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育肥管理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育肥管理范文(精选11篇)

育肥管理 第1篇

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羊, 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增产。如以波尔山羊等作父本, 当地白山羊作母本进行多元杂交, 培养出的肉用山羊具有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性能高、抗病力强、产肉率高、羊毛洁白、光泽好、弹性好等特点。

2、建造圈舍

建造肉羊圈舍要做到冬暖夏凉, 要建在地势高、地面干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 坐北朝阳为半坡式, 一般后墙高1.8米, 前檐高2.2米, 外设运动场, 为育肥羊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饲养母羊

母羊要在优质的草场或山场上放牧, 或者舍饲喂给优质的饲草。 同时, 每天每只母羊喂给0.4~0.7千克的混合精饲料。混合精饲料的组成:玉米60%、麦麸8%、棉籽饼16%、豆粕12%、食盐1%、磷酸氢钙3%。

4、择羔育肥

从羔羊群中挑选个体大、发育好、采食能力强、无疾病的羔羊, 组成断奶后的育肥群。最好选择公羔, 因为公羔生长快, 此时又未达到性成熟。

5、羔羊补饲

可用谷料饲料搭配适量大豆饼 (粕) , 也可用混合精饲料, 如玉米45%、麦麸22%、豆粕30%、 食盐1%、鱼粉2%。羔羊的精饲料喂量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20~30日龄, 每只羔羊喂量为50~70克; 1~2月龄为100~150克;2~3月龄为200克, 每日补喂2次。

6、适时断尾

羔羊断尾可以加速肉羊生长、改进肉质、减少膻味。羔羊在2~21日龄均可断尾, 但以2~7日龄最为适宜。断尾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方法:一是胶筋断尾。 用弹性较好的胶皮筋, 套在羔羊第2~3尾椎之间, 使尾下部得不到营养而萎缩, 经10天即自行脱落。 二是快刀断尾。先用细绳捆住尾根, 断绝血液流通, 然后用快刀离尾4~5厘米处切断, 用纱布包扎好, 当天下午, 即可将系绳解开, 经5~7天即愈。

7、去势促长

公羔去势一般与断尾同时进行, 可采用胶筋法和手术法。常用的是胶筋法, 将7日龄内的公羔羊的睾丸挤到阴囊内, 在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胶筋紧紧缠结, 20~30天后, 阴囊和睾丸就会干枯自然脱落。

8、及时消毒

在肉羊的饲养管理中, 始终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舍内通风良好, 地面干燥, 铺有垫草, 饲料不被污染。对羊圈、羊舍、料槽、水槽勤清扫、消毒;产羔的垫草、饲草、用具等要勤放在阳光下晾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要勤煮沸消毒。

9、预防疾病

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 坚持“防重于治”的饲养原则, 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 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10、择时出栏

育肥羊膘满体壮即可依据市场行情及时出栏, 即可缩短肉羊育肥周期, 又可提高养羊户的经济效益。

150育肥猪的猪场工程管理 第2篇

1、地势:要求地势高.平坦.向阳背风.座北朝南.防止积水.返潮等.2、土壤:以沙土壤为好,黏土则排水不良,容易积水。

3、水源: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水源,最好用地下水或自来水。

4、交通运输: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之处,离主要公路2公里以上并有围墙。

5、排污处理:使粪尿水及时排除猪场,猪场下风处应设有化粪池如:沼气池或发酵池等。

二、猪舍设计要求(育肥150头每栋)

1、建筑设计要求:(大棚节能猪舍)

猪舍选用天然地基即可,有一定厚度的沙壤土与碎石土层为好,(黏土,黄土不易做成地基),墙壁埋入地下部分应坚固,做防潮处理,深度60-80公分,墙壁与屋顶用10公分与4公分厚的泡沫板来保温隔热,尽量减少太阳辐射以及舍内热量的散发。每栋舍内必须设有,进风管,天窗,地窗,中窗,制动饮水器,制动旋转干料槽,降温水管,地热等...猪舍:宽度7.5米,后强高度2.2-2.4米,侧面最高点到地面距离3.5米,后房盖宽度3米,门高1.8-2.0米,对门连接出猪台,过道1.2米,清粪地沟宽30公分,深10-15公分,小圈面积为18-24平。天窗高度为50-80公分高,直径为15-20公分。每小圈一个或两个小圈一个,数量要根据天窗大小决定。地窗高度与地面距离是30公分,宽度为30公分长度为50-60公分。中窗按实际现场情况设计,自动饮水器要注意压力,流量,角度,位置,数量等。地热根据环境设计。

2、猪舍设备要求

饲槽:必须用制动料槽,料槽边缘底部要求光滑,物质叫呈弧形避免饲料时间过长发霉。饮水器:用鸭嘴型饮水器,饮水器是可以上下调节的,水嘴不是直角,而是向下倾斜45度叫并且随着猪的生长保持在猪背以上,饮水器管粗细很重要,要求有压力水流速度,每分钟达到4斤水。(达不到不合格)

电地热:在猪舍内部2平米核算特别使用,可供10头30-40斤小猪享用。降温水管:在夏天解暑降温用。

风扇:小型每圈一个(15-20元)可供10头享用。

天窗:排除春秋冬季舍内有害气体,使新鲜空气进入舍内,天窗高度在50-80公分有拔力,冷风与凉气不易进入。

进风管:是配合天窗使用,有出风口,无进风口,空气如**鲜!地窗:是夏天降温解暑与空气对换作用

棚膜:前面用棚膜,最好用防滴水棚膜避免冬季有水滴下落影响舍内湿度,棚膜密度为10道为好,可两年换一次。棚膜也是利用阳光来杀菌。

消毒池: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置更衣室,消毒间与消毒池(注意适当消毒)

三、150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合理分群:

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架,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等,而这一行为会加重猪群应激,甚至死伤。因此分群时最好在夜间进行,体重差异不要过大(小于4-5斤),转群后给猪群喷洒白酒或气味相同液体,使栏内猪气味相同,这样按大小分群也可保证同进同出,避免给之后带来不便。

2、及时调教:

新转入猪的采食,躺卧,饮水,排粪均要有固定区域,实践中猪愿意在有水或潮湿的地方进行排粪,那么我们要将饮水器放置在合理位置,开始的几天饲养员与技术元重点要放在整体猪群上面。

