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方案论文范文
养护方案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养护方案论文 第1篇
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具有以下优点: 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适宜分期修建等。但也有其特有的缺点: 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差, 冬季易脆裂, 夏季易软化; 压实的混合料空隙率大, 耐水性差, 易产生水侵蚀; 沥青为高分子材料, 耐老化性差, 耐久性不易保证; 平整度的保持性差, 不仅沉降使平整度劣化, 而且材料软化易形成车辙。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 现对柔性路面病害检测及其养护方案, 进行探讨。
1 柔性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1. 1 裂缝病害
裂缝病害包括网裂、龟裂及各种纵横向裂缝。网裂是指缝宽1 mm以上或间距40 cm以下, 面积为1 m2以上的网状裂缝。路面上出现长度在1 m以上, 缝宽1 mm以上的单条裂缝或深度在5 mm以上的划痕也纳入网裂病害中。此类病害可以使用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法进行检测, 可以对柔性路面面层、基层进行检测, 比如脱空识别、裂缝、沥青层的剥落识别等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探地雷达在工程中应用的实例较多, 在某高速公路的路面开裂病害检测中使用了美国GSSI公司Terra SIRch SIR - 3000 探地雷达系统, 取得良好效果。
1. 2 水侵蚀病害
水侵蚀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渗透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 溶解破坏胶结物, 并最终使胶结物损失胶结能力而发生的破坏现象, 水侵蚀形成的破坏力虽缓慢却很持久。水侵蚀主要有坑洞、网状裂缝等形式。在施工过程中,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搅拌不均匀、碾压不良、原路基或基层施工闭水不良等都会造成柔性路面的水侵蚀病害。在密实情况判断、探测地下目标物体及强夯地基密实情况等变形类病害可以使用频谱分析法。
1. 3 车辙病害
重载交通、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不足、原地基承载力不足等都是造成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沥青表面在长时间重载车辆荷载的作用下, 其沥青层下的基体则会出现永久变形, 从而形成宽大车辙。夏季出现车辙, 则是因沥青选用不当, 高温稳定性差造成的。此病害可采用图像检测法对车辙大小进行检测, 直观、精准。
1. 4 松散病害
松散类病害主要有松散、掉料、剥落、坑槽、脱皮、啃边等。松散类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 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 使沥青老化, 过早失去粘结力而使骨料散落; (2) 施工时拌和不均匀, 油石比不当, 形成沥青与矿料粘结力差。针对松散病害, 可以采用EH - 4 连续电导率剖面电磁法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1. 5 沉陷病害
具体原因如下: (1) 原路基或基层材料选择不当、压实程度不够, 地下水及地表水入侵, 对原路基或基层的整体性能造成了破坏; (2) 原路基或基层的下陷无法支撑路面结构, 造成路面局部或小段整体下陷, 此种病害影响深远, 必须从源头治理。具体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相机对沉陷病害的严重程度进行检测, 效果良好。
1. 6 其他病害
其他类病害主要有泛油、磨光等。泛油是指在高温季节沥青被挤出, 表面形成薄油层, 行车出现轮迹。泛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油石比偏高所致。磨光表现为路面比较光滑, 形成类似镜面的路面, 其形成的原因是面层集料级配不当, 集料无棱角等。对于这类病害, 主要可以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探测, 工作效率较高。高密度电法具有点距小、数据密度大等特点, 并能够对探测目标体的电性断面情况进行直观、准确地反映。
2 柔性路面病害检测手段
2. 1 图像检测
1) 红外成像, 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而言, 其导热性能是有一定差异的, 利用热敏传感器对材质内部实际温度情况和热传导情况加以检验, 以图像方式展现检验效果, 进而对架构内部状况进行明晰。
2) 激光全息图像, 这种技术探究的是全息图, 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剖析与探究以后, 得到检验结果, 具有很强的精准性。
2. 2 激光检测
此种技术的实质是激光强度愈大, 光电流的强度愈强。在使用这种技术检测过程中, 利用光电转换设备, 光能可以转变为电能, 光电流随着光强度的改变而相应变化。在检测之前, 便已明确电流与位移两者的内在关联, 所以, 光电流变化可以把弯沉位移的改变程度体现出来。在距离检测和弯沉检测、平顺度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大范围运用。
2. 3 地质雷达检测
在检测路基毁坏程度的时候, 可使用地质雷达, 其本质是雷达波拥有折射、反射的性能。在实际操控时, 雷达设施可以对信息进行剖析, 得到雷达图像剖面, 进而判定路基实际毁坏情况。如果路基被毁坏, 那么在该区域界面中, 两侧电性差别悬殊, 另外还会形成反射波。
2. 4 超声波检测
该技术的实质是把传感器设计在介质的多个地点, 对超声波在介质中传输的参数加以检测, 进而对架构毁坏情况加以测定。检测超声波实际传输时长可以对其传输速率加以判定, 联系速率与介质关系对材料力学性能加以判定, 另外还可以判断介质属性与内部存在的问题。这种技术成本低廉, 并且操作简便, 在项目建设中使用较多。
2. 5 频谱分析检测
在不一样的介质中, 传输表面波的传输频率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依托此原理加以测定。在路面上, 出现速率高并且持续时长的冲击, 如此, 冲击源便会形成一定的冲击波, 依托地面持续向周围方向传输, 进而形成瑞雷面波, 在冲击的形式或者力度产生变化以后, 其频率也发生改变, 因此, 应把传感器设计在多个地点。
2. 6 国外针对柔性路面的病害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
就目前而言,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仍旧采用人工检测方式对柔性路面进行检测。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检测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决定的。然而对高速公路而言, 人工检测必须考虑封路、精度、安全等问题, 检测效率较低。因此, 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开发迫在眉睫。表1 列举了一些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检测手段演变及参数。
3 柔性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
柔性路面良好的养护管理工作是建立在科学病害检测的基础上的, 科学的病害检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柔性路面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取得好的养护成果。
3. 1 路面病害养护类型
1) 预防性。预防性是一种主动养护模式, 是延长柔性路面寿命有效方式, 该养护方案能够减少日常维护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预防性养护方式主要有裂纹密封、雾封层、石屑封层、车辙填补、薄层罩面等方法。除裂缝处理技术以及车辙填补外, 其余方法也可以用在新路面上。
2) 矫正性。矫正性养护主要用于路面局部发生了破损, 但不影响全局路段使用的情形。在使用过程中, 路面经常会出现抗滑性能降低、车辙严重或者裂纹范围广泛等情况, 必须进行矫正性养护处理。
3) 应急性。应急性养护主要用于路面受到严重破坏, 导致通车受到直接影响, 而不得已做出的修复。这是一种临时补救措施, 一旦应急失效, 只能进行大范围修整。
3. 2 柔性路面病害养护的具体措施
1) 裂缝病害。对于秋、冬季产生的裂缝, 可用灌油修补法。养护时, 先将纵横裂缝清扫干净, 用喷灯将裂缝边缘加热至粘性状态, 然后用油壶直接向裂缝内灌入加热的沥青, 最后在缝口表面撒布热砂进行养护。对于较宽的裂缝也可用此方法。当气温较低 ( < 5℃ ) 时, 可将级配骨料 ( 石屑∶ 粗砂∶ 细砂= 5∶ 3∶ 2) 与乳化沥青混合成稀浆, 稀浆的油石比控制为8% ~ 12% , 并用专门设备进行封层。对于路面严重龟裂、网裂的, 可采用1. 5 cm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或薄层封面法进行处治。
2) 水侵蚀病害。为防止水侵蚀的发生, 合理设置排水路槽尤为重要。在设计路面时, 应考虑到施工地区的降水量及湿度的影响, 对路面进行合理设计, 基底采用碎石作为调平层和排水层。通过横向硬塑料作为排水管排除水。当路面有较大坡度时, 在土石交界位置设立横向盲沟。
3) 车辙病害。实际可以用铣刨设施把面层中油石占比过高、被车辆负荷碾压到车轮痕迹之外的部分清除, 之后用小吨位碾压机进行压实作业, 之后用沥青砂填充中夯实。关于波浪、塌陷等路面病害的处理, 首先用铣刨设施或者人力把凸起的部分清除, 之后运用层铺法、搅拌法补充塌陷部分。应当清除干净对于沥青占比很大的波浪、搓板等, 然后摊铺沥青。塌陷病害应当依据其成因进行处理。
4) 松散病害。脱皮、啃边、坑槽、松散等病害的处理: (1) 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加以处理, 用中粒型稀浆或者粗粒型稀浆加以封层; (2) 公路级别不高的沥青路面能够采用沥青洒布罩面法加以处理, 通常罩面厚度控制为1. 5 ~2. 5 cm, 用油量控制为0. 8 ~ 1. 2 kg / m2, 这种处理方式适合夏天作业使用。啃边等病害的处理: (1) 槽壁垂直法; (2) 槽壁四十五度法。槽壁垂直法指的是把坑槽的周边开槽平衡或者垂直于道路中心线, 之后用混合料填满、碾压、封层。
5) 沉陷病害。在沉陷病害的处治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 (1) 修补前要正确地量测病害的破损范围和深度, 划线开槽, 纵横开槽与路线中线平行或垂直; (2) 开槽深度要控制在露出未破坏的表层或基层表面; (3) 修补前必须清理坑槽, 保持干燥; (4) 铺筑前, 在槽壁和底部必须撒布适量粘层油, 但不能过厚, 避免分层; (5) 坑槽填料分层夯实, 整体铺筑, 一次成型, 填料高度应高出原路面3 ~ 5 mm为宜; (6) 铺筑完毕及时碾压、密实; (7) 用乳化沥青稀浆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压封坑槽边缘, 防止水渗产生病害。
6) 泛油、磨光类病害。泛油大多出现在夏季, 通常可用细砂或者石屑进行养护。如泛油程度较深, 可将原来的路面清除, 重新摊铺。对于磨光病害, 可采用乳化沥青稀浆等加以封层, 提升抗滑水平, 保证车辆安全通行。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柔性路面的主要病害成因、检测方式及养护措施。合理选择柔性路面的检测方式、养护措施和养护设备, 是提高柔性路面的养护效率的关键。提高柔性路面养护效率, 能减少因柔性路面养护引起的道路封堵时长, 使道路更加通畅, 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提高社会效率,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卫国, 张肖宁, 王端宜.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应用及发展[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
[2]张小宁, 孙立军.沥青路面面层和基层结构的模量的反算[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2 (10) :58-59.
