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201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精选6篇)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第1篇

运动会是我期待已久的,当张老师宣布下午正式举行运动会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而在运动会中,我最喜欢接力了。

终于,下午的运动会如期开幕。我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兴奋,心想:这一次运动会我一定要好好看比赛,为我们班的运动员加油。我最喜欢的比赛是接力,可要等到第二天下午。

接力比赛终于来到了,我早早的来到比赛场上,满脸兴奋与期待,和小伙伴们走下来,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看比赛。先是男生接力,我们和六年级比,这太不公平了,他们比我们大,跑步也肯定比我们快,我们一定会输的,心中忿忿不平!第一棒是张林斌的,他听老师的口令,只听见一声哨响,他飞奔起来,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一定很努力的在跑。我们站在跑道旁边,大声呐喊到:“张林斌加油!张林斌加油!”但他的努力似乎还不够,六年级的选手已经远远超过他了。很快,他把接力棒传给了卢航锦,卢航锦像风一样跑起来,脸上流露出无限的努力,可因为张林斌的失误,害得卢航锦也追不上对手,我们越发喊地大声了,他用尽了自己的力气,只可惜没有追上对手。第三棒是陈远志,他之前两场比赛都得第一,我们就把希望全放在他身上了。他仰起头,似乎脚下踩着风火轮,飞奔起来。我们在为他大声呐喊。他听见我们的呐喊声,就努力追上那位选手。我们见他冲上那位选手,脸上开心一笑,但仍然呐喊。可另一位选手也不是傻子,见于他平等,就加快了速度,想尽快把接力棒给下一位选手,陈远志又落后了。这一情景,让我知道这一次接力已经要输了。最后一棒是胡志鹏,我们虽然已经知道输了,但还是为他加油。他也在努力地奔跑,尽量缩小着差距。

虽然最后我们真的输了,虽然比赛的不公,但是接力这根传送“带”却紧紧将我们班每位同学的心连在了一起,为班级争光,成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声。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第2篇

今天就要代表油田一小参加作文比赛了,我的心像小兔子一样怦怦地跳个不停,几乎要蹦出来了。

参加作文比赛好像不用这么紧张,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作文比赛,为什么呢?因为这次比赛的地点我不熟悉,是要跟许多不认识的同学在一起比赛,让我最担心的是这次比赛要用钢笔写,平常我写作文可是没用过钢笔呀!如果我写得太难看了该怎么办呀?钢笔可不像铅笔,写错了可以擦的呀!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耐心地对我说:“安安,你不用紧张,老师改作文的时候字写得好不好只是参考,主要看作文写得怎么样。”我还是不放心,问:“妈妈,如果我写的字太丑了,那批改卷子的老师不就看不下去了吗?”“你正常发挥一定没问题的。”妈妈微笑着说。

一眨眼,我们就该进考场了,老师向我们交代了注意事项,我们就上“战场”了。进考场一看,哇!还有别的学校的同学也在这里考呀!过了几分钟,老师开始发考卷,我一拿到,迫不及待地看是什么题。一看到题目,我立刻开心起来,这次要写的状物作文,是老师昨天刚讲过的呀!老师先让我们思考10分钟,等到9点整再开始写,如果想看时间,考场后面有表。

我要写我喜爱的小闹钟,因为老师昨天刚让我们读了两遍写小闹钟的作文,而且我的小闹钟也非常好写。我写得非常顺利,其实用钢笔也没有我想的那么难嘛!我抽空抬头一看,哇!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呢!我脑子里的词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很快就写完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保证没有错误才交卷,出了考场。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有的写了小笔袋,有的写了小乌龟,还有的和我一样写了小闹钟“哈,哈!猜中题了!”四班的王老师也兴奋不已。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第3篇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教学的主体是习题教学,而习题教学承载着数学教学兴盛的使命.如何将习题的功能更好地发挥,这成为近期教研的一个热点.说题,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教研活动载体,说题从构 成 (条件、结论分析)、解法、背景、拓展、作用等角 度,展示试题的功能,从中揭示教学的内涵与本质.同时也为教师如何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例题,课后练习中选择习题,考试中选择考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本着参与是福, 学习提高的态度,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市学科基地组织的首次说题比赛,一路走来,颇多感慨.

1说题题目

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A,B两点,F为C的焦点. 若|FA|=2|FB|,试求k的值.

2说题准备,且行且思考

拿到试题,首先要考证试题的来源.而试题来源的查找,除了靠手头资料的积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助“百度”.“百度”一查,发现,此题是2009年高考全 国 Ⅱ 卷理科第9题,之后在各地的模拟试题中被多次引用,最新一次则出现在2014年鄂尔多斯的第二次仿真模拟中.

一个试题,能被多次引用,说明其作为考题的价值不低.本着这样的想法,笔者开始积极构建.

