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液压系统污染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液压系统污染范文(精选12篇)

液压系统污染 第1篇

一、高炉液压系统污染原因

(1) 由于高炉粉尘较多, 在油管维护安装前清洗不彻底及给油箱加油、滤油过程中的疏漏, 均造成油品清洁度差。油箱密封不良, 原有的加油方式极易进入油箱引起油品污染;

(2) 维修中拆装更换备件时, 带入各种污染物;

(3) 系统运行中生成的污染, 油温过高可催化液压油的氧化反应, 加速油液变质。外界侵入的污染物, 如通过液压缸活塞杆、泵、马达的轴端密封侵入系统的污染物。液压系统易产生泄漏, 污染物从漏点处侵入。

二、液压系统污染的危害

(1) 加速油液变质, 降低油液黏度和润滑性能, 使用寿命缩短;

(2) 污染物颗粒会使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磨损或擦伤, 造成系统漏油, 设备性能下降;

(3) 污染物可能堵塞精过滤器, 导致液压泵吸空, 产生气穴或气蚀, 振动噪声增大, 损坏液压件。

三、液压系统污染控制

1. 液压油管的维护

液压油管较易受到粉尘、炉皮冷却水污染, 经常检查维护进油管接口等处的密封性, 防止杂质侵入。对各类液压管路、液压阀、阀座、法兰的连接螺栓和管路活接头定期紧固, 对泥炮和开口机这类冲击大的系统, 一般2个月检查紧固一次, 普通系统3个月检查紧固一次。对于软管接头不要过度旋紧, 过度旋紧会使管接头变形, 反而会增加泄漏。管接头紧固前应将管接头两侧附近两个以上的管夹松开, 以防止“别劲”而出现泄漏。应当使用合适的支架和管夹, 主要原因是要避免软管与软管、软管与硬管或软管与设备之间形成摩擦, 摩擦会缩短软管的寿命。

2. 控制工作过程中的油温

液压系统中油温过高, 是油液发生变质和氧化的主要原因。统计资料表明, 矿物油介质的温度每增高15℃其稳定使用寿命将降10倍。所以防止油温过高, 是控制油液过早变质的有效措施。高炉液压系统工作油温一般<60℃, 对于炉前液压站尤其是高负荷连续使用的时间过长时, 应有专人每天对其油温进行检测, 及时调节冷却水量, 调节溢流阀和泵的流量与压力, 始终将油温控制在<60℃。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 要严格遵守油箱液压油油位的规定。

3. 加强液压缸的维护和保养

开铁口机和泥炮是高炉炉前的必备工具, 出铁前要用开口机开口, 使出铁口固化后的封泥破碎排出。出铁完后, 要用液压泥炮将特制的耐热炮泥堵注铁口。由于频繁的出铁、堵铁口动作, 恶劣的高温、粉尘烟尘工作环境, 是两种设备的液压油箱不可避免地会混入灰尘, 污染的液压油使密封圈拉伤或液压缸泄漏。应定期更换炉前设备液压缸轴端和活塞的密封。也可通过改进液压元件局部的结构, 提高其密封性能。如在泥炮液压缸的活塞杆处增设密封防尘罩, 减小水气通过活塞杆密封间隙混入液压系统的几率。

4. 合理选用滤油机

高炉炉前、炉顶液压站的液压油一般使用1年后, 油质便发生改变。以前将油液进行彻底更换, 更换后的油作为废油处理。为节省费用, 在炉前、炉顶等主要液压站安装了3R滤油机进行过滤, 定期更换滤油机滤芯, 根据每个系统不同工况制订不同更换周期。经过实际运行, 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得到大幅度提高。以前液压站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一般在NAS10~12级, 经常造成液压阀堵塞。安装滤油机后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均达到NAS8~9级, 消除了液压阀堵塞现象, 各液压站工作稳定, 未发生过停机事故。

5. 加强维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设备维修总是伴随着大的污染, 维修全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首先要保证维修环境清洁, 对要维修的部位先进行清扫, 再着手拆装, 防止在拆装及换附件的过程中混入污染物。液压元件清洗时要严格按照清洗工艺进行, 裸露部分和清洗完的元件, 必须用堵盖或干净的塑料带进行封堵。

6. 把好“病从口入”关

传统的加油方式为开启液压油箱的加油盖, 用一临时油泵将油加入液压油箱, 很容易造成大量的高炉粉尘进入系统。因此, 对油箱加油口进行改进, 将油箱加油口改成全封闭结构, 避免污染物进入油箱。装置通过6个M6的螺栓固定在油箱上。结构简单, 安装清洗方便, 特别适合于粉尘较大的高炉环境。

7. 加强液压系统的油品化验工作

根据高炉的实际工况, 确定好目标清洁度、取样点和取样频度, 并规范取样阀和取样方法, 不断提高测试设备性能和改进监控手段。油样必须取自正在使用的“热油”, 不取静止油。另外, 对于新换的油液, 经过1000h的连续工作后, 应取样化验。

8. 加强液压油的存放管理

对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油液, 按专用桶分区存放, 并明确标识, 严禁混用。存放液压油的油桶要置于干净安全处, 防止油桶底部积水。油桶底部禁止直接与地面接触, 用木板或20mm厚的橡胶皮垫于油桶与地面之间, 防止油桶底部锈蚀。

9. 实施点检定修制

飞机液压系统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 第2篇

飞机液压系统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

全面分析了飞机液压系统污染的种类、危害和主要原因,介绍了我军飞机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与检测标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作 者:崔永生 CUI Yong-she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4829部队,江西南昌,330201刊 名:液压气动与密封英文刊名:HYDRAULICS PNEUMATICS & SEALS年,卷(期):29(3)分类号:V233.91关键词:飞机液压系统 污染 原因分析 控制

浅谈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01-01

在工程机械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液压技术,目前液压技术也是工程机械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工程机械采用了液压技术,其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高,从操作方面来讲也更加方便了,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众多引起液压系统故障的原因当中,液压系统受到污染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在设计和生产制造方面采取改进措施,以便控制液压系统受到污染。

1 造成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

液压系统污染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将固体颗粒、水、空气等混杂在液压系统的介质当中,主要是混杂在循环系统的液压油当中,由于这些东西的存在,有可能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总结起来,造成液压系统污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1 残留污染

残留污染主要是指我们在安装或者生产液压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将液压管路、附件、液压元件等清洗干净,上面还存在着一些生产、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或者灰尘等,因此,这些机械在没有投入使用以前,液压系统就受到了污染,这是最主要的污染类型之一。

1.2 侵入污染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另一种污染方式就是侵入污染,侵入污染主要是区别于残留污染的,是污染物通过液压系统与外界接触的部分而进入的,比如空气等污染物会通过吸油管路、液压缸、邮箱等进入到液压系统,对液压环境造成污染,经常会在添加液压油或者更换液压系统零部件的过程中,对液压系统造成污染,有时候也会因为液压系统密封不好而造成侵入式污染。

1.3 生成污染

生成污染不是由于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液压系统造成的,也不是因为生产或者安装过程中的残留污染,是整个液压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污染,最常见的是运转过程中,由于机械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或者密封件老化,进而造成液压系统污染。

2 设计方面控制污染的措施

任何一种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对这个产品将来的形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设计时这个产品是否结构合理,直接影响这这个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在生产过程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对液压系统进行污染控制,就应该从设计阶段入手,将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在设计方面进行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2.1 选择污染耐受度较好的控制方式

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应该在满足系统各种指标的情况下,根据污染控制的要求,尽量考虑选择污染耐受度较好的方式来进行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如果设备在动态响应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们在计方面应该尽量选用开关阀控制系统;如果整个设备在动态响应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可以采用电液控制系统,在频率响应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控制方式或者优化控制软件,考虑采用电液比例系统替代电液伺服系统,达到提高整个系统的污染耐受度的目的。

2.2 滤油器选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确定液压系统污染等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等级,在设计上选用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滤油器。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同样可以采用降额设计的方法进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给我们选用滤油器和确定流量的时候留有一定的余地。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塔钟机械的液压系统中,要考虑在重要的元件前面设计安装滤油器,保证介质经过这一元件时的清洁度满足要求,当然,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个滤油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要保证这个滤油器清洗、更换比较方便。滤芯堵塞时需要自动报警,同时主过滤器应选用双筒过滤器能够实现不间断更换。

