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精选14篇)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

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

(平翘舌、前后鼻、二三声调 )

2、给下面的音节分类。

( 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

3、给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打√。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cháng( 长短 ) yuè(音乐) zh?(只有) kōng(天空)

长 乐 只 空

zh?ng( 长高 ) lè (快乐) zhī(一只) kòng(有空)

xìng(高兴) fā(发现) zhòng(种下) hái(还有)

兴 发 种 还

xīng(兴盛) fà(头发) zh?ng(种子) huán(还书)

5、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r s t u v w x y z

,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一起来看看一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查阅!

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 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 z c s

翘舌音 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 河 沙) 日 日字旁(明 晚)

讠言字旁(语 认 识) 忄竖心旁(快 慢)

雨 雨字头(雪 霜) 冫两点水(次 冷)

犭反犬旁(猪 狗 猫) 扌 提手旁(打 把 拉)

鸟 鸟字旁(鸭 鸡 鹅) ? 竹字头 (笑 笔 笛)

彳双人旁 ( 往) 目 目字旁(眼 睛 )

足 足字旁(跳 跑) 亻单人旁(休 体 住)

口 口字旁(唱 听 叶) 月 月字旁(肚 朋 腿)

人 人字头(会 合 全) 门 门字框(闪 问 闻)

宀 宝盖头 (字 家宁) 土 提土旁(地 场 城) 王 王字旁(球 玩 ) 石 石字旁(砍 码 )

火 火字旁 (炒 烧 ) 口 方框(国 园 圆)

辶 走之底 (过 远近) 禾 禾字旁(秋 秒)

八 八字头(谷 分 公) 饣 食字旁(饱 饭 馒)

女 女字旁(好 妈 奶) 心 心字底(想 思 念)

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 一条路 一条毛巾 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 一条(架)彩虹 一座桥 一座山 一座房 一座城市 一座- 一只猫

一只猴子 一只鹅 一只耳朵 一只鸡

一个家 一个果子 一个人 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 一个西瓜 一个肚子 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 一颗宝石 一颗心 一群人

一群鹅 一群猴子 一块田 一块面包 一块草地 一块西瓜 一本书 一本作业本 一朵白云 一朵花 一片叶子 一片风光

一双手 一双耳朵 一双鞋 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 一头牛 一匹马 一阵风

一幅画 一棵树 一架飞机 一间房子 一件衣服 一辆车 一张纸 一所学校

一口牙 一支笔 一位老师 一袋瓜子

很青很青的山 很亮很亮的星星 很红很红的花

很多很多的云 很高很高的山 很美很美的花儿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大很大的西瓜 很长很长的路

很红很红的苹果 很多很多的小鸟 很绿很绿的草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一个十是(),二个十是(),3个十是(),4个十是(),5个十是(),6个十是(),7个十是(),8个十是(,9个十是(),10个十是()。

2.1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十,40里面有()十,5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70里面有()个十,80里面有()个十,90里面有()个十,100里面有()个十。

3.10个一是1个(),10个十是1个()。

4.26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37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49是()个十()个一组成。

58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5.三个十,7个一组成的数是();4个十,8个一组成的数是();5个十,1个一组成的数是();8个十,8个一组成的数是()。

6.和4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和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和5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和33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一个数,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 8,这个数是(),读作();一个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读作();一个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1,这个数是(),读作();一个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读作(); 856是()位数,5在()位上,表示()个(),6在()位上,表示()个()。

78是()位数,7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样本,在河南省南乐县同意参与此项调查的2所小学,以全体一年级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0个班级617名学生家长,回收599份问卷。有效问卷526份,合格率为88%。其中父亲178人(33.8%),母亲348人(66.2%);家长年龄为24~50岁,平均(33.5±4.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8.4%,初中占45.4%,高中/中专占25.7%,大专及以上占20.1%。

1.2 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对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态度和亲子间预防性侵犯话题的交流情况等。在调查表首页向家长讲明儿童性侵犯的定义、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由父母在家填写调查表,由学生带回学校后统一收回。

