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精选8篇)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第1篇
任何诗、文的写作总是有一个触发点、一个突破口。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都能触发人的诗情。”一个理想的突破口是诗、文的核心和灵魂。教学中如果把握住作者的“动情点”, 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口, 就意味着教学思路完成了从混沌到有序, 有助于学生对诗、文的读解, 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 阅读教学如何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呢?
一、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从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指导, 往往有纲举目张的效果。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扣题质疑”, 如教学《“番茄太阳”》, 让学生紧扣题目生成“番茄太阳”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呢?还可以添加题目, 如教学《小露珠》, 可以在题目上添加修饰的成分。除此之外, 还可以从改换题目入手, 改变题目可以了解学生初读的水平, 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学生给课文重新拟订题目后, 教师应顺势提出问题。
二、抓精彩
根据文章的独特处、精彩处、重点段、过渡段或警句等设计切入点。这些地方往往都是作者的着力处, 当然也是表达文章意图的重要处。让学生聚焦该处, 撷取精华, 欣赏探究,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好效果。
三、抓体验
让学生自由读书, 自由说出自己的初始体验, 教师直面学生真实的想法, 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 顺着学生的体验一步步引导, 逐步细化、深化乃至美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不足, 初读中的“粗糙和偏狭”自然难以避免。因此重视和利用学生的“阅读初感”, 以此为教学起点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不断激活、丰富自己的初始体验, 提升阅读初感的质量, 实现与文本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本义所在。
四、抓质疑
基本方法是让学生先提出疑问, 然后以学生阅读中的障碍作为教学的起点, 提炼出课文“思想的眼睛”“情感的焦点”, 在探究中解决疑问,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
五、抓对比
让学生将所学课文与课内外某作品在某方面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拓展深化, 从而使学生在比较、碰撞中强化阅读体验。
六、抓态度
让学生自由讨论对课文的看法, 如提出:“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如果说这篇课文的描写是成功的, 你能概括出几条成功秘诀’吗?”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话, 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第2篇
不仅仅在爆破学上,存在一个个突破口,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发现的突破口。若我们CIO能够顺利找到这些突破口,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它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企业管理中现在存在一些什么问题,CIO要心中有数。
个人认为,你如果问一个CIO,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若CIO不能够清楚回答的话,则这个CIO往往是不合格的。因为CIO若不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就不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管理是帮助CEO来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若CIO对于企业中存在哪些管理难题都不清楚的话,又怎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解决管理问题呢?
所以,一个合格的CIO,必须要对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心中有数。故,CIO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去收集用户的需求,去了解现在企业管理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下面就介绍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工作心得。
1、在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员工最口无忌惮。有时候,员工即时发现了某些问题,但是处于一些人际交流的障碍,他们往往不会像上级表达。但是,在吃饭或者下班一起打牌的时候,往往可以听到他们的心声。如笔者中午在公司吃饭的时候,一般不合自己部门的员工坐在一起,而是希望跟一些部门中稍微有点影响力的人坐在一起,听听他们在近段时间中对公司的抱怨。在下班后,笔者也偶尔跟同事去去酒吧,或者一起打打牌。在这么宽松的环境中他,彼此之间就没有上下级的障碍,他们就比较容易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在我收集了这些想法之后,不是听过了就算了,而是要记在心里。一到有空的时候,我就会把员工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去进行一些调查。如此长久下去,笔者对于公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这对于我后续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项目立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通过各种平台,收集用户的需求。笔者在公司内部网上,有一个信息化管理需求提交的页面。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我们信息部门帮助解决的,都可以在这里提出。如这个功能刚开通的话,销售总监就反映,能否统一公司的邮箱后缀与签名信息,因为有时候销售、质量、客服等部门的员工可能都需要跟客户沟通,而这些员工都利用自己的邮箱,后缀名更是千奇百怪,让客户觉得我们一点都不专业。笔者就觉得这很有道理,马上把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最终在企业中实施了自己的邮箱服务器,从而统一了邮件地址的后缀名,让客户一看到邮件的后缀就知道是我们公司所发的邮件。
所以,要在工作中抓住突破口,首先就需要对公司的需求、公司管理中的问题有详细的了解。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千丝万缕的工作头绪中,找到关键的那一点。
二、现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哪些瓶颈资源,CIO要一清二楚。