3、.改善环境:

改善环境也是减少应激因素:

1)是要保持合理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也决定猪群的采食量,饲养密度过低,不理与猪舍设备利用,也不理与保温,而密度过大,猪群间摩擦次数增多,休息空间小,反击的比例也会增加,也不利于猪舍设备利用,并且空气质量变差也会给猪群带来健康问题。(适宜密度1.6-1.8平米一头猪)

2)是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温除湿,猪的体重最高生长速度是与所需最适宜温度与湿度之间呈直线。最好的育肥生长速度是在猪本身适应17-22度的时候,也就是100斤之后。湿度,温度不适会直接提高猪群的发病率。

3)是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降低有害气体及病原微生物浓度。

4、合理用料饲养:1)是注意原料品质,决不使用发霉变质及料内添加肉骨粉(进口肉骨粉),棉粕,菜籽粕,血粉等不可吸收蛋白甚至含有毒素的物质。2)是观察粪便,如:两种饲料,A,B两种料同样吃2斤料,但排出的粪便A料却比B料排粪要多,那就证明B料的可吸收蛋白要少,所以是必须淘汰的。(猪群在同等条件下)。3)是育肥时期自由采食,每日要填补3次湿拌料,夏凉冬温,(饲养员要进行短暂培训)。

5、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水是万物根源,什么物种缺水都是万万不可的,而猪也不例外。饮水量是随猪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而变化的,肉的合成也是与水有直线关系:

水蛋白脂肪肥肉5%10%85%瘦肉65%30%5%世界也这么巧合,地球含水量是70%,人体也是70%,猪体含水也是70%,如:猪饮水不足也就会导致猪肉的合成率,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利益与成本,我们要保证猪群有充足的水,这样我们的生产利益与成本也会同样改善。一般来说:冬季猪饮水量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3倍,春秋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4-5倍,夏季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5-6倍。管理注意:1)要时刻注意调节饮水器的高度,固定饮水器是完全不正确的一种饲养方式,而直角饮水器也是不正确的。正确就是饮水嘴向下倾斜45度,高度保持在猪背以上。2)检查水管压力与流速,(必须达到每分钟出水4斤)因为猪每次饮水实践都是在短短的5秒内,所以必须让猪在最短的时间内喝到充足的水才能有最佳肉的合成。猪不会增加饮水时间而补偿水流速度缓慢造成的饮水不足。注:缺水比缺料的应激反应更大!

6、采食量(吃饱)我们常用的自动旋转干料槽是不可能让猪吃饱的,而猪一旦吃不包就会增加生命与活动维持天数(也就是度命天数与度命料的增加)而影响早肉率下降。如:每头猪都会用40%食物去维持自己的呼吸、心跳、玩耍、排粪等一系列的度命维持,而去用60%的食物来长肉,如果一旦让猪吃8分饱,那么他用来维持的食物量不会下降,也是用40%,最后只有40%的食物去长肉了,认为这样的长肉方式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益”........?所以我计划每天要给猪群填补三次湿拌料来弥补干料槽的不足。另一个方面是采食量与水有关,猪的采食量越大饮水量就越大,因为猪吃的越多就要用更多的水来转化与消化食物。

7、保健育肥猪期间只需要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疫苗。育成育肥中期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驱虫1-2次,防病重点是呼吸系统疾病,但是用药物是完全不够的,更要加强舍内环境管理,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如果舍内管理人员进入都会感到舍内空气不佳,那就证明舍内空气已经对猪群造成了威胁。我们在养殖管理育肥的时候都会打疫苗,为什么还会有得病的呢?我的观点是:疫苗只是从多种病原体病毒类型提取的最常见病毒类型来做出疫苗给我们防疫。我就用口蹄疫做个例子:口蹄疫有7中不同的病毒类型,而这7中不同的病毒类型中还分多种亚型病原毒素,口蹄疫疫苗就是从这些类型种提取一种最常见的类型来研制疫苗,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弱型病毒,是为了让猪本身对这种病毒产生抗体,当遇到都就不会发病甚至减少发病率。例如:疫苗是A型病毒类型中提取制造的,而猪体感染的是B型病毒的口蹄疫,难道疫苗还会有用吗??这个时候我们的疫苗还有什么意义吗?也有,意义就是给我们心里做了“保健”。我们要是保持猪群有个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不比任何药物都强吗!疫情大:1.黄芪+板蓝根+多维+人用葡萄糖+红糖水(100斤水/7斤红糖)中药50度水泡15-20分中,药渣拌料,药水饮水(每月5-6天)

肉牛育肥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第3篇

一、育肥1~2周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是育肥牛的适应期,要采取先精后粗的饲喂方法,喂后饮水。每天观察牛的采食量、采食速度、精神状况,对每头牛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育肥8~14天后,对架子牛进行阉割并加强术后的护理。

1. 称重、编号和登记

架子牛购入后进行称重、编号和登记,按品种、大小、高矮进行排列拴系。架子牛先休息1~1.5小时,再喂给干草或粉碎秸秆,喂后0.5~1小时供给饮用水7~8千克(加食盐20~40克),2小时后第二次供水,让架子牛喝足。

2. 精饲料组成与喂量

精饲料主要由99.5%玉米面和0.5%食盐组成。喂量:第四至第五天,每头日喂量200克,每天饲喂1次;第六至第七天,每头日喂量300~400克,每天饲喂2次;第八至第十四天,每头日喂量1~1.2千克,每天饲喂3次。

3. 粗饲料组成与喂量

粗饲料以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为主。喂量:第一至第三天,自由采食粗饲料;第四至第十四天,每头日喂量6~8千克,每天饲喂3次。

4. 疾病防治

第七天和第十四天分别进行1次驱虫,并注意预防阉割后伤口感染。此外,要预防育肥牛的运输搐搦。

二、育肥3~4周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是育肥牛的过渡期,饲养管理要点是:控制精饲料喂量,加大粗饲料喂量,使育肥牛腹围增大,处于饱腹状态;粗饲料要少给勤添,每天保持饮水3次;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地面干燥,每天清扫除粪3次,保持通风良好;冬季注意排气防潮,同时注意保温;定时、定期对使用工具进行刷洗和消毒。

