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精选8篇)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第1篇

Dear Sir:

I would like to inquire about the position of laboratory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field of biochemistry that you advertised in newspaper on December 12.I am twenty-eight years old.In 1986 I received my M.S.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s I was a graduate student, I worked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for Dr.John Williams,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uring this time I assisted Dr.Williams in basic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phosphates cycle in metabolism.I can supply u with a copy of the resulting paper at your request.I feel that I have sufficient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in my background to fulfill the qualifications for your position.I hope that you will schedule me for an interview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Sincerely yours,Grry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第2篇

(一)用人消息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说明自己希望申请哪种工作。因为用人单位往往同时为多个岗位招聘人才,如不写清申请哪种工作,聘人单位将无法回复。

(二)告诉聘人单位,你对该项工作如何感兴趣,你有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特长、才能,受过哪方面的培训和锻炼,对这项工作有何研究,有哪方面的成就等等。

(三)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资历,写出自己就读的学校名称、主修和选修的科目。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以列出某些科目的考试成绩。

(四)求职信中还可以写进与求职有关的其他有利条件,如参加过哪些课外活动,做过哪些调查,有哪方面的工作经验等等。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第3篇

近年来,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求职季节,准备求职材料成了求职者最为重要的工作。求职信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书面材料,其交际目的就是“从读者那里得到反应”(Bhatia, 1993),例如一个邀请参加面试的电话。

体裁,又称“语类”或者“样类”,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讨论远至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近至当代的功能语言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Halliday (1978), Swales (1990), Bhatia (1993)和Miller (1984)等学者都对体裁作了系统和全面的定义。国内学者秦秀白(1997)将“体裁”进一步概括为“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其显著特点是具有能被确认和理解的一整套交际目的”。体裁研究强调了交际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正是交际目的塑造了语篇的类型,确定了其内部结构,并且影响其内容和文体的选择。

商务英语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种语言的变体,主要体现在目的和意义上,商业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目的感”(Ellis, 2004)。同时,商务英语还表现出七个特点,即“完整、简洁、具体、正确、清晰、体谅、礼貌”(陆墨珠,1998)。

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从体裁的语步角度对求职信作了研究。语步是语篇的一部分,每个语步为语篇内某一特有的交际目的服务(Henry&Roseberry, 2001)。步骤是语步的下属单位,是“为实现某一语步而联合在一起的”(Bhatia, 1993)。Bhatia (1993)对200封来英文求职信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交际目的是区分体裁的重要指标。Henry和Roseberry (2001)在Bhatia研究的基础上,对40封以英语为母语的求职者写求职信作了研究,研究了求职信的语步和语言特点。他们认为“称呼,表明竞选资格,推销竞选人,礼貌收尾,签名”为必要语步,而其它语步为可选语步。Henry和Roseberry (2001)对每一个语步都作了具体说明,使得体裁的辨认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国内也有很多研究者对这一特定语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例如张萍和孙晓娥(1999)、郑瑶菲(2005)、王明梅(2008)。但是纵观国内研究,不难发现:语料来源复杂,或者来源不详,少有学者在商业语境下对求职信进行个案分析,更鲜有学者对某一职位收到的求职信进行语步分析。本研究拟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采用Henry&Roseberry (2001)的理论框架,对中国人写的英文求职信进行语步上的分析,以期了解这一特定语篇的体裁结构和特点,帮助中国学生和求职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特定语篇的写作惯例,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在国内某一知名猎头网上发布一虚拟职位:某一知名电信公司招聘总裁助理。在给定时间内,通过电子信箱,本职位共收到了451份简历和60份求职信,其中56封是英文求职信。笔者将此56封求职信作为本研究的语料库。在对样本进行分析后,笔者在Henry&Roseberry (2001) 12个语步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十个语步(括号内为语步的缩写形式):1.opening (O)称呼;2.Greeting and Thanking (GT)问候和致谢;3.Referring to a Job Advertisement (AD)提及招聘广告;4.Personal Information (PI)个人信息;5.Offering Candidature (CA)表明竞选资格;6.Stating Reasons for Applying (RA)说明应聘原因;7.Promoting the Candidate (P)推销竞选人;8.Stipulat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Employment (TC)提及工作条件;9.Enclosing Documents (EN)提及所附材料;10.Polite Ending (PE)礼貌收尾。