2.3 油箱防污染设计

我们在对液压系统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的时候,知道油箱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最有可能造成侵入式污染,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界物质对液压系统的污染。

3 制造方面液壓系统污染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液压系统不受到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残留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在制造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污染控制:

3.1 管道的酸洗与清洗

液压系统在总装前,管道必须进行清洗,一般先用机械的方法除去焊渣、表面氧化皮和其他污染物后,需要对管路进行酸洗。酸洗应采用循环清洗的方法,效果较好。酸洗过程主要包括脱脂、酸洗、中和处理和钝化等步骤。酸洗后应进行清洗、干燥和涂油等处理。使用清洗液和系统用介质,按相关规范对酸洗后的管路和不需要酸洗的软管组合起来进行循环清洗,管道清洗后应检查其清洁度情况,合格后方允许装入系统。

3.2 检查油箱、吸油管路等的密封

液压系统一般通过耐压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试验进行系统密封性能的检查,用来保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密封,但是对油箱、吸油管路、回油管路等低压环节,耐压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试验无法援盖。由于这些环节压力很低,所以小的缝隙不会造成液压系统明显的泄漏,但大量的空气和其他污染物却通过这里进入系统,这在一般液压系统中不被注意,对于特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应该对所有密封环节进行一定压力的密封检查,杜绝污染物侵入的一切可能性。

4 结语

液压系统作为特殊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执行机构,进行特殊的污染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污染控制是全过程控制,本文就此问题给出了从设计到制造两个过程的一般方法。只要大家把各个可能污染的过程都控制了,就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使得液压系统满足特殊工程机械使用特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永厚.液压系统现场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N].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2]陈家焱,陈章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10年06期.

盾构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 第4篇

关键词:盾构机,液压系统,油液污染

0引言

盾构机主要包括刀盘驱动机构、盾构推进及铰接机构、螺旋输送机、管片安装机、管片输送机构、注浆泵系统、液压油冷却及过滤系统共7大系统[1], 作为地下施工的大型工程机械, 它的主要动作都是由液压系统完成的。由于施工环境恶劣、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 致使油液受到污染, 常导致液压设备故障, 甚至停机, 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所以研究盾构机油液污染控制很有实际意义。

1污染物来源

油液系统的油液污染是指油液中出现了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元件寿命有害的物质和能量[2]。对于盾构机而言, 污染物有外界侵入的污染物、系统内残留的污染物和系统生成的污染物3种。

1.1 外界侵入污染物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由于盾构机工作在地下, 施工环境差, 尤其在长江入海口处, 其地下含有丰富的水份和颗粒, 所以颗粒侵入是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

1.2 系统内残留的污染物

液压系统及元件在加工、装配、储运中将污染物混入系统中, 如金属切屑、焊渣、尘埃及清洗溶剂等。

1.3 系统生成的污染物

液压系统各运动副相互摩擦产生的磨屑以及内表面锈蚀产生的锈片。

据统计液压系统故障有70%~80%是由液压油污染造成的, 而且事后维修发现由于油液中含有颗粒, 导致各液压元件摩擦加剧, 从而引起各部件工作不正常, 因此检测液压油的清洁度 (污染度) 显得很有必要。

2颗粒污染的危害

固体颗粒污染物的主要危害如下:容易卡住液压阀芯, 使液压阀动作失灵, 严重时会造成停机;易使过滤器堵塞, 导致泵吸油困难而吸入空气, 使液压泵发热, 产生噪声, 堵塞严重时因阻力大会将滤网击穿;污染物进入液压泵会堵塞泄漏通道、造成密封圈甚至压盖在运转时被冲出, 加速液压泵的磨损, 导致内泄漏加剧, 降低液压泵的容积效率, 缩短元件寿命, 并导致执行元件运动减慢;其产生的磨料磨损会加剧液压油的污染, 造成液压泵、油马达、油缸、液压阀的大面积过早磨损, 以致失效。不同液压元件对固体颗粒的敏感程度不同, 见表1。

表1为单个元件的颗粒敏感尺寸, 而一个液压系统的敏感尺寸通常以系统中各个液压元件的最小敏感尺寸为衡量, 根据实际经验以溢流阀堵塞情况做大致判断 (溢流阀颗粒敏感尺寸是5 μm) 。

3油液污染的控制

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控制贯穿于液压系统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护等整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是:控制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并不可能完全去除污染物, 而是要通过污染控制措施, 最大程度地使油液的污染度保持在系统关键液压元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3]。

污染物对液压元件有着很大的危害, 虽然在液压系统内通过设置较高精度的过滤器可以控制油液污染物的等级, 但仍需要在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 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目前盾构机械油液污染的解决办法大多依靠事后维修, 以及经验法或仪器离线式检测。该办法的缺点是液压元器件如泵、溢流阀等已经发生故障才去查明故障原因, 无法在故障发生时控制故障发展。由于在线状态检测能在故障初期起到预警作用, 因此在线式检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企业也在向这方面过渡中。

鉴于盾构液压油污染主要由泥土或金属颗粒物引起, 本系统拟采用自动颗粒计数仪来测量液压油的污染度, 仪器经RS232总线与上位机通信, 以某一液压系统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监测仪自带程序对污染度超标的油液进行报警提示并显示污染度等级, 由上位机显示油液污染度变化趋势,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油液的污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工作和元件的寿命。

美国太平洋科学仪器的HIAC PM4000型油液颗粒在线监测仪实物图见图2, 其面积不过手掌心大小, 但功能强大, 一般并联安装于油路, 如果两端液压过大则可以考虑选择该系列中的-2或-5, 其内置的止回阀能有效保护该设备。它遵循EN61010-1:1993和IEC825-1:1993以及ISO6149-2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具有机载显示功能, 能显示颗粒等级并自动报警, 并自带红外及RS232接口实现与上位机通信, 将在线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上位机, 以进一步判断颗粒变化趋势。

该监测仪核心部件采用激光光阻法传感器, 传感器是关键部件, 由它感知颗粒的数量和粒径大小。其原理如下:当每个粒子随液体通过一区域, 该区域被激光均匀照明, 粒子对激光的阻挡将在光检测器上产生一个正比于粒子投影面积的电压脉冲, 一次脉冲即记录下一个粒子, 同时, 由电压脉冲的高度可以定出这个粒子的等效粒度, 其测量粒径范围为01 μm~600 μm。

4结束语

盾构机液压系统在工作中被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工作人员应重视油液污染危害, 对油液进行日常维护, 尤其是要建立油液污染预警机制, 这样才能提高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减少故障发生率, 从而降低维修、维护费用。

参考文献

[1]何其平.盾构液压系统污染处理[J].建筑机械, 2003 (5) :63-65.

[2]童伟, 刘树道.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 2001 (12) :1507-1509.

[3]湛从昌, 傅连东, 陈新元.液压可靠性与故障诊断[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9.

液压系统污染 第5篇

一、关于液压系统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可以污染液压系统的污染物有不少,大部分为液压油中的空气、水、固体颗粒和一些微生物。在这些污染物中水,固体颗粒和空气等物质会对液压油造成的损害可分为两种。一为化学伤害,二为物理伤害,这些伤害都会对多会严重影响液压油的使用周期。还会使工作效率下降,造成加快磨损等危害。如下简要阐明空气的危害,水的危害和固体颗粒物的危害。

1.空气的危害

在液压系统中吸油管密封性欠佳和油箱液位过低时会使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内部。

与水相比较空气更容易进入液压机内部。空气在液压机内部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为游离态,一种为溶解态。溶解状态的空气并不会影响液压机的正常工作,而游离态的空气会使液压油的弹性模数降低,同时也会引起气穴和气蚀,形成压力冲击,振动和噪声,导致液压元件工作性能变差,缩短使用寿命等危害。

2.水的危害

潮湿的空气和水循环系统问题是液压机进水的关键,在液压油中的水以以下三种形式存在:油中的水,乳化的水和游离的水。水溶液在液压油中若超过液压油的饱和水平水将以分层或乳化的形式存在于液压油中。[1]

游离水和乳化水会对液压油造成严重伤害。在液压油中游离的水会使加快金属表面腐蚀,乳化的水会使金属表面疲劳,会腐蚀液压系统。使液压油的润滑能力下降同时液压油中的水也会使润滑油层变薄,润滑性能下降,加快液压元件的磨损。会使液压油的性能发生改变,如改变润滑和承载性能、液压油的黏度和能量传递特性等。[2]水还会与液压油中的添加剂产生化学反应降低液压油的热稳定性、水解安定性,还会产生烟炱和焦炭等沉淀物,造成沉淀和损耗。