1. 精饲料组成与喂量

精饲料组成:玉米面77.5%,豆粕10%,麦麸10%,食盐0.5%,矿物质添加剂1%,小苏打1%。喂量:每头日喂12千克,每天饲喂3次。

2. 粗饲料组成与喂量

每头日喂皇竹草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7~9千克,每天饲喂3次。育肥第十五至第十六天,每头每天再喂酒糟0.5千克,每天饲喂1次,进行训饲;育肥第十七至第十八天,每天每头再喂酒糟3千克,每天饲喂3次;育肥第十九至第二十八天,每天每头再喂酒糟9~12千克,每天饲喂3次。

3. 精、粗饲料的调制

精糟饲料:将每次定量饲喂的精料、酒糟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组成精糟饲料,放置2~3小时后进行饲喂。

精糟秸饲料:将每次定量饲喂的精料、酒糟和秸秆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组成精糟秸饲料,放置2~3小时后进行饲喂。

三、育肥5~13周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是育肥牛体质恢复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杂交牛日增重1~2千克。育肥牛对精、粗饲料采食量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精、粗饲喂量应缓慢地增加,以免发生消化不良和瘤胃积食。

注意观察每头牛的采食量,对采食量小的牛应及时调整饲喂量,同时查明原因。饲喂后供给充足的饮用水。保持牛舍卫生和通风良好,并对牛体进行刷拭。夜间检查育肥牛休息和拴系情况。

1. 精饲料组成与喂量

精饲料组成:玉米面66.8%,豆粕15%,麦麸15%,食盐0.7%,矿物质添加剂1%,小苏打1.5%。喂量:每头日喂量2~2.2千克,每天饲喂3次。

2. 粗饲料组成与喂量

每头日喂皇竹草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5~7千克,酒糟15~18千克,每天饲喂3次。

3. 精、粗饲料的调制

把精、粗饲料调制成精糟饲料或精糟秸饲料进行饲喂。

四、育肥14~22周的饲养管理

育肥牛饲养120天以后,进入收腹阶段,粗饲料采食量开始下降,此时注意调整粗饲料饲喂量,并供给充足的饮用水,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保持牛体卫生,每天刷拭1次。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冬季注意保暖和排气。

1. 精饲料组成与喂量

精饲料组成:玉米面61.8%,豆粕20%,麦麸15%,食盐0.7%,矿物质添加剂1%,小苏打1.5%。喂量:每头日喂量2.5~3千克,每天饲喂3次。

2. 粗饲料组成与喂量

每头日喂皇竹草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3~4千克,青贮料6千克,酒糟15~18千克,每天饲喂3次。

3. 精、粗饲料的调制

把精、粗饲料调制成精糟青饲料或精糟青秸饲料进行饲喂。

五、育肥23~34周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育肥牛以采食精饲料和酒糟为主,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此时育肥牛的脂肪向肌肉中沉积量加大,增重缓慢,日增重0.6~0.8千克。每天注意观察牛的采食量,根据每头牛的实际采食量随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和喂量。尽可能选择优质、易消化的粗饲料,并按时饲喂和饮水。牛舍要保持安静,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牛舍,惊扰育肥牛休息。保持牛体卫生,每天刷拭1次。当饲养230~238天时,育肥牛全身肌肉丰满,外形匀称,背腰、臀部肌肉肥厚,并向外突出和向下延伸,体重550~600千克时出栏。

1. 精饲料组成与喂量

精饲料组成:玉米面56.8%,豆粕22%,麦麸15%,食盐0.7%,矿物质添加剂1%,小苏打1.5%,豆油3%。喂量:每头日喂量3.5~4.5千克,每天饲喂3次。

2. 粗饲料组成与喂量

每头日喂皇竹草干草或粉碎秸秆饲料2~3千克,青贮料6千克,酒糟12~15千克,每天饲喂3次。

3. 精、粗饲料的调制

把精、粗饲料调制成精糟青饲料或精糟青秸饲料进行饲喂。

(作者联系地址:麻积海 浙江省瑞安市湖岭镇农业办公室 邮编:325200;彭乃木 浙江省瑞安市畜牧兽医局 邮编:325200)

育肥羊饲养管理 第4篇

育肥期应做好羊的始重、末重和饲料消耗等记录。育肥方式一般有三种,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1 放牧育肥

实行放牧育肥必须具备含禾本科、豆科牧草的优良草场,而且草场应距羊舍较近,能保证羊在1 d内能吃3~4个饱。放牧时间一般为上午5~10点,下午2~8点。

羊屠宰前10~15 d适量补喂精饲料,饲料配方:玉米70%,豆饼28%,食盐2%,同时供给充足饮水。

2 放牧加补饲

草场条件不理想的,可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

采用这种方式育肥首先要延长放牧时间,尽量让羊吃饱、饮足,归牧后再补给混合精料,混合精料配比:玉米70%,豆饼28%,盐2%,日补饲0.3~0.5 kg,上午补给精料总量的30%,晚间补给70%。饲喂方法为精料加粗饲料(如草粉、花生秧粉)混均拌湿,槽饲。

雨雪天气不能出牧时,粗饲料以喂微贮秸秆为主。枯草期除补饲微贮秸秆外,还要在混合精料中另加5%~10%的麦麸及适量微量元素、AD3粉,有条件的还要喂些胡萝卜、南瓜等多汁饲料。入冬气温低于4℃时,羊夜间应进入保温圈、棚内。

3 舍饲育肥

舍饲育肥方式适用于无放牧场地,但农副产品较多,饲料条件较好的地区。

羊春、夏、秋季在有遮荫棚的院内或围栏内喂养,秋末至春初的寒冷季节在暖舍或塑料棚内喂养。舍饲育肥为密集饲养,每只羊占1.2 m2左右的圈舍面积,羊舍应冬暖夏凉、空气新鲜、地面干爽。羊场应有充足的精、粗饲料贮备,最好有专用的饲料地。舍饲育肥方法:

3.1 混合精料组成

玉米66%,豆饼22%,麦麸8%,骨粉1%,细贝粉0.5%,盐1.5%,尿素1%,含硒微量元素和AD3粉按说明书用量另行添加。

3.2粗饲料组成粗饲料以微贮或青贮玉米秸秆为主,有条件的加喂豆秸、花生秧、地瓜秧、草粉和青绿多汁饲料等。

3.3 精粗料比例

育肥第一个月混合精料占60%,粗饲料占40%,以后二者比例为1∶1。混合精料可5~7 d配一次,临用时再按比例加入粗饲料。

3.4 饲料喂量4~5月龄,体重20~30 kg羊,喂0.8~1.0 kg。

5~6月龄,体重30~40 kg羊,喂1.2~1.4 kg。

6~7月龄,体重40~50 kg羊,喂1.6~1.8 kg。

3.5 投喂方法

早上6:30~7:00喂30%的饲料,下午1:30~2:00喂30%的饲料,晚8:00喂40%的饲料。

肉火鸡育肥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5篇

一、育肥鸡舍

火鸡育肥舍一般可采取密闭式鸡舍,也可采用棚舍式。①密闭式鸡舍需具备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密闭好。对建筑物之间的缝隙要进行密闭处理,鸡舍除必需的通风换气口以外,不要随意开口,以免影响鸡舍的密闭性。二是保温性能优越。在鸡舍建筑中采用保温材料,如果用聚苯保温板,容重必须达到每立方米15公斤以上。②棚舍式鸡舍在春夏秋季为敞开饲养,实行自然通风,冬季可把塑料窗帘放下以保持舍内温度。舍内为通栏式,没有走道,地面铺垫草,在喂料前要满足火鸡自由采食的需要,不控制数量,最好饲喂颗粒饲料,以便节省饲料,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二、饲养密度

肉用火鸡舍的饲养密度与舍内饲养设备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在良好的设备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肉用火鸡舍最大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公斤体重,按此标准计算出肉用火鸡场各类鸡舍的合理装鸡数量。如果密度过大,则会造成舍内拥挤,使火鸡的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也会增高,生产性能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三、饲料配方

育肥阶段肉用火鸡的饲料配方如下:①9~12周龄饲料配方:玉米56.44%、大豆粕 36.99%、鱼粉2%、菜油0.7%、碳酸钙(石粉)1.09%、 磷酸氢钙2.55%、氯化钠0.23%。②13~16周龄饲料配方:玉米70.55%、大豆粕24.34%、鱼粉3.81%、碳酸钙1.08%、氯化钠 0.22%。 ③ 17~20周龄饲料配方:玉米77.58%、大豆粕18.1%、 鱼粉3.12%、碳酸钙0.94%、氯化钠0.26%。另外,每周都要给火鸡加喂一次直径4~6厘米的砂石。

四、添加微量元素

火鸡在育成期,常见有火鸡关节肿大、脚爪生长异常、瘫脚、拐脚、肌键滑脱、羽毛蓬乱和无光泽等症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饲料品种单一,特别是缺乏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或者是饲粮配合不当,营养成分含量不平衡;或者是饲料管理不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等。应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300~400克。另外,有些病毒、细菌也直接侵害关节部位,要注意区别对待。

五、控制光照

肉用火鸡的光照程序不能采用后备种火鸡的光照程序。对种用火鸡的光照控制,主要目的是控制火鸡的性成熟时间,而对商品火鸡光照的目的是使火鸡能够多采食饲料。育肥阶段光照强度应低些,让火鸡少活动,吃饱就休息,光照强度低还能够减少啄癖。条件好的密闭式鸡舍可采用间断式光照,即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光照周期的光照方法,这样1天总共光照6小时。由于火鸡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状态,火鸡的生长速度较快。

六、适当通风

适当地通风能保证火鸡获得足够的氧气,驱除舍内过剩的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灰尘和热量。风机除应满足通风量的要求外,还需要提供一定速度的气流。因为气流运动不足会给火鸡带来应激,使火鸡易感染疾病,造成生产效率下降。特别在夏季,气流会带走热量,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使鸡体因温度下降而感到舒适。

七、防治疾病

因肉用火鸡的密度较高,如果通风不畅或天气多雨潮湿,鸡群最易发生球虫病和新城疫。另外,这个年龄段的火鸡还容易发生黑头病、鸡白痢和消化不良。因此,要经常打扫鸡舍,搞好清洁卫生,栏舍、 笼及饮食器具要经常进行消毒,并常喂饮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可起到预防火鸡白痢、消化不良等症,还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此外,还应钉好纱罩、纱窗、纱门,以防蚊防鼠。①各种磺胺剂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在饲料中添加0.02%~0.05%的磺胺类药物,连喂7天。 目前各种市售抗球虫药,如球净、球王、三字球虫粉、球虫杀星等皆有效。但要注意经常换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②防治新城疫。采取综合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对杜绝该病的传播非常重要。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鸡,可有效地预防火鸡新城疫的发生。有条件时应测定火鸡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根据抗体高低确定免疫时机。无条件监测抗体时,可于雏火鸡7~10日龄第一次免疫,5周龄第二次免疫,9周龄第三次免疫,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③防治黑头病。 在管理上应注意不同周龄的火鸡分开饲养,养过鸡的地方要闲置2年后才能养火鸡,火鸡不应在同一牧地饲养2年以上,要进行轮牧。从8周龄开始,在火鸡饲料中添加二甲硝唑,预防量为0.02%、治疗量为 0.04%。或长效磺胺4/5加敌菌净1/5混合,用0.04%的量拌料,服用3天,停5天再服3天为一疗程。

(山东 程洪花)

羔羊育肥技术及管理要点 第6篇

1简述羔羊育肥技术

1.1何为羔羊育肥技术羔羊在断奶之后 (部分羔羊在断奶1~2周之后) 其体内的脂肪含量会呈直线式增长, 此时羔羊对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且体重也会快速增长。在这段时间里, 饲养人员可以通过改变饲养方式, 通过加饲料、增加放牧时间, 来让羔羊在生长周期里体重大大增加, 从而提高养殖场的利润。

1.2补饲直线式育肥一般来说, 羔羊断乳之后是极佳的育肥时期, 为了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养殖人员可在羔羊断乳后就对羔羊进行直线式育肥, 直线式育肥的特点是育肥周期短、羔羊出栏快、收益率较低。直线式育肥是常用的育肥方式, 它比较适合海格尔羔羊这种天生脂肪含量比较高的羔羊, 而不适合常规的草原羔羊。经实践证明, 直线式育肥的最佳时间实在断奶后到4~6个月。

