应模型:

AIDMA 反应模型:

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引发欲望(Desire)——留下记忆(Memory)——采取行动(Action)

AISASA 反应模型:

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

可以发现,在AISASA反应模型中,从产生注意到分享内容,甚至最终采取行动,消费者与新媒体设备的交互触点越来越多,而创意“生产商”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除去“硬内容”的基础曝光,更多的“生产商”侧重在消费者“软心理”层面发现机会,在AISASA环节中与消费者做心理互动,并进一步产生传播促进行动。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各自在AISASA反应模型中的着力点也不禁相同,成长期的企业致力于创造品牌声量(如在“产生注意”与“引起兴趣”阶段加大投资),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多将精力打造优秀的产品,同时,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的认知与认可,将产品力与品牌力植入进消费者的情绪当中。

3 本能反馈下的情感化互动设计

3.1 正向(愉悦化)本能反馈设计

在广义设计的情感反应当中,本能反应相对最为直接,出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对设计而言,是创造一种审美体验,对消费者而言,则是对喜悦、快乐以及美好等正面情绪的宣扬。在AISASA反应模型中,本能层面情感反应可以在第一时间创造与消费者的互动,使其产生注意并引起兴趣。在完整的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整合营销)链条中,成功的品牌传播以包围式媒介、统一的传播思路(Core Idea)、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互动体验,向消费者传递一致的品牌信息。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这些依次展开的历史时刻精彩纷呈,成就了这个全球品牌的百年传奇。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

一百多年来,不论何时,不论在世界何处,可口可乐都不断向消费者传播着简单而温暖的品牌理念“快乐”, 其经典的瓶身设计、暗红色曲线和优雅的字体时时向消费者传递着幸福的正能量。在新的传播纪元里,可口可乐更是借助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基于全新互动理念与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本能”感官愉悦体验。相应,成熟品牌(尤其是快销品)更依赖其品牌好感度赢得消费者。

品牌需要灵魂,一个拥有着正能量与积极感的品牌,当品牌DNA本身闪耀着璀璨光芒时,更深度的消费者互动营销体验将会快速传达品牌精神与理念。美与爱,是消费者在“本能情感反应”的基本诉求,而长时间、反复的品牌教育,将“可口可乐”与“快乐分享”达成一定“本能”反馈,造成看到“可口可乐”就感到愉悦的心理反应,是最强大的品牌DNA营销与宣传。

3.2 负向本能反馈设计

正面的“本能”反馈能使人感到愉悦与安全,而负能量则使人产生警觉感,不安全,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对观者而言,也尤为重要。

以上两则广告给观者以“本能”层次的痛感,这种痛感的产生有利于消费者保持警觉力,对蛀牙的警觉进一步传达的信息是“你需要一只防蛀牙膏,远离蛀牙!”,进而促进牙膏品牌的宣传。

“不舒服”的记忆反馈,有时可能比美满幸福的感受在脑海中留存时间更久、记忆更深刻。

在“痛”的感受里,人与动物有着相同的本能反馈,为了提升中国公众的认知以及停止皮草贸易的增长,亚洲善待动物组织 (PETA) 与北京奥美合作举办了一场整合传播活动“一件皮草,千针万痛”,包括具有争议性的装置艺术展、公关活动以及社交媒体网络活动。

北京奥美广告通过与当地艺术团队合作实现创意,由备受赞誉的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解勇和他的学生共同创作一系列共九幅独特的作品。栩栩如生的雕塑描绘了在中国皮草贸易中受到巨大伤害的动物,如兔子、貂和狐狸。

这些动物身上昂贵的皮毛,将被由千千万万根缝衣针刺出的皮毛取代,表达了动物们在皮草商手中所承受的活剥之痛。这些动物的雕塑将在辽宁省沈阳市卓展购物中心进行展览,辽宁省是中国皮草需求量最大的寒冷的东北省份之一。现场还会提供皮草贸易背后非人道对待动物的纪录片,以及邀请民众承诺拒绝购买皮草。北京奥美公关同样通过发动媒体以及意见领袖来传播该活动。

为了最大化此次装置艺术的曝光,北京奥美广告通过制作迷你站点将活动上线,在活动网站上,动物雕塑将被重现,并在旁边附有网上请愿书。每收集一个签名,动物身上的一根针将被移除,并重新长出皮毛。这象征着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动物们也有机会保全他们的皮毛,远离活剥的痛苦。网站鼓励参与者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承诺。