3.颗粒污染物的危害

固体颗粒污染物的组成成分有沙粒、金属颗粒、橡胶颗粒、积碳和纤维等物质构成。这些颗粒污染物大部分来来自于液压系统及其元件在制造、装配、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带入的切削、毛刺、磨料、沙粒、焊渣和密封胶等。金属颗粒污染物在颗粒污染物占7.5成,废尘(大部分为sio2)颗粒占1.5成,杂质占1成。在液压油的污染中颗粒污染物的危害性最大,散布最广。颗粒污染物会引起液压系统故障,同时也会引起液压系统可靠性下降和液压元器件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颗粒污染物会使液压元件的磨损加快。同时也会引起滑阀卡滞的征象,使阻尼小孔或节流小孔阻塞造成液压机的失灵等问题。而且会加速快液压油性能的恶化与衰减。

二、冶金工业粉尘废物的特点

冶金工业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空气污染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厂房内的污染(IAP),二是厂房外的污染即大气污染。冶金工业粉尘污染的特点大致是以下几种:粉尘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车间卫生条件差、粉尘污染种类复杂、粉尘的粒径分布差异、粉尘的回收。

1.粉尘污染物排放量过大

由于我国冶金设备过于老旧,冶金工艺手段比较落后,所以我国的粉尘污染物排放量过大。由于某些工厂为了减少资金投入,降低或减少粉尘捕捉措施的实施。在我国有些城市工厂经常坐落于小区或居民住所附近,容易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居民与企业的不必要纠纷。

2.车间卫生条件差

粉尘污染物经常弥散在工作车间,许多车间的空气都被污染物所污染,车间内的空气质量(IAQ)达不到国家制定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 79 )。近年来在某些冶金企业由于粉尘污染严重导致员工发病率大幅提升,在国家和企业之间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粉尘污染种类复杂

因为冶金行业产品多变,工艺种类庞大,从有色金属到黑色金属,冶炼工艺和辅助工艺。随着产品加工程序的不同,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也随之不同,粉尘的物理性质和分散度也会不同。

下面列举各种工厂所产生的粉尘污染物

钢铁厂:烟尘 , 氧化铁粉尘 , 氧化钙粉尘 , 锰尘

有色金属冶炼厂:烟尘 , 氧化锌粉尘 , 氧化福粉尘 , 氧化铭粉尘 , 氧化 钦粉尘 , 氧化铜粉尘 , 汞蒸汽

炼焦厂:烟尘 , 苯蒸汽 , 烃类尘

耐火材料厂:烟尘 , 二氧化硅[3]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废尘中有毒物质较多,例如汞、氯化铬、铅等物质。

1.粉尘的粒径分布差异

粉尘污染物粒径差别较大是冶金的手段不同,冶金的工艺不同,冶金的产物不同这三个缘由造成的。有的粉尘微细,这里的微细是指整个粉尘群体细微,即中位径很小,或是粉尘群体里的.部分粉尘很细小

2.粉尘的回收

工业粉尘污染物是空气污染物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但事情也有好的一面,这些粉尘可以利用为重要的原材料。就像是炼铜厂的氧化锌(ZnO)可以用于医药化工方面,硅铁电炉的粉尘二氧化硅(SiO2)就是橡胶厂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路面的添加剂之一。回收利用粉尘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同时也会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三、冶金行业主要除尘技术

冶金行业为了减少对学校的污染和极高经济效益,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的除尘方式。

1.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空气动力捕集机构,利用阻拦、碰撞和扩散等方法,还利用一定的静电效应来捕捉粒子,该除尘器运用十分广泛。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袋式除尘器已经有被电除尘器取代的趋势了,这种趋势在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发生。国外近年的袋式除杂器的品种较多,主要有静电袋式 除尘器、筒型折叠式脉冲清灰除尘器、扁袋旁插脉冲清灰除尘器等[4]。

2.静电除尘器

高效低阻式静电除尘器的特点,静电除尘器的方法是用不均匀的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静电除尘器本应效率很高但是因为实际条件的约束,当受到受尘粒性质(特别是电特性)、电场强度、气流分布均匀性、电场流速、除尘器被结构和气体参数这些条件约束,除尘效果大部分时候不如袋式除尘器。

参考文献:

[1]Mike Day, Christian Bauer. Water contamination in hydraulic and lube systems[J].Practicing Oil Analysis,.

[2] Fitch J,Jaggernauth S. Moisture, The second most destructive lubricant contaminant and its effect on bearing life[J]. P/PM Technology,1994

[3]S斌香,茅惠东.冶金行业超细粉尘的污染控制与回收[J].建筑热能通风与空调,(3).

液压系统污染 第6篇

【关键词】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控制措施

随着矿业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元件使用寿命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是传递动力和信号的工作介质,同时还起到冷却、润滑和防锈的作用。液压油污染严重时,会导致液压元件磨损加剧,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运行。据统计,液压系统故障中75%以上是由于油液污染而造成的。因此,液压系统油液污染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液压行业和矿业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油液染污问题,加强油液污染的监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将分析油液污染问题的来源和危害,并对油液污染的监测和控制作一简要的阐述。

1、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1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来源

液压系统油液被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油液的污染源可概括为系统残留的、内部生成的以及外界侵入的。

1.1.1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内部生成的污染物。液压系统在工作中自身会由于各种压力损失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系统液压油温度上升,系统温度过高时液压油容易氧化,氧化后会生成有机酸,有机酸会腐蚀金属元件,生成一些固态颗粒污垢进入液压油中,其中既有液压元件磨损剥离、被冲刷和腐蚀而产生的金属颗粒或橡胶粉末,又有油液氧化产生的污染物等。还会生成不溶于油的胶状沉淀物,使液压油的粘度增大,抗磨性能变差。

1.1.2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和空气。液压油新油有吸水性,含有微量水分;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系统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水分子混入油中。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后,将降低液压油的粘度,并促使液压油氧化变质,还会形成水气泡,使液压油的润滑性能变差还会产生气蚀。液压油能溶解部分空气,有时还会吸入气泡。空气混入液压油中可加快液压油氧化变质,还会引起噪声、气蚀、振动等。

1.1.3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油中混入颗粒污物。液压系统及元件在加工、装配、储运中将污物混入系统中;使用中漏气或漏水后形成不溶物;使用中金属零部件磨损后产生的磨屑;空气中灰尘的混入等,这些都易形成液压油中的颗粒污物。液压油中混入颗粒污物,容易形成磨料磨损,降低液压油的润滑性能和冷却性能。

1.2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危害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物对液压系统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固体颗粒、水、空气以及化学污染物等。

固体颗粒与液压元件表面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磨损和表面疲劳,加速元件磨损,并可能堵塞液压元件里的阻泥孔或是阀芯憋死。当油液中的污垢堵塞滤油器的滤孔时,还会使泵吸油困难,产生气蚀、振动和噪声,从而造成液压系统事故。

水分和空气的进入使液压油的润滑性能降低,加速氧化变质,产生气蚀,加速液压元件磨蚀,使液压系统出现振动和爬行现象。

化学污染物在油液中有溶剂、表面活性化合物和油液氧化分解产生生物等。有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新的酸类物质会腐蚀金属,同时也会污染油液,使油液变质、变色、变味。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严重时,不仅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性能,使液压系统经常发生故障,导致液压元件寿命缩短,液压系统可靠性降低,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工程机械的正常作业,降低了机械的工作效率。

2、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油污染的控制及防护措施

2.1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温度,一般在35℃-60℃范围内最为合适,最高应不超过80℃。在正常的油温下,液压油各种性能良好。油温过高会使液压系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如粘度下降,润滑油膜变薄并易被损坏,润滑性能变差,容积效率低,机械磨损加剧,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密封性能随之降低等。

因此在使用中,应控制系统油温保持在正常范围。为此,应做到几点:①保持油箱中的正常油量,使系统有足够的油液进行循环冷却。②根据工作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粘度的液压油。周围环境温度高,应选用高粘度油;周围环境温度低,应选用低粘度油。在一般情况下,齿轮泵宜选用50℃时18pf/s-38pf/s的油。③经常清洗冷却散热装置,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④气温较高时,机械不可连续运转时间过长,通常在气温高于30℃的条件下,机械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h。⑤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应使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约20min,使油温升到规定值,方可进行作业。