将预防性侵犯知识、态度和教育活动题目计分。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题共9题,答对1题计1分,总分9分。学校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态度题每题1分,共5题,总分5分,得分越高,表明越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亲子间关于预防儿童性侵犯话题的交流情况共7题,曾与孩子谈论过1项计1分,总分为7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对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有关指标的频数和百分数,描述家长预防儿童性虐待的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运用t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探讨影响家长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态度和与孩子交流相关话题的因素。

2 结果

2.1 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的认识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80.6%的家长知道“儿童性侵犯是侵犯者的错”;分别有75.5%,70.7%,66.0%,60.6%的家长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绝大多数是男性”、“对一个儿童进行过性侵犯的人将很有可能再多次侵犯儿童”、“儿童性侵犯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地”、“性侵犯者可以很容易地阻止儿童告诉任何人”、半数左右的家长知道“男孩也可能受到性侵犯(57.0%)”以及“女性也会对儿童进行性侵犯(47.7%)”;较少的家长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儿童熟悉的人占多数(28.1%),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25.7%)。

2.2 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态度

81.9%的家长赞成在小学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76.4%的家长不同意“儿童性侵犯发生极少,没有必要让孩子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观点;77.4%的家长不同意“有关性侵犯,孩子长大了自己就会明白,没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的观点;但同时有52.3%的家长又担心预防性侵犯教育可能会使自己的孩子对“性” 知道太多。

90.7%的家长认为应该对家长开展相应的教育。68.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为家长提供预防儿童性侵犯的讲座,73.6%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向家长发放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宣传资料;但只有29.8%的家长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内容的书刊或光碟等音像制品。

2.3 亲子间预防儿童性侵犯话题的交流情况

95%以上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如果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让你带他去附近的商店,不要跟他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除非得到家长的同意”、“即使是非常熟悉的成人,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跟他走”。50%左右的家长与子女谈过“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或触摸”(54.8%),“如果有人要看或触摸你身体的隐私部位,要坚决拒绝并迅速离开”(50.1%)。较少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性侵犯发生时要告诉父母(40.3%),只有5.3%的家长给子女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的书刊或光碟等音像制品。

家长与男童和女童谈论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的知识、态度、亲子交流与一般人口学指标的关联 见表1。

注:a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较,P<0.05;b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组比较,P<0.05;c与30岁及以下年龄组比较,P<0.05;d与31至35岁年龄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组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得分,明显高于高中/中专组和初中及以下组家长的知识得分;高中/中专组家长的知识得分高于初中及以下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态度得分,明显高于高中/中专组得分和初中及以下组得分;高中/中专组家长态度得分高于初中及以下组得分。高中/中专组的家长预防性侵犯亲子交流得分,高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组和初中及以下组家长的得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不同年龄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得分有差别,亲子交流情况得分无明显差别。31~35岁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得分高于30岁及以下组和36岁及以上组知识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1~35岁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态度得分高于36岁及以上组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家长性别组和不同子女性别组的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亲子交流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7%的家长报告在18岁前父母或家里的其他成人曾与自己谈论过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问题;18岁前其家长与自己谈论过预防性侵犯问题的家长与孩子谈论性侵犯得分明显高于18岁前其家长没与自己谈论过的家长的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知识和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81.9%的家长赞成学校对小学生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但同时有52.3%的家长担心预防性侵犯教育可能会使自己的孩子对“性” 知道太多。与对城市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40.4%~47.0%)[9,10,11,12]相似,显示出相当部分的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矛盾心理:既想让孩子获得预防性侵犯知识,增强保护意识,又害怕因为涉及“性”内容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导致不适当的性行为。提示在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前,要向家长说明教育内容,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我国对青少年学生的回顾性调查显示,有3.0%~15.1%的男生在16岁前曾经历过非情愿的身体接触的性侵犯[2],提示在我国男孩被性侵犯并非少见。本研究显示,仅57%的家长知道男孩也可受到性侵犯,远低于对城市儿童家长的调查结果(73.7%~81.8%)[9,10,11,12]。女性也有可能是侵犯者,我国媒体对相关案例进行过报道[13],国外研究也显示,女性可对儿童进行性侵犯[14]。本研究中只有47.7%的家长能够认识到侵犯者可能是女性,低于城市儿童家长的调查结果(58.7%~65.7%)[9,10,11,12]。有研究显示,多数侵犯者是受害者所熟悉的人[15,16]。本研究只有28.1%的家长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是儿童熟悉的人”,低于有关调查结果(35.0%~48.1%)[9,10,11,12],更低于Calvert等[17]对美国246名公众随机调查的结果(76%)。本研究结果只有25.7%的家长知道“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与城市儿童家长调查结果(24.0%~35.1%)[9,10,11,12]相似。提示儿童家长普遍缺少预防儿童性侵犯的认识。因此,急需对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增强对儿童的保护意识。

