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精选9篇)
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第1篇
一、激发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要利用这一优势,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保持对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就是要发挥学生内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即使再优秀的教师, 使用再好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成绩也无法提高。夸美纽斯引用昆体良的话指出:“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志愿, 这不是能够强迫的。”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具有自然性。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功课, 非但不能达到成人期望的结果, 反而会造成很大的害处, 这是违反自然的。他认为, 人的正确性是渴求知识的, 对知识是不会厌倦的。因此, 教师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首先要采用目标激励法。高尔基说:“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教师要激发学生树立能学好英语的目标和信心, 从而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成绩的提高便十分容易。其次, 让学生通过背诵一些短诗、唱歌等形式, 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让学生背诵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Stray Birds”中的诗句:“the service of the fruit isprecious, the service of the flower is sweet, but let my service be the service of the leaves in its shade of humble devotion.”
还有Patience Strong写的诗“Give Your Love”:
Give your love to others, don’t spend it on yourself.
Give your heart’s good treasure, don’t hoard it on the shelf...
Give a word of comfort, give a helping hand.
Give where it is needed, try to understand.
在课余, 可以教唱英语歌曲如:“Take Me to Your Heart”, “Right Here Waiting”, “What Dreams Are Made of”, “I’mAlive”, 以及一些中文翻译成的歌曲:《大约在冬季》、《明天你是依然爱我》、《一世情缘》、《驿动的心》、《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这些优美的诗句和动听的歌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再者, 教给学生一些记单词的方法, 来突破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到最大的问题是记不住单词。今天记, 明天忘, 反反复复记不住。很多人承认“词不离句, 句不离意”是好方法, 但这仅仅是从文字符号单轨输入, 还属于暂时记忆, 未达到长久记忆。美国心理学家阿贝尔梅拉别指出:信息总效果100%=文字27%+音调38%+面部表情35%。这表明, 学习语言从音上记起, 比从义上获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音义结合的记忆比孤立机械地背单词要好得多。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最头痛的问题是记单词, 他们不了解英语是表音文字, 90%以上的音和形有联系, 英语中一音多形和一形多音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它们形形色色, 变化多端, 导致学生眼花缭乱, 难以招架。学生记忆单词时置音和形的联系不顾, 像记电话号码一样, 如b-o-o-k死记硬背, 枯燥乏味, 效率很低。因此,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记单词时要抓住英语单词的音和形有联系的特点, 采用各种方法, 创造性地记忆单词。采取谐音趣味记忆法来记单词, 如bachelor, 可以记为:“白吃了’几年饭, 学士学位没拿到, 还是个单身汉。”“白吃了”是这个单词的谐音, “学士”和“单身汉”是这个单词的两种词义;soup和soap这两个单词很容易把音读错, 把字母写错, 采用谐音趣味法可以这样来记:“碗里有舒心的汤, 身边有瘦瘦的肥皂。”舒和廋是音, 汤和肥皂是义, 汤要用碗u来盛, 肥皂要用钩a来挂;hanged意思是绞死的, 可以记为人头一落地就是绞死, 一落地就是ed。这种方法把单词的发音和词义联系起来, 记起来很容易, 而且也记得牢。另外, 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则, 许多单词就很容易记住。如discovery, hospital, magnificent, expensive, understand等较长的单词, 只要读音准了, 记忆单词就容易了。当然, 对于大量不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 要给予经常的“特殊关照”, 才能牢记它们。采用音形结合和音形义结合的方法, 就能大大地增强记单词的效果。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采用猜谜语、比赛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不仅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还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 适当地穿插和使用这些, 并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才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上课的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的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如果教师亲切和蔼, 讲课时富有激情, 语言幽默, 表情丰富, 再辅以优美的动作, 学生感到如沐春风一般, 那么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这方面, 教师尤为重要。
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 还是智慧的源泉。在高三复习阶段, 教师和学生都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并保持下去, 那么教师和学生都会乐在其中, 教与学都会达到最有效的程度。激发兴趣, 发挥心理优势, 也是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之一, 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运用这一策略。
二、归因训练策略
归因就是分析归纳某种结果的原因。人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 总习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一般会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这四个方面去寻找成败的原因。人们的归因方式不同, 对人们的情感和期望行为等方面有不同的影响。如果归纳的原因准确, 人们就有了自信和力量, 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那么就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如此就形成正循环。否则, 就会产生更糟的结果, 形成负循环。
有些学生英语学得不好, 他们把原因归咎于自己头脑笨, 长此以往, 他们不得不放弃英语这门学科。许多英语成绩好的学生, 对每一次考试、每一道题、每一次练习的情况都进行了归因训练, 分析出做对与做错的原因, 并且建立了错题本, 及时纠正错误。由于正确归因, 这些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有些学生不常做归因训练。经常进行归因, 一则可以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二则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进行归因训练, 而且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要及时给予鼓励, 要让他们树立自信, 获得成就感。
归因训练涉及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如果学生有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 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太大, 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都无济于事。与此相反, 积极情感如自信、自尊、移情、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差和不做归因训练的学生, 教师不要批评训斥和嘲讽他们, 而要积极地疏导和指导, 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老师和周围人的不好的态度或伤害, 他们就会产生焦虑和抑制, 从而对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 在教学中应自始自终关怀和热爱学生,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 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喜欢教师。古人讲“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后就会把他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 甚至产生模仿的意向性, 出现爱屋及乌的效应。这时候, 教师就要趁热打铁, 要求学生自觉地进行归因训练, 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做归因训练。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应引导他们归因于努力和方法, 而不把成绩差归因于能力, 这样就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努力而成绩依然没有长进的时候, 告诉学生这不仅是方法和能力方面的问题, 也是量变还未达到质变的问题。经过这样有意识的归因训练后, 这些学生不仅会形成正确归因, 而且会增强学习信心,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为了搞好高三英语复习工作, 教师和学生都要自觉地、经常地进行归因训练, 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才能使教与学达到最有效的程度。
三、整体语篇学习策略
