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精选8篇)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第1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折扣教学设计 苏桥中心校
赵瑞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数据,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生;用乘法计算.二、谈话引入,学习新知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折扣》出示课题折扣这个词同学们对于这个词也许很陌生,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同学们肯定听过,那就是打折 生;听过。
1.理解“打几折”的含义
师:每当节假日期间商场超市有打折的情况,于是老师上星期就到商场买了几件打七折的商品。投影出示: 羽绒服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同学们看一看打折后的价钱便宜了还是贵了。生:便宜了 师:那么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百分之七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那么谁能说出打七折是什么意思? 生:打七折的意思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七十出售
师:你说得非常好打几折就表示百分之几十,也就是十分之几。2练习
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八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师:出示对折的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对折就是五折也就是百分之五十。3运用折扣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例4的第(1)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场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师;指名读题 提问1八五折怎么理解
2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板书;180*80%=153(2)
出示例4的第(2)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3)
指名读题 ①说一说九折的含义。②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 指名扮演
生:160÷1-90%)=160*10%=16元 师:提问把谁看做单位“1” 生:把原价看作单位”1”„ 师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生:160-160×90% 师:160×90%求的是什么 生:现价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我们打开课本97页,做一做,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师:第一件商品是什么?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52元,用80×65%=52(元)
师:第二件商品是书包,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人教版小学数学折扣教学设计
苏桥中心校
赵瑞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数据,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生;用乘法计算.二、谈话引入,学习新知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折扣》出示课题折扣这个词同学们对于这个词也许很陌生,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同学们肯定听过,那就是打折 生;听过。
1.理解“打几折”的含义
师:每当节假日期间商场超市有打折的情况,于是老师上星期就到商场买了几件打七折的商品。投影出示: 羽绒服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同学们看一看打折后的价钱便宜了还是贵了。生:便宜了
师:那么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百分之七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那么谁能说出打七折是什么意思? 生:打七折的意思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七十出售
师:你说得非常好打几折就表示百分之几十,也就是十分之几。2练习
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八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师:出示对折的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对折就是五折也就是百分之五十。3运用折扣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1)
出示例4的第(1)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场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师;指名读题 提问1八五折怎么理解
2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板书;180*80%=153(2)
出示例4的第(2)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3)
指名读题 ①说一说九折的含义。
②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 指名扮演
生:160÷1-90%)=160*10%=16元 师:提问把谁看做单位“1” 生:把原价看作单位”1”„ 师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生:160-160×90% 师:160×90%求的是什么 生:现价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我们打开课本97页,做一做,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师:第一件商品是什么?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52元,用80×65%=52(元)
师:第二件商品是书包,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73.5元,用105×70%=7305(元)
师:第三件商品是一套书,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30.8元,用35×88%=30.8(元)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也知道了求打折后的价钱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四拓展延伸
1出示101页练习第1题的图片,师:(1)打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指名回答)
(2)晚8:00以后,玲玲拿了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 生 :买4个1.5元的。生:买6个1元的。生:买2个3元的。
生:买2个1.5元的和1个3元的。2出示101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生:9.6÷(1-80%)=9.6/20%=48(元)师:指名说出1-80%求的是什么?
生:9.6元对应的分率。然后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等于单位“1”的量,也就是玩具的原价。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扣,它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形式,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后面还有百分数的其他应用象纳税、利息等,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板书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少钱?怎样计算? 生:73.5元,用105×70%=7305(元)
师:第三件商品是一套书,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30.8元,用35×88%=30.8(元)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也知道了求打折后的价钱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四拓展延伸
1出示101页练习第1题的图片,师:(1)打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指名回答)
(2)晚8:00以后,玲玲拿了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 生 :买4个1.5元的。生:买6个1元的。生:买2个3元的。
生:买2个1.5元的和1个3元的。2出示101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生:9.6÷(1-80%)=9.6/20%=48(元)师:指名说出1-80%求的是什么?