三、语步的统计与分析

1.语步分析

笔者对56封英文求职信进行了具体的语步划分,区分了必要语步和可选语步,并将分析结果与Henry&Roseberry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以期发现中国求职者在求职信撰写方面存在的特点。语步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来看,没有一个语步的发生率是100%,所以在本研究中所有的语步都是可选语步,无必要语步,这与Henry&Roseberry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在Henry&Roseberry (2001)的研究中,O, CA, P, EN都是必要语步,“它们出现在所有的求职信里,因此被认为是必要语步”,并且,“很难想象一封缺少O, CA, P, EN的求职信会是一封有效的求职信”。现在逐一对这四个语步进行分析。

(1)称呼(O)

开头部分是求职者称呼招聘者,邀请其阅读求职信。求职信经常以“Dear sir/Madam”或“Dear manager”开头,但是在本研究中,有五封求职信分别以如下形式开始:

五封求职信中的四封以问候的形式出现,而没有称呼招聘者,显示了一定的“不礼貌”。第21封信无开头称呼,更无任何礼貌问候,而是直奔主题,说明自己应聘的职位,交际目的非常明显。

(2)表明竞选资格(CA)

在这个语步中,求职者明确表示自己有兴趣应聘某个职位。研究发现,48%的求职者没有在求职信里注明自己要应聘的职位。求职者以如下方式确立自己的任职资格。

1)说明自己对某个职位感兴趣。

2)询问。

3)直接陈述自己要评聘的职位。

(3)推销竞选人(P)

此语步被认为是所有语步中最重要的语步,它直接体现交际目的:求职者向招聘者展示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和能力,以期得到面试机会。在本研究中,超过一半的求职者没有在求职信里推销自己,而只是把求职信当作一个“便条”或者“告知书”,告诉招聘者他已经提供了简历。

(4)礼貌收尾(PE)

56封求职信中有三封无任何礼貌结尾,求职信戛然而止,整个求职信只有两个语步:“称呼”和“推销竞选人”。求职者罗列相关资格和能力,交际目的很突出。

2. 原因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发现,中国求职者在求职信撰写方面存在“不完整”、“不具体”和“不礼貌”三个显著特点。在十个语步中,没有一个语步是必要语步,中国人写的求职信在语步方面不完整,存在一定的缺失;作为最能实现交际目的的“推销”语步,在本研究的语料库中严重缺失,求职者没有具体的陈述自己的相关技能和能力,求职者无意通过求职信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部分求职信缺少开头称呼和礼貌结尾,而只有推销语步,交际目的非常明显因而显得“不礼貌”。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可能跟求职者的英语能力有关,例如虽然应聘者普遍学历很高,但是英语运用能力尚欠缺;也可能是求职者知道在中国目前的商业背景下,人力资源经理或者猎头大多数是中国人,所以求职者对求职信的撰写缺乏重视,仅仅从形式上将其作为简历的告知书,而无意充分利用求职信来是实现求职目的;或者求职者一味追求求职目的,而忽略了开头称呼和礼貌结尾。所有这些结果和分析,显示了体裁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动态性和多样性。Bhatia (1993)认为,在具体实例中,即使是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其内在结构和语言风格特点都还是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和差异。

四、结语

本研究以Henry&Roseberry (2001)的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个案分析,研究商业语境下中国人的英文求职信在语步上的特点,展示了体裁的动态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对这一特定语篇的研究尚刚刚起步,特别是对求职信语言特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招聘方对求职信的看法也没做过相关研究,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陆墨珠.国际商务函电[M].北: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

[2]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 1997, (6) :8-15.

