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养生先养德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养生先养德范文(精选3篇)

养生先养德 第1篇

我生在北京, 长在北京, 是地道的北京人。父亲、母亲都是长寿教师, 家父又是清华、北大两所名牌大学最早的研究生, 所以我自小就接触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深受熏陶感染。年龄很小的时候, 我就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老子道德经》、《南华经》、《山海经》、《黄帝内经》, 等等。

后来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 接触过林彪、罗荣桓、邓子恢、谭政、赵尔陆、陶铸、苏静等元帅、大将、上将。这期间, 又读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及《六韬》等兵书。其实中国的兵法多为军事哲学, 一门学问上升到哲学时往往就与养生学相通了。

前些年, 我又在校内外教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在“三史”教学过程中, 自然要认真阅读诸子百家之作, 要读经史子集。不仅读正史, 而且读野史;不仅读传统文化的书, 还读了许多神秘文化的书, 形成我晚年的八种理性思辨。

一为宇宙全息论;二为大成智慧论;三为羲黄文化论;四为神州谋略论;五为铸魂艺术论;六为平衡养生论;七为和谐沟通论;八为演讲美学论。

关于生命学、养生学, 当然是我的弱项, 但这些学问毕竟属人学范畴。学问往往是一通百通, 所以这些年我也写了一些关于养生的文章。患了癌症之后, 陆陆续续也读了一些医学书、养生书。我发现我的演讲之所以受到老中青三代人欢迎, 是因为这些学问关乎人类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乎生存、疾病、死亡……

记得我在日本东京讲到以下这四句话时, 受到听众热烈欢迎———

但愿大千世界无灾难;但愿人类社会无征战;

但愿人的一生无病患;但愿生活环境无污染。

在我79岁生日时, 联合国和平基金会专门派人送来一个大花篮, 题写着这样两句话:

献给七十九岁高龄的李燕杰教授———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一个人能带着喜悦的心情演讲, 也能给听众带来欢乐, 那真是最感欣慰的事。

人生在世, 如能生活在快乐之中, 必然是幸福的人生。一个懂得快乐的人, 才是幸福的人。一个人能带给别人快乐与幸福, 这个人必定是更加幸福与快乐的。

百川归海, 有容乃大;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诚者有信, 勇者不惧。

读书养生

我一生与书为友。在幼年不懂事时, 我以书为玩具。四岁开始能看书后, 则如饥似渴地阅读身边一切可以看得懂的图书报刊。当教师以后, 为了教好学生, 必须多读书, 读好书, 才能教书又育人。我赞成这样一些看法:一本书可改变人生, 一句话可改变一个人的方向、观念、心灵。正如古人说:人生在世做天地间一等美事, 莫如读书;要做天下读书中一等高人, 莫如学道;读书将以求道, 不然读他何用?“道”虽无名, 却用之无穷。道, 规律也。

十多年前办理离休手续后, 一直离而未休, 逐渐形成“五书主义”:买书、读书、教书、写书、藏书。迄今已藏书35000余册, 被北京市评为藏书状元, 继而被评为明星状元。

我为了买到好书读到好书, 几乎用去全部业余时间。只要到了书店、图书大厦或书市, 不买几本好书绝不善罢甘休。日积月累, 家中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书库。走在书店里, 坐在书堆中阅读, 似乎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因为读书带给我无穷乐趣。当读到一些“高见”时, 总会一个人拍案叫绝。作为一名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 每天都要提高自己, 帮助他人, 所以必须多读书。对我来讲, 读书如同汽车加油, 又如同不断为自己增加精神特需营养。

其中, 我特爱读“三玄”, 即《易经》、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 在读《易经》时, 形成我的人生九级浪。即:

有艰而无苦, 有战而无伤, 有灾而无难, 有困而无惑, 有惊而无险, 有风而无波, 有病而无痛, 有疲而无倦, 有老而无朽。心中常思“变易, 不易, 简易。”