2.2 元件和系统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进行清洁

元件在加工制造中,每一工序都必须对加工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净化清除;元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洁处理,装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检验;油箱和管道在去除毛刺、焊渣等污染物后,需进行酸洗以去除其表面氧化物;对初装好的液压系统做循环冲洗,并定时从系统中取样分析,循环冲洗直至系统清洁达到要求。

2.3 防止污染物混入液压系统

油箱要合理密封并装设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以防止尘土、水分的进入;注入新油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系统的回油也应进行有效的过滤;管路接头等连接处密封严密,防止尘土、水分和空气进行液压系统;活动件(如液压缸活塞杆端)必须装有防尘密封装置。

2.4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油的过滤和净化

液压油过滤器(滤油器)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污染的重要元件,滤油器的应用必须保证过滤精度符合系统的使用要求,由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应尽可能小,并应具有足够的油垢容量;定时对滤油器进行检查和净化。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度随着外界污染颗粒侵入率和系统内各种磨损颗粒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过滤比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合理选择过滤比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污染度。固体颗粒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合理选择滤油器的过滤比是控制系统污染的主要措施。

2.5 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

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侵入会对液压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对液压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定期对各密封处、接头处进行检查处理,对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检查分析,还要定期更换液压油。更换液压油时必须将旧液压油放净,整个液压系统必须先清洁后,再注入新的液压油。

2.6 采用液压油污染度在线监测技术

在矿业工程机械上采用液压油污染度在线监测,可随时监测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品质,而且能及时准确地通过显示器显示污染等级及相应的原因,即使工作人员没有观测到显示器显示的情况,当污染度达到相应的级别时,报警装置也会进行分级报警,以确保矿业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液压油性能及品质的良好性。

通过对矿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问题的研究,实行全面污染控制,有效降低了矿业工程机械设备因油液污染而造成的故障停机率,并且通过对油液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探讨,使得油液污染的控制更加科学、高效,提高了矿业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有力地保障了矿业工程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正常作业。

参考文献

[1]龙官保. 建筑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与防护措施[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6年(3):31-33.

[2]文杰.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排除[J]. 建筑技术,2005, 36(5)91-93.

[3]华佑九.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控制[J]. 东南大学学报,2006(10):3130-3133.

[4]雷天觉. 液压工程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5]夏志新. 液压系統污染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90-91.

[6]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训编写委员会.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影响 第7篇

1 油液污染的原因

液压油的污染主要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是固体杂质、水分、其他油类及空气等进入系统;内部原因除了原有新油液带来的污染物外, 在使用过程中相对运动零件的磨损和液压油理化性能的变化。由于导致污染杂质侵入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液压油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杂质的侵入方式不同, 污染可分为三种类型。

1.1 潜在污染

零部件在加工、装配、试验、储存、运输等过程中, 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 就已潜伏在系统中, 造成液压油的先天性污染。

1.2 侵入污染

1.2.1 装配、使用过程侵入污染物

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 风沙、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外来污染物, 均可通过油箱透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通过液压缸往复伸缩的活塞杆及管路连接处、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等各种渠道侵入液压系统, 使液压油污染。应当注意油箱加油方式。如手工加油, 将会使系统污染增加4~7倍。潮气进入油箱, 在环境和系统存在温差的情况下, 凝结成水, 沿箱壁流入油中。

1.2.2 液压油带入污染物

一般认为, 新油是清洁的。其实这种看法不正确, 因为即使是新买来的液压油, 也不可避免的含有污染物, 如盛液压油容器的涂料和镀层、注油软管的橡胶以及大气中的灰尘等可能进入油液。

1.2.3 修理时侵入污染物

液压系统在检修过程中, 由于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及工作人员疏忽等原因, 不可避免的使灰尘、棉绒等污染物侵入液压系统。

1.3 再生污染

零件磨损产生的残锈、剥落的漆片、磨损颗粒、过滤材料脱落的颗粒或纤维, 液压油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的生成物, 使金属腐蚀, 出现颗粒、锈片等均可造成再生污染。

2 油液污染的危害

油液污染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元件的使用寿命。国内外资料表明, 液压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是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液压油的污染主要应控制固体颗粒污染物、水分和空气的混入。

2.1 固体颗粒污染物对液压元件的影响

液压元件的性能下降与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尺寸、形状、密度和硬度有关。其中污染物的数量和尺寸起主要作用。

2.1.1 对液压泵影响

液压油中的固体污染颗粒使液压泵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磨损加剧。使零件表而刮伤、咬死、泵的效率降低, 致使泵很快出现故障, 寿命缩短。

2.1.2 对液压阀的影响

(1) 颗粒杂质对溢流阀的影响。因为油液中颗粒污染物对溢流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磨蚀阀的密封面和主阀阀芯阻尼孔。此外污染物往往还堵住相互运动的配合间隙, 使摩擦阻力增大, 结果影响到零件上力的平衡, 从而使阀的性能发生变化。油液对溢流阀静特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开启和关闭压力发生变化; (2) 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压力发生变化; (3) 出现滞后现象。油液中的固体颗粒以高速连续冲击零件表而, 从而产生冲蚀磨损。随着阀芯和阀座密封面的磨损, 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移进阀座以保持与阀座接触。这样, 由于在阀芯上的液压总力增大 (磨损后受力面积增大) 和弹簧力变小, 从而溢流阀的开启压力降低, 改变了溢流阀的工作特性。

(2) 颗粒杂质对滑阀的影响。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引起滑阀失效的形式主要是污染磨损和污染卡紧。颗粒污染物随泄漏油进入滑阀的环形间隙, 对阀芯和阀体相对运动表面产生磨损, 从而使阀的泄漏增大。此外, 颗粒污染物在滑阀间隙内堵塞和淤积, 以致引起滑阀的污染卡紧。经验表明, 污染卡紧是滑阀最常见的故障和失效形式。

(3) 油液污染对电液伺服阀和比例控制阀的影响。电液伺服阀是液压伺服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由于这类阀非常精密, 因此它比其它液压元件对污染都更为敏感。油液污染对伺服阀和比例阀的危害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淤积和堵塞引起阀芯卡紧; (2) 磨损阀的关键表面和孔口; (3) 堵塞阀的控制孔。污染卡紧是伺服阀和比例阀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由于颗粒污染物在间隙内淤积, 引起摩擦力增大, 因而导致滞环增大, 响应缓慢和工作不稳定。当主阀淤积力大于先导级的驱动力时, 则阀不能动作而使控制失灵。

2.1.3 对液压缸影响

灰尘颗粒在液压缸内会加速密封的损坏, 缸内表面拉伤, 泄漏增大, 推力不足或动作不稳定、爬行、速度下降、产生异常的声响与振动等故障。

2.1.4 对滤油器的影响

液压油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后, 会引起滤网堵塞, 液压泵吸油困难, 回油不畅而产生气蚀振动和噪声。若堵塞严重时, 会因阻力过大而将滤网击穿, 完全丧失过滤作用, 造成液压系统的恶性循环。

2.2 水分对液压元件的危害影响

液压系统中的水分虽然是液体, 但混入油中后危害性很大, 它会使油乳化润滑性能降低, 是元件及管道生锈, 磨损加剧。同时水分在高温下蒸发而产生气蚀, 使元件及液压油的寿命受到严重影响, 水在油箱中分离出来沉淀到油箱底部, 下次开车时又被泵吸入, 造成液压泵烧伤。

2.3 空气对液压元件的影响

液压油中存在的以气泡形式混入的空气, 对元件将产生极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使泵马达类元件产生气蚀、异常噪声, 使元件寿命及效率降低; (2) 使阀类元件的高流速部位产生气蚀, 使金属腐蚀、元件振动; (3) 使执行元件的控制位置不准确, 响应性降低、产生爬行等。

3 结语

液压油的洁净程度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直接关系到机械的正常工作, 了解液压油污染的类型和掌握控制液压油的污染程度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液压油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对进一步研究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摘要: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油液的污染是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和工作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液压油的污染, 会导致液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和磨损, 因而危及整个设备系统安全运行。本文分析了造成液压系统液压油污染的主要原因, 并对液压油污染的危害进行了分析。