生:9.6元对应的分率。然后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等于单位“1”的量,也就是玩具的原价。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扣,它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形式,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后面还有百分数的其他应用象纳税、利息等,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板书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数据,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生;用乘法计算.二、谈话引入,学习新知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折扣》出示课题折扣这个词同学们对于这个词也许很陌生,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同学们肯定听过,那就是打折 生;听过。
1.理解“打几折”的含义
师:每当节假日期间商场超市有打折的情况,于是老师上星期就到商场买了几件打七折的商品。投影出示: 羽绒服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同学们看一看打折后的价钱便宜了还是贵了。生:便宜了
师:那么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百分之七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那么谁能说出打七折是什么意思? 生:打七折的意思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七十出售
师:你说得非常好打几折就表示百分之几十,也就是十分之几。2练习
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八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师:出示对折的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对折就是五折也就是百分之五十。3运用折扣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例4的第(1)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场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师;指名读题 提问1八五折怎么理解
2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板书;180*80%=153(2)
出示例4的第(2)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3)
指名读题 ①说一说九折的含义。
②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 指名扮演
生:160÷1-90%)=160*10%=16元 师:提问把谁看做单位“1” 生:把原价看作单位”1”„ 师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生:160-160×90% 师:160×90%求的是什么 生:现价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我们打开课本97页,做一做,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师:第一件商品是什么?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52元,用80×65%=52(元)
师:第二件商品是书包,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73.5元,用105×70%=7305(元)
师:第三件商品是一套书,原价多少钱?打折后多少钱?怎样计算? 生:30.8元,用35×88%=30.8(元)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也知道了求打折后的价钱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四拓展延伸
1出示101页练习第1题的图片,师:(1)打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指名回答)
(2)晚8:00以后,玲玲拿了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 生 :买4个1.5元的。生:买6个1元的。生:买2个3元的。
生:买2个1.5元的和1个3元的。2出示101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生:9.6÷(1-80%)=9.6/20%=48(元)师:指名说出1-80%求的是什么?
生:9.6元对应的分率。然后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等于单位“1”的量,也就是玩具的原价。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扣,它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形式,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后面还有百分数的其他应用象纳税、利息等,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板书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第2篇
1、懂得折扣的含义,能熟练把折扣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2、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二、课前预习导学
请自学课本97页并思考:
1、什么叫打折?
2、你能告诉灰太狼“打八折”是什么意思吗?
3、你能帮灰太狼算一算羊肉现在的价钱是多少吗?
三、课堂学习研讨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研讨:1、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2、是以那个量为单位“1”
3、怎样列式计算?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研讨:1、这道题与上道题有什么不同?
2、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
3、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吗?
3、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书包,原价100元,华联超市现在打七折出售;汇来超市现在打八折出售。到哪家买好?
研讨1、去华联买需要多少钱?汇来又需要多少钱?
2、在哪一家买更便宜?
3、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4、议一议:谁是理财高手
甲、乙、丙三个鞋城搞促销活动,同一种商品在三个鞋城的原价相同
甲鞋城:所有商品一律打八折
乙鞋城:所有商品一律九折出售,购物100元以上送十五元现金
丙鞋城:所有商品不满200元一律打九折,若满200元打七五折
(1)如果买原价180元一双的运动鞋,应选择哪个鞋城?
(2)如果买原价350元一双的运动鞋,哪个鞋城最便宜?哪个鞋城最贵?相差多少钱?
三、课内训练巩固
1、填空
(1)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出售,也就是降价()%,打七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出售,也就是降价()%
(2)某种商品实际售价是原价的95%,也就是打()折出售,某种商品降价30%出售,也就是打()折出售
(3)某服装店所有商品一律七五折出售,这里的“七五折”表示()是()的()%
(4)一种橡皮买一送一,相当于打了()折
(5)5÷()=0.25=3:()=()/4=()%=()折
2、华联超市有一件男士上衣,打八折后售价192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多少钱?
3、家家乐购物广场有一件毛衣,现在售价192元,比原来便宜了48元,这件上衣打了几折?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二下《雷雨》教学设计 第3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 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关于自然景象特点的语句。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在上课前, 播放歌曲《夏天大雷雨》, 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一、激趣导入
1援播放雷雨的视频录像
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欢快的歌曲, 歌曲中唱的什么呀?今天,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雷雨的录像。 (播放雷雨的录像)
2.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刚才我们看到了雷雨的画面。有位小朋友也看到了这场雷雨, 并把他看到的、听到的都写了下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第18课———《雷雨》。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整体感知
请三位学生按1~3 自然段、4~6 自然段、7~8 自然段的划分接读课文。让学生知道本文的写作顺序, 理清课文脉络。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识记生词
(1) 自由读词语。
学生自己先读读词语。
(2) 学生领读。
小老师领读词语。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行的词都是“越来越……”形式的词语。
谁还知道这种形式的词语?学生自由补充“越来越……”形式的词语。再来一起读读词语。
3. 识记生字
(1) 同桌互读生字。
出示带有生字的雨滴形卡片, 互相读一读。
(2) 讨论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3) 偏旁识字。
屏幕上出现的字最后一排是带虫字旁的字。看最后一行, 有什么发现吗? (最后一行都是带虫字旁的字。) 你还知道哪些带虫字旁的字?
