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201

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精选6篇)

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 第1篇

一、要有恰当的表扬和批评

原来笔者所带的初三(91)班中有一个学生董某,他的理科非常好,但他的文科基础较差,特别是英语和语文,当时他的语文科成绩最高纪录是59分(满分为100分)。笔者以此为契机,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他当时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而正因为这样,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这是相对于他本人而言的),笔者又再次表扬了他。经过努力,在中考中他语文科获得了75分的成绩,看得出他已经比较尽力了。从这一个事例中可说明每位学生都喜欢被人赞扬,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表扬。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如一次按时完成作业;一次积极地发言;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知道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注意到了,教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自己。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也许因为教师的某一句话,会影响他三年的初中生活,甚至是一辈子。如果教师善于赞扬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当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除了恰当运用表扬外也要恰当地进行批评。批评之前要先认真调查清楚,弄清是非,切忌大发雷霆,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除此之外,批评中要使学生感到“面子”没丢尽,教师严中有爱,中肯而又切合实际的批评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切忌不要出口就“蠢货”、“笨蛋”等,如果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大削弱,这也就影响了班级的管理和进步了。

二、要发挥表率作用

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正确美好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大扫除扫天花板的蜘蛛网时,由于人比较矮小,于是笔者便亲自动手帮他们,并教会他们怎样做才能做到快且好。这样,再有下次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完成了。如果教师要动手,他们会说:“老师,我们自己来就行了!”由此可见,教师以身作则的效果要比命令学生有用得多。当然,班级的管理也就轻松了。

三、要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

初中生最大的特点是不甘落后,好胜心强。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同时能让学生较好地发现自己尚未挖掘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刚进入初三时,笔者便在班内开展男女学生之间的竞争,同桌之间的竞争,同等水平学生之间的竞争等,比谁进步快,比谁做的好事多。这样可以使班集体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而也正因为这样,初(91)班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远远高出同年级同类班级的人数。

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初(91)班的中考口号是“永不言弃”。作为班主任,特别是临近中考,笔者认为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要求班集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学生自己不放弃自己,要求全班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平时针对班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激励,使学生不断地朝着良好的班风目标要求迈进。就如学生黄某,由于迷恋上网,无心学习,临近中考报名时不想报了,经过家长和笔者的教育、动员,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学习了。可是距离中考还有一周时间的时候,他又想放弃了,他认为自己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别的同学了,任家长和笔者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但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笔者亲自请校长出面和他谈心,听完校长的一席话,该生回家休整两天后又回校了。而且全班学生都能以宽容的心态迎接他的归来,并一起帮助他,监督他,鼓励他走过中考那段日子,这也使他在中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顺利地迈进了高一级学校的校门。

班主任细节有讲究-班主任工作艺术 第2篇

文/乌江

今天课间时分,因天气原因,故学生未出操。受学校教科处的盛情邀请随同学校领导,拜访和学习了学校初中部各班的小组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此行算不虚行,收获不浅。

身为做班主任的自己,感觉做一名班主任容易,而要做一名出色的有思想有个性,且有创意有特色的班主任就很难,且可以言艰难。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日之功。

所目睹班级,因班主任性格不同,班级文化就不同。自然所带班级风格也不一样,班风学风也有差异。

目睹完各班级后,总有几分感悟。虽班主任性别、性格不异,但有一点是相近的。做班主任的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中见管理规范与否、细节中渗透培养学生习惯与否。现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及不成熟的想法码于此,方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课桌安置有讲究。一个一进一教室,首先是课桌的整齐与否。班级课桌乱七八糟地摆放着,东倒西歪的。不难想像,这个班的学生可能也是浮躁得很。不管是现在弄的小组建设,还是传统的安排,班级课桌安排都需要思考,需要讲究的。凡是有思想的班主任都是经过细心思索,精心设计,反复试行,最后才定形。给人一进教室耳目一新的视觉。