语篇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一篇文字所具有的交际功能。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语境中发生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都应采取整体语篇学习策略。如阅读课, 先让学生阅读整篇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然后理解各段的内容和各段内在的逻辑关系, 最后又回到语篇, 进行交际性的操练, 如复述课文内容, 问答, 写一篇类似的文章, 预测文章结局, 归纳推理, 知识迁移运用, 特别是运用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中去等。学生在学习中也要遵循这一策略。而不是眼睛只盯着那些单词、词组或个别句子。要把对单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放到整篇文章中去理解, 这才是正确的策略。现在有一些学生学英语非常刻苦和认真, 但成绩仍然很差。仔细分析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 原来这部分学生除了单词记不住和用汉语思维外, 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在语篇中理解单词、短语和句子。他们不知道英语有一词多义和习惯用法的特点, 所以导致英语成绩很差。要改变这种情况, 必须采用整体语篇学习策略。
另外, 高考英语的命题一直把测试的基本点定位在语篇上。这是因为语言学家发现, 在语言行为的运作中, 意义与语境有很高的相关性, 意义归根结底是由语境决定的, 所以任何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语言行为都是以语篇 (discourse) 为基本表现形式。从这可以看出语言的教与学都应当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因此在学习中, 就更应该重视整体语篇学习策略。
对于词汇、短语及语法的学习, 都可以创设语境在语境中掌握它们。学单词时, 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和语境中去掌握单词的意思, 英语中许多单词一词多义, 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掌握用法, 从而记住单词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单词时把新单词和以前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想象出这个单词使用的情景, 记忆单词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再把成段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进行分组和分块记忆, 掌握词汇就更容易了。这也是本族语人学习母语时通常采用的记忆方式。
单词的学习离不开情景和语境, 语法的学习也是这样。新课程提倡三维语法教学法, 即将形式意义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语篇中运用,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高中学生一方面要求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语法, 另一方面要求有真实的交际活动。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从运用的角度来设计语法教学。在学习新语法时, 教师先提供要学习的新语法的名称或者含有新语法的语篇, 接着让学生查找语法, 搜集例子, 再进行讨论和交流, 最后总结用法, 和教师进行校对。有时候, 教师会吃惊地发现学生搜集的例子远超出自己的视野, 而且学生在研究学习中焕发出来的积极性﹑责任心和互相帮助的精神令人感动。当然这样做要花费时间, 但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 这是有价值的, 因为从中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在复习学过的语法项目时, 教师应该先设立一个运用目标, 然后让学生考虑运用什么语法形式能实现这个目标, 学生各自用各自策略搜索所需要的语言形式, 并记住它们, 然后创造性地用它们去完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思考创造的状态中, 所以这样的语法课充满了活力, 学习效率极高。采用语篇整体学习策略, 不仅能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 而且能促进他们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类比学习策略
类比就是把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 并比较其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它们在发音、拼写、语法﹑词汇的用法、思维、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要搞好高三英语的复习工作, 教师首先要使用这种策略。教师要多归纳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 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英语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之分, 有重读、次重读音节, 而汉语中每个词都是单音节。英语中句子有重音 (重要的词要重读, 其他的词不重读) , 有语调、句子的重音和语调不同, 意思就会不同。而汉语中几乎每个词都重读。英语中单词有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现象, 而汉语中无这种现象。英语中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有被动语态, 而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汉语中动词基本上是及物动词, 大都用主动语态, 很少用被动语态。如等某人, 英语要说wait for sb., 汉语中“等”是及物动词, 而在英语中wait是不及物动词, 后面跟宾语人则要在wait后面加上介词for, 类似的短语有complain about, dream of等。区别词汇时, 要从多方面来对比它们。如表示穿戴的几个词:dress, wear, have on, put on, be dressed, be in, 可以从是否是及物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有无进行时和带什么样的宾语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要特别让学生注意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中却很独特的语法项目, 如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冠词、一致性 (主谓、称谓、时态等) 、平行和对称、动词的三种变化、非谓语等。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 因此, 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
许多专家和名人在谈到学习英语时, 都提到类比学习方法。许孟雄教授采用类比方法比较英语中随处可见的含有介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的句子与他们的汉译句子的不同, 找到了克服经常使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这个问题的方法。英语是动词和介词相搭配的语言, 也就是动介式的语言, 即当英国人和美国人用介词的地方, 我们中国人却用的是动词。主要原因是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介词占统治地位的动词短语。汉语中除少数几个相当于表示空间的英语介词外, 根本没有英语介词这种东西。许教授建议在说或写英语时, 尽量多用介词短语和动词短语来造句子, 即抛弃某些英语动词, 加上合适的介词, 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国式的英语。如“Is this train for Shang-hai?”而不说“Is this train going to Shanghai?”;“She is at the typewriter.”而不说“She is typing words.”;“He is above me in the office.”而不说“His position is higher than mine at the office.”等。孙瑞禾教授认为不使用类比的方法, 学外语谁都不会有进步。只有经常加以使用, 才有可能在无穷的使人眼花缭乱的语言现象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如:Care not would have it.把“care not”当作主语似乎站不住脚, 但却非常符合习惯。又如:“Always atit wins the day.”“Poor and content is rich, and rich enough.”“I can’t never accomplish anything.”“I will try’has wrought won-ders.”通过类比的方法, 发现除了名词代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名词短语这几个正统的形式作主语外, 其他的词类和其他的形式, 只要当作相同于名词看待, 也完全一样可为主语。所以使用类比的方法, 不仅解决了难点, 也开拓了语言视野。发明家诺贝尔在学习英语时也采取了类比的学习方法。他把英语文章翻译成瑞典语, 然后又把它翻译成英语, 如此进行几次训练, 他就彻底地掌握了英语和瑞典语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完全地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
学生采用类比学习策略, 还可以为自己学好英语, 甚至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成功奠定了基础。美国一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达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凡是学会了类此这种学习方法的人即使是先天的智力中等, 也会在未来取得优异的成绩, 获得成功。相反, 那些先天智力很优秀的人, 由于没有学会类比这种方法, 在未来都没有成才。由此可见, 掌握了类比这种方法, 就如掌握了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 教师和学生都要十分重视类比学习策略。
总之, 以上四策略可以说是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主动性, 因此, 它们是高三英语复习的最佳复习策略。当然, 除了以上四种策略外, 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策略, 并且把它们结合起来, 以使高三英语复习达到最佳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应采用的四个复习策略:激发兴趣, 归因训练, 整体语篇学习, 类比学习, 以及这些策略对复习教学产生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英语,复习策略,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Jane Arnold.程晓堂.情感与语言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丁昌佑.试谈英语教学中的辩证法问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1) .