1.3分段阶梯式育肥分段阶梯式育肥也是比较常用的育肥方法, 它的特点是育肥周期较长、羔羊出栏较慢、收益率高且适用面十分广泛。分段阶梯式育肥一般在秋末冬初开始, 首先进行集中舍饲35~40d, 而后常规饲养一周, 再次进行集中增肥, 直到羔羊到8~10月龄出栏, 生产羔羊肉。作为一种适用面极广的增肥方法, 分段式育肥可适合草场丰富的牧区, 又适合半农半牧区, 而且, 该种育肥方式最大化的利用了廉价草场和秸秆, 降低成本, 增加收入。而且, 分段式的育肥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羔羊肉的质量, 是一种十分优秀的育肥方案。一般来说, 经过分段阶梯式育肥的羔羊放牧期日增重150g以上, 短期集中舍饲日增重200g以上, 羔羊出栏60kg以上。

2羔羊育肥管理要点

2.1把握好育肥时机羔羊育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时机, 不同品种的羔羊育肥期有所不同, 但是大同小异, 为了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养殖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控制好育肥时机。举例来说, 海格尔羔羊天生脂肪含量较高, 在断乳期之后其脂肪率会逐渐增长, 而当其成长到4~6个月时, 羔羊体内的脂肪率可达到最大, 因此, 从羔羊断乳到6个月左右就是育肥的最佳时机。而常见的草原羔羊和黑紫羔羊断乳之后体内脂肪含量稍低, 而在断乳1~2周之后体内脂肪会大大增加, 因此, 在对该种羔羊进行育肥时需要调整育肥时间, 在羔羊体内脂肪含量呈直线增长时在进行补饲育肥, 以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2.2控制好育肥配方不同的羊羔品种、不同的育肥方式所采用的育肥配方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养殖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羔羊的品种、生长情况、育肥方式等因素调整育肥配方。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育肥配方。黑紫羔羊和普通羔羊可使用常规增肥配方:野干草15%~25%, 玉米秸1%~63%、豆秸15%~30%、地瓜秸、花生秸合计占15%~20%。对于增肥效果不理想的羔羊还可增加青贮玉米或秸秆微贮, 其总量大概占总饲料的35%~45%除此之外, 还可添加玉米45%、豆饼28%、糠麸15%、石粉2%、盐1%、小苏打1%的精饲料, 来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对于海格尔羔羊、道拉斯羔羊这种增肥效果比较明显的羔羊品种, 需要对粗饲料中的野干草含量进行下调, 并增加豆秸青贮玉米或秸秆的含量, 来提高羔羊的育肥速度。在育肥过程中, 如果羔羊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可考虑在精饲料中干啤酒糟、食盐等添加剂, 来提高羔羊的进食量。

2.3提高羔羊的放牧时间在羔羊育肥的过程中, 牧场管理人员不仅要为羔羊提供足够的育肥饲料, 同时也要保证羔羊的放牧时间。羔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最佳的消化效果, 如果放牧时间过少, 羔羊体内食物消化时间不够, 将会直接影响羔羊的育肥效果。一些农场的饲养人员的饲养方式存在问题, 给予羔羊的放牧时间太短, 影响了羔羊的消化效果, 也直接导致的羔羊的育肥效果变差。因此, 为了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牧场饲养人员要提高羔羊的放牧时间, 常规草原羔羊的放牧时间不得低于9h时, 海格尔羔羊等增肥效果比较好的羔羊放牧时间不得低于11h。

育肥期肉牛如何饲养管理 第7篇

适应期的饲养管理:新购入的育肥牛, 须经过7~14天适应期, 适应期要做到:驱虫和健康检查,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对牛只进行健康检查, 将检出的病牛单独饲养, 治愈后再育肥;注意观看个体的异常表现, 编好次序;人牛互相熟悉, 防止敌对而影响采食量和日增重;饲养上, 开始任其自由采食粗饲料, 每天增加0.2公斤精饲料, 逐步达到计划喂量。

育肥牛饲喂方法:体重250公斤以下, 日喂2次。应喂清洁井水和长流河水。夏季饮3次, 冬季日饮2次。散放圈养, 应设水槽, 自由饮用;拴系育肥, 喂饲后1小时再饮水。饲料喂前要进行调制。将精料用水调湿、焖好, 临喂前将适量尿素拌入料中。然后与粗饲料混拌均匀, 分批分次喂给, 1次喂饱。也可将精料拌入一部分粗饲料先喂完后, 再喂剩余粗饲料。精粗日粮要稳定, 需要调换日粮时, 要逐步进行。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第8篇

1 肥育用仔猪的选择

仔猪肥育一般选择二元或三元杂种仔猪进行肥育, 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肥育用仔猪的肥育起始体重以20~30kg为宜。肉猪一般群饲, 肥育开始时群内均匀度越好, 越有利于饲养管理, 肥育效果越好。

2 提供适宜的育肥条件

2.1 圈舍的消毒

为保证猪只的健康, 避免发生疾病, 在进猪之前要对猪舍、圈栏、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日常可定期用对猪只安全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

2.2 合理组群

不同杂交组合的仔猪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和生产潜力, 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 因此合理组群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按杂交组合分群, 同时要注意按性别、体重和强弱等加以区分, 一般要求小猪阶段体重差异不宜超过4~5kg, 中猪阶段不超过7~10kg。组群后要相对固定, 确实需要进行调群时, 要按照“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进行, 并加强调群后2~3d的管理, 尽量减少发生争斗。

2.3 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

群体密度过大时, 个体间冲突增加;群体密度过小时, 会降低猪舍的建筑利用率。兼顾提高圈舍利用率和肥育猪的饲养效果两个方面, 随着猪体重的增大, 应逐渐降低饲养密度。实际生产中, 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情况下, 每圈以10~15头为宜, 最大不宜超过20头。

2.4 调教

调教就是根据猪的生物学习性和行为学特点进行引导与训练, 使猪只养成在固定地点排泄、躺卧、进食的习惯。因此, 如果在调群转入新圈以前, 事先undefined把圈舍打扫干净, 并在指定的排泄区堆放少量的粪便或泼点水, 然后再把猪调入, 可使猪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

2.5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对肉猪的肥育性能影响最大。在适宜温度下 (15~27℃) , 猪的增重快, 饲料利用率高。此外在育肥生产中, 空气相对湿度以40%~75%为宜。