[3]孙晓娥, 张萍.体裁分析与英文求职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

[4]王明梅.从体裁分析角度看中、英文求职信之间的异同[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 (18) .

[5]郑瑶菲.试析英文求职信的语篇特征与写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

[6]Bhatia, 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 1993.

[7]Ellis, M.&Johnson, 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8]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td., 1976.

[9]Henry, A.&Roseberry, R.L.A narrow-angled corpusanalysis of mov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genre:“Letter of Applica-tion”[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1.

英文求职信中的情态研究 第4篇

【关键词】英文求职信 情态表达 情态量值 情态助动词

一、引言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信作为沟通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语言使用能够表现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更能缩短写信者和读信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帮助求职者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这其中的交流过程就是语言人际意义实现的过程,而人际意义的实现离不开情态表达。情态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及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表达讲话者的能力表达讲话者的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胡壮麟,2005)。它是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的。关于语言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的研究有很多,包含多种题材和类型,如:政治演讲,商务英语,新闻,广告,小说,日常对话等。这些研究从情态系统和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不同语篇,总结语篇的语言特征及某种语言特点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这其中也包括了对某些类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研究,如推销信、投诉信等,但对于求职信情态系统的研究目前还不多。本文将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情态的划分,以职场中的求职信为材料,对求职信中的各种情态表达进行分析,试图从这些不同情态表达的使用中,找出它们在英文求职信当中的分布状况,值的分布状况从而揭示情态在求职信实现语言人际功能时的特征。

二、情态及其体现

不同的学者给予了情态不同的定义,但最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则是Halliday所给的定义。Halliday(1994)认为,情态体现是介于否定和肯定两极之间的意义领域,体现了意义表达中的归一度。在情态的类型上,Thompson (1996)将情态分为情态及意态。情态涉及“信息”的“频率”和“概率”,意态涉及“物品或服务”的“义务”和“意愿”。在情态的表达方式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Halliday等人认为情态意义包括三个方面: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关于语篇情态表达的分析也就是对语篇中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这三类表达的分析。情态意义的体现是由情态的取向来决定的,在情态系统中,情态表达的值有低、中、高三种量值,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都有值的划分。

三、求职信的情态分析

通过对52篇求职信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统计,情态表达的使用情况如下,情态助动词共计181次,情态附加语共计61个,情态隐喻共计119个。

1.情态助动词。通过整理和分析,在情态助动词使用方面,在信件中使用较多的是will,would,can,may,should和could这六个助动词,占助动词总数的95%以上。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will,共出现64次,可表将来,也可以表示个人意愿。如:My qualifications will meet your requirements for this position with your company;另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助动词为would,共出现了52次,如:I wouldenjoy discussing my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 in a personal interview,此句中would十分委婉并且礼貌的表达了求职者的意愿倾向。Can是在求职信中出现频率第三高的助动词,共计30次,可表示能力和允许。如:I am open to relocating anywhere,in the United States or internationally,and can begin full-time employment with one month’s notice,此句中can 表达了求职者能够开始全职工作的时间。May,should和could 这三个助动词在信件中出现并不多,分别为12次,9次和7次。从情态助动词的值来看,低值情态动词,may,can,could,might 共计51次;中值情态动词will,would,shall,should共计128次,而高值情态动词must和can’t只出现了两次。可看出求职信中、低值的情态动词占绝大多数。

2.情态附加语。情态附加语也是情态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语气附加成分和评论附加成分,可表达情态当中的频率,概率,义务,意愿等。求职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表达恳求的评论附加成分,表达程度和频率的语气附加成分。主要出现的附加语有please,always,no,quite,fully,fairly,greatly,surely等等。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please,共计 21次,其次是always共出现了7次。如:Thi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my experience certainly equip me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中的certainly强烈地表达了求职者对职位的自信;又如:Would you please consider my request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to discuss further about my qualifications?中的please表达了求职者期望得到面试机会的诚恳。从情态附加语的值来看,高值情态的附加语共计34个,中值的出现23个,而低值的只有7个。可看出中、高值的情态附加语占大多数。