在家长与儿童交流情况中,有90%以上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要警惕陌生人,但只有50%左右的家长与儿童谈论过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和触摸、如果有人要看或触摸要坚决拒绝并迅速离开,以及如果发生了性侵犯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人,与在城市儿童家长的调查[9,10,11,12]结果和Tang等[18]在香港地区对公众的调查结果相似,提示要向家长普及预防儿童性侵犯的知识, 促进亲子间预防性侵犯话题的交流。

摘要:目的 了解县城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状况,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河南省南乐县2所小学一年级526名学生家长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学生家长中8,1.9%的家长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只有28.1%的家长认识到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是儿童熟悉的人,40.9%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如果发生性侵犯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年人。结论 小学生家长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要重视对儿童家长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构成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 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 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 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 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 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 、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 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從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 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二、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1、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 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 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 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 “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 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 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 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 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2、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3、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

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5篇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

3、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本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对学生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介绍班级情况。

本班有26人,本人与搭档配合默契,认真、尽心管理班级,班级已树立较良好的班风、学风。迟到、旷课等现象极少发生,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也越来越高。

二、语文教学情况。

1、预习习惯的养成。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先预习,预习要求有:①读课文三遍,在文中画出生字。②查字典给一类生字组词,并读两遍。③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第二天早读我还要检查预习情况,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求:①每人在课堂上至少要举一次手。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开动脑筋。③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

3、学会课文朗读的一般技巧。

在抓朗读时做到:首先,我抓停顿。每天我必带读课文,教学生如何读好长句,甚至告诉学生在哪应该停半秒钟,无论学生是自由读、还是齐读,只要我一听到学生唱读,就会马上叫学生停下来,做到一句一句地教,直到教好为止。其次,抓感情。想把书读好,首先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再次,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尽量避免漏字、添字、错字的现象发生。

4、加强学生的背诵量。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检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家长签名检查;二是老师组织同桌之间检查。

5.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中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识字,提倡个性化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⑴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⑵课堂上: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低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些不足:如: 班级发展不平衡,学生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学生还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本班学生生性活拨、好动,有些学生写字习惯差、姿势不正确。

一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7篇

toy, TV, mat, sofa, lamp

复习建议:游戏I spot 在家看到什么说什么

食物类:breakfast, bread, rice, egg, burger, cake,pizza, water, juice, lemonade,

milk, cheese, butter, chips, donut, chocolate,yogurt

【拓展学习】dumpling饺子,noodle面条, sausage香肠,ham火腿

身体部位类:head, hair, face nose, mouth ,eye, ear,hand, arm, foot, leg, tail

复习建议:

指哪说哪

游戏Simon says

动作类:make, touch, clap, hold ,pick , turn ,play, let, up, down, bounce, shot, kick,

catch, throw, listen, sing, paint,eat, drink, share, count, mix, chop

复习建议:结合动作,边做边说

方位介词类: in, on, under, next to

复习建议:寻找位置关系并使用方位介词。

颜色类:colour, red, blue, white, yellow, blaack, gray, brown,pink, purple, orange, green