2.6 空气新鲜度

猪舍设计不合理或通风换气不好、饲养密度过大、卫生状况不好, 就会造成舍内空气潮湿、污浊, 充满大量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从而降低猪的食欲、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并可引起猪的眼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 在建猪舍时要考虑猪舍的通风换气, 设置必要的换气通道, 减少污浊气体及水气的产生, 以保证舍内空气的清新和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3 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

肉猪的肥育方式对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及胴体的肥瘦度和养猪效益有重要影响, 目前商品肉猪生产多采用直线肥育和前敞后限的肥育方式。

3.1 直线肥育

直线肥育就是根据肉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整个肥育期充分满足猪只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以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及优良的胴体品质。

3.2 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

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 即在肉猪生长前期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任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饲喂, 以保证肌肉的充分生长, 后期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限制猪只每日进食的能量总量。后期限饲的方法, 一是限制饲料的给量, 大约减少自由采食量的15%~20%;另一种方法是降低饲粮能量浓度, 仍让猪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饲喂, 即在饲粮中搭配糟渣、加大糠麸比例, 但应注意不能添加劣质粗饲料, 饲粮能量浓度不能低于11MJ/kg, 否则虽可提高瘦肉率, 却会严重影响增重, 降低经济效益。

4科学饲喂

养猪要效益,不可忽视育肥管理 第9篇

1 人员素质培养

在某些畜牧公司提出“以人为本, 快乐养猪, 以猪为本, 健康养猪”的经营理念。但平凡岗位和重要岗位的事都得要人去做, 对于育肥岗的生产, 要有稳定的饲养员, 而熟练的操作工人, 要有爱岗敬业的责任心才能把事做好。不能把育肥岗作为一个新招员工的试验基地, 对于新招入的员工, 必须经熟练员工培训2~3个月才能正式顶岗。我们应该把育肥车间当作一个重要的生产车间, 不要认为育肥生产简单, 对员工要求不高, 这样导致了高料肉比和残次率、死亡率上升, 忽视了生手与熟手的差别。例如, 熟练的饲养员育肥猪的料肉比在3.0∶1, 而新手饲养的育肥猪料肉比往往为3.2∶1。一头育肥猪以100 kg出栏, 熟练的饲养员节约饲料20 kg, 目前饲料成本是每千克5元, 一头猪饲料成本节约100元, 熟练的饲养员可以提前6 d出栏。栏舍利用及人工费用大约300元, 总计成本每头节约400元, 一个饲养员年出栏育肥猪2 000头, 按饲料成本计算1年可节约20万元。如此巨大的潜在损失, 严重制约了猪场效益, 往往被人忽视。

2 育肥生产健康管理

2.1 育肥猪的地位

育肥猪在我们生产中的地位重不重要?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例如一个万头生产规模的猪场, 常年生产存栏量约为5 000多头, 母猪占10%, 产房仔猪占20%, 保育和育肥猪约占70%以上, 以数量来看育肥猪的比重相当大, 而且养猪成本的70%~80%是饲料成本, 而饲料大部分用于育肥猪的饲喂。育肥猪的用料多少还关系到料肉比的高低, 所以对猪场的管理者来说, 育肥生产与繁殖生产同样重要。

2.2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要赚钱, 一是要提高生产指标, 二是要降低饲料成本, 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健康的猪群, 首先是保育猪的前促和保健, 保育猪阶段一般进猪3~5d与产房教槽料同步, 再经过1周的保健加药过渡料再喂仔猪料, 超过15 kg后吃保育料。饲养至30kg健康的保育猪转入中猪才能健康育肥。

2.3 有计划的调群, 保持合理的密度

猪群的健康生产与有计划的调群和合理的密度关系很大。

1) 有计划的调群。做好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按正常要求, 进猪前要求进行空栏清洗, 消毒后空栏1周, 必要时进行火焰消毒, 保证上批猪的病菌病原彻底清除断绝。还要进行适当的栏栅维修, 对水电进行一次清查, 确保能正常使用。

2) 密度的合理控制。当转群时合理密度很重要, 按栏舍面积适量进猪, 保育猪每头占0.5 m2, 中猪控制在每头0.7~0.8 m2, 大猪每头控制在0.8~1.0 m2。尽可能合理利用栏舍, 设置合理密度, 如配有水厕所的栏舍, 在上述基础上可增加1~2头一栏。

3) 调群训猪。育肥猪的饲养技巧关键就是调群训猪, 调教到位, 养猪就很轻松, 当一个操作熟练的饲养员就很容易做到了。

如何调教好, 关键就是入栏时, 做好三点 (采食区、休息区、排泄区) 定位, 也就是吃、睡、拉三点定位。三点定位工作做好了, 饲养员的工作量就减轻了, 每天的栏舍卫生工作就容易做了。三点定位的重点是排泄区, 这个工作十分重要, 具体做法是, 调猪前对排泄区地皮湿水, 地面靠近食槽1~2处 (休息区) 撒上少量饲料, 连撒2~3 d。及时清扫休息区的粪便, 并堆放在排泄区, 这样三点定位形成了, 还要特别注意栏门区, 要把好关, 只能在门边睡, 不能在门边拉。只要三点定位工作做得好, 关键是最初3~5 d很麻烦, 以后的工作就省事多了。

3 育肥猪的成本管理

养好育肥猪具体来说, 要分3个阶段, 由于育肥猪体重、日龄不同, 所需营养也不同, 如何做好成本管理, 分阶段饲喂、合理用料, 是猪场效益的关键所在。

1) 保育阶段。此阶段是从产房转进的仔猪, 前期要与产房教槽料同步, 合理过渡, 此时由于断奶日龄短, 应激因素多, 此阶段的饲养要求是少喂勤添, 促生长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高营养, 又要防止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拉稀。因而保育猪在做好前促的同时, 又要做好保健工作, 一般在饲料中添加消炎平喘等保健药, 既防止拉稀又防止喘气。饲养要求少喂勤添, 栏舍干燥卫生。一般15 kg前吃仔猪料, 15~30 kg吃保育料, 30 kg以上调至中猪料。