3.情态隐喻。除了助动词和附加语,情态还可以通过一些小句,短语和名词来实现,这就是情态隐喻。比如“I think it is going to rain.”就是一个隐喻,因为它是“it’s probably going to rain.”的变体,还有“I believe”,“it is obvious that”,“it is foolish to deny that”等等,都属于情态隐喻(Halliday,2000)。通过对求职信的分析,发现这些情态隐喻在求职信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以小句形式出现的有51个,如:I believe that,I hope that 等;以短语形式出现的有54个,如:look forward to,be glad to,be willing to 等;以名词形式出现的有14个,如:interest,desire等。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look forward to,共计18次,如: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表达求职者对收到回信的期待;其次是I believe that,共计16次,如:I believe that my background qualifications and work experience are very compatib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position you listed in your advertisement表达求职者对自身能力的信心;I hope/wish that 出现11次,如:I hope thatw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my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 further during a personal meeting表达对同用人单位之间的进一步交流的期待。从情态隐喻的量值来看,高值表达有18个,中值表达有71个,低值表达有30个。其中中、低值的情态隐喻占绝大多数。

nlc202309011827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52篇求职信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研究,对求职信中不同情态表达类型,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情态隐喻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情态表达的值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求职者为体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求职时时使用了哪些情态表达从而揭示情态表达在求职信人际意义的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求职信中不同情态表达的研究,从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种情态表达在求职信中都有广泛分布且写信者偏向于采用中、低值的情态表达,因为情态意义可以影响语言的礼貌程度,这些中、低值情态的表达方式更礼貌对读信者也更加尊重,语言更为得体。这是和写信者和读信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及权位关系是分不开的。写信者和看信者之间拥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和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求职者作为提出要求者想要获得读信者提供的职位,就决定了求职者的角色要使用委婉,礼貌,得体的语言表达提出自己的意愿。而中值情态出现最多则有效避免了读信者因低值情态过多而产生的写信者过于谦虚和自己被过分讨好的不良印象,也避免了因高值情态过多而使读信者产生不被尊重和求职者过于自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2000.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但汉松,陈琳.英语实用写作模板大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Alan Bond.英文商务信函模板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林传萍.英文求职信的人际功能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8).

[8]李杰,钟永平.论英语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1).

作者简介:张秋霞,女,1985年生,新疆巴州人,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英文求职信的内容 第5篇

1.写求职信的缘由和目的

说明自己是如何获得对方招聘信息的,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的学历、从事专业与对方招聘的职位十分对位,自己对此职位很感兴趣并自信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2.介绍自己的情况

介绍自己的情况是为了让聘用方了解自己的学历、专业、经验、能力、成就、愿望等,为对方录用自己提供充分的根据。个人情况包含以下内容:出生日期、性别、所学专业及学历层次、工作经验、特殊技能、已取得的成就、被录用后的工作设想等。

3.推荐人的姓名及自己的希望

英文简历的求职信 第6篇

Dear Sir,please consider me an application for the position which you advertise in Jobspower.com.I am twenty-one years of age, a graduate of the Wah Yan College in the class of 1988.The following year I took a course in mechanical drawing in the Morrison Hill Technical College.I am at present an engineer trainee in Morse Company.I should be glad to have a personal interview,and can furnish references if desired.Truly yours

特点的英文求职信 第7篇

Homeward, IL 27186

August 29, 2005

Mr.Frederick R.Wickard

Director of MIS Whitingford, Inc.Rosewood Corporate Center

Tampa, FL 27369

Dear Mr.Wickard,As today‘s economy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s place tighter constraints on business, IT professionals with a diverse background can provide greater value when budgets are tight.As a versatile MIS professional, I have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for a wide variety of 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systems and database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troubleshooting and programming.My B.B.A.in Accounting has given me an exceptional understanding of financial applications.While at Johnson Corporation, my hands-on management style and strong technical skills have enabled me to meet deadlines in high-pressure environments.I am seeking a position in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developing business systems or a liaison position between IT and the user community.My current compensation is $65.000.Should you have an appropriate opening which parallels my background, I would appreciate a personal interview.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credentials.Very truly yours,(空格为签名处)

