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精选8篇)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第1篇
七年级作文细节描写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3、能运用细节描写写几段话
难点、重点: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二、细节描写方法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添加想象)
练笔:我来试试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温馨提醒:细节描写一定要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一定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
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紧张地站起来:“老师,我没吃零食。”
发挥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一下已评分的试卷发下来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亮昨天刚因忘带作业被老师批了,可是今天他又忘带了。“嘿,老师叫你去办公室呢!”课代表对他说。我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昨天默写英语单词,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父母
示例:
片段描写:父亲迷上了新手机
①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一丝丝热气催着父亲的额头,渗出滴滴汗珠。天气固然是热,但他脸上的兴奋并没有因此而消散。只见他笨拙的手指在手机键盘上来回挪动,却总也掌握不好,我在旁边不耐烦地坐着,扇子一刻也停不下来。也许是年纪大了,父亲接受新鲜食物的能力也弱了,一项新的手机功能到现在也没能掌握。父亲的眼神还是盯着屏幕,一刻也不肯移开,像狼看到猎物一样地专注,而我却目光游离,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好了没有?你会了的话我就先走了!”话一说完,我就马上起身。忽然,一双有力的大手把我拉了回去,按在一旁。“等会儿,我还不会呢!”父亲把我拉了回来,眼睛又立马盯回手机,就像隔了很久才相聚的恋人一样亲密。过了很久,我才见他紧锁的眉头又舒展开来,随着一声“嘟”的指示音,他才恋恋不舍地把手机安稳地放在桌子的中央,对我说道:“现在,你可以走了。” ②父亲低着头,眼睛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似乎想将它看透。粗糙的手指缓慢地敲打着手机按键,似乎每敲下一键,都是一道神圣的指示。然而终都以红键退回,一切回到起点,如此轮回。我在旁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坐着,只为支撑我昏昏欲睡的脑袋。或许是父亲人到中年,记忆力衰退了。教他一个手机功能步骤,他学习的时间比每次训斥我的时间还长。训斥我时,我在心里背一遍乘法口诀就结束了,可现在,已经发展到数羊阶段了。我的眼皮也越来越重。终于,父亲兴奋地转过来说:“好了,下一步怎么做呢?”这语气、神色像极了我九岁的妹妹。我接过手机,在大脑仅存的一丝意识下,很快单手完成了最后几个操作。然后转身准备钻进被窝,继续睡我的觉。可我刚转到一半的身,被一只大手用力地揪住,扳回来。父亲嚷道:“走什么,我还不会呢!”硬生生把我喉咙中想要发出的音节逼了回去。我只好在心里先跟周公说再见,手又回到了那台可恶的新手机
③我不时地偏头看向墙上的闹钟,越发地叹起气来。现在,我和父亲的眉间都可以夹死一群蚊子了。忽然地,“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害我弄了这么久,真是的!”父亲可总算是学会如何发短信了,那张有些皱纹的脸顿时像绽开了的花朵。我只得在一旁干瞪眼,这老人家学东西可真是累坏了祖国的花朵呀!我这么暗暗地想着,“那我们、、、、、、”还未等语音落下,我便唰地从沙发上起身,扭头便走。“呼”,我只听得空气在我耳边呼地作响,定睛一看,我又回到了沙发上。这回我已不仅仅是眉头可以夹苍蝇了,那张小脸呀,简直就皱成了一张苦瓜脸。“你怎么就走了呢?这手机功能这么多,我一时半会儿哪学得完啊!不行,好女儿,你得再教教我其他的功能吧。”“哎,这个是什么东西,你看看、、、、、、”看着父亲那张新奇的脸,仿佛是又回到了少先队员时代,“嗯、、、、、、这个、、、、、、”
④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已经凝结。即使在这样闷热的夏季,也只有几声“嗒嗒”的键盘敲击声充斥着耳膜。我坐在沙发上昏昏欲睡,“不许发出声音”的命令监禁了我。可一旁的父亲仍是一副努力而执著的样子。他的双目紧盯着屏幕,眉间微微印着一个“川”字。偶尔会发出轻微的叫声,继而又是一阵敲击键盘的声音,过了许久,是一串小小的兴奋的声音,如此情节不断上演。终是有一次父亲彻底地陷入了困境,把手机摆到了我面前,那神色竟像是溺水的人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我不耐烦地开始操作,耳边是父亲不停的嘟囔声:“慢点,慢点、、、、、、”我受不了父亲不停的唠叨,把手机猛地扔回父亲手上,“嫌我弄得太快就找说明书去啊!”转身,我准备逃向电脑房。却不想眼疾手快的父亲一把揪住了我的衣服,力道不大不小,刚好让我逃不了。身后传来父亲那几近哀求的声音:“别走嘛,再教我一次就好,就一次、、、、、、”我无奈地回到沙发上继续演示,嘴里却停不了地在埋怨:“都已经out了还装什么fashion,买自己根本不会用的高科技啊。”父亲也不争辩,只静静地看着我在操作,平静的脸上让我看不透他的想法。心想着,看来今天父亲要是没取到真经,我也没法功成身退了。
⑤父亲直愣愣地看着手机屏幕,眯着眼睛努力想把操作看清,额头上时不时渗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他也顾不及去擦。他的手在键盘上小心地移动着,每一个步骤都思前想后半天才敢犹豫不决地按下去,生怕手机被自己搞坏了。他粗糙的双手颤抖着按下一个个键。我在旁边都看得不耐烦了,好不容易等父亲完成了一个操作,我起身便走,却发现怎么也走不了。原来是父亲拉着我说:“你别走,你走了,我要不会怎么办。”我想要甩开父亲的手,却被他死死地按在了沙发上。没办法,我只能继续我的苦差事了。他一边按着我,一边拿起手机,开始痛苦的思考,他时而蹙眉,时而眨眼,时而叹气。父亲的喜乐全让我看在眼里,我今天终于仔细地管擦了一下父亲,他那斑白的头发,与悄然爬上脸庞的皱纹似乎都在对我说着同一句话:“父亲老了。”我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心里便开始愧疚。我拿起手机,一笔一划地教父亲如何操作,父亲在哦的指导下逐渐熟练起来。此时,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练习:自选题目:
1、爸爸端上了拿手菜