2) 中猪阶段。一般为30~70 kg, 此阶段为猪只长架子的阶段, 进猪前1周还是饲喂保育加药料, 再喂中猪料, 此时的饲养要求自由采食, 保持栏舍干燥卫生。

3) 大猪阶段。一般为70~120 kg, 进猪第1周进行药物保健, 育肥阶段的管理主要是猪只自由采食。关键是要让猪能睡、能吃、不病、快长。这就要给猪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适宜的温度, 干燥、清新的空气和通风条件。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 每天要空槽1次, 每周要彻底断料清槽1~2次, 防止霉变饲料的发生。清槽同时让猪有一种饥饿感, 这样让它感到吃料香, 减少饲料浪费, 能降低料肉比, 提高生产速度, 提前出栏。

4 设施的配备及环境的控制

育肥场要想控制成本, 需要提高生产速度、维护栏舍的设施配备和日常的卫生工作。猪场的每项工作, 或是已有配套合理的设施, 关键是需要合适的人来操作, 日常的饲喂管理, 要靠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饲养员去做, 要靠有责任心的场长去管理执行到位。

1) 环境。养猪环境的好坏, 还是影响猪群稳定的因素, 夏季栏舍的温湿度, 通风换气更为重要。高温高湿使猪只易厌食, 发生热应激等疾病。冬季有的猪场往往过度密闭, 因为保温而忽视通风;冬季低温使猪只易受冻, 造成冷泻, 免疫力下降, 使猪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环境必须要适应猪只的生长需要。

2) 设备。夏季的日常温度往往超过猪群生长所需温度, 因而对于育肥舍必须配备湿帘、抽风机 (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佳) , 因为高温时氨气浓度高对猪的刺激大, 当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 会刺激到呼吸道黏膜, 诱发呼吸道疾病。冬天则要配备保温设备。

3) 要利用好设备。夏季利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净化空气质量, 减少氨气危害, 冬季合理保温, 适当换气。对已配的设备, 就要最大限度地用好和保养好。

5 工作协调

饲养育肥猪的饲养员和技术员两者之间要经常沟通, 因为饲养员是最了解育肥猪群健康状况的员工, 毕竟饲养员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和猪近距离接触, 饲养员清理粪便时可以及时地观察到猪群的粪便情况, 猪群采食量变化了, 饲养员也可以及早发现。当猪群出现问题后, 就要和技术员沟通, 立即采取办法解决问题, 把损失降到最低。技术员要耐心地和饲养员探讨解决的办法。要求技术员每天巡栏2~3次,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所以对于育肥车间来说, 要提高技术员和饲养员的素质和沟通能力, 建立两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育肥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NET;出口活牛育肥场;RFID;信息管理系统;B/S、C/S架构混合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Exports of Live Cattle Feedlot Based on. NET

Wu Xiaoke

(Hebei Provinc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ijiazhuang05007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Net basis,combined with B/S and C/S mixed mode,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export of live cattle feedlo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ts function module and the program desig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 presents the system the mai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NET;Export of Live Cattle;RFID;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S,B/S mixed model

一、引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99年第4号令《供港澳活牛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自2000年实施以来,供港澳活牛健康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为繁荣、稳定港澳地区的经济、生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供港澳活牛数量的不断增多,工作开展越来越深入,注册育肥场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2005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后,给出口活牛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活牛注册育肥场饲养管理水平,实现出口活牛养殖的规模化与规范化,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系统设计

(一)体系结构

系统主要以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平台,采用基于B/S与C/S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在中心服务器上建立面向全企业的数据库,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其稳定、可靠地运行,并管理各部门操作人员的权限。各相关业务部门采用不同界面的软件,由系统判断不同用户的身份和权限,执行相应权限范围的操作。系统各单元系统之间实现完全的数据共享,各系统功能相互协调配合。

客户端可以运行于各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浏览器运行本程序,实现用户客户端的零安装。

(二)功能模块

1.入场管理:入场管理包括入场登记、入场隔离、入场上标3个模块。登记实现以一个入场批为单位,给牛只带上耳标,记录每批的所有耳标表面号;上标实现一个耳标与具体牛只对应并且获得耳标电子标识的过程;入场隔离在隔离检疫区进行检验检疫、隔离结束后进行入育肥区饲养;

2.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有饲养、免疫、用药、诊治、消毒、淘汰、转舍七个管理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饲养实现对单只牛只用饲料过程的详细记录;免疫实现对整个栏舍的防疫过程产生的栏舍的免疫数据记录到单只牛只的记录中;用药实现对单只病牛用药数据的管理;消毒记录对整个育肥场或栏舍的消毒的数据;淘汰是整个栏舍的牛只进行不合格淘汰记录。在牛只的养殖到出栏过程中,会有牛只的转栏(或转舍),系统详细记录转栏过程,正确地反映出整栏的饲养、免疫对牛只的影响。

3.出场管理:出场管理包括出栏监装、生成健康卡。在牛只出栏前进行隔离,并记录每只牛的隔离信息;在检验检疫出栏监装后,形成正式的牛只健康卡

4.信息维护:信息维护模块主要功能实现对原始数据的维护,系统所设计的原始数据包括饲料、药物、疫苗、育肥场和供应商等5大类型,实现数据的一次录入多处共用。

5.监督管理/统计查询:本模块可适时有效地发现疫情、疫区及疫病个体,为动物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的疫情控制提供依据,保证监管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本模块可统计查询健康卡查询、出口查询、存栏查询、身份标识和档案查询等5种类型的数据。其中身份标识是通过每一只牛佩戴的电子耳标,用手持阅读器或固定阅读器扫描耳标,获得牲畜的身份识别信息。

三、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射频识别(RFID)技术

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

在该项目中选择134.2KHz动物专用的低频无源标签,主要功能是适应磨损、污秽对识别的影响。但低频无源标签的读取距离短,不便于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因此利用延长杆天线与射频识别器连接,便可延长1M左右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现场工作效率,解决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可应用于动物追踪。

(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

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可能存在有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因此要求手持机能够离线操作,并能当网络恢复时自动保持数据同步,因此需要一个分布式数据管理:手持机上采用中间缓存数据技术,在脱离网络环境下,只需从服务器获取部分所需数据即可在育肥场对牛只进行查询、处理数据,待成功联机后将处理的数据提交服务器。