剑一考点以及听力考试重点:熟悉并掌握11种颜色,能够进行判断并选择涂色。

数字类:number, one, two ,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eight, nine, ten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多数新生在刚踏入大学时对所学专业感觉很朦胧, 需要正确及时引导。重点帮助学生认清世界、国家、学校的发展形势, 尽快使其确立人生目标, 在专业的舞台上自觉实践, 逐步树立责任心和事业感。专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下:1. 开设专业导论课,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兴趣。2. 召开院系领导见面会。由学院领导对专业进行详细的解释, 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介绍本专业优势、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3.开展名师大家前沿说。开展时间为秋季学期。主要讲座内容为专业发展前沿情况介绍, 主讲人为各学科带头人,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4. 参观重点实验室。开展时间为春季学期。主要内容为参观专业重点实验室, 主讲人为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5.“探索工大”计划。通过宣传橱窗、展板、公寓文化专栏、网站专栏等宣传媒介, 将各个专业知名领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带头人资料进行统一宣传, 让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全面了解哈工大各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概况, 使同学产生对哈工大的归属感, 同时开阔眼界, 使其受到思想上的震动, 为将来的学科交叉做准备。6.“名师导航”计划。名师导航计划主要依托院系资源, 以学生小班为单位组织专业名师下小班、优秀校友万里行、班级导师答疑会、辅导员年级大会等形式, 开展学生专业引导工作。

二、强化数学基础, 保证“工科数学分析”和“代数与几何”课程学习质量

为了学好专业课, 要求学生首先学好基础理论课。数理化是理工科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在理学基础教育中, 数学难度最大,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数学基础, 特别要保证“工科数学分析”和“代数与几何”课程学习质量。主要措施为:1. 辅导员定期深入教室查课, 重点抓学生上课出勤率,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 及时做好成绩分析, 认真总结学生学习情况, 对及格率、补考通过率、补考人次、补考原因等做了细致的总结。3. 通过召开小班班会, 分析各小班的考试成绩及原因, 号召班级组织帮扶小组, 找补考、挂科同学个别谈话, 对后进同学进行帮扶, 共同帮助学生加强课程学习。4. 确立小班学风建设方案, 具体做法包括: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开展有主题的集体自习、建立学习小组、组织学习交流会和答疑会、加强上课考勤。

三、建立学生学习发展中心,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开展因材施教

学生学习发展中心以专业性为其主要特点, 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咨询和支持服务。中心以指导教师为核心, 以学长志愿者为主体, 以班级导师为支撑, 以导师助理、辅导员为保障的指导服务队伍组织构架和工作模式。建立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体系和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体系在内的一整套工作架构。1. 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学习发展中心以“分级分类、个性化指导”为原则, 构建起包括五个模块的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当前学习状态为学习困难学生分级, 采用不同的帮辅措施。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的各模块各有侧重, 解决不同层次的学习问题;小班辅导由任课教师、导师助理或学长志愿者开展课程学习辅导;答疑坊的学长志愿者提供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答疑, 解答课程学习中的具体问题。2. 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体系。学习发展中心贯彻“全过程累进支持、全方位匹配教育资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点精心设计、统筹资源, 努力构建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体系。一方面在总结凝练“领袖训练营”优秀学生培养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书院制项目”等, 积极创新因材施教的模式,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 不断引入新的理念与思路, 通过充实和深化培养环节, 增加实践体验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进一步强化“项目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效。3. 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体系。学习发展中心将通过经常性的调研不断跟踪和把握同学的实际需求, 推出系列工作坊, 内容包括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应对压力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学习发展中心还将通过学习中心网站、纸介质等多种形式将学习经验辐射到更多学生。

四、开展优秀优良学风班评比,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也是学校贯彻有关方针政策, 开展教学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班风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所有成员大学四年乃至以后的发展, 而大一学年班风学风对班级四年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大学一年级是大学本科四年教育的基础, 强化专业教育是增长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建设优良学风的基础。建好专业知识增长与学风建设, 传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是大学一年级的核心工作。

关键词:大学新生,专业知识,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炜.关于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6 (04) .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9篇

1. fine adj. 好的

[用法]用作形容词,常放在系动词后面,指身体健康的,用作“How are you?”的答语。eg:

——How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身体怎么样?