绿植养护方案 第2篇
一、修剪
仔细检查树叶,对出现黄叶残叶,树形不对称,有徒长枝的要及时修剪。对于叶面枯黄面积超过1/3的应整片剪除,枯黄面积超过1/3以下者,应用剪刀顺着叶形将枯黄部分剪除,注意保留叶形,不可一刀切过。
二、绿植养护卫生
1.清洁植物叶面,每次进场前清洁植物叶面。定期对植物叶面抹干净,叶面不残留泥土和灰尘。
2.清理花盆、套盆内垃圾、杂物、残叶等,清洁花盆、套盆外表污泥,清洁底碟无泥垢,积水等。
三、浇水
室内花木淋水量,根据花木所处位置与花卉品种、习性、季节,调整浇水量,对靠窗边或夕照光线强烈或空调位植物应多浇水;对多肉多浆、宿根类植物要少浇水。夏秋两季多浇水,冬春两季少浇水,保持适量水分。
四、施肥
室内观叶植物常用N-P-K复合肥及合成有机肥、绿光剂,应按照不同地点湿度、光线、植物品种来决定施肥用量。室内花木不应使用有异味的肥料及尿素等高纯氮肥。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防治蚜虫、螨虫、蚧壳虫、蚊蝇及软腐病、黑斑等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及方案,将病虫害扑灭于萌芽状态。
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改善方案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现状;策略
一、园林施工现存问题
(1)对于植物的种类、施肥、树坑等要求,是依据各地土壤、气候以及交通等条件的不同而决定的,另外,施工过程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园林施工技术水平远低于建筑施工技术,使得很少有人去学习研究园林施工技术。人们对园林施工的不重视使其发展缓慢,数据长期得不到更新,没有规范,只能以施工人员的自我感觉进行建造。
(2)基层施工人员一般都是一些农民工组成的施工队,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园林建设方面的认识和知识相对欠缺,不具备标准的相关技术,也不理解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导致施工过程不严谨,直接造成植物栽种成果十分不良好。
(3)园林施工整个工程需要来自于植物、建筑、设计等各专业的人员共同完成,还有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参与,各领域相互了解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沟通困难,还需要各部门费一番功夫进行协商。
二、养护管理现存问题
(1)由于政府对于环境绿化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公民本身所受教育程度不足,素质不高,对园林养护管理关于人类生活重要性没有充分意识,因此许多公民随意践踏草坪,摘折植物,还有让宠物随地大小便,使园林绿化被破坏。养护管理是园林建设成果的维护工作,只有维护好,才能获得一个成功的园林。说到底,园林建设的受益者是广大群众,以及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许多养护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只按要求完成维护任务,不能进行创新。再有,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不主动观察植物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园林景观十分传统,也没有多次进行修建,因此绿化效果不是很好。此外,植物幼苗在施工期间因培育方法不适宜,养护管理不当,造成植物受伤而大批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3)园林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经过严谨的预算与设计,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容易在养护管理期间出现资金缺乏的现象,以至于当出现植物生病,或因市民以及其他因素有意无意地破坏等情况时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与更换,技术研发也因资金不足无法持续,养护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三、園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
(1)园林施工要点。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设计意图对施工现场进行观测与核对,设计好图纸,把前期工作做充分,进而加快施工进度。园林绿化就是按照设计布局植物种植,不仅起到绿化作用,也起到了美化作用,因此有一个优秀的设计是园林施工的前提,一定要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发挥最大的美化绿化效果。施工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设计意图,密切联系设计单位,按图施工,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前要调查现场,以确定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才能制定出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从而让整个施工期间不至于手忙脚乱,顺利进行,加快进程。
(2)园林养护要点。园林养护管理对于园林绿化十分重要,只有养护的好,才能得到好的效果。根据不同植物生活习性特点的不同,给予适宜的生活条件,保证植物健康成长,发挥绿化作用。首先,在给植物灌溉时应当做到适量,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在不同的季节,根据植物的种类,合理灌溉,夏季炎热的时候,需要给植物补充大量水分,但也要根据实际选择灌溉的时间以及分量。其次,当土壤中水分过多时,通气不良,不利于植物生长,且易造成植物死亡,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排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生长旺季补充需要的水分。再有,当植物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后,遇到许久不下雨以致土壤比较干燥的时候,可适当施加一些肥料,要在松土除草之后进行。最后,防治病虫害工作对植物健康生长也很重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两种办法,在防治的同时根据经验掌握病虫出现的规律,实施防治病虫害的综合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和药物的浪费,且达到最好的效果。
(3)园林养护贯穿全程。园林绿化整个工程花费很大,必须严密设计,减少损失,进而得到最大的成效。园林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容易造成植物损失及死亡,为了防止出现浪费现象,除了后期养护管理,还应当穿插到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学习积累经验,把握植物幼苗在施工过程中的生长情况,适时地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办法,增加植物的成活率,尽量降低工程的成本。
(4)进行有效园林绿化宣传。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环境能够实现健康环保,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氛围,减少污染。然而,有些人依旧没有对环境绿化足够地重视,出现不配合或破坏的现象。因此,应当加大园林宣传教育的力度,有效加强公众对其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媒体等形式宣传介绍,提高人们的认知,了解其意义所在,进而也能够在今后为园林绿化提供支持与贡献。
(5)合理安排资金。无论是园林施工还是养护管理,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资金安排计划,进行整个工程的预算,详尽到施工和养护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所持有的资金,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使用量,做到使每个部分都能尽量充足且不浪费,不能只重视某一个或几个部分而忽略了其它方面,造成资金不足。工程材料的选择要适当,控制工程造价,尽量不改设计,在施工期间为后期养护保留足够的资金,保证养护管理效果。
四、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具实践性的学科,种植是短期内的施工,而养护管理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而达到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实现其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出其具有的科学及艺术效果,发挥园林工程的社会及自然价值,建造出一个实用性强且经济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冼惠兴.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科学之友》,2010年27期
[2]杜艳芳,宋志凯.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注意事项.《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17期
[3]叶平安.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漫谈.《城市建设》,2013年25期
[4]任红瑛.浅谈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管理问题[J].现代园艺,2011,05:54+56.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案设计 第4篇
1 路面养护及性能现状
通车以来, 为了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对部分状况较差的路段进行了路面专项养护维修。路面专项维修方案主要以铣刨重铺为主进行养护处治。基于该高速公路路面性能最近一次的检测数据 (即车辙、平整度、破损、横向力系数等) , 其性能现状为:
1) 现阶段该高速公路路面使用状况较好, 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现行规范[1,2,3,4,5,6,7]对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 路面行驶质量好, 整体性好。
2) 路面平整度整体状况相对较好, 约有19.3%的路段IRI值超过2 m/km。对这些路段应针对路面破损状况, 及时维修, 恢复路面的行驶质量。