2、妈妈试穿新衣服
3、或者自拟题目描写家庭生活情景中的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第2篇
【教材分析】
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写作的内容单薄抽象,流于泛泛而谈,文章显得苍白空洞。《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来源于真挚,真挚来源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表现自己的独特感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朗读、阅读、理解、写作、修改、交流融为一体,综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培养目标: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能归纳出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对细节进行选择与运用。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独立进行细节描写,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能说出生活中细节里的平凡之美。【重点】细节描写的选择与运用 【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 【方法】阅读、比较、归纳、讨论 【教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课文导入 初识细节
细节描写对于记叙文来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有人甚至说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和生命。下面我们通过文章片段来感受一下吧!我们先看课文中的例子。﹙电脑显示经典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一下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二)探寻规律 掌握技法
明白了什么是细节描写,下面我们再来赏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具体感受一下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文章的题目是《牵着母亲过马路》
寻找规律
1.细致观察,用心感受。2.抓住特点,精细刻画。
(动作、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等)3.妙用修辞,力求生动。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4精选词语,准确传神。
(动词、形容词)(三)比较优劣 加深印象
比较优劣
A、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B、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C、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师生共同朗读,共同探讨
(三)牛刀小试 锋芒初露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的心情很紧张。
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
总结: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会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我相信你们今后的作文会与细节紧紧携手同行!妙笔生花!【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出神韵
1.细致观察,用心感受。2.抓住特点,精细刻画。
(动作、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等)
3.妙用修辞,力求生动。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4精选词语,准确传神。
(动词、形容词)
附《牵着母亲过马路》原文
①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
②母亲说:“你们别拦我了,你们回来,妈煮顿大餐请你们,不是受累,是欢喜呀!”我便说:“我陪您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③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务事。“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了,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不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④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下来,把菜篮挎在臂弯里,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担心我的安危,总是要送我过马路才折身赶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过马路,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和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年轻母亲的细嫩软手,已成为一双枯干节深的粗手,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开,但对儿女关爱的情肠却永远也掠不去。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一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只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不知孝顺、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里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手则伸出来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
⑧“妈!你腿脚不灵便,车多人挤,过马路千万要左右看清楚,别跟车子抢时间。家里有什么难事,不管多忙,我们都会回来的。我是您一泡尿一泡屎养起来的儿子呀,你还客气什么?”