(4) 从“虹”字的演变中, 体会中国汉字的趣味性。
(课件出示“虹”字从小篆到楷体的演变过程) 看彩虹的“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呢?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 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的龙, 经常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弓着身子, 把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 古人就用了虫字做了偏旁。
三、课文细读
1.雨前:1~3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1 自然段, 看看雷雨来前自然界有哪些变化。
(2) 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 蝉一声也不叫。”个别读, 说感受。
说一说读了这一句, 有什么感受。满天的乌云向我们压下来了, 都快喘不上气了, 怎么读?
这么炎热的夏天, 一丝风也没有, 感觉怎么样?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 蝉一声也不叫。带着刚才的体会再来读一读。
(3) 自由读第2 自然段, 看看还有哪些变化?
(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忽然一阵大风, 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
(4) 对比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出示句子:
“蜘蛛从网上滑下来。”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读一读,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哪个好, 为什么?
播放蜘蛛从网上垂到地面的视频, 让学生仔细看小蜘蛛是怎样垂下来的, 说说自己看到的。 (顺势讲解, 垂下来是这样直直地下来, 而滑下来是这样斜斜地下来。) 小蜘蛛真灵敏啊。作者用一个“垂”字把小蜘蛛写得活灵活现。用词是多么巧妙啊。齐读句子。
(5) (出示闪雷画面, 播放雷声。) 引导齐读“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就要下雨了, 小蜘蛛也逃走了。
2.雨中:4~6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4~6 自然段, 讨论: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小组合作读第4~6 自然段, 读完后讨论。
(2) 小组汇报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汇报这场雷雨的特点:大。 (板书:大)
(3) 为画面配音, 练习4~6自然段的朗读。
播放画面, 观看。试试为这段画面配上自己的朗读。
找三位同学来配音, 大家一起评一评谁是优秀的小播音员。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第4自然段, 男生读第5 自然段, 女生读第6 自然段。)
3.雨后:7、8 自然段
(1) 请班里的同学推荐两位朗读小能手来读第7、8 自然段。听一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我们来评一评。
(2) 采访学生们的感受, 读出感情。
读读这一句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 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仿佛闻到了什么, 又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蜘蛛, 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小青蛙, 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采访学生: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吧。
(3) 教师引导, 配乐美读。
在这炎热的夏日里, 一场雷雨为我们送来了清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欣赏着美丽的彩虹, 耳边传来声声蛙叫, 孩子们在水上嬉闹, 夏日里的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啊。让我们配上音乐一起美美地夸一夸这雨后的美景吧!
四、拓展实践
“印度”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4篇
“印度”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三节,教材从印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在阐述印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障碍所在。印度是中国的邻国,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印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学习印度有利于了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印度的发展。国家的学习总是相同的课程结构:位置、环境、工农业等,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学习和了解各个国家,是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联系生活;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印度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录像等资料,利用合作学习、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自主研究探索的精神,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的自然环境,印度经济发展的包袱,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辨证看待印度的发展。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种图片、音乐和数字资料。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总结法、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古老的印度音乐,展示一组独具特色的印度图片(服饰、舞蹈、蛇表演等),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
(课件播放)出示本节课标题——印度。
(提问)你知道印度吗?是否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印度相关知识?
(教师总结)从图片和音乐,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领略它的风采。
(进一步了解)展示多幅印度人生活等方面的图片。
(学生活动)请学生上讲台,将收集的关于印度传统服饰——纱丽、世界奇迹——泰姬陵的故事和资料,介绍给大家。
印度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提问)出示世界地图,答出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读图7.34“印度的地形”,回答印度主要的邻国有哪些?它们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引导学生读图回答,提醒学生——邻国分为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两类)
(教师总结)印度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到印度洋。陆上西临巴基斯坦,北临中国、尼泊尔、不丹,东邻孟加拉国和缅甸,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印度与巴基斯坦共同控制克什米尔地区,其在北部和东北部两处与中国陆地接壤。
点睛:学生在学习邻国时,容易忽略或忘记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通过此处的活动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比较找到的7个邻国,可以轻松地得出结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和河流
(提问)读图回答印度有哪几种地形?各类地形是怎样分布的?