[3]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陈琳等编.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第1版.
[5]教育部编.英语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第1版.
九年级英语有效复习的策略探究 第2篇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明确复习思路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最关键性的一年, 在这最后一年的学习中, 随着英语新课程学习的结束, 加强对学生英语课程有效复习的引导成了广大教师面临的紧迫问题。由于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九年级第一个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 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
九年级英语复习的三个阶段应放在下学期进行, 在前两个月的第一个阶段复习中, 教师对学生复习思路的引导应紧紧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来进行, 把学生三年来所学的词汇、语法、课文以及句型等进行全面系统性地横向梳理;而第二三阶段的复习时间应安排在下学期的后两个月, 在这两个阶段的复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复习引导应结合中考题型来进行,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采用查漏补缺的针对性复习, 从而使学生在合理有序的复习过程中提高复习效率。
如在复习use一词的用法时, 教师可以结合牛津译林版8B Unit 5中use的具体实例来进行, 并通过中考真题中use相关用法的具体使用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该词的掌握。如在“①Tom is used to ______ in the north.”和“②That is the house where Tom used to ______ when he was young.”两句话中,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use正确形式的填空来增强学生对use基本用法的认识和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还可以让他们在具体真题的演练中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二、全面研读英语教材, 积极构建知识体系
英语教材在九年级英语课程的复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材作为中考命题的依据, 对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苏教版牛津译林版英语三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兴趣爱好和科学文化等话题,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梳理, 并在梳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科学归纳, 以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而在具体知识的复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形式来各个击破, 突破教材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复习内容的时间安排上, 教师可以采用每周集中复习一两个英语语法知识点, 每个课时复习一两个英语单元的基础知识等, 以保证复习的顺利进行, 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如在牛津版英语教材Going Shopping和Find Your Way两个单元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而设置出相应的问题情境, 从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进行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并让他们在自身的生活实际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再如在Friend单元的复习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朋友身上的品质, 以引出generous、helpful、friendly、smart、easy-going等词汇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出这些相关词汇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习, 从而扩大学生复习中的知识面, 促使他们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重视讲练结合, 灵活运用复习方法
九年级英语课程的有效复习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将具体的英语知识融入到各种类型的英语练习题目中去, 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练习过程中加强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动词enjoy用法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历年的中考真题来筛选出典型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并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enjoy+V-ing”的具体用法后罗列出与其用法相似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如miss、practice、finish、stop和be busy等。这样的复习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复习效率的提高。
此外, 由于初中英语课程的知识点比较繁多, 且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而九年级的复习时间有限, 因此,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英语课程的复习,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英语时态作为初中英语课程复习的重点, 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重点之一。如在动词时态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时态中的具体时间状语标志。如:three years ago、lastmonth等的出现表示一般过去时, 而since 2013、for a month等词汇则经常出现在现在完成时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英语时态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复习过程中促使自身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总复习指导的有效策略分析 第3篇
一、 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中考总复习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英语总复习效率,我们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拟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详细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必须要包括时间、内容、复习措施以及复习要求与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以周为单位检查一次部署的计划,与此同时在复习计划的执行中根据具体的复习进度等因素进行适当地修改、调整与完善。
二、 组织英语探究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课堂内外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英语学习的探究,鼓励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从兴趣出发,让学生热爱英语,并且产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而我们要想成功地培养毕业班学生的这一特质,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词汇、书法比赛等多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在节日特别是西方节日来临时,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朗读会或者是英语晚会。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组织的英语交流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的肯定评价,从而为英语复习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三、 从教学大纲与教材入手,严抓“双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地情况,制订考试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融汇贯通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对课本上的习惯用语、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等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精讲精练。脚踏实地地进行严谨的教学,要侧重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熟练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复习形式,有效地降低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与知识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让学生的“双基”通过总复习得到提高。
四、 努力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增强复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在复习的状态下预习课文,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课文的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与教具,激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复习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第二,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复习小组,将一些知识点转变为组内的活动内容,并以对话的方式体现出来;最后,教师要不吝于鼓励学生,要让学生尽量多地留意周边的环境,发现身边的英语例子,收集并学为己用。
五、 选用模拟考卷开展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是一种全面的复习,综合练习的内容是参照中考试题的总设计,通常由语音、词汇、语法和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时要把学生在平时做练习时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容易混淆的词语列出。例如:
1. “say”与”says”的读音应分别为[sei]和[sez]。
2. 含有”than any other one”和“than any of the other ones”的句子应注意分别。例如:
① The Great Pyramid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pyramid.