⑨母亲便背过头揩泪。
谈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第3篇
关键词:细节描写,形象,传神
有人说:“性格预测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可见细节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作文如同做人, 要想文采飞扬, 必须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李准也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记叙文写作贵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树, 那么细节描写就好比是树的枝叶, 没有枝叶的树是没有生命的。好的细节描写, 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有血有肉,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突出文章的主题。没有细节描写, 即使内容真实, 过程完整, 文章也是没有文采, 枯燥乏味的。细节描写, 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 以及景物片断等, 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
抓住细节描写是写作的真谛, 那么细节从何而来?怎样才能把握好细节描写呢?
一.抓住特征, 捕捉细节
我们要重视观察,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使善于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笔下才会有活生生的“这一个”。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途径, 细节描写也离不开观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东西, 万事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这独特的一面就是细处, 仔细观察, 敏锐捕捉到事物的细部特征, 进行工笔描写, 才能写得生动、传神。据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了写好武松打虎这一细节, 曾多次向猎户请教, 和猎户一起去打猎, 借此观看老虎捕食动物时的各种动作, 甚至还亲自背着干粮, 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深山, 观察老虎捕食时的扑、掀、翦、跳的情形。这样, 经过仔细的观察, 他准确地捕捉到了老虎捕食时的细部特征, 终于把武松打虎的经过描写得十分逼真、传神。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里写到:
母亲“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桌椅都是旧的, 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 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些句子就是细节描写, 抓住手的红肿, 破旧铜活的发光两个细节, 突出母亲的勤劳和讲卫生的个性特点, 认真的生活态度, 形象鲜明。有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 要么就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 缺乏感人的力量, 这主要在于缺乏捕捉细节的意识或能力, 不懂得细节有能让作品文采飞扬的魅力。
二.放慢镜头, 再现形象
细节, 相对于事物的整体或全过程来说, 都是局部、细小的东西, 甚至会非常不起眼, 但要尽量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将一个短暂的过程写得具体逼真, 形象鲜明, 可放慢镜头, 再现形象, 以此达到细节传神。如朱自清的《背影》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段描写可谓逼真传神, 其方法就是巧用了动作分解之法, 放慢了镜头, 写出父亲为了儿子勉为其难的形象, 真切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
三.放大镜头, 凸现形象
记叙文离不开细节描写, 要将一个细小的事件写得细腻传神, 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可锁定某个场景, 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 放大镜头, 凸现形象。如张菁昳《瞬间》的片段:
父亲没有系上鞋带, 我有些诧异, 靠在门边, 目送他出去。
父亲刚出门, 正在摆弄花草的母亲拦下了他。
俯身, 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夏日的微风掠过香樟翠绿的树梢, 空气游丝中是菊花茶淡濙的香。
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旁垂下, 嘴角微抿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 纤细又白晳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回复。夏日的阳光像一层薄纱, 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一层光影明灭的圆圈。
父亲低着头, 像个犯错的小男孩。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 仿佛隔了千年, 恒久不变地穿过那些空气的阳光浮尘, 望着母亲。四目交错的瞬间, 相视一笑, 没有声音, 没有语言, 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
此段文章, 选取生活中极短暂的片断, 极平常的场景, 经过放大, 运用“特写镜头”, 记叙“瞬间”, 使短短的一瞬间情意横生, 暖人心扉。
四.根据主题、性格, 精选细节
可供描写的细节总是很多的, 要根据文章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精选细节, 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凸显人物个性、触动读者心弦、突出文章主题, 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 为文章增色生辉。请看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对孔乙己的形象描写:
孩子吃完豆, 仍然不散, 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 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 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描写, 寥寥数笔, 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和盘托出, “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要素, 一个落魄迂腐又虚荣心十足的封建科举制的牺牲者的形象跃然跃上。
五.运用多种手法, 展现逼真画面
注意采用多种写作手法, 进行细致描写, 力求给读者展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画面。在众多的细节的实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要成功地描写一个细节, 有时动词的准确运用显得尤为关键。如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有这样两句描写:
