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有毒植物范文
野生有毒植物范文(精选5篇)
野生有毒植物 第1篇
庐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 000种。由于目前有关庐山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的调查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自然资源,笔者对庐山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的调查及分析。
1 自然概况和调查方法
1.1 自然概况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是座地垒式断块山。风景区总面积302km2,山体面积282km2,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 474m。
庐山位于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年平均降水1 917mm,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为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调查方法
植物种类和生态分布采用野外采集法、访问调查法和直接观察法:野外采集采用随机采集法、定点采集法;调查访问、收集记录民间对有毒植物的使用情况;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 结果及分析
经初步调查统计分析,庐山野生植物中有毒植物约有144种,分属57科,种类较多的科有:天南星科10种,大戟科10种,菊科8种,豆科8种,杜鹃花科、毛茛科各6种,卫矛科、茄科、小檗科各5种,旋花科、蓼科各4种等,具体见表1。菖蒲Acorus calamus L.
由此可见,庐山具有丰富的杀虫植物资源。
3 有毒植物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3.1 开发利用建议
首先应加强基础性工作。组织对有毒植物的普查和研究,制定统一的标准加以统计汇总,尤其是对有毒植物的种群分布、蕴藏量进行详实的调查,以求得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其次,搞好资源综合性开发。进行有毒植物利用时,要注意全方位的开发,提高经济效率。另外,有毒植物是药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剧毒的植物存在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3.2 开发潜力
3.2.1 食用价值。
许多有毒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或植物体某一部分,或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食用,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绿色野生蔬菜的重要组成,这类植物倍受人们的青睐。但食用时必须注意食用部位和适宜的采摘时间。如苍术食用其嫩茎叶、蕨食用拳卷嫩叶,根可提取食用淀粉。另外,对一些重要的出口野生食用蔬菜,如蕨、萱草等要扩大其产量。
3.2.2 药用价值。
绝大部分有毒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潜力很大,极具开发价值。
我国历史上就有利用“以毒攻毒”的手段来治疗疑难杂症的传统。在癌症、受体症、免疫症等疑难病的治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也是中医药方面的宝贵财富。目前大多数有毒植物的应用还只限于一般药物的配伍,所以加强有毒植物的研究及有毒植物在药理、毒理方面的实验,必将发现和证实更多具有高效生理活性的成分,充分发挥在医药方面的特色作用。另外,研制在空气和土壤中易分解、无残留、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刺激农作物生长的环保农药,也是开发利用野生有毒植物的重要方面。
3.2.3 园林美化。
有毒植物常具美丽的花朵、叶片或优美的树形,由于野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热、耐瘠薄、管理粗放等特点,适于保护环境及建设城市生态园,且不易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如红蓼可栽植于花坛,南蛇藤可作为棚架植物等。
3.2.4 其它方面。
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开发新产品。如利用苦参具有破坏精子的作用,已研制出新一代的避孕药;利用苍术粉能治疗鸡瘟及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中药蚊香、各种类型的风油精、花露水、洗发水等。对一些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有毒野生植物,可以引种栽培使之逐渐产业化,对已有的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加强保护,严格杜绝掠夺式的采挖行径,从而更好地保护该地宝贵的有毒植物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
[1]Connor H E.The poisonous plant in New Zealand[M].New Zealand: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1951.
[2]Forsyth A A.British poisonous plants(2nd ed.MAF Bulletin No.161)[M].London:H.M.S.O.,1968.
[3]Kingsbury J M.Poisonous pla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M].Englewood Cliffs:Prontice-Hall,1964.
[4]Muenster W C.Poisonous plant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Macmillam,1951.
[5]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名录[R].江西九江,1982.
[6]陈冀胜.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7]周繇.长白山野生有毒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J].特产研究,2002,(4):45-48.