3) 现阶段该高速公路车辙状况较严重, 约20%的路段车辙深度超过10 mm。对上述车辙严重路段应及时处治, 以防止车辙的进一步发展。
4) 现阶段该高速公路主要破损以横缝为主, 破损总量达4 720处, 横缝量占总破损量的97.8%;其次为松散和修补, 但这两类病害所占比例低于2%。
5) 双向路面抗滑性能状况良好, 满足现行规范的优级标准。
2 养护方案设计
2.1 设计原则
本方案的主要遵循原则如下:1) 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原则。2) 病害针对性原则。3) 施工易组织原则。
2.2 决策依据
根据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综合评估可知, 路面车辙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到“十二五”全国公路养护检查增加了车辙的检测指标及要求, 即车辙超过10 mm的路段里程数应小于总里程的5%。根据路面车辙预测模型可知, 车辙深度处于0 mm~8 mm的路段预计2015年年底车辙值仍将小于10 mm, 而8 mm~10 mm的路段预计2015年年底车辙值将超过12 mm, 同时考虑本年度的养护费用预算, 本次方案设计的决策指标确定以车辙深度达到10 mm的限值为依据进行方案选择。
2.3 路面养护方案[8,9]
根据对该高速公路路面各项技术性能分析可知:该路段路面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没有发生严重的结构性损坏, 路面行驶质量较好, 抗滑性能优良。路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路段车辙较为严重、横缝密集。因此依据上述养护处治原则, 结合各路段性能分析结果, 主要针对车辙病害进行深入处理, 不需要大范围采取铣刨重铺方案, 只需根据路面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处治。
结合该路段养护历史信息和路面性能发展规律, 依据路面性能最新检测数据分析结果, 提出了两种养护方案, 各方案的优缺点如下所述:
1) 方案一:车辙填补。处理方案:对路面病害路段挖补处理后进行单车道2.5 cm易密实高强沥青混合料ECA-10车辙填补。优点:技术成熟、路面各项性能较好、性价比较好。缺点:如果横纵缝密集, 病害处理工程量较大, 工序较为复杂。
2) 方案二:就地热再生。处理方案:对路面裂缝处贴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后进行单车道就地热再生处治。优点:沥青混合料100%旧料利用, 环保经济。缺点:技术不成熟, 效果性能不如方案一。
借鉴其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经验, 结合路面性能特点和历史养护情况, 从经济性、可靠性、施工便利及可行性方面综合考虑, 优先推荐方案一 (易密实高强沥青混合料ECA-10车辙填补) , 对部分病害严重路段建议采用铣刨重铺面层的方案。
综上所述, 本项目主要养护方案建议如下:采用2.5 cm易密实高强沥青混合料ECA-10车辙填补的方案, 具体处治方案为:铣刨2.5 cm采用易密实高强沥青混合料ECA-10 (掺加2.5‰聚酯纤维) 进行填补。铣刨标准为:对车道中心3.5 m范围内进行铣刨 (以不铣刨两侧标线为准) , 铣刨深度为2.5 cm, 铣刨深度以边缘无车辙处为标准。粘层采用高粘度改性乳化沥青。
2.4 原路面裂缝处治方案
为了防止采取车辙填补工艺进行养护后原路面的裂缝较快反射至路表, 需要采用必要措施对原路面的裂缝进行处治。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 建议在车辙填补工程实施之前, 先进行裂缝的预处理。处治方法为施工路段裂缝处均采用裂缝单层挖补聚酯玻纤布贴缝处治裂缝, 具体方案如下:裂缝处先标记, 再沿裂缝走向铣刨1.3 m宽、10 cm深的凹槽后, 贴1.26 m宽自粘式聚酯玻纤布, 回填10 cm改性温拌沥青混合料SMA-13。大规模施工前应通过试铺段的实施, 确定裂缝挖补的压实方法, 包括压实机械、压实频率等。另外施工时挖补的立面都应刷高粘度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2.5 桥面处治方案
目前该高速公路桥面整体状况较好, 但仍有部分桥面存在严重病害, 建议采用以下养护方案:对于桥面病害严重路段 (车辙深度超过15 mm或横纵缝密集、病害严重的路段) , 建议采用铣刨重铺面层的方案。重铺方案采用6 cm改性沥青混合73AC-20C (PG76-22, 掺加3‰抗车辙剂) 加4 cm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桥面防水层采用SBS改性热沥青。
3 结语
基于最近一次路面车辙检测数据, 统计了本次养护工程实施后路面车辙的改善情况, 见表1。本年度养护工程实施后, 该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状况有大幅度的改善。综上所述, 该养护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综合经济效益较高。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G 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
[3]JTG 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4]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5]JTJ 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6]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7]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
[8]杨平.路基路面养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绿化养护方案 第5篇
绿化维护、保养项目和措施
我司总部和项目部会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的绿化维护服务制订《服务水平协定》,对每一项维护工作制定操作流程:确定时间效率、维护频率、质量标准及员工数量,并列入绿化维护合同内,以保障园区之利益。
我司依据以往经验及曾经管理过的物业,定必能协助园区获得较有竞争价格之绿化服务合约,以合理费用而达至理想成效。我司总部同时协助项目部监管园艺保养员工及园艺保养承包商处理日常园艺景观之维护工作,并协助挑选厂商供应适时之盆栽以改善物业环境;协助项目部于特定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期间安排大厦内的布置,所有计划将经业主核准后施行。 绿化服务范围(主要指园区内公共地方绿化养护,各业户单元绿化由业户自行负责或委托物业项目部代安排,但属于有偿服务):
绿化区域的垃圾清理 定期培土
除杂草和病虫害,更换坏死花木 修剪枝叶 及时修补绿化
绿化服务标准
绿化服务主要是大厦内公共区域的所有绿化及盆景的管理养护工作 服务范围内的一切绿化及室内盆景生长健旺,无病虫害、无枯黄叶,保持形 态美观,色彩斑斓
做好花木防风、防霉、防病虫害等防自然灾害的保护工作,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做好室内外景点布置及时更换工作,使景点常绿常艳
绿化服务规程
景观区域卫生
每天必须清理景观区域卫生,保持清洁卫生、无杂物,无垃圾。
杭州海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每天必须巡视景观区域,发现枯黄叶即予随时清除. 每周一次清理景观区域,做到洁净无灰尘、无污渍。 浇水
浇水工作,根据各种植物、花卉、草地的生长规律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及时浇水,做到浇水均匀,无枯死和灌死现象。 浇水作业应视天气情况面定,晴天草本每天上午及下午下班前各浇水一次,木本每天浇水一次。
浇水工作应视各个地点不同而定量浇水,做到浇水适量,水量饱和
定期检查浇水没施及各处水闸是否灵验,浇水管是否密实,否则会造成溢水破坏环境。
每日工作完毕,必须收好工具、器材、妥善保管,谨防遗失。 浇水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夏秋季节,应多浇,在雨季则少浇。中午切忌浇水,宜早晚进行,冬天气温低、宜少浇,并在幼苗时少浇,旺盛生长多浇,开花结果时不能多浇,每天浇水不宜直接浇大根部,耍浇在根区周围。
每次浇水过程中,按照:“初宜细、中宜大、终宜畅”的原则来完成,以免表土冲刷。
喷药及防治病虫害
经常检查景观区域植物、花卉生长状况,提前预防病虫害,发现病虫害应针对病因及时做出处理,对常见的季节性病害、虫害提前防治。对防治病虫害的花品要了解性能,做到安全用药。 景观区域全面定期喷射广谱性杀虫剂。要注意用药安全及药物机具的管理。
准备好喷药器、胶桶及劳动保护用品。
一般喷药要在清晨无人时工作,以防药雾有害行人健康。施药后应出示警示牌、以免出现意外。
杭州海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作业前注意风向,从下风段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带好胶手套、面罩。
注意行人动态,做好安全戒备工作,严防药液喷射到行人。 工作完毕后,注意收回保管好药物,及时清洁好机具,用肥皂洗擦皮肤裸露部份,做好工作记录。
培土及施肥
植物、花卉生长必须有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良好生长及正常发育。根据大植物花卉的生长规律,合理施肥,一般选择在雨天气施肥,以免浇伤植物,地栽植物下肥做到开沟下肥,以使植物完全吸收。
绿篙植物每二个月下肥—次。 时花及阴生植物,根据实际情况下肥。
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看是否缺少某种元素以对症下药。 修剪、整形
对花卉、植物定期进行修剪,调节花卉、植物各部的生长,促进开花,防止病虫害。
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调节修剪,做到无枯黄、乱、散现象。 枯黄树叶随有随剪。
检查、记录、报告花草树木生长情况
对植物进行登记,包括编号,名称,种类,数量,面积、胸径、树龄、地点等各个方面。
列出不同类型植物、花卉,草地特点、习性,有针对性进行养护、管理。
养护方案论文 第6篇
摘要:水泥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又称为刚性路面。由于具有水稳定性高、高温稳定性高、使用年限长等优点,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形式。无论是新建公路还是旧路,进行必要的维修养护,这对于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服务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分析了养护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
关键词: 公路养护;水泥路面;维修
1 公路养护维修的必要性