积极有效的突破信息化管理中的瓶颈,这无疑是“抓住突破口”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瓶颈资源一旦解决,往往对于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笔者在刚上任CIO不久,就发现了企业信息户管理中的一个瓶颈。那时候财务部门上了一个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而仓库的话有一个进销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需要用到进销存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进货与销售销货的相关信息。照理来说,两个系统应该是难兄难弟,相互配合才行。但是,这两个系统中间好像隔了一层难以捅破的墙纸一样,老死不像往来,
如此的话,财务部门每次不得不把当月的销货与进货记录如实的记录到财务管理系统中去,如此才能够进行做帐。这就是一个困扰企业已久的瓶颈问题。我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突破口,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必定可以引得财务总监与企业一把手的好感,那么我后续争取项目资金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为此,我回顾了自己以前软件整合的经验,给财务系统与进销存系统做起了媒婆,通过中间工具,让进销存系统中的出货记录与销售信息同步到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中。通过这件工作,我引得了老总与财务总监的赏识,这为我后续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可见,我们CIO要是能够抓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瓶颈资源,然后去积极的解决它。这些瓶颈资源往往是我们工作中难以寻找的突破口。
下面笔者再列举一些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突破口,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1、很多企业的销售总监或者老总,在下订单的时候就希望能够了解这张订单的毛利率信息,也就是说,根据最近采购价格所能够确定的材料成本信息。然后再加上一定的管销费用比率得出的订单成本信息。不过,这个功能一般在ERP系统中被称为是另类,无法实现。可是,这个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ERP成本模块还没有运行准确之前,非常的实用。我们可以利用ERP中的相关数据,直接在后台数据库中通过视图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个ERP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瓶颈资源我们若能够解决掉的话,必定会让销售部门等员工支持我们的ERP项目。这未尝不是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口。
2、在部署企业内部邮箱系统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瓶颈资源。如企业在使用内部邮箱的时候,往往需要支持邮件的群发功能;另外在邮件群发的时候,在称呼处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收件人加入不同的称呼。一般邮件群发的话,开头称呼处可能都是统一的,但是,当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这么处理就显得有点不尊敬他们的感觉。所以,员工需要称呼出自动根据收件人来进行变换。如Dear justin或者Dear Charly等等。这也是笔者在邮件服务器部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破口。我前一届的信息化负责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上任后就专门抓这个突破口,把它解决了。虽然这没有引起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却取得了下面员工老百姓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实力。这为后续在企业中推行大型信息化项目,建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抓住突破口,把项目上上去。
在实施一些大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更加要注意突破口的选择。
如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如果没有抓住突破口的话,则即使把ERP系统上上去了,则员工对这个项目的评价也不会高的哪边去,因为他们没有觉得ERP系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大的改善,或者说,即使ERP系统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但是,员工感受不到它。这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所以,笔者建议CIO在负责一些大型的信息化项目的时候,需要事先寻找一些突破口。
一方面,找到突破口,并解决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员工相信这个系统。如对于用户现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扰,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率先在系统中解决它,则无疑可以增强员工对这套系统的信心。而培养员工对这个项目的信赖感,则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找到突破口,可以促进项目的进度。有时候我们项目迟迟不能够上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说,企业员工不知道怎么处理。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大家都围绕这个这个问题而工作,则项目的进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加快。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第3篇
一、 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 这类中考题目一般并不难,侧重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
例1 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BC,AE⊥AD交BD于点E,CF⊥BC交BD于点F,且AE=CF.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重点:本题是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证明题.
难点:平行四边形多种判定方法的合理选取.
证明:∵AD∥BC,∴∠ADE=∠CBF,
又∵∠DAE=∠BCF=90°,AE=CF,
∴△EAD≌△FCB,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如果已知一组对边平行,常考虑证另一组对边平行或者证这组对边相等;
(2)如果已知一组对边相等,常考虑证另一组对边相等或者证这组对边平行;
(3)如果已知条件与对角线有关,常考虑证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 掌握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关系,会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题.
例2 如图2,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连接AF,CE.