户外旅游经验:有毒植物常识 第2篇
野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山地丛林中行进及寻找食物都要十分小心,因为不仅是野生动物会伤人,植物也能伤人。甚至有些植物触摸就能引起伤害。另外,有些菌类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下面就介绍一部分有毒植物,请您在野外活动中小心对待。
触摸就有害的植物
有些植物,人一旦与它接触,就会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皮疹。应立即用水冲洗受刺激部位。
*毒漆树: 高2-6米,树干无毛。奇性复叶,小叶卵形对生,背部有黑色腺点,白色浆果簇生。
*毒栎: 与毒常春藤相似,但树型更小,直生。小叶卵形,三片,掌状复叶,白色浆果。
*毒常春藤: 树型更小,茎扭曲缠绕或直生。复叶上着生三小叶,叶形多变,绿色花,白色浆果。
*宝石草: 常与毒常春藤伴生。花瓣淡黄色,略带橙红色斑点,种荚爆裂时会射出刺激性汁液。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
有些植物,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使人丧命。所以在野外食用植物要注意辨识。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除了一些有毒真菌外,还有很多,如一些树木的根、皮、叶,一些野果、野菜、花卉等。
*夺命草: 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生绿白色六瓣花。致命的错误:将其误认为野百合或野洋葱!
*毒芹和水毒芹:它们分布广泛,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种类很多,而且都密集簇生着许多小花,很难区分。
毒芹高达2米,茎多分枝,中空茎,外布紫色斑点。复羽状复叶对生,复伞房花序,小花白色,根也为白色。分布于荒川野草丛中。气味难闻,毒性很大。
水毒芹平均高为0.6-1.3米,多分枝,茎上分布紫色条纹,密生根,奇数复叶,小叶双齿状裂,复伞房花序,白色小花簇生。总是分布在水边。气味令人难受,有毒。
伞形科植物还包括大量可食用的种类,但是如果不能绝对肯定无毒,就不要冒险采集,有毒种即便少量食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毛茛属类: 分布广泛,株高几厘米至1米,从南至北都有。甚至北极圈内也有毛茛属植物生存。它们都有光亮的黄色,花瓣五片或更多。
*荨麻树: 热带地区广为分布,常依水而生,小型乔木,宽梭形叶片带刺毛,花枝下垂很像栽培种荨麻,
资料
刺激皮肤的刺毛也类似荨麻,但毒害更大。种子毒性也很强。所以千万别去触碰荨麻的刺毛。
我们身边常见的有毒植物
*槐树: 路旁常种此树,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肠胃炎。
*刺槐: 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水仙: 全株有毒。球根毒性特强,食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和下痢。
*夹竹桃: 树皮和树叶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眼花。
*秋海棠: 含有酸味,食用会引起恶心致死。秋海棠类都有毒。
*樱草类植物: 根茎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有毒菌类
辨别有毒菌类,唯有一一记住有毒菌类,接受专家的指导,观察颜色、闻闻气味、触摸看看,实际去了解。食用蘑菇要特别注意辨别是否有毒。
民间有一些识别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的方法:
1、毒蘑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
2、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
3、毒蘑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生长于较干净的地方。
4、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则不易变色。
5、毒蘑大多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弱。
6、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
7、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
8、煮蘑菇时,毒蘑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
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绝对可靠的。蘑菇的外形、色泽、生态与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蘑菇有毒,但经过水洗、水煮、晒干或烹调后,毒性会减少或减除。
采食蘑菇始终要遵循以下原则:
1、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2、避开任何正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能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 不同种类的毒菌,会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失明、体温下降等。
3、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吉林省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第3篇
有毒植物一般概略地定义为对人和家畜等能产生有害作用的植物[1]。有毒植物与农业、畜牧业、医学等关系十分密切, 有毒植物体内存在一系列的次生代谢物, 这些次生代谢物具有一定的抗虫、抗菌等活性, 利用这些有毒植物生产无公害的植物杀虫剂, 是绿色农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有毒植物资源, 笔者对吉林省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 调查地点及方法