2.1说构成,解题前的准备

阅读题目,分析构成,发现:条件为一条直线y=k(x+2)(k>0)(待定),一个抛物线C:y2=8x(已知),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交.交点与抛物线焦点的连线对应成比例.结论是求解该直线的斜率.通过解读,确定本题以直线与抛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主要考查点, 以|FA|=2|FB|为引,考查直线的斜率.因此,|FA|=2|FB|可以作为本题的题眼,而如何利用好这一题眼,也成为了解决本题的关键.

2.2说解法,展现问题解决多元化

通过对试题条件与结论的分析,了解试题的构成之后,笔者以题 眼为基准,展开思考,构建解法.考虑本题 是一个解 析几何问 题,解析几何的典型性在于如何利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而这本身却还是几何问题,几何有几何的特点.因此,在考虑本题的解法时,主要还是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度试图呈现,实现数与形的统一.

2.2.1代数解法,凸显解析几何通性通法

试题的教学与分析,要从学生出发,学会揣摩学生心理,贴近学生实际,这样的试题分析,才能获得学生更多的认可.从学生角度考虑,条件分析后发现是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位置关系,则可从联立方程的角度去解决,这体现了 解析几何 问题解决 的一贯思 维———通性通法.

解法1设A(x1,y1),B(x2,y2).

利用抛物线定义|FA|=2|FB|,即有

联立方程

消去y,得到关于x的方程

由韦达定理可得

将x1=2x2+2代入,即可得到

x2=1,x1=4,

解得

再作思考,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则交点在抛物线上,利用|FA|=2|FB|,得到两交点相应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点B坐标,利用两点求斜率公式得到k值.

解法2设A(x1,y1),B(x2,y2).

因为|FA|=2|FB|,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即有

y1=2y2,x1=2x2+2,

y21=4y22.

因为

y21=8x1,y22=8x2, 所以有

x1=4x2.

所以x2=1,即B(1,2(2)1/2).

因为直线与x轴交点为(-2,0),所以

2.2.2几何解法,彰显几何的简洁美

解析几何是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代数的方式解决几何问题,体现了几何的代数特征,凸显了数、形之间的联系.既然如此,是否可以通过几何角度,呈现问题的解决?笔者结合抛物线的定义,通过添加部分辅助线后,豁然开朗.

解法3设抛物线C的准线为l:x= -2,直线

恒过定点P(-2,0),如图1,过A,B分别作AM ⊥l于M ,BN⊥l于N.

由|FA|=2|FB|得|AM|=2|BN|,且B为AP中点,连接OB,则

|OB|=1/2|AF|,从而|OB|=|BF|,故点B(1,2(2)1/2).所以

3种解法,各具特色,解法1体现了联立方程处理解析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解法2则充分利用抛物线的定义,通过转化交点坐标之间的等量关系,确定点B的坐标,利用两点求斜率公式得到结论;而解法3则紧紧联系几何性质,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等腰三角形OBF,以此得到点B的坐标.如果解法1,2以代数的方式解决几何问题,彰显“解析”特性,则解法3以“几何”的方式凸显“几何”本性.同时也要能够结合解法加以分析,从中分析优劣,加以理解,并最后形成使用.从数的角度研究几何,从形的方面思考几何,数与形,在这里完美结合.

2.3说背景,探根寻源话变式、链高考,呈现问题纵深性

任何一个试题,都要分解出其主要知识点状况、与教材的联系和所要呈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变化情况.笔者完成解法分析后,尝试从探源、变式、链高考的角度对试题进行纵深挖掘.

2.3.1探根寻源话变式

分析试题知识点状况,查找教材,发现人教A版选修2-1中第69页的例4与之相关的问题: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 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求线段AB的长.

试题以联立方程的形式,体现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对位置关系的通性通法,同时也以数形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抛物线概念的重要性,这与本题的前两种解法不谋而合.

试题来源教材,为教材服务,又要努力体现知识应用的可能性与全面性.对比:本问题在教材例4的基础上,直线所过点由焦点转移到准线与x轴的交点,同时添加条件,问题指向发生变化.由此考虑,以围绕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通性通法的考查方式,只要适当变化条件或改变结论,就可以衍生不同的考查方式,据此得到不同的变式:

变式1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P(-2,0),F为C的焦点.若,求k的值.