(1)求证:△BEC≌△DFA;
(2)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重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难点:熟练掌握矩形的对边相等,四角都为90°,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D=BC.
又∵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
∴BE=DF.
∵在△BEC和△DFA中,BE=DF,AD=BC,∠D=∠B,
∴△BEC≌△DFA(SAS).
(2)由(1)得,CE=AF,AE=CF,
故可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矩形的定义既可以作为性质,也可以作为判定. 矩形的性质是求证线段或角相等时常用的知识点. 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1)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有一个角是直角;(2)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的对角线相等;(3)证明有三个内角为90°.
三、 掌握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会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题.
例3 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D,BC于E,F两点,连接BE,DF.
(1)求证:△DOE≌△BOF.
(2)当∠DOE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合理选取.
【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DOE≌△BOF(ASA);
(2)首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ED,即可得出答案. 当然在判定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后也可以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1)证明:∵在?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
∴BO=DO,∠EDO=∠FBO,
在△EOD和△FOB中,
∠EDO=∠FBO,
DO=BO,
∠EOD=∠FOB.
∴△DOE≌△BOF(ASA).
(2)当∠DOE=90°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
理由:∵△DOE≌△BOF,
∴BF=DE.
又∵BF∥DE,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BO=DO,∠EOD=90°,
∴EB=DE,
∴四边形BFDE为菱形.
【方法总结】菱形的定义既可作为性质,也可作为判定. 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一般方法:(1)四边相等;(2)首先证明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4)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第4篇
一、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 这类中考题目一般并不难,侧重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
例1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BC,AE⊥AD交BD于点E,CF⊥BC交BD于点F,且AE=CF.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重点:本题是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证明题.
难点:平行四边形多种判定方法的合理选取.
证明:∵AD∥BC,∴∠ADE=∠CBF,
又∵∠DAE=∠BCF=90°,AE=CF,
∴△EAD≌△FCB,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如果已知一组对边平行,常考虑证另一组对边平行或者证这组对边相等;
(2)如果已知一组对边相等,常考虑证另一组对边相等或者证这组对边平行;
(3)如果已知条件与对角线有关,常考虑证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关系,会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题.
例2如图2,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连接AF,CE.
(1)求证:△BEC≌△DFA;
(2)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重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难点:熟练掌握矩形的对边相等,四角都为90°,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D=BC.
又∵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
∴BE=DF.
∵在△BEC和△DFA中,BE =DF,AD =BC,∠D=∠B,
∴△BEC≌△DFA(SAS).
(2)由(1)得,CE=AF,AE=CF,
故可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矩形的定义既可以作为性质,也可以作为判定. 矩形的性质是求证线段或角相等时常用的知识点. 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1)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有一个角是直角;(2)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的对角线相等;(3)证明有三个内角为90°.
三、掌握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会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题.
例3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D,BC于E,F两点,连接BE,DF.
(1)求证:△DOE≌△BOF.
(2)当∠DOE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合理选取.
【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DOE≌△BOF(ASA);
(2)首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ED,即可得出答案. 当然在判定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后也可以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1)证明:∵在荀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
∴BO=DO,∠EDO=∠FBO,
在△EOD和△FOB中,
(2)当∠DOE=90°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
理由:∵△DOE≌△BOF,
∴BF=DE.
又∵BF∥DE,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BO=DO,∠EOD=90°,
∴EB=DE,
∴四边形BFDE为菱形.