“立天之道曰阴阳, 立地之道曰柔刚, 立人之道曰仁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有时还想到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读老子《道德经》, 如读韵文哲理诗, 想象丰富, 形象鲜明, 参差错落的句式、变化有致的章法、简洁精练的语言、铿锵和谐的音韵, 常使我心旷神怡。

庄子《南华经》, 天马行空, 不落俗套;寓言、重言、危言交错在一起, 充满浪漫主义;文辞诡奇, 思理玄妙, 横绝千古, 也给我带来很多乐趣。

书中有乐, 乐在书中, 书已成为我生活中第一营养品, 读书也成为我生命史上最好的养生术。正如古人所言:心可广, 身可润, 病可愈, 死可推迟, 如此之益, 益莫大也。

读古人书, 如与古人谈心。读今人书, 如与今人聊天。美在其中, 乐亦在其中。兼相爱为仁, 交相利为义。

演讲养生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军打了胜仗, 十分高兴, 利于身心健康。教师讲课、演讲也应如此。

我一直热衷于以下工作:

讲课, 讲学, 讲演

写字, 写诗, 写书

办学, 办会, 办刊

在这九项任务中, 经常是讲、写、办三结合, 讲可带动写与办。为了沟通, 为了育人, 为了宣传真理, 总要讲话。讲话沟通如练气功, 心中有一个气字、一个情字、一个韵字、一个势字, 如同形成“场”。所以我只要一上台, 就如同练气功, 与会人越多, 我越高兴;讲的时间越长, 嗓子越清亮。我晚年仍坚持演讲, 演讲听众遍及各个阶层, 从中南海讲到少管所, 从中国讲到外国。所以, 我虽已近80高龄仍在不断地到各地演讲, 在讲的过程中我坚持:

天人合一为真, 知行合一为善;情境合一为美, 诚明合一为慧。

这四个“合一”, 是我在演讲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成为我生命的尺度。

我一直是快乐的, 因为每天讲在乐中, 乐在讲中。

演讲不仅使我精神振奋, 而且使听众精神振奋。要做到“言简刚中”, 要刚中, 要有正气, 要有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

总之, 在爱和美中演讲, 就如同在从事高级养生;特别是讲完之后, 收到一大批来信, 读信时听到赞扬与鼓励时, 又如同吃进了一种独特的养生滋补品。

我在演讲中经常想到荀子的名言:

“口能言之, 身能行之, 国宝也;口不能言, 身能行, 国器也;口能言, 身不能行, 国用也;口言善, 身行恶, 国妖也。治国者, 重其宝, 爱其器, 利其用, 除其妖。”

这也成为我做人和演讲的尺度。

写字养生

中国人写书法, 如同练气功。自古以来, 大凡书法家多长寿。家父一生写书法, 享年100岁。我这些年结合教书演讲写书法达30000多件, 有些已流传到海外, 我本人似乎也在书写中养生。俗云, 道法自然, 妙趣天成。特别是在书写时, 体味古代道家精神, “大美贵真, 书道融合, 心斋与坐忘统一, 利于养生”。我在书写时进入一种境界:“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我写书法时从来不写消极的话语, 尽最大可能写那些催人上进的诗句, 如: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远望方觉风浪小, 凌空乃知海波平。

山阻石栏大江毕竟东流去, 雪辱霜期梅花依旧向阳开。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叶落, 去留无意, 望碧空风卷云舒。生正逢辰。十年磨一剑, 亮剑必见功。

天地生人, 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

人生在世, 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临绝顶我为峰。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为老人祝寿时, 我常写“夕阳无限好, 妙在近黄昏。”这也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些诗句、联语、警句都包容一种力争上游、保持心态平衡的因素, 在书写时, 当然要聚精会神, 如气功入境, 所以形成书法养生。 (待续)