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础设施,目前用于浇筑公共路面的材料主要分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其中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抗拉伸能力,极大地延长了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后期的养护费用,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水泥路面具有很多技术以及质量上的优势,但是却增加了水泥路面的养护与维修的难度,如果在公路设计之初,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或者是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不足以及技术上的缺陷,很容易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破坏,如果在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中不加以重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降低公路使用质量的同时还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因此必须要重视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工作。
2 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的方法
为了加强水泥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统一和规范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养护标准,提升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的工作质量以及服务水平,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工作应该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指导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保持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的技术状况以及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养护维修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另外,水泥路面养护维修应该注重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对通过车辆的影响。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以及其它现行的相关标准的规范以及规定,对公路养护中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2. 1 水泥路面的日常检查
对于水泥路面的养护与维修工作首先需要做好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破损修补,确保水泥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及服务水平。具体通过公路进行养护维修应该通过日常巡查,确保路肩无病害、边坡稳定、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并且还要确保挡土墙等其他附属设施的结构稳固。水泥路面应该有较强的稳定性以及平整度; 路基边坡应该保持平顺、坚实,遇到缺口、坍塌、高边坡剥落、侧滑等病害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路基排水设施应该保持畅通,如有冲刷、堵塞以及损坏应该及时疏通,修复或者加固。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病害,需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加强不良地质中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巡查、防治、抢修工作,将水泥路面的病害防患于未然。
2. 2 水泥路面的接缝养护与维修
水泥路面的填缝料凸出板面的高度,根据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要控制在3 mm 以内,其他公路应该控制在5 mm 以内。如果发现水泥路面面板拱起、胀起、坑洞等病害时,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发现水泥路面填缝料出现破损或者脱落,应该使用灌封补填; 填缝老化或者接缝渗水严重时,应该先及时的清除原有的填缝料以及杂物,然后对整条接缝的填料进行更换,在灌注填料的过程中,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灌注材料,并且应该确保密实度并且黏结牢固。
2. 3 结构性病害的处理
当水泥路面出现大面积的麻面、表面起皮、露骨以及平整度差等结构性病害时,为了确保公路路面的行车质量,需要根据病害的破坏程度以及影响范围,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材料,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工作。其中对于水泥路面的表面起皮现象,常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罩面的处理方法,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上的有关要求执行,通常情况下进行沥青罩面的修补工作时,需要根据水泥路面起皮的程度进行压浆处理,然后再用打磨机对病害处进行打磨,用钢钎以及手锤破除水泥路面表面的风化层等其它杂质,在提供一个洁净表面的同时还能够将一些强度低,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结构层进行清除。将钢钎以及手锤处理掉的杂质用气泵抽出,并收集整理到路基以下,在使用高压水泵对病害处进行彻底清洗,并且配合高压气泵除去病害处的残余水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的修补工作。根据路面起皮的破损程度不同,沥青混凝土罩面的厚度略有差异,但是通常情况下厚度应该大于 2. 5 cm,一般水泥路面的麻面或者剥落可以不用进行之前的预处理,只是针对一些露骨严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修补,可以使用水泥和砂配合比为1∶ 2的聚合物砂浆进行薄层处理,然后再使用 MS密封胶进行修复,通常使用软质毛刷将 MS密封胶均匀地涂抹在病害的表面或者是内壁,提高粘结的效果。另外,如果水泥路面的表层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情况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材料以及维修方法,对于存在轻微破坏的水泥路面,在进行养护与维修工作时,可以直接使用MS密封胶,将干料按照要求进行配比以及拌合,然后涂抹在水泥路面的病害表面进行压平,在使用泥刀对其进行抛光、拉平以及拉毛等处理。
2. 4 灌浆法和条带法治理裂缝
在水泥路面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中,交接缝的处理是影响公路行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为在水泥混凝土修筑的过程中,会在相邻的路面连接处存在缝隙,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水泥路面的连贯性,很容易造成跳车现象,极大的降低了行车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水泥路面裂缝治理工作。灌浆法治理水泥路面裂缝主要有压注灌浆、扩缝灌浆、直接灌浆等,在进行裂缝治理工作时需要根据病害的程度以及施工条件进行选择。灌注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和较高的硬度,同时要有稳定的湿度,只有通过质量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当采用条带罩面法时,水泥路面裂缝两侧的切缝应该与纵缝或者横缝保持相平,并且裂缝的距离在 150 mm 以内,开凿的深度为 70 mm。
2. 5 注浆法治理地板脱空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泥地面空隙的具体位置,合理布置注浆孔,注浆材料同样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使用沥青类材料时,注浆压力最好控制在 200 ~ 400 kPa,水泥类材料的压力最好控制在 1. 5 ~2.0 MPa,等到抗折强度达到 3 MPa时,才能运行开放交通。注浆选用的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时要确保填充材料的均匀性以及密实度,要从空隙的底部开始逐渐向上的方式注浆,严禁出现气泡,这样会对填封修补质量产生影响,当注浆结束后,应该对注浆孔以及水泥沙浆封填的密实度进行检查,通常使用超声波或者雷达检查方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水泥路面养护维修方法能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是道路畅通无阻的重要保证。在水泥路面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当中,需要根据病害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影响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的防治措施,在确保维修质量的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的成本。总之,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项公共设施,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行车安全,不仅能够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 論公路养护中水泥路面的养护与维修[J]. 价值工程,2010,( 33) .
[2] 许君臣.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防治对策研究与 PMS 系统的建立[J]. 吉林大学,2010.
[3] 朱永光.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与作业段长度优化研究[D]. 长安大学,2010.
[4] 周灵.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新材料研究[D]. 长安大学,2010.