利用状态维修,控制液压系统污染 第8篇

液压系统的污染问题是液压设备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着设备的良好运转和使用寿命。

1 污染形式及控制的重要性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 大部份情况均由于液压油中含污染的不溶物杂质所引起的。油液污染可导致液压系统, 出现三方面的失效, 分别是突发失效, 间歇失效及退化失效。何谓突发失效?简单来说, 当油中大颗粒的污染物进入泵或阀时, 将导致泵的叶片被卡死在转子模里面无法动作。同样, 大颗粒的污染杂质亦有可能堵塞住阀的控制节流孔, 使阀的动作不灵活, 严重时有可能导致阀打不开或关不住。至于间歇失效, 举例来说, 若阀座很硬, 当污染颗粒接接触阀座后, 将导致上述情形现度发生即阀无法完全关闭。虽然, 当阀再次被打开时该颗粒会被冲走, 但别的颗粒的出现, 将导致上述情形的再度发生, 即阀无法完全关闭。并出现一种令人讨厌的间歇失效。而退化失效则是颗粒磨损、腐蚀、混气、冲刷磨损或表面疲劳的结果, 大多数的不溶性污染物质均属颗粒性的, 它们会入侵液压泵, 马达或控制阀的配合间隙中, 令滑动运动部位磨擦阻力增大, 令元件动作不灵活导致误动作出现。即上述提及的突发失效或间歇失效, 除此之外, 磨损颗粒更会与间隙两壁或元件表面相互磨擦, 造成元件的表面材料剥落及内部磨损增加。此举除了会导致元件的内部泄露加强外, 其效率与精度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 元件表面及部磨损所释放出来的金属粉末会与原来的污染杂质混合在一起, 并跟随着液压油再次回流于系统内。可想而知的是, 若上述情况持续发生而没有及时加以排除的话, 液压油的污染问题将会愈来愈严重, 并进一步加速元件的磨损及工作油劣化, 导致恶性循环。液压系统的污染物不会令机器即时停顿, 但它们会慢慢侵蚀液压系统的内部零件, 一定时间后, 用户便会发现机器工作状态每况愈下, 只要机器现出严重的故障, 便无法加以补救。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方案是相当强调预防性维修的理念, 所谓预防性维性是指在液压系统未发生故障之前, 定期检查油液清洁度的变化,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将隐患一一清除, 以达至防患于未然, 即状态维修。具体来说, 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在液压系统运作期间, 将油液清洁度保持在目标值内, 使油液污染不再出现及不再成为元件及系统故障的成因。

2 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六个步聚

2.1 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油液清洁度目标值

在所有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程文件中, 均明确注明了该系统本身的目标清洁度等级。要注意“清洁度”并非一般性术语, 而是一个相当具体的定量数值。现在, 液压油或润滑油的清洁度的现行国际标准由ISO04406确定, 它是运用一种认可的实验实颗粒计数规程, 测定一毫升油液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尺寸。用户应考虑液压系统中的所有元件, 包括油液, 典型的工作温度和起动温度, 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安全问题, 从而确定系统的目标清洁度等级。

主要方法:

(1) 针对系统中最敏感的元件以确定推荐清洁度等级。

(2) 针对油液类型系统压力进行调整。

2.2 透过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并确定其安装位置来达到目标值

在真实的液压系统中, 流量变化、压力脉动、释压冲击波、冷起动及其他变量等都会令滤芯性能退化, 要有效控制油液污染, 用户必须选择一个具高强度的过滤器, 在滤芯的结构中, 钢丝网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防止波褶出现弯折, 同时给予滤材适当的支撑以防止疲劳失效。此外, 下游钢丝网还能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 给予滤材最后的保护, 避免滤芯因应力而破裂, 所以用户在选择主机时一定要关注过滤器配套厂家及过滤形式。

3 定期检测油样以确定目标值的实现

当设定好目标清洁度等级和将高效能的过滤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后, 最后和经常进行的步聚便是确认和监测目标清洁度被实现, 确认目标被实现的最佳方法是, 从回油管路中回油过滤器的上游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油样, 并将之送往合乎资格的颗粒计数实验室, 以确定油样是否符合指定标准, 如果油样符合指定标准, 用户只需定期检查油液和过滤器的性能。并加以定期维修保养便可, 若报告结果不符合目标值, 用户就有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如更换更精细的滤芯或增加滤壳等。

4 加强维修管理, 确保修理过程无污染

在现场维修环境中, 往往由于现场条件的客观原因, 维修工在修理过程中, 不注意维修环境, 拆卸的液压原件在现场乱放, 各种阀内或泵内小零件也是随处乱放, 安装时只是用破布擦拭一下或者在洗油内沾一下就开始安装, 而维修工手上也会沾染油泥等污染物, 这样就无法保证液压系统无污染, 从而引起各种液压元件的磨损以致损坏, 而故障当然也会频繁发生, 造成停机, 给生产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加强维修现场维修工作的管理是保证液压系统堵绝污染源的一个重要管理办法。现场工作时要有专门的清洗液, 液压元件要有专门地方存放, 安装时要反复清洗, 从源头防止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

加强进货检验, 保证油品质量

企业有时为了降低成本, 不重视液压设备用油规定, 进货时选购一些再生油, 或者不按液压系统说明书要求, 替换设备用油品质, 不能满足液压系统要求, 也是液压系统污染的一个方面, 冬夏用油没有分开, 极易损坏液压元件, 从而带来液压系统污染, 造成液压系统故障。

严格实行润滑“三过滤”。

“三过滤”是为了减少油液的杂质含量, 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含入库过滤, 发放过滤和加油过滤。

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缺罐贮存时要经过过滤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要经过过滤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贮油池时要经过过滤总的来说,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方案能替用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油液管理方法。除了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设备利用率。延长元件和油液的使用寿命外, 更能减少维修费用和时间, 或因停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对国内用户来说, 方案就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液压设备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

根据我们机械行业的国情, 由于国产机械价钱便宜, 客户一般选用国产机械较多, 在企业内部, 维修工作人员及技术员甚至部分领导根本不重视机器的价值, 保生产拼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 让设备超负荷作业, 可想而知的是, 若要他们悉心保养和维护机器的内部元件, 如液压系统等就更为困难, 正因为此, 停机, 换机是工厂企业经常发生之事。

当然, 上述情况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及用户观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时至今日, 对于部份采用优质进口机械进口零部件的用户来说“一坏即换”或“随时停机维修”等做法已无法接受。上述情况是完全可以透过定期的检查与状态维修而加以排除的, 这正是预防性维护的理念。

摘要:本文讨论了开展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 采用状态维修对液压系统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防止液压故障的出现的一些手段措施, 引起液压系统用户重视和采用预防性维修的理念。

高炉液压系统的污染及控制 第9篇

1 高炉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

高炉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是:

(1) 由于高炉粉尘较多,在油管维护安装前清洗不彻底而残留的金属切屑、焊渣、型砂、纤维等及油箱加油、滤油过程中任何一点疏漏均造成油品清洁度差。

(2) 油箱密封不良,原有的加油方式使污染物极易进入油箱引起油品污染。

(3) 维修中拆装更换备件时,带入各种赃物、灰尘、棉纱纤维等污染物。

(4) 系统在运行中,油温过高催化液压油的氧化反应,加速油液变质,生成污染,增加油耗。

(5) 系统工作过程中液压缸活塞杆、泵、马达的轴端密封等都有可能将外界污染物带入。

(6) 高炉设备伴有严重的冲击和振动, 设备磨损快, 液压系统易产生泄漏,污染物从漏点处侵入。

高炉液压系统污染途径见图1。

2 液压系统污染的危害

首先,液压系统污染会加速油液变质。大量金属颗粒的不规则运动, 会对油液起反复剪切作用, 降低油液粘度和润滑性,使油液加速劣化,使用寿命缩短。其次,污染物颗粒会使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磨损严重、擦伤造成漏油损失,设备性能下降。液压油污染还可能堵塞精过滤器,导致液压泵吸空,产生气穴、气蚀,振动噪音增大,损坏液压件。

3 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高炉液压系统的污染、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我们采取了下列有效预防措施:

3.1 液压油管的维护

液压油管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血管”。油管较易受到粉尘、炉皮冷却水的污染,应经常检查进油管接口等处的密封性, 防止杂质侵入。对各类液压管路、液压阀、阀座、法兰等连接螺栓和管路活结头定期紧固,泥炮、开口机冲击大的系统一般两个月紧固一次,一般系统3个月紧固一次,防止跑、冒、滴、漏对油液造成的污染。对于软管接头不要过度地旋紧,因为过度旋紧会使管接头变形,反而会增加泄漏。管接头紧固前应将管接头两侧附近两个以上的管夹松开,防止“别劲”而出现泄漏。应当使用合适的支架和管夹,主要原因是要避免软管与软管之间、软管与硬管之间和软管与设备之间形成摩擦。摩擦会缩短软管的寿命。

3.2 控制工作过程中的油温变化

液压系统中油温过高,是油液发生变质、氧化的主要原因和生成条件。统计资料表明,矿物油介质的温度每增高15℃,其稳定使用寿命将降10倍。所以防止油温过高,是控制污染的另一种有效措施。高炉液压系统工作油温一般控制在60℃以下。炉前液压站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并且高负荷连续使用的时间过长,应有专人每天对油温进行监控,填写记录,及时调节冷却水量,调节溢流阀和泵的流量与压力,始终将油温控制在40~55℃之间。若液压油箱内油量太少,会使液压系统没有足够的流量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升高,所以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液压油的油位。

3.3 加强液压缸的维护和保养

开铁口作为高炉炉前出铁的必备工具,一般都要有旋转、打击和吹扫这三个动作,才能使固化后的炮泥破碎排出。出铁后,要用液压泥炮将特制的耐热炮泥堵注铁口。由于频繁的出铁、堵铁口动作,液压油箱不可避免地会混入灰尘烟尘,污染液压油使密封圈拉伤或老化,造成液压缸内外泄漏。为了防止污染物侵入系统,应定期更换轴端和活塞密封,阻止与外界环境或其他系统介质的交换,防止内泄外漏和外部杂质的侵入。通过改进液压元件局部的结构,提高其密封性能。如在打泥液压缸的活塞杆处增设密封防尘罩,降低水气通过活塞杆密封间隙混入液压系统的几率。

3.4 选用合理的滤油机

我厂高炉炉前、炉顶液压站的液压油在使用1年多后,油质发生改变,经检查其内含有金属颗粒及其它污染物,造成设备机械磨损、卡阻严重。因此,油液必须进行彻底更换,更换后的油作为废油处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为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节省资源,我们在炉前、炉顶等主要液压站安装了3R滤油机。过滤是目前液压系统防止颗粒污染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净化装置。工作人员定期更换滤油机滤芯,根据每个系统不同工况制订不同更换周期。经过几个月的实际运行,效果显著,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改造前液压站的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一般在NAS1012级,经常造成液压阀堵塞,影响生产。改造后液压油的清洁度等级均达到NAS89级,消除了液压阀的堵塞现象,各液压站工作稳定,未发生过停机事故。

3.5 强使用维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设备维修总是伴随着大的污染,维修全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首先要保证维修环境的清洁,对要维修的部位先进行清扫,再着手进行拆装,防止在拆、装、换附件的过程中混入污染物。液压元件清洗时要严格按照清洗工艺进行,裸露部分和清洗完成后的元件必须用堵盖或干净的塑料带进行封堵,避免混入污染物。

3.6 把好“病从口入”关

传统的加油方式为开启液压油箱的加油盖,用一临时油泵将油加入液压油箱,此加油方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高炉粉尘进人系统,使得系统故障频繁, 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对油箱加油口进行了改造(见图2),即在液压油箱加油口改造成全封闭结构,避免污染物进入油箱。装置通过6个M6的螺栓固定在壳体上。该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清洗都较方便,该方法特别适合于粉尘较大的高炉环境。

3.7 加强液压系统的油品化验工作

油品化验是为了检验工作油液的粘度、水分、机械杂质、总酸值、抗乳化性以及油液污染状况。根据高炉的实际工况,我们确定了目标清洁度、取样点、取样频度,规范取样阀和取样方法,不断提高测试设备性能和改进监控手段。油样必须取正在使用的“热油”,不取静止油。另外,对于新换的油液,经过1 000h的连续工作后,应对其取样化验。

3.8 加强液压油的存放管理

对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油液按专用桶分区存放,并明确标识,严禁乱放混用。存放液压油的油桶要置在干净安全的地方,防止油桶底部积水,尤其是油桶露天放置时, 更要特别注意。油桶底部禁止直接与地面接触, 用木板或20mm厚的橡胶皮垫于油桶与地面之间,防止油桶底部锈蚀及潮湿空气进入油桶。

3.9 实施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液压系统保养工作的基础之一。液压系统故障存在着隐蔽性、可变性和难于判断性的三大难关。因此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点检和定检,把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记录在日检维修卡上,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适时合理地维修保养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和停机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液压泵主要检查泵体的异音、振动、温升、运转状态、各紧固螺栓和外泄漏等;控制阀主要检查阀的安装状态、工作状态泄漏以及所控制的参数是否正常等。液压缸是容易发生故障的元件,其点检内容主要是检查其安装状况,连接螺栓跳动、爬行、异音、泄漏、腐蚀和活塞杆等,其中泄漏是液压缸常见的故障,外泄漏容易观察到,内泄漏可根据泄漏部位的声响和温升进行判断。管路主要检查泄漏、振动、松动、腐蚀、破损等。根据点检所得到的设备运行状态,汇总设备故障信息,编制设备检修计划,进行设备检修。

4 结语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要贯穿于整个日常维护和保养过程中,更加完善液压系统的全面污染控制。通过对液压系统实施主动维护,有力地保证了其长期稳定运行,更大限度地降低了高炉液压系统的故障率。总之,防止液压油的污染,既能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效率,又能保证设备的“健康”,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停机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开动率。

摘要:分析了高炉液压系统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指出通过采取加强液压缸和液压油管的维护、控制油温变化、合理选用滤油机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高炉液压系统的污染、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高炉,液压系统,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液压系统的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第10篇

1 空气在油液中的存在方式

由于客观条件影响,液压油中不可避免地混有空气。在液压系统中,空气主要以自由空气、溶解空气、浸入空气三种形式存在。所谓的自由空气就是在系统中与液压油液并未完全接触,而是被俘获的空气,例如被困于气泡中的空气就是自由空气。溶解空气就是溶解于油液的空气,这部分空气被油液所吸收。浸入空气是悬浮在油液中的空气,常以小气泡形式存在。其中,自由空气、溶解空气、浸入空气所含的空气量是随着温度、压力等指标变化而变化,而且三者的变化速度很快,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2.1 加大腐蚀力度,导致设备损坏

在液压系统中,空气在液压油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成正向关系。在高压区域内,溶于油液中的空气量大,而在低压区内,溶于油液中的空气量小。图2反应了几种液压油中所溶解的空气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油液的压力根据需要忽高忽低,当压力高时,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从内部析出,形成气泡占据空间。当油液压力升高时,这些气泡被压碎破裂,空气溶于溶液中,这样在原先的气泡处形成局部真空,局部真空周围的油液因压力作用下高速填充该区域,产生很高压力,当该气泡附着在设备流道内壁时,这个压力作用于金属表面,从而造成流道内壁的疲劳损伤,长期以往,金属剥落,形成许多小坑。这就是液压系统的气穴现象。在液压系统内,容易发生气穴现象设备比较多。主要有:液压泵的吸油口、液压控制阀的阀孔处、液压缸内等处。

2.2 增加系统能耗,降低系统效率

泵在工作中,由于吸入管路上压力很低,压力降到一定值时,油液中的空气析出,形成气泡,占据空间,导致进入泵中的液压油的量减少,泵效率从而大大降低。在泵内部,油液向排出口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压力逐渐变大,气泡中空气又溶于液压油内,气泡消失,液压油迅速填充这个区域,油液互相剧烈撞击,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

另外,执行机构推动负载运动之前,液压油必须先被预压缩,以传递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液压系统不对负载做功。用于预压缩所需要的能量就损失掉。预压缩液压油所需要的能量为:

式中,W为预压缩液压油所需要的能量;P(V)为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是液压油体积预压缩量的函数;V为液压油体积的被压缩量。

如果液压油中含有大量空气,油液的刚度大大下降,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相应大大降低,可压缩量增大,从而导致系统在预压缩液压油时所需的能量W大大增大。即,能耗大大提高。