2.1 自然环境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东经125°38′~126°41′, 北纬42°39′~43°27′, 南北长87.5km, 东西宽85km, 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 属丘陵半山区。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年平均气温4.1℃, 年平均降水量676.5mm, 年平均日照2491.2h, 无霜期约125d。
2.2 调查区域
于2013年5~8月, 笔者对磐石市烟筒山镇、红旗岭镇、明城镇、石嘴镇、驿马镇、牛心镇、呼兰镇、吉昌镇、松山镇、黑石镇、朝阳山镇、富太镇、取柴河镇、宝山乡在内的14个乡镇进行了系统性普查。
2.3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查阅文献等方法对磐石地区的野生有毒植物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其中实地调查包括:线路调查、样地调查与蕴藏量调查。同时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编写有毒植物名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3 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种类
经实地调查发现, 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共33科67种。详细目录见表1。
4 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的特点
4.1 类型多样, 分布广泛
据调查分析, 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中草本植物居多, 占总数的93%以上。全株有毒的最多, 共48种, 占71.6%;根有毒的12种, 占17.9%;果实及种子有毒的8种, 占11.9%;花有毒的最少, 仅6种, 占8.9%。以上有毒植物的栖息地有森林、灌木丛、草地、农田和公路旁等各种类型。该地区气候环境适宜, 为有毒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2 药用植物多, 药用价值高
经调查发现的67种有毒植物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按其功效主要可分为解毒消肿类 (问荆、木贼、节节草、粗茎鳞毛蕨、狭叶荨麻、类叶升麻等) 、治跌打损伤类 (多被银莲花、水蓼、红蓼、蝙蝠葛、白屈菜等) 和祛风除湿类 (红松、银线草、汉城细辛、草乌头、东北铁线莲等[2]) 。
4.3 综合利用价值显著, 用途多样
磐石市有毒植物除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外, 在农用、食用、绿化观赏等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走访过程中发现, 在民间人们常发挥有毒植物积极有益的一面, 把有毒植物作为饲料, 例如苍耳在幼苗期可作为猪饲料;艾蒿冬天可作为羊的饲料。据资料记载, 一些有毒植物的提取物还具有杀虫和杀菌的作用, 例如:蝙蝠葛、苍耳、五味子等药材提取物能够抑制灰霉病菌[3]。细辛提取物具有杀灭线虫能力[4]等。一方面由于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 给生态环境和药材品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因植物病原菌对常用化学药剂抗药性的逐渐增强, 使其防效不断下降, 所以利用以上有毒植物的提取物制成生物杀菌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植物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植物, 在特定发育期采集某些部位进行处理后可以作为野菜食用, 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如蕨的嫩芽、萱草的花、龙葵的成熟果实。有些有毒植物还常被用于绿化美化城市, 如萱草已被开发为美化城市的花卉。
5 磐石市有毒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与资源保护建议
5.1 开发利用现状
调查过程中发现, 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方面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 仅是作为中药材被少量采集, 出售给相关人员, 或是作为民间药, 自行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当地有毒植物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
5.2 资源保护建议
5.2.1 加强科学研究, 充分认识有毒植物的资源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开发和研究。对近年来才开始深入研究的具有抗癌、抗病毒、强心等药理作用的有毒植物应加强开发利用及基础研究工作, 并进行引种驯化, 有毒植物资源也是未来新药开发的主要资源之一。
5.2.2 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识
由于长期过度采挖药材追求经济利益, 使得一些野生有毒植物已成为濒危物种, 在进行蕴藏量调查时发现北细辛、汉城细辛、乌头等药用植物蕴藏量极少, 濒临灭绝。所以应对当地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采取限量采挖或隔年轮采的办法, 使野生有毒植物资源得以再生繁殖, 做到永续利用。
摘要: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有毒植物资源,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 对磐石市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丰富, 共有33科67种。最后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磐石市,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1]陈冀胜, 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严仲恺, 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3]刘兴龙, 李新民, 刘春来.8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 2009 (3) :74~75.