养护方案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养护,应对措施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地上的建筑被称为城市的面子, 而地下管线的建设良好与否则被称为城市的里子, 现今, 在南方与北方的很多城市, 由于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维护不到位导致在下雨天极易出现城市内涝, 从而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引起了极大的不便。如何做好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与养护是本文需要讨论的内容。
1 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系统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 其与供电、供暖、供水、以及通信线路等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导致城市内的人口急剧增加, 导致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到了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原先的承载能力, 导致近些年来, 由于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不到位而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同时由于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建设速度的加快, 留给设计人员设计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时间大为减少, 从而为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后期运行埋下的隐患, 同时也给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养护工作带来的极大挑战。
2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养护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材料工程的快速发展, 现今应用于排水管道的接口多是以塑料管为接口的, 这些塑料管接口具有便于施工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但是, 塑料接口在具有以上便利的同时也会使小区的地质受到接口的影响, 而且由于塑料接口的承载能力不强, 极易出现晃动, 从而对塑料管所使用的沙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塑料接口在长期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变形、破裂等影响接口正常使用的现象: (1) 塑料接口出现渗水现象, 当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如果因接口的选材不合格或是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应的规范及要求进行管道的施工, 从而造成市政排水管道的基础出现不均匀的下沉, 致使排水管道出现渗水现象。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于市政排水管道检查井的施工质量, 在一些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检查井的施工质量较差, 导致的检查井的井壁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发生一定的渗漏。 (2)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过程中, 由于管线测量出现误差, 导致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出现施工走样或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到位而出现临时的线路改变, 从而致使市政排水管道在建设的过程中在一个平面上就会产生一定的位置偏移, 从而致使市政排水管道在立面上会出现积水甚至是倒坡的现象。从而致使市政排水管道内出现一定程度的积水。 (3) 在完成了地下管线的铺设后, 需要及时回填土壤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作业, 使得地下管线能够进行良好的固定, 但是, 在一些工程中发现, 由于回填土壤选用的不合理, 致使完成回填后的市政排水管道出现大面积的沉降, 同时, 由于城市排水管线处于地下, 无法使用肉眼等对其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实时的监控, 只能通过仪器等来对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因此,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检查井的施工情况, 避免对日后的排水管道的维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针对市政排水管道现状采取的措施
对于市政排水管道采取的防渗措施: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按照图纸与设计的要求做好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施工, 确保市政排水管道的基础的强度和相应的稳定性。而当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沿线的地质情况与土壤情况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 应当在土壤回填之前及时对土壤进行相应的更换, 从而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基槽底部的承载能力, 而一旦槽底的土壤受到扰动或是受到雨水或者是地下水的浸泡, 会致使槽底土壤的承载能力大幅下降, 因此, 在进行槽底的建设时应当先将槽底的软土层进行挖除, 而后使用砂石或者是碎石等稳定性与渗水性较好的建材来进行槽底的填充, 同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进行施工时,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槽底的排水与降水工作, 而且为了更好的确保市政排水管道槽的干燥度, 可以在市政排水管道槽底预留20公分左右的厚土层, 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同时还需要使用质量较好的接口材料来进行接口的施工。在进行接口施工时一定需要确保接口内的整洁, 避免在表面沾有泥土、砂石等影响接口的施工质量。而且, 在使用水泥类的填充料进行密封时, 还需要对接口进行湿润, 而对于油性的则需要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 而后再按照相应的施工措施来进行施工。针对管道位置偏移的问题,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管线的测量进行反复的检查,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水文与地质情况等。按照一定的埋设深度和设计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放样, 在反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而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遭遇到障碍物需要临时进行线路的更改时, 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 之间以直线连通, 连接井的转角需要大于135°以上。对于回填过程中出现的沉陷现象, 如果沉降现象不严重则可以不进行处理或是仅做表面处理, 而在沥青路面则可以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
4 对于市政排水管道的养护工作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多, 在做好新建市政排水管道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对于市政排水管道的养护工作, 避免因市政排水管道的损坏而形成城市内涝, 从而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及养护的过程中, 需要紧抓施工质量, 在做好市政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的基础上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保障其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曹路.论市政排水管带养护工程的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 2010 (18) .
[2]赵洪宾.排水管网理论和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养护方案论文 第8篇
G78汕昆高速板江高速公路于2011年12月底建成通车, 板坝 (桂黔界) 至江底 (黔滇界) 高速公路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路线全长128.009公里。该区总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1℃, 极端最高气温34.9℃, 极端最低气温-3.1℃;年平均无霜期342天, 年平均降雨量1520.9mm。汕昆高速板江段路面原结构及设计参数见表1。
养护方案制定需对全线公路技术状况进行现场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项目道路病害分布状况, 准确评价当前的路面状况, 并结合气候条件及三新应用, 提出并推荐适合该路段的养护方案, 以期达到降低道路全寿命成本。
2 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及评价
采用智能道路检测车对路面平整度、车辙进行检测, 并通过检测车采集的路面图像进行后处理。通过道路检测车快速检测和人工调查, 对G78板江段公路技术状况各指标进行评价。
2.1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根据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 结合实测数据对行车道与超车道每公里RQI分布和统计情况如下表2。超车道2.3m/km<IRI≤3.5m/km的路段IRI为2.52, RQI为88.24。
2.2 路面车辙检测
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 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维修、养护及翻修等作出优化决策。表3为超车道与行车道RDI分布和统计情况。
板江高速公路K1475+452-K1603+461段上行行车道10mm<RD≤15mm的路段车辙为10.05~11.36mm, RDI为77.28~79.91。下行行车道10mm<RD≤15mm的路段车辙为10.84~11.98mm, RDI为76.04~78.33。
2.3 路况调查及评定
下行超车道K1571+000-K1572+000、K1588+000-K1589+000段有路面沉陷、路基沉降病害。并对路面有大量纵横向裂缝处进行钻芯取样, 现场调查发现横向裂缝多贯穿车行道, 局部缝宽较大。横向裂缝大多是由下而上产生的, 裂缝贯穿整个芯样。
K1477+113-k1503+707段上行方向桥面病害主要为车辙和坑槽, 其中车辙为主要病害, 按百米统计代表车辙最大值为24.33mm, IRI平均值为1.57m/km;下行方向桥面主要病害为桥面推移、拥包、坑槽及车辙, 其中桥面推移为主要病害, 按百米统计代表车辙最大值为17.05mm, IRI平均值为1.57m/km。
3 路面维修方案
3.1 局部病害处治
(1) 裂缝类病害。缝宽小于5mm, 采取灌缝、封缝处治;缝宽在5~10mm, 开槽填缝后用压缝带封缝;缝宽大于10mm裂缝, 铣刨回填上中面层。
(2) 坑槽。尺寸小于30cm×30cm, 100cm×100cm开槽修补;尺寸大于30cm×30cm, 未发展至基层, 整个车道开槽;尺寸大于30cm×30cm, 发展至基层, ATB-25对路基基层挖换;
(3) 龟裂。小面积龟裂, 参照坑槽处治方法;基层顶面存在松散现象及轻微裂缝, ATB-25换填松散范围内的基层, 再铺装沥青面层;龟裂病害严重并伴随较大沉陷现象, 铣刨上基层, 洒布粘层油后铺设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并回填ATB-25及铺装沥青面层材料。
(4) 路面沉陷。轻微, 铣刨上中下面层后回填;基层表面存在轻微裂缝则对裂缝进行灌缝;轻微松散现象则用ATB-25挖填再恢复面层。
3.2连续病害路段处治方案
(1) 对于部分路面PCI≮90、3.5m/km≥IRI≥2.3m/km、15mm≥RD>10mm及部分长大下坡路段的路面采用C型级配2.5cm超薄磨耗层 (Nova Chip) 进行罩面处理, 处理范围为全幅车道。
(2) 对于路面PCI<90、IRI>3.5m/km、20mm≥RD>15mm的路段, 采用铣刨4cm上面层再回铺4cm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方案。
(3) 对于路面RD>20mm, 中面层有严重裂缝、龟裂或网裂、松散等病害的路段采用铣刨10cm原沥青路面, 再铺筑6cm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4cm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方案。
(4) 对于桥面有严重裂缝、龟裂或网裂、推移拥包等病害的路段采取铣刨整个桥面沥青层, 再铺筑4cm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6cm改性沥青SMA-16混合料的方案+1cm AR-SAMI (橡胶应力吸收层) 。
(5) 针对调查中隧道路面坑槽病害, 采取铣刨整个沥青铺装层, 再铺筑4cm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6cm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的方案。
4 结语
采用智能道路车快速检测路面平整度、车辙等参数, 同时采集路面病害图像并通过后处理得到路面破损率。根据三参数检测结果, 增加抗滑及弯沉检测及钻芯取样分析等, 为养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摘要:通过智能道路检测车快速检测沥青路面平整度、车辙指标, 并通过检测车采集的路面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路面破损率及路面病害明细, 对PCI、RDI及RQI进行评价和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探讨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 结合贵州兴义地区气候条件对道路用材料提出要求, 为沥青路面养护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路况评价,养护方案,桥面推移,双层SMA
参考文献
[1]王国亮, 王建民.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的理论及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12, 29 (2) :46-50.