在AISASA反应模型[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中,上诉案例得到较为完整的演绎,案例传播目的很明确——“让动物远离痛苦”,首先需要使观者感同身受地产生痛感,线下(户外)艺术装置与线上活动网站有机联动,而互动体验也相互关联,观者真正参与其中并向好友传达“保护动物”的讯息,最终的愿景,当然是使全社会行动起来,远离皮草。

4 行为与反思层面的情感化互动设计

在广义设计的情感反应当中,另外两个层次——“行为”与“反思”从表面语意解读,相较“本能”层次更加高级,但人类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反馈,对个体而言,情感是综合而复杂的,每个人因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差异,对事物的反馈所对应的情感加工也各不相同;对群体而言,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履历的差异,也使得群体对事物的反馈更加复杂。

但看似“复杂”的情感,在基础反应层次上是共通的,是对广义上“爱”与“美”的无限向往。

获得2012年戛纳广告节品牌互动营销类金奖的“Insight”案例,将看似不太可能相关的两个元素做情感化连接——“盲童”与“摄影”。

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三星电子旗下三星数码相机在韩国影像设备领域占据着绝对领先地位,让三星数码相机思索的是,除了优异的成像画质与精湛的制作工艺,还有什么能让相机变得更加出众?

他们的答案是:情感与爱的记录和分享。

一张照片的背后,在没有光的世界里,一群孩子将利用自己所听、所闻、所触、所想,记录那些看不见的美好。

一张照片的呈现,除了色彩、明暗的变化,如何能更深入情感、生动呈现世界的美?温度、凹凸与声音,赋予照片全新的生命力。

联合整合营销运营服务商Cheil Worldwide(韩国第一企划广告),三星数码相机向世人呈现了影像与爱的记忆之美。为11位盲童提供为期50天的摄影课程,在摄影大师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在听觉、嗅觉与触觉(肌理感知)方面的天赋,在丰富的想象引导与情感指引下,他们在济州岛充分发掘感知力,日日拍摄。50天后,三星电子集成盲童的拍摄作品,在展览形式上别出心裁地使用4D展览形式,从而使得观者(包括盲童)调动行为层面的感知力,围拢式创造记忆体验形式。

“Insight”活动得到媒体超高关注度与报道率,而盲童教育与发展的相关议题不仅在三星电子,于韩国国民也受到反思情感层面的关注与反馈。项目所展出的80幅作品均被售出,所得50000元美金被用作项目基金,以继续启动下一期盲童摄影培训与摄影作品展。

优秀的品牌宣传与创意设计,更多是一种精神与价值的传达,这种传达会覆盖到观者由外而内的行为与情感自发反馈,并进一步将此精神与他人分享。

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在本能反应层面产生对美的向往,在行动反应层面产生互动与反馈,在反思层面,则有机会创造群体性的交流方式,甚至,让生命多一种可能。

东方人情感相较西方而言较为细腻,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的表达有时也显得较为婉转含蓄,压力的分散与释放方式相对单一。在韩国,因经济发达,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较高,其全国自杀率8年来维持在世界第一,居高不下。

怎样才能阻止人们自杀?韩国三星生命保险联合Cheil Worldwide(韩国第一企划广告),通过互动技术手段与情感化沟通将夜幕中的“自杀之桥”改造为“生命之桥”。

工作人员将传感装置安装于护栏,当行人走过,LED灯珠会根据行人运动轨迹依次点亮,点亮的,不仅是灯珠,更有问候的话语、温馨的祝福、承载记忆与美好的生活片段、诙谐幽默的笑话、满是笑容的照片以及为人熟知的歌词等等,用光、语言和图像的互动,安抚并温暖企图自杀者的心灵。这些互动化信息,自然而然伴随行人走过长达2.2公里长的Mapo大桥,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安全度过生命中的低谷和困难期。

现在的Mapo大桥,已经变为韩国夜间观景必去之处,而“生命之桥”的自杀率,从2012年9月互动装置上线到2013年4月统计,陡然下降77%。首尔政府与三星生命保险也会将此设计进行推广与普及,从而使得首尔成为一座温情四溢的城市。

对光的渴望,是一种人类原始求生本能;行走和阅读,是行为层次的情感反应;而信息互动的温暖反馈,则在反思层面给人予最大求生力量。致力于情感反馈个层面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得Mapo大桥真得获得了“生命力”,成为一个温暖心灵的设计综合体。