——He is fine. 他身体很好。

[拓展]fine还可以表示“天气晴朗的”,相当于sunny。eg:

The weather today is fine. 今天天气很好。

2. name n. 名字

[用法]用作名词,询问对方的名字常用:What’s your name? 也可简略为Your name? eg: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I’m Lucy. 我叫露西。

[拓展]given name/first name 名字;middle name 中间名;family name/last name 姓

3. list n. 名单;列表

[用法]用作名词,常与其他名词构成短语,也可用作a list of…,意为“一份……列表,一份……清单”。eg:

Give me the shopping list, please. 请把购物单递给我。

This is a list of English words. 这是一份英语词汇表。

4. what pron. (疑问代词)什么;什么样的人(或事物)

[用法]what是疑问代词,用来引导特殊疑问句。以它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其答语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eg:

——What’s this? 这是什么?

——It’s a desk. 是一张课桌。

[拓展]其他常用的疑问代词有:who(谁),whom(谁),whose(谁的),which(哪一个)。疑问副词有: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儿),why(为什么),how(怎样)等。

5. map n. 地图

[用法]用作可数名词,在表示“一张……地图”时,常用a map of…。eg:

This is a map of France. 这是一张法国地图。

[拓展]a map of…如果有big, small这类的形容词修饰时,应放在map前。eg:

What a big map of America!多大的一张美国地图啊!

6. orange n. 橙子

[用法]由于orange以元音音素开头,所以在表示数量是一个时,应用an orange。eg:

Have you got an orange? 你有一个橙子吗?

[拓展]orange也可用作形容词,意为“橘红色的,橙黄色的”。eg:

His sweater is orange. 他的毛衣是橘红色的。

二、句子

1. Hi, Cindy!How are you?

How are you?意为“你好吗?”,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它常用于熟人之间,其答语为:Fine./I’m fine./I’m OK. Thanks. And you? eg:

——Hi, Tom. How are you? 嗨,汤姆。你好吗?

——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好吗?

——I’m fine, too. 我也很好。

2. I’m fine, thanks.

Thanks.是感谢用语,也可以说Thank you.。当别人给予我们帮助、表示关心或者善待我们时,我们应用Thanks./Thank you. 来表示感谢。当对方称赞、夸奖我们时,我们也要用Thanks./Thank you.来作答。eg:

——Your English is so good! 你的英语真棒!

——Thanks./Thank you! 谢谢(夸奖)!

[拓展]回答Thanks./Thank you.的常用语:That’s all right./That’s OK./You’re welcome.(不客气。/不用谢。)

3. What’s this in English?

(1)此句用来询问“某物用英语怎么说”,回答用It’s…句型。eg:

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pencil-case. 这是文具盒。

(2)this是指示代词,意为“这,这个”,指近处或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事物。eg:

This is a pen. 这是一支钢笔。

This is my mother. 这是我母亲。

(3)in English意为“用英语”。表示“用……语言”用介词in。eg:

——What’s this in Chinese? 这个用汉语怎么说?

——It’s Jiaozi. 这是饺子。

4. It’s an orange. It’s a map.

(1)it是人称代词,意为“它”,用来指代单个事物。eg:

I have a pen. It’s black. (其中it指代前句话中的pen) 我有一支钢笔。它是黑色的。

(2)a和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面,表示“一个”的意思。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的前面;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的前面。eg:

a pen 一支钢笔

an apple 一个苹果

5. What’s this?

这是一个特殊疑问句。当我们面对不认识的东西时,就可以这样问。回答这个特殊疑问句时应用“It’s…”,不能用“This is…”。eg:

——What’s this? 这是什么?

——This is a book. (×)

——It’s a book. (√) 这是一本书。

6. What color is it? Color the picture.

(1)What color…?是用于询问某物颜色的特殊疑问句,其中color为名词,回答时可用“It’s+表颜色的形容词”或直接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eg:

——What color is the key? 这把钥匙是什么颜色的?