课桌上的书籍摆放有讲究。一个班级课桌上的书的摆放足以证明班主任是否细心与否。班上的课桌安放整齐还不行,还需要课桌面上书籍堆放整齐才行,那直接涉及脸面整洁与否。每个学生桌的书摆放整齐与否,也与班主任的细心有关。若班主任注重这方面的细节,班主任就会要求学生把书放整齐。别小看这一活,有的同学一天两天都教不会,甚至一月两月都不行。这是我做班主任的亲身体会。所以班主任要耐心地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去坚持,特别是值日的班长(全班轮流值日)每天早晨宣誓过后就提醒班上的每位同学做这一小事,日复一日,相信同学们自然就会做到把自己课桌上书籍摆放整齐。下午放学之时又提醒把书清理整齐。我还有点感受就是,课桌上的书籍就只摆放语数外政史地生,而且语数外每天都有,使用的频率较高,应放在最容易取拿的地方,其它的政史、地生合在一起放,小组每个人负责一样把它整理好,用完后还回原处。(班主任工作艺术)其它的作业本、练习册或课本一律通通搁置在自己课桌底下。这样全班的课桌整齐一致,让人看起来非常顺眼,也给人一种非常整洁整齐的感觉。

讲桌有讲究。讲桌是老师每天每节都需要去的地方。有的班级上面灰尘特别多,擦黑板的帕子也非常脏。这个地方是老师必经之地,若是创设好了,会给老师一上课有清新舒适,更有爽心悦目之感。班主任要求值日班长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整理这个地方,主要是下课后要把黑板帕折叠整理成方块状。定期的换黑板帕,定期洗黑板帕。始终保持桌面帕子清洁干净。

清洁工具的摆放有讲究。清洁工具一般都是在班级教室后面一个角落。但很多班主任却忽略了这个角落,忽视了这个清洁工具的摆放。有的班级这个角落非常脏,扫把拖把、水桶垃圾筐横七竖八,东倒西歪花样百出,看起来非常零乱,而且垃圾遍地,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其实,一个班级管理是否到位,从这个清洁角落也可窥视出班级管理如何,更能看出班主任管理水平如何?所以,我认为别小看这个角落,更不能忽视这个角落。清洁工具这家伙的摆放还挺需讲究的,拖把扫把必须立着堆放,而且要求整齐一致,不能东倒西歪,水桶或垃圾桶须靠墙。垃圾需入桶,不能随便扔。每次扫地需到边,不留死角。这样教室非常的干净整洁美丽大方。于初一的学生,必须天天督促,一直到学生形成习惯为止。可以先教会清洁委员,然后由清洁委员检查督促。形成班上人人会。

班级张贴物有讲究。班级规章制度的张贴也是挺讲究的,看似一件极其普通的一件事,也看出班主任工作的细致与否,还看出班主任审美情趣的高低。有的班级张贴物纸张不一,有的是A4,有的是B5纸,贴在一起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始终不协调不美观;有的张贴不免是把它贴上去就算数,管它规范与否。班级的规章制度或其它张贴物必须讲究规范,一是打印的纸张需要统一,张贴时每张之间留一点空隙,每张张贴时整齐一致,条件具备尽量打印。并且有专门设计的张贴栏。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讲究艺术 第3篇

关键词:真心爱护;明确目标;师生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间构建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构建这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懂得和运用管理艺术,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爱”、“严”、“勤”、“实”,才能取得真实的教育效果。

一、“爱”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二、“严”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所以要想做好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严。

1、严于律已。作为班主任,深知其中的重要性,自己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才能令学生信服。

2、严格要求学生。学习本身是靠自觉的,但学生本人有一定的惰性,要达到预想效果,就必须要严。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以班规来形成约束力,用纪律来约束学生,才能形成好的班风与纪律。当然“严”并不是只指上课严肃,课外还是可温和的,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才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度”。

三、“勤”是班级管理的法宝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

1、“腿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到学生的家里去,多与学生接触,要多到班级进行督促检查。从管理学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之上。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能及时把握班级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導和控制。