抓住关键词 形成多点突破 第5篇
【关键词】《囚绿记》 教学反思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68-01
初中语文课文中的有些词语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一语传神,反复出现,起着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效果,这样的词语叫作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具备一双慧眼,能发现并紧扣关键词展开教学。《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的散文,作者因为喜欢绿而“囚绿”,一个“囚”字包含了众多情感因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如何才能像作者“囚绿”一样“囚”住这个关键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这是教师执教时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一、由“囚”字突破,理清行文线索
学习任何文章都需要明晰作者的写作线索。找准关键词,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非常有利,同时学生理解文本也比较轻松,比起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效果要好许多。教师由“囚”字突破,引领学生理清行文路线,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作者情感创造条件。
由“囚绿记”这个题目,教师可以提出三个关键性的问题:“绿”能“囚”吗?为什么要“囚绿”?“绿”又怎样“囚”法?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展示题目,让学生联系课文回答“囚”字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学生回答“囚”字的本义是拘禁、抓住、被关起来的意思。这里是因为作者太喜欢绿了,所以要将绿牢牢抓住。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接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思考作者是如何“囚绿”的。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发现作者先写“爱绿”,然后写“囚绿”,而后写“放绿”,最后写“怀绿”,写作线索非常明晰。在这四个片段中,“囚绿”是表达重点。此时,学生已经找到作者行文线索,分析出“爱绿—囚绿—放绿—怀绿”的层次结构,对文章形成总体阅读感知。
二、紧扣“囚”字,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咬文嚼字”,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对话。在探索作者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语言赏析,让学生通过典型语句感知情感。
在學生理清“爱绿—囚绿—放绿—怀绿”的层次结构后,笔者让学生找出典型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找到以下句子:“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绿爱得执着,要像囚禁小鸟一样囚住绿,让其为作者一个人“作无声的歌唱”,这里充分体现了作者爱得很自私。第二句,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和四个判断句,抒发内心强烈的情感,令人动容。第三句写作者决定释怀,开释“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情感开始升华。综合来看,文章通过对长春藤(绿)的赞颂,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在这篇文章中,其经典语句是作者爱绿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自行找出这些经典语句并做好赏析,能够全面激发学生情感。学生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深入探索,明确了文本主旨,并获得思想教育,情感目标顺利达成。
三、从“囚”字展开,学习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是本文的重要学习内容,笔者在具体教学时也是从“囚”字展开。笔者提问:“一个‘囚字,让作者如此纠结,大费周章。为表现出内心情感,作者在文字表达上又有哪些用心呢?”有学生回答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象征等。笔者说:“这样的表述比较笼统,你们能不能找出修辞例句进行具体的赏析呢?”学生找例句进行分析,有的找到“绿叶与我对语”这句话,指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绿叶当作人来写,表现绿的灵动与生命力。有的找到“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一句,分析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急于表白的心情,爱绿达到至高程度。
笔者从作者情感角度出发,让学生搜集典型例句,并具体分析这些例句中修辞的运用效果。教师围绕关键词设计修辞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强化意识,学生顺利介入学习体验中,其学习认知成长也是水到渠成。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第6篇
2004年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永嘉农机部门积极调整农机化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农机化装备配套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有利时机,出重拳,专门出台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力推农机化工作。农业农机部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明确沿江平原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山区机械化以小型微耕机推广为基点,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机械,着力解决山区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农机化政策鼓励下,经过农机部门不懈努力,农机化工作发生可喜变化,农机化装备整体水平提高不少,农民高高兴兴用上先进实用农机具,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 小型耕作机具快速推广,山区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
近几年抓住小型耕作机具纳入中央财政购机补贴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有利时机,农机部门积极组织主要推广力量,深入山区举办小型机具操作现场会,让广大农民亲身感受现代农业机械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到2009年底,全县共推广600多台,覆盖全县38个乡镇,突破了山区农田耕作没有适用机械的“瓶颈”,改变了山区农田耕作长期依赖耕牛的历史,微型耕作机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激发了山区农民应用机械的热情,一股购机热潮正在兴起。
2 机育机插得到进一步突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
机械插秧一直是永嘉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此农业农机部门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在2006年引进首台东洋P600高速插秧机,在乌牛镇山农水稻专业合作社进行早稻机插试验并获成功。2008年加大了推广力度,购机达11台,建立示范点3个,机插面积达到333.3hm2。2009年认真落实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建设,新增各类高性能机动插秧机18台,塑料硬盘5.4万只,总投入105.32万元。印发宣传资料1 000多份,电视专题播放6次,全县现场会1次,培训班6次,技术交流会2次。巩固和完善5个示范点,新培育了5个示范点,全年完成水稻机插面积690.2 hm2,提前1年达到温州市下达的水稻机插面积目标任务。
3 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得到突破, 大大提高冬种效益