变式2已知直线y=k(x+2)(k>0)与x轴交于点P(-2,0),F为C的焦点.若PB ⊥PA,求k的值.变式2已知直线y=k(x+2)(k>0)

变式3已知直线y=k(x+2)(k>0)与为C的焦点.若|FA|=2|FB|,求弦AB的长度.变式3已知直线y=k(x+2)(k>0)

变式4已知直线y=k(x+2)(k>0)与为C的焦点.若|FA|=2|FB|,求△FAB的面积.变式4已知直线y=k(x+2)(k>0)

2.3.2链接高考,体现试题功能性

数学试题的功能在于承载数学知识的应用,同时也在于学生磨练之后在高考中能有所体现.本题作为2009年考题,此后多年被多次引用,那么在今年的高考中,肯定也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纵观近3年高考,与之有关的问题如下:

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O是原点,若|AF|=3,则 △AOB的面积为 ( ).

(A)21/2/2 (B)21/2(C)3 (2)1/2/2 (D)2 (2)1/2

(2012年重庆理)过抛物线y2=2x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AB| =25/ 12 ,|AF|<|BF|,则|AF|= _______.

(2012年北京理 )在直角坐 标系xOy中,直线l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x轴上方,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60°,则△OAF的面积为______.

(2013年大纲理)已知抛物线C:y2=8x与点M (-2,2),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则k=( ).

(A)1/2 (B)21/2/2 (C)21/2(D)2

(2013年新课标Ⅱ卷理)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M在C上, |MF|=5,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0,2), 则C的方程为( ).

(A)y2=4x 或y2=8x

(B)y2=2x 或y2=8x

(C)y2=4x 或y2=16x

(B)y2=2x 或y2=16x

(2013年浙江理)设F为抛物线C:y2= 4x的焦点,过点P(-1,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A,B,点Q为线段AB的中点, 若|FQ|=2,则直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

(2014年海南理)设F为抛物线C:y2= 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 △OAB的面积为( ).

(A)3 (3)1/2/4 (B)9(3)1/2/8 (C)63/ 32 (D)9 /4

(2014年四川理)已知F为抛物线y2= 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ABO与 △AFO面积之和 的最小值 是 ( ).

(A)2 (B)3 (C)17( 2)1/2 /8 (D)101/2

(2014年重庆理)(选考题)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4cosθ =0(ρ≥0,0≤θ≤2π),则直线l与曲线C的公共点的极径ρ=_________.

分析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强化学生 解题思路;拓展其各 种变化,展示问题的全面性,拓宽学生问题研究的深入性.试题是数学问题的重要承载工具,试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一道重要工序.做好试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要做好试题教学,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 应该去教会学生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如何善于思考?一题多解、发散变式、寻踪探源是不变的追求.其既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迁移、 发散和开拓,还能促使学生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比、小结.以此充分发掘潜能,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说题后记,且行且珍惜

4个多小时的准备,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路程,15分钟的比赛时间,勉强获得一等奖. 有兴奋,有运气,也有诸多感慨.

3.1说题需要勇气

本次说题活动,采取比赛前一天通过邮件公布试题的方式,因此,时间紧,任务重是本次活动的最大特点.而拿到试题的同时,恰逢学校有事,时间更加紧迫.白天准备基本没有可能,一时有放弃的准备.转念一想,活动难得,一则可以展示一下自己对试题的理解的功底,二则可以近距离观摩其他老师的说题内容,学习他们分析试题的经验,可以为自己在今后的试题分析方面积累素材与经验. 于是抱着不怕丢人的想法,利用晚上时间,抓紧准备,毅然参加了这次比赛.后来想想,勇气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求.

3.2说题需要储备

3.2.1资料储备

说题需要把试题的来龙去脉、多样解法、 各类拓展以及与高考的相关性等比较详细地进行说明,同时,如果可以,还需要对试题所呈现的本质有所挖掘.参与者不能够仅仅只凭借“百度”就能够解决需要,资料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出于对数学教学的热爱,笔者于2010年开始,通过有目的的加入各类数学群,收集了大量的各类资料,这也为这次的说题活动的资料准备提供了帮助,通过对资料的查找,能够迅速找到与之有关的、相贴近的试题,同时还能从提供的试题解答中获取不同的解法和灵感.网络给笔者减轻了不少负担.

3.2.2能力储备

有了资料,其实还不够,还需要能够把这些资料有机地整合起来,这需要一定的能力. 笔者在准备过程中,尽管解法呈现并不是很多,只有区区3种,但笔者却是从通性通法、 定义以及数形结合的角度,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角度进行呈现,不仅将试题的功能展露无遗,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这是笔者在此次比赛准备中自我比较满意的.但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平时研究不够深入,对于试题的变式,只能就题论题,作简单的、浅层次的变化,而不能深入挖掘试题所蕴含的本源, 同时对试题的功能的总结自我感觉还是不够细致,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教研中需要加以改善的.