② The Great Pyramid is bigg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pyramids.
通过这样的例子进行对比复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考试。使学生经过考试、讲评、操练、再讲评、再考试,最终精准地掌握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以及繁重的英语复习内容,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与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制定初中英语总复习指导的有效策略,群策群力,倡导实践与合作,促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迎考能力,要坚持不懈地用耐心去引导学生,并最终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收获丰硕的回报。
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第4篇
一、精讲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准备充分,思维积极,反应敏捷,课堂气氛活跃。在第30至35分钟之间学生进入“思维波谷区”,即学生大脑产生疲惫,思维敏锐性急剧下降,甚至不愿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整个30至35分钟教学过程中实行“填鸭式”教学,导致师生之间存在逻辑差异与空白。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更依据有效教学的原则,采用“精讲策略,突破“思维波谷区”。一般而言,教师“精”讲应采用三大策略:一是提问巧妙。提问难度要适合,提问反馈要及时,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二是归纳要点。要点归纳的原则是要严谨准确、简洁明了,对学生的归纳不够完善和不够准确的地方,一定要明确指出并代之以准确的结论让新知准确无误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三是整合知识。当前英语高考的题目,几乎每一道题都要依据条件判断、推理,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着力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精练
1.以课文为主 ,辅以精选时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三种方法:①“精”与“泛”结合。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驾驭教材,整体考虑,适当取舍,从中选出四分之一的课文为精读材料。处理精读材料所花时间要长一些要求学生除透彻理解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修辞上的特点批判地分析作者的观点、写作目的等外,还要厘清每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及弄懂每个句子的句子结构, 并完成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 对于注读材料的要求只定位在课文理解及获得阅读技巧的层面上。②获得阅读技巧。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均要达到获得阅读技巧的目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以句为单位读,以意群读,克服逐字读出声读、指点读的坏习惯等。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读,如跳读研读、品读、粗读等,既培养阅读速度,又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还要学会概括文章大意,寻找主题句等,并学会根据课文表层信息推出文章深层含义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③选择性地归纳语言知识。以活的语言材料为背景,适时有选择地归纳所学知识,远比在旧语言材料上进行复习要有趣得多,更具有效性。
2.以基础为重 ,辅以练习 , 加深多语法知识的理解 , 提高解题正确率。针对近几年高考题中的一些语法考点,如冠词代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复合句、倒装结构等结合具体实例,反复讲解,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在语境中活用这些语法知识。做题时及时发现知识漏洞,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记录,不断总结做单选题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试题所考的语言点,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三种方法: ①一题多解———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 对一个典型题, 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解释。②多题一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③一题多变———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 从各个侧面检验自己的知识。
3.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促进学生听力迅速发展。学生听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 但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加速听力提高的进程。在训练中,一般容易陷入以下“误区”:①只求听力训练总量,不排除听力障碍。有人认为听力的提高只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所谓“功到自然成”,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由它指导的训练也是低效的。一定的训练是无疑是必需的,但在听力训练的同时,不断排除障碍,则能迅速提高听力水平,学生的听力障碍主要有:语音、语调障碍;知识结构障碍;文化背景障碍;心理因素及外部干扰因素障碍。要排除上述障碍,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训练中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语音知识如句子重音,失去爆破、连读、语调等,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排除母语干扰,并不断积累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及人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生活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准确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功能。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使学生免受情绪及外部因素如背景噪音、音量大小,磁带清晰度等的干扰,克服困难,迅速进入“角色”。②只重视听力测试,不重视听力基本功训练。正确的做法是把听力基本功的训练放在第一位,让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获得听力技巧,如学会听辨数字、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人物说话语气、语篇大意,分清信息主次, 并学会通过抓关键同时进行信息重组达到情节再造。③只重视集中训练,不重视分散训练。听力水平的提高决非可以通过短期行为所能奏效的。一定要在平时持之以恒地坚持分散训练,然后相对集中一定时间进行强化,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三、精评
1.讲评要有“双备”。 一是备好试题内容。讲评前 ,教师要分析试题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要分析试题是否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理念;要分析试题考查哪些重要知识点、解析试题命题意图、哪些试题类似高考题或不相关等。二是备好学生情况。讲评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认真诊断,弄清哪些题错得多,错在哪里,找出错误的症结,分析何种英语能力需要加强,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做到心中有数。
2.讲评要有侧重。在讲评时 ,教师应该侧重重难点地进行讲评分析———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各试题的得分率, 高度失分的试题做详细分析、中度失分的试题做一般分析、低度失分的试题不做分析; 应该侧重英语能力地进行讲评分析———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 要从英语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试题分析, 对于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加以重点分析;应该侧重解题技巧地进行讲评分析。
3.讲评要有拓展。试题由于受考试卷面 、考试时间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地考查学生的英语知识与能力。 因此 ,讲评时教师不能就题论题地讲评,而应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地构建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4.讲评要有参与。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进行自我评价。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答问、质疑、讨论,学生充分凸显主体地位,不但在整个讲评过程中情绪亢奋,思维得以激活,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 而且有助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真正“会做”。
四、结语
“年年岁岁题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教学工作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题, 参加高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讲得再多,讲得再好,学生不理解、不会用,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就要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知识弱点,做错题笔记是种好办法。做错题笔记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①记下错误是什么,最好用红笔划出或用特殊符号标出。②分析错误原因是什么, 如遗憾之错———分明会做、审题不清而做错;似非之错———记忆得不够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而做错;无为之错———不会答、不理解、无思路而做错。③总结错误纠正方法。总之,每次考试或练习结束后,要认真分析得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高三英语复习有效策略浅析 第5篇