(教师总结)印度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分3个主要的地形区:北部的喜马拉雅山与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学生活动)印度附近的主要河流有几条?请学生在地图上描出其流向。
(教师总结)印度附近的河流有两条:恒河——发源地在喜马拉雅山,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发源地在西藏自治区,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知识补充)展示恒河的图片(教徒沐浴),介绍印度圣河;简单介绍印巴冲突、克什米尔地区。
(知识巩固)检验学生对第一部分知识学习的掌握,并且运用所学的地形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从中国西南边陲进入印度,你将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与线路?
点睛: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限制,轮船是理想的交通方式。路线: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
印度经济发展的包袱
(导入)印度的国土面积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七。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科技队伍,其软件业发展迅速,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其经济要迅速步入现代化社会,还有着不少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障碍?
1.人口
(课件播放)图片“印度众多的人口”。
(提问)读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回答问题: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10亿)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约2倍)③从1950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增长数越来越多)读表7.1,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学生活动)①比较印度和中国人口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差异。②印度人对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持有不同的意见,你对此有何看法?将全班分为两大阵营:印度组和中国组,根据各自意见,展开小组辩论。
点睛:培养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印度人口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经济发展。
2.水旱灾害
(联系生活)你是否了解印度的饮食?你能说出印度的哪些著名的菜名?(咖喱饭等)印度的传统服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纱丽,轻、薄等)为什么印度人喜欢吃咖喱等香料,妇女喜欢穿纱丽?这和当地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的气候有什么样的特点?
(复习应用)读图6.10“亚洲气候分布”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思考:①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②印度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全年高温,旱季炎热干旱,雨季高温多雨)
(教师总结)印度这样炎热的天气,会令人食欲大减,也会令食物变坏及滋生细菌。在食物中加入咖喱这样的香料,既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也能促进胃液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时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适合印度的天气。
点睛:将生活和气候联系起来,将地理知识生活化,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所在。地理知识中关于气候的内容令很多学生都头疼,如果能将生活和气候联系起来,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欣然接受。
(学生活动)读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表1。
(知识迁移)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印度的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帮助学生分析并总结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的关系(表2)。
(教师总结)印度的气候受西南季风异常的影响,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导致了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出示印度的水利工程图片)。但是,严重的水旱灾害还是成为了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第5篇
1、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理解打折的含义,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方法。
2、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打折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学生能独立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折扣知识,对生活中不同的折扣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学生说说身边的商场优惠活动都有哪些?人们为什么都在商场“搞活动”时去采购?
2、通过谈话引出商家往往在这个时候采取一些优惠措施,如打折等。
3、出示一幅关于商场打折的情景相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小组交流,学习新知。
1、认识“打折”。(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2、教学例1。(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定价在广告横幅上: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3)、练习:说一说以下折数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六折:-----三折-------八五折-----(4)、课件展示小雨买自行的情境,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出示例1第(1)题。学生试算。并汇报:180×85%=153(元)(5)、课件展示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理解题意:怎么知道打九折?(6)、出示例1第(2)题。学生试算、汇报、交流。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160-160×90%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1-90%)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完成本课的“做一做。”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店出售的价钱(单位:元)(1)、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打完折后,每种物品的现价是多少元?如何计算?(3)、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小组代表黑板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拓展练习,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生活情境:百佳汇超市和惠民商店出售排球。百佳汇超市写着“打八折”出售;惠民商店门口写着九折出售。(1)、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2)、出示原价:百佳汇超市60元,惠民商店50元。现在你会怎么选择?你是怎么想的?
2、商店新进一款运动服,进价为400元,现在标价为500元。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会怎样设计打折广告来促销?