[2]夏治国.养护维修工程质量后评价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 2013, (34) :393-393.
养护方案论文 第9篇
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养护的基础数据仍然在积累当中,进行措施选择还需要结合主观经验。层次分析理论(AHP)可以将众多复杂因素和决策者个人因素结合起来,适合现阶段我国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是近期比较可行的方法。但在使用AHP时,决策方法是由某位专家给出判断矩阵,然后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措施选择,这样可能由于专家的失误而造成方案选择的失当。因此,引入AHP群决策方法(GAHP)用于解决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的决策问题。通过减小单个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率,为最终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综合服务水平及决策结果的合理性。
1 层次分析初步确定权重
AHP可以将众多复杂因素和决策者个人因素结合起来,适用于现阶段的高速公路评价特点,是近期比较可行的方法。由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有多因素、多目标、多层次的特点,AHP方法用排序向量表示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分准则层;
2)构造判断矩阵,结合实际问题采用Delphi法和1-9标度法来两两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
4)一致性检验;
5)层次总排序。
2 群决策理论的综合决策
2.1 群决策理论应用分析
引入GAHP,选取m位(m≥3)专家,客观考虑不同专家偏好的一致性,并据此将反映权重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进行集成,建立一种基于AHP的群决策模型来提高决策结果的精度。在制定预防性养护决策时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措施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决策群为3~15人,群决策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群决策流程示意图
2.2 GAHP的构建步骤
引入群决策理论将GAHP应用于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步骤(见图2)。
图2 GAHP养护决策方案的综合评判步骤
2.3 计算步骤分析
聚合预防性养护专家意见时,采用向量夹角分析,构造聚合判断矩阵,最终所得的矩阵更为客观可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决策中主观性和偶然性对决策结果的不确定影响。
由m个(m≥3)出行者组成决策群,第q决策者构造的判断矩阵为
式中:aijq为第q专家认为AHP中的i因素相对于j因素的重要程度。
A的向量化可表示为vec(A),vec(Aq)表示Aq的导出向量,vec(Ap)表示Ap的导出向量,vec(Aq)与vec(Ap)的夹角为φqp,记为rqp=cosφqp,则
式中:‖A‖为矩阵A的范数;rqp为vec(Aq)与vec(Ap)的相似度,当vec(Aq)=vec(Ap)时,rqp=1;rqp为决策者q和决策者p决策的一致性;r′qp为决策者q和决策者p决策的不一致性。
GAHP的一致性公式为
归一化为
式中:Cm2为m个专家中任意两位的组合,R为一致性系数(R>0.7,则群决策一致),R′为出行者不一致度。
可信度αq的计算方法为
rq反映了Aq与其他判断矩阵的相似度。A1,A2,…,Am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聚合成A=(aij)n×n,且A=(aij)n×n为共识度矩阵。其中有
通过计算A=(aij)n×n可以分析不同预防性养护工程师决策者的决策结果。
3 预防性养护决策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过程
高速公路养护要达到高效养护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测,仔细调查出各路段的病害类型。其次,结合养护管理站现有的技术水平、设施设备等备选出本路段能够采用的(如:灌缝、雾封层、微表处、石屑封层等)预防性措施。再次,根据不同路况病害特征选定合适的策略,进而确定最佳的养护措施方案。其中,预防性养护决策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预防性养护决策流程示意图
3.2 预防性养护决策指标体系确定
根据预防性养护措施所考虑的因素及实际调查情况,建立预防性养护综合评价体系,构建AHP的层次结构图(见图4)。
图4 AHP层次结构
4 群决策层次分析的应用
4.1 案例描述
湖北省荆州某高速公路于2011年12月完全通车,此段高速公路通过长江大桥连接湖北与湖南两省。2013年10月对此路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该路段高速公路路面状况水平良好,局部路段有细小裂缝,抗滑性存在不足,坑槽率为1.5%,车辙深度较浅,公路长江大桥通车情况良好。依据图1的决策流程,通过对路面情况的调查,有4个备选方案,具体措施如表2所示。
4.2 计算分析
1)依照AHP法利用Excel计算w1·w1=(0.319 9,0.189 6,0.301 4,0.189 1)。同理,下一层相对于第2层的权重也可求出,分别为:(0.410 1,0.589 9)T,(0.25,0.25,0.25,0.25)T,(0.333 3,0.333 3,0.333 3)T,(0.385,0.385,0.230)T,此时的最终综合权重为:w=(0.131 2,0.188 7,0.047 4,0.047 4,0.047 4,0.047 4,0.100 457,0.100 457,0.100 457,0.072 804,0.072 804,0.043 493)T。
表2 备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2)采用式(1)~式(5)对4个备选方案进行群决策排序。邀请了3位高级养护工程师给出评价结果,以业主成本指标为例进行群决策集合。设3位高级养护工程师的判断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相对于业主成本指标的合适程度矩阵为
3)rAB=0.939 8,rBC=0.951 3,rCA=0.983 4,R=0.783 0>0.7,通过一致性分析。
4)专家权重α=(0.334 5,0.328 9,0.336 5)T,A=(aij)n×n为
5)最大特征根λmax=4.173,CR=0.064<0.1,共识度矩阵C为满意的一致性,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相对于准则层中可靠性层次的单排序为:w1=(0.419 8,0.282 7,0.169 7,0.127 8)T。
6)依据步骤AHP,其它11个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相对于准则层中的可靠性层次单排序:w2=(0.214 3,0.214 3,0.286 7,0.285 7)T,w3=(0.269 8,0.227 0,0.269 7,0.233 6)T,w4=(0.283 9,0.245 2,0.235 5,0.235 5)T,w5=(0.293 5,0.203 2,0.293 5,0.209 7)T,w6=(0.247 8,0.265 3,0.244 9,0.242 0)T,w7=(0.262 3,0.229 5,0.295 1,0.213 1)T,w8=(0.290 3,0.193 5,0.290 3,0.225 8)T,w9=(0.25,0.25,0.25,0.25)T,w10=(0.25,0.125,0.375,0.25)T,w11=(0.25,0.25,0.25,0.25)T,w12=(0.253 5,0.281 3,0.215 3,0.25)T。
7)将式w1~w12汇总到表3,依据GAHP的运算过程,得到群决策的最终综合权重。
表3 采用GAHP模型运算结果
4.3 结果分析
根据GAHP决策结果对比表3,综合权重D1(0.275 4)>D3(0.264 4)>D4(0.230 8)>D2(0.229 2),即措施1(超薄磨耗层)>措施3(复合封层)>措施4(微表处)>措施2(纤维封层)。因此,通过使用群决策理论的预防性养护决策选择后,超薄磨耗层措施为近期的养护措施。
5 结论
随着预防性养护意识的逐步深入,作为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之一,养护措施决策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车辆、人员及环境等因素的复杂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以GAHP为基础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克服了决策人员因失误或者偏好等使权重出现偏差的问题,为最终养护决策提供了依据,提高了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的准确性。
2)运用GAHP模型对湖北省荆州某段的高速公路预防性方案决策进行分析,得出了近期应实施的养护措施,从计算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的有效。
由于决策因素多,不确性条件较多,GAHP决策模型中的一些定性因素还不能有效地定量化,这也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摘要:基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选择的特性,使用群决策理论的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决策组成员意见的集合,得到了各成员动态权重,减少主观误差,提高决策方案结果的客观可靠性。通过案例,将措施费用、行车特征、技术因素、施工因素等作为目标层,对4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措施。案例结果证明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提供参考。
养护方案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灌木花卉、护养问题,解决方案
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绿化带逐渐成为了城市绿化和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另外, 城市绿化带还能够缓解司机视觉的疲劳, 能够在噪音传播的过程中将噪音削弱, 降低噪音, 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等, 因此得以在城市道路中得到广泛种植。
1 城市道路灌木花卉养护常见问题
1.1 植物长势不良
在城市道路灌木花卉养护中, 植物长势不良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枯死的植被为城市绿化以及市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对城市而言, 枯死的植被会影响城市绿化带的整体美观性, 枯死的植被不及时处理会发臭,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对于市民而言, 枯死的植被, 特别是高大的树木, 一旦枯死容易造成树枝树干的脱落, 造成人员伤亡。
1.2 灌木花卉不开花或者少花
城市灌木花卉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美化城市及环境, 城市道路绿化带上的灌木花卉具有一定的花期, 很多城市都会有因灌木花卉而闻名的景点或者道路, 例如武汉大学春季的桃花, 但现实中, 城市道路等绿化带中, 灌木花卉常有不开花或者少花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化。
1.3 植被病虫害严重
植被病虫害在城市灌木花卉护养中是最为严重的, 城市植被主要受到蚜虫、红蜘蛛、蓟马、袋蛾、非洲蜗牛等昆虫的危害;病害则主要受到煤烟病、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等等[1]。植被病虫害不仅仅影响了城市的绿化, 同时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疾病和细菌, 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
2 问题原因
2.1 植被长势不良原因
2.1.1 土壤瘠薄缺肥。