可以看出, 问题所在是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上均有较大缺陷, 在复习备考中缺乏科学的复习策略所致。那么, 怎样才能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提高科学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怎样才能做到既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又使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指南, 是教材判定的依据, 也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以“能力”为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要求在复习中尤其注意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 高考试题在编制上不断改革, 主要体现在越来注重语言能力的考查, 那种纯粹考查知识的试题权重逐渐减小, 直至最终会被取代。
英语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文段而准确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包括利用所获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 辨认并改正语汇、语法及逻辑错误的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流畅表达思想, 即写的能力。
明确了高考的命题思想, 复习就把握了方向, 就能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下面分别就英语高考复习中的“语法、阅读、写作和词汇”这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语法复习
虽然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淡化单纯的语法知识考查, 突出强调考查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不复习语法知识, 学生可以不做语法练习。我认为, 老师要高效地去处理这些基础知识;毕竟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 只不过我们不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语法上。纵观高考考题, 我们发现, 不仅是语法选择题, 其它的考试项目如阅读理解及作文等, 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结构, 所以绝不能忽视语法知识的复习。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复习语法呢?教材的语法项目编排分散, 高三复习时必须相对集中, 系统归纳, 避免复习过深过难。不求语法讲得深, 但求讲得清晰明了, 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教师要减少单纯的语法考查, 降低语法的难度, 增加语境, 加强语境中对理解、推理能力的考查。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钻研教材, 分清主次,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逐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当然, 教师要善于发现薄弱环节, 精讲精练, 有的放矢。在复习过程中, 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自行选编训练教材, 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样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法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印发单元讲义、精选练习题并进行操练, 让学生对各考点、知识点有完整把握, 理顺解题思路, 形成由知识记忆向解题能力提高的转换。每一类语法项目的复习可以分三个板块进行:复习要点 (附课本例句) 、主要考点 (列举高考题) 、精选练习 (突出语境, 强调运用能力) 。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阅读、扩大视野阅读理解是高考试题的重头戏, 考生必须对其进行持之以恒的系统训练。首先, 考生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多读一些关于文史知识、科普小品、地理知识等的文章。一般来说, 阅读理解有四种题型, 即概括中心、推理判断、猜测词义、理解文章细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细读、分析主从句等阅读技巧, 获取所需信息, 得到合乎逻辑的结论。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应适当精读一些文章。只有做到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可以适当补充阅读内容, 为学生订购一些辅助材料, 布置阅读任务, 并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 保证每天阅读2~3篇文章, 持之以恒。要求学生划出文中难词、句, 师生第二天一起分析, 对题目进行讨论, 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欣赏的目的。此外, 还可以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或测试, 以训练阅读速度。
三、坚持练笔, 提高写作能力
考试大纲规定高三学生必须在20~25分钟内, 根据提示写出100~120字无重大语法错误、内容充实、用词得体、句型结构灵活多样、意思连贯统一的文章。高三写作的第一轮指导就是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 模仿练习。到了第二轮, 每周定时在综合卷中进行写作训练。对真题范文或者与真题作文相近的文章反复读背。背诵过程中要重点记忆常用词汇、比较好的句型、点睛的段落。范文固然非常重要, 但最根本的是模仿后勤练笔。教师应该注重练笔之后的讲评, 可以把写作和短文改错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挑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四、词汇的处理
词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近几年各省的高考试卷中也同样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无论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甚至改错与写作, 均与词汇息息相关。所以, 高三英语复习中词汇复习极为重要。而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的我们, 有时候对词汇复习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甚至有部分教师很多时候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不停地死记硬背, 然后严格听写。当然, 我并不否认这种做法有效果, 但是可以肯定这种做法劳神费力, 甚至事倍功半。词汇教学务必讲究一定的方法。
1. 词汇的处理应因词而异。
我们把英语词汇的学习分为几类。第一类占大多数, 就是只需要一般的识记就可以了。如routine, allowance, accelerate, precise, budget, recommend, motivate, 等等。对于这类词, 我们除了课本的学习, 还要注意选择与其相配套的阅读材料, 目的就是增加这些词的复现率, 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较容易地掌握它们。第二类是意义明确且用法单一的词汇, 这种词最好处理。如attitude, 一般只考查attitude to/towards sb/sth。再如convenient, 一般只考查when/if it is convenient to sb/at one’s convenience。第三类单词词义貌似很单一, 但实际还存在着其它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意义。这种意义在英语文化里经常使用, 只是学生阅历少而不熟悉, 这就要求老师们替学生把握好这个度。比如afford, 大部分学生所熟悉的意义是have enough money/time/space for其实afford还有be abl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含义, 如:We can’t afford any more delays.We can’t afford to wait another day.I mustn’t annoy my boss because I can’t afford to lose my job.No shops can afford to ignore their customers.再比如学生一看到invite就想当然只把它翻译成邀请, 却不知invite还有encourage sth.to happen的意义。如:You are inviting thieves to enter by leaving the window open.Cover the jam or its smell will invite the wasps.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invited many criticisms等等。知道了这个意义,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并掌握它的派生词inviting是吸引人的意思。英语中还有好多这样的词。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 只有增加自己的阅历, 才能替学生把握好这个度, 而不会造成不该扩充的词讲了许多, 徒然增加学生的记忆但却没有效果;相反, 一些该讲到位的词没有给学生点拨, 一旦考试的时候考到了才去补充, 师生只能一味地跟在题后面跑, 疲于应对。我觉得2011年高考不是单单考查了一个词, 而是说明了一种导向, 一种词汇学习的导向。
2. 尽量用英语释义。
英语释义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英语来思维, 而不再只是生硬地去套用其汉语意义。如:enjoy, 它的汉语意思是享受、享有, 其实它的真正英语意义有两个: (1) get pleasure from (2) have something good (as a benefit) 。有了英语意义,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enjoy good health/success/a large share/the convenience of modern life的意义, 也会把它们译成相应的得体的汉语。再如usual这个词, 学生们一般把它译为“通常的、平常的”, 而且还和common等等进行区别, 其实看看这些单词的英语释义, 这些单词应该根本没有共同之处, 只是译成汉语比较相似而已, 是中国人把它们弄成近义词的, 其实英语意义大相径庭, 本不该放在一起区别的。如果学生知道了usual is used to describe sth.that is (happens) the same as before, 当再翻译句子“我们明天老地方见”时, 他就不会把“老”译成old或别的什么词了, 而是We’l meet at the usual place tomorrow.