3、完成课本练习二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个别汇报,核对。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用得上吗?请举例说说。
六、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P8《折扣》练习题。附板书设计:折扣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折扣》 【教材分析】
《折扣》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是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折扣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教材通过设置商场店庆,商品打折销售情景引入“折扣”,说明打折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通过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折扣”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3、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收集资料的学习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学会探索学习的方法,并能对折扣问题进行计算。
3、通过大胆地猜测,积极地讨论、主动地探索、勇敢地尝试,探索的精神得到提高,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2、提高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把思维进一步拓展。
3、经过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学会如何表达、如何聆听和尊重同伴。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情境驱动下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减少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法。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折扣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方法】
利用孩子们在前面几节课对百分数的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折扣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出折扣、原价、现价的数量关系式,抽象概括出折扣的意义。【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折扣的信息,2、多谋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享受过优惠吗?据你了解,商家经常采用哪些促销手段?(降价、打折、买几送几等)
2、刚刚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商品打折,打的是几折?
3、看来,打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购物学生都经历过,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谈话方式展开全课的教学,在平淡之中见真实。】
二、情境图引入,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好消息:本店为庆祝店庆五周年,特举办大酬宾活动,凡在12月25日~30日在本店购买商品,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师:读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理解九折、八五折的。师:如果想搞清楚九折、八五折的具体含义,请同学们自学课本97页第一段内容,搞清楚两个问题(1)什么叫折扣?
(2)几折用分数怎么表示?百分数呢?(3)学生齐读“折扣”概念。
2、练习:八折:()% 九五折:()% 师:八折表示什么?(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80%)
九五折表示什么?(学生自己说出:现在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95%)
3、(课件出示)例题4(1)(1)、出示例题4(1),指名读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2)、引导: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实际上就是求什么?(180元的85%)(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4)、生汇报师板书:180 ×85%=153(元)
(5)、逐一出示图片计算(书中97页“做一做”内容)(6)、总结算法:原价 × 折数=现价
4、(课件出示)例题4(2)
爸爸买了一个 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师问:“花了九折的钱”你是怎理解的?(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90%)“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怎样求?[一种是求出现价与原价进行比较;另一种是,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0%,那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便宜了多少钱,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 列式解答:160-160×90%
=160-144 =16(元)(2)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算式,相机讲评。160×(1-90%)=160×10% =16(元)
5、小结:解题的观点是什么?
求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相同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6、练习。(完成课本第97页的做一做。)(课件出示)(1)提问:六五折、七折、八八折各表是什么?(2)学生完成,三生板演,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商场购物这一事例,创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理解了折扣的含义后,立马做个小练习进行巩固,为后面的例题和练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义上生发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
三、应用拓展,深化认识
谈话:“折扣”这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应用好这一知识就能帮我们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第97页“做一做。
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店出售的价钱(单位:元)
篮球80:00 书包:105.00 课外书:35.00(六五折)(七折)(八八折)
学生算完书上的问题后,老师补充一个问题:每种物品分别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之后指名回答。
2、第101页第1题: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打完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
(2)晚8:00以后,玲玲拿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让学生多考虑买面包的多种方案)
3、某商场店庆搞促销,一种DVD机原价600元,现价只虽420元,打了几折出售?
【设计意图:利用这道题让学生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
4、第101页第2题:小明用优惠卡买玩具,可以打八折,节约了9.6元,问:这个玩具多少元?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决。可以直接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决。(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5、永正书店和东莞书城销售中小学数学工具书。情境图:永正书店门口写着8折出售;东莞书城门口写着9折出售。
(1)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2)出示原价:永正书店30元,东莞书城25元。现在你会怎么选择?你想到些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道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做事要考虑周全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课下大家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找找身边的数学问题去解决它们。
五、作业。
1、练习二十三的第二题。
2、资料补充。
六、板书
折 扣(打 折)
几折表示十分几或百分之几十。九折=90% 八五折=85% 例
4、(1)180×85%=180×0.85=153(元)
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现价=原价×折数
(2)第一种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第二种算法:160×(1-90%)=160×0.1=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
【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关键是要找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本课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我设计了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尝试交流,探究新知;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综合应用、回归生活”等环节,将新授内容巧妙地贯穿其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景点购票,商场购物、新闻消息等,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既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应用于生活。同时,我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积极地讨论,主动地探索,勇敢地尝试,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起劲,学得主动。但在折扣应用题的教学上,个别学困生还是有理解较慢的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折扣教案 第7篇
西峡县城区二小 赵明军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折扣及例4。教材分析:
折扣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教材通过设置商场店庆,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引入“折扣”,说明打折的含义,并指出: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通过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这种问题的解答方法,因此教材在这里没做过多的分析和说明,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折扣”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教学目的:
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2、会利用已经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各种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商品打折的情境图),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现象?(都在打折),这些都是商家为了招揽顾客采用的促销手段。“打折”是什么意思?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折扣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折扣)2、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进行简要板书。看到“折扣”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预设:①什么是打折?②有什么作用?③怎样计算打折?)