养生贵养德 第2篇

希迁禅法的主旨以清净本心为上,力求识得湛然圆满之体。他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 ,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希迁养生奇方,其精要便在养德。养德“不劳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却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所谓“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 集之,寿之术也”。(汉荀悦《申鉴》语)

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对长寿老人进行研究发现,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是 德高者。天津市近几年两次评选过百名健康老人,80岁以上的占60%以上,其中与90岁以上的人座谈,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品德高尚,泰然处世,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笑对人生。 

那么,为什么养德对人体具有奇特的养生功效呢?最基本的两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善待自己,最根本的是要保持自己健康的身体。身体是工作创业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第一财 富,所以,首先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规律,做到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使身心运转正常有度,这是健康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努力做到合理膳食。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保证身体需要的营养,吐故纳新,新陈代谢,让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血黏稠度不黏也不稀。这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第三是适量运动。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讲的一句话传了2400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就是说,运动同阳光、空气、水一样,都是生命健康必须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希腊,在希腊山的岩石上刻着这样的字:“你想变得健康吗?你 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跑步,使人健康 ,使人线条好。其实,运动的项目很多,跑、走、跳,打拳、打球,游泳等等,关键在于长 期坚持。如果一暴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作用是不大的,而德高者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从珍惜生命的观点出发,以自己坚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善待别人,就是坚持事业第一,他人第一,遇事以事业为重,凡事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其核心是正确认识自己,对现实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活在家中,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充分享受到亲情、爱情的温馨;生活在社会上,尊重社会的需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解决人际交往中的 各种矛盾与冲突,上级赞许,群众拥护,朋友支持,享受着人间真情的沐浴。

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跟踪研究。25年之后,发现其中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性格随和的人死亡率仅为2.5%。更有趣的是,在这批人中,患有心脏病的“恶人”竟是“善人”的5倍。专家研究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膜上存在着吗啡样受体,在做善事,受到“爱心”滋润时,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天然镇静剂,它通过细胞膜上的吗啡受体,使人产生愉悦感,这就为“好人长寿”提供了 科学依据。医学研究还表明,那些经常和别人在一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比缺少社会关系,无交往的孤独者长寿2.5倍。因为在帮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良好感觉,能促进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心理平衡带来好心情,这就使健康有了精神基础。

总之,有修养而德高者,较容易做到生活规律,使健康有良好条件;合理膳食,使健康有物质基础;心理平衡,使健康有精神基础;加之坚持运动,使物质与精神融合升华,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结果。

养生之道贵在养德 第3篇

有关养生重养德的说法,并不始于希迁。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有“大德必得其寿”之说。到今天,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實践证明。巴西医学家马丁斯10年来对长寿老人进行研究发现,大凡长寿者,90%左右的老人都是德高望重者。

德高者有善良的品性。他们正直,遇事出于公心,凡事为他人着想,宁静处事,淡泊名利,不为世俗势力所动,敌意、仇恨、不友好、争论等与他们无缘。研究发现,人们在发表言论时,血压会升高;而他们在倾听别人谈话时,血压又迅速下降,这样便会取得一种平衡。那些整日对别人怀有敌意、仇恨,处处与人争论的人,从来都不会对别人的谈话洗耳恭听,只是在寻找机会反驳别人,很容易患上高血压。这种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最大,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德高者心胸坦荡,有良好的心境。道德修养好的人,对人对事都能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而那些道德修养差的人,为了一己之利而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必然导致做贼心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内疚等心态,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无形的负担和心理压力,会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人体器官功能紊乱,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呼吸加深,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糖原分解,等,一系列生理变化。长此下去,会使人陷入心理危机之中,严重者还可诱发某些精神疾病,或导致神经性呕吐、胃溃疡、闭经及早衰。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更容易罹患其他恶性疾病。

养生先养德范文

养生先养德范文(精选3篇)养生先养德 第1篇我生在北京, 长在北京, 是地道的北京人。父亲、母亲都是长寿教师, 家父又是清华、北大两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