3. 多展示例句, 在语境中体会词义。
我们知道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孤零零地去记词汇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尤其是对于一些意义非常模糊, 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汉语意义把它表达出来的词汇, 如:available, 这样的词我们可以通过多展示几个例句让学生去体会。I’m sorry, but the manager is not available now.The shoes of your size is available in our shop.We have sent all the available trucks there.
4. 总结词汇规律, 达到学一个会一类的效果。
小学毕业班英语系统复习的有效策略 第6篇
在和谐舒适的课堂环境当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再是沉闷的,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独特的作用。上好小学毕业班的英语复习课就要让学生带着学习兴趣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学习英语逐渐产生兴趣是上好毕业班英语课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法有很多,就是投其所好,用能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在游戏当中。课堂小游戏一向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完成“你问我答”的游戏,游戏规则为: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代表的发言顺序,首先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第一小组代表做出回答,并且对下一小组代表提出问题,答不上或者回答错误的同学被out,该小组另选代表参战,对下一组提出问题,依次循环。整个游戏过程都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既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考察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对于课文的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游戏进行过程当中学生会渐渐喜欢上学习英语,为系统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总复习方案
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方面,引导学生采用归类法、加前后缀法等复习策略来回顾和巩固已学单词。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为学生收集各种题材的佳作,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亮点。在小学阶段暂时没有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所以要指导学生能根据所给的写作题目和要求, 学会分析写作的时态和人称。
1.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英语作文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词汇,学生词汇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小学阶段毕业班学生的写作水平。“纳新”,顾名思义就是要不断的接触新的词汇,熟悉每一个新词的意思、用法、会简单的造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单词分类表示,有关联的单词用线连起来,这样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讲解,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巧用派生构词法,对一个单词加前缀、后缀,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相反或者是找出与之读音相似的单词,从而达到学会一点,掌握一片的效果,可以不断的回顾已学内容,掌握新学词语,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多读一些英语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老师要为学生搜集各个素材的优秀作文,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出彩点,比如说句子的句式,运用恰到好处的词汇,叙事时正确的时态等摘抄下来并加以借鉴, 能够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有必要的情况下,建议学生能够背诵文章当中的经典语句,才能做到灵活运用。这样学生扩大学生的阅读内容,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做到心中有数,读的内容多了,就知道英语作文中应该写什么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做好考前书面表达的复习工作。
3 . 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要学会将英语书面表达的各个要点结合,综合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文章, 也可以通过文章点评的方式进行综合练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书面表达专项练习课提高学生的写作的综合能力。通过借鉴范文,让学生看看优秀的文章出彩点在哪里, 有哪些地方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哪些句子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最后,让学生动手开始写自己的作文,老师逐一进行点评。
三、营造融洽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当中,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自由发言,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就要求老师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使学生解除对老师的抵触心理,携手走进英语课堂。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消化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将老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实现了共同学习,营造出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为上好小学毕业班的英语复习课打好了基础。
四、结语
要想在小学毕业班的英语复习阶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要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科学的记忆单词,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能力,顺应新课改的浪潮,为了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要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做好小学毕业班英语的系统复习工作。
参考文献
[1]霍红旗.如何做好英语书面表达题[J].科学教育.2008(04).
[2]李涛.如何培养与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科学之友.2010(16).