依据Stoke定律,液压油的粘度与油液中浸入空气量成正向关系,油液中空气量过大就会增大液压系统在工作中液压油与设备流道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增大液压系统能耗。

2.3 油缸发生“爬行”,增加安全隐患

液压缸发生“爬行”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油液中的空气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液压缸内,当油液处于低压状态时,空气析出,形成很多气泡,空气比液压油的弹性大、可压缩性强。当液压缸内进油,压力升高时,缸内的气泡先被压缩,起着蓄能器作用。随着液压缸内压力升高,油液压力就会克服活塞与油缸之间静摩擦力,活塞开始运动,活塞受到的阻力即减小为动摩擦阻力,油缸内气泡所积蓄的压力能与油压一道推动活塞冲行,这样缸内压力降低,当压力低于动摩擦阻力时,活塞停止前行。随着继续向油缸供入液压油,缸内的空气又被压缩,压力又一次升高,一直到缸内压力又一次克服活塞与油缸的静摩擦力,又一次推动活塞冲行。如此反复,空气污染就造成油缸的“爬行”。由此可见,“爬行”现象是空气的弹性和活塞的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4 局部油温过高,加速油液变质

油液中的气泡在高压区受压破碎,形成局部真空时,周围高压油液填充这个真空区域时,造成油液之间的撞击,导致温度急剧升高,有资料表明油液瞬时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如此高温下的油液就会与氧气、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等导致变质,粘度和酸值都变大。长期以往,变质液压油量逐渐增多,缩短液压系统和液压油的使用寿命。

3 空气污染的控制

为了减少液压油中的空气量,降低油液的空气污染。可以结合液压系统的全寿命阶段进行。所谓的液压系统的全寿命就是液压系统的论证、设计、制造、使用和淘汰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可以归纳为研究设计过程,后两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使用维护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可结合各自特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3.1 优化系统设计

闭式系统能较好地防止空气进入液压油内,所以在设计中应予以优先考虑;系统的密封性能要优越;如有需要可设计采用蓄能器。

为了防止系统油液中空气析出,产生气穴,尽可能地减少弯管、各类阀门等部件;并且根据系统工作状况设计合理的油液流速和油管内径;如有需要减少阀门内部棱角,防止油液在这些区域形成局部低压;散热系统位置和参数设计合理;泵的吸入口负压不可过低。

为了便于油液中空气的排出,在系统的最高处设计排气口或排气阀;在系统内设置专用的空气消除装置,如油箱中可设置金属网,或采用离心式液气分离器等措施,都能有效排除空气。

3.2 正确使用维护

保持充足的液压油量。液压系统中的空气,大部分是从油箱中进入系统的,若油箱内的油量不足,油面低于回油口时,油液受到强烈的回油扰动,空气就容易卷入系统内,所以油箱内空气量要足够,油量减少应及时添加。

优化油液的工作条件。冬天天气温度低,应及早加热油液,保持适当的工作温度和粘度;夏天气温高,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冷却油液,带走热量,防止油液中空气的析出。

保持整个液压系统高密封性。在日常操作使用中,认真巡视,仔细检查,对于管接头等处,特别是管路易产生振动的部位,需经常检查,如果出现滴漏现象,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按照要求增加密封性能。

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排除空气的能力。油液中含有过量空气后,常有以下表现:泵和安全阀有异常响声,负载变化时,执行机构有爬行或抖动等现象出现;在回油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油液在空气高温氧化作用下,经过过滤后的有黑色残渣。一旦确认油液中有大量空气,应及时打开排气阀排除空气。对于有自动排空气阀的系统,检查排气阀是否异常,并手动排气。

4 结束语

液压系统中空气污染会大大增加液压系统的能耗,降低系统效率,在设计和使用中都应该考虑液压系统的防气和抗气能力,采取措施避免空气污染,从而确保系统正常高效工作。

摘要:文章介绍了空气在液压系统中的三种存在形式。着重阐述了空气污染对液压系统的设备、能耗、油液等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提出了几项措施,用以减轻空气污染的危害。

关键词:液压系统,空气污染,危害

参考文献

[1]夏立群,牛世勇,张新国.液压系统的气体污染与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8(7).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系统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水污染;应急;系统;突发性

中图分类号:TP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Sudden Water Pollutio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Li Chunyang, Fu Jinxiang, Ma Xingguan, Shang Tao

(Shenya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Shenyang110168,China)

Abstract:The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of social concern.Respond to sudden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sudden water pollutio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on the m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ake a useful discussion.

Keywords:Water pollution;Emergency;System;Sudden

隨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长,并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污染。近日国内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快速有效应急处理方法更显重要。传统应急处理方法依靠经验理论指导处理实际环境污染,很难满足应对突发污染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在环境领域应用,应运而生的水污染应急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在实际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中广泛应用。突发水污染应急系统具有科学性、快速性、高效性应对突发水污染的特点。

一、水污染应急系统概况

突发水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是突然发生,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地排放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一)突发水污染特点

1.不确定性。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是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污染源的不确定,瞬时发生,任意地点都可能发生,事故释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危害方式和环境破坏能力是不确定的。

2.危害性大。一般的水污染相对危害性小,而突发水污染事故则是瞬时发生,泄漏大量污染物,排放有害有毒物质,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控制,污染可能是持续的,因此其破坏性是相当巨大的。

3.难处理。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涉及因素较多,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受污染水体包括水库、河流、水源地、地下水等,是否有完整的应急管理机制,可见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难度相当大。

4.紧急性。突发水污染有别于如工业废水违规排放,生活污水直排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常规性污染,其包括船舶溢油泄露、工业事故性排放和车辆货物倾翻等。在处理上就要求快速控制污染、减少危害。

(二)概念简述

1.突发污染。突发性环境事故是指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危险品在其生产、运输、使用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或错误操作,造成危险品的泄露,引起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受到危害[1]。

2.水质模型。水质模型(water quality model)是根据物质守恒原理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描述参加水循环的水体中水质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诸方面的变化、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2]

3.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3]。

二、应急系统构建

(一)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主要功能是存储、修改、保存和删除数据。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系统主要管理的数据有:法规和标准数据、水环境资料数据、污染源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污染物理化性质数据、监测方法数据、应急方法数据、典型案例数据、应急人员组织数据、应急专家数据、应急监测设备设施数据、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数据、水污染应急分析模型数据等。

(二)网络技术支持

完善的信息交互网络是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是信息传输的技术支持。水体在线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信息网传输到管理部门应急系统,以便快速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对突发情况;另一方面是应急管理网络的构建。应急管理网络是管理部门与应急现场人员信息交流的载体,也是应急系统在现场实施应急处理措施的必然条件,现场污染情况也要通过网络技术反馈到管理部门应急系统中。

(三)水污染分析预测

水污染应急处理系统是以信息技术、水质模拟技术等为基础,而系统的核心则是水质模型。水质模型是描述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方程,即描述水体中污染物与时间、空间的定量关系。它是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决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利用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迁移转化趋势,分析污染扩散状态,预测可能存在的潜在污染源,为应急系统提供依据。

(四)GIS应用

水环境信息具有空间特性,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里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GIS在突发性水污染作用主要是与水质模型结合,使水环境信息从单一的表格、数据形式逐步转变为具有生动形象的图形、图象方式,可以动态模拟水污染变化趋势,把模拟结果以图形形式表现出来,还可完成对相关水环境的预测、规划,以及对某些重大水环境问题进行预警和防范。

(五)其他技术

以上是系统的主要结构,还有其他辅助技术可以应用到此系统中。包括专家决策、GPS定位、RS技术、应急决策、应急风险分析等功能。

三、结论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系统是应对水环境突发污染重要有效的手段,可以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与决策。此系统结构包括信息管理模块、网络模块、水质分析预测模块、GIS模块等,关键技术在于GIS与水质模型耦合。突发性书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将在处理水污染事故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林,曾光明,张华等.地理信息系统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20(6):630-634

[2]谢永明.环境水质模型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杜,1996

液压系统的油液污染监测与控制 第12篇

造成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污染源有两个。一是外部污染源:固体杂质、水分、油分及空气等进入液压系统,造成的液压油污染;二是内部污染源:油液在系统中不断循环,会发生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变化,或因相关零部件的磨损而产生的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油液进行污染监测,从而确保元件的使用寿命,延长相应故障的时间间隔。