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
前一个句子是孔乙己当初来到酒店时的情景, 一个“排”字, 显得多么从容、多么阔气, 想对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表现一下富有, 露出孔乙己得意、炫耀的神情, 也显示出他迂腐的性格, “一个“排”字, 实在是用得妙极了。后一个句子, 一个“摸”字, 写出了他动作的迟钝, “四文大钱”已经严实地藏起来, 暗示这钱是来得不易, 他已经濒临贫困潦倒。一“排”一“摸”的对比, 反映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经济地位。
除了准确传神的动词运用可以展现逼真的画面外, 想象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使文章大为增色。如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 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 原来我见过它。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 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 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 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浅谈七年级班级管理的细节 第4篇
【关键词】培养生活习惯 ;关爱鼓励学生 ;严抓学习习惯
三年前, 我当过一年半的班主任,由于请假就中断了,那时,人还比较年轻,做事只凭气盛和冲动,班主任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和完美,只知道自己有时确实尽力做了,但结果不甚理想.有时候没怎么用心去做,但结果却还可以,于是心里有一种想法,运气有时可能会超过能力。从去年开始,我又接了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平时对其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观察总结,我才相信,其实运气大部分时间还是不能超过能力的,我们只有努力工作,认真总结才能把这个班级管理好。于是带着这样的信心和干劲,参照学校对班级管理的要求,我对我班学生实施了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管理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开学初,我带领学生反复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它,了解它。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入手,细到让学生知道如何扫地,如何整理寝室卫生和个人卫生等。作为班主任,我想我们应该率先垂范。初一新生独立生活能力差,习惯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走进学生的寝室,教他们叠床被,摆放生活用品。尽量采取军训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要求他们不睡懒觉,一听到起床铃声就迅速穿好衣裤,整理床铺,马上出操,不拖拖拉拉。早操做完并洗漱之后,提醒学生一定要吃早饭,因为不吃早餐会对他们造成极不利的身体和学习上的影响。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班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关爱学生,帮助鼓励。
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思想倾向以及行为习惯。班主任有责任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样有责任让班级这个大家庭充满生机,充满和谐、充满激情和成功。因为上学期我班有一女生就是由于性格内向,身体较弱,所以经常打不到饭菜,有时饭后又挤不到水管洗碗,因此产生怕上中学的情绪而离开了学校,又回去上小学六年级了。因此,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要对七年级的学生多关心鼓励,勤表扬,七年级的新生刚刚从小学毕业,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小的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多对他们进行帮助和鼓励,就会赢得他们的信任。
有些同学由于家庭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与同学之间关系不好,常常觉得很孤独,有些同学由于和同学朋友关系处理得很好,遭到其他同学的嫉妒打击,引发一些麻烦,这时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表现,区分不同情况,教育学生要物归原位,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上期,我观察到我班有一男生穿着简朴,经常都只穿同一件旧衣服,有几天上课时神情忧郁带有点恍惚,下课后又不同其他同学玩耍,我从同年级其它班他的同乡处了解到一些他的情况,原来他的母亲弃家而走,父亲又因苦力劳动受伤在床,家里只有一个老奶奶,生活非常艰难,于是我就在私底下对班上的其他同学和他的室友们说:要多关心他,有什么生活和学习上的需要主动帮助他。这学期我看到的是学习上进的他,性格较以前活泼的他。
第三、严抓学生学习习惯
教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要做到眼勤、口勤、手勤是关键。上课时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勤于记笔记;不懂多问、课后多复习巩固、并要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即使是思考作业)。作业本发下来后要及时改正错误并总结原因。至于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我们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班级讨论,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限制。上学期我班主要根据学校的一些制度订出了一套班级个人量化评分标准的制度,规定出了哪些行为是属于违纪行为,如迟到、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自习课上打闹或吃东西等,如果谁违返了这些纪律,结果将在班级个人量化评分表上体现出来。它的实施主要通过其他科任老师的反映,或者班上的学生、班干部的事实反映为证,并且规定违反哪一项者,应该扣多少思想品德分为实施办法。以每人100分为准,凡是低于80分时,让其家长了解该学生在校的行为和表现,并和家长一起讨论该学生最近产生不良表现的原因,以及以后怎样配合教育好该学生,使其不再犯错误的方法。本期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变化,又适当加以一定的惩罚,比如扫地、打水、每天做一件好事等方式,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第5篇
看古今,多少成功人士不都是看重细节?牛顿从小就善于发现细节。当他看到苹果自己从树上垂落时,他不是认为本来就如此,或不管苹果,走自己的,而是打破砂锅向自己询问、思考,最终,他发现了地球引力。他的成功就来自他的细节。
屠格涅夫曾这样说:“人生最美的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路边零落的花朵,那么你的一生将美丽而芬芳。”我们只有从旁边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他在他的园子里,细心观察每一只昆虫的足、翅、斑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丝不苟的记录着每一只昆虫的外面、习性、特点。然后,把这些归总于《昆虫记》。至今现在,这本书仍是文学史上一颗明珠。