拔河_记一次比赛作文700字 第4篇

男生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猛虎队,看三位精干的男生在掌声下显得分外精神。机灵的女生也毫不逊色,名为巾帼队。两队陆续入场,男女生针尖对麦芒,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男生先打了一个开门红。趁对方立足未稳,将鸡毛吹得高高的,女生们都仰头紧紧盯着鸡毛,准备以坚决的态度迎敌,这时,内部却出了问题,只见一个高个女生拼命跳起,准备吹到男生那里,却与鸡毛擦身而过,其他女生,也都受影响,几个人吹到了一起,鸡毛便飘然落地。教室中的男同胞们,一时欢呼雀跃,炸开了锅。

第二局随之开始,轮到女生发球,女生进行了一次人员调动,这时的女生已拧成一股绳,队长先发球,队长可真是有真本事,一发球,男生便乱了阵脚,幸好男生队长急中生智,见鸡毛快落地,便命令队员躺下吹,两个队员心不甘情不愿的躺下了,好不容易吹起来,队长有一吹,鸡毛便飘到了女生那里,女生三人齐心协力一吹,男生两人正在拍尘土,队长一人不敌,第二局惨败。

老师给了男生一个机会,要求换队长。大家便争先恐后,我清楚老师,便在座位上安静的举着手。老师便把机会给了我。

我走马上任后,便新官上任三把火。

1、团结大家,让那二人被迫躺下的怨气消了许多。

2、安排队形,让三人呈三角形△状。

3、安排战术,我在最前,蹲下,负责救球,另外两人负责还击对方。

经过一阵安排,第三局开始了。公平起见,老师把鸡毛吹向上方,双方便开始争夺。我后面两个人没有辜负男生的期望,将鸡毛先吹了过去。女生明枪不行,只好暗箭,从桌子下偷袭,万幸,我及时还击,那是离地只有十厘米,救球是奇迹。

500字作文:记一次拔河比赛 第5篇

我们听了这个消息后,教室里像个大水池,里面都是一些“青蛙”乐得呱呱叫。

到了操场,老师帮我们准备好绳子,画好线,并且告诉我们:四年级三班和四年级二班比赛,分男女组。男生先拔,女生再拔。

比赛快开始了。老师让男生准备好,一吹哨子,激烈的比赛便开始了,看看我们班的男生,个个脸憋得通红,尤其是贺帅,他使出全身的力气,用力拉着绳。再看看四年级二班,个个仿佛知道胜利要来临似的,只有前面使劲了,后面的都装模作样的拉着绳子,可是中间的那条红领巾仿佛受过人使唤似的,硬往二班那边歪,第一局我们输了。

第二局,第三局也和第一局一样,我们女同学都喊破了嗓子,还是没赢,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地上。

过了10多分钟,该我们女生拔了,我们个个胸有成竹,紧紧拉住缰绳,还有的男生给我们传话:“一定要赢哦!”我们又传话过去:“当然!”

一会儿,比赛开始了。我们女生使出力气,用力拉缰绳,一会儿,绑在中间的红领巾“乖乖”的向我这边来,不用说我们赢了。

第二局我们女生互相换了位置,可是这次我们输了,或许你会问:怎么会输呢?原来我们刚刚呆过的位置周围都是草,可这边却是一些细沙,比较滑。还有,老师对我们说劲要往一处使。

第三次,我们又交换了位置,不用说,我们赢了。

500字作文:记一次拔河比赛 第6篇

时间偷偷从我们身边溜走,比赛终于在校体育馆拉开了帷幕!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昂首挺胸,仿佛自己已是胜利者似的。

我虽然是一名观众,但心里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嘟DD”,口哨声激起了每个人澎湃的激情。那根粗大的麻绳,被一个个顽强的小兵拉成了一根细铁丝,同学们的脸似乎是一个个已经熟透的西红柿。看着绳子在我班与“敌军”之间徘徊,我恨不得自己上去使劲拉一把。旁边的啦啦队的“加油”声似乎给我班送上了一只胜利的大手,麻绳一点一点向我们迎来,“两米、一米、三十厘米、五厘米、一毫米。“终于,我们赢了!

“耶”的一阵欢呼声从我班群体中传来。这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一溜烟的功去,第二局开始了。这次我也要上阵了。口哨声又开始叫了起来,我班的运动员陈冰芯,爆发了人生的小宇宙,她的腿形成了“弓”字形,手在使劲地往后拉,身子向后倾斜。手被绳子勒红了,但她全然不管,她咬紧牙管,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红领巾,就像老虎盯着兔子一样凶猛。嘴里还喊着刚劲有力的号子“一、二、三,拉,一、二、三,拉”老师也在一旁助威和指导。大家一起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拉。窗外的雨,似乎在为我们加油。但,我们已精疲力竭,五(1)班反败为胜。

第三局,我们意气风发,一鼓作气,劲往一处使,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拿下了五(1)班,最终赢得了胜利。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精选6篇)拔河比赛_记一次比赛的日记500字 第1篇运动会是我期待已久的,当张老师宣布下午正式举行运动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