3、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97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课本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1)什么叫做打折?举例说明几折表示什么?
(2)例4(1)题中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该怎样解答?
(3)例4(2)题中的“打九折”是什么意思?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量?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
(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探,教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检查自探情况
1、指名汇报,得出:(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2)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找学生举例说一说,教师板书:
“六八折”是 68%,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
(3)即时练习:(出示图片)说一说下面的折扣分别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七二折
2、例4(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八五折”表示 85%,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就是求(原价)的(85%)是多少。
180×85% = 153(元)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折扣原价的百分之几或几十,要求折后的价钱,只要用原价乘折扣就可以了。
3、例4(2)题中的“打九折” 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
便宜的价格=原价×(1-90%)160×(1–90%)=160 ×10% =16(元)
答:比原价便宜16元。便宜的价格=原价 – 现价 160-160×90% =160-144 =16(元)
答:比原价便宜16元。
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你是否已解决?
再次打开课本,看一看本节所学的知识,并勾画出重要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或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一)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出一道题目,题目类型不限。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有价值的题目全班交流。
(二)教师供题练习。
1、填空:
(1)五折就是十分之(),写成百分数就是()%。(2)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3)某商品售价降低到原价的83%销售,就是打()折。
2、某商场元旦期间全部商品打八折优惠,小明有会员卡,还可以再打九折优惠,小明现在要买一套价格为300元的运动服,小明要花多少钱?
3、真假辩论:这则广告欺骗消费者了吗?问题:东方家电城将每台进价为1800元的电视机按如下广告销售:“原价3000元,7折优惠,亏本大甩卖。”该家电城是否真亏本,若未亏本,每台利润是多少?
4、天气渐冷,买羽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进行促销,某商店老板准备将原价400元一件的羽绒服以300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综合折扣知识,为该店老板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5、折扣顺口溜:消费打折实惠多,物美价廉心头乐。折扣购物都说好,其中陷阱也不少。虚折扣、假甩卖,积分赠券难实在。劝君消费擦亮眼,货真价实在眼前。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折 扣
六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第8篇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作为学生的学习用书更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一、书籍装订比较:
装订也是一门艺术, 不同书籍由于内容的不同装订形式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如较薄的杂志期刊等适合用骑马订, 书页较厚需要装订非常结实的可采用锁线订, 一些精装书籍会采用锁线订和胶订相结合的装订方式等等。
但是各种装订的方法又有不同的利弊, 如骑马钉, 又称骑缝铁丝订, 是将配好的书页, 包括封面在内套成一贴后, 用铁丝订书机将铁丝从书刊的书背折缝外面穿到里面, 并使铁丝两端在书籍里面折回压平的一种订合形式。这种装订法加工速度快且成本较低, 它能达到页面的最大利用率, 书打开后可以平摊在书桌上。但是由于是双页相对所以排版时书页必须是双数, 骑马钉的书籍牢固度较低容易从内页散落。人美版的美术教材采用骑马订,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采用无线胶订的方法, 此种装订方法是用胶水粘合书页的订合形式。常见的方法是把书帖配合页码, 再在书脊上锯成槽或铣毛成单张经过撞齐后用胶水将相邻的各帖书芯黏连牢固, 再包上封面。它的优点是订合后不占书的有效版面空间, 翻开时可摊平, 成本较低;缺点是书籍放置过久或受潮后易脱胶, 致使书页散落。
虽然都有缺点, 但相比较而言, 骑马订更容易脱落, 在新课改后倡导教材回收使用, 就这一点, 笔者认为人教版的胶订更结实一些, 回收使用的次数会更多一些。