有的人认为“不拘小节”是一种潇洒,一种成就大事的风格,他们将粗枝大叶视为洒脱,将放荡不羁视为追求个性。然而,这些以小见大的被人称为细节的具体环节,往往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生活就像无限拉长的链条,细节如链条上的链扣,没有链扣,哪有链条?历史就像日夜奔腾的江河,细节如江河边的支流,没有支流,哪有江河?回味生活,翻阅历史,我们为什么不从真实的细节做起?
指导教师:翟丽芹
七年级温暖的细节作文「优秀篇」 第6篇
前面一个穿黄马夹的中年男人,拿着一只巨大的扫帚,缓缓地扫着似乎永无尽头的马路。其实地面上不会扬起尘土了,因为此时是刚刚雨后,但他扫得仍然很专心。在我快要越过他的时候,我看见他弯下腰,像是捡到宝贝一样地捡起一根树枝,端详了片刻,还摘掉口罩,放在鼻子底下闻,很陶醉的样子。
我终于看清楚了,那是一枝几近枯萎的玫瑰。他小心地抚弄着花枝,像是在拂去枝头的尘埃,然后又是很舒展地呼吸着。
我索性掏出烟,点燃,慢慢地欣赏!
他将多余的枝蔓和变色的花叶掐掉后,把花直接插在很破旧亦有些脏的黄马夹上袋里,然后扫几步马路,就要忍不住一样低头深深地嗅一下。一个年过四十的男人,就这样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肆无忌惮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他是否忆起了年少时的某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第7篇
如果一篇文章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其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跳跃的浪花,它使文章充满了魅力;如果一篇文章是一片茫茫沙漠,那么其中的细节描写就是傲立的仙人掌,它使文章充满生机。细节描写在一篇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生动性,会使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丰满。巴尔扎克也曾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然而学生们在写作文时却最容易忽略细节的描写,使文章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涟漪。如何指导孩子们写作时学会细节描写,让自己的文章变得魅力无限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课文范例引路,了解细节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是情节曲折生动,或是人物形象丰满,或是语言描写优美……在这些文章中不乏细节描写,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文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就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来表现父母之间的真爱。如文中写道:“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其中妈妈的表情“恬静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此时母亲幸福的心情。而通过爸爸的睡姿:“坐”“紧握”“伏”这三个动作描写,让读者不禁感叹爸爸对妈妈的情真意切,谁都会由这温婉的执手联想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丽。爸爸紧握妈妈的手,源于担心自己睡的沉而耽误了对妈妈夜间的照顾,在这“紧握”之中,传递的是减轻病痛最终战胜病魔的力量,传递的是爱与温暖,爸爸握住的不只是妈妈的手,更是妈妈的心,是平安,是一辈子的幸福。此外,文中还有多处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方面的细节描写,还加入了一些环境方面的细节描写。
在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先找出这些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默默的读书,静静的思考,通过这些细节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父母之间那一份浓浓的深情,进而理解的课文的题目“爱如茉莉”的真正内涵,也感受到了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接着我让孩子们思考作者描写细节的表达方式,通过讨论交流,孩子们知道了细节描写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来刻画,还可以通过与之相关联的环境描写来表达情感,渲染气氛,丰富文章的内涵。
另外,平时我还注意让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搜集各类细节描写,如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场面的细节描写、物品外形的细节描写等等,让他们分类摘抄”细节描写摘抄本”上,并写下自己对这一细节描写的感受,然后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并从中学会了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
二、生活素材积累,丰富细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就是文章的“米”,没有生活素材,再优秀的孩子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生活也是细节描写素材的源泉。有的孩子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可写,每天都是上学、放学、写作业……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敏锐、细致、用心的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才能丰富细节描写的内容。
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有序的观察。孩子们的作文很多都言之无序、条理不清,这和孩子们平时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观察动物的外形就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观察动态事件,可按照”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来观察;参观游览时可按照不同的方位顺序或移步换景的顺序来观察……这样孩子们在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序。
其次观察要抓住人或事物的特点。万事万物都由各自的特点,比如植物,柳树的特点是枝条柔美,白杨的特点是枝干挺拔,松树的特点是四季常青,牡丹的特点是雍容华贵……在引导孩子们观察时,一定要让他们学会细致的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迥异之处,并抓住他们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这样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才会更生动鲜活。