Sandra B.Timpkins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第8篇

1 汉英对等翻译的前提是精读中文读本,吃透中文意思

医学英语汉英译就是要把中文的“字”、“词”、“句”用英语准确、顺通、完美地翻译出来。这是一种创新行为,要求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还要具备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专业知识。尽管有《医学生物学》选修课的上课基础,但要在译语中用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来再现原语的意思,吃透中文读本中的意思显得尤为重要,面对12万字的翻译,工作量大仅是其次,分析和理解其中的“字”、“词”、“句”是翻译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此阶段专业指导教师必须跟紧学生的阅读节奏,及时进行专业的权威的解释。例如阈值(threshold)即临界值,在多基因遗传中它代表易患性的限度,它本身就是一个医学术语,不需要多此一举译成threshold value。例如剪接(splicing)也是一个生物学名词术语,其义是转录时在剪切酶的作用下,将DNA非编码序列切除,再由连接酶将编码序列拼接起来,如果不掌握其意就会译成cut and connect,这样就不符合生物学名词术语的准译要求。又例如染色体检查包含了制备染色体和核型分析的涵义,不能译成chromosome check那么直接,而应该译成chromosome analysis较为准确。此外假基因(pseudogene)、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以及假两性畸形(pseudo-hermaphroditism)都是生物学名词术语,如果译成false gene,false diploid以及false hermaphroditism岂不贻笑大方!

2 汉英译的思想和实践是“信、达、雅”

2.1 汉英译的首要原则是求“信”

医学英语的翻译以信为本,《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基础课,在词法上大量使用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有许多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拥有丰富的词根和词缀,例如:anti-(表示反对、抵抗)、bio-(表示生命、生物)、cyto-(表示细胞)、dyn-(表示动力)、endo-(表示内在)等,它们与不同的词干搭配后组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的细胞生物学或医学遗传学专业术语,如anticodon(反密码子)、antioncogene(抑癌基因)、antiport(对向运输)、antisense strain(反义链)、bioengineering(生物工程)、biological membrane(生物膜)、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cytochalasin(细胞松弛素)、cytochemistry(细胞化学)、cytochrome(细胞色素)、cytokine(细胞因子)、cytokinesis(胞质分裂)、cytoplasm(细胞质)、cytosine(胞嘧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dynamin(缢断蛋白)、dynamic mutation(动态突变)、dynein(动力蛋白)、endocytosis(内吞作用)、endoderm(内胚层)、endolysosome(内吞性溶酶体)、endomitosis(核内有丝分裂)、endonuclease(核酸内切酶)、endoreduplication(核内复制)endosome(内体)等,这在汉英译时务必准确无误。

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专业术语中有很多以人名或地名冠名的词语,例如多利(Dolly)、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海弗利克界限(Hayflick limitation)、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 chorea)、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罗伯逊易位(Robertson translocation)、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阿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α-地中海贫血(α-thalassemia)、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等,这些冠名词语在翻译时普遍使用音译法,就是保留原语言的发音。音译时的“信”还在于选词的准确性上,例如生于同一时代的胡克和虎克,他们的中文名读音相近,但英文名不同,胡克(Robert Hooke)是英国人,生于1635年,他的贡献是命名了“cell”一词;荷兰人列文虎克(Leeuwen Hoke),他生于1632年,他是真正看到活细胞,并观察到了细胞结构的第一人,他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人。音译时如果人名或病名翻译不准或错误,那便失了“信”。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是遗传病的数据库,对每一种遗传病都进行命名和编号,是冠名词语准确翻译的一个重要网站,音译人名或病名时必须随时链接。