于AISASA反应模型[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大桥与观者通过光、语言、图像等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仿佛她本身就是一位能与观者分享心情的老友,“采取行动”,或许就是不行动。

前文提到,新媒体环境下,互动体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分享手段的更新,其设计空间也越发广阔,沉浸性也越来越强。以往看似严肃的一些话题或信息,现在表现形式也越发丰富,体验内容也越发精彩。

蠢蠢的死法(Dumb ways to die),是由澳大利亚墨尔本铁路运输公司Metro Trains为宣传铁路安全而制作的一个公益广告,因为那里一年里有979人掉落轨道。MV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表现了各种蠢蠢的死法,但是,没有比“在火车周围不注意安全而死掉”这种死法更蠢的死法了。这首歌曲视频在发布的24小时内即飙升至iTunes排行榜前十名的位置,在之后一段时间内,MV更是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取得超千万人气点击量!这个3分钟的小MV,曲风无比小清新,歌词却很暴力,画面更是重口味,萌到一脸血!

在MV上映受到热烈欢迎后,墨尔本铁路运输公司Metro Trains又进一步推出相应游戏(IOS/Android/PC)供大众使用体验,同样萌趣十足。线下开展的路演活动以及延伸玩偶的设计制作,将Campaign传播统合力发挥到极致。

同样的问题,根据新生代受众情感与互动的进化型接受模式,在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先进互动技术与传播理念,如今的Big Idea在传播力上已经得到数量级倍增。

利用AISASA反应模型与广义情感化设计的感应模式分析,根据受众偏好,发现创意设计的新机会,通过整合性媒体通道进行One Big Idea包围性传播,品牌将获得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的新机会!

注:本文所提及案例版权归属于其广告主、广告执行公司或执行媒介平台所有。

参考文献

[1] 张婧頔.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6):240.

[2] 张楠,詹琰. 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9):67-70.

[3] 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1.

[4] 王璐.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J]. 艺术教育,2011 (4):26.

[5] Markus H,Nurius P.“Possible sel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6.

[6] 段永朝. 互联网: 碎片化生存[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9.

[7] 赵文君. 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J].传媒观察, 2007, ( 5) : 30- 31.

[8] 符国群. 消费者行为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01: 147- 163.

[9] 李彬彬. 设计心理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01: 40- 74.

[10] Donald A. Norman. 情感化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05: 18- 75.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如何互动 第7篇

一、文旅互动的四个层面

1.创意性的吸引物

整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主线打造创意性旅游项目,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人气聚集,引爆区域,打造对旅游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2.创新旅游体验方式

将地域文化与世界级品牌、科技和资本高效对接,引进高新科技,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及丰富演艺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化起来,呈献给旅游者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

3.创建大产业体系

在文化创意引领下,以旅游业为主导,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搬运效应,带动旅游综合消费,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

4.创立多元盈利途径

实现文化产业化,通过构建销售地产产品、开发旅游经营项目、树立产品品牌、升值产品价值等多元化盈利模式,确保项目资金的快速回流。

二、文旅互动的产品形态

1.文化演出

借由文化创意产业来驱动的文化演出,对环境破坏最少,产生的效益辐射范围却最大,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互动融合的最佳经济模式。

2.文化型主题公园

文化型主题公园注重文化展现,是以一种或数种文化内容为题材,通过设计制作逼真的景区,并加以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极强的现场游乐项目,打造让游人身临其境、忘乎所以、尽情欢愉的旅游场所。

3.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而且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古老的街区去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4.文化节庆

节庆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最集中的表现。当节庆与现代旅游融合,便形成了新的经济和文化载体——旅游文化节庆。目前发展较典型的如哈尔滨冰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三、文旅互动的路径

文旅互动的本质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以实现资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对遗失于现实生活、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进行抢救、整理与呈现,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研究以及创造性整合,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二是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三是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

3.促使环境美化,提高旅游吸引力

旅游环境的打造应注重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挖掘,要有新的表现方式,要创意文化,文化创新;创新思想,创意精品。使整个旅游环境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以支撑地方旅游精品,成为地方对外推广的靓丽名片。

4.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一是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创意思维创造旅游产品;二是建立目标客源市场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

5.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一方面,运用创意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创意旅游可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精选7篇)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 第1篇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互动策划与设计是相关的两个系统,它们是维系楼盘是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