另外,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与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就要利用“腿勤”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你产生心理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眼勤”。就是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情况、情绪变化、答题正误和角度、作业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其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其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班主任就是观察家,不仅要勤于观察而且要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防范措施。

另外,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个体,班主任只有经常的、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的相同与不相同,才能在大量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现中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3、“嘴勤”。就是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祢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晓理、动情、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

四、“实”是班级管理的保证

班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效。只有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1、从实际出发,明确目标。自己从实处入手,制订符合学生、班级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要求人人做合格的学生,为自己争光,争当合格加特长的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和你追我赶的良好竞赛局面。

2、办实实在在的事。从关心每一位同学着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班上的同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借书、筹建班级图书角,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当学生生病时,及时送去关爱,组织学生去探望安慰……

总之,要想管理好班级,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优秀班集体,就必须从“爱、严、勤、实”着手,在生活中给学生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班级如家的气氛,使学生真正形成爱班如家的良好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讲究说理艺术 第4篇

一、看准对象, 因人而异。

要熟悉对象, 说理者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 就失去了做工作的基本前提, 即使有好的愿望也难以成功。应该说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 必须深入基层, 多调查、多研究, 与自己范围内的人多接触、多交谈, 掌握第一手资料。

熟悉对象、看准对象, 关键是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从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入手掌握情况, 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 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不同, 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特点。

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 目的在于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 使说理得到最好的效果。如对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的人, 说理或批评宜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对个性内向、心地不宽、自尊心强的人, 要多用启发式、递进式;对有过失者宜个别提醒, 且讲究言词, 不要给其造成太大的压力;对生活阅历浅、盲目性大、易受感化的人宜用参照式, 即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 烘托出要讲的内容, 使其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某种压力, 促使其自省和奋进;对思想敏锐、上进心强, 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 可以通过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 启发自我教育达到说理或批评的目的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熟知不同对象的性格特点, 就能在这个奥妙无穷的思想工作王国里自由驰骋, 使说理呈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艺术性。

二、寓性于理, 情理交融。

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是一种感情艺术。情通则理达, 感情相悖, 即使是金玉良言, 人家也未必听得下去。

建立同志间的纯洁感情, 重要的是始于平时, 发自内心。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很注意, 都很敏感。如果平时在群众面前总端个架子、盛气凌人、不关心大家的痛痒, 到找人谈话时再临时卖弄, 就是“技术”再高超也无济于事。同时, 关心帮助同志, 寻求建立感情和信任, 必须有一颗与人为善的赤诚之心, 这样在谈话说理的时候, 真情实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就能做到情深意长、情真意切。当然,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动之以情”, 也不局限于“晓之以理”, 而应将情与理有机“化合”, 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情理交融、以理为主, 使说理更富有震慑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三、实事求是, 就事论理。

摆事实、讲道理, 既要以理服人, 又要靠事实说话。不搞空洞无物的说教, 不落实就事论事的俗套, 真正做到就理论理、事理合一, 把事办好、把理讲透。

说理论理, 关键是要实事求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是对事实本身, 要客观、准确的掌握, 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更不怀有偏见。然后再作具体分析, 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该讲什么道理就讲什么道理。

实事求是、就事论理, 还要善于小中见大, “借题发挥”, 从“小事情”中引出“大道理”来。说理者要有职业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从司空见惯的平凡现象入手, 透过最本质的一点, 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启人深入思考, 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处理一件事, 使大家明白一层理, 并收到片言以居要, 一目传神的奇效。

四、设身处地, 理利相济。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可见, 忽视物质利益的说理者,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 只强调物质利益, 忽视精神作用, 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

重视物质利益, 就要关心群众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给人讲道理, 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而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发出来的。所谓实际问题, 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本人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也是家庭经济、住房困难、就业、子女上学入托困难、工作中遭到误解而关系紧张, 离婚失恋感情受创等。我们在做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时, 就要注意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不能仅仅表示同情, 要尽心尽力帮他一把。