——It’s yellow./Yellow. 是黄色的。

(2)Color the picture. 中的color为动词,意为“给……着色”,结构为“color+物+颜色”。eg:

Color the picture green. 把那幅画涂成绿色。

7. It’s black and white.

and是并列连词,意为“和”,用来连接两个对等关系的词、短语或句子。eg:

Tom and Joe are at the party. 汤姆和乔在参加聚会。

He stands up and walks out of the room. 他站起身来,走出了房间。

She’s good at sports, and she’s smart, too. 她的体育很好,人也很聪明。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chōn pò xiào shēn zài jiàn zhǎn dà

()()()

wài miàn chūn jié yín fēn mù kuài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笔()节()声()在()

笑()布()生()再()

三、把下面部首相同的字写到一起。

笔迎节远芽块笑地

四、按课文内容填

1、春笋()泥土,掀翻(),一个一个从()冒。

2、春笋()着,在阳光(),在()里长。,一节,又一节。向

上,()向上,()。

五、读一读,连一连

春笋像一个大火球

白云像雪白的棉花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qiú bǐn pái qiān shè dēn lán

排射球登篮饼铅

二、看拼音,写词语。

jìn zǒu biāo qiān tiào 括o diǎn jī

shǒu zú yuǎn fān yóu yǒ biāo diǎn

三、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立亠()

氵()足()

四、把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tī)踢铁饼

(dǎ)打足球

(zhì)掷篮球

(tóu)投标枪

五、写反义词。

近(jìn)――()矮(ǎi)――()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

2、啊,运动会可真()!

3、下课了,小朋友们飞奔到操场上踢()。

七、我会猜。

一根横竿挡住道,

鹰展翅凌空跃。 [打一体育运动项目]()

八、学会积累。

成语话“高”:高朋满座高人一等高抬贵手

九(下)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13篇

二、理解下列词语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百废待举:各种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去兴办。

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文中指文章写得能够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三、识记文学常识

1.《威尼斯商人》选自《莎士比亚全集》。课文节选自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最有趣也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高潮部分。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2.《江村小景》选自《田汉全集》,是一部独幕剧。田汉,原名寿昌,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3.《〈陈毅市长〉选场》选自《陈毅市长》。作者沙叶新,回族,江苏南京人,剧作家。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单词识记:

1. airplane n. 飞机

2. terrify v. 使害怕,使恐惧; adj. terrified; be terrified of sb. / sth. 对某人/某事感到恐惧或害怕

3. on adj. 开着的,接通的,工作着的; be on 在进行中; on duty 在值日; on business 在出差; on the wall 在墙上

4. insect n. 昆虫

5. candy n. 糖果pl: candies; sweet糖; 糖块; sugar 糖

6. chew v. 嚼,咀嚼; (从容审慎地)细想某事物

7. gum n. 口香糖

8. chat v. 聊天; 闲谈; chat with sb. 和某人聊天; chat sb. up 和某人亲切地交谈

9. daily adj. 每日的;近义词:everyday; daily life 日常生活

10. comic n. 连环; 漫画; 连环图画

11. death n. 死;死亡; die v. 死; dead adj. 死的

12. patient adj. 有耐心的,忍耐的 n. 耐心,毅力, 恒心;病人

13. decision n. 决定; make a decision 作决定; v. decide决定

14. attention n. 注意,当心,留心; pay attention to 对……注意,留心

短语小结:

1. used to +v.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be / get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

2. be / become

interested in sth. / doing sth. 对……感兴趣

3. be on the swimming team 是游泳队的队员

4. be sure to do sth. 一定做……; be sure of sth. 确信某事

5. be terrified of sth. 害怕……,恐惧……,相当于be afraid of sth.