由于2006年国家专门发文鼓励发展冬季油菜种植,永嘉县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7年达到1 667hm2。但是由于油菜种植耗工,每0.067 hm2需人工7~8工,劳动力成本高,效益下降。为了解决油菜收割难,2008年开始,农业农机部门经多方考察学习,引进艾格莱油菜联合收割机,经过多方示范推广,已取得可喜成效,基本上解决油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为进一步探索油菜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打下基础。
4 名茶加工机械全面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几年来农机部门不断努力,茶叶加工机械在永嘉县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很受广大茶农的欢迎。共推广茶叶加工机械1 200多台,机械加工率达到60%,改变永嘉茶农长期靠售卖鲜叶的历史,累计节本增效达2 000多万元。另外引进割灌机应用到茶树提丛上,用于代替人工砍茶树,取得比较好的效果。1台割灌机1天可割茶园面积达到0.267~0.333 hm2左右,效率是人工的8~10倍。如2008年引进31台割灌机,累计达66台,机割茶园面积达866.67多hm2,节工达2.2万工,节本达140万元,充分体现了农业机械节本省工的作用。
5 销售推广平台建立,农机信息渠道畅通
根据近几年永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机化发展趋势,农业农机部门积极利用县农机公司的销售平台,与许多农机具生产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新式农机具展示专柜。5年来引进和推广的3 000多台各类农机具全部是通过农机公司引进,农民再不需为了购买一些新式机具而费时费力费钱地东跑西找,并且农机部门通过这个平台及时把有关政策宣传到户,把政府有关支农政策落实到位,让农民朋友享受到真正的便利。
6《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成效显现,农民购机用机热情兴起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第7篇
近期我局在市场检查中发现,部分药店经营的一种医疗器械合法性可疑,该产品外包装上用亮丽的字体标注产品名称为“妇女外用杀菌凝胶”,以暗淡的字体标注产品名称为“给药器(PVP-I消毒凝胶)”;在其外包装及使用说明书上,标示适用范围为“(1)适用于保健预防,妇女在性生活前后、月经前后、游泳后、差旅期间对阴道内外的自我抗菌养护;(2)适用于妇科各种阴道炎(念株菌性阴道炎、病毒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及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感染,内阴瘙痒,白带异常及宫颈糜烂等给药时使用。”经向产品标示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查,结果该产品是合法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但其注册证书上所限定的内容却是:产品名称为“给药器”,产品适用范围为“本品适用于妇科各种阴道炎、外阴炎及宫颈糜烂等给药时使用”。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该产品在包装说明书上的产品名称以及适用范围标识与依法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上所限定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别。据了解,该产品实物的包装标签说明书标识内容也与产品注册时所申报备案的样式存在明显不同。可以说,目前市场上这类产品标识与注册审批内容不一致的医疗器械是屡见不鲜。这类产品流入市场,最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主观故意,但作为经营者往往一味追求产品的“超常”利润,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产品审核把关和进货查验,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受到法律法规的惩戒处理。但执法人员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研究分析,却认为对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进行处罚依据不足,总体上说治理该类产品存在法律适用上的“困境”。
2.“困境”在哪?
目前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与注册审批内容不一致的行为,法律法规层面尚无具体规定,只有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有一些规定,具体如下:
(1)《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审查的医疗器械说明书的内容不得擅自改动”;相应的处罚条款是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记入生产企业监管档案:(一)擅自更改经注册审查、备案的说明书的内容的;(二)上市产品的标签、包装标识与经注册审查、备案的说明书内容相违背,或者违反本规定其他要求的;(三)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或者商品名称违反本规定的”;第二十一条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擅自在医疗器械说明书中增加产品适用范围或者适应症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情形予以处罚”。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中下列内容发生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重新注册:(五)产品适用范围”。相应的处罚条款是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或者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重新注册而销售的医疗器械,或者销售的医疗器械与注册证书限定内容不同的,或者产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等内容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限定内容不同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无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第三十八条规定,“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载明内容发生下列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一)生产企业实体不变,企业名称改变;(二)生产企业注册地址改变;(三)生产地址的文字性改变;(四)产品名称、商品名称的文字性改变”。相应的处罚条款是第四十九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1月27日在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市[2006]35号)中明确要求,“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内容与注册证书限定内容不同的医疗器械,对其生产企业应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其经营和使用单位应责成其及时与该产品的生产企业联系,限期予以纠正,必要时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应加强有关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督促经营、使用单位健全制度,把好进货验收关。”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规章所体现的精神,还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批复要求,目前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与注册审批内容不一致的行为只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处罚,而不能对经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区特别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部门利益、区域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审批上把关不严,在日常检查上不深入,监管不到位导致了该类产品从合法的企业生产,并流入全国市场。而作为流入地市场的监督管理部门,由于没有对该类产品经营企业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依据,执法上也缺乏动力和压力,而对生产企业的处理又鞭长莫及,难以形成监管上的“倒逼”机制,市场治理陷入“困境”。