提高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第7篇
一、紧扣课标,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中考命题原则必须遵循新课标和教材。在复习前, 教师必须重视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弄清楚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形、语法等各项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 把好复习这一关;教材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复习要紧扣教材,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要的作用。例如主谓语、单复数、人称、时态的一致, 倒装句的使用, It的用法等。学生只有在理解所学的语法知识以后, 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加强读写教学,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初三复习中要淡化知识的讲解, 注重功能项目的教学。求真务实, 提高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复习时要理解和把握《课标》和《考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 了解命题走势, 理顺思路,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展开训练, 去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析命题趋势, 研究题型, 指导学生专项突破
英语中考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升的重任,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纵观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 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试题命题的基本思想大致是:能力立意, 难易适中, 重视听力, 加强主观题, 减少客观题, 弱化语法题, 从而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1.听力测试所涉及的日常生活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等。在复习阶段听力训练中, 要求学生们熟悉以上提到的话题, 同时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明白自己的软肋在哪里,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在日常训练中, 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技巧, 如提前审题、抢记细节内容、及时回忆、仔细推敲等。2.阅读理解方面, 采取大量阅读和限时阅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每天读两至三篇题材各异的小短文, 最好是限时阅读, 即在一定时间内读完文章并做完相关的习题。在阅读中, 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及关键词。特别要注重首段与尾段、每段的首句与尾句。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 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速度。3.对于提高写作水平, 背诵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方法。还需要进行许多写的练习, 最好是找有范文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自己动笔写, 尽量做到用词恰当生动, 然后再与范文进行对比, 以找出自己的不足。4.掌握答题方法, 从容应试。让学生牢记:“静心看题测‘谜底’, 拿笔在手要点记。带着问题文中觅, 几个问题几寻觅。完形填空要预习, 瞻前顾后要联系;英语写作要书写工整, 斟酌使用长句和难句;单项选择要心译, 侧重场景和逻辑。”
三、精选练习, 教师入题海, 学生出题海
作为教师, 要从众多的复习资料中, 精选出信息新鲜、题型得当、练习到位的一套习题并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通过“拼盘”、“剪贴”形式, 重新组题或自编补充内容, 精心编写, 以求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增加“负担”, 入题海, 多做题, 多分析, 多研究, 多归纳。为学生选择作业时, 自己要先做一遍, 要剔除不典型的、多次重复的、与本阶段复习无关的题, 要保证到学生手中的题目是有价值的, 而不要让学生做无用功。专题训练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考查点, 突出重点, 还要“授之以渔”, 突破难点,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综合练习的基本形式是讲练结合, 但练是基础, 关系到总复习的效果。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应尽量做到源于课本, 但又别于课本的练习。虽然在大量练习中, 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但亦不乏难度高、利于开发智力的练习。在题型设计上, 既参考历届毕业、升学试题题型, 又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 使学生在一些易于暴露学习弱点的题目上受益, 句型转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练习, 使学生在肯定与否定、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并列句、简单句、复合句等之间的转换句型的练习中扩大语法知识与词汇的覆盖面, 学生可通过时态、语态、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搭配, 一词多译等角度的反复练习中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做到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认真钻研教材, 不辞辛苦, 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四、建立错题集, 查漏补缺
补缺补漏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给学生定任务、定质量等级, 并进行检查验收。在此过程中, 我提倡“建立错题集”, 让学生把做过的一些试题中出现的错误收集整理在一个本子上, 然后把老师对该题的讲解或参考资料对该题的注解附在题目旁边当备注。这样, 学生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过一过, 强化所学的知识, 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 在下一次碰到同样或类似的题目时, 就可大大降低出错的概率。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有效策略探析 第8篇
【关键词】高三英语 词汇复习 问题情境 有效策略
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高一、高二积累的词汇量不足,对于单选题的题干都无法看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材料因生词太多而无法正确理解,而这两种题型是最能体现学生词汇量和语言分析理解能力的。当然,由于词汇量储备不足,对其他题型如听力以及书面表达也是有重大影响的。如何避免高三词汇复习教学中的“题海战术”的高耗低效做法,规避学生在词汇复习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话题为中心进行词汇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另一方面,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而语篇的设计要尽可能生活化,即把词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精选预设话题。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词汇的复习要从运用的角度入手,体现“以话题为中心,以语篇为依托,以读写为手段”的词汇复习理念,注重词汇的循环和提升。如复习Module 1 Unit 1中agree / disagree,我摒弃了让学生罗列其介词的不同搭配和不同意思的枯燥形式,先和学生进行一段自由交谈:
T: what do you often do together with your best friend?
S: We often play and study together.
T: Do you often share your feelings?
S: Yes. We often share our happiness and sorrow.
T: That's good! It is the same with my friend Chen Jie and I. Yesterday Chen Jie told me she had some trouble in sleeping.
然后趁热打铁,引出以下语篇,让学生根据语境回忆agree / disagree的用法。
I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Chen Jie. So there are few occasions when we _____ each other. Since she has some trouble with sleeplessness, I advised her to take exercise to keep healthy last week. To my surprise, she didn't _____ my plan. Besides, we couldn't ______ the kind of exercise we would take. To be honest,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my idea hadn't _____ hers. Finally we reached an _____. Can you guess what the agreement was?
又如复习本单元go through,以同一话题friendship为前提,我又设置以下语篇:
These days Chen Jie is going through a hard time in going to sleep. Every night, she will go through her medicine bottles before she goes to bed to make sure she can take some. As a result, she doesn't go through many subjects. As her best friend, how I wish I could replace her to go through sleeplessness!