1 污染控制的原理

液压系统中元件的污染耐受度和油液的污染度之间存在着矛盾。它严重影响着液压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改善的方法可以从对液压元件在设计参数、结构和材质等方面进行改进,来提高元件耐污染性能;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污染的措施,使系统油液的污染度保持在关键液压元件的污染耐受度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控制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方法可以采取清洗元件或系统和使用高效能的滤油器等有效措施来实现。同时,尽量避免污染物侵入系统。

2 油液污染控制的措施

2.1 液压系统和元件的清洗

液压元件的残留污染物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这就决定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洗。对元件和系统清洗的目的就是提高油液的清洁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设备的早期故障。反之,没有得到合理清洗的元件接入系统后,污染物对元件运动表面的切削、粘着、冲蚀以及机械振动,往往会导致系统响应缓慢、控制失灵甚至造成元件提前失效。比如研磨或划伤零件表面产生的磨屑,会堵塞控制孔口,甚至导致运动副卡死等。

2.1.1 对液压元件的清洗

对元件的清洗净化,应该从最初的制造工序开始,尤其彻底清除由装配带来的污染物,确保元件的清洁度。对元件净化的过程,可分为铸件的清理、加工零件的粗洗和精洗。

常采用喷丸或在旋转筒中翻滚等方法来清除铸件表面粘结的型砂和氧化物。也可使用化学方法清洗。清除加工残留物、腐蚀物和油脂等则是粗洗的主要过程。精洗的对象则是对于元件清洁度要求极高的零件,一般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和蒸汽浴清洗。超声波清洗的原理是利用激烈的超声波冲击力,对在超声波槽内浸泡的元件,实行超声波冲击,使得零件表面的污染物脱离而进行的清洗。安装前还要用洁净的压缩空气吹干净。而对于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各种液压阀等动态元件的清洗,可以采用流通法,利用专用清洗台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

2.1.2 对液压系统的清洗

全面的清洗一定要在液压系统组装完毕后进行,目的就是把组装过程中带入的污染物清洗干净。仍然采取流通法清洗。这种专门的清洗装置往往包括液压泵、油箱、加热器和高精度大纳污容量滤油器。对于复杂的系统,可以采用分部分进行清洗。利用回路断开等方法,对于污染敏感的元件或对液流速度有限制的元件进行分离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采用低粘度的油液,高速度的液流,使得系统回路内的液流保持充分的紊流状态。当清洗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再进行循环清洗。

2.2 液压油的过滤与净化

据有关资料报道,液压系统的故障中有80%以上是由于油液的污染引起的。而油液是机器设备的血液,不仅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工作介质,同时也具有润滑、防锈、冷却的作用。其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油液的清洁度最直接、最简洁的方法是依靠滤油器过滤,通过滤油器的过滤作用,以达到减少磨损,保障运行,延长元件及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选则滤油器既要保证系统的清洁度,又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应考虑过滤精度。较高的过滤精度是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尤其对于液压伺服机构,更要求系统有较高的油液清清度。因此,对滤油器的精度要求一般为3-5μm或高于1μm。以使油液达到要求的清洁度;经验证明,选用过滤比β3>200的高精过滤器,同时配合高精度外循环过滤,可使泵和电动机的寿命延长4~10倍,能基本上消除液压阀的污染卡紧状况,并显著延长液压油的使用周期。其次,纳污容量。对于大型系统,可以采用大纳污容量的聚丙烯超长纤维滤材滤油器或双筒大纳污容量滤油器,这样可有效避免滤芯的频繁更换;即使需定期更换也无需中断工作。再次,需要将高、低精度的滤油器配合使用,方能既满足液压元件污染物耐受度要求又能降低系统维护运行成本。并尽可能减小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

最后,选择主滤油器精度时,还需考虑有效的滤除尺寸,并保证关键元件动力油膜间隙颗粒得以充分滤除。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元件的污染磨损和相关污染引起的故障。

目前出现了专门的净油设备,如北京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净油器。使过滤污染物更具专业化,滤除精度可达0.1μm。尤其对于油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的大量易阻塞滤油器和节流口的的粘性树脂氧化物、硅胶等污染物效果会更好。

3 液压系统污染监测与分析

3.1 对油液中金属磨屑的监控与分析

75%~85%的系统故障归因于系统中的颗粒污染。而在油液的颗粒污染物中,金属磨屑占有20%-70%比率。金属磨屑主要来自于元件的磨损,因而对油液中的金属磨屑进行检测可以获得有关系统内元件磨损的信息。油液中金属磨屑的种类、形貌和含量等信息可反映元件的磨损形式、部位和程度,并能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和元件的剩余寿命,为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提供依据。由此可见,对油液中的金属磨屑的监测是液压元件磨损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对油液中金属磨屑的检测通常可采用光谱分析、铁谱分析、颗粒计数分析、常规理化分析和磁塞检测等方法。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特征信息提取、以及图表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评价。光谱分析能够方便地检测出油液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铁谱分析法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磨屑的形貌和尺寸,可分辨磨屑的种类;颗粒计数法可直接读出不同大小颗粒的数值,直观、方便;利用光密度计可检测磨屑的相对含量;磁塞法是利用设置在系统中的磁性元件拦截和吸附油液中的金属磨屑。当金属磨屑积累到一定量时,会通过控制系统发出电信号。

3.2 对油液污染的监控与分析

对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无论是防止污染物进入系统,还是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油液进行过滤净化,都不能完全去除系统油液中的污染物。在确定元件的污染耐受度之后,定期对油液的污染度进行检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确保油液的清洁度。使得系统油液的污染度与关键液压元件的污染耐受度之间达到一定平衡。唯有如此,元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才能得以保证。

对油液的污染监测是液压系统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定期的检测与维护,能够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按工况检测结果进行维修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一般采用便携式监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如振动、噪声监测、温度监测,对油液污染度的颗粒含量分析或铁谱分析。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机器发生故障的前兆,以便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以防止突发性重大故障的产生。

对油液的污染监测是整个工况监测和维护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而取样点的选取关系到对油液污染的监测结果。

3.2.1 设定取样点

取样点的选取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样,比如从管路中取样所得的样液为动态样液。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整个系统油液的污染状况;第二,应该把装置安装在系统内污染最严重且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如滤油器的上、下游、主油泵下游等。当从油箱直接取样时,应尽量注意将取样管深入到液面以下的一半左右。保证油液中颗粒污染物充分混合并处于悬浮状态。当从管路中取样时应该计算取样点的雷诺数。只有在雷诺数Re>2000时,管中油液的流动才能处于紊流状态,才能使所取样液真实反映系统的实际污染状况。

3.2.2 取样间隔

以运行时间确定取样时间是在整个油液污染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根据设备工作性质和系统压力确定取样间隔,同时考虑运行时间长短和技术状态的影响而对取样间隔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工作初期(500h以内)的磨合状态,取样间隔要小,能够保证及时掌握系统的内部运行情况。特别要注意设备初始安装运行或大修后的的几天里要进行采样分析。在接近维修期限,要缩短取样周期。对于正常工作期间内出现的异常现象,如系统过热、工作不稳定、噪声和振动加大,则应立即进行采样分析。

4 结语

对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监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在确定元件的污染耐受度后,应定期检测系统油液的污染度,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油液的污染保持在元件污染耐受度以内,以保证系统可靠性运行和元件使用寿命。所以,对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监测越来越成为日常维护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防止重大故障的发生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新生.液压元件的清洁度控制和系统冲洗[J].新疆钢铁,2006.01期.

[2]武开军,卢义.斋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特征及诊断[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5).

[3]杨晋夫,林晓棠.滤材的研究及滤油器的评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J].机床与液压,1994.01.

[4]祁功道.飞机液压伺服系统油液的污染控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9,(3).

[5]安振国,张跃胜.设备可靠运行的保护神———高精过滤技术及其在现代制造业领域的应用[J].现代制造,2005,(28).

[6]郑长松,马彪,孙宪林等.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动平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8).

[7]王海军,张齐生,董彩云.液压油污染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及实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9,(2).

[8]员创治,陈彩萍,赵彤涌.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监测和故障诊断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机床与液压,1999-08-10.

液压系统污染范文

液压系统污染范文(精选12篇)液压系统污染 第1篇一、高炉液压系统污染原因(1) 由于高炉粉尘较多, 在油管维护安装前清洗不彻底及给油箱...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