野生有毒植物 第4篇
1 自然地理概况
华顶林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东北部, 始建于1929年, 该林场以天台山主峰华顶山为主体, 故称之为华顶林场。该林场最高峰海拔1 098 m, 平均海拔800 m, 总面积3 650 hm2, 其中有林地面积3 270 hm2, 森林覆盖率95.7%。属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 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 雨水充沛, 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年均气温13℃, 霜期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 年降雨量1 700 mm, 森林植被茂郁, 类型多样, 适宜大量动植物生长, 但蕴藏有一些野生有毒观赏植物。
2 华顶林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
华顶林场野生有毒观赏植物资源丰富, 共计52科110属126种, 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5种, 被子植物47科105属121种。对天台华顶林场常见的41科50属52种有毒观赏植物的有毒部位、毒性大小、观赏部位和观赏用途进行论述。按毒性大小分为大毒植物、中等毒植物和小毒植物[1,2]。
2.1 华顶林场野生大毒植物资源及园林用途
对华顶林场野生有毒观赏植物进行分析, 在126种中, 毒性大的有毒观赏植物计4科5属5种 (表1) 。
2.2 华顶林场野生中等毒植物资源及园林用途
对华顶林场野生有毒观赏植物进行分析, 在126种中, 毒性中等的有毒观赏植物计11科14属15种 (表2) 。
2.3 华顶林场野生小毒植物资源及园林用途
对华顶林场野生有毒观赏植物进行分析, 在126种中, 毒性小的有毒观赏植物计28科31属32种 (表3) 。
3 华顶林场有毒观赏植物开发利用建议
华顶林场有毒观赏植物丰富, 按园林用途分有庭荫树或行道树, 如金钱松、枫杨、构树、木荷、苦楝、乌桕等[3];有庭园绿化和观赏灌木, 如厚皮香、杜鹃、马银花、灯笼花、华山矾、锦鸡儿等[4];有垂直绿化植物, 如络石、紫藤等;有观花地被或花境, 如万年青、吉祥草、萱草、朱顶兰、石蒜、鸢尾等。这些有毒植物可开发为常用于城市绿化和庭园美化的重要植物资源, 同时还具有药用、农用、食用价值。如吉祥草等可用于活血止血、治跌打损伤, 紫藤、萱草的花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植物, 南蛇藤有明显杀菌、杀虫作用等。在这一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翼胜, 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王昌腾.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J].北方园艺, 2011 (15) :51-53.
[3]蔡东平, 毛日华, 吴高相.龙泉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238-239.
青岛城市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研究 第5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园林树种和花卉日渐增多, 在美化环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人们往往更重视园林的美学效果, 选用大量的有色彩的树种和艳丽的花卉。但在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中却存在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毒植物, 它们正以各种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游览及城市环境产生着不良影响。在城市公园、绿地及绿化小区中, 时常有人出现过敏、不适等现象, 尤其常出现儿童接触、误食的中毒现象, 造成严重后果。
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4大要素之一, 合理地选用园林植物, 充分发挥其造景功能和观赏特性, 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有毒植物, 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险。由于接触园林植物而引起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 有毒植物概念及中毒成因分析
有毒植物一般是指人和动物食用后会引起中毒现象, 严重者导致死亡的植物, 也包括人、动物的皮肤、粘膜接触其汁、皮、叶及果后, 产生痒痛、红斑等症状的植物 (有些植物, 有刺激性气味, 人闻后会产生厌恶感, 但不引起中毒症状。这类植物, 一般不归入有毒植物) [1]。有毒植物所含的毒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甙类、萜类、酚类及其衍生物无机物和简单有机物以及光敏感物质等, 人体通过与有毒植物接触、食用或对其花粉、气味过敏即可产生中毒现象, 轻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重者危害身体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2]。如大戟科植物如一品红、乌桕、铁海棠等是公园、室内常见的盆栽观赏植物, 其强烈毒性久已为人所知, 白色的乳汁中含有特殊的二萜类化合物,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可引起红肿、发炎, 并且有促癌作用, 有专家认为长期接触这类植物会导致鼻咽癌[3]。杜鹃花科有毒植物种类较多, 毒性很大,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 误食中毒后危险性大;蜂蜜中若带入这类植物的花粉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夹竹桃科的长春花含有的生物碱会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肌肉无力和麻痹;误食夹竹桃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泻, 严重者累及心脏乃至死亡。豆科的相思子又称红豆, 种子剧毒, 因其色泽鲜艳, 易造成小孩误食;相思子毒素属于植物毒蛋白类型, 中毒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4]。