由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使城市园林用土土源复杂, 土体营养成分含量低, 表土经常被移走或底土掩埋, 土层中经常掺入底土和生土及大量的砾石和建筑垃圾等, 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2];有的城市绿化带原是旧建筑基础或者路基, 土层太薄, 不能满足种植植物对土壤深度的要求, 绿化带土壤中掺杂有建筑渣土或工业垃圾, 或因地势低淹水等造成土壤酸碱性过高[3]。
2.1.2 植被缺水。
土层薄、根系浅等原因, 灌木花卉主要靠洒水车日常浇水提供所需水份。如果洒水车在浇水时贪快, 喷枪喷出的水太急, 由于泥土板结, 水容易流失, 虽然看似浇水量大, 实际上很难使每株都得到充足的水分。
2.1.3 植物损伤。
(1) 温度过高或过低。城市夏季道路温度达到了50℃以上, 植被长时间在这样的温度下, 很容易造成植被损伤, 出现枯死现象;城市冬季, 特别是北方, 温度过低, 导致了植被受冻, 使植被变黄枯死。 (2) 持续的雨水天气。连续性雨水天气造成土壤中的水分达到了饱和状态, 植被根系因缺氧而坏死;另外, 植株茎基部也容易感染叶斑病等病害, 导致整株、整片死亡;雨水多也会引起花瓣的变色腐烂。 (3) 空气污染。由于道路分车绿化带位于在车道旁, 汽车尾气往往直接喷射到花卉上。特别是道路堵车或等红绿灯时, 中央绿带植物就会被高温尾气长时间喷射, 严重的会造成脱水死亡;另外道路两旁灰尘也比较多, 落在叶面上的灰尘影响到花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 (4) 人为破坏。部分行人或车辆为了贪图方便而踩踏、碾压绿化带, 有些观赏性植物, 会被一些市民贪小便宜挖走, 使得绿化带遭到破坏。
2.2 植被不开花或少花原因
2.2.1 设计原因。
由于对植物品种不了解, 设计时, 喜阳的植物种在行道树下, 光照不足。比如在大乔木下, 种植一些需要强光的品种如小叶紫薇、月季等, 就会生长不好, 不开花。
2.2.2 施肥不当。
不按植物生长时期施肥, 比如, 花期施氮肥, 使植物徒长不开花, 或施过多的复合肥, 使土壤板结, 植株缺少微量元素使花少, 比如龙船花缺铁后, 花少叶黄。
2.2.3 修剪不当。
植株在花期修剪掉花朵或花蕾, 让本来应开花的植物无花可开。
2.3 植被病虫害原因
城市道路绿化带因其立地条件复杂, 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 绿地通风透气性差以及灯光诱虫, 容易引起病虫害的高密度发生。
3 解决方法
3.1 科学合理浇灌
植被需水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根据季节进行浇灌。立春后气温逐步转暖, 植物进入生长旺盛季节, 浇水量需相应加多;夏季是植被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需水量最大, 再加上天气炎热, 蒸发量大, 应加大浇灌力度, 但浇灌时需避开正午时分, 避免植被灼伤;在进入秋天后, 随着气温的下降, 植被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其需水量少, 应少浇灌;冬天浇水, 必须在下午进行土壤灌淋, 预防植物冻害。另外, 使用洒水车进行浇水时, 应注意掌握好车速, 水枪的流速与喷水量的大小, 以使植株获得充足的水分。
3.2 合理施肥, 改善土壤
(1) 初冬植物停止生长之后至早春根系生长之前, 深施有机肥并适当加入磷钾肥, 不但能改善土壤缺肥, 也确保了来年植物的生长养份的需要。 (2) 灌木花卉在抽枝萌牙芽期, 对氮肥的需求量很大, 一般以施氮肥和磷肥为主, 既促进枝叶又促使开花, 注意施放的时间不应过早, 过早植物还不能吸收[5]。 (3) 灌木花卉开花期, 为了让花开得更好, 施肥还是必要的, 对道路花卉进行施肥时, 用液肥加基肥一起进行, 花期时液肥进行少量多次的方法。基肥一般直接用固体颗粒肥料进行撒施。 (4) 可根据灌木花卉的特性, 针对其喜好施放肥料。比如龙船花在缺铁元素的情况下, 会叶黄花少, 因此可以加入含有铁元素的化肥, 增加其铁元素。 (5) 施肥的方法有散施、环状施肥法叶面喷施法等, 可以根据花带的实际情况进行。
3.3 合理安排修剪期
(1) 灌木花卉修剪不同于普通灌木的修剪, 修剪时间一旦选择不当, 灌木花卉就会只长叶子不开花, 如夹竹桃。因此, 要根据每个灌木花卉的花期进行合理修剪, 如龙吐珠在2月下旬末修剪, 可控制它在“五一”节开花。 (2) 花期或成花时, 除修剪病虫害枝外, 一般情况下, 因不多剪或不剪为原则。如果想让植物延长花期, 就要修剪掉植物的果实, 让植物保持养护延长花期, 比如小叶紫薇。
3.4 加强病虫害防治
3.4.1 从预防抓起。
加强植被病虫害的防治, 首先从种植开始, 在种植植被时, 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环境、地质、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植被, 这样可减少植被病虫害的发生;另外, 种植的过程中, 植被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可种植过密, 过密会造成不通风, 容易滋生细菌, 引起病虫害。
3.4.2 综合防治。
植被在养护的过程中, 主要将护理分为物理治理和化学治理。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对植被花卉的修剪, 如将枯萎的、病变的树枝剪掉, 将枯枝落叶、垃圾等清理干净等;化学防止则是通过施肥、喷洒农药等, 利用化学原料来促进植被的生长, 杀死植被上的病虫害。
4 结语
灌木花卉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灌木花卉日常养护管理中, 调节好植物生长环境, 根据实际的生长情况, 合理施肥、浇水, 合理修剪, 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使其繁花不断, 成为城市绿化中赏心悦目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黄智明, 黄偑环.常见花卉栽培[M].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9
[2] 王月萍.高速公路绿化花灌木管护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 2009 (4)
[3] 许汉珍.浅谈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以广州市道路绿化养护为[J].广东园林, 2002 (S1)
[4] 谢建敏.城市园林管理的战略功能与目标定位[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6)
养护方案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巧;管理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园林绿化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加快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改进园林绿化中的园林养护技术和管理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现代园林绿化工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1.园林绿化养护的意义
绿化养护就是在园林工程完工之后对园林实施后期维护的工作。这种工作看似简单,却在执行的过程中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不是单纯的手工劳动或者是机械劳动,而是需要对园林中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充分掌握各类植物的生长规律,对于正在生长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浇水、除草和打药,运用人工智能管理手段来保障园林绿化的效果。在园林绿化养护的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对植物进行观察和保护,以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发现病虫害现象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防治,促进园林绿化功能的有效发挥,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园林绿化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还促进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具有系统、科学的特点,园林绿化工程就是将设计者们的意愿转变为实际的园林景观,从而达到绿化的效果。而想要充分发挥出园林景观绿化的效果,还要仰仗施工人员的技术和养护,要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遵照设计者的意愿进行园林的规划。然而只是有合理的规划还远远不够,只有合理的规划还是不能使园林景观发挥出理想的绿化效果,只有将合理规划与后期养护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园林绿化的作用。采用科学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建设成本,使得园林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
3.1做好不同时期肥力的补充工作
在园林中栽种植物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园林的地形地貌和当地的环境进行全局性考虑,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栽种。栽种后,要根据每个植物的养分需求进行肥力的补充。尤其是一些适用于观赏的花草,更要进行肥料的养护,以此来保证花草的鲜艳持久,使得景观效果能够保持长久。园林在进行植物的栽种时,要对栽种的土壤进行肥力的补充,保证土壤中蕴含丰富的养分,这样才能确保种植后的植物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确保园林绿化景观的实现。对于植物要进行定期的浇水,保证植物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在夏季出现暴雨天气后,要进行园林的排水工作,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3.2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灌溉工作
灌溉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增加土壤的养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灌溉工作不能够每天都进行,而是要有规律性,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灌溉工作。当植物缺水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灌溉工作,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灌溉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特点来进行,对于不同的植物要采取不同的灌溉措施。在进行灌溉工作时,要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内水分的情况以及栽种的时间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灌溉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还能够有效的节省水资源,避免浪费。
3.3做好修剪平整以及更新复苏工作
整形与修剪工作在园林植物栽培过程是一项至关重要,同时还十分具有情趣的养护管理手段,该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确保生活在园林内的植物拥有观赏价值同时,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美感。在这项工作中,个头较矮的植物类型并不需要管理人员消耗大量时间进行修剪,该项工作重点集中在高大植物中。修剪工作在时间上最适宜的选择是暮色到来前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地被植物还没有出现露水之前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地被植物不受到人为损害,还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照射的影响。
3.4科学地对地被群落进行调整