翻译的“信”还表现在尊重医学英语具有的词法、句法、语义等文体特征[3]上,任何时候都应选择最准确、最贴近中文意思的英语词法、句法、语义进行表述,切忌轻信网络翻译。例如中文句子:1972年S.J.Singer和G.Nicolson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是目前受到广泛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网络翻译为:Liquid mosaic model 1972S.J.Singer and G.Nicolson proposed is a model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s currently widely supported.而正确的英语语序为:Liquid mosaic model proposed by S.J.Singer and G.Nicolson in 1972is a widely supported model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s currently.例如中文句子:原肠期有三个胚层,虽然各胚层的细胞在形态上看不出差异,但此时形成各器官的预定区已经决定,只能按一定规律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此句的网络翻译为Gastrul stage have three germ layers,although we can not discover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germ layer,but at this time book area which develop all kinds of orgain have been decided,only can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to develop into specific tissues,organs and systems.而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义表述为Gastrul stage has three germ layers.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germ layer,but at this time areas reserved for all kinds of organs have been decided,only to develop into specific tissues,organs and systems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网络翻译的缺陷略见一斑。

2.2 汉英译的理想境界是求“达”和“雅”

制作《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的目的在于应用,方便双语班或全英班的学生阅读。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医学英语的句法特点多为陈述句,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并广泛使用被动语态。例如中文原文1:从横切面看,每根粗肌丝围绕着六根细肌丝,肌肉收缩时,粗、细丝长度不变,而是粗肌丝与细肌丝之间的相互滑动。译文1:From the view of cross-section,each thick filament is surrounded by six thin filaments;when muscle contracts,the length of thick and thin filament is constant,moving between thick filaments and thin filaments.中文原文2: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可进行亲子鉴定。译文2:Microsatellite DNA can be used in the paternity testing.中文原文3: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被英国科学家Wilmut(1996)的克隆羊实验所证实。译文3:That the differentiated nucleus has totipotency was proved by British scientist Wilmut in his experiment in 1996.中文原文4:例如有炎症时,白细胞便以变形运动的方式从血管内迁出向炎症部位移动。译文4:For example,when in case of inflammation,white blood cells will move 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from the blood vessel by means of amoeboid movement.

汉英译的理想境界是求“达”和“雅”,“达”就是通顺达意,就是在组合词语和句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医学英语特有的词法和句法结构;医学翻译同样是处理两种语言,而实际面对的是两种语言背后的两种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当中,中英句子的互动承载着译者的表达态度、情感和习惯,这就是翻译上的“雅”。如果只求“信”,不求“达”和“雅”,那么译者的工作如同文字苦役,出来的读本必定是面无表情。为了使译文达到“达”和“雅”的理想境界,可适时采用省译和增译[4]两种翻译技巧。

省译就是在翻译时舍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词,避免译文累赘,并使译文更加流畅和符合英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例如首字母缩略词DNA(脱氧核糖核酸)、hnRNA(核内不均一RNA)、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RBC(红细胞)、WBC(白细胞)以及缩写词MT(微管)、MF(微丝)和IF(中间纤维)等,均是医学生熟知常用的词语,在翻译中可直接使用这些首字母缩略词或缩写词,不需要再用英文全称注释。把一些冗长且结构复杂的句子简化,可使译文在陈述事实时更直接更自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翻译。例如中文原文为:染色体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单体。译文为The chromosome number in a human diploid cell of decreases by one,resulting in monosomy.又例如中文原文为: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这表明该个体的一个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目为3条。译文为There are two Barr bodies in a human somatic cell,indicating that the number of X chromosomes in this cell is 3.