3. 对策建议
产品标识与注册审批内容不一致的医疗器械产品,表面上看产品风险不大,但社会危害性却比较强。一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不仅使购买者在金钱上受到损失,严重的还会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而导致疾病恶化。二是扰乱市场秩序,这类产品大部分属于辅助治疗作用,产品功效不明显,准入门槛也不高,对“国药准字号”、“第三类械字号”产品形成了不小的冲击,阻碍了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损害政府公信力,是损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象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这类医疗器械的管理非常必要和紧迫。笔者仅从监管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经营企业的法律责任。经营企业在经营这类违法违规产品中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有加强产品审核把关、禁止经营违法产品的义务,如果主观故意或过失经营了该类产品应当受到法律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将“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按假药论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监管效果,值得借鉴。在具体操作层面,作为医疗器械质量监管的最高决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明确规定追究经营企业法律责任,尽快废止规范性文件《关于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市[2006]35号),同时梳理该类产品的违法行为类型,利用好现有的规章,对于“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中增加产品适用范围或者适应症”等严重的违法产品,可以明确经营企业适用《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等规定,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经营无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情形予以处罚,这对于打击违法产品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中,也应明确追究经营企业责任的条款。
(2)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生产企业是该类违法产品的主要责任者,应该说目前对生产企业的处罚法律是明确的。但在实际中,我们应该结合企业的主观恶性程度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罚,对于主观故意改变产生标示、擅自添加适用范围或适应症,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依法严惩,同时结合媒体曝光、消费警示、责令召回产品等“软手段”,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违法”。笔者认为,目前市场上很大部分产品标识与注册审批内容不一致医疗器械,都是生产企业故意而为。对于过失造成的产品标示文字性错误等一般性违规行为,进行责令改正,并跟踪监督其整改落实即可。
(3)落实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目前最重要的是强化产品审批部门以及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对于未履行好监管责任,纵容企业生产违法产品的部门和人员应追究其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尽快开展违法产品的清理整顿,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监管的体制、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疗器械产品监管。
总体来说,作为监管部门对于该类违法产品应该治理,也能治理,其中强化经营企业的责任、落实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的责任最为重要。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监管的不断深入,医疗器械违法产品呈现多样化、复杂化、隐密化趋势,其中产品标识与注册审批不一致的医疗器械(主要为第一类医疗器械)在市场上较为多见。这类产品不仅误导公众消费、影响市场秩序,也加大了消费者健康风险,甚至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但由于目前法律法规上存在不足、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对该类违法产品难以形成有力打击。笔者认为,通过加大对违法产品经营者的责任追究,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抓住重难点,突破现在分词作状语 第8篇
一、现在分词作状语可以与状语从句之间互相转化
现在分词作状语,句子的主语一般就是其逻辑主语,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等,通常放在句首,中间用逗号与主句隔开,可转化为if, unless, when, while, after, as, since, because等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伴随情况、结果时通常放在句末,可转化为并列句;表示方式、让步时,可前可后,并可以转化为as if, though, although等引导的状语从句。
Being tired, I stopped to take a rest. (= Because I was tired, I stopped to take a rest.) 因为疲倦,我停下来休息。(表示原因)
Turning to the left, you will find the school. (= If you turn to the left, you will find the school.) 向左转,你就会找到那所学校。(表示条件)
I stood there, waiting for her. (=I stood there and waited for her.) 我站在那儿等她。(表示伴随)
Knowing where I live, he never comes to see me. (= Though he knows where I live, he never comes to see me.) 尽管他知道我的住处,但从没来看过我。(表示让步)
二、如何判断该用什么非谓语形式
判断用什么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关键是看该动词与其逻辑主语的对应关系。如果是主谓(主动)关系或者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就用现在分词;如果是动宾(被动)关系,或者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就用过去分词;如果表示动作还没有发生,就用不定式。试比较:
1. Misunderstandings arising from lack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unless handled properly,may lead to serious problems. 因缺少社会沟通而产生的误解,如果不妥善处理,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2.He has given us several telephone calls convincing us of his honesty and determination. 他给我们打了很多电话,让我们相信他的诚意和决心。
3. With some details to discuss, I can’t give you a definite answer now. 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讨论,所以我现在不能给你确切的答复。
三、了解几种与现在分词有关的固定结构
1. 常见的有generally/frankly/strictly/roughly speaking, judging from/by等等。这些结构通常表示说话人的观点和看法,不用考虑现在分词和句子主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 the better its quality. 一般来说,越贵的相机,质量越好。
2. 下面两句中的supposing和considering虽然是分词形式却已经变成了连词,成了固定用法:
Supposing (that) they are right, would you put your money into shares of Chinese companies? 假如他们是正确的,你会拿自己的钱去购买中国企业的股票吗?