地被相较于其他植物,栽培期时间更长,然而地被的栽植并不是一次之后就不再改变了。除了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品种,绝大部分地被还是需要调整的,在调整的时候,管理者需要全面考虑观赏效果、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确保地被群落调整的时候,可以和不同植物的花色相协调。例如,在针对道路以及草坪边缘的地被群落选择时,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太阳花,这样不仅能够达到高雅的目的,还可以达到十分醒目的效果。
3.5高度重视防寒与防治病虫害工作
相当一部分园林植物,特别是本来生活在温暖南方却被移植到北方的植物,要想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园林管理者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做好防冻工作,具体来说春灌、保护树干等方法都是十分有效的。此外,针对病虫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工作越早进行越好,要重点治理小的病虫害,坚决避免病虫害的扩大。
4.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管理措施
4.1加強专业的绿化养护技术应该加强落实园林绿化的养护制度,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对园林养护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建设一批高技术高素质的养护队伍,提供定期的知识培训,不断更新养护人员的绿化养护意识,使整体的管理工作不断健全。
4.2进一步加强补植改植、防虫害的养护工作。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往往不是每株植物都能够成活的,必须定期的观察,及时清理死苗保证所有的植物都可以正常存活,以达到优良的景观效果。对于呈现老化或者某些植物不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的进行改植。除此之外,平时应该做好以防为主的举措,防止植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合理地加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人工防治的方法去改善绿化植物受到病虫的情况,主要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来说比较环保。
4.3采用绿化养护机械化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机械化生产,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机械化操作,降低劳动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根据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要求来制定机械设备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保证园林的绿化质量,还可以间接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4.4加强绿化意识与相关知识的宣传保护。
园林绿化并不是养护人员自己的职责,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园林景观的保护工作。所以需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知识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做到时时保护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绿化养护和管理,从而打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生活空间。
5.结语
近年来,城市加强了建设的进程,使得园林绿化的进程也开始加快。园林绿化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的功效,在城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园林绿化功效的发挥离不开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工作,这是确保园林景观效果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养护和管理,使园林景观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还有利于景观使用时间的延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宋亚辉.城市园林垂直绿化的重要性与养护技术[J].科技传播,2013(09).
[2]田文喜.高校绿化养护管理探讨[J].绿色科技,2013(01).
养护方案论文 第12篇
1 公路养护的作用和应注意的事项
1.1 公路养护的作用
1.1.1 保持公路清洁
公路清洁是公路养护中比较普遍的活动内容之一, 这项养护内容能保证公路的清洁、美观, 也是实现公路特有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公路上丢弃的垃圾过多会影响公路的通行性, 导致建成的公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无法履行公路本身的职能, 这是一种典型的对国家资源浪费的现象。由此可知, 公路清洁在公路养护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1.1.2 维持公路秩序
在我国, 由于社会状况的制约, 会出现一些占用公路的不合理现象, 分别是利用公路晾晒和利用公路进行经营活动, 比如, 摆摊或建造房屋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公路的利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影响公路正常的秩序, 使公路失去应有的职能。这些不良状况会随着相关部门对公路养护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少, 这也是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1.2 注意事项
在公路养护中严禁车辆超载, 车辆超载的主要原因为货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贪图利益。在公路设计中, 每条公路都会有一定的负载承重量,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超过一定载重量的限制, 会提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也会对公路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 对于超载车辆, 对其管理也是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此外, 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样会影响经济建设, 对公路的破坏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公路养护管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公路日常养护与设计、建设的关系
2.1 日常养护是建设、设计的理论基础
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为公路的建设、设计提供了真实、可靠、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经验。公路设计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的工作, 其建设过程依附于设计过程, 二者具有一致性, 但也具有相同的缺点——缺乏实践经验的指导和指挥。在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过程中, 要想有较大的进步, 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因此, 二者缺乏的实践经验正好由公路养护弥补, 公路养护填补了公路设计和建设在实践经验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 要求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相关知识、把握细节、在经验中找寻规律, 从而为公路的建设和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意见, 使公路的建设和设计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建设和设计是日常养护的具体实施
公路的设计和建设并不是机械地受到公路日常养护的限制, 三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力。公路的建设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日常养护的具体实施内容;公路的日常养护是在具体的公路上实施的, 公路的具体状态是决定公路养护的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养护工作。由此可见, 公路的日常养护与建设、设计均具有能动性, 会随着公路实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3 公路养护对公路设计、建设的影响
公路是客观存在的表现物, 公路的设计和建设离不开具体存在的实体。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开始后, 其养护工作也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时, 会通过公路养护进行公路质量的验收工作, 以检验公路建设质量, 这是一项具体的项目, 因此, 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
3.1 养护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养护的可操作性, 要最大限度地遵循公路养护实施原则, 使实施工作具有相对的可行性, 使设计与养护工作相互搭配, 达到设计内容与养护工作一致的效果。
3.2 结合实际进行公路的设计和养护
我国地势崎岖, 在进行公路的设计和建设的同时, 要对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中, 公路养护工作较难进行, 养护的频率和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在设计和建设公路的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这些现实因素, 灵活运用规律, 使公路养护达到最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在公路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 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公路是公路设计和建设的实体, 要根据这真实存在的实体进行公路设计和建设。公路养护是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它在维持公共秩序的同时, 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 这是公路养护工作的意义。公路养护为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 三者是相互依附存在的。
摘要: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公路建成后, 对公路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公路养护工作。对于具有相对使用价值较高的公路, 必须进行一系列专业的养护工作, 缺乏养护的公路很难实现其真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介绍了公路的设计、建设和公路日常养护方案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公路设计,公路日常养护,车辆超载,公路秩序
参考文献
养护方案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