(三)B/S、C/S混合应用技术

鉴于同样的原因,整个系统采用B/S结构构建,系统安装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可在网络上通过IE就能访问操作系统,减少了客户端的软硬件安装。但由于存在网络网点,手持机部分采用C/S结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数据库,把在现场操作的数据即时保存到服务器上。

四、结论及今后的设想

育肥场出口活牛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化带动传统牛只饲养管理的改造,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建立活牛的健康档案利于信息追踪;便于监控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代替原有的手工操作;同时,该系统科学规范了出口活牛的信息,完善了检验检疫管理措施,为繁荣、稳定港澳地区的经济、生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实现了活牛育肥场饲养管理的社会化转化,变企业资源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变社会资源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为我国育肥场饲养管理的社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也将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将来这套系统还将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升级,最终使其成为一套完整的饲养管理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1、实现育肥场到检疫局的数据传递,方便监控;2、在本系统基础上继续研发针对动物的全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胡肄农,王立方等.应用ASP .NET开发畜禽疾病远程诊断专家系统,2003

[2](美)DAVID SCEPPA 著,粱超译.《ADO.NET 技术内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MICKEY WILLIAMS 著.李敏波等译,《Visual C#.NET 技术内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牦牛的育肥饲养管理技术 第11篇

脂肪的生长, 从初生到1岁期间的缓慢, 仅快于骨骼, 以后生长则变快。牛年龄越大, 脂肪占胴体重的百分率就越高。在育肥时, 脂肪沉积的顺序为大网膜脂肪、肾脂肪、骨盆腔脂肪、肌肉中脂肪, 最后为皮下脂肪。

牦牛从胎儿至成年的生长发育和普通牛相同的是组成牛体的各组织并不是同时增长, 而是以脑、骨骼、肌肉、脂肪等依次发育, 在低营养条件下时间上顺延。在生产实践中, 必须根据牦牛的肌肉生长特点, 科学管理, 才能产出优质的肉品, 下面解析下牦牛的育肥管理措施。

1 育肥牛的选择和准备

1.1 育肥牛的选择

育肥牛或架子牛在收购过程中选择失误, 可造成育肥场 (户) 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从市场购入牛源时, 要通过观察、触摸、询问、称重等方法严格选择。

首先是健壮无病。健壮的牛活泼、反应灵敏、有精神。排粪正常, 腹部不膨大, 鼻镜湿润, 眼有神, 无眼眵。

第二是体形好。要求体格大小与年龄相称, 体躯各部位要较匀称, 前胸宽, 后躯较丰满, 无严重外貌缺陷。牦牛被毛光润密长, 种间杂种牛被毛较密。角细光滑, 角轮浅鲜。

第三是种间杂种牛特别要注重体型、生长发育好、具一定的父本特征。其外貌应与代数一致 (如犏牛尾大, 被毛密长;尕利巴牛尾细小) 。

第四是购牛人员除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外, 对市场应有一定的判断力。如避开市场牛价高的阶段, 在育肥牛增重价值低于成本或饲料价时暂缓购入, 避免可能发生的亏损。

1.2 育肥实施前的准备

经驱赶或运输进场的育肥牛, 先饮水 (冷季饮温水) , 供给良好的粗饲料自由采食, 粗料看排便情况, 先少喂 (不超过活重的1%) , 以后逐渐增加。当育肥场的饲料同牛原地的饲料相差很大时, 要准备一些原地饲料, 防止转换过急。

正式育肥前, 一般要有10~15d的过渡饲养期, 观察牛有无疾病、恶癖等, 发现病牛时要隔离治疗。对群中角长而喜争斗的牛应去角或拴系管理。

对待育肥牛要进行防疫注射和驱虫, 并喂1~2次健胃药 (中草药或人工盐) 。

随着过渡饲养期的结束, 牛逐渐适应外环境及饲料, 饲喂的日粮也接近育肥期的喂量和标准。对牛进行称重或估算体重 (育肥开始重) , 按活重、年龄等进行编号、分群或牛舍内拴定位置, 进入正式育肥期。

2 饲草料准备

育肥前要拟定出育肥牛数量、饲草料需要量计划, 结合当地或周边地区的饲料资源、市场价格、饲草料的适口性等, 尽早准备饲草料。从草料的品种上要考虑多样化或养分齐全。架子牛、种间杂种牛要求饲料的质量要高, 要多准备品质好的干草和含蛋白质丰富的精料。成年牛应准备较多的秸秆、糟粕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

饲料的成分或营养价值相近, 但市场价格差异大, 可选购廉价的、在日粮中可以相互替代的饲料, 以配合最低成本的平衡日粮。

采用放牧育肥时, 对草原轮牧顺序要尽早做出安排, 有计划地轮换放牧, 不能在一块地上放牧或践踏过久, 使植被遭到破坏而难以恢复。同时对饮水设施、围栏、牧道、补饲槽等进行维修。

3 放牧育肥

3.1 全放牧育肥

全放牧育肥是牧区的传统育肥方式。育肥期长, 增重低, 但不喂精料, 成本低廉。利用暖季的牧草, 放牧育肥100~150d。每天早出牧, 中午在牧地休息, 晚归牧, 每天放牧12h。放牧中控制牛群, 减少游走时间, 放牧距离不超过4km。选择牧草好及水、草相连的放牧场, 让牛多食多饮, 以获得高的增重。

3.2 放牧兼补饲育肥

为缩短肉用牦牛及种间杂种的饲养期和提高产肉量, 饲料条件好的地区, 在暖季可采取放牧兼补饲育肥的方式。对冷季已进行补饲而膘情较好的牛, 为保持其继续增重, 在暖季继续补饲;冷季过后膘情较差的牛, 可在暖季中后期 (牧草质量高峰过后) 补饲。

早期生长的牧草含蛋白质多, 应补饲一些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牧草生长结束或近枯黄时, 含蛋白质降低, 就补饲含蛋白质含量高饲料。放牧兼合理的补饲, 对饲料消化率和育肥期增重都有明显的影响。放牧兼补饲育肥可使肉牛提早出栏, 其胴体及肉品质要比未补饲的牛高, 但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 补饲量及育肥程度, 除考虑牧场天然牧草的质量外, 应以肉价、上市屠宰季节、牛的个体状况等而定。

育肥管理范文

育肥管理范文(精选11篇)育肥管理 第1篇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羊, 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增产。如以波尔山羊等作父本, 当地白山羊作母本进行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