Considering that you are pretty safe,I feel relaxed. 考虑到你很安全,我感到很轻松。
3. 现在分词的独立结构(分词有自己独立的逻辑主语,通常用逗号与句子隔开。)
(1)【误】 The train had gone, we had to wait another day.
(2)【正】 The train having gone, we had to wait another day.
(3)【正】 Because the train had gone, we had to wait another day.
解析 1句错在,中间是逗号,故不可前后都是独立分句,改正的方法是像3句一样加上连词。另外,分词独立结构相当于原因状语从句,故2句可以和3句互相转换。再补充一例:There being no bus, we had to go home on foot. 易犯错误:把being写成was。
四、现在分词的易错点和考点
(一)使用现在分词,不要和并列句弄混了。
现在分词短语做状语时,它和句子之间不能用并列连词(如but, and),因为并列连词连接的是两个独立的分句,而现在分词短语只是全句的一个状语成分。所以,同学们要细心,不要搞混淆了。请比较:
【误】 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but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正】 He had been told many times, but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正】 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二)混淆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多了或少了being。
现在分词作状语是不能画蛇添足加上being的,但是,以下三种情形却要加上being:
(1)现在分词的被动结构作某些后面要带动词-ing形式的动词宾语时。
I really appreciate being given such a good opportunity. I won’t let you down. 我十分感激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2)介词后面的现在分词的被动结构作宾语时。
The famous film director lost his temper for being exposed to so many entertainment reporter and their questions about his private life. 这位著名的电影导演发脾气了,这是因为暴露在如此多的娱乐记者面前以及他们关于他私人生活的问题。
(3)现在分词的被动结构作主语时。
being caught in a heavy traffic jam while you are hurrying to the airport is quite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赶往机场时,遭遇交通堵塞是很不快的经历。
Not being allowed to go hiking with her friends made Jane a little unhappy all day. 不准和朋友们一起去远足让Jane一整天都不太高兴。
(三)现在分词完成式的否定形式,not不要放错了位置。现在分词的否定式不管何种时态都是放在分词的前面,而不是后面。
Not having completed the programme, they have to stay there for another 2 weeks. 由于没有完成那项计划,他们不得不在那里再待2周。
1. Don’t be too hard on yourself. , what you have is the key to happiness. (content)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是幸福的关键。
2. Ever since her childhood, she has dreamed of to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there)
自从孩童时代她就梦想有机会出国深造。
3. The girl under the tall tree was seen all the afternoon. (sit)
有人看见大树下的那个女孩坐在那里读了一下午的书.
4. from her brothers since the age of seven, she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but in vain.(separate)
她自从七岁就与兄弟们分开了,她多次尝试和他们取得联系但都没有结果。
5. He squeezed his eyes shut and shook his head, sadly, not . ( say)
他紧闭双眼,伤心地摇摇头,一句话也没说。
6. a computer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him to do his academic research. (use)
不能用电脑使他做学术研究更困难。
1. Being content with
2. there being a chance
3. sitting there reading
4. Having been separated
5. saying a word
抓住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