三要善于捕捉典型。当然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很多,我们要写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选材时,一定要选择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是细节描写的命脉,它是同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具有极大的说服力,选择典型的材料有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想表现爸爸的厨艺很高超,选取做红烧肉的事例进行细节描写,是不是比是选取爸爸做番茄炒蛋这个事例好呢?
三、表达方式指导,精彩细节
当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到细节描写的素材后,如何才能把细节描写的生动传神呢?
1、字斟句酌,精确用词
贾岛曾为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反复斟酌;王安石层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照”字苦苦推敲,最终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进行细节描写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字斟句酌,用词一定要精确,这样才会一语惊人,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如我班有一位同学为了表现妹妹的可爱,写了一段和妹妹一起踢球的情境,“她慢慢地走到球旁,蹲下身,用手把球摆正,又瞥了我一眼,随后左脚朝后微微抬起,身子稍稍向前,突然猛地向前一踢,嗬,球不偏不倚,正好滚到我的跟前。”小作者观察细致,动词运用的十分准确,贴切,将妹妹踢球时的动作一一展现出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2、妙用修辞,大胆想像
我们要想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生活细节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除了要如实记录之外,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读者身临其境,这就需要进行丰富大胆的想象,让内容更加具体,更有创意。而恰当的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一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使文章生动起来,形式优美起来。比如比喻的运用,会让人感到形象生动;拟人的运用,会使人感到活泼亲切;排比的运用,会让人感到整齐有气势……如一位同学在描写月光时这样写到:“月光轻巧的越过窗子,绕过纱帘,轻抚着我,像轻轻滑动在摇篮里母亲柔软的手,像孩子枕边甜甜的梦,令人神往。”她把观察到的月光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来,月亮的宁静温柔跃然纸上,让读者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3、抓住特点,多面描写
我们知道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的特点,就应该在描写时把这个特点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只从某一个方面来写,就显得很片面,很单一,缺乏趣味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来写,文章就会显得更加丰满,事物的特点也会显得更加鲜明。如《做一片美的叶子》中树叶是美的,作者既描写了它们的外形美,还描写了它们的品质美,那么叶子的美就更充实了。描写人物的特点时就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神态等方面来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将人物的特点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立体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四、评价修改展示,闪亮细节
学生们在完成一篇习作后,肯定有些孩子能按老师的要求将细节描写的生动具体,而有些孩子的习作细节描写不明显,内容空洞无物,如何在习作后让孩子的细节描写再度闪亮呢?那就要依靠评讲修改了。“玉不琢,不成器。”要想让玉器更精美,就要反复加工雕琢。写文章也应如此,“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也是靠改出来的。评改作文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师生合作评改,学生之间互改,学生自改等。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我都会从中挑选出几篇典型,可以是细节描写很成功的,也可以是不成功的,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可以通过大屏幕出示老师范读这些作文,让同学们边看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写的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么改?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对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进行大力的表扬。我有时还会把精彩的细节描写用多媒体出示,让孩子们共同学习,并对这些写得好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我还会从较差的习作中挖掘一些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评改作文的积极性。
另外我会根据细节描写的要求交给孩子们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先让孩子们先自己进行修改,然后同学间进行互相批改,如遇到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经过几番修改后的细节,你会发现寓言更生动了,内容更具体了,用词更精当了。我会把细节描写特别优秀的作文,或者进步很大的同学的作文,张贴在我们班的“快乐作文角”,供孩子们阅读、学习。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习作水平也有了不同的提高。
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第8篇
1.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
2.了解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类型
3.掌握细节描写时的三大要求
4.能根据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
2.能根据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投展示)朱自清父亲背影的图片
师:大家看背投上这图片是?(背影)
师: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暗笑父亲的迂的“我”,被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所震撼,用感人的笔墨把那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文学史上!每次拜读朱自清这散文的时候,我们总被他这感人的一幕所触动。而我们要如何在写作中描绘出触动人心的画面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细节描写!