6. worry about 担心,焦急……,相当于beworried about ... 担心某人或某事

7.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8. chew gum 嚼口香糖; chew over 熟思,细想

9. spend time / money on sth. / (in) doing sth. 花时间或金钱做某事

10. hardly ever 几乎从不

11. get into trouble 遇到麻烦; 陷于困境

12. to ones surprise 令人吃惊的是; in surprise 惊奇地; be surprised at sth. 对……感到惊讶

13. no longer 不再; not ... any longer 不再

14. take pride in 为……感到骄傲

15. give up 放弃

16. change ones mind 改变主意句子精讲:

1. — Mario, you used to be short, didnt you? 玛丽奥, 你 过 去 长 得 不 高,是 吗?

— Yes, I did.是的。

【精讲】 1) 对话的问句是一个反意疑问句,由陈述句you used to be short和简略问句didnt you?构成,用来让被询问者作答,以证实反意疑问句中陈述句部分所陈述的事件是否真实。

2) 反意疑问句的简略问句在人称、数和时态方面要和其前的陈述句保持一致,并要“前肯后否”、“前否后肯”。

3) 对“前否后肯”型反意疑问句作答,要用yes 表示“不”,用no表示“是的”。

【真题再现】

I hear the boy sitting under the tree is your new neighbor. He is from Canada, ______?

A. has he B. isnt he?

C. does he? D. hasnt he

2. Dont you remember me? 你不记得我了吗?

【精讲】 这是一个否定疑问句,否定疑问句用来让被询问者作答从而证实询问者所询问的问题是否真实,否定疑问句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前否后肯”的反意疑问句。对否定疑问句作答时,要用yes 表示“不”,用no表示“是的”。

3. I go to sleep with my bedroom light on. 我亮着卧室灯睡觉。

【精讲】1) 句中的 with my bedroom light on表示“我睡觉”时伴随的情况。

2) 若一个句子的主语是单数名词或代词,后面跟有with, but, except, as well as 等连接的短语,这些短语只是表示主语伴随的情况,谓语动词使用单数形式。

4. My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Im too busy. 我最大的问题是我太忙。

It seems that Yu Mei has changed a lot.看起来余梅变化很大。

【精讲】1) 上述两个句子都是表语从句,that是引导词。be, look, feel, seem, get, become等连系动词之后所接的句子充当表语,称为表语从句。

2) 动词seem意为“好像;似乎;看起来”,通常有三种用法:

①seem+adj.。例如:

You seem much better today. 你今天看上去好多了。

②seem+不定式。例如:

He seemed to laugh at us. 他好像在笑我们。

③seem+从句。例如:

It seem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看来快下雨了。

5. Martin is a fifteen-year-old boy. 马丁是一个15岁大的男孩。

【精讲】 句中的fifteen-year-old是由数词、名词、形容词共同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合成形容词各词之间要有连字符,且其中的名词要用单数形式。

6. His mother looked after him as well as she could. 他的妈妈尽可能好地照看着他。

【精讲】句中的 as well as she could译为“尽她所能好地”, “as + 形容词 / 副词原级 + as + 人称代词 + can / could ” 结构表示方式,意为“尽某人所能地……”。

7. I have been afraid of being alone, and have tried to make my mother pay more attentionto me. 我害怕孤独,尽力让我妈妈更多地注意我。

【精讲】1) let, make, have是初中英语中最常见的使役动词,它们都有“使……;让……”的意思。

2) 在主动句中,使役动词之后接省略 to的动词不定式(即动词原形);但在被动句中,使役动词之后接动词不定式。

3) 使役动词之后也可接形容词,充当宾语补足语。

8. Its very important for parents to be there for their children. 对于家长来说到那里(学校)去是非常重要的,

【精讲】 1) 句子中的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o be there for their children,用it作形式主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太长的句子主语使整个句子显得头重脚轻。

2) Its + 形容词 + for sb. + to do sth. 句式的意思为“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太……”。

语法在线:

1. used to do sth. 的用法。

2. 反意疑问句。

3. be afraid的用法。

能力迁移:

1. 学会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的用法,并运用used to do sth.的这种形式描述过去的动作或状态,看到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的足迹。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精选14篇)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篇一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平翘舌、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