增译就是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解释,在译文中补充原文没有的词语,可使译文更规范、词义更明确完整。例如在单基因遗传中,有关近亲婚配的表述中文就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堂哥”、“堂姐”、“堂弟”、“堂妹”等八个称呼,而英语只有“cousin”一个词来表述来自父亲或母亲双方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且不分年龄与性别,这就需要加上elder cousin from the mother’s side或younger cousin from the father’s side注释来充实英语翻译内容。又例如中文句子:Mike与其堂妹和表妹间的亲缘系数是1/8。英文译为The 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ike and his younger female cousin.(the daughter of Mike’s father’brother and mother’brother)are respectively 1/8.括号内为释义内容,以示区别堂妹和表妹。增译在汉英译里的应用是最多的,如果汉语无主语,英语句子一般都要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例如: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critical concentration,the speed of assembly will go fast.Otherwise,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below critical concentration,the speed of assembly will slow down.(高于临界浓度,组装速度快;低于临界浓度,组装速度慢)。例如:It was discovered by Barr in 1949and also called Barr body(1949年由Barr发现,又称Barr小体)。

汉英译的“达”和“雅”还反映在英文句型的应用上,例如中文:膜蛋白嵌入脂双分子层的量愈多,膜的流动性愈小。翻译时就要用the more,the more句型,译为The larger the amount of membrane proteins embedded in lipid bilayer is,the lower membrane fluidity is.此外,英语句子中的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在翻译中所辅以的纽带作用是译者对原文的认知和加工过程[5]。在医学英语翻译中,还有一种翻译技能就是“化境”,即把翻译看做像临画一样“重神似而不重形似[6]”,例如,The end of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7 has a dark band that looks like a bottle cap.(7号染色体短臂末端有一深带,似瓶盖);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20has an obvious dark band,but the long arm has light band,which is called heavy-top.(20号染色体短臂有明显的深带,长臂染色浅,叫头重脚轻)。当然,“化境”一定要理解中文意图,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随心随意“化境”会貌合神离,偏离英语语境太远。

3 感想与体会

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而译被长期忽略[7],《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的制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在读本制作期间,广西医科大学2015级全英班和2014级临床医学双语班的学生亦参与其中,所以此举既是基础医学院与外国语学院两个学院学生的首次跨院合作,也是两个学院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上的首次跨院合作。这次合作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语书籍琳琅满目,但是文山书海不一定能满足临床医学双语班和全英班核心阅读的需要,《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的制作,正满足了他们精准阅读和“听”的学习愿望。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的学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都具有示范作用,是“准译、顺译、美译”的保证[8]。

当然在中英对译中,要做到100%“准译、顺译、美译”是不现实的,选词的准确、句子的对等、语篇的连贯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特别在翻译的起初阶段还存在着“中国式英语”、机器翻译等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相互核对和指导教师审核阶段,专业词语需要更正的有150个,时态语态需要纠错的有479处,断句不当的有245句,句法表达错误的有763句,句群与意群残缺的有103处,特别是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的缺失造成中英译的传信障碍使得翻译的“水准”大打折扣。例如中文: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最初译成:The occurrence of the ill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environment.这显然是译者的理解错误,因为中文要表达的意思是“疾病的发生与遗传、与环境这两者的关系”。应译为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wi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总之,这次“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使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为他们将来走上医学英语翻译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制作《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以帮助临床医学双语班和全英班的学生精准阅读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核心内容,并满足他们“听”的学习愿望。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中文读本为蓝本,将其翻译成英文文本,再录制为音频文件,最后读本印刷成书并附光盘。读本经临床医学2014级双语班和2015级全英班学生阅读,大多数认为“听”的学习方式对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的学习帮助很大。《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的制作是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探索医学翻译之路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英语有声读本,精准阅读,满足听的学习愿望

参考文献

[1]顾玉萍.文化缺失对医学生医学英语翻译技能的影响[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1012-1015.

[2]桂念.医学英语翻译中理解障碍的认知视角分析[J].牡丹江学院学报,2014(1):104-105.

[3]陈艳君.基于科技文体特征的医学英语翻译目的论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53-156.

[4]姚蓓.增译与省译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5):55-57.

[5]朱莉莉.概念整合视角下的医学英语翻译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338-341.

[6]郑岚.从“信”、“达”、“雅”的角度看医学英语翻译[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211-1213.

[7]王璐.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4,562(16):217.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英文求职信的制作(精选8篇)英文求职信的制作 第1篇Dear Sir:I would like to inquire about the position of laboratory res...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