重视物质利益, 提倡理利相济, 并不意味着对个人主义的纵容, 对“越轨”现象的迁就, 并不意味着以“利”去换取廉价的欢愉和贪心的不足。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说理, 思想工作者所言的“利”, 应该是连通心灵的桥梁, 使人受“理”的催心剂。

五、真诚相待, 能言善导。

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 应该建立起一种诚挚的同志友谊, 并善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是说理艺术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也是一种态度, 方法。

要坦率真诚, 广交朋友。要“诲人”, 必须善“交友”。没有可信赖的友谊, 说理就很难奏效。交友要以诚相待、肝胆相照, 要平等相待、平易近人, 要多多益善, 既交“益友”又交“损友”。只有这样, 才能把正确的道理渗透到各个层次中去, 使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发挥作用, 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同时要注意把理讲实, 不“训”、不“哄”。人若诚、心必直、言必实。能不能说实话、讲真理, 直接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以威信和说理的效果。

讲究一点语言表达技巧, 理拿“说”而达于心。从实际效果来看, 直说、干说不如巧说、趣说。思想工作者要做到交友诲人, 能言善导, 就要使自己的说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运用生动的事例, 鲜明的对比、恰当的比喻、精致的典故, 通过周密严谨的逻辑力量和隽永凝练的语言, 去启迪人们的确思想, 循循善诱、深入浅出,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使大家听之有趣, 学之有识, 思之有理, 行之有据, 通情达理。

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个巧字 第5篇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有丰富内心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这就使得班主任工作既有生动性,又有复杂性。魏书生老师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在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的过程中,亦充分展示出教师的非凡才能——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

我从自己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得到了一点体会: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个“巧”字.所谓“巧”就是指班主任工作要讲究艺术,要能针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时候和情境中,把握契机,进行教育。教育艺术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但任何教育艺术的应用都离不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因此,教育艺术就应该从这两者关系之中来把握。

1、因人施教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比如,有的同学胆大,有的同学胆小;有的同学温顺,有的同学桀骜;有的同学好动,有的同学好静;有的同学吃“软”,有的同学吃“硬”。所以同样处理一件事,对不同的对象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切忌用“一刀切”。例如:有时有好几位同学同时拖欠作业,班主任首先要分清哪些同学是偶然性的行为,哪些同学是一惯性的行为。对于偶然拖欠的同学只要讲清道理,指出错误,令其改正;对于“一惯性”则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其次又要将应受严厉批评的同学分成自尊心强和自尊心不强两类,对后一类同学可在全班进行公开批评,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而对前一类则应进行个别私下批评为佳。所以,班主任只要注意每位学生时常显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2、因时施教

班主任的教育行为应当选择在最恰当的时机施行。班主任应经常注意学生思想发展和变化动态,只要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使问题最好在萌芽状态下得以解决。但有时也要善于耐心地等待时机,在教育工作中不能操之过急。曾有一学生因受到批评故意旷我的课,我先是没有理他,而是观察他的举动,而他也暗地观察我的态度,甚至怀着侥幸心理。我没有立即找他谈话,使他觉得捉摸不透,坐立不安。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天,他有了反省时间,并对自己旷课深 感内疚。原先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我抓住时机,突然找他谈话,并解开他的心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掌握教育时机并不意味着总是消极等待天赐良机,时机也可以促成或创造。有时固然需要“水到渠成”,有时则可以“开渠引水”。