到底什么是细节描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定义。
(二)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及4种常见的类型
(背投展示、学生齐读)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师:我们要注意概念中的重点词语,“细微”、“具体”、“典型”。
常见的细节描写一般就有以下几种类型(背投展示):
(1)肖像细节描写(2)语言细节描写
(3)行动细节描写(4)心理细节描写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是否接触过上述几种常见的细节描写类型。
(生回忆、交流、讨论。)
整理出:
(1)肖像细节描写:
《芦花荡》:“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2)语言细节描写:
《阿长与山海经》:“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3)动作细节描写:
《背影》:“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心理细节描写:
《芦花荡》:“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三)掌握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
师:在熟悉了常见细节描写类型之后,我们具体学习在运用细节描写时要注意的三大要求!
(背投展示)
1. 运用细节描写要“真”,符合生活的情理。要来源于生活的精细观察,反复提炼和加工。
师展示范例:
《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的背影刻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属于动作细节描写。大家看看,这例子中,哪里能体现“真”?
(明确:“攀”、“缩”、“微倾”。)
师:找得好!在描写时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提炼加工我们所用的动词!
2. 细节描写要“精”,具有典型性。作者要按照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需要,精心挑选最恰当的典型细节。
师:大家注意重点词语“精”、“典型”。也就是说,最能够体现主题或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细节!就像《背影》,文章的主题是?
生:父爱!
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父爱?
生:父亲踌躇之后仍亲自送我去车站。
生:父亲的反复叮嘱。
生:父亲给我买橘子。
师:这些都能体现父爱,但作者精心描写了这些细节没有?
生:没有!重点锤炼了“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
师:对!这就是挑选了“精、典型”的细节加以描写!
3. 细节描写要“细”,具体细腻。要用特写镜头般的语言来细腻入微地刻画细节。
师:要用特写镜头般的语言!就像拍电影般锁定某一个画面,来个特写。
(回忆课文中的片段)
生1:老王!
生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找得好!这一段细节描写把老王的什么神韵生动地刻画出来?
生:老王很瘦,黄,又干巴巴的,很脆弱,打一下就散成一堆白骨。
师:对!作者将镜头锁定在老王的外貌特征上,“枯黄的干皮”、“瘦”。
(回顾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真、精、细。)
(四)课堂练笔
师:我们现在就用刚学的知识描写一段父亲骑自行车的细节。字不用多,但要注意“真”、“精”、“细”。5分钟后,我们一起赏析同学的佳作。
(五)美文共赏
(展示同学例文一)
只见父亲用力踏着那支支作响的单车,双手流出了很多汗,衣服被汗湿了也不管,还是双脚左右左右轮踏,身体左右微侧,腰也不时往前弯曲,神情很痛苦,但在我面前总表现得很开心的样子,此时我才明白父亲的苦。
(展示同学例文二)
刚踩时,可能是我的重量超出了父亲的估计,父亲显得很吃力。父亲双手紧握把手,左脚用力地踩在脚踏上,似乎全身的力气挤在左脚上,父亲瘦小的身体向左微侧。快到小区时,父亲是累了吧,他微站,身体随着左右有节奏的摆动着,他那紧握车把的双手青筋暴起,口中还时时发出“呼呼”的喘气声
(六)课堂小结
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