二、封面设计比较:
一本书籍的设计重点自然是它的封面设计, 设计者的立意需要通过有启示、有寓意、有联想的图形或文字编排来体现。要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艺术语言来传递教材的内容和思想。由于是面向初中学生, 他们还是青少年,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设计的颜色及图案应该更具有特色和吸引力,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视觉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1、构思。构思是造型的灵魂;2、表现手法。有具象手法和抽象手法两种。具象手法是运用写实的手法, 使读者从直观形象中了解书籍的内容和性质, 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立体的如少儿类、通俗类书籍用此手法较多。抽象手法用联想、象征等方法间接地体现书籍的内容、精神, 给人的印象是广阔的、深远的、无限的。
人美版教材的封面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它主要结合的是电脑制作。整个封面背景采用冷色调深蓝色带有底图的图片, 结合矢量图软件制作了绘画当中使用的工具如彩笔、铅笔、调色板、刮刀等等。在这些元素之上使用渐变色块来辅承书名《美术》。书名使用的是书法繁体字。人美版一系列的初中教材封面都是这幅图, 不同学期变换不同的背景颜色。笔者觉得, 人美版设计的封面元素更为新颖, 只是使用电脑制作时却过于流俗的一些手法不是很好。并且创新元素配合书法繁体字这样的新旧搭配效果也不是很好, 不过笔者已经看见2012版本的教材上已经将书名改为粗黑体的简笔字这样设计的效果更为统一。
人教版教材的封面采用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封面的上三分之一处是采用体积不同的色块排列与一些线条的穿插结合, 为了打破直线条给人硬实的感觉, 设计者增加了圆形这样的曲线, 达到视觉得平衡并将书名放在圆形之中。下半部分采用水彩画的形式描绘了一个远景有学生在大自然里写生画画的场景, 近景是一个长发与裙摆被风吹动坐在高台上的一个女孩, 旁边放着她的画作, 还有一只表情生动的猫。女孩坐的高台以斜线分割画面, 又使整个版面设计灵动而不拘谨。另外封面的颜色以暖色调为主, 结合画面中青春的主题, 真是应用的恰到好处。
三、其他书籍设计元素比较:
除封面之外, 平装书籍设计元素中还包括护封、环衬页、扉页、版权页、目录页、序言页等等。当然不同书籍由于考虑成本, 内容等多种因素不一定所有元素都包括, 可以有目的的选择。
人美版翻开封面直接进入书籍正文第一页, 在看过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后发现第一页都选择的是西方名画, 介绍作者和画作内容。这样的好处可以先声夺人, 但是如果对于那些对西方文化和西方名家没有认识的学生可能也换不起他们的兴趣。尤其是紧接着就进入到了单元学习, 设计者将目录页、版权页、和出版说明及编者设计者等放在了封三上 (封底的内页) 。可能是设计者基于成本的考虑将这些元素压缩到一页, 但笔者认为版权和编者等可以放置书籍的最后, 但目录页在书籍的前面会对学生的导读及查阅起到便利的作用。就这一点人教版排版的就更为人性化和循序渐进。翻开书籍封面, 设计者将版权和编者名放在封二上 (封面的内页) 。紧接着是一页序言页, 标题是《写给同学的话》, 他在文中讲解了美术课程特点与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们常常用建筑去形容书籍设计, 序言页就如同房子的门径一样有一个引导且循序渐进的感觉, 这样的安排让人们有回想的余地, 尤其是设计者在编排这一篇《写给同学的话》时, 并没有全篇通排, 而是在整篇文字的左侧保留了三分之一留白, 使这一页的设计简约干净, 同时文字排版舒展, 让人即使只看到的是文字也有阅读的兴趣。
序言页后是目录页, 为一个对页, 五个单元内容, 每一单元以长方形图片在左文字内容页码再右的排版。设计者用心的地方是将每个单元主要内容用问题形式提出放置在每个单元下方, 让学生看了以后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和观察图片。这种思索的形式结合课后思考题等, 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识记内容。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很人性化。人教版的封三上是《后记》及一个教材循环使用登记表格, 要求登记使用学生的班级、姓名、学号。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既是一个使用情况说明更是对学生的一个监督, 由于登记了自己的学号姓名, 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更加爱惜, 这样才会达到教材重复利用的最大限度。
四、美术教材之我见:
一本好的书籍应该有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触觉美及阅读美这五感美的体现。一本好的教材更要有这些传达, 让书籍整体统一且简约的设计排版、让翻阅时书页哗哗的脆响伴随着油墨纸张的自然气息, 去吸引学生享受书籍中美的知识的传达, 这才是我们设计工作者最高的追求。
摘要:新课改后, 人们通常对于教材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它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教材集中地体现了现代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和成果,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探研, 做到很好地运用。再经过实践检验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但在强调书本内容的同时是否应该针对青少年设计更适合他们品味的教材排版设计也同样重要。
关键词:书籍设计,美术教材
参考文献
人教版折扣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