3、因境施教

常言道:“出门观天色,进门观气色”。这句话说明进了一个特定场所,要观察这一场合的情境,要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在这种场合是否适宜。同样,班主任更需要有这种察颜观色,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使工作得心应手。有一天,我班一学生自习课表演魔术,致使自习课混乱,我知道后,与他单独谈心,让他认识到这样做的坏影响,并约定在元旦联欢上好好表演一下,他听后既愧疚又惊喜,这样的处理也收到了教育的目的。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方法 第6篇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家访前要事先考虑好,对成绩好的学生家访一定要提醒学生戒骄戒躁,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家访,一定要防止学生的反感,要想方设法增进学生的信心。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甚至有的家长只是小学文化。家访时要教给家长一些现代的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怎样与老师配合,齐心协力,采用较好的方法教育孩子。我班有个男生,性格内向,经常和女孩子一起玩耍,而且很听话,脾气很倔,为此我曾访问家长,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目标迥然不同,母亲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以及在班上的名次;父亲则关注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母亲为此请一位家庭教师,每周六、日辅导孩子数学、语文、英语等各科知识,孩子的压力过大,没有玩耍时间,非常郁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再次找到学生家长。我向母亲讲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应该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如,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遇到问题抗挫折的能力。渐渐地,母亲的态度有所改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学生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家访只是手段,要用这一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找学生个别谈话的问题

找学生谈话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经常采用的手段。和学生谈话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谈话目标和谈话的中心,要选择好时机和地点。最好创造一种谈话的和谐气氛。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很生气,最好不要拉到办公室高声训斥,甚至几个教师一起“围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正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难办了。因此,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最好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对老师的意见、教育也容易接受。总之,工作一定要注意方法。工作方法从何而来?我从实践中把班主任工作方法产生的土壤,归结为“三从”。

(一)从“爱”出发

班主任工作应以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前提。要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爱”的感情为基础,这是对学生的真情实感的集中体现。

2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从爱出发”,像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打开学生不同心房的门锁。“从爱出发”批评学生,学生也会感到有如暖流涌来。爱是班主任良好工作方法产生的源泉。一次,我班有一男孩课下急于上厕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送到医院后,学生疼得满头大汗,家长怒气不止。见此状况,我对家长表示歉意,一看孩子的痛苦,也心疼得问这问那,跟着忙上忙下。渐渐地,家长也不再埋怨了,反而一再招呼我休息休息,又劝我不要着急……后来我经常组织学生到学生家里去补课,家长非常满意。在这一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方法而言,但我又觉得确实有方法,那就是用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去消解家长的愤怒。

(二)从严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又表现在严格要求上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它在要求上不允许学生苟且偷懒,歪门邪道;而在态度上应该是热情、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我班有一男孩,性格刚直而又有点自负,他经常希望老师多关注他。经常惹一些小事,我经过深思熟虑,耐下心来,留心他的点滴变化,关心、鼓励、讲道理,生活上照顾,学习上督促,中间也有适度的批评。坚持正面教育同时对他的缺点也毫不放松。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父母也多次对我表示感谢。据此,我认识到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一味的斥责、批评,甚至嘲讽打击的那一套,就只能与严格要求背道而驰。而且对学生严厉申斥、挖苦,只会激起学生的反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绝对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一个教师,尤其班主任教师,要随时保持冷静,特别是怒火来临的时候,更要理智并保持冷静。否则,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态度失常、语失分寸,就只能收到与教育目的相反的效果。正如教育家所说的:“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三)工作从细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应该像和暖的春风、春雨似的,细细的润物而复苏,不可像狂暴的北风、严酷的秋霜、冬雪,破坏天地的生机,使生物枯槁。班主任只有“细”,才能察觉到学生的点滴变化,只有“细”,才能掌握学生跳动着的脉搏。班主任工作的“细”,也就是多接触学生,留心学生的一举一动,特别要留心学生的思想行为、身体、成绩的变化。努力做到腿勤、眼勤、口勤(但不能碎)、思想勤。一个班主任,要经常到学生中间走走,课下与学生多活动,有计划地和学生们谈心,这样就了解到许多情况,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唯有“细”,才能及时,及时才易于解决问题。

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

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精选6篇)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 第1篇一、要有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原来笔者所带的初三(91)班中有一个学生董某,他的理科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