go through的四个意思,在语篇的支撑下,展示得清清楚楚。这样记住词汇显得轻松又有效了。
二、充分发挥教材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的作用
一轮复习应立足《考试说明》,一方面要依托教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突破教材。如何让学生对词汇的拼写、语义,语用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引导学生在教材之外的语篇中提升对教材中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例如:复习track一词,原文是“the railway tracks were now useless pieces of steel.”当时笔者就以铁轨延伸的图片不仅展示了“track”的原意“铁轨”,还让学生想象沿着铁轨一直追踪下去,于是有了其延伸出来的意义“了解……的动态,保持与……的联系”。另外,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据,在复习单元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同时,笔者把课文文本改编成了一篇短文改错,不仅可以检测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改错的素材其实就在他们身边,他们随时都在接触,随时都可得到提高,让他们有意识地去重视最基础的东西。
三、利用课外文本,适度介绍热门时尚词汇
近几年各种学习材料、试卷、包括高考试卷中的语言材料紧密结合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出现不少的热门词汇。如giant rubber duck就是“大黄鸭”,selfie就是“自拍”,the Housing Endowment就是“以房养老”,carbon footprint碳足迹,carbon allowance碳排放许可,Twitter国外热门交流软件,类似微博,jerry-built projects豆腐渣工程,car pools拼车,overseas purchasing海外代购,flash marriage闪婚,3S lady (single,seventies,stuck) / left girls剩女,flesh search人肉搜索,flash sale秒杀,all-match百搭,trendsetter 潮人等等。笔者还推荐学生快速阅读一篇关于网络晒客的文章,学生不仅了解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的英语说法,如晒客“share your blog”,炫富“show off / display wealth”,同时也对这一社会热点进行了辨析和思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储备更多词汇以应可能之需,何乐不为。所以,复习过程有必要增加时文阅读,通过时文阅读,给学生适当增加热门时尚词汇。
四、及时巩固复习过的词汇
根据遗忘的规律,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则缓慢递减,所以要掌握词汇就要和遗忘作斗争。虽然那些词汇学生都已经学过了,但还是有一部分是很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不至于那么快遗忘所复习的词汇,可以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完20个单词、短语或句子翻译,要求他们尽可能地拓展词汇和句子,并于第二天及时抽查他们复习记忆的情况。
例如,eg. apology(n.)道歉,apologize(v.)道歉,可以拓展出短语make an apology to sb. for sth.和apologize to sb. for sth.因某事向某人道歉。再根据班上个别学生爱迟到的现象翻译句子:今天早上我因上学迟到而向刘老师道歉。I apologized to Ms Liu for my being lat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巩固掌握了单词apology及其短语。
总之,英语教师在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辨别及运用,不断改进词汇复习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词汇复习的有效策略。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学生再也不能光靠死记硬背复原课本知识来应付考试了。老师也不能一味用搞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复习课堂更应该富有时代感和多样性,让学生更大程度得到快乐学习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第9篇
一、指导学生复习词汇、训练语法等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好英语的根本, 包含两个部分“词汇和语法”:没有词汇, 任何东西都不能表达, 缺失了语法, 我们能表达的意思就很有限。
1. 词汇复习指导策略
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石, 有效解决词汇的复习问题是帮助学生有效复习的一道难关, 难处有三:记忆难、容易忘、不会用。针对学生词汇复习的困难, 笔者认为词汇复习主要在于科学记忆和巩固记忆, 方法指导有如下几个:
(1) 语音知识集中教学, 在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 起始阶段集中一段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48音素, 并借助于学生所熟悉的单词强化记忆, 引导学生熟悉音标拼读单词的方法。
(2) 从构词法记忆单词, 词汇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在原有词汇上加前缀、后缀或是合成, 变成新的词汇, 我们可以从构词法角度对词汇进行记忆, 提高有意义的记忆效果。
(3) 对比和归类复习法, 将词汇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和对比, 如将食品、饮料类词汇放在一起复习记忆, 或是按照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进行复习记忆, 或是将拼写形式相接近的词放在一起复习记忆。
(4) 通过联想法进行复习, 例如fridge, bridge和porridge这几个单词的复习记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联想法进行复习:“There is a fridge on the bridge.In the fridgeis someporridge.”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复习策略上, 一定要帮助学生摆脱孤立复习和记忆单个单词的不良习惯, 引导学生进行有联系的“词汇群”复习, 这样学生只要记住了一个词, 就能够很自然地联系到其他几个词, 词汇量持续递增。
2. 语法复习指导策略
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运用和表达的法则, 想要尽可能多地表达东西和意思, 语法复习不可或缺。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复习语法呢?
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习题训练模式, 采用多元化的语法复习手段, 应从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实际出发, 将几个语法的运用进行对比;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悟语法;用图示法给学生展示语法;用练习的手段进行训练。多元化的复习方式能够有效整固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 和学生一起复习动词的时态时, 我认为具体做法可以有如下几个: (1) 画时间轴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示进行理解; (2) 将不同时态常连用的时间状语放到一起进行对比; (3) 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如班上某一个同学即将要过生日, 问其他同学准备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引导学生pair work的形式对将来失态进行快速的复习; (4) 将固定的语法编制成练习题,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语法知识。
二、注重多元化复习对话课文
纵观初中英语教材, 对话课文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对话”体现了英语语用性学科的交际性, 同时“对话”又是词汇、语法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 提高对话课文的复习效果, 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应用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笔者认为应从对话课文的特点出发, 多元化复习, 切忌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和背, 应该引导学生“活用”课文, 模拟交际, 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对话”, 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对话课文出发改编课文, 并将改编拓展,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复习了知识, 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的听写策略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英语复习亦不能外, 必须细水长流, 不可能一下子将原先学习的知识、能力一步到位, 尤其英语缺乏生活用语情境, 因此词汇、语法让人感觉分外零碎, 笔者在教学中, 从遗忘规律出发, 始终坚持“听写”这一方式, 借此主导学生对基础性、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的复认, 化零为整地进行听写, 有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 我在教学中, 每节课都会在新课学习之前几分钟安排“听写”活动,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如词组、固定搭配、句型等主要内容和教学难点,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学生能够自己写的短句, 我都采用中等语速报给学生, 训练学生的听力, 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了原有知识, 还促使其反应能力获得了有效提升, 这样的做法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上课要好好听, 课后要好好复习, 不然下节课一上来就会被难住。”对于每节课学生听写的情况, 我还进行记载和统计, 然后每周花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在和学生一起就本周错的比较多的知识进行二次默写, 除了通过听写的方式主导学生进行记背以外, 我们还应渗透一种知识整理、归类的意识和方法, 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在复习活动中改正原先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