3 青岛城市园林中常见有毒植物种类及栽培现状
经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 青岛城市园林中常见的有毒植物共计63种分属31科, 其中乔木类的有毒植物约占有毒园林植物的20.6%, 灌木类约占41.3%, 藤本类约占1.6%, 草本类约占36.5%。有毒植物中剧毒类和大毒类约占30%;一般毒性和小毒类约占70%。城市公园、路旁以及庭院观赏植物中有不少有毒种, 由于近年来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人们接触观赏植物的机会越来越多, 而且从野生植物引种的新品种也日益增多, 接触观赏植物中毒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这些植物栽培十分广泛, 有毒部位及毒性强度差异很大 (表1) 。
4 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中毒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对园林植物中有毒种类不了解, 造成接触和误食现象。由于近年来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人们接触观赏植物的机会越来越多, 而且从野生植物引种或国外进口的新品种日益增多, 引起中毒的事例也时有发生[5,6,7,8]。因此, 加强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有选择地栽种观赏苗木, 对一些毒性较强的植物尽量减少种植。对一些毒性较强, 但观赏性较好的植物要加强管理, 可以考虑开辟专类种植园或划区种植;已经种植的有毒种类, 应挂牌或制作有毒植物解说警示标识, 以免采摘或误食;对散发过敏花粉、气味等的有毒种类不要在室内栽培和人流量大的公园、广场等地栽培观赏;对于低矮的、有棘刺的有毒植物, 尤其是花、果鲜艳的有毒种类不要在行道、园路旁、景观周围和儿童容易接触到的地方种植, 以免对游人和儿童造成伤害;严格筛选儿童园内种植的植物, 不得种植有毒植物;在公园和社区进行有毒植物的宣导工作。
5 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
只要人类掌握了有毒植物的特性, 许多有毒植物的毒性还有可以利用的一面[9]:有些园林有毒植物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食物或饲料;有些还可以作为杀虫剂、灭菌剂以及供捕鱼、捕兽之用。现在由于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植物性农药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有毒植物如鱼藤、闹羊花、白花除虫菊等已普遍用在农作物的杀虫上。
一些有毒植物经过提炼配制可称为药物, 用来“以毒攻毒”, 治病救人。对作强心药用的黄花夹竹桃, 作中药麻醉用的洋金花、八角枫, 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的满山红以及治疗精神病的马桑寄生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 科学工作者已开始探索植物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药物化学家认为, 有毒植物中所含有的高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是人们研究新药的重要来源。
6 结语
对于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 可以看作一把双刃剑。不能片面的认为都不可用, 又不能盲目的运用。很多有毒植物还是可以应用到园林中的, 但对于一些观赏价值高, 且毒性不大, 易于防治, 不易对人和动物等造成中毒伤害的, 应该充分发挥其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此外, 还可以在人和动物等接触不到的地方栽植一些有毒的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 或者设置栅栏等防护措施, 避免中毒等伤害的发生。对于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 应充分地了解其毒性、观赏特性等方面的知识, 将其合理应用到园林中, 真正创造人性化园林、和谐化园林。
摘要:指出了近几年绿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绿化率越来越高, 但绿地中有些植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 人们应善于识别, 趋利避害。阐述了有毒植物的概念及栽培现状, 分析了有毒植物的毒性原理, 提出了一些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并展望了园林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园林植物,有毒植物,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冀胜, 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赵宏.我国七城市园林中有毒植物调查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 (1) :52.
[3]俞为洁.有毒植物的食用历史[J].农业考古, 2007 (4) :194~198.
[4]陈冀胜, 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5]涂清芳.浅议园林中的有毒植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8) :102~104.
[6]曲影, 李锴, 唐岱.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8 (31) :95~97.
[7]周新颖, 魏松龄, 高洁.园林中常见的一些有毒植物[J].甘肃科技, 2009, 25 (16) :147~149.
[8]黄天芳.园林绿化植物中有毒植物调查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4, 10 (5) :57~58.
野生有毒植物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